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滕文公又来请教孟子了,这次看来是有急事:"孟老师,不好啦!齐国人马上就要加固薛城的城墙,哎呀呀,哎呀呀,从今天一大早我这右眼皮就一直在跳,快给我拿个主意!"
薛城和滕国紧挨着,齐国人加固薛城的城墙,对滕国恐怕没安好心。
薛城可是个大大有名的地方,它本来是薛国,也是"泗上十二诸侯"之一,是个附庸国。关于附庸国的问题,《孟子》一书在后文会专门谈到,这里先按下不表。后来,薛国被齐国给吞并了,滕文公恐慌的这会儿,可能齐国刚刚吞并薛国还没有多长时间。
齐国吞并了薛国之后,齐宣王把薛国(现在还是叫薛城好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他这个弟弟后来有个儿子继承了薛城,这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现在山东还有薛城的一些遗迹,还有个孟尝君墓。孟尝君的封地到底是不是这个薛城,有人是曾经质疑过的,到现在大概早已经尘埃落定了吧。但我们还是照例不用管它,把这种问题留给专家。初中语文课学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去收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薛城。薛城在孟尝君的治理之下,据说非常发达。明朝有人经过薛城,写诗说:"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候邦就战争",后一句说的"十二候邦"应该就是指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前一句则说孟尝君当时门下食客三千,蔚为壮观,可到了自己经过薛城的时候,那些风光一时的人物们早已不剩一点儿痕迹了。--可是,这所谓"食客三千"在汉朝还真有个影儿:司马迁后来曾经经过薛城,发现这地方很奇怪,盛产愣头青,和山东其他地方的民风大不一样。司马迁一打听,这才知道当年孟尝君招揽门客,招揽了一大帮好勇斗狠爱滋事的家伙,这些人齐聚薛城。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呢,司马迁给了个数,这个数实在让人吃惊!
司马迁说:"这些人差不多有六万家。"
--注意,不是六万人,是六万家!就按最保守的一家三口人算,这就是十八万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聚集了十八万人之众,而且这十八万人里有大约六万人都是青皮。
我总感觉这个数字过于夸张,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人,薛城一带也许包括这三千人一共是六万家,六万家里也许有些是祖上就住在这里的。不管了,反正无论如何,司马迁实地去做田野调查,亲身感受就是薛城一大堆愣头青。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滕文公是摊上了这么一些邻居,这日子还真不会好过。
但是,滕文公有可能是幸运的,因为他求教孟子的那个时候事情有可能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呢。
现在,滕文公来请教孟子了:齐国人没安好心,我该怎么办?
孟子终于还是搬出了古代圣人:"从前,周朝的祖先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不断来捣乱,他就搬到岐山脚下去了。这不是太王要选风水,他那是被逼得没办法啊。如果积德行善,后代子孙一定能有一统天下称王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做的是奠定基础的工作,为的是让后人能继续下去,至于成功与否,那就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您对齐国人还能有什么办法么?您就多多地积德行善吧!"
孟子讲的这段话还真是很让我吃惊的。他明显是对滕国持不乐观态度,最后给滕文公的建议居然是积德行善,自求多福。看来仁政还是要行的,你滕文公这代肯定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但你的后代却很可能因为你现在仁政的奠基而一统天下成为王者--如果老天爷给他这种运气的话。
这就像安慰一个患有遗传性不治之症的病人:"你就死了心吧,你是吃什么药都没救了,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积德行善,老天爷总会开眼,等你重孙子也长这么大的时候兴许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了。"
孟子举的太王搬家的例子他会在下一节里详细来说,我们也等下一节再看好了。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滕文公又来请教孟子了,这次看来是有急事:"孟老师,不好啦!齐国人马上就要加固薛城的城墙,哎呀呀,哎呀呀,从今天一大早我这右眼皮就一直在跳,快给我拿个主意!"
薛城和滕国紧挨着,齐国人加固薛城的城墙,对滕国恐怕没安好心。
薛城可是个大大有名的地方,它本来是薛国,也是"泗上十二诸侯"之一,是个附庸国。关于附庸国的问题,《孟子》一书在后文会专门谈到,这里先按下不表。后来,薛国被齐国给吞并了,滕文公恐慌的这会儿,可能齐国刚刚吞并薛国还没有多长时间。
齐国吞并了薛国之后,齐宣王把薛国(现在还是叫薛城好了)封给了自己的弟弟,他这个弟弟后来有个儿子继承了薛城,这孩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现在山东还有薛城的一些遗迹,还有个孟尝君墓。孟尝君的封地到底是不是这个薛城,有人是曾经质疑过的,到现在大概早已经尘埃落定了吧。但我们还是照例不用管它,把这种问题留给专家。初中语文课学过《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去收账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个薛城。薛城在孟尝君的治理之下,据说非常发达。明朝有人经过薛城,写诗说:"三千食客皆尘土,十二候邦就战争",后一句说的"十二候邦"应该就是指所谓"泗上十二诸侯",前一句则说孟尝君当时门下食客三千,蔚为壮观,可到了自己经过薛城的时候,那些风光一时的人物们早已不剩一点儿痕迹了。--可是,这所谓"食客三千"在汉朝还真有个影儿:司马迁后来曾经经过薛城,发现这地方很奇怪,盛产愣头青,和山东其他地方的民风大不一样。司马迁一打听,这才知道当年孟尝君招揽门客,招揽了一大帮好勇斗狠爱滋事的家伙,这些人齐聚薛城。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呢,司马迁给了个数,这个数实在让人吃惊!
司马迁说:"这些人差不多有六万家。"
--注意,不是六万人,是六万家!就按最保守的一家三口人算,这就是十八万人!在当时的社会里,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聚集了十八万人之众,而且这十八万人里有大约六万人都是青皮。
我总感觉这个数字过于夸张,孟尝君有食客三千人,薛城一带也许包括这三千人一共是六万家,六万家里也许有些是祖上就住在这里的。不管了,反正无论如何,司马迁实地去做田野调查,亲身感受就是薛城一大堆愣头青。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如果滕文公是摊上了这么一些邻居,这日子还真不会好过。
但是,滕文公有可能是幸运的,因为他求教孟子的那个时候事情有可能还没有发展到这个地步呢。
现在,滕文公来请教孟子了:齐国人没安好心,我该怎么办?
孟子终于还是搬出了古代圣人:"从前,周朝的祖先太王住在邠地,狄人不断来捣乱,他就搬到岐山脚下去了。这不是太王要选风水,他那是被逼得没办法啊。如果积德行善,后代子孙一定能有一统天下称王的人。道德高尚的人做的是奠定基础的工作,为的是让后人能继续下去,至于成功与否,那就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您对齐国人还能有什么办法么?您就多多地积德行善吧!"
孟子讲的这段话还真是很让我吃惊的。他明显是对滕国持不乐观态度,最后给滕文公的建议居然是积德行善,自求多福。看来仁政还是要行的,你滕文公这代肯定看不到成功的希望了,但你的后代却很可能因为你现在仁政的奠基而一统天下成为王者--如果老天爷给他这种运气的话。
这就像安慰一个患有遗传性不治之症的病人:"你就死了心吧,你是吃什么药都没救了,现在惟一能做的就是积德行善,老天爷总会开眼,等你重孙子也长这么大的时候兴许就不会再得这种病了。"
孟子举的太王搬家的例子他会在下一节里详细来说,我们也等下一节再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