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之十八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作者: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元年。丙辰。五月。甲午朔。上诣奉先殿行礼。  

○署福建陆路提督苏明良奏、福、兴、泉、漳、地方。山海交错。水陆分界。请于到任后。巡查一次。点验军械。校阅骑射。下部议行。  

○乙未。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惟抚安百姓。必先严察胥吏。而修筑工程之地。弊端尤多。关系更属紧要。闻直隶永定河。每夏秋间。时有冲决。修筑堤岸。夫役物料。不能不取办于民间。胥吏朋比作奸。其人工物料价值。肆意中饱。毫无忌惮。且将物料令民运送工所。往返动经百里。或数十里不等。脚价俱系自备。种种扰累。吾民其何以堪。嗣后河工诸臣。与协办河务州县官。皆宜实心筹画。严行稽察。无论岁修抢修。凡民夫物料。应给价值。务照实数给发。不得听任胥吏。丝毫扣克。以致贻累百姓。如有漫不经心。仍蹈前辙者。或经朕访闻。或被人题参。必从重处分。  

○命翰林院编修顾成天、在南书房行走。  

○兵部议覆、直隶总督李卫奏称、泰宁改协为镇。其改驻衙署营房。行文总理工程处办理。应如所请。从之。  

○丙申。孝诚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饬标营奋励操演。谕总理事务王大臣、自古制治经邦之道。揆文必兼奋武。诚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也。国家承平既久。武备营伍。最宜加意整顿。雍正七年间。皇考待降谕旨。令各直省训练戒行。精熟技艺。即如枪手演习火器。毋许只放空枪。必用铅子打把。演熟准头。俾成利器。以收实用。乃朕闻各直省、实力奉行者甚少。枪手仍系空放。并未习用铅子打把之法。弓箭手多用软弓。专讲虚架。并未练挽强贯扎之能。藤牌手仅以滚跌花簇见长。并未学摧锋破阵之技。似此虚文塞责。毫无实益。相沿日久。恐致营伍废弛。关系匪浅。嗣后各直省督抚提镇。务各留心整饬。俾将士奋励操演。庶几队伍兵丁。悉成干城捍御之材。乃为无旷职守。倘有怠忽因循。仍蹈旧习者。朕必重加谴责。  

○内阁翰林院带领新进士引见。得旨。金德瑛、黄孙懋、秦蕙田、已经授职。蔡新、曹秀先、游得宜、赵青藜、何达善、旷敏本、史圜、方简、徐铎、张大宗、金门诏、顾之麟、张孝□□呈、王见川、杨黼时、郝世正、史积琦、彭树葵、胡中藻、邵铎、张若潭、吴乔龄、孙略、张麟锡、闻棠、王秉和、苏襄云、仲永檀、李师中、张应宿、甄<?釒芮>、万年茂、李为栋、周资陈、季芳馨、张尹、李清芳、壮德、潘乙震、邓时敏、兴泰、朱<?土基>、蒋栻之、全祖望、鹤年、双顶、钟音、胡杰、吴泰、江汉、叶一栋、郭擢、李兆钰、熊郢宣、王育楠、黄璋、郑毓善、侯陈龄、赵允涵、刘起振、罗世芳、龚渤、洪汝勣、陆仪等、六十四员。著以翰林院庶吉士用。葛祖亮、李玉鸣、华栻、叶昱、邹永绥、范廷楷、吴孙逢、陈材、黄永年、钱应霖、俞鸿庆、周承勃、黄世成、吴鼐、吴龙见、黄登贤、钱度、伍泽梁、吴联珠、罗源浩、淩应龙、李衮、乌尔登额、李果、涂锡禧、汤聘、梁秉睿、朱嘉善、郑廷楫、周雷、朱秉中、王显绪、王云焕、许宰、虞钦元、张惟寅、温必联、刘淑堂、张汝润、李宜青、窦需书、吴兴宗、燕侯然、孟履中、蒋偰、佛尔清格、张瑚、淩之调、谭卜世、马正午、龙鹏程、吴达善等、五十二员。著分派各部学习。屈成霖、王孚、黄咏、戴源亨、李梦元、宗绍彝、詹豹略、党伟元、李肖先、陈策、包桂、王缉祖、姚锦川、邱肇熊、甄汝舟、龙于飞、阎式复、路元升、茹玺、安依仁、李世垣等、二十一员。著以知县即用。孙嶐、刘文彦、王所抡。涂武升、王时临、侯纮等、六员。著以教职即用。余俱照伊等甲第、交部候选。如有愿就教职者。具呈吏部、挨次补用。  

