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字如锡,昌邑人。洪武年间,由太学生历任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很赏识他,把他越级升为工部右侍郎。建文时期,他深受信任和倚重。成祖列出奸党二十九人,黄福是其中之一。成祖入京师后,黄福迎接并归附。李景隆指责黄福是奸党,黄福说“:臣固然应该死,但被看为奸党,则臣心中不服。”皇上置之不问,给他恢复了官职。不久,他任为工部尚书。永乐三年(1406),陈瑛弹劾黄福不体恤工匠,他被改为北京行部的尚书。第二年他因犯法,被逮入诏狱,贬任为事官。不久,他得复职,督运安南军饷。
安南平定后,在其地设置郡县,命黄福以尚书衔掌交趾布政司、按察司事务。当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百务繁杂,黄福因事制宜,都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考虑。”他又请求道“: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设立卫所和驿站,以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再给予他们运销食盐的权利,通过这样来充实军粮储备。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则给以公田。”他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德治之意,告诫属吏不要侵扰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中因犯小过被贬到交趾的很多,黄福都加以拯救和周济,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至者如归之感。镇守宦官马骐恃宠害民,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异志。皇上察出这并不真实,不问。仁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号泣不忍分别。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仁宗逝世后,他总督献陵工程。
宣德元年(1426),马骐激交趾反叛。当时陈洽以兵部尚书衔取代黄福,他多次上奏请黄福回来安抚交趾。正值黄福奉命出使南京,便召他回京上朝,敕令他说“:卿惠受交趾人已久,交趾人想念您,您就为朕再去一趟吧!”黄福仍以工部尚书兼詹事,负责两部门的事务。他到达交趾时,柳升已败死,黄福跑回。到鸡陵关时,被贼人抓住,想自杀。贼人对他罗拜哭泣道:“公是交趾人民的父母,公如果不走,我们也不至于这样。”他们坚决止住了他。黎利听说后说道“:中国遣官吏统治交趾,如果人人都像黄尚书那样,我又怎得造反呢?”他派人赶去守护黄福,赠给白金、干粮,用肩舆送他出境。到龙州时,黄福把他们赠送的东西全部交给国家。回来后任行在工部尚书。
四年(1429),黄福与平江伯总管漕运事务,他建议令江西、湖广、浙江以及长江南北各府的百姓,根据路程远近,输运粮食到淮安、徐州、临清,然后令军士接运到北京,人民都说很方便。五年,他上书陈述足军饷省劳役的关键办法。他所说的足军饷,是这样说的:“永乐年间号然营建北京,南征交趾,北征沙漠,但物资不曾缺乏。现在国家没有大的开支,而每年收入却仅够供给。如果不幸有水旱灾害,将怎么供给征调之师?请调出操备营缮军士十万人,于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沿河屯田种植。第一年让他们自己供应自己,第二年每人收五石,第三年加倍征收。这样既可省下京仓口粮六十万石,又可节省本卫的月粮一百二十万石,每年可得二百八十万石。”皇上称善,交行在户、兵二部讨论。郭资、张本说:“沿河屯田确实方便,请先拨出五万顷,征发附近居民五万人来开垦。但山东近年旱灾饥荒,人民流离,刚刚复业,卫卒力役很多,应先派官员去巡视土田,以待开垦。”皇上听从了,命吏部郎中赵新等人经理屯田,黄福总管其事。过后有人说军民各有常业,如果又要分田,劳役会更加烦扰,此事最后竟没有实行。黄福改任户部尚书。
七年(1432),皇上在宫中看黄福的《漕事便宜疏》,把它出示给杨士奇,说:“黄福的意见考虑深远,六卿中谁能与他比?”杨士奇说:“黄福受知于太祖,正直明果,一心为国。永乐初年,建北京行部,安抚疮痍之地,于是黄福出使交趾,总管布政和按察二司,具有成绩,诚六卿所不及。黄福现已七十岁了,那些后进少年高坐公堂处理政事,而黄福四朝旧人,却还朝夕奔走劳瘁,殊不是国家优老敬贤之道。”皇上说:“不是你,朕也听不到这样的话。”杨士奇又说“:南京是根本重地,先帝曾以储君监国。黄福老成忠直,国家有缓急之事,他可以倚重。”皇上说“:是的。”第二天改黄福到南京任官。第二年黄福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后,加封他为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即从黄福开始。李隆采纳黄福的意见,政肃民安。正统五年(144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黄福丰姿修整,不苟言笑。历事六朝,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恕,素孚众望。他当官不图赫赫之名,办事无论大小都很谨慎。忧国忘家,老而弥笃。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待宾客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命解缙品评,解缙只有对黄福下这样的评语“:秉性率直,为人确有原则。”没有丝毫贬抑他。黄福参赞南京时,曾坐在李隆旁边。杨士奇寄信去说“:岂有孤卿而还有旁坐者的!”黄福说“:哪有少保而赞佐守备官的?”他还是不改变。但李隆待黄福非常恭敬。办完公事退下后,李隆即推黄福上坐,而黄福也不推辞。杨士奇回家扫墓时,途经南京,听说黄福有病,便前往问候。黄福惊道:“公辅佐幼主,一日不可离开左右,为什么要远出?”杨士奇深深服从他的意见。兵部侍郎徐琦出使安南回来,黄福与他相见在石城门外。有人指着黄福问从安南来的人道“:你认识这位大人吗?”那人回答“:安南的草木,也知道公的名字,我怎能不认识?”黄福去世后,朝廷却没有给他赠和谥,士大夫的舆论颇为不平。成化初年,才给他赠太保,谥忠宣。
