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志所用之資料大抵不出下列諸書
一元和郡縣志
二太平寰宇記
三元豐九域志
四輿地紀勝
五宋元所修地方志乘
六圖冊
今就所存殘本考之引用元和郡縣志寰宇記九域志者觸目皆是其無明文而出於三書者亦不一而足初以為必引原書及細考之多自輿地紀勝轉引而來茲舉一例以明其然
輿地紀勝卷八十六 房州沿革
房陵郡保康軍節度 【 九域志】 禹貢梁州之域 【 元和郡縣志】 楚地翼軫之分野 【 前漢地理志】 鶉尾之次於辰在巳 【 後漢地理志】 舜封丹朱于房 【 新唐書宰相系表房氏下云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 古麇庸二國之地 【 寰宇記】 庸以兵助武王 【 尚書牧誓註云庸在江漢之南】 春秋為房子國 【 元和郡縣志云左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敗麇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蓋自此始也】 戰國時屬楚 【 元和郡縣志】 秦屬漢中郡 【 寰宇記云秦惠文王十二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 始皇徙趙王遷於房陵 【 按元和郡縣志漢立房陵縣屬漢中郡然自秦時已徙趙王遷於房陵矣不應至漢始立房陵縣也】 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 史記呂不韋傳云不韋之舍人坐徙蜀房陵志云即此地也】 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 【 東西漢志漢中郡下並有房陵上庸二縣又東漢志房陵縣下引巴漢志云建安十三年別屬新城郡】 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 【 元和郡縣志云東漢改防為房水經注云房陵郡漢末所置又云漢末分置上庸郡城三面際水晉志注云魏置新城郡及上庸郡不同】 又置上庸郡 【 水經注云漢末置上庸郡】 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 【 事見通鑑建安二十四年】 魏文帝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孟達為太守 【 通鑑在魏文帝黃初元年】 理上庸 【 此據華陽國志又水經注云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新城郡以孟達為新城太守治房陵故縣】 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 【 寰宇記】 分新城郡地置上庸郡 【 三國志在太和二年】 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 此據寰宇記及晉齊志並有房陵及上庸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縣而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 【 寰宇記云梁天監末置岐州隋志亦云梁末置岐州】 侯景之亂地入西魏 【 元和郡縣志】 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寰宇記在魏廢帝二年】 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縣志及通典而無年月寰宇記云在武帝元年】 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 【 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通典在煬帝時】 唐改遷州 【 唐會要云武德元年改為仙州又於竹山置房州貞觀八年廢房州入仙州後卻置房州】 又於竹山縣置房州 【 舊唐志在武德元年領竹山上庸二縣又置武陵凡領三縣】 隸山南道 【 貞觀初年】 尋廢遷州自竹山移房州治於廢遷州城 【 舊唐志在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寰宇記云其年省武陵縣】 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 武后時中宗居房州 【 輿地廣記又唐鑑書云帝在房陵】 改房陵郡 【 舊唐志在天寶元年】 復為房州 【 舊唐志在乾元元年】 五季梁太祖時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 【 通鑑在開平元年】 皇朝隸京西路太宗時陞為保康軍以劉繼元為節度使 【 長編云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於房州以右衞上將軍劉繼元為節度使】 中興以來置金房開達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 【 建炎初年】 後專隸京西 【 隆興元年】 今領縣二治房陵
大一統志殘本二 房州建置沿革