○戊戌。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据两广总督鄂弥达奏称、本年二月内。钦奉上谕。凡行盐地方。大夥私贩。自宜严加缉究。其贫穷老少男妇。挑负四十斤以下者。不许禁捕。所有商人私雇盐捕。及巡盐船只。帮捕汛兵。悉行停止。臣遵照部文。出示晓谕。各枭徒痛加悛改。勉为圣世良民。乃省城各处。竟有枭贩成群。手执印刷小票。称奉广东按察司明示。许令贩私。不服盘查。及查白映棠告示。竟未遵奉谕旨。分别老幼。混称贫难百姓。四十斤以下者。不许缉捕。倘敢私自查缉。许被害之人、指名赴本司衙门控告等语。以致强壮奸徒。无不藉口贫民。公然贩私。成群结党。目无法纪。白映棠以刑名之官。搀越盐政。率意妄行。逞私偾事。其咎难逭。理合奏闻。臣今酌定规条。凡有近场、实在贫难无可资生之人。如年过五十以外。或在十五以内。及并无倚靠之茕独老妇。许其挑负四十斤以下。在本境易米度日。不许透越外境。违者以私盐论。该场埠巡丁。如有将贫难合例之人。骚扰盘查者。即以诬指平民贩私治罪。其有年属强壮者。即四十斤以下。亦仍以私盐究拟。若有人盐并获。审非大夥私枭。仍照旧例、立即详结。不得株连。至现设之巡丁巡船。其界连场地者。必须扼要巡查。不便概行停止。又如广西销盐各埠。以及界连交趾、私盐冲赚之镇安等处。再福建之长汀。江西之宁都。皆大夥私枭出没之地。亦难遽行停止。仍请照前设立。惟有责成各地方官。随时稽查。倘有生事扰民者。严加惩治等语。朕因各省盐务。向来办理未妥。不肖官吏。往往纵放大枭。拘拏小贩。以致滨海近场之穷民。藉肩贩以度日糊口者。胥受扰害。是以谕令宽其禁约。毋许苛求。原以惠养贫民。并非纵容匪类。听其作奸犯科也。岂知无赖之徒。妄称奉旨。肆行无忌。在直隶则有天津之事。在江南则有镇江之事。在广东则有广州之事。远近一辙。不约而同。若不速加严惩。则各处闻风效尤。将大为地方之扰害。李卫之严密查拏。鄂弥达之据实参奏。此二人办理。乃深知朕心、而洞悉政体者。若天下督抚。皆似此居心。而不存观望之念。秉公执法。则凶暴咸知敛迹。必无长奸贻患之虑矣。鄂弥达著交部议叙。其盐务规条。即照所奏行。白映棠职司刑宪。不能禁约私枭。反出示给票。纵民为匪。甚属溺职。著解任来京候旨。朕自临御以来。时时以我皇考爱养百姓之心为心。凡从前官吏之奉行不善。涉于烦苛者。皆次第革除。务期与民休息。若天下民人。体朕此意。改过迁善。化顽为良。则朕宽大之政。可以永远施行。此天下臣民之福。即朕之福也。今则不然。即如私盐一事。朕本欲酌宽其禁。以养恤穷黎。而奸民乘机伺隙。结党呼群。凡向来之畏法而不敢轻犯者。今则公然肆横。无所惮慑。观此情形。是奸顽之民。不容朕行宽大之政也。朕为天下主。惟有执两用中。期与天下臣民、休养生息。以成久道化成之治。岂肯姑息养奸。贻风俗之忧。酿闾阎之患哉。为此切加晓谕。俾远近百姓。各自醒悟。洗心涤虑。务为良善奉公之民。以永受朕恩。著各省督抚。将朕此旨。刊刻颁布。务令远乡僻壤。咸共知之。  

