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建宁府
道学
〔宋〕
游酢字定夫。建阳人。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所交皆天下士,年虽少而一时老师宿儒咸推先之。程颐见之京师,谓其资可以进道。时程颢知扶沟县,兄弟方以倡明道学为己任,召酢职学事,酢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于是尽弃其学学焉。第进士,调萧山尉,县有疑狱十余年不决,酢摄邑事,一问得其情而释之,精练如素官者,人服其明。近臣论荐,召为太学录,迁博士,以奉亲不便,求知河阳县。范纯仁守颖昌府,辟府教授。纯仁入相,复为博士,佥书齐州、泉州判官。徽宗立,召还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汉阳军,历舒、濠二州,所至有惠政,民戴之如父母,去后见思,愈久不忘。后寓居历阳卒。程颐尝称酢“德宇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杨时谓酢不为世儒之习,诚于中,形诸外,仪容辞令灿然有文望之知,为成德君子也。”有《易 诗 中庸论》、《孟说》传世。
胡安国字康侯。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靳裁之为师,既仕,又质访于杨时、游酢、谢良佐诸贤。登进士第三,徽宗朝累迁屯田郎。靖康初召见,奏“明君以务学为急,圣学以正心为要”,又乞“定国论以觊中兴”。召试词掖,除中书舍人。时何建议分天下为四道,置诸总管以卫王室;安国谓“莫若据今二十三路帅府,选择重臣付以都总管之权,专治军旅,有急即各率所属守将应援,则一举两得矣。”高宗即位,除给事中,再召不至。绍兴初,除中书舍人,献时政论二十一篇,曰:定计建都,设险制国,恤民立政,核实尚志,正心养气,宏度宽隐。迁给事中,居旬日,再见以疾恳求去,高宗曰:“闻卿深于《春秋》,方欲讲论。”遂以《左传》付安国点句正音,安国奏:“《春秋》经世大典,今方思济艰难,左氏繁碎,不若潜心圣经。”遂除兼侍读,专讲《春秋》。坐论朱胜非积忤吕颐诰,奉祠,宰执台谏交章留之,不报。久之除知永州,再予祠,令纂修,所著《春秋传》,书成,除提举万寿观兼侍读,未行,谏官陈公辅上疏诋假托程颐之学者。安国奏曰:“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使学者师孔孟,而禁不得从颐学,是入室而不由户。本朝邵雍、张载、程灏及其弟颐,皆世所师尊,望加之封爵,载在祀典,仍颁行其遗书,使邪说不得作。”奏入,公辅等承望宰相风旨,论安国学术颇僻,再除外祠,进宝文阁直学士。卒谥“文定”。谢良佐尝语人曰:“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国朝正统间,诏从祀孔子庙庭。成化三年,追封建宁伯。
胡寅字明仲。安国弟淳之子。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取而子之。宣和中,擢甲科,历校书郎,从杨时学。金人陷京师,议立异姓,与张浚、赵鼎逃太学中不书议状。及张邦昌僭位,弃官归。建炎三年,高宗幸建康,再迁起居郎。金人南侵,诏议移跸之所,寅上书乞“按行淮襄,罢绝和议,以图中原,不宜退保吴越”;又“必务实效,去虚文;任君子,斥小人”,反复数千言。疏入,宰相恶其切直,除主管江州太平观。会诏求言,寅上十事曰:修政事,备边陲,治军旅,用人才,除盗贼,信赏罚,理财用,核名实,屏谀佞,去奸慝。不报。绍兴四年,拜中书舍人。时议遣使讲和,寅专以复仇为请,乞寝罢使命。既而以与张浚异议乞便郡,除知邵州,历严州、永州。徽宗及宁德皇后讣至,故事,以日易月,寅上疏言:“礼,仇不复则服不除,愿诏服丧三年,衣墨临戎,以化天下。”寻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免丧时,秦桧当国,除徽猷阁直学士奉祠,俄许致仕。桧既忌寅,愤之不已,坐与李光书讥讪朝政落职,再责1官,安置新州。桧死,复元官,卒。寅志节豪迈,初,安国颇重秦桧靖康之节,及桧擅国,寅遂与之绝。新州谪命下,即日就道。在谪所著《读史管见》数十万言及《论语详说》行世,学者称“致堂先生”。
胡宏字仁仲。安国之子。幼事杨时、侯仲良,而名传其父之学2,优游衡山下余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张栻师事之。绍兴间,上书论复仇大义累数千言,有曰:“徽宗、钦宗劫于仇敌,远适穷荒,其愿陛下加兵敌国,犹饥渴之于饮食,庶几一得生还,父子兄弟相持而泣,欢若平生。引领东望,九年于兹,夫以疏贱痛心于此,尚欲有为,况陛下当其任乎?”末言:“陈东、马仲3以直谏正论死,而未闻诛一奸邪,黜一谀佞,是虽当时辅相之罪,然以天子威灵,乃不能保二三腹心耳目之臣以自辅助,顾令奸邪得而杀之,窃伤陡下威权之不在己也。”司业高闶请幸太学,宏见其表,作书责之。其略曰:“阁下目覩忘仇灭理北面敌国,既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以正君心,乃阿谀权臣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宏初以荫补官,不调。秦桧当国,贻书其兄寅,问二弟何不通书,意欲用之。宏书辞甚厉,人问之,曰:“正恐其召,故示以不可召之端。”桧死被召,竟以疾辞,卒于家。著书曰《知言》。张拭谓其“言约义精,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诗文五卷,《皇王大纪》八十卷。学者称“五峰先生”。
刘子翚字彦冲。崇安人。以荫补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父死靖康之难,子翚痛愤哭墓。三年服除,通判兴化军。寻以宿疾辞归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间走父墓,涕泗呜咽,或累日而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及兄子羽尽孝友。子羽之子珙幼嗜学,子翚教之不懈,珙卒有立。与胡宪、刘勉之交相得,每见,讲学外无杂言,他所与游皆知名士。既疾,门人朱熹请入道次第,子翚告之以:“《易》,之不远复者,吾之三字符也,佩服周旋,罔敢失坠。于是尝作《复斋铭圣传论》以见志,然吾忘吾言久矣,今乃相为言之。”后二日卒。学者称“屏山先生”。有文集二十卷。
刘勉之字致中。崇安人。滋之曾孙。父元振游太学,吕大临、游酢皆与为友。勉之初诣太学,时方禁挟元祐书,勉之求得,每深夜潜抄而默诵之。复从谯定学《易》,已而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请业焉。即邑近郊结草堂,与胡宪、刘子翚日以讲学为事。绍兴间,吕本中疏荐,召诣阙,秦桧方主和,虑勉之见上持正论,乃不引见,但令策试后省给札而已。勉之即谢病归。杜门十余年,学者踵至,随其材品为说圣贤教学之门,及前言往行之懿。学者号曰“白水先生”。友人朱松卒,属以后事,且戒其子熹受学。勉之经纪其家,而诲熹如子侄,熹之得道自勉之始。
胡宪字原仲。居崇安。初从从父安国游,绍兴中入太学。会洛学有禁,独阴与刘勉之诵习其说。问《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叹曰:“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已而归隐故山。折彦质、范冲等上其行义,被召,以母老辞。及彦质入西府,又言于上,趣召愈急,力辞。乃赐进士出身,添差建州教授,学者大化。以母老丐祠,久之,晚岁起为秘书省正字,疏言:“金人大治汴京宫室,势必败盟,识者皆谓非张浚、刘绮莫能当,愿亟起用之,臣死不恨。”疏入即求去。方宪之赴召也,适秦桧讳言之。后与王十朋、冯方、查籥、李浩相继论事,太学生为《五贤诗》歌之,人益信宪不苟出,而惜其在位未久,不究厥施云。平生从游者甚众,而朱熹为最久,学者称“籍溪先生”,卒谥“靖肃”。所著有《论语会义》诸书,行于世。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松之子。初依刘子羽居崇安4,晚迁建阳之考亭。绍兴中第进士,待次同安簿,往见李侗,得闻所传《河洛之懿》。秩满,丐祠奉母,被召不赴。孝宗立,应诏上封事,言:“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又曰:“今日之计,不过修政事,攘夷狄,然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疑之也。”又曰:“四海利病系斯民休戚,斯民休戚系守令贤否;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隆兴初,复召入对,三札申言封事之意而加剀切。时汤思退方倡和议,除武学博士待次,已而大臣相继论荐,皆不至。起知南康军,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反复千百言,极陈近习蒙蔽之状。以疾请祠,不报。陈俊卿等力荐,除江西常平使者,改浙东。入对,首陈灾异之由与修德任人之说,所奏凡七事。至部,访民隐,举荒政,劾台守唐仲友,章凡十上;仲友与宰相王淮同里且姻家,颇忤淮意。郑丙上疏诋程氏之学,且以沮熹,淮又擢陈贾入台,阴有所指斥。淮既罢,熹入奏,终篇有曰:“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果天理耶,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少有壅阏;果人欲耶,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少有凝滞。推而至于言语动作之间,用人处事之际,无不以是裁之,则圣心洞然,中外融彻,而天下事将惟陛下所欲为,无不如志矣!”除兵部郎官,以足疾辞。本部侍郎林栗劾奏之,栗竟坐此罢黜,熹亦除职予祠。未逾月,投匦进封事,以“天下大本与今日急务”为言,“大本者陛下之心,急务则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纪纲,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是已。斯六者皆不可缓,而本在陛下一心。”翼日除崇政殿说书,力辞,以论撰奉祠,又辞。光宗朝,除知漳州,丐行经界,从之。其后除命屡及门,皆不拜。宁宗即位,赵汝愚首荐,召赴行在奏事,除焕章阁待制、侍讲,辞,不许。入对,首劝宁宗“尽负罪引慝之诚,致温清定省之礼”。又“愿陛下日用之间以求放心为之本,而于玩经观史。亲近儒学益用力焉。数召大臣切劘治道,群臣进对亦赐温颜,反覆询访,以求政事之得失,民情之休戚,而又因以察人才之邪正短长,庶于天下之事各得其理。”又乞遵行孝宗通丧之礼,及议僖祖不当祧。韩诧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在讲筵复申言之。未几,以宝文阁待制补郡邑,而籍伪学诏落职罢祠,寻卒。学禁解,追复元官,累赠宝谟阁直学士,谥曰“文”。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竟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山林之日长,讲学之功深。其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所著书有《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辨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义》、《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没,理宗朝赠太师、徽国公,从祀孔子庙庭。
蔡元定字季通。建阳人。少颖悟,父发以二程、张、邵四子遗书授之,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荠读书。闻朱熹名,往师之。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典义。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四方来学者,熹必令先从元定质正焉。尤衮、杨万里论荐,召不起。筑室西山,将为终隐之计。时韩侂胃设伪学之禁,言官承风连攻朱熹,并及元定,元定简学者刘砺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谪道州。州县捕元定甚急,元定闻命即就道。熹与从游者数百人饯别萧寺中,坐客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叹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矣。”杖屦同其子沉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无几微见言面。至舂陵,远近来学者日众,爱之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遂懈。”竟卒于贬所。及归葬,熹以文诔之曰:“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可得而见矣。”侂胄既诛,赠迪功郎,赐谥“文节”。所著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燕乐原辩》、《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八阵图说》。
刘爚字晦伯。建阳人。与弟炳受学于朱熹、吕祖谦。第进士,庆元中,通判潭州,未上,丁父艰。伪学禁兴,从熹讲道武夷,筑云庄山房为终隐之计。差知德庆府,召为尚书左郎官。请节内外冗费以收楮币,转对言:“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迁国子司业,言于丞相史弥远,请以熹所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说,以备劝讲。疏乞罢伪学之诏,以息邪说,正人心。又请以熹《自鹿洞规》颁示太学,取熹《四书集注》刊行之。除权刑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时廷臣争务容默。爚奏:“愿明诏大臣崇奖忠谠,以作士气,深戒谀佞以肃具僚。”冬雷,乞遴选监司以考察贪吏为先,访求民瘼,有泽未下流,令未便民者悉以实上,变而通之。兼工部侍郎。亢旱求言,上封事曰:“上既开不讳之门,下必有尽言之士,指陈时政之阙失,明言朝廷之是非。或者以为好名要誉,而陛下听之,则苦言之药,至言之实,陛下弃之而不恤矣;甘言之疾,华言之腴,陛下受之而不觉矣。”权工部尚书,每讲读至经史所陈声色嗜欲之戒,辄恳切再三敷陈之。卒谥“文简”。所著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云庄外稿》。
蔡沉字仲默。元定次子。从朱熹游,熹晚年训传诸经略备,独《书》未及为,遂以属沉。《洪范》之数,学者久失其传,元定独心得之,然未及论著,曰:“成吾书者,沉也。”沉受父师之托,沈潜反复者数十年,然后成书,往往发明先儒之所未及。初,沉从元定谪道州,跋涉数千里,道楚、粤穷僻处,父子相对,常以义理自怡悦。元定没,徒步护丧以还。年仅三十,屏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隐居九峰,当世名卿物色将荐用之,沉不屑就。卒谥“文正”。国朝正统间,诏从祀孔子庙庭,成化三年,追封崇安伯。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景希。浦城人。第进士,复中宏词科。嘉定初迁太学博士,疏言:“自韩侂胄专政,斥忠良,兴伪学,今当改弦,正宜褒崇名节,明示好尚。”改著作佐郎,言:“金有必亡之势,亦可为中国忧;盖金亡则上恬下嬉;忧不在敌而在我,多事之端,恐自此始。”除起居舍人。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力请去,出为江东运副。山东盗起,朝廷犹与金通聘,德秀朝辞,奏:“国耻不可忘,邻盗不可轻,幸安之谋不可恃,道谀之言不可听,至公之论不可忽。”改知泉州、隆兴府、谭州。理宗立,召为中书舍人,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入见首奏霅川之变非济王本心,前有避匿之迹,后闻讨捕之谋,情状灼然,愿讨论追封秦王故事兴灭继绝。尝因经筵进说,谓“惟学可以明此心,惟敬可以存此心,惟亲君子可以维持此心”。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弥远讽言官论罢之。既归,修《读书记》,曰:“此人君为治之门也。”绍定中,知泉州。弥远死,上亲政,除知福州。寻召为户部尚书,进所著《大学衍义》,复陈“祈天永命”之说。改翰林学士知制诰,已得疾,拜参知政事。方逾月,三上请词,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卒谥“文忠”。德秀立朝不满十年,奏疏无虞数十万言,皆切当世要务,直声振朝廷,及宦游所至,惠政深洽,由是中外交颂,时相益以此忌之。自伪学之名立,凡近世大儒之书皆显禁以绝之。德秀晚出,独慨然以斯文有任5,讲习而服行之。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多其力也。所著又有《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词草》诸书。国朝正统间,诏从祀孔子庙庭,成化三年,追封浦城伯。子志道,户部侍郎。
