高力士,是冯盎的曾孙。圣历初年,岭南讨击使李千里送入宫两个阉童,一个名金刚,一个叫力士。武后因为力士强壮聪明,让他任给事,侍候左右。一次为小事惹怒则天皇帝,被逐出宫,武三思家的中人高延福收为养子,所以承用养父之姓。受到武三思的赏识,过了一年多,又进入内宫,任职司宫台做君主的传达。成年以后,高六尺五寸,为人谨慎、仔细,善于传达诏令,任宫闱丞。
玄宗还是藩王时,高力士就倾心讨好巴结。诛平韦氏以后,调高力士到内坊,提拔为内给事。先天年间,因诛杀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升任右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的事。于是四方有所奏请均先呈高力士,然后进呈皇帝,若是小事,高力士就决断处理了。即使休假日,他也不出宫,晚上就在寝殿帷幕后睡觉。
那些想巴结他的人想见他一面,都难上加难。玄宗皇帝曾经说:“力士值班时,我睡觉才得安心。”那时,宇文融、李林甫、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珙、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人虽然各因他们的才能或特殊邀宠得以提拔,但他们都十分讨好高力士,所以才能步步高升,直至将相。至于其他奉承依附高力士,希望得官的不计其数,高力士一般都能帮助他们。中人如黎敬仁、林昭隐、尹凤翔、韩庄、牛仙童、刘奉廷、王承恩、张道斌、李大宜、朱光辉、郭全、边令诚等人,一并任内供奉或外监节度军,有的做法事、买鸟兽,都得机会出使,每出使回来,所得财物,动辄以万计,京师的房宅池园、良田美产,他们占了六成,其所得宠信几乎与高力士相等,但他们所以能如此富且贵,都是高力士在皇帝面前给予帮助才能达到的。肃宗在东宫时,把高力士作为兄长看待,其他各王及公主称他为“阿翁”,驸马等亲戚辈则叫他为“爷”,皇帝有时也不叫他名字而叫他“将军”。
高力士幼年时就与母亲麦氏失散。
后来岭南节度使在泷州找到麦氏,将她迎送到长安。彼此都不能认识了,麦氏说“:我儿胸前有七颗黑痣,还在吗?”高力士袒开胸衣,果然有七颗痣。母亲拿出一个金环,说:“这是你小时戴的。”母子相抱大哭。皇帝封麦氏为越国夫人,又追赠高力士的父亲为广州大都督。养父高延福及其妻当高力士显贵时还在世,对他们的侍养与对麦氏的相同。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高力士结拜为兄弟,后来麦氏去世,程伯献穿重孝服守灵接受祭吊。河间男子吕玄晤在京师为吏,他的女儿极有姿色,高力士娶为妻子,吕玄晤就提拔为刀笔史直至少卿,其子弟也都任王傅。吕玄晤的妻子去世,宫内外争致奠仪,从他家直到墓地,车马连绵不断。
当初,李林甫、牛仙客知道玄宗皇帝怕到东都去,但京师漕运供给不及,于是借赋粟解急,又用和籴法,拿钱向百姓买粮。几年以后,国用渐渐充裕起来。皇帝曾在大同殿斋戒,高力士侍候在侧,皇帝说“:我不出长安近十年了,天下均太平无事。以后我专心于吐纳导引,把天下事全交给李林甫,你看怎么样?”高力士回答说:“天子顺天而动,这是古制。
税入有常规,百姓就不会诉苦。如今用赋粟以充漕运,臣怕这样下去国家会没有十个月的积储;买粮不止,库藏也会用完,而逐利买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再说天下大权不可借给他人。臣下的威权大了,谁还敢议政呢?”皇帝听了不高兴,高力士叩头谢罪说:“小人糊涂无知,胡说八道罪该死。”皇帝为他摆酒,左右呼万岁。但高力士由此回到内宫,不再助理朝事。以后逐步加官至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高力士曾在来廷坊建佛祠,在兴宁坊立道士祠,房舍极为奢华讲究,是国家财政都无力建造的。祠内有大钟,落成之日,高力士宴请公卿斋庆,凡要撞钟求福的,撞一下缴礼钱十万。
有专意讨好的,故意撞二十下,撞得少的也不少于十下。高力士还在京都西北的澧水筑堰,利用水力置了五个大碾,每日可获碾麦三百斛的收费。
有个叫袁思艺的人,也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恃宠而甚为倨傲,士大夫们都敬而远之。高力士则含蓄不露,谨慎有分寸,所以得到众人的称赞。皇帝开始时设置内侍省监二人,官位三品,由高力士、袁思艺二人担任。玄宗皇帝避难至蜀,袁思艺向占领京都的安禄山称臣,而高力士则随从皇帝,事后,进封高力士为齐国公。玄宗皇帝听说肃宗已即位称帝,高兴地说:“我儿应天顺人,改元为至德,表明他不忘孝义,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高力士说:“两个京都都陷贼手,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汉北都变成了战区,天下为之痛心,而陛下却以为没什么可忧虑的,臣不敢同意这看法。”后来玄宗成了太上皇,回京时高力士随从,进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
上元元年(760)太上皇被迫迁居西内,过了十天,李辅国诬告高力士潜谋叛逆,私引凶徒。于是乃将他除籍,流放巫州。那时,高力士正发疟疾,走到功臣阁下,李辅国用帝诏召他,高力士走到阁外,李辅国派内养授给他谪制。高力士接制后说:“臣早就该死了,只因天子哀怜,延生至今,愿再见陛下一面,那就死而无憾了。”李辅国不许。两年后,宝应元年(762),遇赦回京,见到玄宗、肃宗二帝的遗诏,朝北大哭呕血,说“:大行皇帝升遐(死),我不能摸一摸梓宫(棺材),死有余恨。”哀痛而死,年七十九岁。代宗因他护卫先帝有功,归还他原任官职,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当初,太子瑛被废,武惠妃正得宠幸,李林甫等人都属意立寿王为太子,玄宗皇帝因忠王年长,欲立忠王。主意未定,寝食不安。高力士说:“大家(陛下)不吃东西,是膳食不好吗?”皇帝说:“你是我家的老奴了,难道揣摩不到我的心意吗?”高力士说:“莫非是因储君未定?
