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一统志台湾府

清一统志台湾府 作者:


清一统志台湾府

  台湾府在福建省治东南五百四十里外,又水程一十一更。四面皆海。东西距除澎湖及水程四更外,广一百里;南北距二千八百四十五里。东至大山番界五十里,西至澎湖岛五十里,南至沙马矶头海五百三十里,北至鸡宠城海二千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师七千余里。

  分野

  天文牵牛须女分野,星纪之次。

  建置沿革

  自古荒服之地,不通中国,名曰东番。隋开皇中,遣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明嘉靖四十二年,海寇林道干掠近海郡县,都督俞大猷征之,追至澎湖;道干遁入台湾。天启元年,闽人颜思齐引日本国人据其地;久之,为红毛荷兰夷人所夺。

  本朝顺治十八年,海寇郑成功逐荷兰夷据之,伪置承天府,名曰东都;设二县,曰天兴、万年。其子郑经(按府志,郑经一名锦)改东都曰东宁省,升二县为州。康熙二十二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雍正元年,增置彰化县,领县四。

  台湾县:附郭。东西距除澎湖及水程四更外,广五十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大山番界四十五里,西至鹿耳门海五里,南至凤山县界十里,北至嘉义县界四十里。本东番地,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伪置天兴、万年二县,属承天府。其子郑经升二县为州。康熙二十三年,废二州,改置台湾县为府治。乾隆五十三年,平定台湾逆匪,钦颁御制纪事文三篇,并御制碑文,勒碑府城,垂示久远。

  凤山县:在府南八十里。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七十五里。东至淡水溪大山番界二十五里,西至海三十里,南至沙马矶头海二百三十里,北至台湾县界四十五里。本东番地,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据之,属万年州。康熙二十三年,分置凤山县,属台湾府。

  嘉义县:在府北一百十七里。东西距五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五里。东至大山番界二十一里,西至海三十里,南至台湾县界七十七里,北至彰化县界一百二十八里。本东番地,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据之,寻属天兴州。康熙二十三年,分置诸罗县,属台湾府。乾隆五十二年,以贼匪林爽文攻扰,时城内义民同官兵守御无虞,赐县名嘉义。

  彰化县:在府北三百九十七里。东西距四十里,南北距七百七十里。东至大山番界二十里,西至鹿仔港海二十里,南至嘉义县治二百八十里,北至鸡笼城海六百八里。本东番地,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据之,寻属天兴州。康熙二十三年,属诸罗县。雍正元年,分诸罗县北半线地置彰化县,属台湾府。

  形势

  屹峙海中,延袤二千余里,为东南屏障(台郡闻见录)。四面环海,崇山峻岭,横截其中(台郡图志)。背负崇冈,襟带列岛,浪峤南屏,鸡笼北卫(旧志)。澎湖为门户,鹿耳为咽喉(凤山县志)。七鲲身毗连环护,三茅港汇聚澄泓(客问)。

  风俗

  禾麻蔽野,庐舍依然;畜牧之饶,无异中土(台郡闻见录)。节候稍晚,夏乃澍雨,人始耕种,岁一收获,丰盈常足(同上)。地无木棉,兼民不知蚕,布帛多资于中土(同上)。尊敬长老,孤独废疾之人、则乡社人共餔之(同上)。民非土著,皆泉、漳、潮、惠之人,故习尚与内地无甚异(台湾县志)。俗尚华侈(同上),喜斗轻生(嘉义县志)。晚稻丰稔,资赡内地,所以户鲜盖藏(台海使槎录)。

  城池

  台湾府城:本朝雍正三年,建栅城,周十一里三百三十四步,门七。乾隆元年,易七门以石,雉堞钉铁皮,楼护女墙。五十三年,改筑土城,周二千五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以西面滨海,按旧基收进一百五十余丈。台湾县附郭。城东门楼上,旧祀关帝。乾隆五十三年,台匪林爽文等滋事,官军渡海,咸睹神像,寻即蒇功;七月,奉旨重修,御书扁额曰「神威翊应」。

  凤山县城:在兴隆庄龟山之麓。本朝康熙六十年,建土城,围以刺竹,周四里一百八十步,门四,有濠。乾隆五十三年,移建竹城于埤头,而于此地建龟山石卡,驻兵防守。嘉庆十二年,仍还旧治,改筑石城,周八百丈,高一丈八尺,建立炮台,门四,有楼。

  嘉义县城:本朝康熙四十三年,建栅城。雍正元年,土筑,周四里一百五十步,门四,濠广三丈。五年,建城门楼十二年,于土城外环植刺竹。乾隆六十年重建,周七百四十四丈有奇,高一丈八尺。

  彰化县城:本朝雍正十二年,环植刺竹,周四里一百十八步,门四。嘉庆十六年,甃以砖石,周一千二十八丈,高一丈八尺,并于城之四面及八卦山顶添设炮台五座。

  澎湖厅城:在台湾县西澎湖大山屿西澳。本朝康熙五十六年建。

  淡水厅城:在彰化县北竹堑。本朝雍正十一年,环植刺竹,周二里一百六十步,门四,有楼。

  噶玛兰城:在淡水厅所辖三貂溪东五围。本朝嘉庆十六年,栽九芎树为城。东西南北相距各一百八十丈,周五百四十丈,门四,有楼。

  学校

  台湾府学:在府治西南。本朝康熙二十四年建,五十一年修。乾隆十四年重建。入学额数,闽籍二十一名,粤籍九名。

  台湾县学:在县治东东安坊。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建,四十二年修。雍正十二年、乾隆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三名。

  凤山县学:在县治北门外。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建,五十八年修。雍正七年、乾隆二年、十七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三名。

  嘉义县学:在县治西门外,旧在西门内。本朝康熙四十五年建,乾隆十八年移建今所。入学额数十三名。

  彰化县学:在县治东北。本朝雍正四年建,乾隆十七年修,二十四年重修。入学额数十三名。

  淡水厅学:在厅城东门内。本朝嘉庆二十三年建。入学额数六名。

  海东书院:在府治西南,旧在府学西。本朝康熙五十九年建,乾隆三十年移建今所。

  崇文书院:在府城内东安坊。本朝康熙四十三年建,乾隆二十四年重建。

  南湖书院:在府城南。本朝乾隆三十年建。

  玉峰书院:在嘉义县西门内旧学宫址。本朝乾隆二十四年建。

  白沙书院:在彰化县学宫右。本朝乾隆十年建,二十四年修。

  明志书院:在淡水厅城北兴直庄。本朝乾隆二十八年建。

  户口

  原额人丁一万八千八百二十七,今滋生男妇大小共一百七十八万六千八百八十三名口,计二十二万四千六百四十六户。

  田赋

  田园四万七千三百四十五甲八分有奇,又二千二十九顷八十八亩有奇,共额征粟一十八万八千四百八十四石二斗七合一勺。续报升课田园六百一十二甲一分三厘有奇,额征银三百八十三两九钱二分二厘。人丁饷税,额征银一万三千六百五十三两八厘。

  山川

  大目降山:在台湾县东五十里,土番所居。通志:山下有大目降溪,蜿蜒而下,过平坂,隶于番。其南曰柳仔林山,列阜如屏,延亘数里;其西北为马鞍山,自木冈西递众山,重迭不一,马鞍其尽处也。按舆图,台湾之东有大冈山,当即木冈及大目降山,字音讹异耳。又通志:自大目降山,历保大里东、保大里西,至新丰、永丰二里;又南抵崇德里,相距百里,其山崔嵬险阻,人迹不到,从无名号;以此知大冈山盖大山之统名也。

  香洋仔山:在台湾县东南。通志:山在湖仔内山南,■〈山咅〉嵝络绎,拥起平畴。

  角带围山:在台湾县东南二十六里。通志:在香洋仔山南,下有深坑仔红毛寮溪,过此曰冈山溪,为凤山县界。按旧志,小香洋山东为深坑仔,又西南为大香洋,溪流逶迤,山水幽胜,即指此山也。

  猪母耳山:在台湾县东南五十八里。通志:下有鲫鱼潭、许宽溪、咬狗溪、石头坑,又有遥接其南者曰湖仔内山。

  大冈山:在台湾县南八十余里。山顶险峻,上有巨冈,可望不可登。近凤山县之嘉祥里,亦曰江山,又曰碙山。其东南为小冈山,近凤山县之长治里。新志:大冈在北,小冈在南,两山相对峙;凡至台,舟过澎湖东吉澳,即见此山,与台湾猴洞诸山相界处也。以舆图考之,台湾有两大冈山:一在台湾东稍北,当即旧志大脚山,与新志大目降山也;一在县南,又南曰小冈山,与凤山县接界。