儒林
〔五代〕
孟贯字一之。建安人。少好学,游庐山,以礼义、文章、节俭为当时师范,人称孟夫子。仕于周。
〔宋〕
阮逸建阳人。仕为镇东军节度推官,景祐初,知杭州。郑向上其所撰《乐论》十二篇并《律管》十三,与胡瑗俱召赴阙,命同校《钟律》,分造钟磐各一虡。寻除镇安军掌书记。康定元年,上《钟律制议》并《图》三卷。皇祐中,更铸太常钟声6,又召瑗、逸与近臣太常议于秘阁,遂典作乐事,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又有《易筌》及《王制井田图》。
宋咸字贯之。建阳人。登进士第,累官知邵武军,立学置田以养士。移知韶州,以严治郡,骄兵悍卒不敢肆。狄青经制广西,移咸为漕,以功转职方员外郎。奏乞于琼管立学,赐经史以变夷风。所著有《易训》、《毛诗正纪外义》、《论语增注》、《杨子法言注》、《朝制要览》诸书。五世孙翔,字志腾,登第为湖南帅参。
章望之字表民。浦城人。初由伯父得象荫补官,监杭州茶库,寻引疾去。求举贤良方正,得象在相位,以嫌扼之,乃上书论时政,不报。浮游江淮间,其兄拱之被诬坐贬,望之前后号诉章十余上,历数年,卒脱拱之冤。欧阳修、吴奎等同荐其才,除命再临,不赴,以光禄丞致仕。望之宗孟轲言性善,排荀、杨、韩、李之说,著《救性》七篇;又以欧阳修魏、梁正统之论为非,著《明统》三篇。李观尝言“仁、义、智、信、乐、刑、政,皆出于《礼》”,望之著《礼论》一篇以订其说,其议论多有过人者。
吴秘字君谟。瓯宁人。景祐初中甲科,后为侍御史,知谏院,以言事出知濠州,提点京东刑狱。秘好学著书,作《周易通神》五卷,注《杨子》,笺《太玄》。尝叹《春秋》三传同异,欲作集解,因乞闲郡,除守同安。
练绘字质夫。浦城人。少同杨时游程颐之门,颐甚器之。大观中擢进士科,浮沉州县,不以轩冕为荣,而以名教为乐。官至奉议郎。
林志宁建州人。游文彦博门下,求教,彦博云:“此中无以相益,有二程先生者,可往从之。”因使人送明道处。志宁乃语游酢及杨时,二人由此遂诣程氏求见。
江侧字处中。建阳人。性纯一,熙宁中学究出身,尝聚士及肄业7邑之石壁山,游定夫、施景明、叶祖洽皆从之游。后为将作监簿,与族于汝舟号“二先生”。
杨昭述字宗鲁。浦城人。赋性醇雅而长于议论,乡人多师事之。县主簿陈襄每以乡先生见待。嘉祐奏名出身,授池州石埭尉,选秀民进而教之,邑人自是趋学者众,皆呼为“杨夫子”。任满调海康令,卒。
郑毂字致远。建安人,父镇。毂初就学,能知圣人之道在《中庸》,其父奇之。既冠,入太学,所为文不尚时好。执父丧有吁天止火之异。屡举未第,乃走河南,而程子已逝,因游谢显道之门。政和六年以八行举,已而第进士,调御史台主簿,以秘书郎守临江,遂丐祠归。自号“九思”。
练逢字彦默。浦城人。擢进士,授抚州司户,改剑浦令,再调本州推官,部使者交荐其才,改秩而卒。龟山杨时铭其墓云:“孝尊于亲,学传于人,政得于民。吁嗟乎!君未闻而终于幕宾,百世而下,有焕斯文。”
江琦字全叔。建阳人。宣和中第进士。著《春秋经解》三十卷、《辨疑》一篇,《语孟说》各五卷。
游复字执中。建阳人。居乡以经学教生徒,游其门者多率德自好。尝举于有司,不第。行实纯明,后进矜式。龟山杨时志墓,深悼其德学不大显于时。
萧字子庄。浦城人。天资朴实。少孤,事母以孝闻,母丧,庐墓有灵芝之异。与李郁、陈渊、罗从彦同受业杨时之门,尝答范某书云:“士之所志,舍仁义而何为哉?惟仁必欲熟,义必欲精;仁熟则造次颠沛有所不违,义精则利用安身而德崇矣。”晚以累举得官,为清流县主簿,终岁而归,徜徉闾里。朱松尝师事之。
黄锾字用和。浦城人。政和中,第进士,尝从杨时学,时器重之。及为工曹,守将高其才,多委以事。适诸邑大水,按视官希部使者意,多不以实闻,锾独减放蠲田租十之八。使者怒,锾占答详雅,卒如初请。再调西安丞。靖康初,李纲宣抚河东,辟幕属。高宗朝拜监察御史,首陈七事,深蒙嘉纳。会廷臣奏事,高宗曰:“锾论人君治心事甚详,当处以谏官。”有尼之者,除江西提点刑狱,力求奉祠,以卒。有《奏议杂著》、《论语类观》、《唐史笃论》共二十卷。
章才邵字希古。崇安人。以父元振荫补官。少时谒杨时,时诲以“熟读《论语》,将论‘仁’处仔细玩味而躬行之”,故才邵日用践履莫非其所闻所知者,世目为笃实君子。多历外任,典贺、辰二州,召荆湖北路参议官。
潘殖字子醇。浦城人。大观中,两以乡荐上礼部,屡不偶。建炎戊申,始以累举出官,调真州推官。性嗜学不倦,尝悟新学之非,于是述《忘筌书》五卷、《理性书》九篇,自号“浩然子”。刘勉之、胡宪、刘子翬皆喜其书。子翬跋其后,极称其得学《易》门户,于《易》之“复”又尝画为“观象”、“玄契”二图。
谢绰中政和人。时方崇尚王氏新经,绰中间读《仪礼》,朱松为尉,见而异之,即与俱归,勉其所未至。绍兴中第进士,调泰宁簿,自以不能俯仰,领祠而归。所作遗文,朱熹为序。子东卿。
江杞字坚老。建阳人。政和中进士甲科,历仕州县,民安其政。为御史,致仕里居十又五年,讲学著书不倦。郡守魏矼见其所注《孝经》,叹曰:“他日变此邦为曾、闵,其必因此书也。”
吴棫字才老。建安人,时号通儒。著《论语十说》,又有《考异》、《语解》诸书。尝患字学讹误,作《补韵》一部。朱熹评近代考订训释之学,唯才老及洪庆善为优,遂据其说以协三百篇之音。
胡安老字康年。崇安人。安国弟也。幼孤,安国抚而教之,与兄安止俱以学术行义名世。恬淡简默,喜周人之急。用安国荫补官,尝知罗江县,终朝奉大夫、知袁州。安止累迁朝奉郎、岳州通判。
余允文字隐之。建安人。以孟轲亚圣大贤,自司马光有《疑孟》数篇,而其后吁江李观、莆田郑厚著《常语》及《艺圃》折衷其言,颇肆诋毁,允文遂作《尊孟辨》三十余条,朱文公读之,是其说,又为之订定云。
叶庭珪字嗣忠。瓯宁人。登进士第,靖康间,知德兴县。张邦昌伪诏至,不肯拜。中兴,差知福清县,县濒海,民困于鬻盐,多至流徙。庭珪创增盐钱,民稍获其便,又有《煮盐利害图》及书,州县往往遵用之。召为太常寺丞,轮对乞搜访遗书,补中秘府。高宗尝问方今礼乐之事,庭珪以“兵革未息,礼乐未遑”为对,秦桧闻之不悦。未几,出知泉州、漳州。庭珪笃学淳雅,名重当时,叶颙、陈俊卿、黄祖舜、郑丙皆出其门。有《诲录》三十卷。
吴楫字公济。崇安人。幼颖悟,绍兴末,试不第,退居田里,闭户读书,与朱熹,李郁往复讲明性理之学,及儒释之辨甚悉。朱熹匾其读书之所曰“悦斋”,遣其子师事之。晚年特恩补官,调靖江府临桂县主簿。从子灵,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程元字善长,一名骀仲。瓯宁人。温恭旷达,自预舍选,一时后生学士皆慕其行。郡守张铢以经明行修荐于朝,不报。时龚何亦以廉节著,胡宪典教乡郡,延元与何俾参学政,后十年,宪为抚属,以职事至建州,二人皆已卒,因作诗以感悼之。
练耒字彦本。建安人。干誉之子。累试礼部不利,以著书自娱,有《大易发微》、《二礼疑释》、《宋野遗民集》十卷。
蔡发字神与。建阳人。博学强记,高简廓落,不能与世俗相俯仰。因去游四方,闻见益广,遂于易象、天文、地理三式之说无所不通,而皆能订其得失。杜门扫轨,专以读书教子为事。子元定生十岁,即教使读《西铭》,稍长则示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而语之曰:“此孔孟正脉也。”晚号牧堂老人。朱文公尝称发所以教其子者,不干利禄而开之以圣贤之学,其志识高远,非世人所及。
胡宁字和仲。安国之次子,用荫补官。秦桧当国,甚留意故家子弟,尝贻书其兄寅,问宁何不通书,宁止叙契好而已。既而召试馆职,除敕令所删定官。会秦桧拜元枢8,桧问曰:“熺近除,外议云何?”宁曰:“外议以相公必不为蔡京之所为也。”迁太常丞、祠部郎官。初,宁以父兄故召用,及寅与桧忤,言者希意论宁兄弟阿附赵鼎,乃出宁为夔路安抚司参议官,除知澧州,不赴,奉祠卒。安国之传《春秋》也,修纂检讨尽出宁手,宁又著《春秋通旨》以羽翼其书云。
郭绪9字天锡。浦城人。幼而岐嶷,读书如素习,晚调上杭簿,留意邵雍象数之学,兼取扬雄所据列山易,以章会统元推之,久而成书,名《易春秋》,按图布卦计二十万言,厘为二十卷,总之以图。隆兴纪元,以其书上,方议推恩而卒。
魏掞之字子实。建阳人。初字元履,少师胡宪,与朱熹为友。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杰尝用赵鼎子汾10,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乾道中,举遗逸,恳辞。宰相陈俊卿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赐出身守太学录,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灏、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大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曾觌秩满,还至国门外,挟之累疏以谏,复遗书俊卿,责其不能捄止,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除台州教授。既归,叹曰:“君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以求所未至。属疾,以书召朱文公至,委以后事而诀没。后上思其直谅,赠直秘阁。子应仲,从文公游。
童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沉默寡言,好读书,诣云谷师事朱文公。文公尝造其居,为匾其楼曰“醉经”,堂曰“敬义”。雅爱林泉,不乐仕进。乡称“敬义先生”。著《四书集成》,诸经亦有训解。
范念德字伯崇。如圭之子。从朱文公游,匾其室曰“读书”。深潜温厚。调庐陵簿,以干敏闻。就辟吉州录事参军,廉勤悃侧,一郡称之。累迁朝奉郎、江东帅机。文公尝得念德所著《杂说》读之,曰:“持守不差,见理渐明。”后文公疾且革,手为书嘱其子在与念德、黄干,尤拳拳于勉学及修正《礼书》为言云。
江默字德功。崇安人。乾道中第进士,历安溪、光泽尉,皆有政声。后知建宁县,卒于官,邑民像而祠之。默从朱文公游,文公称其无他嗜好,一意诗书。尝考本朝典章为书,名曰《纲集》,凡三十六卷,上之。又有《易训解》、《四书训诂》六卷。
欧阳光祖字庆嗣。崇安人。九岁能文,时人目为童瑞。从刘子翬、朱熹讲学,子翬甚称重之,熹亦遣三子师事焉。乾道八年,再举登第,赵汝愚、张栻列荐于朝,方欲召用而汝愚去国。光祖赋诗有曰:“白发骎骎吾老矣,名场从此欲投簪。”熹和之曰:“江山风月依然在,何日重来再盍簪?”后为江西运管致仕。
游九言字诚之。建阳人。九功之弟,父訔,湖南安抚参议官。九言慷慨善议论,方十岁即为文诋秦桧,及长锐志当世。初筮为古田尉,入监文思院,被旨视行在诸邑灾伤,归白都堂,放苗八分以上。孝庙攒官,有司妄费希赏,九言上书极谏。张栻帅广西,辟幕下。栻弟杓帅金陵,辟抚干。学禁方严,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卒。端平中,特赠直龙图阁,谥“文靖”。九言始学于栻,栻教以求放心,久之有得,尝序《太极图》,曰:“周子以无极加太极,何也?方其寂然无思,万善未发,是无极也;虽云未发而此心昭然,灵源不昧,是太极也。欲知太极,先知吾心。”读者称之,号“默斋先生”。
刘翔字图南。浦城人。通诸经,尤注意于《易》,以累举得官,调蕲春尉。因上其所著《易卦辞》,有旨看详监学以通经,旨闻,授福州教授。莅任初,谓“教官实风化所系,要当上不负天子,次不负州郡,下不负子弟入学意。”在官轩轾抑扬,尽合公论。再任谭州教授,多士归心,卒于官。所著有《经进易解》十卷,翰林洪迈为之序。
蔡渊字伯静,号节斋。元定之长子。元定尝语三子曰:“渊,汝宜绍吾易学”;曰:“沉,汝宜演吾《皇极数》”;而春秋则以属知方焉。渊既受学家庭,而又偏友黄干,张治诸贤,清修苦节,有父风。与沉俱躬耕不仕。著《周易训解》,尝谓周子无极而太极之说得于“《易》有太极”之一言。易者变易,无体即无极之义。识者谓其发先儒所未发。
刘炳字韬仲。与兄爚从朱文公讲学于寒泉精舍,文公方编集《程氏遗书》成,兄弟研穷诵读,晨夜不置,用力精专。文公尝大书“诸葛大名垂宇宙”一时付炳11,所以属之者甚重。第淳熙戊戌进士,累官至朝请大夫,乞祠闲居,自号“悠然翁”。弟炯,字季铭,亦从文公学,庆元中登第。炯进贤县丞,迁固始令。晚岁挂冠归,徜徉于武夷之麓。
朱塾字受之。文公长子。既受家庭之训,又以父命从吕祖谦学。用荫官将仕郎,早卒,赠中散大夫。子鉴,奉直大夫,湖广总领。
朱埜字文之。文公次子。用荫补官,历监德清县新市镇、户部激赏酒库,赠朝奉郎。子钜,南康尹;铨,监登闻鼓院。
祝穆字和甫。曾祖确,歙名士,于朱文公为外祖,父康国始从文公居崇安。穆少名丙,与弟癸同事文公于云谷,得其微言绪论。性温行淳,学富文赡,著《事文类聚》、《方舆胜览》诸书。子洙在家庭讲论精密,尝著《四书集注附录》,第宝祐四年进士,宰执程元凤、蔡抗取其书进呈,除迪功郎、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景定中,知军徐直谅特荐其学行于朝。(按文公所作《外大父祝公遗事》,自穆父康国已居崇安。一本载穆于《流寓》,盖误也。)
刘垕字伯醇,号静斋。建阳人。爚之子。补丞务郎,知江宁县,辟制置司幕官,以收李全功转朝请大夫,知常州、衡州、南剑州,以疾不赴,与其徒熊竹谷辈讲道终老。
熊节字端操。建阳人。甫十岁,读《易》,日诵二卦,即知问难,至通晓而后止。庆元中廷对,条陈三德,累官通直郎致仕。有《中庸解》三卷、《智仁堂稿》十卷,又有《性理群书》。
翁易字碎翁。崇安人。通六经,尤长于《春秋》。尝预计偕从刘爚游,因得登朱文公、蔡西山之门,讲明义理,往复辨难,悉究其旨。晚岁授徒于竹林精舍,言行有法,人称“竹林先生”。
熊刚大建阳人。少敏颖,从蔡渊、黄干游,问学专精而操行笃至。所著有《诗经注解》、《性理小学集解》。
蔡模字仲觉。元定之孙。行甚高,度甚夷,隐居笃学,一以圣贤为师,一时名士多师尊之。尝辑朱文公之书为《续近思录》。淳祐中,谢方叔、汤中乞表异之,以劝后学。有旨补迪功郎,添差本州教授。仍令有司录其所著书,并访以所欲言。卒,学者称“觉轩先生”。
李谊字叔楷。崇安人。苦学嗜书,通六经,尤精《礼记》。与子哲屡魁乡荐,开门授徒,学者多师事之。父子仕皆至司理参军。
徐几字子兴,号进斋。崇安人。通诸经,尤精于《易》,自朱、真后理学之传几称得其妙。景定间,臣僚交荐,与何基同以布衣召,诏补迪功郎,添差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有《经义》行世。
徐宗度浦城人。善议论,通经史。所著书有《皇王大训》,曰:“古今大王之道与其为治之具尽在是矣12。”又有《经世明道集》,曰:“圣贤之道载之言,观其言足以知其所用心。”尝辟教官以卒。
丘富国字行可。建安人。尝受学于朱氏之门人。淳祐中登第,为端阳佥判。宋社既屋,遂不仕。著《周易辑解》十卷、《经世补遗》三卷、《易学说约》五篇,发明朱氏宗旨。
刘应李字希必,初名棨。建阳人。炳之孙。咸淳甲戌进士,建阳主簿。入元不仕,退与熊禾、胡廷芳讲明正道于洪源山,居十有二年,后建化龙书院于莒谭,聚徒讲授,学者云集。
熊禾字去非,号勿轩,一号退斋。建阳人。咸淳二年登第13,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束书入山,筑洪源书堂以讲学,其徒数十人,日以周公、孔子之说相磨砻。于文公诸书是信是行,以道教人而信从者众。后归故山,复创鳌峰书室,以为周、程、张、朱五贤为道统之的传,因祠之以侑圣师,而邵、马不与焉。日与四方学者讲肄其中,大肆其力于圣贤之书,如《易》、《诗》、《书》、《春秋》、《四书》、《小学》皆为之集疏;又取文公诸书择其至精且要者为一编,名曰《文公要语》,而以邵、马、张、吕及朱氏门人之说为附录;又为《大学尚书口义》,凡三十卷。今行于世者有《春秋通解》、《大学广义》、《易讲义》、《书说》、《四书标题》诸书。门人崇安安实,字子仁,本姓哀,长吉之孙,易今姓。刻苦务学,志刚理邃,尝预计偕,凡三劝驾,竟龃龉以卒。(一本谓熊禾辑《翰墨全书》,非是。)
张谅字子京。建安人。与弟责学《易》于丘富国,著《经史事类》、《书择》三十卷。后赠翰林应奉文字。责字壮天。
郑仪孙建安人。号翠屏。从丘富国学《易》。咸、淳癸酉应贤良举。又明年,少帝北行,仪孙退面著书《易图说群解》、《大学中庸章句》、《史学蒙求笺注》、《性理字训》。郡守吴某率幕属迎于学,师事之。
叶梦建安人。应聘赴临安。少帝北行,遂隐于西瓯,以讲学为事。有《经史旨要》及文集。
童成大字元伟。瓯宁人。博极群书,穷研性理,宋季优游林泉,不求仕进。谢枋得兵败入闽,成大首往省之。有《松壑集》
〔元〕
张复字伯阳。建安人。仕元为建宁路知事,师事郑仪孙学《易》,得丘氏之传。尝辑诸儒论议,编《性理遗书》十四卷。
〔国朝〕