禹貢梁州之域楚地翼軫之分野鶉尾之次于辰在巳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古麋庸二國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傳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戰國屬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始皇徙趙王遷于房陵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 徙趙王遷呂不韋並據王象之紀勝云】 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達為太守理上庸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 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天監末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亂地入西魏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魏廢帝二年】 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縣志及通典】 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遷州又于竹山縣置房州領竹山上庸武陵三縣貞觀元年隸山南道尋廢遷州遷房州于廢遷州城 【 舊唐志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 十年省武陵縣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 武后時中宗居房州天寶元年改房陵郡乾元元年復為房州梁開平元年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宋隸京西路太祖以周鄭王出居房州謂辛文悅長者命知房州事時則開寶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于房州以劉繼元為節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開逵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廬俱為煨燼遂移治竹山紹興三年復遷于房陵之張羅平六月迺移理南山之南隆興元年專隸京西路紹定四年遭兵亂焚毀明年復立州治遷于城南五里德祐元年夏知州事黃思賢聞江陵府歸附于是至江陵中書行省自納土國朝遣千戶鎮守仍命思賢領州事還州于舊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隸襄陽路遙領縣二
細按兩書不過後者將前者之文略為竄易或以分注敘入正文復補敘元初之建置以竟其緒而已其他諸州大抵類是
然亦有因轉鈔而誤者如均州古蹟舊豐利縣寰宇記謂乾德六年併入鄖鄉縣而九域志亦云乾德六年廢豐利縣入鄖鄉而今殘本則引九域志云乾德二年廢入鄖鄉初以為大一統志誤六為二及檢輿地紀勝 【 卷八十五】 乃知由轉鈔原文不易一字而誤是則修書者未檢原書之過也
大一統志所稱圖經古記晏殊類要皆未曾親見原書悉由輿地紀勝轉鈔 【 紀勝所稱圖經亦鈔自寰宇記未見原書】 而沒其所自出亦有引九域志而實出寰宇記者亦有仍紀勝之誤而不能校正者
考四庫全書著錄元代諸志計凡六種一為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二為昌國州圖志七卷三為延祐四明志二十卷四為齊乘六卷五為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六為無錫縣志四卷內惟嘉禾昌國二志成於大德七年以前今據見存殘本卷十三十四嘉興路海鹽崇德二州考之其所取材多出於嘉禾志 【 宋嘉禾郡元改嘉興路】
至元嘉禾志卷四
海鹽縣 山阜
秦住山在縣南一十八里高一百六十丈周迴二十里
考證輿地志秦始皇遊登此山因以名之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縣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得名焉晉樂資九州志云縣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於山下有美人廟考舊圖經則為秦住今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
長墻山在縣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迴一十九里
考證按舊圖經云秦始皇東遊登山望海以其孤聳遙望勢如堵墻因名
大一統志殘本十三
海鹽州 【 宋為縣元貞元年升州】 山川
秦望山
上闕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海鹽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名焉又九州志云海鹽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廟考舊圖經則為秦住而秦望山在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今從本路圖冊所書曰秦住
長墻山
在海鹽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迴一十九里按舊圖經云秦始皇東遊登山望海以其山勢孤聳遙望若堵墻故名
至元嘉禾志卷四
崇德縣 四至八到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移風鄉界三十里
東到嘉興縣靈宿鄉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金鵞鄉界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鹽官縣昌亭鄉界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靈宿鄉界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金鵞鄉界二十里
東南到湖州路鹽官縣元吉鄉界一十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太原鄉界三十里
大一統志殘本卷十四
崇德州 【 宋為縣元貞元年升州】 四至八到
四至闕
東到嘉興縣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二十里