  木冈山:在台湾县东北三十三里,与嘉义县相接,巍峨特耸,其顶常戴云雾,天气清明,始见山形,其峰上与天齐。通志:台湾之山,此最高大,为一府诸山之祖,亦县治之主山也。北至茑松溪,则为嘉义县界。山之南有番仔湖山,拔地而起,与木冈山势相联属。按舆图,台郡北自鸡笼山,南至沙马矶头,二千余里,东偏负山,西面临海,其山蜿蜒不断,总名大山,亦总呼为木冈山。

  阿猴林山:在凤山县东,林木茂密,渐入番界。

  赤山:在凤山县东十里。上有汤池。旧志:去府一百四十里。通志:陂阤平衍,时有火出其上。由此而南,悉属番社。又凤弹山东北一山,土色纯赤,亦曰赤山。

  观音山:在凤山县东南十五里。旧志:有水西流,入小冈山水。通志:在阿猴林西北,起伏盘曲,中峰屹立,若菩萨端坐,众小峰拱峙于侧,故名。又七星山,联络观音山之北,七峰皆戴石如星。

  傀儡山:在凤山县东南六十里,土番所居,呼为「加唠」。通志:在县治东,冲霄耸起,常带云雾。舟行至澎湖,天气晴霁,即见此山。重冈复岫,皆人迹所不到。总呼为傀儡山。野番出没于此。其分支为北叶山,自是而南为蜈蜞岭。其左为琅峤山,又南而直抵于波涛中者为沙马矶。自矶回转而东,有两峰并峙,高出天表,为纲卒山、老佛山。由二山络绎而北,累累不绝,又有朝华离山、大柴高山、霄马于山、大乌万山,皆背立傀儡山之后,俯临海中。

  毘南谧山:在凤山县东南二百二十里,亦曰卑南觅山。旧志:山连延高峻,上多松杉,人迹不至。夜望之,有光如火。又金山,在县东境外多罗满港内,相传产金。又大女觅山,有芋叶大如屋,土番珍之。

  沙马矶头山:在凤山县东南二百三十里海滨。其南有仙人棋盘石,亦曰仙人山。旧志:山形如城,下可泊舟;水退时,有礁状如马。通志:吕宋船往来,皆以此为指南。

  凤山:在凤山县南三十里,形若飞凤,县以此得名。旧志:上多巨石,嵚崎玲珑。通志:旁有二小峰如翅。又东北有数小峰如卵,曰凤弹山;西南山冈曰凤鼻山,邑治之对山也。

  虎仔山:在凤山县西南七里滨海,亦曰打鼓山,俗呼为打狗山。旧志:北去府治百里,下为打狗仔港,冬产青鱼。通志:山特峙海滨,旧有番人居之。明嘉靖间,流寇林道干为俞大猷所逐,遁入于此;后从海道逃入占城,其遗种尚有存者。今水师营垒尚在。由此山蜿蜒而下,势若长蛇,为蛇山,在邑治右。又旗后山,在打鼓山西南临海上,为渔人采捕处。其参差隔海,列于打鼓左右者,西有石佛,石佛北有石塔,南有凉伞礁,皆屹立海中;舟人经此,必鸣金焚纸,以祭海神。

  七鲲身山:在凤山县西北。通志:自打鼓山穿田过港,逶迤六十余里,平地中结为七峰,如鲲鱼鼓浪。其山无石,皆沙土,上多杂木,苍翠可观。

  半屏山:在凤山县北七里。通志:自台湾县大小冈山迤逦而南,近附于县治者,为半屏山,形如画屏,故名。莲花潭直过其下,悬岩陡立,又呼为半崩山。又县左有龟山,近接半屏山,中多乔木,繁阴密荫,望之蔚然深秀。又漯底山,在半屏山西北,平原中一邱浮出,其顶宽平,上有小窍出水,若无底然。

  滚水山:在凤山县东北。旧志:在冈山南二十余里,下有汤泉,广五十余亩,泉源沸突,微有硫气;流潴为潭,周数十里,有山环障,中起三洲,古木森列。居民决水灌田,饶沃数千顷。通志:有大小滚水二山,相距十里许,上有浊泥水滚出。

  火山:在嘉义县东二十五里玉案山东稍南。通志:山多石,石隙泉涌,常有火出水中。

  大武峦山:在嘉义县东南。通志:由彰化县大遁山,南奔七百余里,山脉停驻,挺为是山,特立圆秀可爱,县治之主山也。又牛朝山,在县西北十里。通志:由大武峦迤逦而西二十余里,横冈如带,近贴县治之背,复自右旋左,尾一小山,逆列水口,为邑治锁钥。按大武峦即诸罗山。旧志:山在县东,地最肥饶,县治其麓,多熊豕獐鹿,县之得名以此。

  玉山:在嘉义县东南大武峦山之后。色白如银,北与彰化县之水沙连内山接。通志:三峰并立,高出群山,为大武峦后障,终岁云封其顶,惟冬日晴明可见,顷刻烟雾复合矣。

  多侣居山:在嘉义县东南。旧志:在天兴州东北百余里,山极高峻,盛夏雪消,流成瀑布。

  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南。通志:山极辽阔,内有八社;又东南为大龟佛山,同为邑治左肩;又东为肚武膋山,为番米基山。

  马椆山:在嘉义县东南二十里。通志:自半月岭而南,又西转为关仔岭,山径仄如天险,下有汉人耕种其中;相近有粪箕湖山。又小龟佛山在粪箕湖西南,下有古树高数丈,相传有神附焉,居民皆徙数里外。东南为赤山,土色皆赤。按此与旧志龟佛山异;旧志谓山东临中港者,今为彰化县山。

  玉案山:在嘉义县东南三十里。通志:山自东而折于南,居邑左臂,为学宫对山,旧名玉枕。又嵌头山在玉案山东北,其西南为笔架山。又有翁上天山,如老翁扶杖欲行状。又西为半月岭。

  大武垄山:在嘉义县东南六十里。通志:山绕玉案山后,与学宫遥对。又西北为五步练山,峭险不容足。相并为消离山,其支峰联络于南为鹿驭山、东西烟山、虎头山、内茄拔山、琅包山,下有旷埔,汉人多耕种其中。

  南马仙山:在嘉义县南。通志:山势腾空卓立。其南为乌山,西南为芋匏山、罗汉门山、猴洞山,山有大石洞,洞外旧属台湾县,雍正三年,割东南界至罗汉门归诸罗县,以分水岭为界。

  大福兴山:在嘉义县东北。通志:一名大目根山,与覆釜金山同为县治右肩。又东为枋仔岸山、鹿楮山、打利山、鹿仔埔山,则为邑右之外辅。

  叶仔林山:在嘉义县东北七十里。通志:与大武峦山相接,自东旋北,居嘉义县右臂。稍北为鼎盖梁山,为梅仔坑山,又北为尖山、子山,又北为奇泠岸山,又北为彰化县界。

  寮望山:在彰化县,其麓旧为半线营,今为县治。通志:山北为猫罗社,东南为猫罗山。按旧志有打猫山,在嘉义县东北百余里,多巨木鸟兽,当即猫罗山也。

  半线山:在彰化县东。旧志:在废半线司东,美田畴,利畜牧,产樟栗可造舟楫;明末海寇林道干窜此。

  大武郡山:在彰化县东南四十里。通志:去大鸡笼七百余里,在虎尾溪之北。山之西南,有大武郡社,社东为南投山;有社二:溪南曰南投社,溪北曰北投社。又有阿拔泉山、竹脚寮山,内有林冀埔,汉人耕种其中。上有九十九尖峰,玉笋排簇天际,下为大吼山、栲栳山。又东北为水沙连内山,南与嘉义县之玉山相接。又西隔一溪,为扑仔篱山。