○己亥。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左都御史孙嘉淦、因办理废员一案。参奏福敏、经年累月。不至衙署。案卷送阅。偏执己见。定准之稿。概不画行等语。从来大臣办理公务。惟当一秉公忠。和衷商酌。于事方为有益。若各存己见。至于争竞。徒有妨于政体。毫无裨于国是。此风断不可长。前者御史与礼部堂官。彼此争执。至于参奏。朕已降者查问。今孙嘉淦与福敏、系同堂办事之大臣。亦复参商如此。关系更大。若不从重议处。无以警戒将来。两人孰是孰非之处。著总理事务王大臣。秉公查问。据实具奏。至于废官案件。原系都察院承办之事。今福敏既拘执推诿。孙嘉淦又欲市美沽名。不便令伊二人专办。著将九卿职名开列请旨。朕另简大臣。会同都察院办理。  

○又谕、查郎阿等奏、照旧设卡通信。该处并无应援之兵。所设小卡。实觉孤悬等语。其意在于不必安设卡伦台站。但朕思彻回之后。两路中间。相隔遥远。倘贼人从中间无人之处潜入。则两路俱无从知觉。恐有未便。若照旧设卡。即或有警。亦可彼此得信。况在图尔库尔。量添兵丁驻劄保护。亦属可行。倘中间道路。非贼人行走之处。彻回之后。能保贼人不至潜入空处。则台站可以彻回。尔等寄信查郎阿等、令再行悉心详酌、妥议办理。  

○以江安粮道王恕、为广东按察使。庚子。训勉科目服官自效。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国家以科目取士。廷试之后。分别任用。或选授庶常。或分部学习。或以县令铨补。此因材器使之道。欲令士子各展所长。裨益政治。原非有用舍去取于其间也。闻向来士子。因词林地望资格。优于外任。每以得豫是选为幸。及至引见后。輙于内用外用。妄生计较。此狃于习俗见闻之陋。而于朝廷优待士子之心。实未深悉。盖今时县令所辖土地人民。等于古者侯伯子男之国。抚绥经理。实赖通材。故亲民之官。所系最重。果其材猷政绩。卓然表著。类皆不次超擢。膺斯任者、何得不力图报称。而更生企羡乎。若身预词林之选者。其名实尤难相副。盖文词不工。于馆职固为有愧。即使词采可观。尚恐流为浮华无用之士。务各砥砺廉隅。讲求经术。渐致淹雅宏通。以无负选俊储材之意。至于在部学习人员。分曹佐理。各有攸司。当念外省官吏。措置偶或失宜。尚有内部为之驳正。至部中所定章程。一经奏准通行。将来即引为成例。稍有舛错。贻误不少。安得不倍矢精勤。期免陨越。总之百司庶府。悉非营利之阶梯。政事文章。各有当修之职业。务宜屏除私意。勉效忠良。庶几识见日增。猷为日著。士风吏治。渐臻上理。朕实于尔等有厚望焉。  

○又谕、朕因李绂保举新进士过多。又闻伊在朝班、将新进士派令九卿保举。特降谕旨询问。今据李绂奏称。同在朝房。有咨询拟议者。从旁劝助。臣实有之。且曾向赵之垣、言及新进士原承猷、文艺颇工。劝其保举等语。是李绂将伊私人、派令九卿保举之处。已自认不讳。伊又称凛承训诲。惟有永绝妄言等语。朕即位以来。并未有因臣工多言。即加以处分者。今李绂明系妄举。乃自谓妄言。避重就轻。希图朦混。著交部严察议奏。  