立长子为太子,谁敢有争议?”皇帝说:“你的话对。”嗣君之位就此定下。天宝年间,边将争立功,皇帝曾说“:我年纪大了,朝廷琐事交给宰相,蕃夷有不恭则交与诸将,我岂不悠闲?”高力士回答:“臣刚才无意到..门,见奏事人报告说云南多次战败,又说北兵凶悍又强蛮,陛下用什么来制服他们?臣担心祸患已成无法消禁了。”他指的北兵,就是安禄山。皇帝说:“别说了,我慢慢想办法。”天宝十三年(754)秋大雨,皇帝看左右无人,对高力士说:“这雨是否已成灾了,你对我说实话。”高力士说“:自从陛下把朝中大权交给宰相以后,法令不被遵守,阴阳失度,天下事还能平安吗?我的缄口不言,是因为时势如此。”皇帝不作答。第二年安禄山叛乱。高力士平日善于揣摩时事形势,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决断。到某人该当覆灭时,即使是最亲密的人,高力士也不肯出面援救。所以一生没有重大过错。评论者常因宇文融以来人们为权和利相互残害而抱憾,天下之祸就是如此一步步酿成的。高力士虽有补益,也不能相除。
玄宗还是藩王时,高力士就倾心讨好巴结。诛平韦氏以后,调高力士到内坊,提拔为内给事。先天年间,因诛杀萧至忠、岑羲等人有功,升任右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的事。于是四方有所奏请均先呈高力士,然后进呈皇帝,若是小事,高力士就决断处理了。即使休假日,他也不出宫,晚上就在寝殿帷幕后睡觉。
那些想巴结他的人想见他一面,都难上加难。玄宗皇帝曾经说:“力士值班时,我睡觉才得安心。”那时,宇文融、李林甫、盖嘉运、韦坚、杨慎矜、王珙、杨国忠、安禄山、安思顺、高仙芝等人虽然各因他们的才能或特殊邀宠得以提拔,但他们都十分讨好高力士,所以才能步步高升,直至将相。至于其他奉承依附高力士,希望得官的不计其数,高力士一般都能帮助他们。中人如黎敬仁、林昭隐、尹凤翔、韩庄、牛仙童、刘奉廷、王承恩、张道斌、李大宜、朱光辉、郭全、边令诚等人,一并任内供奉或外监节度军,有的做法事、买鸟兽,都得机会出使,每出使回来,所得财物,动辄以万计,京师的房宅池园、良田美产,他们占了六成,其所得宠信几乎与高力士相等,但他们所以能如此富且贵,都是高力士在皇帝面前给予帮助才能达到的。肃宗在东宫时,把高力士作为兄长看待,其他各王及公主称他为“阿翁”,驸马等亲戚辈则叫他为“爷”,皇帝有时也不叫他名字而叫他“将军”。
高力士幼年时就与母亲麦氏失散。
后来岭南节度使在泷州找到麦氏,将她迎送到长安。彼此都不能认识了,麦氏说“:我儿胸前有七颗黑痣,还在吗?”高力士袒开胸衣,果然有七颗痣。母亲拿出一个金环,说:“这是你小时戴的。”母子相抱大哭。皇帝封麦氏为越国夫人,又追赠高力士的父亲为广州大都督。养父高延福及其妻当高力士显贵时还在世,对他们的侍养与对麦氏的相同。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与高力士结拜为兄弟,后来麦氏去世,程伯献穿重孝服守灵接受祭吊。河间男子吕玄晤在京师为吏,他的女儿极有姿色,高力士娶为妻子,吕玄晤就提拔为刀笔史直至少卿,其子弟也都任王傅。吕玄晤的妻子去世,宫内外争致奠仪,从他家直到墓地,车马连绵不断。
当初,李林甫、牛仙客知道玄宗皇帝怕到东都去,但京师漕运供给不及,于是借赋粟解急,又用和籴法,拿钱向百姓买粮。几年以后,国用渐渐充裕起来。皇帝曾在大同殿斋戒,高力士侍候在侧,皇帝说“:我不出长安近十年了,天下均太平无事。以后我专心于吐纳导引,把天下事全交给李林甫,你看怎么样?”高力士回答说:“天子顺天而动,这是古制。