  牛相触山:在彰化县东南六十五里。通志:南北两峰,如牛奋角相触,中隔小溪。溪南为嘉义县斗六门界,溪北为县之大武郡山界。

  倒旗山:在彰化县北。通志:山形如旗。由宛里山而北,渐逼于海,小峰错落,与倒旗相连者为礁荖叭山。

  岸里山:在彰化县北。通志:山深险,其东北即南日山、猫盂山。

  大肚山:在彰化县北。旧志:在废半线司北。山形圆耸,下有大肚溪。通志:与寮望山对峙。山后为猫雾拺社,其北为沙辘山、铁砧山、宛里山。

  南嵌山:在彰化县北南嵌社,东为太平山、猫里山、椰里历山、交眉山。

  南山:在彰化县北竹堑社之南。通志:相近为小凤山,与眩眩山形势相属,下为竹堑埔,汉人耕种其中。东为佑武乃山,极高大,与合欢大山障蔽南日诸山之后,遥接干豆门诸社及查内山。按府志,干豆门作关渡门。

  大遯山:在彰化县北。通志:由小鸡笼蜿蜒而南,矗起屼立于淡水港之东北,即奇独龟仑山也;烟霏雾霭,峰峦不可枚举。

  圭州山:在彰化县北大遁山之南。旧志:在海滨淡水城东。

  硫黄山:在彰化县北,近淡水城。旧志:山下常有火光,日照之,气能伤人,土可煎硫,一名磺山。通志:山在大遁山东,内有鸡柔山,外为北投社,西极港口,循港逆折而东为干豆门。

  八里坌山:在彰化县北淡水城西。旧志:上有古铁猎,触之则病。通志:自干豆门穿港而西,山势雄伟,杰出于淡水港之东南。

  大鸡笼山:在彰化县北海中鸡笼城之南。旧志:下有港甚宽广,可容巨舟数十。红毛尝筑城于此。山在港东,一望巍然,为全台祖山,凡往来日本洋船,皆以此山为指南。其西有金包里山,山背有二石对峙,曰旗杆石。又西有小鸡笼山,亦曰鼻头山,峻峙海滨,有石中空,曰石门。

  山朝山:在彰化县东北。通志:自大鸡笼分支,东渡八尺门港,双峰遥峙,高不可极。山南为生番三十六社,居噶玛兰地,人迹罕到。其南为买猪末山。两山相去百余里。又南为哆罗满社山,东南为噶玛兰山。又南为黑沙晃山,为崇爻山,二山皆极高大,内有生番十社,亦人迹所不到。又南袤接凤山县之毗南谧山界。噶玛兰,旧作蛤仔滩,今改。

  澎湖岛:在台湾县西大海中,西与泉州金门相望。唐施肩吾有澎湖诗。宋时琉球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澎湖,烟火相望。元史: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琉球相对,水至澎湖渐低,近琉球则谓之「落漈」,其水趋下不同,最为险迅。至元二十八年,闽人吴志斗言,欲伐琉球,宜就澎湖发船。明年,自汀州渡海伐之,不克,还驻澎湖。旧志:山形平衍,东西约五十里,南北约二十里,周围小屿颇多。自泉州府城东出海,三日可至。至元末置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嘉靖中,海寇曾壹本、林凤等据为巢穴。万历二十年,以倭犯朝鲜,增设戍兵。三十七年,红夷一舟阑入澎湖,久之乃去。天启二年,有高文律者,乘戍卒单弱,以十余船突据澎岛,遂因山为城,环海为池,肆毒于漳、泉沿海之地,要求互市。巡抚南居益遣兵分三路进剿,大破其兵,乃复澎湖。议于稳澳山开筑城基,东西南各留一门,北设炮台。本朝顺治中,郑成功保据厦门,兼有澎湖。后取台湾,倚为重镇。设安抚司,领巨舰二百,精兵二万拒守。康熙二十二年,施琅帅舟师南征,抵八罩水,进攻澎湖,因风纵火克之。通志:澎湖岛,古称三十六屿,泛若水中之凫,下有三十澳。其最大而居中者曰大山屿,纵横各三十余里。屿之东偏日香炉屿,西偏曰雁净屿,曰沙墩屿,北偏曰奎壁屿。山外曰锭钩屿,产紫菜,曰鸡肾屿,曰员背屿。又北曰鸣屿,曰白沙屿。最北曰屈爪屿、吉贝屿。其最西有目屿。屿之东有姑婆屿、铁砧屿、土地公屿、金山屿、空壳屿。而正西为西屿、丁字门屿。稍北为镇海屿。东则大仓屿。西屿之后,有四角屿、鸡笼屿、桶盘屿、虎井屿。转而南,有花屿、草屿、大猫屿、小猫屿、南屿、头巾屿、八罩屿;屿周三里余,居民稠密。北为狗沙屿,相对为将军屿。稍西为岑圭屿,后为船帆屿、后埭屿。其南曰东屿平,曰西屿平,二屿居南屿之东,而平分一水,故名。其下流曰味银屿,曰钟仔屿。又东曰东吉屿,曰西吉屿,参其中曰锄头增屿。渡海者必由二吉以入,盖入台之指南也。总计屿实四十有五云。按奎壁屿,旧志作龟壁山。员背,府志作员贝,亦称湾贝。

  小琉球屿:在凤山县南一百里下淡水南大海中。旧志:屿周二十余里。通志:突起一峰,盘郁苍翠,中无人居,多产椰子竹木,下多巉岩巨石,大舟湾泊甚难,盖凤山县之水口也。

  浪峤南屿:在凤山县南二百四十里,一名琅峤山。旧志:自沙马矶头,一潮水可至,远视微茫,舟人罕至,土番所居,地宜羊,去下淡水三百余里,多瘴气。

  南谧东屿:在凤山县南二百二十余里海中,去南谧三里许,为一方之蔽。土番至彼,见水中有果稻流出,而无从迹也。

  北澎湖屿:在彰化县极北鸡笼城东北大海中。旧志:屿低平宽广,周约二十余里,其旁多溜,舟人惮之。

  海:环台湾府境皆海。旧志:舟人渡洋,不辨里程,一日夜以十更为率。自鸡笼淡水舟行至福州港口五更,自台湾港至澎湖四更,自澎湖至泉州金门所七更;东北至日本国七十二更,南至吕宋国六十更,东南至大港二十二更,西南至南澳七更;皆就顺风而言。又自鸡笼而东南,约三更以外,便为下溜,舟不可至。通志:海居极东,月常早上,故潮水长退,视同、厦亦较早焉。初一、十六,潮满巳、亥,而竭于寅、申;初八、二十三,潮满寅、申,而竭于巳、亥。然南北亦有不同。从半线以下,潮流过北,汐流过南,与澎湖同;半线以上,潮流过南,汐流过北矣。海多飓风,最甚为台。土番有识台草,草生无节,则周岁无台,一节则台一次,多亦如之,无不验。

  台江:在台湾县西门外大海。由鹿耳门入,各山溪之水汇聚于此。南至七鲲身,北至萧垄茅港尾。

  冈山溪:在台湾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大冈山。红毛寮溪在县东三十里,源出深沟。二赞行溪在县南二十里,合冈山、红毛寮二溪,由喜树港入海,为台、凤分界处,溪北属台湾,溪南属凤山。

  茑松溪:在台湾县北十里。上源有二:北源出县东北湖仔内山,曰咬狗溪,西南流;南源出县东柳仔林山,西流曰大目降溪,过大目降庄,北与咬狗溪合;经鲫鱼潭,又西经府城北,为茑松溪,又西入于海,亦曰大目溪。又县东三十里为卓猴溪,源出卓猴后山,合洋子港;县东十五里为许宽溪,流入鲫鱼潭;俱会于茑松溪。

  下淡水溪:在凤山县东南三十里。旧志:自淡水社西流入海,旁多水田,利畜牧,亦名下湛溪。通志:源出东北大山,受巴六溪之水,西出而为西溪,又与赤山仔所受众流之冷水坑合,入于海。