東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一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三十里
以上皆為大一統志采取嘉禾志之證而字句間不過小有改易其他可以類推
宋末及元初所修方志度必甚多當為大一統志之所取材茲以無徵不為繁說
祕書監志謂至元乙酉乃命大集萬方圖志以表疆理無外之大又謂大德二年二月奉祕府指揮編類雲南甘肅地理圖冊 【 又稱雲南等處圖志】 大德三年七月又奉祕府指揮編類遼陽等處圖志按此即修志時徵取圖記之證也見存殘本鄜州建置沿革下有圖冊云四字麗江路建置沿革下有考今沿革圖志海鹽州秦住山下有今從本路圖冊等語而滿洲源流考所引或云按圖冊 【 斜江及上京】 或云按本路圖冊 【 東丹王故宮及渾河 以上皆遼陽行省】 前者為徵集之各行省圖志而後者則續到之遼陽行省圖志也
又殘本葭州葭蘆川下引通鑑長編云太原總四路而嵐石麟府為邊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為寇輒傅城下自離石絕河而西與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據有橫山距河為塞不得與秦合宋元豐中嘗取得葭蘆川築為寨元祐初棄之紹聖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孫覽議復取葭蘆川而其地峻絕澗谷重阻兵不得前夏人聞之以數萬兵屯境上覽下令須是滿五萬乃行夏人益遣丁壯就屯而覽兵終不出賊屯既久涉冬月飢餓皸瘃覽益修戰備猶不出兵或告賊騎數萬攻嵐石之屯垂敗乞濟師軍吏夜請計事覽臥不起比明乃復白官軍已據便地虜未嘗來也覽曰吾固知之幕府問何以知之覽曰離石塞外無賊帳就欲為寇非一月不集豈能遽至而不聞乎始諸將以吾未出兵恐不見虜軍賞輕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糧嚴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數日夏兵十餘萬入寇至神堂覽厚集其陣以待之兵方接斬數百級獲其酋長數人賊帥度不能支遂遁去覽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將兵出麟府張世永王舜臣出嵐石遂城故葭蘆未就賊數萬卒至覽被兵不動而使張世永將輕騎由麟州道出其後擊之賊前不能進而後為世永擊逐大敗卒城葭蘆川而還三月庚午覽加樞密直學士賞其勞也
按今本續資治通鑑闕哲宗紹聖四年四月以前之事楊仲良續通鑑長編紀事本末雖有紀載惟於原書刪節過多且無此文僅黃氏續通鑑長編拾補據長編卷四百八十九注補輯如下
庚午 【 紹聖四年三月】 河東安撫使孫覽除樞密直學士
此文正與大一統志所引相應黃氏所補多據楊氏紀事本末今得此文又可補黃氏之闕矣
然於此文末又注宋史二字何也
據陽湖趙翼所考元順帝命脫脫等修宋史實有舊本世祖時已編纂成書 【 元史脫脫傳宋亡命史臣通修三史延祐天曆間又屢詔修之 以上見廿二史剳記二十三】 據此則大德七年修大一統志時宋史已有稿本故得據以采入今存殘本屢引宋史而證之今本宋史或無其文或有而甚略且其文多同東都事略 【 如司馬朴朱昭諸傳然亦有為東都事略所無者】 是東都事略亦為宋史原稿之一通鑑長編之文亦當為宋史原稿所采故並以宋史稱之
大抵大一統志於江淮以南諸省泰半取材於輿地紀勝北方諸省始用元和郡縣志寰宇記原書 【 紀勝不載北方諸省】 此所不詳則益以他書宋末元初之紀載則悉出於各省圖志是其所用資料多可考而知之矣
一元和郡縣志
二太平寰宇記
三元豐九域志
四輿地紀勝
五宋元所修地方志乘
六圖冊
今就所存殘本考之引用元和郡縣志寰宇記九域志者觸目皆是其無明文而出於三書者亦不一而足初以為必引原書及細考之多自輿地紀勝轉引而來茲舉一例以明其然
輿地紀勝卷八十六 房州沿革
房陵郡保康軍節度 【 九域志】 禹貢梁州之域 【 元和郡縣志】 楚地翼軫之分野 【 前漢地理志】 鶉尾之次於辰在巳 【 後漢地理志】 舜封丹朱于房 【 新唐書宰相系表房氏下云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 古麇庸二國之地 【 寰宇記】 庸以兵助武王 【 尚書牧誓註云庸在江漢之南】 春秋為房子國 【 元和郡縣志云左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敗麇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蓋自此始也】 戰國時屬楚 【 元和郡縣志】 秦屬漢中郡 【 寰宇記云秦惠文王十二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 始皇徙趙王遷於房陵 【 按元和郡縣志漢立房陵縣屬漢中郡然自秦時已徙趙王遷於房陵矣不應至漢始立房陵縣也】 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 史記呂不韋傳云不韋之舍人坐徙蜀房陵志云即此地也】 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 【 東西漢志漢中郡下並有房陵上庸二縣又東漢志房陵縣下引巴漢志云建安十三年別屬新城郡】 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 【 元和郡縣志云東漢改防為房水經注云房陵郡漢末所置又云漢末分置上庸郡城三面際水晉志注云魏置新城郡及上庸郡不同】 又置上庸郡 【 水經注云漢末置上庸郡】 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 【 事見通鑑建安二十四年】 魏文帝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孟達為太守 【 通鑑在魏文帝黃初元年】 理上庸 【 此據華陽國志又水經注云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新城郡以孟達為新城太守治房陵故縣】 