安南平定后,在其地设置郡县,命黄福以尚书衔掌交趾布政司、按察司事务。当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百务繁杂,黄福因事制宜,都有条理。他上疏说:“交趾赋税轻重不一,请斟酌制定标准,务必从轻省考虑。”他又请求道“:沿泸江北岸到钦州,设立卫所和驿站,以方便往来。实行开中法,让商人输运粮食到交趾,再给予他们运销食盐的权利,通过这样来充实军粮储备。官吏的俸禄,仓库储粮不足则给以公田。”他又说“:广西百姓输运粮饷,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去供给。”这些建议都被批准了。于是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设置驻军,多次召见当地父老宣谕德治之意,告诫属吏不要侵扰人民。一切治之以静,上下安然。当时群臣中因犯小过被贬到交趾的很多,黄福都加以拯救和周济,选出贤明者与他们共事。因此贬谪者有至者如归之感。镇守宦官马骐恃宠害民,黄福多次压制他。马骐诬陷黄福有异志。皇上察出这并不真实,不问。仁宗即位后,黄福被召回,命他兼任詹事,辅导太子。黄福在交趾共十九年,到他回来时,交趾人民搀扶着他一路相送,号泣不忍分别。他回来后,交趾人的反叛加剧,终于无法平定。仁宗逝世后,他总督献陵工程。
宣德元年(1426),马骐激交趾反叛。当时陈洽以兵部尚书衔取代黄福,他多次上奏请黄福回来安抚交趾。正值黄福奉命出使南京,便召他回京上朝,敕令他说“:卿惠受交趾人已久,交趾人想念您,您就为朕再去一趟吧!”黄福仍以工部尚书兼詹事,负责两部门的事务。他到达交趾时,柳升已败死,黄福跑回。到鸡陵关时,被贼人抓住,想自杀。贼人对他罗拜哭泣道:“公是交趾人民的父母,公如果不走,我们也不至于这样。”他们坚决止住了他。黎利听说后说道“:中国遣官吏统治交趾,如果人人都像黄尚书那样,我又怎得造反呢?”他派人赶去守护黄福,赠给白金、干粮,用肩舆送他出境。到龙州时,黄福把他们赠送的东西全部交给国家。回来后任行在工部尚书。
四年(1429),黄福与平江伯总管漕运事务,他建议令江西、湖广、浙江以及长江南北各府的百姓,根据路程远近,输运粮食到淮安、徐州、临清,然后令军士接运到北京,人民都说很方便。五年,他上书陈述足军饷省劳役的关键办法。他所说的足军饷,是这样说的:“永乐年间号然营建北京,南征交趾,北征沙漠,但物资不曾缺乏。现在国家没有大的开支,而每年收入却仅够供给。如果不幸有水旱灾害,将怎么供给征调之师?请调出操备营缮军士十万人,于济宁以北,卫辉、真定以东,沿河屯田种植。第一年让他们自己供应自己,第二年每人收五石,第三年加倍征收。这样既可省下京仓口粮六十万石,又可节省本卫的月粮一百二十万石,每年可得二百八十万石。”皇上称善,交行在户、兵二部讨论。郭资、张本说:“沿河屯田确实方便,请先拨出五万顷,征发附近居民五万人来开垦。但山东近年旱灾饥荒,人民流离,刚刚复业,卫卒力役很多,应先派官员去巡视土田,以待开垦。”皇上听从了,命吏部郎中赵新等人经理屯田,黄福总管其事。过后有人说军民各有常业,如果又要分田,劳役会更加烦扰,此事最后竟没有实行。黄福改任户部尚书。
七年(1432),皇上在宫中看黄福的《漕事便宜疏》,把它出示给杨士奇,说:“黄福的意见考虑深远,六卿中谁能与他比?”杨士奇说:“黄福受知于太祖,正直明果,一心为国。永乐初年,建北京行部,安抚疮痍之地,于是黄福出使交趾,总管布政和按察二司,具有成绩,诚六卿所不及。黄福现已七十岁了,那些后进少年高坐公堂处理政事,而黄福四朝旧人,却还朝夕奔走劳瘁,殊不是国家优老敬贤之道。”皇上说:“不是你,朕也听不到这样的话。”杨士奇又说“:南京是根本重地,先帝曾以储君监国。黄福老成忠直,国家有缓急之事,他可以倚重。”皇上说“:是的。”第二天改黄福到南京任官。第二年黄福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后,加封他为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的文臣参预机务,即从黄福开始。李隆采纳黄福的意见,政肃民安。正统五年(1440)正月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黄福丰姿修整,不苟言笑。历事六朝,提出过不少建议,他公正廉恕,素孚众望。他当官不图赫赫之名,办事无论大小都很谨慎。忧国忘家,老而弥笃。他自己的生活非常俭约,妻子儿女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只用于待宾客和周济贫困而已。当初,成祖写下十位大臣命解缙品评,解缙只有对黄福下这样的评语“:秉性率直,为人确有原则。”没有丝毫贬抑他。黄福参赞南京时,曾坐在李隆旁边。杨士奇寄信去说“:岂有孤卿而还有旁坐者的!”黄福说“:哪有少保而赞佐守备官的?”他还是不改变。但李隆待黄福非常恭敬。办完公事退下后,李隆即推黄福上坐,而黄福也不推辞。杨士奇回家扫墓时,途经南京,听说黄福有病,便前往问候。黄福惊道:“公辅佐幼主,一日不可离开左右,为什么要远出?”杨士奇深深服从他的意见。兵部侍郎徐琦出使安南回来,黄福与他相见在石城门外。有人指着黄福问从安南来的人道“:你认识这位大人吗?”那人回答“:安南的草木,也知道公的名字,我怎能不认识?”黄福去世后,朝廷却没有给他赠和谥,士大夫的舆论颇为不平。成化初年,才给他赠太保,谥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