  力力溪:在凤山县西六十里淡水溪南。源出大山中,西南流经力力社北,又西南入海。

  放■〈纟索〉溪:在凤山县西七十里力力溪南。源出大山中,北源曰中溪,南源曰毕乡溪,合而西南流,经放■〈纟索〉社北,又西南至鳖兴港,入于海。

  浊水溪:在凤山县北三十里。通志:源出大滚水山,水流极浊,南合小冈山之水,会弥陀港,入于海。

  八掌溪:在嘉义县南二十里。通志:源发玉山,过枋仔岸山、阿里山、牛朝山之西南,至白须公潭,过小龟佛山,西至青峰阙入海。

  急水溪:在嘉义县南三十里。通志作嘓溪,源出大武垄山十八重溪,合哆啰嘓社北九重溪水,过双溪口,西南为急水溪,下急水渡,西汇于蚊港入海。

  湾里溪:在嘉义县南七十里。源发县东南大山,西流过湾里铺北,又西至新港口入海,稍北有麻豆溪,西流入海。

  牛朝溪:在嘉义县西五里。通志:源发大武峦山,出大福兴山、牛朝山之北,西过北新庄,至槺榔庄,为龟仔港入海。

  山迭溪:在嘉义县北二十里。通志:在牛朝溪北,发源阿里山,西流至双溪口,北会石龟溪,又西流至笨港入海。石龟溪发源奇泠岸山,西流南与山迭溪合。按府志作三迭溪。

  虎尾溪:在嘉义县北六十五里彰化县南。二县以溪为界。过此而北,人烟渐少。旧志:源出大山中,从柴里斗六门社流出,截溪分流而北,经东螺社南,折而西南流,复合为一,西入于海。通志:虎尾溪源发于水沙连内山麓,西流过牛相触山,北分于东螺,又南会嘉义县阿拔泉溪之水为西螺,又西至台仔挖入于海。东螺溪分自虎尾溪北,折而西流,汇于海丰港入海。

  大武郡溪:在彰化县南。通志:源出大武郡山,西流至鹿仔港入海。

  大肚溪:在彰化县北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西流经大肚社南,又西入海。通志:溪阔水险,源发于南投山,过北投猫罗社北,合水沙连九十九尖之流,西过阿束社北为草港,入于海。

  大甲溪:在彰化县北四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流经大甲社南,又西入海。溪中多石艰于行涉。通志:溪面甚阔,源发于岸里内山,西流,南分为牛骂溪、崩山溪,西入海。

  大安溪:在彰化县北。通志:险如大甲,溪面较狭。发源于水沙连内山,西流过岸里、南日二山,支分于南日山之后,曰房里溪,分于铁砧山之北,曰猫盂溪,西汇于双寮海口入海。

  吞霄溪:在彰化县北,发源于南日山,西流至倒旗山前,入于海。

  后垄溪:在彰化县北。发源于猫里山,西流至后垄港入海。

  中港溪:在彰化县后垄溪之北。源发于合欢大山,西流至中港社西入海。

  竹堑溪:在彰化县中港溪之北。源出大山中,西流经竹堑社北,又西入海。

  凤山溪:在彰化县竹堑溪之北。通志:源发查内山,西流至小凤山埔入于海。

  南北大溪:在彰化县东北。俱发源大山中,西流入海。

  南嵌溪:在彰化县北大溪之北。西流经南嵌社南,折而北,与社北之水会,西北流入海。

  长豆溪:在彰化县东北。通志:源发八里坌山南,西流入于海。

  上淡水溪:在彰化县东北上淡城西。旧志:源出东北界大山中,深十余寻,缘岸皆古梅,舟行数日不穷;中产红心鱼,长竟丈。其水西流北折,会巴浪泉水,北入于海。

  通志:八里坌山之北,为淡水港海口,至干豆门水程十里,内有大澳,分为二港,可泊大艘数百。

  磺溪:在彰化县东北。通志:源出磺山,西流出干豆门入海。东北即鸡笼港。

  马沙港:在台湾县西南。旧志:西通大海,北接台湾南岸,即安平镇城,亦名马沙沟。新志:安平镇港潮汐,与鹿耳门七鲲身相连,宽衍可泊千艘。又北线尾在鹿耳门南,有柴头港,红毛时水甚深,夹板船可入,今淤浅。

  大圆港:在台湾县西海港。自鹿耳门以内,周环皆堤,海舟聚泊;后红毛建城如台,因亦谓港为台湾。

  网港:在台湾县西北废天兴州北。旧志:渔人恒取鱼于此。

  新港:在台湾县北十五里。源出木冈山,西流至洲仔尾入海。港南为台湾县界,港北为嘉义县界。

  鳖兴港:在凤山县东六十里,放■〈纟索〉溪西入海处。

  打鼓仔港:在凤山县西南七里。通志:港口有巨石,劈分水门,水分两条:南入为前镇港,又入为凤山港,至凤山庄;北入为硫磺港,至兴隆庄。

  蛲港:在凤山县西北十五里。旧志:上源自小冈山西流会观音山,又西经县西北维新里入海,可泊小舟。新志:蛲港系台湾辖,其南为竹仔港,又南为弥陀港,即小冈山水及浊水入海处,又南为万丹港。

  蚊港:在嘉义县西南六十里。源出县东大山中,曰急水溪,西流经铁线桥,又西入海。其北有八掌溪,亦自大山西流经县南,又西入海,是为蚊仔港。其南为茅港、尾港,又西南为麻豆港。按旧志,蚊港在县西北,上流为石龟、山迭二溪,至县北合八掌、牛朝溪诸水入海,俱误。

  龟仔港:在嘉义县西南六十里,为牛朝溪西入海之口。

  笨港:在嘉义县西北,上流石龟溪、山迭溪二水合而西入海。

  海丰港:在彰化县西南六十里海■〈氵义〉,与嘉义县西北接界。

  鹿仔港:在彰化县西十五里。港口有水栅,可容六、七十人。按舆图,彰化县海港极多,循海丰而北为三林港,又北为鹿仔港,又北为草港,又北为大甲港,又北为双寮海口,即房里溪、猫盂溪入海处,又北为后垄港,又北为中港,又北为竹堑港,又北为凤山港,又北为南北大溪港,又北为南嵌港,又北为淡水港,又东北为鸡笼港,又东为八尺门港,又东南为噶玛兰港。

  茫丹湖:在凤山县北半屏山西,西通大海。

  甘棠潭:在台湾县东保大东里,居民潴水灌田。又有无源潭,在县东南永丰里。承天、鸳鸯、水漆三潭,俱在县南文贤里。

  鲫遶潭:在台湾县东北十里,俗名东湖。旧志:周五里许,多鱼,一名鲫仔潭。其水北流达县北,会茑松溪水,西入海。又凤山县亦有鲫鱼潭,在县西北维新里,阔百余丈。

  草潭:在凤山县东北观音山庄,灌溉甚广。又县境有风柜、莲花、金荆、三镇、龙须等潭。

  鬼面潭:在彰化县北大山中。旧志:潭,夏秋溢,冬春竭,有鱼虾之利。

  深沟:在台湾县东四十里,俗名深坑仔,源出角带围内山,流入二赞行溪。

  月眉池:在台湾县南文贤里,形如半月。

  莲花池:在彰化县北大山中。池内有屿,土番居此者,浸版为田,种禾甚美。

  汤泉:在凤山县。有二:一在下淡水社,源出赤山;一在大滚水社。泉俱温,故名。又嘉义县东北有温泉,泉上气蒸如沸。

  龙目井:在凤山县阿猴林内竹仔寮。两井相连,状如龙目。相传沈痾者饮其水即愈。又淡水厅大鸡笼山麓,亦有龙目井,下临大海,四周斥卤,泉涌如珠,濆地而起,味独甘冽。

  红毛井:在嘉义县署左。其水甘冽,荷兰所凿,故名。

  古迹

  赤嵌城:在台湾县南。明嘉靖四十二年,流寇林道干据为巢穴,名北港。既而倭寇扰闽,退屯于此。万历末,红夷荷兰国欲据澎湖,寻徙北港,因招集人民商贾为窟穴。崇祯八年,红夷始筑赤嵌城。本朝顺治十八年,郑成功与倭使何斌通谋,破逐红夷,取其地建为承天府。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降,改设台湾府,寻移治永康里,即今府治。旧志:红夷所筑赤嵌城,方圆仅半里许,上构重楼,以为居室。府志:赤嵌楼在镇北坊,又名红毛楼,今渐圯。

  台湾故城:在台湾县西南二十里。明崇祯八年,荷兰夷筑。方圆一里。右凭鹿耳,左面海洋。并设市城外,以通漳、泉商贾。后郑成功居此,更名安平镇。府志:红毛城在安平镇,亦名安平城,又名赤嵌城。荷兰于一鲲身顶筑小城,又筑外城绕其麓。城垣迭砖凡三层。下一层入地丈余而空其中,雉堞俱钉以铁,广二百七十七丈六尺,高三丈有奇,女墙更寮,与内城相联缀,瞭亭螺梯,风洞机井,鬼工奇绝。本朝康熙五十七年修。