苏伯厚名垶,以字行。建安人。聪敏博学,元季左丞阮□重其名14,累荐不起。益自韬晦,以养亲读书为乐。国朝洪武乙丑,有司以明经荐,授建宁府训导,后学多所造就。升晋府伴读,未赴。太宗皇帝即位,以知者荐,与修《太祖皇帝实录》,迁翰林侍书,复与修《永乐大典》,升检讨。两典春闱文衡,进讲东宫。其为学本于诚实,议论皆有根据。卒于官。有《素履集》。后以子镒恩赠吏部员外郎。
丘锡字永锡。崇安人。领洪武己卯乡荐,莅事工科,自陈愿受学职,除衡州教授。永乐四年,预修《永乐大典》,改衢州教授。宣德七年,又预修《太宗皇帝实录》,书成仍乞学职,改建昌教授,升正九品秩。自筮仕以来,凡典文衡者五,人称其公。性尤嗜学,致仕犹手不释卷,卒年八十。有文稿若干卷。
杨寿夫名松,以字行。建安人。洪武辛巳,郡守芮麟荐,授县学训导,秩满诸生请留,遂升本学教谕,历二十余年,多所造就,凡考典乡试者五,考会试者二。宣德中,少师杨士奇辈交章荐之,升翰林编修,预修《宣庙实录》,升修撰。正统中致仕,卒于家。
黄福字汝锡。博通经史,领乡荐,授杭州府儒学训导,勤于教诲,生徒多所造就。升太常博士,永乐中与修《五经》、《四书》及《性理大全》诸书,升本寺寺丞。
文苑
〔唐〕
叶京字垂孙。建安人。工词赋,咸通中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州人登第自京始。
游简言建安人。父恭,唐末进士,仕杨行密为别驾员外郎。简言少孤力学,徐知诰镇金陵辟掌文翰。及南唐国建,迁翰林学士、吏部尚书,进右仆射。
〔五代〕
江文蔚字君章。善词赋,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南唐时拜御史中丞,坐劾宰相冯延己,贬江州。奉母以行,怡然不以贬谪为意。尝有诗云:“屈原若遇高堂在,终不怀沙吊汨罗。”久之召还,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与徐紘同掌词命。卒谥曰“简”。有《唐吴英秀赋》七十二卷、《桂香赋集》三十卷。子拯,端拱中登第,太常少卿。
江为建阳人。少游庐山,学诗于处士陈贶,居白鹿洞二十年,与县人江文蔚、杨徽之同时著名,屡举不第。有诗一卷。
钟谟字仲益。其先会稽人,徙居崇安。博识工文,仕南唐为户部侍郎。显德中,周师征淮南,南唐主遣谟及李德明奉表愿为附庸,因留不遣,逾三岁始得还;寻复入周,还,拜礼部侍郎。明年,被命入贡,对世宗赋诗有“归去老陪臣”之句,唐主闻而憾之。世宗问谟:“江南亦修守备乎?”对曰:“既臣大国,不敢复尔。”世宗曰:“吾与江南大义已定,保无他虞,至后世则未可知,当及吾世修城隍、治要害,为子孙计。”唐主乃城金陵,以谟知尚书省事。谟素善张峦,尝屏人与语。先是,唐镐以预谋杀李德明,与谟有隙,至是因谮谟异谋。谟又以议立太子,忤唐主意。会谟请令张峦以所部兵巡檄都城,唐主恶其侵官,贬国子司业,流饶州,杀之。
〔宋〕
黄监字仲卿。浦城人。举进士,除国子监直讲。同郡杨亿尤善其文词,延置门下,由是知名。累迁太常博士,为国史院编修官。尝诏馆阁官后苑赏花,而监特预召。修国史成,进直集贤院,以母老倅苏州。修《三朝宝训》,未及上,卒。有《谈苑》十五卷。
黄亢字清臣。浦城人。年十五以文谒章得象,得象奇之。游钱塘,以诗赠林逋,逋尤激赏。时王随知杭州,奏禁西湖为放生池,亢作诗数百言以奉,士人争传之。亢嗜学强记,文词奇伟,有《东溪集》二十卷。
徐陟字公明。博学强记,日诵万言。年未冠,挟所为文入京师见孙何,何大叹赏,勉试制科,上其奏议五十卷。召试,会有家难不赴。后擢祥符进士第,以朝奉郎判永州。尝作《白马谣》数百言励守边者,有“君思山岳重,汝命鸿毛轻”之句。
黄觉字民先。浦城人。景德中登第为殿中丞,有诗名,杨亿、刘子仪、章得象、宋祁皆与之唱和。孙萃,仕至职方郎中。
江任建阳人。景德中登第,有诗名。以秘阁校理知秦州,卒。杨亿称之。同县江立熙宁初登第,以文学显,尤工于题咏。
詹庠字周文。崇安人。祥符中进士,官至三门白波辇运判。景祐中,进《君臣龟监》六十卷,有诏褒谕云:“汝策名隽科,引籍华序,夙究圣贤之学,市载驰儒苑之名。爱摅敏词,备存懿戒。因燕居之一览,实体要之可称。”今其书行于世。三子,长彦猷,官至屯田郎;次彦迪,季彦方,并应贤良。
杨翊字正臣。天圣中,第进士,调南安尉,偶得微疾,竟投檄去。未几疾愈,或勉之仕,弗出,以诗酒自娱。其声律有晋宋间风度。蔡君谟与翊为同年,尤缔厚,始招以诗,又率同列荐之,俱不起。
杨蟠字公济。建安人。第进士,以诗知名,欧阳修赠诗有“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光”之句。元祐中,通判杭州,苏轼尝与唱和,后知温、寿二州。有集二十卷。
柳永字耆卿。崇安人。父宜,工部侍郎。永景祐中第进士,累官屯田员外郎。工于词章,尤擅乐府。范镇见其所作,叹曰:“仁宗四十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见之。”有荐之者,仁宗曰:“此人不宜令仕宦。”坐此流落不偶。永与兄三复、三接俱为郎,皆工于文艺,有能名,号“柳氏三绝”。子悦,官至著作郎。
彭彝初名夷,字武山。崇安人。学问该博,谨守节行。侍郎刘夔以彝士检清修、文章典赡荐于朝。被召赴阙,试于紫薇阁,诰词褒美之。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终大理寺丞。有诗百余篇,皆优柔平易,无怨诽愤怒、无聊不平之语。
练定字公权。浦城人。第进士,绍圣初,吕惠卿知大名府,辟机宜召对论事,以尊主强国为先,忤时相,通判信州,终朝请大夫、广东提刑。有《青丘集》二十卷。
詹范字器之。崇安人。第进士,知惠州。时苏轼谪居,范与之赓和。范尝议葬暴骨,故轼和诗有“江干白骨已衔恩”之句。
吴激瓯宁人。栻之子。以米芾婿,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将命至金,被留。比还,命官翰苑,后迁待制,知深州。有《东山集》十卷。
章岷字伯镇。浦城人。举进士,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诗先就,仲淹览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官至先禄郎。弟岘、岵、嶙俱登第,岘,广西提刑。
张伯玉建安人。第进士,举书判拔萃科。嘉祐中为御史,尝攻宰相文彦博,彦博不自安而去。后出知太平州。时曾巩为司户,伯玉一日语之曰:“吾方作六经阁,子为我记之。”巩数呈稿终不合意,乃自为之,其首云:“六经阁者,诸子百家皆在焉,不书尊经也。”巩叹服,从此益励于学。伯玉后迁司封郎官。有《蓬莱诗》二卷。(今按记文为平江作,与此不同。)
徐大正字得之。瓯宁人。尝赴省试过钓台,题诗云:“光武初从血战回,故人长短尚论材;中宵若起唐虞兴,未必先生恋钓台。”苏轼见之,遂与定交。尝筑室北山下,名“闲轩”,秦少游为之记,轼为赋诗。人以“北山学士”呼之。
翁迈字仲和。崇安人。熙宁五年,年甫十三为本郡举首,强记能文。同县刘褒字伯宠,十岁能属文,登淳熙进士第,居官有声,除司门郎中。才高见忌,不获久仕于朝,归老林泉,自号“梅山老人”。有《梅山诗集》。官终朝请郎,知泉州。
黄篑字仲实。浦城人。震曾孙也,其从祖监,名尤著,篑少慕之。元祐中,登第为赣县尉,居官不能俯仰,罢去。再起为宣城丞,久之调奉新令,不赴。少年时尝著《易传》,推明大衍之数,号为精确云。
徐常字彦和。浦城人。父融,问学该贯,与陈襄为友。常元丰中登第,历州县,所至有声。绍圣间,两任监司,最后除知吉州,奸民猾胥畏如神明。与苏轼兄弟游从甚久,又每慕二宋为人,尝有诗云:“事业要须师二宋,文章端是学三苏。”而轼亦尝称其为天下奇男子。弟当,亦登第。
暨陶字粹公。崇安人。长于声律,以赋知名。元丰五年廷对,初定陶为第一,胪唱者乃以洎音呼其姓,迄不应。神宗顾考官苏颂,颂奏当以入声呼之,果出。时以次名递升唱第,已数人矣。陶怡然无恨色。官至承议郎。子唐裔,登第,累官中奉大夫。
章授字荣之。浦城人。得象从孙,少从得象游京师,学擅辞场。绍圣四年,省试第一。元符中,陈瓘荐其贤,除知海州。
江滋字益之,一字德脩。崇安人。第进士,调耒阳令。时舍法行,滋始至,视学宇颓弊,即鼎新之,作《谕学诗》七十韵,备述朝廷勉励士子之意。监司上其事,特迁一官,继知长社县。时苏辙退居颖上,杜门谢宾客,惟滋每造得其容接,旦相与唱酬,有《颖川集》。官至朝议大夫。
姚易字梦锡。浦城人。元丰中擢进士第,两任教官。崇宁初以荐者召对,除诸王宫教授,逾年授开封推官,满秩除通判。里人何述时为府尹,每遇休沐,辄相与觞咏通夕。易与叶常、何去非尤相缔厚,平时酬唱甚多。有《毕集》十卷。同县吴骏字晞远,亦以元丰中登第,官至饶州通判。有《诗解》二十卷,文集十卷。
徐遹字绍闻。瓯宁人。崇宁中,以特奏对策迎合意旨,擢第一人,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通赋诗云:“白发青衫老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平康夜过无人问,留得宫花醉后看。”入馆为校书郎,改直秘阁,知广德军。
彭路字通吉。崇安人。文思清新。崇宁三年,特奏名第一,徽宗褒谕,路谢以诗,帝命翰林学士和之。孙奭,绍兴中登第。
杨字元晖。浦城人。崇宁中,擢进士第,调主锺离簿,表进《中台甘露颂》,改郴州司录。还朝,复进所业二十卷。帝奇其才,擢知大宁监,上殿称旨,除主管官告院,以朝奉大夫出知蕲州。有文集三十卷、《宦游集》十卷。
张豸字正仲。浦城人。登大观进士第,调弋阳县丞。宝学翁彦国举师勤王,辟豸为参赞军事,以争彦国不见听,遂不赴。绍兴初,知海阳县,时军兴敷敛百出,豸与民约必无追扰,军需亦如期而集。豸工骈俪之学,有《双溪漫叟集》二十卷、《松窗摭遗》十二卷。
叶常字权之。浦城人。绍圣中进士甲科,授太学正,迁博士。大观初,除太常博士,迁工部员外郎。累丐祠补外,出知河中府。常喜作诗,有文集五十卷。
周固字适可。浦城人。崇宁中,释褐调萧山尉,用尚书黄裳荐改舒州教授,秩满,调漳州教授,移江东提举司管勾文字,又以尚书曾孝广、丞相何执中荐宜处师儒之任,除太学正,迁博士,除京畿提学,诏拜监察御史,擢辟雍司业。累章乞外,直秘阁知沂州,未赴卒。有《壁水集》十五卷。
何去非字正通。浦城人。学问该博,有识度。元丰中,对策论用兵之要,擢优等,除武学教谕。使校《兵法七书》,书奏,复见褒赏。未几,擢博士。苏轼见其文,惊曰:“此今班、马也。”力荐于朝,诏加承奉郎。岁余出为徐州教授,秩满,知富阳县,政课为一道最。改通判沧州,抚绥流民,人赖以安。除司农丞,恳求外补,改庐州通判,卒。有文集二十卷、《备论》四卷、《司马法讲义》三卷、《三略讲义》三卷。
刘韫字仲固。之弟。以门荫入仕,历倅三州,典二郡,皆有政声,后以朝散大夫致仕。筑室县南,有台榭花木之胜。自号秀野,与刘子翬、朱元晦诸贤唱酬甚多。子子翔亦能诗,有父风,为浏阳丞,秩满归,不仕。
翁挺字仕挺。崇安人。彦约子。少能赋,及长该博群书,落笔即数十言15。政和中,以季父彦国恩补官,调宜章尉。朝臣交荐。召赴阙下,所陈皆朝廷急务。奏对移时,上喜曰:“何见卿之晚!”改授少府监丞。时相怒其不附己,逐之,遂不复出,号“五峰居士”。有诗文集二十卷。李纲称其文雄深雅健,渊源浩博;又称其诗凌厉奋发,绝去笔墨畦径间。
熊克字子复。建阳人。好学工文,胡宪器之,曰:“之学老于年16,当以文章显。”第进士,知诸暨县,部使者芮辉以为古循吏,表荐之,入提辖文思院。孝宗得其文于近习,内批直学士院,宰相不可,乃以为校书郎。克感知遇,数有论奏。后除起居郎。平生博闻强记,喜著述,有《中兴小历》、《九朝通略》、《官制新典》、《帝王经谱》等书。
詹慥字应之。崇安人。安贫守道,一介不取诸人,诱掖后进,孳孳不倦,从游者多所成立,尊为乡先生。为文操笔立就,人以为腹稿。晚为赣之信丰尉。有文集二十卷。
宋翔字子飞。崇安人。幼颖敏,七岁时,刘子翬命赋灯诗,援笔立成,大为所称赏。绍兴中,第进士,累官国子监簿,受知张浚,为浚十客之一。韦太后既归慈宁宫,祥瑞交至,献《绍兴乐府》十二章。寻差湖南帅司参议官,以朝散大夫致仕。有《梅谷文集》。同县刘式字抱一,博学,尤长于笺奏,为乡先生,与翔及翁石氏号“三俊”。晚年由特科调光泽尉。
刘如愚字明远。与从子珙同登第,调秀州海盐尉,获海贼,改秩知福州古田县。秩满,倅德庆,擢新州,寻除行在审计院,就除江西帅司参议官。如愚有才干,善属文,尤喜吟咏,居乡日每与朱文公唱酬。
张炳字叔明。浦城人。少有奇疾,在太学师事蜀士史载之,极医方之妙。暨归乡里,推心究物,无问贵贱贫富,有谒必往视之,不避寒暑,全活不可胜计,乡人德之。嗜学能文,老而不倦。历澧州录参致仕,卒年九十。魏掞之称之曰“太古遗民”。
黄铢字子厚。崇安人。少师事刘子翬,与朱熹为同门友,少熹一岁,为文略相上下,熹每叹其不可企及。其文喜学太史公,诗喜屈、宋、曹、刘,而下及韦应物;尤喜琴书,隶法甚古,得魏晋以前笔意;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既卒,熹为序其集。
林光字子辉。建安人。乾道初登第,撰《建安志》二十卷,考究精确。历循州教授,用韩无咎荐除敕令所删定官。又尝著《时务论》、《兵论》、《迂论》数十篇。
彭止字应期。崇安人。自号漫者。诗笔甚高,尝谒辛弃疾,值其昼寝,题一绝于斋而去。辞云:“棋子声乾案接尘,午窗诗梦煖于春。清风不动阶前竹,谁道今朝有故人。”弃疾觉,遣人追之,延留累月。所为诗皆清丽典雅,有《刻鹄集》。
赵善沛字济世。居崇安。父不槁,擢进士,官至朝奉郎。善沛克绍家学,淳熙二年亦擢进士。历仕皆以廉勤称,攻苦敷淡17,过如寒素,闲居杜门,人罕识其面者。尝赋《雪诗》云:“儿笑真珠碎满盘18,女疑荷叶雨中来;道人心下无些事,三个柴头品字煨。”后终于南康守。子汝郛。
江史字梦良,号介轩。崇安人。登淳熙进士第。初,史家贫好学,尝慕大魁木待问之名,不远千里而取正焉。逾月告归,待问曰:“吾《易》东矣。”后就试南宫。有贾寅者,太学名流也,试罢,遍谒同经参问所试之文,私喜无出其右者。及见史文,惊曰:“公第一人矣!寅次焉。”洎揭榜,果如寅言。后历袁、泰、吉三郡学官。
李仲光字景温。崇安人。开熙初进士甲科,每以才高见忌,仕途多颠顿。自雷阳分教归,养晦十余年,放情山水,寓意花木,主盟书社。少精老、庄、韩、柳之文,善记序,有古体,晚年诗笔愈高。时相勉其出,调湖南幕属而卒。有《肯堂集》。
刘济字应徐。崇安人。有诗名。尝题赵必涟梅花庄云:“庄后庄前千万枝,元方题匾季方诗。何当把酒对花树,坐到参横月落时。”有《日行辩》、《明德辨》行于世。
哀长吉字叔巽。崇安人。嘉定中,登进士第,调静江军掌书记,秩满,遂致仕。号“委顺翁”,徜徉林泉,托兴吟咏,虽老手不释卷,至道释书亦尝历览,后学多师事之。卒年八十九,有《鸡肋集》。
宋秉孙字彝父。笃志励行,博学能文。宝祐中第进士,官至朝奉大夫、尚书省主管架阁文字。入元不仕,以吟咏自娱,卒。
彭箫岩号归峰。崇安人。尝领乡荐,前辈咸以老成礼之。性不嗜酒,诗文窥韩、杜户庭,掐肝刿肾,不轻缀一字,嗜学至老不倦。县尹杨补植清献梅,命赋云:“清献堂前树,无枝可著春。岂知三百载,复有种花人。”
赵必涟字仲连。崇安人。少刻苦读书,开庆间,以父泽当补官,辞不受。晚筑室黄柏里,自号“山泉翁”。植梅数百株,名其居曰“梅花庄”。与弟若日徜徉觞咏其中。尤精于医,有《倚梅吟稿》。
赵若字自木,号霁山。崇安人。咸淳末登科,入元不仕。性倜傥不治生产,酷好吟咏,常徜徉山水间,遇会心处辄居数日,人以陶、阮辈目之,评者谓其所作得晚唐风致。
范师孔字学可。崇安人。咸淳中预荐,肄业武夷书院,三司辟充讲书,横经析理,后进赖之,与子弃俱能诗。师孔所为诗文号《画饼编》。同县郑德普又与师孔及赵若日相酬唱,诗名相伯仲。
〔元〕
毛直方字静可。建安人。宋咸淳中预荐,入元授徒讲学,士争趋之,有《聊复轩稿》二十余卷。尝编《诗宗群玉府》三十卷及《诗学大成》。后被一命,得教授半俸终其身。同县人虞韶,字以成,尝纂集《小学日记切要故事》行世。虞廷硕,字君辅,尝编集《历代诏令》四卷、《制诰》五卷、《古赋准绳》十卷行世。刘边,字近道,工诗,有《自家意思集》。
王佛生字子善。建阳人。资质纯美?攻进士业两举不第,隐居溪源庄,以诗鸣世。尝作《东阳怀古诗》,有“东阳酒味香千古,云谷书声歇几年”之句。
杨载字仲弘。浦城人,后徙杭州。少孤,博极群书。皇庆乙卯,擢进士第,以大臣荐除国史院编修官,出为宁国路推官。其文一以气为主,而诗尤有法,与虞集、范、揭奚斯齐名,世号“虞杨范揭”。有诗集行世,柠序之曰:“仲弘天资旷达,气象弘朗,开口论议直视千古,每大众广席,占纸命辞,翬睨横放,尽意所止,若良马下长坂而无留行,一代之杰作也。”
〔国朝〕
张矩字孟方。其先广陵人,父伯岩为五夫巡检,家焉。矩依屏山刘子翚家,得其遗书而读之,遂通五经大旨。洪武初,荐授儒学训导,诸生从者随其资质高下各有所得。所作经义明白简切,一时学者宗之。
蓝智字明之。崇安人。元季从三山林泉生学《春秋》,又从杜清碧学《诗》。洪武十一年,以明经荐,拜广西按察司佥事,廉惠之声著于一道。有《蓝涧集》。兄静之,元季为武夷山长,亦学《诗》于清碧,有《蓝山集》。
蒋易字斯文。建阳人。笃信好学,工诗善属文。有《鹤田集》及编《国朝风雅》行于世。
士行
〔宋〕
柳宏字巨卿。崇安人。崇之子。咸平中登第,兄宣官于济,奉其父以行,及父殁,宏适按狱密州,闻讣徒跣冒雪奔丧。有诏起服,宏诣阙三上章,乞终制,不报,又谒丞相泣诉,终不得请,时论贤之。后因官江东,过庐山乐之,卒居焉。官终光禄卿。
曹修睦建安人。修古之弟。廉介自立。举进士,有声乡里。累官都官员外郎、知邵武军。景祐中,用中丞杜衍荐为侍御史。尝言李照所改历代乐之迂。改司封员外郎,出知寿州,徙泉州,坐失举夺一官罢去,后以知吉州不行,分司南京,年五十二即致仕。章得象表其高,诏还所夺官,卒。