○先是监察御史宗室都隆额等奏、本年二月内。臣等奉命巡察会试外场。有夫役自内越墙而出。臣等当即参奏。今吏部来文。准礼部咨称。外场御史。于夫役越出。不能查察。相应移咨吏部。一并查取职名议处。臣等不胜骇异。夫役越出。臣等已经查参。令礼部輙行文吏部。将臣等一并查议。伏思一并查议字样。近似谕旨。且科道官员。例无咨部处分之条。臣等系原奏之官。会场知贡举提调。系礼部堂司官。在被参之内。不自引咎。径将臣等咨部议处。挟嫌反噬。罔上欺公。为此据实参奏。得旨。此案虽属小事。但科道官员。与部院堂官。互相争竞。至于纠参。甚非体统。此风断不可长。其孰是孰非之处。著总理事务王大臣、确询明白。据实具奏。遵旨询据各供。查场内夫役越墙。当经拏获。巡察外场御史。即行参奏。是内场该管官。有怠忽之咎。与外场无涉。虽据礼部回称。吏部向本部、查取该管官职名。本部自应将内外场该管官声明咨覆。实无专擅之处。但礼部移咨稿内。祇开送承办委官。并不将内场该管官开送。而转及外场御史。咨部一并查议。自属不合。应请将礼部堂司官交部议处。至该御史参奏礼部摺内。称该部罔上欺公。专恣威福。又称一并查议。近似谕旨等语。激迫过甚。殊非陈奏之体。请交部一并议处。得旨。朕详阅此案情由。其过全在礼部。著将礼部堂司官。交部察议。励宗万以礼部而兼知贡举。内场之事。乃伊专责。又非堂官可比。著交部严察议奏。至御史等参奏礼部。只当就事论事。乃于章奏之内。过为激迫已甚之词。此风亦不可长。著一并交部查议。  

○赐军营病故内大臣永福祭葬。  

○辛丑。命进士单月选班改用举人。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向来进士候选。但于双月铨补。嗣因人多壅滞。准于单月。亦立班选用。近来进士已经疏通。不过需次二三年。即可得缺。惟举人选班壅积日久。现今犹需次至二十年。方可得缺。以致中年登科者。至精力就衰之时。方膺民社。难收实用。朕思进士已经疏通。应仍照旧例。但于双月铨补。其进士单月班次。应改用举人铨选。亦属疏通举人之一法。著交吏部详查议奏。  

○又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奉皇考谕旨。办理苗疆事务时。见广西巡抚金鉷、陈奏事件甚多。朕即位之初。伊于一两月间。亦连奏事四件。今半年以来。未见伊陈奏一事。巡抚管辖通省。事务繁多。岂半年之久。地方民生吏治。竟无一可陈奏之处耶。抑存观望之见。私心揣度。以朕欲尚简静。而缄嘿不言、为迎合之举耶。为大臣者。公忠体国。只论事之当言与否。不必豫存意见。看来金鉷竟未能深知朕心。此次申饬之后。料伊必又将不应陈奏之事。喋喋敷陈矣。若如此存心。何以膺封疆之重寄。尔等可传旨晓谕之。  

○又谕、各省巡察。俱已停止。山西巡察。亦著停止派往。  

○兵部议、御史蒋炳疏、请裁山西直隶添募之兵。以省繁费。应如所请。得旨。该部议称此项应裁之兵。俱暂留原饷差操。候该省各营兵丁事故缺出。停其召募。即将新兵陆续坐补等语。此议固是。但闻各省兵丁事故缺出。有挑本兵子弟顶补之例。若本年子弟、无可顶补。方行召募。今若概用新兵顶补。未免有碍本兵子弟食粮之路。此亦不可不为筹及。著该管大臣。悉心斟酌。期于两全。若本兵子弟、有可顶补者。仍用其子弟。若无可顶补。则用新兵。至新兵倘有拔补、及事故缺出。即停其募补。如此徐徐办理。不必急遽。即迟至十余年。裁减足数。亦未尝不可。务令安置妥帖。俾新旧兵丁。均无失所。倘有办理不善之处。朕必于该管大臣是问。余依议。  