  凤山故城:在凤山县埤头。本朝乾隆五十三年移建,用刺竹围插。嘉庆十二年,仍复兴隆庄龟山旧城,以兴隆司巡检及旧城把总驻此。

  淡水故城:在彰化县北淡水八里坌山北麓,红毛番筑。本朝雍正二年,设门四。今为沪尾营水师分驻之所。城仅十数围,多坍塌。

  澎湖暗澳城:在台湾县西澎湖。明嘉靖间,林道干为乱,都督俞大猷追之,道干遁入台湾,大猷因驻师澎湖,筑城于暗澳以守。今故址尚存。

  万年废州:在台湾县东南二十里二赞行。本朝康熙元年,郑成功置万年县。郑经升为州。二十二年废。

  天兴废州:在台湾县东北四十里新港。本朝康熙元年,郑成功置天兴县,属承天府。郑经升为州。二十二年废。

  废鸡笼安抚司:在彰化县极北海中。明永乐时,中官郑和奉节招抚,尝三泊鸡笼、淡水。后荷兰夷据之,筑鸡笼城。本朝康熙元年,郑成功置安抚司。二十二年废。今置兵戍守。

  废淡水安抚司:在彰化县北,有城,亦荷兰夷筑。本朝康熙元年,郑成功置淡水安抚司。二十二年废。

  废半线安抚司:今彰化县治。本朝康熙元年,郑成功置半线安抚司。二十二年废。

  察院旧衙:在府治东南。本朝康熙六十一年设巡台御史驻此。乾隆五十二年裁。

  梦蝶园:在台湾县小南门外。明季,龙溪举人李茂春遯迹至台,构亭永康里,因以名园。今为法华寺。

  檨林:在台湾县西南,今为施襄壮侯祠。

  忠义亭:在凤山县港西里西势庄。本朝康熙六十年,总督觉罗满保为粤庄义民建。雍正十一年修。

  望海亭:在淡水厅营盘后山之畔,海市万状,悉人望中。

  秀峰塔:在府治西南学宫之巽方,高五丈有奇,周六丈,凡五级四门。本朝乾隆六年建,今废。

  关隘

  北关:在噶玛兰硬枋。高山险峻,大石鳞列,为厅咽喉。本朝嘉庆十五年设外委驻防。

  鹿耳门:在台湾县西三十里。旧志:为台湾出入咽喉。两岸皆筑炮台。水流峡中,委折回旋而入。中有海翁崛,多浮沙,水浅风急,则深浅顿易,最为险要。门内水面宽展,可泊千艘,即大圆港也。今有水师戍守。又县西北有大目港,亦为要地。通志:鹿耳门在台湾港口,形如鹿耳,港甚隘,下有隐石,行船者以浮木植标识之。

  斗六门:在嘉义县北四十里,去竹脚寮二十余里,为生番隘口。本朝乾隆二十六年,移台湾县新港巡司驻此。五十三年,改设县丞。

  罗汉门巡司:在台湾县西南六十五里,为台湾、凤山、嘉义三县之总路。本朝雍正九年,设县丞驻此。乾隆五十四年,改设巡司,驻湾崎。嘉庆十五年,移驻番薯寮。

  下淡水巡司:在凤山县埤头。本朝康熙二十三年,置于下淡水东港。五十一年,移驻赤山之巅,寻移大昆山麓。乾隆五十三年,移驻兴隆庄。嘉庆十二年,移驻今所。

  大武垄巡司:在嘉义县东南六十五里。本朝乾隆五十三年,移斗六门巡司驻此。

  佳里兴巡司:在嘉义县西南四十里盐水港。本朝康熙二十二年,置巡司于县治右。六十一年,移驻县西北笨港。雍正九年,复移驻此。

  猫雾拺巡司:在彰化县北二十里。本朝雍正九年设。

  竹堑巡司:在淡水厅城内。本朝雍正九年设。又厅北旧有八里坌巡司,亦于是年设。乾隆三十二年,移驻新庄。五十四年裁。

  大甲溪巡司:在淡水厅南一百二十里,旧为彰化县鹿仔港巡司。本朝雍正九年设。嘉庆二十年,以竹堑至大甲溪一带各口岸海禁紧要,移驻于此,改今名。

  罗东巡司:在噶玛兰,距厅城三十二里。本朝嘉庆十五年设。

  南路营:在凤山县西龟山下,设参将驻守。

  又胜、永胜二寨:在台湾县北登台、新庄二处。本朝乾隆三年,以其为生熟番往来要区,设立二寨,拨乡勇三十名巡防。又柳树南庄口,另立营盘,拨猫雾拺、彰化泛兵各五十名驻防。

  旧社:在台湾县东新丰里。又中港冈,在县东南长兴里。俱有营兵分防。

  上淡水社:在凤山县南。旧志:赤山南至上淡水社八十里,又二十里至下淡水社,又十五里至力力社,又十五里至茄藤社,又六十里至放藤社,又八十里至茄洛堂,又一百二十里至浪峤。峤内俱深山大林,土番或攀萝扪葛而出,不通人行。

  麻豆社:在嘉义县南。旧志:自台湾县新港北五十里至麻豆社,又九十里至诸罗山,又一百里至他里雾,又一百二十里至大武郡,又六十里至半线,又一百十里至水里社,又三百里至大甲社,又一百四十里至房里社,又一百三十里至吞霄社,又一百三十里至后垄社,又二十里至新港仔,又四十里至中港社,又一百里至竹堑社,又二十里至眩眩社,又二百里至南嵌社,又八十里至八里坌社,又过江十五里至淡水城,又三十里至奇独龟仑,又六十里至内圭州社,又六十里至大屯社,又四十里至小鸡笼,又超石一百五十里至金包里外社,又十里至内社,又超大石二百里至鸡笼头,又踰大江二十里至鸡笼城。城屼悬海中,旁无港澳可泊,夏天风静,水程东行四日,可至噶玛兰。计府治至鸡笼,共二千三百一十里。

  津梁

  大枋桥:在台湾县东安坊。本朝康熙二十三年重建,三十三年修,乾隆十年重修。又有德庆桥,乾隆十六年建。

  蓬溪桥:在台湾县东十五里永康里。本朝乾隆十八年建。

  砖仔桥:在台湾县西定坊。明末,荷兰所建。

  安澜桥:在台湾县西门外。本朝康熙五十九年重建。

  德安桥:在台湾县。本朝乾隆十二年建,三十二年重建。又有塭岸桥,亦三十一年建。

  坑仔口桥:在凤山县东南五十里下淡水社。本朝康熙年间建。

  二赞行桥:在凤山县北二赞行溪上。本朝康熙三十一年建。

  铁线桥:在嘉义县南急水溪上。又下流有茅港尾桥。俱本朝乾隆二十七年重建。

  湾港渡:在嘉义县西南木栅保海■〈氵义〉。本朝康熙三十五年设。

  虎尾溪渡:在彰化县南,与嘉义县交界,有中下二渡。

  堤堰

  新港西陂:在台湾县新化里。又有新港东陂,在新港社。

  公爷陂:在台湾县新丰里。

  眠牛湖陂:在凤山县观音山官庄。大小两陂相毗,溉田千余亩。又观音山有许公陂、盐埕陂、角宿陂、石壁陂、面前埔陂。

  赤山陂:在凤县赤山庄,周百余丈,注水灌田。

  诸罗山大陂:在嘉义县,一名柴头港陂,源出八掌溪,长二十余里。

  北香湖陂:在嘉义县北一里,泉深地广,盘曲三、四里,大旱不涸。本朝康熙三十四年筑。

  马龙潭陂:在彰化县猫雾拺。潭有泉源,复合内山之流,长二十余里,灌田甚广。本朝康熙五十六年筑。

  大突圳:在彰化县二林保。本朝乾隆七年浚筑。

  埔盐圳:在彰化县东螺保。本朝乾隆八年浚筑。

  龟山圳:在彰化县猫雾拺西保。又万斗六圳,在半线保;深耕仔圳,在深耕保;俱本朝乾隆十三年浚筑。

  陵墓(明)

  五妃墓:在台湾县仁和里。五妃曰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皆长阳王之姬媵也。墓前有碑曰:「从死五妃墓」。本朝乾隆十一年修墓立碑。