刘民先字圣仕。崇安人。熙宁初,试礼部不合,慨然曰:“亲老矣!”归即潭溪作一枝堂以养。后以特奏名入官,封其母“崇安县太君”。民先敦信义,里人有争,或不谒吏而决于民先者。以子贵赠太子太保。弟民觉与民先终始孝养,既葬,庐于墓旁,日夜悲哀,乡评尚之。
徐昌之字应时。崇安石臼人。以乡贡入辟雍,登庆元二年进士第,调醴陵尉,有能声。帅守史弥坚荐于朝,未几,父母继卒,昌之慨然曰:“吾为亲而仕,今禄不及养,吾休矣!”继调庐陵丞,宝庆录参,代期至,皆逾年不行,往往代者促之始上,然竟归老于家,时人称其恬退。
〔国朝〕
杨诚字性之。松溪人。永乐中领乡荐,授四会训导。秩满,升天台教谕,改缙云,所至陶淑士子,多所成就,以致仕卒。诚操履端方,问学该博,所著有《冀铁稿》。
赵熙字文辉。浦城人。正统间,由太学生授滨州判官,为人迟纯愿悫,勤于问学,往往百倍其工,不底于成不已也。至其素履尤持重笃实,与物无所忤。自筮仕之初以至归老,冠服不改其旧,人称其有儒素之风。
风节
〔宋〕
徐九思字公谨。崇安人。登进士第,调蕲水尉,历知双流、宣州、南陵三县。时赵抃、唐介交荐,入判三司,坐忤时相,通判广州。神宗召对,面赐褒谕,有老成练事之称。既而,王安石以其讥议新法,又附司马光,坐废十余年。元祐初,召为江淮等路发运副使,致仕。有《新丰集》行世。初唐介以论张尧佐谪英州,九思送诗有“忠谠若教无窜逐,奸邪何计窃安荣”之句,仁宗览之,遂召介还。
杨训字公发。浦城人。元丰中,第进士,历训陕茶干,调山阳19、东阳二县令。问学精博,尝著《礼记解》二十卷。初,训受业王安石之门,时蔡京同学,后京当国,余深备道京欲见训之意,训曰:“某辛勤力学,粗立门户,今老矣,荣除非所望,他日躜足岂能仆仆与诸公为岭峤之行耶?”故卒老常调,人咸高之。
黄字东晖。瓯宁人。绍圣初登第,后知曹之属县。童贯宣抚陕西,恐吓官吏以壮其威,道出曹州,郡县罗拜于庭,独秉笏挺立。贯密令询其姓名,遂弃官去。
叶默字彦思。建安人。第进士,徽宗时知泗州。会诏改宣梵院为神霄官,默极论“汉唐之主崇信方士,广建真馆,使民力困于兴作,财用废于土木,非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明道阐教为生民福也!”疏入,谪郴州,已而复官,卒。崇安翁采,字景文,大观中为太学生,屡上书言事,寻登第调归州教授,复疏论花石纲扰民,左迁潭州刑曹。
张巨字国材。浦城人。第进士,为襄邑令,以治最称,擢秘书省正字。徽宗时召对,首论绍述,迁殿中侍御史。燕云之役,巨将论童贯、蔡攸之非才,恐起边衅。章成以语中丞石悆,悆以告攸,有旨不许上殿,坐是出知泰州。历湖南运副,召为司勋郎中,除利州路计度转运使,寻谪池州。钦宗初立,复元官。崇安彭极,字原中,亦登第,历辟雍博士、宗于学录,上书论任子滥恩等事,不报,出通判沅州。
杨公度字元宏。训之子。政和中登第,历福建提举常平司主管。赵鼎尝荐其才。秦桧弟梓与公度同年,称公度学问于桧,或劝使往见,公度诵其父言谢之。公度尝摄潭州事,军兵更戍,有以浮言动众者,立召主将诛首恶数人。有《玉峰集》二十卷。
陈朝老字廷臣。政和人。元符末,为太学生,论事剀切,台谏受蔡京风旨,例以狂妄目之。大观三年,以何执中为左仆射,朝老上书曰:“陛下即位以来,凡五命相,有若韩忠彦之庸懦,曾布之赃污,赵挺之之蠢愚,蔡京之跋扈;今复相执中何为者邪?是犹以蚊负山也。”宣和末,复与陈东等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陈20、朱勔为“六贼”,且曰:“愿陛下速取六贼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书奏,编置道州。建炎改元遇宥归耕石门。绍兴间,三诏征之,坚辞不起,学者称曰“陈三诏”。
徐骧字士龙。刻意问学。居太学时,二帝北狩,上书行在所,朝奏暮召,会有沮之者,卒不用其言,然识者皆服骧之先见。太学初兴,就试者万人,学官以《天下明察》21为论题,遂冠多士。丞相秦桧邀骧与其弟游,骧辞不就。以疾请祠,授吏部架阁,卒于官。
朱怀英字晋老。建安人。建炎初,诏求文武材略出伦之士,有司以怀英列。诏从幸扬州,怀英坐后至,罢归。既又上书,其略云:“楚怀王以五千里之地,带甲百万,不能报父兄之辱,臣尝愤此。愿为朝廷衔命折虏,责之以义,而大兵继进,臣虽不免郦生之烹,亦足仰成陛下孝弟之志,虽死犹生也。”时方议和,不果用。
吴球字元璞。政和人。建炎中,赴廷试,首言:“陛下任相非人,太学生陈东以直谏见诛,臣恐异日有指鹿为马,终无敢发其奸者矣!”又言:“陛下有畏避小心,而无规恢远略。”降下州助教。未几,复赐进士出身,历泰州兴国军、福州、明州教授。
欧阳凯士字彦成。建阳人。为文敏健。建炎间一举不第,属兵兴,上书论当世得失,时相以为狂躁,编管洪州。久之得还,徜徉玩世。预知其将死之期。有《无旁集》一编。
陈元裕字德宽。瓯宁人。博学能文,补入辟雍。绍兴十二年廷对,力诋和议。试教官入等,分教明州。汤鹏举为御史,首荐之,召除将作簿。
忠烈死难附
〔宋〕
曹觐字仲宾。建安人。修礼子也,叔修古卒,无子,待制杜杞请授觐建州司户参军为修古后。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侬智高叛,攻封州,州人未尝知兵,士卒才百人,不任战斗,又无城隍以守。或劝觐遁去,觐正色叱之曰:“吾守臣也,有死而已,敢言避贼者斩!”麾都监陈晔引兵迎击贼,贼众数百倍,晔败走。觐率从卒决战不胜,被执,贼戒勿杀之,诟使拜,且诱以美官。觐不肯拜,且詈曰:“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肯从尔苟生耶?速杀我幸矣!”贼犹惜不杀,徙置舟中,覩两日不食22,贼知其无降意,害之,至死诟贼声不绝。事闻,赠太常少卿,录其四子,后立庙封州。
陈洙字思道。建阳人。登第,历殿中侍御史。嘉祐中,上疏助司马光乞早建储嗣,且曰:“陛下以臣为怀异日之图,莫若杀臣之身,用臣之言。”疏方上,即仰药以卒,奏下,大计遂定。仁宗闻洙死,赐钱百万。元祐初,用光言官其一子。
刘字仲偃。崇安人。第进士,历鄜延、真定帅。靖康中,以资政殿学士充河北宣抚副使。太原陷,召入觐,为京城四壁守御使,方将款师以缓虏谋,宰相沮罢之。及京城失守,始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方议立异姓,讽使为助,即仰天大呼曰:“有是乎?”归书片纸曰:“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使亲信持报诸子,即沐浴更衣,酌巵酒而缢。建炎初,赠资政殿大学士,累赠太师,谥“忠显”。重厚谨畏,至临大事毅然不可回夺。靖康死义之臣,与李若水尤著。
吕祉字安老。建阳人。宣和上舍释褐。绍兴中,知建康府,与吴若、陈充共议作《东南防守利便》三卷上之,大略谓:“立国于东南者,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今临安僻在海隅,移跸江上,然后可以系南北离散之心。”金人入淮,韩世忠退保镇江,祉乞亲御六师,车驾至平江,金人退却。寻以刑部侍郎充督府参议军事,加兵部尚书参谋军事。会统制官王德,郦琼不协,德既罢兵,祉亦旋密奏乞解琼等兵柄。语泄,琼大怨怒。既而有旨召琼赴行在,琼遂叛,执祉迫使趋刘豫,祉大骂不从,遇害。赠资政殿大学士,庆元间立庙赐额以旌其忠。
黄璘字邦美。浦城人。政和八年登第,除分水丞,改密州教官,再丞拱州襄邑。靖康元年,金人犯阙,分兵袭拱州,城陷,守臣死。虏据州治迫郡县吏役为向道,一郡风靡听从,独璘移病不出。虏趋迫急,璘遂赴井死。后事闻,诏赠朝奉郎,官其弟之为璘后者23。
翁延庆字德甫。崇安人。以父荫补官。靖康初,知聊城县,举义兵从王若讷等勤王,至京南薰门与金人血战,死之。赠朝散大夫,官其子世修。孙允明,登淳熙五年进士第。
魏孝友字移可。瓯宁人。卓荦不羁,弱冠入太学,应诏论时政得失,凡上十余疏,莫不鲠切。金人犯阙,钦宗被留,孝友作歌一篇,情辞凄惋,传播虏营。躬诣军前欲与粘罕辩,伏地两日不得达。傅亮勤王至阙,檄为幕府从事,慷慨请行迎高宗。比即位,授迪功郎,令定远。时群寇犯邑境,孝友出兵与之战,会邑僚先遁,孝友以孤军弗能支,遂死之。赠朝奉郎,官其一子。
魏行可字当时,瓯宁人。自幼机警,日记万言。甫弱冠,恒以立身扬名为孝子事。建炎中,以太学生应募见上,曰:“西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臣不敢爱其死。”上亦呜咽久之,遂假礼部侍郎使金,因留不遣,尝语其属曰:“人谁无死?为国死犹生也。”乃遗书金人,警以不戢自焚之祸。金人逼其仕,不从,即仰天号恸,饮鸠而死。绍兴中,赠秘阁修撰,官其家四人,孙公寿韶州推官。
潘中字民极。浦城人。擢进士第,知长溪县。建炎丙午,二帝北狩,中拜诏涕泣交颐,见者皆为感恸。次日成诗五章,以泄忠愤,辞极凄惋。会建卒叶侬叛,中虑其迫境,团结民兵号“忠义社”以为之备。明年,贼势益张,宁德县令遗书告急,中寅夜赴之,冒险以战,遂为所执。寇闻其名,胁之使从,中叱之曰:“汝受朝廷给赏,养父母妻子,辄肯孤恩背叛,我恨不斩汝万段,肯与汝俱生耶?!”遂遇害。事闻,诏赠朝请大夫,官其二子。
刘纯字君锡。建阳人。少喜骑射,以父荫主簿沙县,绍定间调湖北帐干。时邵武寇刘定国等群起,延平、旴、抚、泉、漳之间民罹其毒。纯道闻群寇迫近乡邑,归散家财,招募义勇,为讨贼计。樵守王遂请于朝,命纯知邵武县。纯将所部兵,并收郡之散卒,由是军势大振,诏号其军曰“忠武”。建守赵访夫乞移其军往击贼,俘获甚众,安国亦就擒。翌日,纯率兵往招降下瞿贼,为贼所得,不屈死之。事闻,赠朝散郎。纯之族谥“忠显”,子羽“忠定”,珙“忠肃”,领“忠简”,纯封“忠烈”,是谓“五忠刘氏”。
朱浚字深源。文公曾孙。累官吏部侍郎。元师至福安府,王刚中以城降,浚不屈死之。
徐梦发浦城人。嘉熙二年,与兄华老登进士第,累官至朝议大夫、广东招捕使。居官二十八年,平恕仁慈,未尝一息忘忠孝,凡讨捕所至,靡不望风来附。丙子岁元兵下江南,梦发守仙霞,袭兵猝至,左右众溃,独踞坐大诟,遂遇害。唆都闻之,诛其为害者数人,特举其子义,授以平安军同知。(已上俱忠烈。)
王佐才字昌辅。崇安入。少游邑庠有声,善谈兵法,尤精于弧矢。建炎间,范汝为窃发,佐才总义兵御之。后建阳弓级王延胜等聚众剽掠,佐才为先锋讨平之,以功补承信郎。后为吉州水军统领,与胡义战中流,舟坏而殁。吉人为之立庙。子伯宽以父泽补官,终钦州巡检。(死难附。)
〔元〕
彭九万字好古。崇安人。德祐元年,为太学生,上书言贾似道误国,书入不报。元至元二十年,黄华倡乱,时九万客县之石臼里中山,寇以兵胁使从己,九万斥之曰:“大命在皇元,鼠辈可逆天乎?吾岂汝徒也!”卒遇害。九万工辞赋,或谓其有楚骚之风。
叶景仁字天德。松溪人。少孤,重信义。至正壬辰,由政和县尉升浦城尹,奉省檄讨政和西里寨寇。值岁饥,出家资饷兵,率先入南里,遇贼邀击败之,擒戮渠魁,抚其胁从者俾归生理。次日进攻贼巢,抵西里蛟龙桥,贼悉众来拒,景仁复战败之,乘胜深入,后援不继,为贼所执,断其右膊,大骂而死。
张昇建阳人。以神童举入胄监,官至江西儒学提举。至正戊戌,陈友谅据豫章,追取诸司印,昇乃投其印于井,不食而死。(已上俱忠烈。)
孝义
〔唐〕
刘常建阳人。父丧,庐墓七年,有灵芝两茎生庐前。建中元年,刺史陆长源、观察使常衮以闻,诏旌其门,赐粟帛,改其里曰“忠孝”。
〔宋〕
杨倚字永年。亿之弟。第进士,真宗以亿故,特升甲科,历开封府工曹。遭母兄之丧,痛念骨立,归凄故庐,不复从官,州里高之。
郭周孚字仲先。建安人。事母至孝。熙宁间,调湖州德清簿,迁闽县令。尝游苏轼之门,声誉籍甚。居母丧,哀毁笃至,既葬,庐墓三年。郡守欲以八行荐,力辞。服阕,以朝散郎通判兴国军。子择仁登第。
张以中瓯宁人。仕至都提举。生事既尽孝,及父殁讣至,哀毁逾礼,自以亲老在堂,宦游于外,且有厚禄,生不能为养,死不得就敛,遂不食,哭死道中。诏旌表其门曰“纯孝之家”。
胡渊字泽之。崇安人。少聪敏能文,长益强识。熙宁初,以亲老家贫,授学江浙。每岁终,度父母所须力能致者尽市归以献,退无私焉。后以母末疾,不复远游,即里闬教生徒,晨夕归省。每诸生馈食有甘,必持归以佐母膳,母怜其诚,为之强进,食蔬饮水,躬自安之。比其子安国入官,尽斥其俸以赡,兄弟之子又取而教之。后赠光禄大夫。
胡师徐字宗武。崇安人。于安国为疏属。博学通经,尤长于《诗》。绍兴中,第进士。幼失怙,事母尽孝,名闻乡闾,朱文公亦称其操行。母丧庐墓三年。以禄不逮养,竟不仕而卒。
雷觉民字将道。建安人。父将得官卒,其祖叹念不已,觉民誓必继父业。逾十年,第进士。调漳浦尉,甚有政声,改湖州司录。太守不以时给粮,诸军喧于庭,久不退,觉民喻以经制钱代给,后当积月俸为偿之,诸军感谢而去。知南华县,丁母忧,庐墓三年。后倅乡郡,未老丐祠卒。先是,于官所买婢从嫁,询知为宦家,遂辍女奁嫁之。尝有盗窃其妻之冢,觉民怜其贫,遗之以米,乡人称之。
黄昭武字世忠。简肃中之四世孙也。刚毅有勇。其祖自邵武徒瓯宁。德祐间,闽浙骚扰,饥馑相仍,邻郡人多相杀掠;昭武出粟赈其乡人,且告之曰:“若辈当以忠孝存心,与我戮力捍守一方以保身家,毋效彼猖獗,恐他日噬脐之悔无及。”众皆感其义,出死力以相守,无敢擅为非者,一方为之帖然。
〔元〕
祖浩然字养吾。浦城儒家子。至元中,黄华盗起,政和官军剿灭之,还经浦城,掠其母以去。浩然才六岁,声问不相闻者二十又八年。至大间,福建帅府檄为书院长,将之任,忽有告以母在河南而不能名其地,遂悯然弃职,辞父往询之。间关数千里,足迹几遍河南,甫得于唐州之境,奉以来归。于时搢绅士夫贤其孝行,多为诗文赏之。
叶隽字良弼。松溪人。读书通大义,有孝行。祖母年高,足疾不能动履,隽与姊妙儒舁而起卧者五年。至正乙未间,父景仁死于贼,倾家资募壮士从间道入贼境,杀其渠魁,载父尸以还。事闻,授南丰州同知,力辞不拜,庐于墓侧,旦夕悲泣,芝生隧道。自号“湛庐樵者”。
林童字本初。浦城人。生于元季,三岁失怙,事母克孝。读儒书,敦信义,持身端谨,与物无所忤。乡有死丧无告者,即济以棺而敛之,人咸高其行义。
徐添禄字仲贵。浦城人。世读书尚义,至仲贵尤乐施予,尝制良药以疗病者,多所存活。性恬淡,不乐仕进。邻有郑姓者,家素饶于财,尝有白金一缶窖于地,人无知者,既死,徙他所,故庐就弊,而沟渠壅塞,暴雨水四溢,仲贵患之,因浚渠掘地,得前所窖金,即召其子归之。后季子奇仕至广东右布政使,人以为积德之应。
〔国朝〕
叶彬字允均。建安人。父浚,永乐丙戌进士,知鄱阳县。一日公出,暴水坏廨垣。彬祖母令人撤板榜以权蔽。仇家发其事,彬母闻法当论死,欲以身代。彬时年十岁,即自诣官首实,得收赎。后都察院疑其狱,逮问拷掠再四,终始一词,甫得圣裁宥免。未几父卒,祖母亦故,彬与母同扶二柩还家。母誓不再醮,躬亲纺织以给彬学。后彬学有成,历六安、虞城二学教谕。
魏祖忠字邦直。建安人。自幼读书恒以古人自期。父康以丁产应广实仓斗役,亏粮法当论死,祖忠毅然别妻子诣官请代父罪。系狱岁余,典刑官至,将论决,忽遇恩宥得原免,人以为孝感所致。
杨伯安字文思。建安人。性敏能文。蚤丧父,事母孝,尤笃友于义。洪武初,有司尝以人材荐,伯安以母老不就。兄伯祥应斗役,亏粮罪当死,伯安请于母曰:“兄无嗣,而不肖有子,可以代兄死。”母泣,然其请,即诣狱,被械者岁余。临决日忽遇恩宥,乃得原。
胡本字贯通。建阳人。性最孝,尤精地理学。父丧庐墓三年,惟啜饘粥,茹蔬,乡闾称之。年四十五卒。郡守芮麟为篆其墓碑曰“孝子鞠庄先生之墓”,旌其孝也。
黄宾字朝用。崇安人。性孝友温和,问学有源委,由邑庠生入南雍,文行为六馆最。援例归省,中途闻父丧,徒跣匍匐至家,葬父于白花岩下。蔬食水饮,庐于墓侧,终其丧。亲族有不克葬者推地以与之。卒之日,邑人咸悼惜,奔走哭吊者踵相属于道。
余应字则亮。政和人。蚤从江惟志游,以私淑文公之学。性凝重,寡言笑,恒以礼自律。家迩圜阓,足迹未尝入县门。蚤失所恃,事继母愉而婉,处继母弟顺而友,凡饮食衣服必先弟而后及己。洪武初,以明经荐,起为儒学训导,迁留守司知事。执父丧一遵文公家礼,不用缁黄。
张添保字求安。浦城人。天性至孝,痛父早世,言及辄流涕哽塞。事母尤谨,承颜顺志未尝少懈。母患痈,亲为吮血,及卒,殡殓葬祭一于礼。乡闾有贫窘无告者,计家资有余即推以赈济之。义方之教尤笃。长子善,登永乐辛丑进士第,拜监察御史。
陈荣字希仁。瓯宁人。少失怙,事母孝谨,备极甘旨。母患目疾失明,昼夜扶侍不少离。每夕稽颡北辰,祈母目复明,似闻有人语曰:“以舌舐之愈。”荣如其言凡十年,一旦复明。母后患病卒二日,心尚微温,乃以药灌入鼻,至夜复苏,年九十四终。永乐丙申建大水,二于俱髫年,流一夜余,抵福之螺洲,遇潮冲达岸。邻家弗戒于火,及其庐数四,辄反风而灭。乡人以为孝感所致。
苏森字公懋。浦城人。性孝友,父母尝染沉疾几于不起,森刲股肉为糜以进,疾寻瘥。生平喜读书行义,尤精于医,或以疾告,辄施以剂。学宫桥圮,即捐资葺之。景泰中,输谷五百石以助赈济,赐冠服旌之。
校注
1“责”当作“谪”。下有“新州谪命”可证。
2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而卒传其父之学”
3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马伸”。
4按建阳、崇安各县志俱载:“朱松疾革,以家事属刘子羽。于羽为筑室里第之旁,朱于奉母居焉。”
5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以斯文自任”。
6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更铸太常钟磬”。
7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尝聚士友肄业”。
8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秦桧子熺拜元枢”。
