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字朝宗,高邮人,后定居太平。太祖渡江,将他召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设置正军都谏司后,汪广洋被提拔为谏官,升迁行省都事,屡次晋升,成为中书右司郎中。不久又主持骁骑卫事,辅助常遇春管理军务。攻下赣州后,汪广洋留守,被授为江西参政。
洪武元年(1368),山东平定,太祖以汪广洋廉明持重,命他管理行省,安抚、接纳新来归附者,百姓感到十分安定。这一年,汪广洋被召入宫任中书省参政。第二年,出任陕西参政。三年,李善长病,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左丞。当时右丞杨宪专权断事。汪广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仍然被他所忌恨,于是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太祖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杨宪再次奏劾,汪广洋被迁徙海南。杨宪被诛后,太祖召还汪广洋。这年冬天,太祖封他为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诰词中称他善理繁难事务,并屡献忠策,将他比作张子房、孔明。当李善长因病辞官后,便以汪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相。因汪广洋提不出什么建议,时间一久,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而太祖内心始终善待汪广洋,又将他召为左御史大夫。十年又授为右丞相。汪广洋沉溺酒中,与胡惟庸同为丞相,只是随波逐流,保持官位而已。太祖曾多次告诫他。
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说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应当知道内情。太祖便问他,汪广洋回答:“没有此事。”太祖大怒,指责汪广洋结党欺君,将他贬往广南。船至太平,太祖追怒其在江西包庇文正,在中书省不揭发杨宪的奸罪,赐诏将其处死。
汪广洋年少时从师余阙,博通经史,善写篆体隶书,工于诗歌。为人宽和自保,与奸人同职而不能离去,所以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洪武元年(1368),山东平定,太祖以汪广洋廉明持重,命他管理行省,安抚、接纳新来归附者,百姓感到十分安定。这一年,汪广洋被召入宫任中书省参政。第二年,出任陕西参政。三年,李善长病,中书省无官,汪广洋被召为左丞。当时右丞杨宪专权断事。汪广洋对他的态度模棱两可,但仍然被他所忌恨,于是唆使御史弹劾汪广洋极不孝顺母亲。太祖切责汪广洋,将他放逐回乡。杨宪再次奏劾,汪广洋被迁徙海南。杨宪被诛后,太祖召还汪广洋。这年冬天,太祖封他为忠勤伯,食禄三百六十石。诰词中称他善理繁难事务,并屡献忠策,将他比作张子房、孔明。当李善长因病辞官后,便以汪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相。因汪广洋提不出什么建议,时间一久,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而太祖内心始终善待汪广洋,又将他召为左御史大夫。十年又授为右丞相。汪广洋沉溺酒中,与胡惟庸同为丞相,只是随波逐流,保持官位而已。太祖曾多次告诫他。
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说刘基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汪广洋应当知道内情。太祖便问他,汪广洋回答:“没有此事。”太祖大怒,指责汪广洋结党欺君,将他贬往广南。船至太平,太祖追怒其在江西包庇文正,在中书省不揭发杨宪的奸罪,赐诏将其处死。
汪广洋年少时从师余阙,博通经史,善写篆体隶书,工于诗歌。为人宽和自保,与奸人同职而不能离去,所以最终招致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