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 【 寰宇記】 分新城郡地置上庸郡 【 三國志在太和二年】 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 此據寰宇記及晉齊志並有房陵及上庸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縣而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 【 寰宇記云梁天監末置岐州隋志亦云梁末置岐州】 侯景之亂地入西魏 【 元和郡縣志】 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寰宇記在魏廢帝二年】 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縣志及通典而無年月寰宇記云在武帝元年】 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 【 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通典在煬帝時】 唐改遷州 【 唐會要云武德元年改為仙州又於竹山置房州貞觀八年廢房州入仙州後卻置房州】 又於竹山縣置房州 【 舊唐志在武德元年領竹山上庸二縣又置武陵凡領三縣】 隸山南道 【 貞觀初年】 尋廢遷州自竹山移房州治於廢遷州城 【 舊唐志在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寰宇記云其年省武陵縣】 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 武后時中宗居房州 【 輿地廣記又唐鑑書云帝在房陵】 改房陵郡 【 舊唐志在天寶元年】 復為房州 【 舊唐志在乾元元年】 五季梁太祖時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 【 通鑑在開平元年】 皇朝隸京西路太宗時陞為保康軍以劉繼元為節度使 【 長編云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於房州以右衞上將軍劉繼元為節度使】 中興以來置金房開達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 【 建炎初年】 後專隸京西 【 隆興元年】 今領縣二治房陵
大一統志殘本二 房州建置沿革
禹貢梁州之域楚地翼軫之分野鶉尾之次于辰在巳舜封堯之子丹朱于房古麋庸二國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傳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戰國屬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始皇徙趙王遷于房陵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 徙趙王遷呂不韋並據王象之紀勝云】 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達為太守理上庸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 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天監末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亂地入西魏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 魏廢帝二年】 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 此據元和郡縣志及通典】 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遷州又于竹山縣置房州領竹山上庸武陵三縣貞觀元年隸山南道尋廢遷州遷房州于廢遷州城 【 舊唐志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 十年省武陵縣隸山南東道 【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 武后時中宗居房州天寶元年改房陵郡乾元元年復為房州梁開平元年房州刺史楊虔叛附于蜀宋隸京西路太祖以周鄭王出居房州謂辛文悅長者命知房州事時則開寶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于房州以劉繼元為節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開逵四州安撫使以房隸于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廬俱為煨燼遂移治竹山紹興三年復遷于房陵之張羅平六月迺移理南山之南隆興元年專隸京西路紹定四年遭兵亂焚毀明年復立州治遷于城南五里德祐元年夏知州事黃思賢聞江陵府歸附于是至江陵中書行省自納土國朝遣千戶鎮守仍命思賢領州事還州于舊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隸襄陽路遙領縣二
細按兩書不過後者將前者之文略為竄易或以分注敘入正文復補敘元初之建置以竟其緒而已其他諸州大抵類是
然亦有因轉鈔而誤者如均州古蹟舊豐利縣寰宇記謂乾德六年併入鄖鄉縣而九域志亦云乾德六年廢豐利縣入鄖鄉而今殘本則引九域志云乾德二年廢入鄖鄉初以為大一統志誤六為二及檢輿地紀勝 【 卷八十五】 乃知由轉鈔原文不易一字而誤是則修書者未檢原書之過也
大一統志所稱圖經古記晏殊類要皆未曾親見原書悉由輿地紀勝轉鈔 【 紀勝所稱圖經亦鈔自寰宇記未見原書】 而沒其所自出亦有引九域志而實出寰宇記者亦有仍紀勝之誤而不能校正者