9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郭缜”。
10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杰尝困赵鼎子汾,以媚秦桧”。
11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一诗付炳”。
12嘉庆《浦城县志 人物》作:“徐宗庆尝著《皇王大训》,曰:‘古今帝王之道与为治之具尽在是矣。’”
13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咸淳十年登第”。
14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元季左丞阮德柔重其名”。
15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落笔即数千言”。
16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子学老于年”。
17民国《崇安县志 宦绩》作“攻苦茹淡”
18“盘”字不协韵,疑当作“杯”。
19嘉庆《浦城县志 人物》作“辟川陕都茶司干官”。此处应作“历川陕茶干”。又“调山阳”,嘉庆志作“调山阴”。
20民国《政和县志 列传》作“梁师成”,与《宋史》相符。
21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天地明察”。
22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觐两日不食”。
23嘉庆《浦城县志 人物》作“官其弟之子为璘后者”。
建宁府
道学
〔宋〕
游酢字定夫。建阳人。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所交皆天下士,年虽少而一时老师宿儒咸推先之。程颐见之京师,谓其资可以进道。时程颢知扶沟县,兄弟方以倡明道学为己任,召酢职学事,酢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于是尽弃其学学焉。第进士,调萧山尉,县有疑狱十余年不决,酢摄邑事,一问得其情而释之,精练如素官者,人服其明。近臣论荐,召为太学录,迁博士,以奉亲不便,求知河阳县。范纯仁守颖昌府,辟府教授。纯仁入相,复为博士,佥书齐州、泉州判官。徽宗立,召还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汉阳军,历舒、濠二州,所至有惠政,民戴之如父母,去后见思,愈久不忘。后寓居历阳卒。程颐尝称酢“德宇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远甚,杨时谓酢不为世儒之习,诚于中,形诸外,仪容辞令灿然有文望之知,为成德君子也。”有《易 诗 中庸论》、《孟说》传世。
胡安国字康侯。崇安人。入太学以程颐之友朱长文及靳裁之为师,既仕,又质访于杨时、游酢、谢良佐诸贤。登进士第三,徽宗朝累迁屯田郎。靖康初召见,奏“明君以务学为急,圣学以正心为要”,又乞“定国论以觊中兴”。召试词掖,除中书舍人。时何建议分天下为四道,置诸总管以卫王室;安国谓“莫若据今二十三路帅府,选择重臣付以都总管之权,专治军旅,有急即各率所属守将应援,则一举两得矣。”高宗即位,除给事中,再召不至。绍兴初,除中书舍人,献时政论二十一篇,曰:定计建都,设险制国,恤民立政,核实尚志,正心养气,宏度宽隐。迁给事中,居旬日,再见以疾恳求去,高宗曰:“闻卿深于《春秋》,方欲讲论。”遂以《左传》付安国点句正音,安国奏:“《春秋》经世大典,今方思济艰难,左氏繁碎,不若潜心圣经。”遂除兼侍读,专讲《春秋》。坐论朱胜非积忤吕颐诰,奉祠,宰执台谏交章留之,不报。久之除知永州,再予祠,令纂修,所著《春秋传》,书成,除提举万寿观兼侍读,未行,谏官陈公辅上疏诋假托程颐之学者。安国奏曰:“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使学者师孔孟,而禁不得从颐学,是入室而不由户。本朝邵雍、张载、程灏及其弟颐,皆世所师尊,望加之封爵,载在祀典,仍颁行其遗书,使邪说不得作。”奏入,公辅等承望宰相风旨,论安国学术颇僻,再除外祠,进宝文阁直学士。卒谥“文定”。谢良佐尝语人曰:“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国朝正统间,诏从祀孔子庙庭。成化三年,追封建宁伯。
胡寅字明仲。安国弟淳之子。寅将生,弟妇以多男欲不举,安国妻取而子之。宣和中,擢甲科,历校书郎,从杨时学。金人陷京师,议立异姓,与张浚、赵鼎逃太学中不书议状。及张邦昌僭位,弃官归。建炎三年,高宗幸建康,再迁起居郎。金人南侵,诏议移跸之所,寅上书乞“按行淮襄,罢绝和议,以图中原,不宜退保吴越”;又“必务实效,去虚文;任君子,斥小人”,反复数千言。疏入,宰相恶其切直,除主管江州太平观。会诏求言,寅上十事曰:修政事,备边陲,治军旅,用人才,除盗贼,信赏罚,理财用,核名实,屏谀佞,去奸慝。不报。绍兴四年,拜中书舍人。时议遣使讲和,寅专以复仇为请,乞寝罢使命。既而以与张浚异议乞便郡,除知邵州,历严州、永州。徽宗及宁德皇后讣至,故事,以日易月,寅上疏言:“礼,仇不复则服不除,愿诏服丧三年,衣墨临戎,以化天下。”寻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兼直学士院,丁父忧。免丧时,秦桧当国,除徽猷阁直学士奉祠,俄许致仕。桧既忌寅,愤之不已,坐与李光书讥讪朝政落职,再责1官,安置新州。桧死,复元官,卒。寅志节豪迈,初,安国颇重秦桧靖康之节,及桧擅国,寅遂与之绝。新州谪命下,即日就道。在谪所著《读史管见》数十万言及《论语详说》行世,学者称“致堂先生”。
胡宏字仁仲。安国之子。幼事杨时、侯仲良,而名传其父之学2,优游衡山下余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张栻师事之。绍兴间,上书论复仇大义累数千言,有曰:“徽宗、钦宗劫于仇敌,远适穷荒,其愿陛下加兵敌国,犹饥渴之于饮食,庶几一得生还,父子兄弟相持而泣,欢若平生。引领东望,九年于兹,夫以疏贱痛心于此,尚欲有为,况陛下当其任乎?”末言:“陈东、马仲3以直谏正论死,而未闻诛一奸邪,黜一谀佞,是虽当时辅相之罪,然以天子威灵,乃不能保二三腹心耳目之臣以自辅助,顾令奸邪得而杀之,窃伤陡下威权之不在己也。”司业高闶请幸太学,宏见其表,作书责之。其略曰:“阁下目覩忘仇灭理北面敌国,既不能建大论明天人之理以正君心,乃阿谀权臣求举太平之典,欺天罔人孰甚焉!”宏初以荫补官,不调。秦桧当国,贻书其兄寅,问二弟何不通书,意欲用之。宏书辞甚厉,人问之,曰:“正恐其召,故示以不可召之端。”桧死被召,竟以疾辞,卒于家。著书曰《知言》。张拭谓其“言约义精,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诗文五卷,《皇王大纪》八十卷。学者称“五峰先生”。
刘子翚字彦冲。崇安人。以荫补承务郎,辟真定府幕属。父死靖康之难,子翚痛愤哭墓。三年服除,通判兴化军。寻以宿疾辞归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间走父墓,涕泗呜咽,或累日而返。妻死不再娶,事继母及兄子羽尽孝友。子羽之子珙幼嗜学,子翚教之不懈,珙卒有立。与胡宪、刘勉之交相得,每见,讲学外无杂言,他所与游皆知名士。既疾,门人朱熹请入道次第,子翚告之以:“《易》,之不远复者,吾之三字符也,佩服周旋,罔敢失坠。于是尝作《复斋铭圣传论》以见志,然吾忘吾言久矣,今乃相为言之。”后二日卒。学者称“屏山先生”。有文集二十卷。
刘勉之字致中。崇安人。滋之曾孙。父元振游太学,吕大临、游酢皆与为友。勉之初诣太学,时方禁挟元祐书,勉之求得,每深夜潜抄而默诵之。复从谯定学《易》,已而揖诸生归,见刘安世、杨时皆请业焉。即邑近郊结草堂,与胡宪、刘子翚日以讲学为事。绍兴间,吕本中疏荐,召诣阙,秦桧方主和,虑勉之见上持正论,乃不引见,但令策试后省给札而已。勉之即谢病归。杜门十余年,学者踵至,随其材品为说圣贤教学之门,及前言往行之懿。学者号曰“白水先生”。友人朱松卒,属以后事,且戒其子熹受学。勉之经纪其家,而诲熹如子侄,熹之得道自勉之始。
胡宪字原仲。居崇安。初从从父安国游,绍兴中入太学。会洛学有禁,独阴与刘勉之诵习其说。问《易》于谯定,久未有得。定曰:“心为物渍,故不能有见,唯学乃可明耳。”宪叹曰:“所谓学者,非克己工夫耶?”自是一意下学,不求人知,已而归隐故山。折彦质、范冲等上其行义,被召,以母老辞。及彦质入西府,又言于上,趣召愈急,力辞。乃赐进士出身,添差建州教授,学者大化。以母老丐祠,久之,晚岁起为秘书省正字,疏言:“金人大治汴京宫室,势必败盟,识者皆谓非张浚、刘绮莫能当,愿亟起用之,臣死不恨。”疏入即求去。方宪之赴召也,适秦桧讳言之。后与王十朋、冯方、查籥、李浩相继论事,太学生为《五贤诗》歌之,人益信宪不苟出,而惜其在位未久,不究厥施云。平生从游者甚众,而朱熹为最久,学者称“籍溪先生”,卒谥“靖肃”。所著有《论语会义》诸书,行于世。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松之子。初依刘子羽居崇安4,晚迁建阳之考亭。绍兴中第进士,待次同安簿,往见李侗,得闻所传《河洛之懿》。秩满,丐祠奉母,被召不赴。孝宗立,应诏上封事,言:“帝王之学不可以不熟讲,修攘之计不可以不早定,本原之地不可以不加意。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又曰:“今日之计,不过修政事,攘夷狄,然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疑之也。”又曰:“四海利病系斯民休戚,斯民休戚系守令贤否;监司者守令之纲,朝廷者监司之本,本原之地亦在朝廷而已。”隆兴初,复召入对,三札申言封事之意而加剀切。时汤思退方倡和议,除武学博士待次,已而大臣相继论荐,皆不至。起知南康军,疏言:“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反复千百言,极陈近习蒙蔽之状。以疾请祠,不报。陈俊卿等力荐,除江西常平使者,改浙东。入对,首陈灾异之由与修德任人之说,所奏凡七事。至部,访民隐,举荒政,劾台守唐仲友,章凡十上;仲友与宰相王淮同里且姻家,颇忤淮意。郑丙上疏诋程氏之学,且以沮熹,淮又擢陈贾入台,阴有所指斥。淮既罢,熹入奏,终篇有曰:“愿陛下自今以往,一念之顷必谨而察之,果天理耶,则敬以充之,而不使少有壅阏;果人欲耶,则敬以克之,而不使少有凝滞。推而至于言语动作之间,用人处事之际,无不以是裁之,则圣心洞然,中外融彻,而天下事将惟陛下所欲为,无不如志矣!”除兵部郎官,以足疾辞。本部侍郎林栗劾奏之,栗竟坐此罢黜,熹亦除职予祠。未逾月,投匦进封事,以“天下大本与今日急务”为言,“大本者陛下之心,急务则辅翼太子,选任大臣,振举纪纲,变化风俗,爱养民力,修明军政是已。斯六者皆不可缓,而本在陛下一心。”翼日除崇政殿说书,力辞,以论撰奉祠,又辞。光宗朝,除知漳州,丐行经界,从之。其后除命屡及门,皆不拜。宁宗即位,赵汝愚首荐,召赴行在奏事,除焕章阁待制、侍讲,辞,不许。入对,首劝宁宗“尽负罪引慝之诚,致温清定省之礼”。又“愿陛下日用之间以求放心为之本,而于玩经观史。亲近儒学益用力焉。数召大臣切劘治道,群臣进对亦赐温颜,反覆询访,以求政事之得失,民情之休戚,而又因以察人才之邪正短长,庶于天下之事各得其理。”又乞遵行孝宗通丧之礼,及议僖祖不当祧。韩诧胄自谓有定策功,居中用事,熹上疏斥言左右窃柄之失,在讲筵复申言之。未几,以宝文阁待制补郡邑,而籍伪学诏落职罢祠,寻卒。学禁解,追复元官,累赠宝谟阁直学士,谥曰“文”。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竟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山林之日长,讲学之功深。其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所著书有《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太极图》、《通书》、《西铭解》、《楚辞集注辨证》、《韩文考异》,所编次有《论孟集义》、《孟子指要》、《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没,理宗朝赠太师、徽国公,从祀孔子庙庭。
蔡元定字季通。建阳人。少颖悟,父发以二程、张、邵四子遗书授之,元定深涵其义。既长,辨析益精。登西山绝顶,忍饥啖荠读书。闻朱熹名,往师之。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不当在弟子列。”遂与对榻讲论诸经典义。尝曰:“造化微妙,惟深于理者能识之,吾与季通言而不厌也。”四方来学者,熹必令先从元定质正焉。尤衮、杨万里论荐,召不起。筑室西山,将为终隐之计。时韩侂胃设伪学之禁,言官承风连攻朱熹,并及元定,元定简学者刘砺曰:“化性起伪,乌得无罪?”未几,果谪道州。州县捕元定甚急,元定闻命即就道。熹与从游者数百人饯别萧寺中,坐客有泣下者,熹微视元定不异平时,叹曰:“友朋相爱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谓两得矣。”杖屦同其子沉行三千里,脚为流血,无几微见言面。至舂陵,远近来学者日众,爱之者谓宜谢生徒,元定曰:“彼以学来,何忍拒之?若有祸患,亦非闭门塞窦所能避也。”贻书训诸子曰:“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勿以吾得罪遂懈。”竟卒于贬所。及归葬,熹以文诔之曰:“精诣之识,卓绝之才,不可屈之志,不可穷之辩,不可得而见矣。”侂胄既诛,赠迪功郎,赐谥“文节”。所著有《大衍详说》、《律吕新书》、《燕乐原辩》、《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八阵图说》。
刘爚字晦伯。建阳人。与弟炳受学于朱熹、吕祖谦。第进士,庆元中,通判潭州,未上,丁父艰。伪学禁兴,从熹讲道武夷,筑云庄山房为终隐之计。差知德庆府,召为尚书左郎官。请节内外冗费以收楮币,转对言:“愿于经筵讲读大臣奏对,反复问难以求义理之当否,与政事之得失。”迁国子司业,言于丞相史弥远,请以熹所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之说,以备劝讲。疏乞罢伪学之诏,以息邪说,正人心。又请以熹《自鹿洞规》颁示太学,取熹《四书集注》刊行之。除权刑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时廷臣争务容默。爚奏:“愿明诏大臣崇奖忠谠,以作士气,深戒谀佞以肃具僚。”冬雷,乞遴选监司以考察贪吏为先,访求民瘼,有泽未下流,令未便民者悉以实上,变而通之。兼工部侍郎。亢旱求言,上封事曰:“上既开不讳之门,下必有尽言之士,指陈时政之阙失,明言朝廷之是非。或者以为好名要誉,而陛下听之,则苦言之药,至言之实,陛下弃之而不恤矣;甘言之疾,华言之腴,陛下受之而不觉矣。”权工部尚书,每讲读至经史所陈声色嗜欲之戒,辄恳切再三敷陈之。卒谥“文简”。所著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云庄外稿》。
蔡沉字仲默。元定次子。从朱熹游,熹晚年训传诸经略备,独《书》未及为,遂以属沉。《洪范》之数,学者久失其传,元定独心得之,然未及论著,曰:“成吾书者,沉也。”沉受父师之托,沈潜反复者数十年,然后成书,往往发明先儒之所未及。初,沉从元定谪道州,跋涉数千里,道楚、粤穷僻处,父子相对,常以义理自怡悦。元定没,徒步护丧以还。年仅三十,屏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隐居九峰,当世名卿物色将荐用之,沉不屑就。卒谥“文正”。国朝正统间,诏从祀孔子庙庭,成化三年,追封崇安伯。
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景希。浦城人。第进士,复中宏词科。嘉定初迁太学博士,疏言:“自韩侂胄专政,斥忠良,兴伪学,今当改弦,正宜褒崇名节,明示好尚。”改著作佐郎,言:“金有必亡之势,亦可为中国忧;盖金亡则上恬下嬉;忧不在敌而在我,多事之端,恐自此始。”除起居舍人。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力请去,出为江东运副。山东盗起,朝廷犹与金通聘,德秀朝辞,奏:“国耻不可忘,邻盗不可轻,幸安之谋不可恃,道谀之言不可听,至公之论不可忽。”改知泉州、隆兴府、谭州。理宗立,召为中书舍人,擢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入见首奏霅川之变非济王本心,前有避匿之迹,后闻讨捕之谋,情状灼然,愿讨论追封秦王故事兴灭继绝。尝因经筵进说,谓“惟学可以明此心,惟敬可以存此心,惟亲君子可以维持此心”。德秀屡进鲠言,上皆虚心开纳。弥远讽言官论罢之。既归,修《读书记》,曰:“此人君为治之门也。”绍定中,知泉州。弥远死,上亲政,除知福州。寻召为户部尚书,进所著《大学衍义》,复陈“祈天永命”之说。改翰林学士知制诰,已得疾,拜参知政事。方逾月,三上请词,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卒谥“文忠”。德秀立朝不满十年,奏疏无虞数十万言,皆切当世要务,直声振朝廷,及宦游所至,惠政深洽,由是中外交颂,时相益以此忌之。自伪学之名立,凡近世大儒之书皆显禁以绝之。德秀晚出,独慨然以斯文有任5,讲习而服行之。党禁既开,而正学遂明,多其力也。所著又有《西山甲乙稿》、《对越甲乙集》、《经筵讲义》、《端平庙议》、《翰林词草》诸书。国朝正统间,诏从祀孔子庙庭,成化三年,追封浦城伯。子志道,户部侍郎。