  长阳王术桂墓:在凤山县维新里竹扈。

  祠庙

  朱文公祠:在府学左。本朝康熙五十一年建。

  功臣生祠:在府治御碑亭后。本朝乾隆五十三年,平定逆匪林爽文后奉旨建,祀领兵大臣福康安、海兰察、鄂辉、普尔普、舒亮及守土大员李侍尧、徐嗣曾等七人。御制功臣生祠志事诗一首缮写清汉字勒石。

  五忠祠:在台湾县安平镇水师协署之左。本朝雍正五年建,祀水师副将许云、游击游崇功、千总赵奇奉、林文煌、把总李茂吉。

  八蜡祠:在凤山县兴隆庄龟山之阴。本朝康熙四十五年建。

  天后庙:在台湾县西定坊,本朝康熙二十三年建。一在县西澎湖妈祖澳,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大兵克澎湖,靖海将军施琅入庙,见神像衣湿,知为神助,事闻,遣官致祭。一在凤山县兴隆庄,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奉旨建。又嘉义、彰化、淡水各厅县皆有庙。

  吴真人庙:在台湾县西定坊,祀宋封英惠侯吴本。又澎湖奎壁屿及凤山、嘉义二县皆有庙。

  田祖庙:在台湾县镇北坊,本朝康熙五十五年建。又广储西里、保大东里亦有庙。

  将军庙:在台湾县澎湖将军澳。澎湖旧祀其神,因以名澳。

  元帅庙:在嘉义县治东,祀唐张巡,本朝康熙二十八年建。一在凤山县观音山。

  忠烈庙:在嘉义县西门内玉峰书院之左,本朝乾隆二十五年建,祀北路参将罗万仓及妾蒋氏。

  水仙宫:在台湾县西定港口。一在安干镇渡口。一在澎湖。又嘉义县笨港亦有宫。

  寺观

  海会寺:在台湾县治北五里,亦名开元寺。本郑成功北园别馆,本朝康熙二十九年改建。

  竹溪寺:在台湾县治东南二里,本朝康熙二十二年建;林木苍郁,溪涧纡回,游人多集于此。董天工见闻录:寺旁门榜曰「小西天」。

  黄蘗寺:在台湾县北门外,本朝康熙二十七年建,寻毁,三十二年重建。

  诸福寺:在嘉义县西门外,本朝康熙四十六年建。

  南浦寺:在嘉义县南门外,本朝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修;绿野青畴,烟光在目,附郭一佳胜也。

  龙湖岩院:在嘉义县赤山庄,环岩幽邃,前有潭名龙湖,中多荷花,左右列树桃梅桧柳,远山浮空,宛入图画。

  碧山岩院:在彰化县东南二十里半线保,本朝乾隆十七年建;岩有树木,山水萦环映带,颇饶游观。

  虎山岩院:在彰化县南燕雾保,本朝乾隆十二年建;左右依山,环抱茂林修竹,翠巘丹崖,游览之胜,与碧山岩等。

  名宦(本朝)

  施琅:晋江人。郑成功据台湾,三世负固,为闽海边患。康熙二十年,拜琅靖海将军征之。二十二年,琅统舟师由铜山进入八罩,直抵澎湖,歼其精锐,郑克塽穷蹙归命,台湾平,封靖海侯世袭。琅为善后计,特疏陈台湾弃留利害,请分府县,设兵戍守,为东南数省藩篱。诏报可,海氛始靖。

  蒋毓英:汉军镶蓝旗人。康熙中初平台湾,以毓英为知府。毓英至,身历郊原,披斩荆棘,经界三县封域,相土定赋,罢不急之役,安抚番夷,招集流亡,台地遂为乐土。任满迁去,百姓刊石纪功。

  沈朝聘:奉天人。康熙二十三年,知台湾县,方平廉介,人不可干以私,奸豪屏息。

  靳治扬: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四年,知台湾府,抚辑土番,加意教化;番童未知礼义,治扬立社学,延师教之。

  李中素:麻城人。知台湾县,善听断,遇冤狱必竭力申救,民以不冤。卒官,台人思之。

  卫台揆:曲沃人。康熙四十年,知台湾府。时课诸生,分席讲艺,文教大兴。

  陈璸:海康人。康熙四十一年,知台湾县,为海疆治行第一。初至台,知穷民苦于水丁,申请豁免。值岁旱,璸去盖步祷赤日中,甘霖立澍。大水溃堤,势逼仓廒,璸躬先负土石御之,堤复完固。修建学宫明伦堂,规制焕然,士民至今逢璸生日,犹张灯以祝。

  孙元衡:桐城人。康熙四十二年,为台湾府同知。性刚正,诸不便民事悉除之。岁大饥,令商船俱以运米,多者重其赏,否则罚;于是南北客艘云集,米价顿减,民得不饥。

  王敏政: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三年,仕台湾道,仁厚不苛,番民感悦。

  周元文:汉军正黄旗人。康熙四十六年,知台湾府。置学田以赡寒士。年荒榖贵,申请恳切,得免租课十之三。

  洪一栋:应山人。康熙四十八年,知台湾府。通商惠工,裁革水口积弊,豁除逃亡丁赋,台人德之。

  欧阳凯:漳浦人,台湾镇总兵官。康熙六十年,朱一贵作乱,众至数万,凯帅官军进剿,为贼所围,力战阵亡。镇标左营游击孙文元、守备胡忠义、千总陈元、把总石琳、中营千总蒋子龙、把总林彦、南路营守备马定国、把总林富并死之。事闻,赠凯太子少保衔,赐祭葬;文元等并予恤荫。

  许云:海澄人,台湾水师副将。朱一贵反,云率师赴援,与贼军遇,连破之于春牛埔。贼悉众四面来攻,云跃马陷阵,贼不敢逼,围之数重。总兵欧阳凯已阵亡,云孤军无继,矢尽,创遍体,犹奋力手刃数十贼以殁。同时死者,水师左营游击游崇功、千总赵奇奉、林文煌、把总李茂言,并赐祭葬恤荫。

  罗万仓:宁夏人,台湾北路参将。朱一贵反,府城陷,万仓率众坚守。贼攻之急,万仓突围拒战,踰沟坠马,贼以竹篙其■〈扌豕〉喉,犹挥刀杀贼而死。妾蒋氏闻兵败自经。事闻,赐祭葬;蒋氏建坊旌表。

  施世骠:晋江人,琅第六子。康熙六十年,为福建水师提督。朱一贵之乱,总督觉罗满保羽檄飞促世骠师赴澎湖。迨满保至厦门,而世骠登舟出港两日矣。朱一贵悉众攻安平,世骠直捣台郡,贼就擒。时南澳镇总兵蓝廷珍,同事有功。复与廷珍分兵南北二路,以除残孽,台郡悉平。是年卒于官,赠太子少保,谥勇果。

  陈大辇:江夏人,康熙六十一年,任台湾道。台经朱一贵之乱,所在残破,大辇至,安辑流亡,抚绥部落,生番归化者接踵。会余孽窃发,大辇悉捕获,置之法,台民获安。

  王作梅:河内人,雍正二年任海防同知。时厦门有商艘往来澎岛,与台湾小船偷盘米谷,名曰「短摆」。作梅廉知,急捕之。提标哨船,来台贸易,号「自备哨」,出入海口,不由查验,详禁之。客头勾引偷渡,久成锢弊,痛惩之。民颂弗衰。

  夏之芳:高邮人。雍正六年,以御史巡台湾。振兴文教,试士公明。性廉介,绝苞苴;按巡南北路,鸡犬不惊。

  张湄:钱塘人。雍正中,以御史巡台湾。严稽冒籍,校士公明。

  曾曰瑛:南昌人。乾隆十一年,任台湾淡水同知,摄彰化篆,寻擢汀州知府,后调台湾府。所至建学造士,修志筑堤,百废具举,民风为之丕变。岁旱步祷,病暍卒,士民哀之。

  赫生额:满洲镶白旗人,台湾北路协副将。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倡乱,随剿至彰化之大墩,贼势蜂拥,力战遇害。时福宁游击耿世文带兵协剿,驻营大墩;贼夜攻,竭力堵御,与彰化知县俞峻、千总陈世杰等俱战死,并予恤荫。