○兵部侍郎吴应棻疏请、督抚衙门。设七品幕职二员。两司设八品记室二员。三年一考。报部存案。六年考满。送部挨选。府州县设一九品掾司。申报督抚。或本人有出身者。计考先用。本官降革。不准与考。本官以赃酷败。不能救正。定议处分。后官得辟留前任幕宾。升调亦可带往他省。吏部寻议。各省督抚幕宾、雍正元年奉旨。原令分别保题议叙。布按二司、为通省钱谷刑名之总汇。应准照督抚之例。分别保荐。其道府州县各员。到任、即将幕宾姓名籍贯。申报督抚存案。六年勤慎无过。办事干练。准令本官出考申送。各该督抚详加考核。具题议叙。滥行保举。照例议处。至各衙门幕宾。既未设有定额。去留来往。听从其便。从之。  

○壬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闻河南彰德一府七县。共漕米三万余石。而临漳县办米三分之一。他邑每亩徵米四五合。或七八合不等。独临漳每亩徵米一升三合有奇。从前兑粮水次、在临漳境内回隆镇。是以额徵本色独多。今水次移在汤阴县五陵镇。临漳运米。必越安阳、汤阴、地方、始到五陵。且本地产米无多。漳民办运维艰等语。朕思临漳所办漕米。果多于他邑。小民不无苦累。若欲减运。又有关于额赋。其可否照附近水次之安阳、汤阴、等县则例。按亩徵米起运。其余改徵折色之处。著传谕巡抚富德、查明酌议具奏。  

○谕各省督抚。据右通政李世倬奏称、社仓一法。固以济民间之缺乏。而救荒之法。即于是而可通。臣在湖北布政使之任。查社仓之春借秋还。立有社长。主其出入。盖一乡一堡之中。其人之贫富。业之有无。皆社长所深知。诚使为有司者。于春借之时。社长具报之日。即备询其家业名口。而自注之于册。或虑家业之消长不时。人口之添退无定。则再于秋还之候。社长具报之日。复询其故而改注之。此不过有司一举笔之劳。不必假手胥吏。一旦遇有水旱赈济之事。举前所自注之册。计其男妇大小名口。共有若干。按多寡之数而赈给之。视贫富之等而酌量之。自无舛错遗漏浮冒之弊。臣愚欲请定例颁行。第恐有司未能留心于平日。一朝奉命。势必责令社长另造户口册籍。责令百姓开报花名。彼此相传。惊疑易起。请饬督抚、转饬有司。于社长册报之时。专心查记。善为奉行。则不动声色。不事烦扰等语。所奏似属有理。但必有司善于奉行。方为有益。否则纷扰闾阎。未见其益。先受其累矣。著传谕各该督抚。酌量地方情形。密饬有司。留心酌办。倘该地方有难行处。亦不必勉强。  

○命编修阮学浚、汪师韩、朱续晫、梁文山、充协修记注官。  

○癸卯。示江南兴修水利之法。谕总理事务王大臣。三代以前。不言水利。沟浍之制。时蓄洩。备旱潦。尚书周礼所载。为田功计者。其利甚溥。开渠引水。溉田育谷。始于战国。盖因阡陌既开。沟浍寻丈。已失其旧也。历代言水利者。得失参半。总以相土宜。顺水势。近不扰民。远可利人为主。今江南所属苏、松、常、镇、四府。太仓一州。现在兴修支河。仿河工海塘之例。督抚分委降革废员。及本籍候选考职人等。效力承修。朕思渠港圩坝。附近溉田。原宜开浚以备旱潦。但开浚之法。须河身深广。蓄洩得宜。其挑取涂泥。远移他处。或培洼下之地。或筑堤岸之上。方为久计。若雇夫挑土。堆贮河旁。雨淋水潦。旋即入河。不久淤塞。务名无实。徒滋烦扰。至古堤旧渠。倘遇旱潦。不为田害。便宜仍旧。纷更改筑。甚无谓也。今苏、松、等处。内地支河。原不比河工海塘之险。古堤旧渠。如元和至和等塘。民利往来。田资灌溉。至今受益。吴本泽国。三江震泽。支流四溢。如邱与权、单谔、郏亶、赵霖、夏原吉、周忱等、所论水利。考据精核。得失了然。今效力承修人员。相度形势。谙练自逊前人。倘有夹塘蓄水。石梁洩河。止宜加修。不必改筑。若有必应开浚建筑之处。督抚留心细勘。并饬州县协办工程。一应调遣。指臂易使。至长洲等州县。按亩派钱。以供大修。朕已降旨停止。倘有官吏藉端中饱。即丝毫派累。经朕访闻。必加严处。嗣后督抚以至州县。建言为民兴利。或利小而害大。或利在目前、而害伏于后。或有利无害、而其事易创难成。皆宜详审熟筹。慎之于始。以体朕惠养元元之至意。  