税入有常规,百姓就不会诉苦。如今用赋粟以充漕运,臣怕这样下去国家会没有十个月的积储;买粮不止,库藏也会用完,而逐利买卖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再说天下大权不可借给他人。臣下的威权大了,谁还敢议政呢?”皇帝听了不高兴,高力士叩头谢罪说:“小人糊涂无知,胡说八道罪该死。”皇帝为他摆酒,左右呼万岁。但高力士由此回到内宫,不再助理朝事。以后逐步加官至骠骑大将军,封渤海郡公。高力士曾在来廷坊建佛祠,在兴宁坊立道士祠,房舍极为奢华讲究,是国家财政都无力建造的。祠内有大钟,落成之日,高力士宴请公卿斋庆,凡要撞钟求福的,撞一下缴礼钱十万。
有专意讨好的,故意撞二十下,撞得少的也不少于十下。高力士还在京都西北的澧水筑堰,利用水力置了五个大碾,每日可获碾麦三百斛的收费。
有个叫袁思艺的人,也得到皇帝的宠幸,但恃宠而甚为倨傲,士大夫们都敬而远之。高力士则含蓄不露,谨慎有分寸,所以得到众人的称赞。皇帝开始时设置内侍省监二人,官位三品,由高力士、袁思艺二人担任。玄宗皇帝避难至蜀,袁思艺向占领京都的安禄山称臣,而高力士则随从皇帝,事后,进封高力士为齐国公。玄宗皇帝听说肃宗已即位称帝,高兴地说:“我儿应天顺人,改元为至德,表明他不忘孝义,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高力士说:“两个京都都陷贼手,百姓流离失所,河南汉北都变成了战区,天下为之痛心,而陛下却以为没什么可忧虑的,臣不敢同意这看法。”后来玄宗成了太上皇,回京时高力士随从,进封为开府仪同三司,赐实封五百户。
上元元年(760)太上皇被迫迁居西内,过了十天,李辅国诬告高力士潜谋叛逆,私引凶徒。于是乃将他除籍,流放巫州。那时,高力士正发疟疾,走到功臣阁下,李辅国用帝诏召他,高力士走到阁外,李辅国派内养授给他谪制。高力士接制后说:“臣早就该死了,只因天子哀怜,延生至今,愿再见陛下一面,那就死而无憾了。”李辅国不许。两年后,宝应元年(762),遇赦回京,见到玄宗、肃宗二帝的遗诏,朝北大哭呕血,说“:大行皇帝升遐(死),我不能摸一摸梓宫(棺材),死有余恨。”哀痛而死,年七十九岁。代宗因他护卫先帝有功,归还他原任官职,追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当初,太子瑛被废,武惠妃正得宠幸,李林甫等人都属意立寿王为太子,玄宗皇帝因忠王年长,欲立忠王。主意未定,寝食不安。高力士说:“大家(陛下)不吃东西,是膳食不好吗?”皇帝说:“你是我家的老奴了,难道揣摩不到我的心意吗?”高力士说:“莫非是因储君未定?
立长子为太子,谁敢有争议?”皇帝说:“你的话对。”嗣君之位就此定下。天宝年间,边将争立功,皇帝曾说“:我年纪大了,朝廷琐事交给宰相,蕃夷有不恭则交与诸将,我岂不悠闲?”高力士回答:“臣刚才无意到..门,见奏事人报告说云南多次战败,又说北兵凶悍又强蛮,陛下用什么来制服他们?臣担心祸患已成无法消禁了。”他指的北兵,就是安禄山。皇帝说:“别说了,我慢慢想办法。”天宝十三年(754)秋大雨,皇帝看左右无人,对高力士说:“这雨是否已成灾了,你对我说实话。”高力士说“:自从陛下把朝中大权交给宰相以后,法令不被遵守,阴阳失度,天下事还能平安吗?我的缄口不言,是因为时势如此。”皇帝不作答。第二年安禄山叛乱。高力士平日善于揣摩时事形势,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决断。到某人该当覆灭时,即使是最亲密的人,高力士也不肯出面援救。所以一生没有重大过错。评论者常因宇文融以来人们为权和利相互残害而抱憾,天下之祸就是如此一步步酿成的。高力士虽有补益,也不能相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