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汝训传

白话明史 作者:清·张廷玉 等


  王汝训,字古师,山东聊城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授职元城知县。万历初年,进入朝廷为刑部主事,后改任兵部,逐渐升到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是大学士王锡爵的门生,又依附申时行,很专横。王汝训上疏列出他的罪行,说:“陈与郊今天推荐巡抚,明天推荐监司。每次上疏一出,到处受贿。部曹吴正志一揭发他的奸情,就被贬到荒远的地方。吏部尚书杨巍也曾对侍郎赵焕说他是个小人,陈与郊请求皇上立即将杨巍罢官。科道本是议论国事的,闷不吭声者被提拔,直言进谏的人被贬退。稍稍涉及到当道的人,立即遭到贬斥。言官不难犯颜直谏,难在借刀杀人,这是为什么呢?天下唯有公正才能让人信服。现在言官不论说的对还是不对,被议论的人不论是正是邪,都模棱两可,从中调停,还说是务求保存大体。结果对纷纭的议论的惩戒,反而导致政体的分裂。乞求皇上特令吏部,以后升迁,转入科道,不要厌恶异己喜欢同类,不要好阿谀之人而憎恶正直的大臣。”杨巍因为执政的缘故,与陈与郊培养感情。听到王汝训言词中引用了他的话讽刺陈与郊,很生气,说:“我没有诋毁过陈汝郊。王汝训以光禄侍臣身份攻击言官,正是严重分裂政体的人。”于是将王汝训调往南京。随即御史王明又弹劾陈与郊与杨巍,皇上下诏停发王明的俸禄,提升陈与郊为太常少卿。京城人因此说:“欲做京堂,须抨击奏章。”陈与郊不久因家人去世离职。后来御史张应扬弹劾他与文选郎刘希孟相勾结,考选时受贿,两人都被免官。没有多久,陈与郊因儿子杀人犯了死罪,郁郁而终。

  王汝训入朝廷为太常少卿。孟秋时节,祭祀祖庙,皇上不亲自去。王汝训极力劝谏。皇上很愤怒,但因为他说的是直话,也不怪罪他。不久,他升为太仆卿,调为光禄。王汝训先前为少卿时,寺中每年花费二十万,到这时滥增四万多。王汝训依据《会典》,请求将内府的见食全部减去,皇上不许。

  万历二十二年(1594)他改任左佥都御史。不久,又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浙江。王汝训生性耿直、廉洁,嫉恶如仇。巡抚御史南昌彭应参平素也以正直、严厉著称,两人互相支持全力锄除豪门。乌程旧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居家行为多有不轨,王汝训正准备将他绳之以法。刚好彭应参到了,与范应期有仇的人家千余人遮蔽道路、呈上牒子。彭应参操之过急,命令乌程知县张应望抓住他,范应期自杀身亡,他的妻子吴氏到官府喊冤。皇上命令逮捕彭应参、张应望,在狱中审问,革去王汝训的职务,责备吏部都察院任用不恰当的人。尚书孙丕扬、都御史贞吉等伏罪,且上疏救援王汝训等。皇上怒气未消,将救援彭应参的给事中乔胤等贬出京城。言官为王汝训、彭应参辩冤也涉及到乔胤,皇上更为不高兴,奏疏上来后,就重重责罚乔胤,除掉他的名籍,贬谪张应望戍守烟瘴之地。

  王汝训居家十五年后,起用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后召改为工部,署理部事。起初,矿税兴起,以资助修建大殿为名,后全部输入内库,不足以营建大殿,而四方采伐树木的需要多达千万,经费更加不够,王汝训屡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工程,都没有得到答复。在工部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宦官请求经费,就上奏坚持不给,节省无益费用数万。死后,被赠为工部尚书,谥号恭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