○又谕、朕见直省督抚。纠参属员。胪列劣款。在督抚自必细加访察、而后形之章奏。但其间有由道府详揭者。岂遂无挟私报怨之弊。亦有自行访闻者。或得诸胥役家人、与幕宾过客之词。岂必事事皆为实迹。惟应于参劾既行奉旨发审之时。秉公推问。务得确实。以期平允。倘因有屈抑。即将起初误听缘由。自行检举。或抚参督审。督参抚审者。亦勿瞻顾同官之情。有所假借。如此、则用法皆得其平。属员共知儆惕。而督抚改过不吝。不愧公尔忘私之义。庶无负朕委任大员、体恤下情之心也。  

○又谕、查雍正元年三月间、曾奉皇考谕旨。令兵部行文各省督抚提镇。于参游都守内。择其汉仗好、人去得者。各据所知。秉公保举。将职名具奏。若无可保之人。不必勉强。亦不必定数。今著该部遵照此例。行文各省。令其保举。俟保举到日。其缮摺每月进呈之处。亦照前例行。  

○又谕刑部。从前发遣人犯内。有因干犯铜禁获罪者。今铜禁已弛。此等人犯。尚在配所。应加恩开释。著该部查明、行文各该处释放回籍。  

○兵部奏、一等子佐领兼散秩大臣祥泰、于侵蚀入官银两案内革职。续经刑部审明。与祥泰无涉。应准开复。其世职已与石勇承袭。无缺可补。得旨。祥泰著补授散秩大臣。石勇著在一等子佐领上行走。  

○是日起。上以夏至祭地于方泽。斋戒三日。  

○甲辰。谕、兵部昨将八旗废员三品以上者。带领引见。朕看伊等皆系年久大臣。为皇考平日所深知者。其放废缘由。皆系应得之罪。非微末属员、被该管官冤抑参处者、可比。自无概准开复、即行起用之理。朕已分别记名。将来择其可以效力赎罪者。再降谕旨。可将此旨晓谕知之。其文员事隶吏部。仍著带领引见。  

○命修撰金德瑛、编修黄孙懋、秦蕙田、在南书房行走。  

○乙巳。革山东益都县更名地。减偏重纳粮。谕总理事务王大臣。闻山东青州府益都县。有前明废藩更名地一项。在当日为藩封之产。不纳课粮。召人承种输租。各佃止更姓名。无庸过割。谓之更名地。较之民粮、多二倍至四倍不等。在当日居民、投靠藩势。借佃护身。积渐增加。沿为陋例。今则同为民田。而纳粮尚仍旧额。名为钦租地。粮多赋重。小民输纳维艰。朕心轸念。著将钦租名色裁革。照依该县上等民地。按亩承粮。每大亩纳银二钱一分零。每小亩纳银六分四厘零。归入民粮项下。一体徵收。俾循惟正之供。永除偏重之累。著该部行文山东巡抚。即遵谕行。  

○命酌剂云南盐法。谕曰。朕闻各直省盐政。办理之法各异。如云南所产井盐。俱系府州县领销。派定额数。由各盐井领运分销办课。不许越界贩卖。通行已久。但府州县、繁简不同。民间生齿、多寡不一。凡两迤冲繁之处。人民辐辏。不难照常销引。间或缺盐。借之邻近州县协济。其山僻州县。乡村窎远。居民鲜少。地方官恐蹈堕销之咎。关碍考成。遂将盐觔分派里甲。挨户分食官盐。按限缴课。名曰烟户盐。小民家口多者、可以照数纳银。若贫民家口无多。余盐未曾食尽。及期催追。前课未完。后派之盐又至。展转积累。悬欠难偿。夫盐为小民日用必需之物。虑民远涉。是以因地制宜。不徒为销引计也。乃一则患盐之不足。一则患盐之有余。俱非均平之道。著该督抚酌量变通。悉心妥议。务使官不堕销。民无偏累。毋得拘于成见。又闻云南陆凉州地方马厂等处。滨水低洼。以树艺升科未久。其徵收夏粮秋税、有无累民之处。该督抚一并查议具奏。  