儒林
〔五代〕
孟贯字一之。建安人。少好学,游庐山,以礼义、文章、节俭为当时师范,人称孟夫子。仕于周。
〔宋〕
阮逸建阳人。仕为镇东军节度推官,景祐初,知杭州。郑向上其所撰《乐论》十二篇并《律管》十三,与胡瑗俱召赴阙,命同校《钟律》,分造钟磐各一虡。寻除镇安军掌书记。康定元年,上《钟律制议》并《图》三卷。皇祐中,更铸太常钟声6,又召瑗、逸与近臣太常议于秘阁,遂典作乐事,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又有《易筌》及《王制井田图》。
宋咸字贯之。建阳人。登进士第,累官知邵武军,立学置田以养士。移知韶州,以严治郡,骄兵悍卒不敢肆。狄青经制广西,移咸为漕,以功转职方员外郎。奏乞于琼管立学,赐经史以变夷风。所著有《易训》、《毛诗正纪外义》、《论语增注》、《杨子法言注》、《朝制要览》诸书。五世孙翔,字志腾,登第为湖南帅参。
章望之字表民。浦城人。初由伯父得象荫补官,监杭州茶库,寻引疾去。求举贤良方正,得象在相位,以嫌扼之,乃上书论时政,不报。浮游江淮间,其兄拱之被诬坐贬,望之前后号诉章十余上,历数年,卒脱拱之冤。欧阳修、吴奎等同荐其才,除命再临,不赴,以光禄丞致仕。望之宗孟轲言性善,排荀、杨、韩、李之说,著《救性》七篇;又以欧阳修魏、梁正统之论为非,著《明统》三篇。李观尝言“仁、义、智、信、乐、刑、政,皆出于《礼》”,望之著《礼论》一篇以订其说,其议论多有过人者。
吴秘字君谟。瓯宁人。景祐初中甲科,后为侍御史,知谏院,以言事出知濠州,提点京东刑狱。秘好学著书,作《周易通神》五卷,注《杨子》,笺《太玄》。尝叹《春秋》三传同异,欲作集解,因乞闲郡,除守同安。
练绘字质夫。浦城人。少同杨时游程颐之门,颐甚器之。大观中擢进士科,浮沉州县,不以轩冕为荣,而以名教为乐。官至奉议郎。
林志宁建州人。游文彦博门下,求教,彦博云:“此中无以相益,有二程先生者,可往从之。”因使人送明道处。志宁乃语游酢及杨时,二人由此遂诣程氏求见。
江侧字处中。建阳人。性纯一,熙宁中学究出身,尝聚士及肄业7邑之石壁山,游定夫、施景明、叶祖洽皆从之游。后为将作监簿,与族于汝舟号“二先生”。
杨昭述字宗鲁。浦城人。赋性醇雅而长于议论,乡人多师事之。县主簿陈襄每以乡先生见待。嘉祐奏名出身,授池州石埭尉,选秀民进而教之,邑人自是趋学者众,皆呼为“杨夫子”。任满调海康令,卒。
郑毂字致远。建安人,父镇。毂初就学,能知圣人之道在《中庸》,其父奇之。既冠,入太学,所为文不尚时好。执父丧有吁天止火之异。屡举未第,乃走河南,而程子已逝,因游谢显道之门。政和六年以八行举,已而第进士,调御史台主簿,以秘书郎守临江,遂丐祠归。自号“九思”。
练逢字彦默。浦城人。擢进士,授抚州司户,改剑浦令,再调本州推官,部使者交荐其才,改秩而卒。龟山杨时铭其墓云:“孝尊于亲,学传于人,政得于民。吁嗟乎!君未闻而终于幕宾,百世而下,有焕斯文。”
江琦字全叔。建阳人。宣和中第进士。著《春秋经解》三十卷、《辨疑》一篇,《语孟说》各五卷。
游复字执中。建阳人。居乡以经学教生徒,游其门者多率德自好。尝举于有司,不第。行实纯明,后进矜式。龟山杨时志墓,深悼其德学不大显于时。
萧字子庄。浦城人。天资朴实。少孤,事母以孝闻,母丧,庐墓有灵芝之异。与李郁、陈渊、罗从彦同受业杨时之门,尝答范某书云:“士之所志,舍仁义而何为哉?惟仁必欲熟,义必欲精;仁熟则造次颠沛有所不违,义精则利用安身而德崇矣。”晚以累举得官,为清流县主簿,终岁而归,徜徉闾里。朱松尝师事之。
黄锾字用和。浦城人。政和中,第进士,尝从杨时学,时器重之。及为工曹,守将高其才,多委以事。适诸邑大水,按视官希部使者意,多不以实闻,锾独减放蠲田租十之八。使者怒,锾占答详雅,卒如初请。再调西安丞。靖康初,李纲宣抚河东,辟幕属。高宗朝拜监察御史,首陈七事,深蒙嘉纳。会廷臣奏事,高宗曰:“锾论人君治心事甚详,当处以谏官。”有尼之者,除江西提点刑狱,力求奉祠,以卒。有《奏议杂著》、《论语类观》、《唐史笃论》共二十卷。
章才邵字希古。崇安人。以父元振荫补官。少时谒杨时,时诲以“熟读《论语》,将论‘仁’处仔细玩味而躬行之”,故才邵日用践履莫非其所闻所知者,世目为笃实君子。多历外任,典贺、辰二州,召荆湖北路参议官。
潘殖字子醇。浦城人。大观中,两以乡荐上礼部,屡不偶。建炎戊申,始以累举出官,调真州推官。性嗜学不倦,尝悟新学之非,于是述《忘筌书》五卷、《理性书》九篇,自号“浩然子”。刘勉之、胡宪、刘子翬皆喜其书。子翬跋其后,极称其得学《易》门户,于《易》之“复”又尝画为“观象”、“玄契”二图。
谢绰中政和人。时方崇尚王氏新经,绰中间读《仪礼》,朱松为尉,见而异之,即与俱归,勉其所未至。绍兴中第进士,调泰宁簿,自以不能俯仰,领祠而归。所作遗文,朱熹为序。子东卿。
江杞字坚老。建阳人。政和中进士甲科,历仕州县,民安其政。为御史,致仕里居十又五年,讲学著书不倦。郡守魏矼见其所注《孝经》,叹曰:“他日变此邦为曾、闵,其必因此书也。”
吴棫字才老。建安人,时号通儒。著《论语十说》,又有《考异》、《语解》诸书。尝患字学讹误,作《补韵》一部。朱熹评近代考订训释之学,唯才老及洪庆善为优,遂据其说以协三百篇之音。
胡安老字康年。崇安人。安国弟也。幼孤,安国抚而教之,与兄安止俱以学术行义名世。恬淡简默,喜周人之急。用安国荫补官,尝知罗江县,终朝奉大夫、知袁州。安止累迁朝奉郎、岳州通判。
余允文字隐之。建安人。以孟轲亚圣大贤,自司马光有《疑孟》数篇,而其后吁江李观、莆田郑厚著《常语》及《艺圃》折衷其言,颇肆诋毁,允文遂作《尊孟辨》三十余条,朱文公读之,是其说,又为之订定云。
叶庭珪字嗣忠。瓯宁人。登进士第,靖康间,知德兴县。张邦昌伪诏至,不肯拜。中兴,差知福清县,县濒海,民困于鬻盐,多至流徙。庭珪创增盐钱,民稍获其便,又有《煮盐利害图》及书,州县往往遵用之。召为太常寺丞,轮对乞搜访遗书,补中秘府。高宗尝问方今礼乐之事,庭珪以“兵革未息,礼乐未遑”为对,秦桧闻之不悦。未几,出知泉州、漳州。庭珪笃学淳雅,名重当时,叶颙、陈俊卿、黄祖舜、郑丙皆出其门。有《诲录》三十卷。
吴楫字公济。崇安人。幼颖悟,绍兴末,试不第,退居田里,闭户读书,与朱熹,李郁往复讲明性理之学,及儒释之辨甚悉。朱熹匾其读书之所曰“悦斋”,遣其子师事之。晚年特恩补官,调靖江府临桂县主簿。从子灵,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程元字善长,一名骀仲。瓯宁人。温恭旷达,自预舍选,一时后生学士皆慕其行。郡守张铢以经明行修荐于朝,不报。时龚何亦以廉节著,胡宪典教乡郡,延元与何俾参学政,后十年,宪为抚属,以职事至建州,二人皆已卒,因作诗以感悼之。
练耒字彦本。建安人。干誉之子。累试礼部不利,以著书自娱,有《大易发微》、《二礼疑释》、《宋野遗民集》十卷。
蔡发字神与。建阳人。博学强记,高简廓落,不能与世俗相俯仰。因去游四方,闻见益广,遂于易象、天文、地理三式之说无所不通,而皆能订其得失。杜门扫轨,专以读书教子为事。子元定生十岁,即教使读《西铭》,稍长则示以程氏《语录》、邵氏《经世》、张氏《正蒙》,而语之曰:“此孔孟正脉也。”晚号牧堂老人。朱文公尝称发所以教其子者,不干利禄而开之以圣贤之学,其志识高远,非世人所及。
胡宁字和仲。安国之次子,用荫补官。秦桧当国,甚留意故家子弟,尝贻书其兄寅,问宁何不通书,宁止叙契好而已。既而召试馆职,除敕令所删定官。会秦桧拜元枢8,桧问曰:“熺近除,外议云何?”宁曰:“外议以相公必不为蔡京之所为也。”迁太常丞、祠部郎官。初,宁以父兄故召用,及寅与桧忤,言者希意论宁兄弟阿附赵鼎,乃出宁为夔路安抚司参议官,除知澧州,不赴,奉祠卒。安国之传《春秋》也,修纂检讨尽出宁手,宁又著《春秋通旨》以羽翼其书云。
郭绪9字天锡。浦城人。幼而岐嶷,读书如素习,晚调上杭簿,留意邵雍象数之学,兼取扬雄所据列山易,以章会统元推之,久而成书,名《易春秋》,按图布卦计二十万言,厘为二十卷,总之以图。隆兴纪元,以其书上,方议推恩而卒。
魏掞之字子实。建阳人。初字元履,少师胡宪,与朱熹为友。试礼部不第。尝客衢守章杰所,杰尝用赵鼎子汾10,掞之以书责杰,长揖径归,筑室读书,榜以“艮斋”。乾道中,举遗逸,恳辞。宰相陈俊卿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见,极陈当时之务,大要劝上以修德业、正人心、养士气为恢复之本。赐出身守太学录,请废王安石父子从祀,追爵程灏、程颐,列于祀典,不报。复言“大学之教宜以德行经术为先,其次则通习世务,今乃专以空言取人”,又不报。曾觌秩满,还至国门外,挟之累疏以谏,复遗书俊卿,责其不能捄止,遂以迎亲请归。行数日,除台州教授。既归,叹曰:“君恩深厚如此,而吾学不足以感悟圣意。”乃日居艮斋,以求所未至。属疾,以书召朱文公至,委以后事而诀没。后上思其直谅,赠直秘阁。子应仲,从文公游。
童伯羽字蜚卿。瓯宁人。沉默寡言,好读书,诣云谷师事朱文公。文公尝造其居,为匾其楼曰“醉经”,堂曰“敬义”。雅爱林泉,不乐仕进。乡称“敬义先生”。著《四书集成》,诸经亦有训解。
范念德字伯崇。如圭之子。从朱文公游,匾其室曰“读书”。深潜温厚。调庐陵簿,以干敏闻。就辟吉州录事参军,廉勤悃侧,一郡称之。累迁朝奉郎、江东帅机。文公尝得念德所著《杂说》读之,曰:“持守不差,见理渐明。”后文公疾且革,手为书嘱其子在与念德、黄干,尤拳拳于勉学及修正《礼书》为言云。
江默字德功。崇安人。乾道中第进士,历安溪、光泽尉,皆有政声。后知建宁县,卒于官,邑民像而祠之。默从朱文公游,文公称其无他嗜好,一意诗书。尝考本朝典章为书,名曰《纲集》,凡三十六卷,上之。又有《易训解》、《四书训诂》六卷。
欧阳光祖字庆嗣。崇安人。九岁能文,时人目为童瑞。从刘子翬、朱熹讲学,子翬甚称重之,熹亦遣三子师事焉。乾道八年,再举登第,赵汝愚、张栻列荐于朝,方欲召用而汝愚去国。光祖赋诗有曰:“白发骎骎吾老矣,名场从此欲投簪。”熹和之曰:“江山风月依然在,何日重来再盍簪?”后为江西运管致仕。
游九言字诚之。建阳人。九功之弟,父訔,湖南安抚参议官。九言慷慨善议论,方十岁即为文诋秦桧,及长锐志当世。初筮为古田尉,入监文思院,被旨视行在诸邑灾伤,归白都堂,放苗八分以上。孝庙攒官,有司妄费希赏,九言上书极谏。张栻帅广西,辟幕下。栻弟杓帅金陵,辟抚干。学禁方严,九言记上元县明道祠痛讥之。开禧初,为淮西安抚机宜,寻知光化军,充荆鄂宣抚参谋官,卒。端平中,特赠直龙图阁,谥“文靖”。九言始学于栻,栻教以求放心,久之有得,尝序《太极图》,曰:“周子以无极加太极,何也?方其寂然无思,万善未发,是无极也;虽云未发而此心昭然,灵源不昧,是太极也。欲知太极,先知吾心。”读者称之,号“默斋先生”。
刘翔字图南。浦城人。通诸经,尤注意于《易》,以累举得官,调蕲春尉。因上其所著《易卦辞》,有旨看详监学以通经,旨闻,授福州教授。莅任初,谓“教官实风化所系,要当上不负天子,次不负州郡,下不负子弟入学意。”在官轩轾抑扬,尽合公论。再任谭州教授,多士归心,卒于官。所著有《经进易解》十卷,翰林洪迈为之序。
蔡渊字伯静,号节斋。元定之长子。元定尝语三子曰:“渊,汝宜绍吾易学”;曰:“沉,汝宜演吾《皇极数》”;而春秋则以属知方焉。渊既受学家庭,而又偏友黄干,张治诸贤,清修苦节,有父风。与沉俱躬耕不仕。著《周易训解》,尝谓周子无极而太极之说得于“《易》有太极”之一言。易者变易,无体即无极之义。识者谓其发先儒所未发。
刘炳字韬仲。与兄爚从朱文公讲学于寒泉精舍,文公方编集《程氏遗书》成,兄弟研穷诵读,晨夜不置,用力精专。文公尝大书“诸葛大名垂宇宙”一时付炳11,所以属之者甚重。第淳熙戊戌进士,累官至朝请大夫,乞祠闲居,自号“悠然翁”。弟炯,字季铭,亦从文公学,庆元中登第。炯进贤县丞,迁固始令。晚岁挂冠归,徜徉于武夷之麓。
朱塾字受之。文公长子。既受家庭之训,又以父命从吕祖谦学。用荫官将仕郎,早卒,赠中散大夫。子鉴,奉直大夫,湖广总领。
朱埜字文之。文公次子。用荫补官,历监德清县新市镇、户部激赏酒库,赠朝奉郎。子钜,南康尹;铨,监登闻鼓院。
祝穆字和甫。曾祖确,歙名士,于朱文公为外祖,父康国始从文公居崇安。穆少名丙,与弟癸同事文公于云谷,得其微言绪论。性温行淳,学富文赡,著《事文类聚》、《方舆胜览》诸书。子洙在家庭讲论精密,尝著《四书集注附录》,第宝祐四年进士,宰执程元凤、蔡抗取其书进呈,除迪功郎、兴化军涵江书院山长。景定中,知军徐直谅特荐其学行于朝。(按文公所作《外大父祝公遗事》,自穆父康国已居崇安。一本载穆于《流寓》,盖误也。)
刘垕字伯醇,号静斋。建阳人。爚之子。补丞务郎,知江宁县,辟制置司幕官,以收李全功转朝请大夫,知常州、衡州、南剑州,以疾不赴,与其徒熊竹谷辈讲道终老。
熊节字端操。建阳人。甫十岁,读《易》,日诵二卦,即知问难,至通晓而后止。庆元中廷对,条陈三德,累官通直郎致仕。有《中庸解》三卷、《智仁堂稿》十卷,又有《性理群书》。
翁易字碎翁。崇安人。通六经,尤长于《春秋》。尝预计偕从刘爚游,因得登朱文公、蔡西山之门,讲明义理,往复辨难,悉究其旨。晚岁授徒于竹林精舍,言行有法,人称“竹林先生”。
熊刚大建阳人。少敏颖,从蔡渊、黄干游,问学专精而操行笃至。所著有《诗经注解》、《性理小学集解》。
蔡模字仲觉。元定之孙。行甚高,度甚夷,隐居笃学,一以圣贤为师,一时名士多师尊之。尝辑朱文公之书为《续近思录》。淳祐中,谢方叔、汤中乞表异之,以劝后学。有旨补迪功郎,添差本州教授。仍令有司录其所著书,并访以所欲言。卒,学者称“觉轩先生”。
李谊字叔楷。崇安人。苦学嗜书,通六经,尤精《礼记》。与子哲屡魁乡荐,开门授徒,学者多师事之。父子仕皆至司理参军。
徐几字子兴,号进斋。崇安人。通诸经,尤精于《易》,自朱、真后理学之传几称得其妙。景定间,臣僚交荐,与何基同以布衣召,诏补迪功郎,添差建宁府教授,兼建安书院山长。有《经义》行世。
徐宗度浦城人。善议论,通经史。所著书有《皇王大训》,曰:“古今大王之道与其为治之具尽在是矣12。”又有《经世明道集》,曰:“圣贤之道载之言,观其言足以知其所用心。”尝辟教官以卒。
丘富国字行可。建安人。尝受学于朱氏之门人。淳祐中登第,为端阳佥判。宋社既屋,遂不仕。著《周易辑解》十卷、《经世补遗》三卷、《易学说约》五篇,发明朱氏宗旨。
刘应李字希必,初名棨。建阳人。炳之孙。咸淳甲戌进士,建阳主簿。入元不仕,退与熊禾、胡廷芳讲明正道于洪源山,居十有二年,后建化龙书院于莒谭,聚徒讲授,学者云集。
熊禾字去非,号勿轩,一号退斋。建阳人。咸淳二年登第13,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束书入山,筑洪源书堂以讲学,其徒数十人,日以周公、孔子之说相磨砻。于文公诸书是信是行,以道教人而信从者众。后归故山,复创鳌峰书室,以为周、程、张、朱五贤为道统之的传,因祠之以侑圣师,而邵、马不与焉。日与四方学者讲肄其中,大肆其力于圣贤之书,如《易》、《诗》、《书》、《春秋》、《四书》、《小学》皆为之集疏;又取文公诸书择其至精且要者为一编,名曰《文公要语》,而以邵、马、张、吕及朱氏门人之说为附录;又为《大学尚书口义》,凡三十卷。今行于世者有《春秋通解》、《大学广义》、《易讲义》、《书说》、《四书标题》诸书。门人崇安安实,字子仁,本姓哀,长吉之孙,易今姓。刻苦务学,志刚理邃,尝预计偕,凡三劝驾,竟龃龉以卒。(一本谓熊禾辑《翰墨全书》,非是。)
张谅字子京。建安人。与弟责学《易》于丘富国,著《经史事类》、《书择》三十卷。后赠翰林应奉文字。责字壮天。
郑仪孙建安人。号翠屏。从丘富国学《易》。咸、淳癸酉应贤良举。又明年,少帝北行,仪孙退面著书《易图说群解》、《大学中庸章句》、《史学蒙求笺注》、《性理字训》。郡守吴某率幕属迎于学,师事之。
叶梦建安人。应聘赴临安。少帝北行,遂隐于西瓯,以讲学为事。有《经史旨要》及文集。
童成大字元伟。瓯宁人。博极群书,穷研性理,宋季优游林泉,不求仕进。谢枋得兵败入闽,成大首往省之。有《松壑集》
〔元〕
张复字伯阳。建安人。仕元为建宁路知事,师事郑仪孙学《易》,得丘氏之传。尝辑诸儒论议,编《性理遗书》十四卷。
〔国朝〕
苏伯厚名垶,以字行。建安人。聪敏博学,元季左丞阮□重其名14,累荐不起。益自韬晦,以养亲读书为乐。国朝洪武乙丑,有司以明经荐,授建宁府训导,后学多所造就。升晋府伴读,未赴。太宗皇帝即位,以知者荐,与修《太祖皇帝实录》,迁翰林侍书,复与修《永乐大典》,升检讨。两典春闱文衡,进讲东宫。其为学本于诚实,议论皆有根据。卒于官。有《素履集》。后以子镒恩赠吏部员外郎。
丘锡字永锡。崇安人。领洪武己卯乡荐,莅事工科,自陈愿受学职,除衡州教授。永乐四年,预修《永乐大典》,改衢州教授。宣德七年,又预修《太宗皇帝实录》,书成仍乞学职,改建昌教授,升正九品秩。自筮仕以来,凡典文衡者五,人称其公。性尤嗜学,致仕犹手不释卷,卒年八十。有文稿若干卷。
杨寿夫名松,以字行。建安人。洪武辛巳,郡守芮麟荐,授县学训导,秩满诸生请留,遂升本学教谕,历二十余年,多所造就,凡考典乡试者五,考会试者二。宣德中,少师杨士奇辈交章荐之,升翰林编修,预修《宣庙实录》,升修撰。正统中致仕,卒于家。