  长庚:满洲镶蓝旗人,台湾北路理番同知。乾隆五十一年,贼陷彰化城,长庚手刃数贼而死。次子嵩乔及都司王宗武、署典史冯启宗并死之,予恤荫。

  李忠扬:大荔人,台湾镇标右营游击。乾隆五十一年,贼攻诸罗,与守备郝辉龙、千总苏明耀、魏大鹏、把总杨连彪、外委李国安、典史锺燕超俱战死,并予恤荫。

  汤大奎:武进人,凤山知县。乾隆五十一年,贼攻城,大奎募乡勇力守。城陷,自刎死。其子荀业及典史史谦皆遇害。千总丁得秋力战阵亡。并予恤荫。

  郑嵩:晋江人,台湾水师协右营游击。乾隆五十二年,率师由海道会剿,复凤山,寻复为贼所陷。嵩奋勇抵御,被枪阵亡。时福宁游击延山、千总邱安国力战死,署理番同知王隽骂贼死,贼攻盐水港,三等侍卫福克津额中炮死,并予恤荫。

  邱维扬:连平人,福建水师提标右营游击。乾隆五十二年,贼拥众数万,分扰柴头港等处。维扬与署游击林世春、唐昌宗、署守备魏际隆、千总谢元、把总余寿、巡检张芝馨等先后战死,并予恤荫。

  贵林:满洲镶蓝旗人。乾隆五十二年,以广东罗定协副将率粤兵赴台湾,擢浙江温处镇总兵。八月,贼围诸罗,贵林策应官兵入城而殿其后,贼突出遮杀,转战至正音庄,殁于阵。事闻,赠恤。

  杨起麟:闽县人,台湾水师协中营游击。乾隆五十一年,偕镇标游击邱能成率师剿贼,屡立战功,擢参将。五十二年,援诸罗,转战至正音庄,阵亡。都司杭富、守备马大雄等死之。能成寻于西门番仔沟御贼阵亡,守备杨彲死之。并予赠恤。

  叶梦苓:闽县人,署凤山教谕。乾隆五十三年,贼扰南路,偕训导陈龙池死之。同时死难者,县丞周大纶、陈圣传、巡检渠永湜,并予恤荫。

  朱慧昌:山阴人,台湾北路理番同知。乾隆六十年,台匪陈周全倡乱,在鹿仔港被戕。彰化城陷,典史费增运死之。同时死难者,游击曾绍龙、千总郭云秀、吴见龙、外委任尚标,并予恤荫。

  卢植:朔州人,以都司护理北路协副将。嘉庆九年,逆匪蔡牵窜至淡水滋扰,植带兵堵御,奋勇杀贼,身被炮伤,升副将,旋以伤重卒。十一年,福宁镇右营千总陈艺击贼于盐水港伤亡。俱议恤如例。

  人物(本朝)

  萧明灿:台湾人。其先居晋江。生踰岁而孤。顺治十一年,海寇犯泉州,明灿甫五岁,与母林氏相失。其叔祖携至台湾,以为己子。明灿稍长,始稔遭寇失母之故,行求内地,多年不获。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生还。乃于延平遇其母依族人以居,遂迎归孝养焉。

  陈致远:字子静,台湾人。康熙二十二年,以军功署参将,从施琅攻克澎湖。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台湾平,留致远安集居民,募佃开垦田园二万余亩。累迁瑞安副将,乞休归。

  王璋:字昂伯,台湾人,康熙癸酉举人。为云南宜良令,洁己爱民。丁母忧,百姓数千诣巡抚吁留,璋从间道归家。服阕,起知湖广房县,升主事,迁监察御史,卒于官。

  陈士俊;字子庆,台湾人,好施与。康熙五十七年,大饥,士俊出粟二千五百石以赈,存活无算。置园地于嘉义、凤山二县,以充义冢,乡里德之。按府志作黄仕俊。

  王凤来:字端固,台湾人,由岁贡任漳平训导,整饬规条,示诸生以敦伦树品之道。康熙六十年,秩满入都归,会朱一贵倡乱,上书制府,陈剿征策。寇平,授苏州督粮水利同知,监兑漕粮,殚精剔弊,奉押漕运,尽革陋规。历河南怀庆知府,迁兵部员外郎。

  黄广:嘉义人,事母孝。雍正八年,火焚居屋,广与母妻俱出走,惟少妹在内,母怜女复反,广惧,急随入救母,妻力挽止广,广辄推妻于港,遂与母同死火中。

  黄孟深;嘉义人。兄弟早殁,孟深抚侄如己子。男女四十八口,同居合爨,以耕读为业,内外无间言。同邑王求、李次,俱四世同居,有司并表其门。

  王克捷:字仲肯,嘉义人,乾隆丁丑进士,任行唐知县,迁江宁同知。郡人举进士,自克捷始。

  郑其仁:凤山人,以武生为义民首,积功给守备职衔。乾隆五十三年,贼扰水底寮,其仁引导官兵,战死于下埤头,奉旨优恤。

  流寓(明)

  王忠孝:惠安人,崇祯戊辰进士。以户部主事督蓟储,忤监视太监,逮治下狱,戍边,后得免,遯迹台湾,肆志诗酒,作方外客。

  张士■〈木郁〉:惠安人,崇祯癸酉副榜。遯迹台湾,隐居于东安坊,杜门不出,日以书史自娱。辟谷三年,惟食茶果,寿至九十九而终。

  卢若腾:同安人,崇祯庚辰进士,由兵部主事迁浙江巡海道佥事,洁己惠民,浙人祀之。历凤阳巡抚,后与进士沈佺期、许吉燝渡海,隐于台湾澎湖,杜门著述,诗文甚富。

  流寓(本朝)

  寿同春:诸暨人。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倡乱,淡水同知程峻被害,同春时为幕友,年七十余,同官兵恢复竹堑城。五十二年,带领义民进剿,遇伏被擒,百方胁诱不屈,贼支解之。事闻,予知县职衔。

  李乔基:嘉应人。林爽文之乱,乔基在彰化,首先倡义,招募民番,分拨义勇,协守鹿仔港,杀贼甚多。五十二年,督义民攻大里杙,被擒迫降,不屈,磔死。事闻,予知县职衔。

  列女(本朝)

  洪之廷妻张氏:台湾人。年十八,归之廷,生一女。之廷死,氏勤纺织,以养舅姑,苦节四十年。

  辜纯汤妻林氏:台湾人。纯汤卒时,氏年二十,无子,抚其媵所生二子成立。同邑杨茂仁妻余氏、郑斌升妻陈氏,俱夫亡守节。

  郑克■〈臧上土下〉妻陈氏:台湾人。克■〈臧上土下〉,郑经养子也。经以伪监国印付克■〈臧上土下〉。经死,诸子囚克■〈臧上土下〉,夜遣人拉杀之。陈泣请于姑曰:『昔为箕帚妇,今为罪人孥,愿出居柩旁,俟亡夫百日后,即相从地下耳』;许之,乃旦暮哭奠如礼。既卒哭,自缢以殉。

  傅璇妻黄氏:台湾人。康熙二十年,总督姚启圣将讨郑克塽,台人傅为霖谋举兵以应,事泄,为霖及其子璇均遇害。氏曰:『子死父,妻死夫,义也,敢逃义乎』?遂自缢。

  沈瑞妻郑氏:台湾人,郑斌女而郑克塽之族妹也。瑞以傅为霖事连坐被囚,独遣氏归。氏请于父曰:『儿既适沈家矣,安可独生』?亦就拘。及瑞将死,使人来诀,氏对使自缢。

  谢灿妻郑氏:漳州人,归台湾县民谢灿。灿远贾于外,病卒。讣闻,氏投缳死。

  李宋妻赵氏:台湾人。归宋时,宋已病笃。氏衣不解带,服侍汤药。及宋卒,氏哀恸投环死。同邑曾国妻郭氏,年十八,国溺海死,郭自经以殉。

  王寻妻阮氏:漳州人,归凤山王寻。寻卒,氏请于伯叔,为寻立嗣,殡毕,自经死。

  欧预妻王氏:嘉义人,年二十适预。踰年,预卒,氏治丧尽礼。踰月,闭室自经。

  陈越琪聘妻黄氏:台湾人,许聘未婚。越琪卒,氏自缢。康熙六十一年旌。同邑纪惠女,许聘吴氏子,亦未婚殉节。

  袁氏女:台湾人,夫亡殉节,雍正年间旌。

  吕氏女:台湾人,守正捐躯,乾隆十三年旌。

  林妙妻侯氏:台湾人,夫亡守节。同邑陈振扬妻吴氏、侯孟富妻刘氏、沈耀汶妻萧氏,并乾隆年间旌。

  李时灿妻王氏:凤山人,夫亡守节。同邑烈妇颜氏、赵越妻严氏,俱乾隆年间旌。

  吴庆荣妻高氏:嘉义人,夫亡守节。同邑刘源由妻江氏、番民大治赋妻大南蛮、烈妇苏智妻林昭娘,俱乾隆年间旌。

  汪刘氏、汪余氏:彰化人,姑妇二人素慈孝。雍正九年,大甲西番焚掠其乡,姑谓妇曰:『义不可辱,当各为计』,遂自刎。妇泣拜讫,番猝至,触垣死。同邑节妇翁昌龄妻林氏,俱乾隆年间旌。