○又谕、顾成天家素贫寒。今来京供职。著赏内库银一百两。资其食用。  

○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理藩院大臣议、尚书通智等奏称、杀虎口外清水河地方田亩。从前喀尔喀敬安固伦公主奏请耕种。康熙五十三年。因行走之人扰乱。停止耕种。虽将从前所领之票。具奏交部。而公主属人、仍于其间耕种行走。今额驸端多普多尔济。既赴喀尔喀地方。此处种地之人。难以遥管。理宜将此项田亩彻出。招民耕种。以足戍兵之粮。但额驸将此地耕种多年。已成熟地。照吐默特蒙古等卖田每亩银二钱例价。查额驸档内、载伊属人所种清水河田、四万八千三百七十五亩。可否赏给银九千六百七十五两之处。恩典出自皇上等语。查从前臣等因归化城种地以足戍兵之粮。议令额驸端多普多尔济、在清水河、较原赏田数、加倍开垦。至数万顷。今额驸端多普多尔济、既赴喀尔喀地方。此项地亩。自系招民耕种。饬交通智、将原赏地亩查出。如何折价、赏给额驸银两。并将伊属人多占地亩彻出。作何办理耕种之处。议奏等因、奏准在案。今尚书通智等、查明清水河地亩。从前虽经端多普多尔济具奏停止耕种。将票交部。而属人仍复耕种数年。俱应彻出。但额驸属人。既将此地种熟。应照伊档内所载耕田四万八千三百七十五亩之数。遵蒙古卖田例价。每亩赏银二钱。等因咨覆前来。应如通智所奏。赏给额驸端多普多尔济银九千六百七十五两。所有清水河地亩。每年所得粮数。令通智等查明。照原奏办理。所赏额驸端多普多尔济银两。著伊派人持具印领赴京。在户部支领。再通智等奏称、清水河东北西尔哈墨哩图一带地方。西北乌兰拜星一带地方。原系蒙古游牧处所。续经额驸将蒙古等移于别处。已历多年。臣等以为耕地至此处。如遇旧牧之蒙古人等争竞。即行确查。地亩果好。每亩赏银二钱。别处安置。如地不成片段。即请退还。仍令游牧等语。查此带地方。原系蒙古游牧处所。并非耕田建房者可比。自额驸端多普多尔济属人占据以来。移于别处安居多年。如屯田开垦。遇有蒙古争竞。即行给价。则徼幸告讦之人必多。办理未免纷纭。应交通智等、将原在西尔哈墨哩图、乌兰拜星游牧之蒙古。详细查核。果系原耕之地。或照地给价。或仍令游牧之处。分晰办理。从之。  

○丙午。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关帝庙。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闻江西地方。土瘠民贫。率多勤俭谋生。安分自守。惟山县乡村。常有凶蛮争角。动輙统众毒殴。将人活埋毙命者。如南昌府属之靖安。临江府属之新淦。赣州府属之信丰等县、尤甚。且信丰地方。山村乡镇。有等豪蛮。私立禁约规条碑记。贫人有犯。并不鸣官。或裹以竹篓。沉置水中。或开掘土坑。活埋致死。勒逼亲属。写立服状。不许声张。似此种种惨恶。骇人听闻。皆从前地方官员。失于化导禁约。以致村野凶暴。藐法横行。若果系奸宄不法之徒。自当呈送官长。治以应得之罪。岂有乡曲小人。狂逞胸臆。草菅人命之理。著该省文武大员。通行晓谕。严加禁止。倘有不遵谕、仍蹈前辙者。即行严拏。从重定拟。不少宽贷。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尚书通智奏称、清水河右卫地方宽大。可以开垦千顷。杀虎口外有赏给右卫兵丁徵租之地。招民耕重。甚为有益。初次驻兵。粮食必不敷用。谷贱之年。口外运送、脚价较省。修城之时。如遇谷价贱。动支库存各项钱粮。买谷数万石。奏存仓内。应如通智所奏。于修城之时。乘谷石价贱。买粮数万石收贮。将所买谷石数目。及用过钱粮数目。奏闻报部题销。从之。  