黄福字汝锡。博通经史,领乡荐,授杭州府儒学训导,勤于教诲,生徒多所造就。升太常博士,永乐中与修《五经》、《四书》及《性理大全》诸书,升本寺寺丞。
文苑
〔唐〕
叶京字垂孙。建安人。工词赋,咸通中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州人登第自京始。
游简言建安人。父恭,唐末进士,仕杨行密为别驾员外郎。简言少孤力学,徐知诰镇金陵辟掌文翰。及南唐国建,迁翰林学士、吏部尚书,进右仆射。
〔五代〕
江文蔚字君章。善词赋,后唐长兴中登进士第,南唐时拜御史中丞,坐劾宰相冯延己,贬江州。奉母以行,怡然不以贬谪为意。尝有诗云:“屈原若遇高堂在,终不怀沙吊汨罗。”久之召还,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与徐紘同掌词命。卒谥曰“简”。有《唐吴英秀赋》七十二卷、《桂香赋集》三十卷。子拯,端拱中登第,太常少卿。
江为建阳人。少游庐山,学诗于处士陈贶,居白鹿洞二十年,与县人江文蔚、杨徽之同时著名,屡举不第。有诗一卷。
钟谟字仲益。其先会稽人,徙居崇安。博识工文,仕南唐为户部侍郎。显德中,周师征淮南,南唐主遣谟及李德明奉表愿为附庸,因留不遣,逾三岁始得还;寻复入周,还,拜礼部侍郎。明年,被命入贡,对世宗赋诗有“归去老陪臣”之句,唐主闻而憾之。世宗问谟:“江南亦修守备乎?”对曰:“既臣大国,不敢复尔。”世宗曰:“吾与江南大义已定,保无他虞,至后世则未可知,当及吾世修城隍、治要害,为子孙计。”唐主乃城金陵,以谟知尚书省事。谟素善张峦,尝屏人与语。先是,唐镐以预谋杀李德明,与谟有隙,至是因谮谟异谋。谟又以议立太子,忤唐主意。会谟请令张峦以所部兵巡檄都城,唐主恶其侵官,贬国子司业,流饶州,杀之。
〔宋〕
黄监字仲卿。浦城人。举进士,除国子监直讲。同郡杨亿尤善其文词,延置门下,由是知名。累迁太常博士,为国史院编修官。尝诏馆阁官后苑赏花,而监特预召。修国史成,进直集贤院,以母老倅苏州。修《三朝宝训》,未及上,卒。有《谈苑》十五卷。
黄亢字清臣。浦城人。年十五以文谒章得象,得象奇之。游钱塘,以诗赠林逋,逋尤激赏。时王随知杭州,奏禁西湖为放生池,亢作诗数百言以奉,士人争传之。亢嗜学强记,文词奇伟,有《东溪集》二十卷。
徐陟字公明。博学强记,日诵万言。年未冠,挟所为文入京师见孙何,何大叹赏,勉试制科,上其奏议五十卷。召试,会有家难不赴。后擢祥符进士第,以朝奉郎判永州。尝作《白马谣》数百言励守边者,有“君思山岳重,汝命鸿毛轻”之句。
黄觉字民先。浦城人。景德中登第为殿中丞,有诗名,杨亿、刘子仪、章得象、宋祁皆与之唱和。孙萃,仕至职方郎中。
江任建阳人。景德中登第,有诗名。以秘阁校理知秦州,卒。杨亿称之。同县江立熙宁初登第,以文学显,尤工于题咏。
詹庠字周文。崇安人。祥符中进士,官至三门白波辇运判。景祐中,进《君臣龟监》六十卷,有诏褒谕云:“汝策名隽科,引籍华序,夙究圣贤之学,市载驰儒苑之名。爱摅敏词,备存懿戒。因燕居之一览,实体要之可称。”今其书行于世。三子,长彦猷,官至屯田郎;次彦迪,季彦方,并应贤良。
杨翊字正臣。天圣中,第进士,调南安尉,偶得微疾,竟投檄去。未几疾愈,或勉之仕,弗出,以诗酒自娱。其声律有晋宋间风度。蔡君谟与翊为同年,尤缔厚,始招以诗,又率同列荐之,俱不起。
杨蟠字公济。建安人。第进士,以诗知名,欧阳修赠诗有“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光”之句。元祐中,通判杭州,苏轼尝与唱和,后知温、寿二州。有集二十卷。
柳永字耆卿。崇安人。父宜,工部侍郎。永景祐中第进士,累官屯田员外郎。工于词章,尤擅乐府。范镇见其所作,叹曰:“仁宗四十年太平,镇在翰苑十余载,不能出一语咏歌,乃于耆卿见之。”有荐之者,仁宗曰:“此人不宜令仕宦。”坐此流落不偶。永与兄三复、三接俱为郎,皆工于文艺,有能名,号“柳氏三绝”。子悦,官至著作郎。
彭彝初名夷,字武山。崇安人。学问该博,谨守节行。侍郎刘夔以彝士检清修、文章典赡荐于朝。被召赴阙,试于紫薇阁,诰词褒美之。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终大理寺丞。有诗百余篇,皆优柔平易,无怨诽愤怒、无聊不平之语。
练定字公权。浦城人。第进士,绍圣初,吕惠卿知大名府,辟机宜召对论事,以尊主强国为先,忤时相,通判信州,终朝请大夫、广东提刑。有《青丘集》二十卷。
詹范字器之。崇安人。第进士,知惠州。时苏轼谪居,范与之赓和。范尝议葬暴骨,故轼和诗有“江干白骨已衔恩”之句。
吴激瓯宁人。栻之子。以米芾婿,工诗能文,字画俊逸。将命至金,被留。比还,命官翰苑,后迁待制,知深州。有《东山集》十卷。
章岷字伯镇。浦城人。举进士,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诗先就,仲淹览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官至先禄郎。弟岘、岵、嶙俱登第,岘,广西提刑。
张伯玉建安人。第进士,举书判拔萃科。嘉祐中为御史,尝攻宰相文彦博,彦博不自安而去。后出知太平州。时曾巩为司户,伯玉一日语之曰:“吾方作六经阁,子为我记之。”巩数呈稿终不合意,乃自为之,其首云:“六经阁者,诸子百家皆在焉,不书尊经也。”巩叹服,从此益励于学。伯玉后迁司封郎官。有《蓬莱诗》二卷。(今按记文为平江作,与此不同。)
徐大正字得之。瓯宁人。尝赴省试过钓台,题诗云:“光武初从血战回,故人长短尚论材;中宵若起唐虞兴,未必先生恋钓台。”苏轼见之,遂与定交。尝筑室北山下,名“闲轩”,秦少游为之记,轼为赋诗。人以“北山学士”呼之。
翁迈字仲和。崇安人。熙宁五年,年甫十三为本郡举首,强记能文。同县刘褒字伯宠,十岁能属文,登淳熙进士第,居官有声,除司门郎中。才高见忌,不获久仕于朝,归老林泉,自号“梅山老人”。有《梅山诗集》。官终朝请郎,知泉州。
黄篑字仲实。浦城人。震曾孙也,其从祖监,名尤著,篑少慕之。元祐中,登第为赣县尉,居官不能俯仰,罢去。再起为宣城丞,久之调奉新令,不赴。少年时尝著《易传》,推明大衍之数,号为精确云。
徐常字彦和。浦城人。父融,问学该贯,与陈襄为友。常元丰中登第,历州县,所至有声。绍圣间,两任监司,最后除知吉州,奸民猾胥畏如神明。与苏轼兄弟游从甚久,又每慕二宋为人,尝有诗云:“事业要须师二宋,文章端是学三苏。”而轼亦尝称其为天下奇男子。弟当,亦登第。
暨陶字粹公。崇安人。长于声律,以赋知名。元丰五年廷对,初定陶为第一,胪唱者乃以洎音呼其姓,迄不应。神宗顾考官苏颂,颂奏当以入声呼之,果出。时以次名递升唱第,已数人矣。陶怡然无恨色。官至承议郎。子唐裔,登第,累官中奉大夫。
章授字荣之。浦城人。得象从孙,少从得象游京师,学擅辞场。绍圣四年,省试第一。元符中,陈瓘荐其贤,除知海州。
江滋字益之,一字德脩。崇安人。第进士,调耒阳令。时舍法行,滋始至,视学宇颓弊,即鼎新之,作《谕学诗》七十韵,备述朝廷勉励士子之意。监司上其事,特迁一官,继知长社县。时苏辙退居颖上,杜门谢宾客,惟滋每造得其容接,旦相与唱酬,有《颖川集》。官至朝议大夫。
姚易字梦锡。浦城人。元丰中擢进士第,两任教官。崇宁初以荐者召对,除诸王宫教授,逾年授开封推官,满秩除通判。里人何述时为府尹,每遇休沐,辄相与觞咏通夕。易与叶常、何去非尤相缔厚,平时酬唱甚多。有《毕集》十卷。同县吴骏字晞远,亦以元丰中登第,官至饶州通判。有《诗解》二十卷,文集十卷。
徐遹字绍闻。瓯宁人。崇宁中,以特奏对策迎合意旨,擢第一人,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通赋诗云:“白发青衫老得官,琼林顿觉酒肠宽。平康夜过无人问,留得宫花醉后看。”入馆为校书郎,改直秘阁,知广德军。
彭路字通吉。崇安人。文思清新。崇宁三年,特奏名第一,徽宗褒谕,路谢以诗,帝命翰林学士和之。孙奭,绍兴中登第。
杨字元晖。浦城人。崇宁中,擢进士第,调主锺离簿,表进《中台甘露颂》,改郴州司录。还朝,复进所业二十卷。帝奇其才,擢知大宁监,上殿称旨,除主管官告院,以朝奉大夫出知蕲州。有文集三十卷、《宦游集》十卷。
张豸字正仲。浦城人。登大观进士第,调弋阳县丞。宝学翁彦国举师勤王,辟豸为参赞军事,以争彦国不见听,遂不赴。绍兴初,知海阳县,时军兴敷敛百出,豸与民约必无追扰,军需亦如期而集。豸工骈俪之学,有《双溪漫叟集》二十卷、《松窗摭遗》十二卷。
叶常字权之。浦城人。绍圣中进士甲科,授太学正,迁博士。大观初,除太常博士,迁工部员外郎。累丐祠补外,出知河中府。常喜作诗,有文集五十卷。
周固字适可。浦城人。崇宁中,释褐调萧山尉,用尚书黄裳荐改舒州教授,秩满,调漳州教授,移江东提举司管勾文字,又以尚书曾孝广、丞相何执中荐宜处师儒之任,除太学正,迁博士,除京畿提学,诏拜监察御史,擢辟雍司业。累章乞外,直秘阁知沂州,未赴卒。有《壁水集》十五卷。
何去非字正通。浦城人。学问该博,有识度。元丰中,对策论用兵之要,擢优等,除武学教谕。使校《兵法七书》,书奏,复见褒赏。未几,擢博士。苏轼见其文,惊曰:“此今班、马也。”力荐于朝,诏加承奉郎。岁余出为徐州教授,秩满,知富阳县,政课为一道最。改通判沧州,抚绥流民,人赖以安。除司农丞,恳求外补,改庐州通判,卒。有文集二十卷、《备论》四卷、《司马法讲义》三卷、《三略讲义》三卷。
刘韫字仲固。之弟。以门荫入仕,历倅三州,典二郡,皆有政声,后以朝散大夫致仕。筑室县南,有台榭花木之胜。自号秀野,与刘子翬、朱元晦诸贤唱酬甚多。子子翔亦能诗,有父风,为浏阳丞,秩满归,不仕。
翁挺字仕挺。崇安人。彦约子。少能赋,及长该博群书,落笔即数十言15。政和中,以季父彦国恩补官,调宜章尉。朝臣交荐。召赴阙下,所陈皆朝廷急务。奏对移时,上喜曰:“何见卿之晚!”改授少府监丞。时相怒其不附己,逐之,遂不复出,号“五峰居士”。有诗文集二十卷。李纲称其文雄深雅健,渊源浩博;又称其诗凌厉奋发,绝去笔墨畦径间。
熊克字子复。建阳人。好学工文,胡宪器之,曰:“之学老于年16,当以文章显。”第进士,知诸暨县,部使者芮辉以为古循吏,表荐之,入提辖文思院。孝宗得其文于近习,内批直学士院,宰相不可,乃以为校书郎。克感知遇,数有论奏。后除起居郎。平生博闻强记,喜著述,有《中兴小历》、《九朝通略》、《官制新典》、《帝王经谱》等书。
詹慥字应之。崇安人。安贫守道,一介不取诸人,诱掖后进,孳孳不倦,从游者多所成立,尊为乡先生。为文操笔立就,人以为腹稿。晚为赣之信丰尉。有文集二十卷。
宋翔字子飞。崇安人。幼颖敏,七岁时,刘子翬命赋灯诗,援笔立成,大为所称赏。绍兴中,第进士,累官国子监簿,受知张浚,为浚十客之一。韦太后既归慈宁宫,祥瑞交至,献《绍兴乐府》十二章。寻差湖南帅司参议官,以朝散大夫致仕。有《梅谷文集》。同县刘式字抱一,博学,尤长于笺奏,为乡先生,与翔及翁石氏号“三俊”。晚年由特科调光泽尉。
刘如愚字明远。与从子珙同登第,调秀州海盐尉,获海贼,改秩知福州古田县。秩满,倅德庆,擢新州,寻除行在审计院,就除江西帅司参议官。如愚有才干,善属文,尤喜吟咏,居乡日每与朱文公唱酬。
张炳字叔明。浦城人。少有奇疾,在太学师事蜀士史载之,极医方之妙。暨归乡里,推心究物,无问贵贱贫富,有谒必往视之,不避寒暑,全活不可胜计,乡人德之。嗜学能文,老而不倦。历澧州录参致仕,卒年九十。魏掞之称之曰“太古遗民”。
黄铢字子厚。崇安人。少师事刘子翬,与朱熹为同门友,少熹一岁,为文略相上下,熹每叹其不可企及。其文喜学太史公,诗喜屈、宋、曹、刘,而下及韦应物;尤喜琴书,隶法甚古,得魏晋以前笔意;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既卒,熹为序其集。
林光字子辉。建安人。乾道初登第,撰《建安志》二十卷,考究精确。历循州教授,用韩无咎荐除敕令所删定官。又尝著《时务论》、《兵论》、《迂论》数十篇。
彭止字应期。崇安人。自号漫者。诗笔甚高,尝谒辛弃疾,值其昼寝,题一绝于斋而去。辞云:“棋子声乾案接尘,午窗诗梦煖于春。清风不动阶前竹,谁道今朝有故人。”弃疾觉,遣人追之,延留累月。所为诗皆清丽典雅,有《刻鹄集》。
赵善沛字济世。居崇安。父不槁,擢进士,官至朝奉郎。善沛克绍家学,淳熙二年亦擢进士。历仕皆以廉勤称,攻苦敷淡17,过如寒素,闲居杜门,人罕识其面者。尝赋《雪诗》云:“儿笑真珠碎满盘18,女疑荷叶雨中来;道人心下无些事,三个柴头品字煨。”后终于南康守。子汝郛。
江史字梦良,号介轩。崇安人。登淳熙进士第。初,史家贫好学,尝慕大魁木待问之名,不远千里而取正焉。逾月告归,待问曰:“吾《易》东矣。”后就试南宫。有贾寅者,太学名流也,试罢,遍谒同经参问所试之文,私喜无出其右者。及见史文,惊曰:“公第一人矣!寅次焉。”洎揭榜,果如寅言。后历袁、泰、吉三郡学官。
李仲光字景温。崇安人。开熙初进士甲科,每以才高见忌,仕途多颠顿。自雷阳分教归,养晦十余年,放情山水,寓意花木,主盟书社。少精老、庄、韩、柳之文,善记序,有古体,晚年诗笔愈高。时相勉其出,调湖南幕属而卒。有《肯堂集》。
刘济字应徐。崇安人。有诗名。尝题赵必涟梅花庄云:“庄后庄前千万枝,元方题匾季方诗。何当把酒对花树,坐到参横月落时。”有《日行辩》、《明德辨》行于世。
哀长吉字叔巽。崇安人。嘉定中,登进士第,调静江军掌书记,秩满,遂致仕。号“委顺翁”,徜徉林泉,托兴吟咏,虽老手不释卷,至道释书亦尝历览,后学多师事之。卒年八十九,有《鸡肋集》。
宋秉孙字彝父。笃志励行,博学能文。宝祐中第进士,官至朝奉大夫、尚书省主管架阁文字。入元不仕,以吟咏自娱,卒。
彭箫岩号归峰。崇安人。尝领乡荐,前辈咸以老成礼之。性不嗜酒,诗文窥韩、杜户庭,掐肝刿肾,不轻缀一字,嗜学至老不倦。县尹杨补植清献梅,命赋云:“清献堂前树,无枝可著春。岂知三百载,复有种花人。”
赵必涟字仲连。崇安人。少刻苦读书,开庆间,以父泽当补官,辞不受。晚筑室黄柏里,自号“山泉翁”。植梅数百株,名其居曰“梅花庄”。与弟若日徜徉觞咏其中。尤精于医,有《倚梅吟稿》。
赵若字自木,号霁山。崇安人。咸淳末登科,入元不仕。性倜傥不治生产,酷好吟咏,常徜徉山水间,遇会心处辄居数日,人以陶、阮辈目之,评者谓其所作得晚唐风致。
范师孔字学可。崇安人。咸淳中预荐,肄业武夷书院,三司辟充讲书,横经析理,后进赖之,与子弃俱能诗。师孔所为诗文号《画饼编》。同县郑德普又与师孔及赵若日相酬唱,诗名相伯仲。
〔元〕
毛直方字静可。建安人。宋咸淳中预荐,入元授徒讲学,士争趋之,有《聊复轩稿》二十余卷。尝编《诗宗群玉府》三十卷及《诗学大成》。后被一命,得教授半俸终其身。同县人虞韶,字以成,尝纂集《小学日记切要故事》行世。虞廷硕,字君辅,尝编集《历代诏令》四卷、《制诰》五卷、《古赋准绳》十卷行世。刘边,字近道,工诗,有《自家意思集》。
王佛生字子善。建阳人。资质纯美?攻进士业两举不第,隐居溪源庄,以诗鸣世。尝作《东阳怀古诗》,有“东阳酒味香千古,云谷书声歇几年”之句。
杨载字仲弘。浦城人,后徙杭州。少孤,博极群书。皇庆乙卯,擢进士第,以大臣荐除国史院编修官,出为宁国路推官。其文一以气为主,而诗尤有法,与虞集、范、揭奚斯齐名,世号“虞杨范揭”。有诗集行世,柠序之曰:“仲弘天资旷达,气象弘朗,开口论议直视千古,每大众广席,占纸命辞,翬睨横放,尽意所止,若良马下长坂而无留行,一代之杰作也。”
〔国朝〕
张矩字孟方。其先广陵人,父伯岩为五夫巡检,家焉。矩依屏山刘子翚家,得其遗书而读之,遂通五经大旨。洪武初,荐授儒学训导,诸生从者随其资质高下各有所得。所作经义明白简切,一时学者宗之。
蓝智字明之。崇安人。元季从三山林泉生学《春秋》,又从杜清碧学《诗》。洪武十一年,以明经荐,拜广西按察司佥事,廉惠之声著于一道。有《蓝涧集》。兄静之,元季为武夷山长,亦学《诗》于清碧,有《蓝山集》。
蒋易字斯文。建阳人。笃信好学,工诗善属文。有《鹤田集》及编《国朝风雅》行于世。
士行
〔宋〕
柳宏字巨卿。崇安人。崇之子。咸平中登第,兄宣官于济,奉其父以行,及父殁,宏适按狱密州,闻讣徒跣冒雪奔丧。有诏起服,宏诣阙三上章,乞终制,不报,又谒丞相泣诉,终不得请,时论贤之。后因官江东,过庐山乐之,卒居焉。官终光禄卿。
曹修睦建安人。修古之弟。廉介自立。举进士,有声乡里。累官都官员外郎、知邵武军。景祐中,用中丞杜衍荐为侍御史。尝言李照所改历代乐之迂。改司封员外郎,出知寿州,徙泉州,坐失举夺一官罢去,后以知吉州不行,分司南京,年五十二即致仕。章得象表其高,诏还所夺官,卒。
刘民先字圣仕。崇安人。熙宁初,试礼部不合,慨然曰:“亲老矣!”归即潭溪作一枝堂以养。后以特奏名入官,封其母“崇安县太君”。民先敦信义,里人有争,或不谒吏而决于民先者。以子贵赠太子太保。弟民觉与民先终始孝养,既葬,庐于墓旁,日夜悲哀,乡评尚之。
徐昌之字应时。崇安石臼人。以乡贡入辟雍,登庆元二年进士第,调醴陵尉,有能声。帅守史弥坚荐于朝,未几,父母继卒,昌之慨然曰:“吾为亲而仕,今禄不及养,吾休矣!”继调庐陵丞,宝庆录参,代期至,皆逾年不行,往往代者促之始上,然竟归老于家,时人称其恬退。
〔国朝〕
杨诚字性之。松溪人。永乐中领乡荐,授四会训导。秩满,升天台教谕,改缙云,所至陶淑士子,多所成就,以致仕卒。诚操履端方,问学该博,所著有《冀铁稿》。
赵熙字文辉。浦城人。正统间,由太学生授滨州判官,为人迟纯愿悫,勤于问学,往往百倍其工,不底于成不已也。至其素履尤持重笃实,与物无所忤。自筮仕之初以至归老,冠服不改其旧,人称其有儒素之风。
风节
〔宋〕
徐九思字公谨。崇安人。登进士第,调蕲水尉,历知双流、宣州、南陵三县。时赵抃、唐介交荐,入判三司,坐忤时相,通判广州。神宗召对,面赐褒谕,有老成练事之称。既而,王安石以其讥议新法,又附司马光,坐废十余年。元祐初,召为江淮等路发运副使,致仕。有《新丰集》行世。初唐介以论张尧佐谪英州,九思送诗有“忠谠若教无窜逐,奸邪何计窃安荣”之句,仁宗览之,遂召介还。