考四庫全書著錄元代諸志計凡六種一為至元嘉禾志三十二卷二為昌國州圖志七卷三為延祐四明志二十卷四為齊乘六卷五為至大金陵新志十五卷六為無錫縣志四卷內惟嘉禾昌國二志成於大德七年以前今據見存殘本卷十三十四嘉興路海鹽崇德二州考之其所取材多出於嘉禾志 【 宋嘉禾郡元改嘉興路】
至元嘉禾志卷四
海鹽縣 山阜
秦住山在縣南一十八里高一百六十丈周迴二十里
考證輿地志秦始皇遊登此山因以名之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縣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得名焉晉樂資九州志云縣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於山下有美人廟考舊圖經則為秦住今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
長墻山在縣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迴一十九里
考證按舊圖經云秦始皇東遊登山望海以其孤聳遙望勢如堵墻因名
大一統志殘本十三
海鹽州 【 宋為縣元貞元年升州】 山川
秦望山
上闕後魏酈道元註水經云海鹽南有秦望山秦始皇所登以望東海故名焉又九州志云海鹽有秦逕山秦始皇逕此美人死葬于山下有美人廟考舊圖經則為秦住而秦望山在會稽乃始皇刻石紀功之所今從本路圖冊所書曰秦住
長墻山
在海鹽南三十五里高八十丈周迴一十九里按舊圖經云秦始皇東遊登山望海以其山勢孤聳遙望若堵墻故名
至元嘉禾志卷四
崇德縣 四至八到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移風鄉界三十里
東到嘉興縣靈宿鄉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金鵞鄉界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鹽官縣昌亭鄉界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靈宿鄉界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金鵞鄉界二十里
東南到湖州路鹽官縣元吉鄉界一十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太原鄉界三十里
大一統志殘本卷十四
崇德州 【 宋為縣元貞元年升州】 四至八到
四至闕
東到嘉興縣界六十里
西到湖州路德清縣一十五里
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五里
北到湖州路烏程縣三十里
東北到本路嘉興縣六十里
西南到湖州路德清縣二十里
東南到杭州路鹽官州一里
西北到湖州路歸安縣三十里
以上皆為大一統志采取嘉禾志之證而字句間不過小有改易其他可以類推
宋末及元初所修方志度必甚多當為大一統志之所取材茲以無徵不為繁說
祕書監志謂至元乙酉乃命大集萬方圖志以表疆理無外之大又謂大德二年二月奉祕府指揮編類雲南甘肅地理圖冊 【 又稱雲南等處圖志】 大德三年七月又奉祕府指揮編類遼陽等處圖志按此即修志時徵取圖記之證也見存殘本鄜州建置沿革下有圖冊云四字麗江路建置沿革下有考今沿革圖志海鹽州秦住山下有今從本路圖冊等語而滿洲源流考所引或云按圖冊 【 斜江及上京】 或云按本路圖冊 【 東丹王故宮及渾河 以上皆遼陽行省】 前者為徵集之各行省圖志而後者則續到之遼陽行省圖志也
又殘本葭州葭蘆川下引通鑑長編云太原總四路而嵐石麟府為邊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為寇輒傅城下自離石絕河而西與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據有橫山距河為塞不得與秦合宋元豐中嘗取得葭蘆川築為寨元祐初棄之紹聖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孫覽議復取葭蘆川而其地峻絕澗谷重阻兵不得前夏人聞之以數萬兵屯境上覽下令須是滿五萬乃行夏人益遣丁壯就屯而覽兵終不出賊屯既久涉冬月飢餓皸瘃覽益修戰備猶不出兵或告賊騎數萬攻嵐石之屯垂敗乞濟師軍吏夜請計事覽臥不起比明乃復白官軍已據便地虜未嘗來也覽曰吾固知之幕府問何以知之覽曰離石塞外無賊帳就欲為寇非一月不集豈能遽至而不聞乎始諸將以吾未出兵恐不見虜軍賞輕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糧嚴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數日夏兵十餘萬入寇至神堂覽厚集其陣以待之兵方接斬數百級獲其酋長數人賊帥度不能支遂遁去覽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將兵出麟府張世永王舜臣出嵐石遂城故葭蘆未就賊數萬卒至覽被兵不動而使張世永將輕騎由麟州道出其後擊之賊前不能進而後為世永擊逐大敗卒城葭蘆川而還三月庚午覽加樞密直學士賞其勞也
按今本續資治通鑑闕哲宗紹聖四年四月以前之事楊仲良續通鑑長編紀事本末雖有紀載惟於原書刪節過多且無此文僅黃氏續通鑑長編拾補據長編卷四百八十九注補輯如下
庚午 【 紹聖四年三月】 河東安撫使孫覽除樞密直學士
此文正與大一統志所引相應黃氏所補多據楊氏紀事本末今得此文又可補黃氏之闕矣
然於此文末又注宋史二字何也
據陽湖趙翼所考元順帝命脫脫等修宋史實有舊本世祖時已編纂成書 【 元史脫脫傳宋亡命史臣通修三史延祐天曆間又屢詔修之 以上見廿二史剳記二十三】 據此則大德七年修大一統志時宋史已有稿本故得據以采入今存殘本屢引宋史而證之今本宋史或無其文或有而甚略且其文多同東都事略 【 如司馬朴朱昭諸傳然亦有為東都事略所無者】 是東都事略亦為宋史原稿之一通鑑長編之文亦當為宋史原稿所采故並以宋史稱之
大抵大一統志於江淮以南諸省泰半取材於輿地紀勝北方諸省始用元和郡縣志寰宇記原書 【 紀勝不載北方諸省】 此所不詳則益以他書宋末元初之紀載則悉出於各省圖志是其所用資料多可考而知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