○丁未。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朕闻河南永城县地方。于本年四月内。黄水忽发。从江南砀邑之毛城铺闸口。汹涌南下。将申公堤、祝家水口、冲坍。并东首古堤。亦坍二缺。潘家道口等集一带。平地水深三五尺不等。虽未损伤人口。而二麦被淹。房屋亦有倾圯者。朕已切谕豫省巡抚等。将被水民人。加意赈恤。毋令失所外。查潘家道口一带地方。年来屡遭水患。自应亟为疏通。为乂安百姓之计。但此水下流。多在江南萧、宿、灵、虹、睢宁、五河、等州县。今若止议挑浚上源。而无疏通下流之策。则水无归宿之区。仍于河渠无所裨益。著河南巡抚富德。会同江南总督总河。各委贤员。会勘明确。公同妥议。速行办理。务令水害永除。闾阎安堵。以副朕为民防患之至意。  

○命修建州县六房公宇。谕、各省州县。与民最亲。凡大小案件。无不始终于州县衙门。是以旧制、钱粮刑名等项。分委承办。设有六房。即附于州县公堂之左右。使经制书吏、居处其中。既专一其心志。亦慎重其防闲。立法最善。乃闻近年以来。多有六房倾圯。不加修葺。书吏栖身无所。往往抱其卷牍。收藏于家。每遇急需检阅之案。有无存贮。悉以书吏之口为凭。而隐匿抽换之弊。不可枚举。前后印官。虽心知其弊。而因循苟且。或修理无资。遂沿习而不知整理。此亦有关吏治之一端也。著各省督抚。饬查所属州县内。若有六房屋宇未备者。各按旧基。如式建造。将一应案牍。慎密收藏。并查明号件。登记总簿。以备稽考。倘书吏换班。有私带文卷出署者。从重治罪。若本官失察。一并议处。其修造之费。著该督抚藩司。于本省公用银两内、确估给发。  

○调福建漳州镇总兵武进升、为广东琼州镇总兵。建宁镇总兵李荫樾、为漳州镇总兵。  

○总理事务王大臣奏、遵旨询问左都御史孙嘉淦、因办理废员。参奏福敏一案。福敏、孙嘉淦、均失大臣之体。俱应交部察议。得旨。福敏虽在书房行走。而衙门之事。亦可兼办。何至经年累月。不进官署。显系年老惛愦。废弛事务。况废员众多。而福敏只批准五员。酌商七员。独不思废员用舍。总俟引见时、朕降谕旨。并不定于都察院之陈奏。何必迟回拘执至此。是迟缓之咎。全在福敏。著交部严察议奏。孙嘉淦身为大臣。不能与福敏和衷共济。輙于朕前妄行渎奏。且过甚其词。亦属不合。著交部察议具奏。  

○戊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宗人府议、色禄条奏、获罪之觉罗人等。不入会审档册。臣等恭惟觉罗虽与宗室有间。亦与常人不同。查获罪之人。汇入会审档册。复为减等。又三覆请旨定拟者。洵为国家宽仁厚泽。今将获罪之觉罗人等。不入会审档册。不分可疑可矜。觉罗人等。反至不能减等。臣等仰请此后觉罗有犯斩绞之罪者。仍入会审档册。以便复审。此内如有可疑可矜减等。不至于死者。仍照臣等原奏办理外。果系情实。仍禁高墙。听候刑部具奏各犯情罪时。缮入情实罪犯觉罗之名次具奏。奉旨予勾时。按照刑部知照臣等。亦照宗室例。交本族人等即行办理。从之。大清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

圣纯皇帝实录卷之十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