杨训字公发。浦城人。元丰中,第进士,历训陕茶干,调山阳19、东阳二县令。问学精博,尝著《礼记解》二十卷。初,训受业王安石之门,时蔡京同学,后京当国,余深备道京欲见训之意,训曰:“某辛勤力学,粗立门户,今老矣,荣除非所望,他日躜足岂能仆仆与诸公为岭峤之行耶?”故卒老常调,人咸高之。
黄字东晖。瓯宁人。绍圣初登第,后知曹之属县。童贯宣抚陕西,恐吓官吏以壮其威,道出曹州,郡县罗拜于庭,独秉笏挺立。贯密令询其姓名,遂弃官去。
叶默字彦思。建安人。第进士,徽宗时知泗州。会诏改宣梵院为神霄官,默极论“汉唐之主崇信方士,广建真馆,使民力困于兴作,财用废于土木,非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明道阐教为生民福也!”疏入,谪郴州,已而复官,卒。崇安翁采,字景文,大观中为太学生,屡上书言事,寻登第调归州教授,复疏论花石纲扰民,左迁潭州刑曹。
张巨字国材。浦城人。第进士,为襄邑令,以治最称,擢秘书省正字。徽宗时召对,首论绍述,迁殿中侍御史。燕云之役,巨将论童贯、蔡攸之非才,恐起边衅。章成以语中丞石悆,悆以告攸,有旨不许上殿,坐是出知泰州。历湖南运副,召为司勋郎中,除利州路计度转运使,寻谪池州。钦宗初立,复元官。崇安彭极,字原中,亦登第,历辟雍博士、宗于学录,上书论任子滥恩等事,不报,出通判沅州。
杨公度字元宏。训之子。政和中登第,历福建提举常平司主管。赵鼎尝荐其才。秦桧弟梓与公度同年,称公度学问于桧,或劝使往见,公度诵其父言谢之。公度尝摄潭州事,军兵更戍,有以浮言动众者,立召主将诛首恶数人。有《玉峰集》二十卷。
陈朝老字廷臣。政和人。元符末,为太学生,论事剀切,台谏受蔡京风旨,例以狂妄目之。大观三年,以何执中为左仆射,朝老上书曰:“陛下即位以来,凡五命相,有若韩忠彦之庸懦,曾布之赃污,赵挺之之蠢愚,蔡京之跋扈;今复相执中何为者邪?是犹以蚊负山也。”宣和末,复与陈东等上书论蔡京、童贯、王黼、李彦、梁师陈20、朱勔为“六贼”,且曰:“愿陛下速取六贼肆诸市朝,传首四方,以谢天下。”书奏,编置道州。建炎改元遇宥归耕石门。绍兴间,三诏征之,坚辞不起,学者称曰“陈三诏”。
徐骧字士龙。刻意问学。居太学时,二帝北狩,上书行在所,朝奏暮召,会有沮之者,卒不用其言,然识者皆服骧之先见。太学初兴,就试者万人,学官以《天下明察》21为论题,遂冠多士。丞相秦桧邀骧与其弟游,骧辞不就。以疾请祠,授吏部架阁,卒于官。
朱怀英字晋老。建安人。建炎初,诏求文武材略出伦之士,有司以怀英列。诏从幸扬州,怀英坐后至,罢归。既又上书,其略云:“楚怀王以五千里之地,带甲百万,不能报父兄之辱,臣尝愤此。愿为朝廷衔命折虏,责之以义,而大兵继进,臣虽不免郦生之烹,亦足仰成陛下孝弟之志,虽死犹生也。”时方议和,不果用。
吴球字元璞。政和人。建炎中,赴廷试,首言:“陛下任相非人,太学生陈东以直谏见诛,臣恐异日有指鹿为马,终无敢发其奸者矣!”又言:“陛下有畏避小心,而无规恢远略。”降下州助教。未几,复赐进士出身,历泰州兴国军、福州、明州教授。
欧阳凯士字彦成。建阳人。为文敏健。建炎间一举不第,属兵兴,上书论当世得失,时相以为狂躁,编管洪州。久之得还,徜徉玩世。预知其将死之期。有《无旁集》一编。
陈元裕字德宽。瓯宁人。博学能文,补入辟雍。绍兴十二年廷对,力诋和议。试教官入等,分教明州。汤鹏举为御史,首荐之,召除将作簿。
忠烈死难附
〔宋〕
曹觐字仲宾。建安人。修礼子也,叔修古卒,无子,待制杜杞请授觐建州司户参军为修古后。皇祐中,以太子中舍知封州。侬智高叛,攻封州,州人未尝知兵,士卒才百人,不任战斗,又无城隍以守。或劝觐遁去,觐正色叱之曰:“吾守臣也,有死而已,敢言避贼者斩!”麾都监陈晔引兵迎击贼,贼众数百倍,晔败走。觐率从卒决战不胜,被执,贼戒勿杀之,诟使拜,且诱以美官。觐不肯拜,且詈曰:“人臣惟北面拜天子,我肯从尔苟生耶?速杀我幸矣!”贼犹惜不杀,徙置舟中,覩两日不食22,贼知其无降意,害之,至死诟贼声不绝。事闻,赠太常少卿,录其四子,后立庙封州。
陈洙字思道。建阳人。登第,历殿中侍御史。嘉祐中,上疏助司马光乞早建储嗣,且曰:“陛下以臣为怀异日之图,莫若杀臣之身,用臣之言。”疏方上,即仰药以卒,奏下,大计遂定。仁宗闻洙死,赐钱百万。元祐初,用光言官其一子。
刘字仲偃。崇安人。第进士,历鄜延、真定帅。靖康中,以资政殿学士充河北宣抚副使。太原陷,召入觐,为京城四壁守御使,方将款师以缓虏谋,宰相沮罢之。及京城失守,始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方议立异姓,讽使为助,即仰天大呼曰:“有是乎?”归书片纸曰:“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使亲信持报诸子,即沐浴更衣,酌巵酒而缢。建炎初,赠资政殿大学士,累赠太师,谥“忠显”。重厚谨畏,至临大事毅然不可回夺。靖康死义之臣,与李若水尤著。
吕祉字安老。建阳人。宣和上舍释褐。绍兴中,知建康府,与吴若、陈充共议作《东南防守利便》三卷上之,大略谓:“立国于东南者,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今临安僻在海隅,移跸江上,然后可以系南北离散之心。”金人入淮,韩世忠退保镇江,祉乞亲御六师,车驾至平江,金人退却。寻以刑部侍郎充督府参议军事,加兵部尚书参谋军事。会统制官王德,郦琼不协,德既罢兵,祉亦旋密奏乞解琼等兵柄。语泄,琼大怨怒。既而有旨召琼赴行在,琼遂叛,执祉迫使趋刘豫,祉大骂不从,遇害。赠资政殿大学士,庆元间立庙赐额以旌其忠。
黄璘字邦美。浦城人。政和八年登第,除分水丞,改密州教官,再丞拱州襄邑。靖康元年,金人犯阙,分兵袭拱州,城陷,守臣死。虏据州治迫郡县吏役为向道,一郡风靡听从,独璘移病不出。虏趋迫急,璘遂赴井死。后事闻,诏赠朝奉郎,官其弟之为璘后者23。
翁延庆字德甫。崇安人。以父荫补官。靖康初,知聊城县,举义兵从王若讷等勤王,至京南薰门与金人血战,死之。赠朝散大夫,官其子世修。孙允明,登淳熙五年进士第。
魏孝友字移可。瓯宁人。卓荦不羁,弱冠入太学,应诏论时政得失,凡上十余疏,莫不鲠切。金人犯阙,钦宗被留,孝友作歌一篇,情辞凄惋,传播虏营。躬诣军前欲与粘罕辩,伏地两日不得达。傅亮勤王至阙,檄为幕府从事,慷慨请行迎高宗。比即位,授迪功郎,令定远。时群寇犯邑境,孝友出兵与之战,会邑僚先遁,孝友以孤军弗能支,遂死之。赠朝奉郎,官其一子。
魏行可字当时,瓯宁人。自幼机警,日记万言。甫弱冠,恒以立身扬名为孝子事。建炎中,以太学生应募见上,曰:“西郊多垒,卿大夫之辱也,臣不敢爱其死。”上亦呜咽久之,遂假礼部侍郎使金,因留不遣,尝语其属曰:“人谁无死?为国死犹生也。”乃遗书金人,警以不戢自焚之祸。金人逼其仕,不从,即仰天号恸,饮鸠而死。绍兴中,赠秘阁修撰,官其家四人,孙公寿韶州推官。
潘中字民极。浦城人。擢进士第,知长溪县。建炎丙午,二帝北狩,中拜诏涕泣交颐,见者皆为感恸。次日成诗五章,以泄忠愤,辞极凄惋。会建卒叶侬叛,中虑其迫境,团结民兵号“忠义社”以为之备。明年,贼势益张,宁德县令遗书告急,中寅夜赴之,冒险以战,遂为所执。寇闻其名,胁之使从,中叱之曰:“汝受朝廷给赏,养父母妻子,辄肯孤恩背叛,我恨不斩汝万段,肯与汝俱生耶?!”遂遇害。事闻,诏赠朝请大夫,官其二子。
刘纯字君锡。建阳人。少喜骑射,以父荫主簿沙县,绍定间调湖北帐干。时邵武寇刘定国等群起,延平、旴、抚、泉、漳之间民罹其毒。纯道闻群寇迫近乡邑,归散家财,招募义勇,为讨贼计。樵守王遂请于朝,命纯知邵武县。纯将所部兵,并收郡之散卒,由是军势大振,诏号其军曰“忠武”。建守赵访夫乞移其军往击贼,俘获甚众,安国亦就擒。翌日,纯率兵往招降下瞿贼,为贼所得,不屈死之。事闻,赠朝散郎。纯之族谥“忠显”,子羽“忠定”,珙“忠肃”,领“忠简”,纯封“忠烈”,是谓“五忠刘氏”。
朱浚字深源。文公曾孙。累官吏部侍郎。元师至福安府,王刚中以城降,浚不屈死之。
徐梦发浦城人。嘉熙二年,与兄华老登进士第,累官至朝议大夫、广东招捕使。居官二十八年,平恕仁慈,未尝一息忘忠孝,凡讨捕所至,靡不望风来附。丙子岁元兵下江南,梦发守仙霞,袭兵猝至,左右众溃,独踞坐大诟,遂遇害。唆都闻之,诛其为害者数人,特举其子义,授以平安军同知。(已上俱忠烈。)
王佐才字昌辅。崇安入。少游邑庠有声,善谈兵法,尤精于弧矢。建炎间,范汝为窃发,佐才总义兵御之。后建阳弓级王延胜等聚众剽掠,佐才为先锋讨平之,以功补承信郎。后为吉州水军统领,与胡义战中流,舟坏而殁。吉人为之立庙。子伯宽以父泽补官,终钦州巡检。(死难附。)
〔元〕
彭九万字好古。崇安人。德祐元年,为太学生,上书言贾似道误国,书入不报。元至元二十年,黄华倡乱,时九万客县之石臼里中山,寇以兵胁使从己,九万斥之曰:“大命在皇元,鼠辈可逆天乎?吾岂汝徒也!”卒遇害。九万工辞赋,或谓其有楚骚之风。
叶景仁字天德。松溪人。少孤,重信义。至正壬辰,由政和县尉升浦城尹,奉省檄讨政和西里寨寇。值岁饥,出家资饷兵,率先入南里,遇贼邀击败之,擒戮渠魁,抚其胁从者俾归生理。次日进攻贼巢,抵西里蛟龙桥,贼悉众来拒,景仁复战败之,乘胜深入,后援不继,为贼所执,断其右膊,大骂而死。
张昇建阳人。以神童举入胄监,官至江西儒学提举。至正戊戌,陈友谅据豫章,追取诸司印,昇乃投其印于井,不食而死。(已上俱忠烈。)
孝义
〔唐〕
刘常建阳人。父丧,庐墓七年,有灵芝两茎生庐前。建中元年,刺史陆长源、观察使常衮以闻,诏旌其门,赐粟帛,改其里曰“忠孝”。
〔宋〕
杨倚字永年。亿之弟。第进士,真宗以亿故,特升甲科,历开封府工曹。遭母兄之丧,痛念骨立,归凄故庐,不复从官,州里高之。
郭周孚字仲先。建安人。事母至孝。熙宁间,调湖州德清簿,迁闽县令。尝游苏轼之门,声誉籍甚。居母丧,哀毁笃至,既葬,庐墓三年。郡守欲以八行荐,力辞。服阕,以朝散郎通判兴国军。子择仁登第。
张以中瓯宁人。仕至都提举。生事既尽孝,及父殁讣至,哀毁逾礼,自以亲老在堂,宦游于外,且有厚禄,生不能为养,死不得就敛,遂不食,哭死道中。诏旌表其门曰“纯孝之家”。
胡渊字泽之。崇安人。少聪敏能文,长益强识。熙宁初,以亲老家贫,授学江浙。每岁终,度父母所须力能致者尽市归以献,退无私焉。后以母末疾,不复远游,即里闬教生徒,晨夕归省。每诸生馈食有甘,必持归以佐母膳,母怜其诚,为之强进,食蔬饮水,躬自安之。比其子安国入官,尽斥其俸以赡,兄弟之子又取而教之。后赠光禄大夫。
胡师徐字宗武。崇安人。于安国为疏属。博学通经,尤长于《诗》。绍兴中,第进士。幼失怙,事母尽孝,名闻乡闾,朱文公亦称其操行。母丧庐墓三年。以禄不逮养,竟不仕而卒。
雷觉民字将道。建安人。父将得官卒,其祖叹念不已,觉民誓必继父业。逾十年,第进士。调漳浦尉,甚有政声,改湖州司录。太守不以时给粮,诸军喧于庭,久不退,觉民喻以经制钱代给,后当积月俸为偿之,诸军感谢而去。知南华县,丁母忧,庐墓三年。后倅乡郡,未老丐祠卒。先是,于官所买婢从嫁,询知为宦家,遂辍女奁嫁之。尝有盗窃其妻之冢,觉民怜其贫,遗之以米,乡人称之。
黄昭武字世忠。简肃中之四世孙也。刚毅有勇。其祖自邵武徒瓯宁。德祐间,闽浙骚扰,饥馑相仍,邻郡人多相杀掠;昭武出粟赈其乡人,且告之曰:“若辈当以忠孝存心,与我戮力捍守一方以保身家,毋效彼猖獗,恐他日噬脐之悔无及。”众皆感其义,出死力以相守,无敢擅为非者,一方为之帖然。
〔元〕
祖浩然字养吾。浦城儒家子。至元中,黄华盗起,政和官军剿灭之,还经浦城,掠其母以去。浩然才六岁,声问不相闻者二十又八年。至大间,福建帅府檄为书院长,将之任,忽有告以母在河南而不能名其地,遂悯然弃职,辞父往询之。间关数千里,足迹几遍河南,甫得于唐州之境,奉以来归。于时搢绅士夫贤其孝行,多为诗文赏之。
叶隽字良弼。松溪人。读书通大义,有孝行。祖母年高,足疾不能动履,隽与姊妙儒舁而起卧者五年。至正乙未间,父景仁死于贼,倾家资募壮士从间道入贼境,杀其渠魁,载父尸以还。事闻,授南丰州同知,力辞不拜,庐于墓侧,旦夕悲泣,芝生隧道。自号“湛庐樵者”。
林童字本初。浦城人。生于元季,三岁失怙,事母克孝。读儒书,敦信义,持身端谨,与物无所忤。乡有死丧无告者,即济以棺而敛之,人咸高其行义。
徐添禄字仲贵。浦城人。世读书尚义,至仲贵尤乐施予,尝制良药以疗病者,多所存活。性恬淡,不乐仕进。邻有郑姓者,家素饶于财,尝有白金一缶窖于地,人无知者,既死,徙他所,故庐就弊,而沟渠壅塞,暴雨水四溢,仲贵患之,因浚渠掘地,得前所窖金,即召其子归之。后季子奇仕至广东右布政使,人以为积德之应。
〔国朝〕
叶彬字允均。建安人。父浚,永乐丙戌进士,知鄱阳县。一日公出,暴水坏廨垣。彬祖母令人撤板榜以权蔽。仇家发其事,彬母闻法当论死,欲以身代。彬时年十岁,即自诣官首实,得收赎。后都察院疑其狱,逮问拷掠再四,终始一词,甫得圣裁宥免。未几父卒,祖母亦故,彬与母同扶二柩还家。母誓不再醮,躬亲纺织以给彬学。后彬学有成,历六安、虞城二学教谕。
魏祖忠字邦直。建安人。自幼读书恒以古人自期。父康以丁产应广实仓斗役,亏粮法当论死,祖忠毅然别妻子诣官请代父罪。系狱岁余,典刑官至,将论决,忽遇恩宥得原免,人以为孝感所致。
杨伯安字文思。建安人。性敏能文。蚤丧父,事母孝,尤笃友于义。洪武初,有司尝以人材荐,伯安以母老不就。兄伯祥应斗役,亏粮罪当死,伯安请于母曰:“兄无嗣,而不肖有子,可以代兄死。”母泣,然其请,即诣狱,被械者岁余。临决日忽遇恩宥,乃得原。
胡本字贯通。建阳人。性最孝,尤精地理学。父丧庐墓三年,惟啜饘粥,茹蔬,乡闾称之。年四十五卒。郡守芮麟为篆其墓碑曰“孝子鞠庄先生之墓”,旌其孝也。
黄宾字朝用。崇安人。性孝友温和,问学有源委,由邑庠生入南雍,文行为六馆最。援例归省,中途闻父丧,徒跣匍匐至家,葬父于白花岩下。蔬食水饮,庐于墓侧,终其丧。亲族有不克葬者推地以与之。卒之日,邑人咸悼惜,奔走哭吊者踵相属于道。
余应字则亮。政和人。蚤从江惟志游,以私淑文公之学。性凝重,寡言笑,恒以礼自律。家迩圜阓,足迹未尝入县门。蚤失所恃,事继母愉而婉,处继母弟顺而友,凡饮食衣服必先弟而后及己。洪武初,以明经荐,起为儒学训导,迁留守司知事。执父丧一遵文公家礼,不用缁黄。
张添保字求安。浦城人。天性至孝,痛父早世,言及辄流涕哽塞。事母尤谨,承颜顺志未尝少懈。母患痈,亲为吮血,及卒,殡殓葬祭一于礼。乡闾有贫窘无告者,计家资有余即推以赈济之。义方之教尤笃。长子善,登永乐辛丑进士第,拜监察御史。
陈荣字希仁。瓯宁人。少失怙,事母孝谨,备极甘旨。母患目疾失明,昼夜扶侍不少离。每夕稽颡北辰,祈母目复明,似闻有人语曰:“以舌舐之愈。”荣如其言凡十年,一旦复明。母后患病卒二日,心尚微温,乃以药灌入鼻,至夜复苏,年九十四终。永乐丙申建大水,二于俱髫年,流一夜余,抵福之螺洲,遇潮冲达岸。邻家弗戒于火,及其庐数四,辄反风而灭。乡人以为孝感所致。
苏森字公懋。浦城人。性孝友,父母尝染沉疾几于不起,森刲股肉为糜以进,疾寻瘥。生平喜读书行义,尤精于医,或以疾告,辄施以剂。学宫桥圮,即捐资葺之。景泰中,输谷五百石以助赈济,赐冠服旌之。
校注
1“责”当作“谪”。下有“新州谪命”可证。
2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而卒传其父之学”
3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马伸”。
4按建阳、崇安各县志俱载:“朱松疾革,以家事属刘子羽。于羽为筑室里第之旁,朱于奉母居焉。”
5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以斯文自任”。
6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更铸太常钟磬”。
7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尝聚士友肄业”。
8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秦桧子熺拜元枢”。
9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郭缜”。
10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杰尝困赵鼎子汾,以媚秦桧”。
11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一诗付炳”。
12嘉庆《浦城县志 人物》作:“徐宗庆尝著《皇王大训》,曰:‘古今帝王之道与为治之具尽在是矣。’”
13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咸淳十年登第”。
14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元季左丞阮德柔重其名”。
15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落笔即数千言”。
16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子学老于年”。
17民国《崇安县志 宦绩》作“攻苦茹淡”
18“盘”字不协韵,疑当作“杯”。
19嘉庆《浦城县志 人物》作“辟川陕都茶司干官”。此处应作“历川陕茶干”。又“调山阳”,嘉庆志作“调山阴”。
20民国《政和县志 列传》作“梁师成”,与《宋史》相符。
21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天地明察”。
22嘉靖《建宁府志 人物》作“觐两日不食”。
23嘉庆《浦城县志 人物》作“官其弟之子为璘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