  刘满姑:湘潭人,台防同知刘亨基之女。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陷彰化城,亨基死之,满姑时年十七,奔投屋后水池,水浅不即死,号哭痛骂,贼割其口鼻,骂不绝声,遂遇害。五十三年旌,祀台湾烈女祠。又彰化县知县朱澜媳鲁氏、女群姑,仁和人,乾隆六十年贼匪滋事,不屈被戕,是年旌。

  萧世华妻李氏:嘉义人,夫亡守节,嘉庆二十年旌。

  杨振科妻郑氏:彰化人,夫亡守节。同邑林炽妻杨氏,俱嘉庆年间旌。

  仙释

  绛衣、缟衣仙:凤山有沙马矶,其顶常带云烟,非天朗气清不得见也。故老言顶上时有绛衣、缟衣二仙人对奕。今山上石棋盘、石凳犹存。

  李茂春:龙溪人,明季至台,遁迹于禅,放浪山间,跣足岸帻,旁若无人,构茅亭曰「梦蝶处」,日讲佛经自娱,人称「李菩萨」。

  土产

  盐。

  糖:有黑、白二种。

  饲子饭鱼:通志:无细骨,可和饭以饲幼子。

  鹿茸。

  三友花:俗呼山茉莉,亦称番茉莉。

  柑:府志:有仙柑、红柑、雪柑、卢柑、九头柑数种。

  龙眼。

  菠萝:府志:实生丛心,色黄,味甘酸,清芬袭人,叶攒簇如凤尾,其皮鳞起,一名黄梨。

  檨:通志:红毛从日本移来之种,实如猪腰,五、六月盛熟,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种。

  椰。

  槟榔。

  波罗蜜:府志:荷兰国移来者,实生树干,大如斗,皮似如来顶,味甘如蜜。

  芋:府志:红者呼为槟榔红,白次之,大于内地数倍。

  番薯:府志:明万历中得种外番。有文来薯,种出文来国,最美。一名地瓜。

  番民

  台湾县熟番:台湾番民,有生、熟二种,聚居各社,如内地之村落,不设土司,众推一人约束。其台湾县大杰岭等社熟番,编竹木为墙屋,盖以茅茨。男前发,束以红帛。衣用布二幅,联如半臂,垂尺许于肩肘,腰围花布。寒衣曰「缦披」,其长覆足,妇衣亦然。俱以铜铁环束两腕,或迭至数十。嚼米为酒,携黄梨以佐食。男女相悦即野合。府志称各社终身依妇以处,赘婿即为子孙。其新港、卓猴二社,旧属诸罗,今改隶台湾县治。

  凤山县熟番:凤山县放■〈纟索〉等社熟番,相传为红毛种类,康熙三十五年归化。其人善耕种,地产香米。男以鹿皮蔽体,或披毡敞衣;女着衣裙,喜悬贝于项间,腕束铜环而跣足。捕鹿必听鸟音,以占得失。婚娶名曰「牵手」。女及笄,构屋独居,番童以口琴挑之,喜则相就。遇吉庆,辄艳服簪野花,连臂踏歌,名曰「番戏」。疾病不事医药,用冷水浴之。茄藤、力力等社皆然。

  嘉义县熟番:嘉义县西诸罗山社熟番,相传亦红毛种类。男番首插雉尾,喜穿耳,实以圆木,或嵌螺钱。以树皮绩为长衫。夏常裸体。女盘发缀小珠,覆以布帕,项围白螺珊瑚为饰。其打猫社、他里雾社、柴里社俱在县北。又县南曰萧垄社、曰加溜湾社、曰麻豆社、曰哆咯嘓社。男以竹片束腰曰「篐肚」,欲其渐细。截竹为箫,长二、三尺,以鼻吹之。岁时,妇女多以糍饵相馈饷。府志:哆啰嘓社,男女成婚后,俱折去上齿各二,彼此谨藏,盖亦终身不改之意云。

  彰化县熟番:彰化县属土番,滨海依山,种类蕃杂,共五十社。其大肚等社番皆以渔猎为业,善镖箭,竹弓竹矢,傅以铁镞。亦勤耕作,暇日或至县贸易。又西螺等社番,其人趫捷,束腹奔走,接递文移,官给以饩。番妇常挈子女赴县,用谷帛相贸易。

  淡水厅熟番:淡水厅属德化、蓬山、吞霄、中港四社,在竹堑城之北。其地滨洋下湿。结茅成屋,或以板为之。饭以黍米,卤浸鱼虾供馔。男妇皆短衣,腰围幅布,并力耕作,亦事渔猎。又竹堑社在城北五里,南坎社、淡水内外社俱在城南甚远。男剪发齐额,或戴竹节帽,素衣绣缘如半臂,下体围花布。妇盘髻约以朱绳,衣亦如男。常携葫芦,伋水蒸黍。

  凤山县归化生番:生番在山谷中,深林密箐,不知种类。凤山县山猪毛等七十四社,于康熙五十五年、雍正二年先后归化,自立土目约束。其居险隘处,迭石片为屋。男女披发裸身,或以鹿皮蔽体。能绩树为布。亦知耕种黍稷。见亲朋以鼻相就为敬。婚姻则歌唱相合而成。时挟弓矢镖枪捕獐鹿,以其肉向民人易盐布釜甑。

  嘉义县归化生番:嘉义县内山阿里等社,康熙二十二年归化。其人依山穴土以居,不谙耕作,惟植薯蓣于石罅,挟弓矢猎獐鹿以佐食。足趾若鸡爪,履险如平也。

  彰化县归化生番:彰化县水沙连及巴老远、沙里兴等三十六社,于康熙、雍正年间先后归化,其地有大湖,湖中一山耸峙,番人居其上,石屋相连。勤稼穑。身披鹿皮,绩树皮横联之,间有着布衫者。番妇挂圆石珠于项,善织罽,染五色狗毛杂树皮,陆离如锦。婚娶以刀斧釜铛之属为聘,虽通舟楫,不至城市,或赴竹脚寮社贸易。

  彰化县生番:彰化县内山生番,居深山穷谷,人迹罕到。巢居穴处,茹毛饮血,裸体不知寒暑,登峰越箐,捷若猿猱。秋深水涸之候,常至近界镖射,遇内地人辄加戕害。番妇针刺两颐如网巾纹,能绩树皮为罽。

  淡水厅生番;淡水厅属内山佑武乃等社生番,依山而居。男女俱裸,或联鹿皮缉木叶为衣。食生物,性刚狠,以杀为事。隆冬草枯水涸,追射獐鹿,攀援树木,趫捷如飞。其竹堑东南内山生番,俗亦相等。

附录

  沈鈇上南抚台暨巡海公祖请建彭湖城堡置将屯兵永为重镇书

  崇祯十二年三月给事中傅元初请开洋禁疏

  泉州府新志摘录

  漳州府志摘录

  沈鈇上南抚台暨巡海公祖请建彭湖城堡置将屯兵永为重镇书

  谨陈为处置彭湖、启基善后、永固闽疆事:红夷潜退大湾,蓄意叵测,征兵调兵,殊费公帑。昨僣陈移檄暹罗、委官宣谕、约为共逐一节,未知可允行否?

  若彭湖一岛,虽僻居海外,实泉、漳门户也。莫道红夷湾泊,即日本、东西洋、吕宋诸夷所必经焉。地最险要,山尤平坦。南有港门,直通西洋,红夷筑城据之。北有港门,名镇海港,官兵渡彭居之。中间一澳,从南港门而入,名曰暗澳,可泊舟数百只。四围山地,人云可开作园,栽种黍稷瓜果等物,牧养牛羊牲畜,未可遽垦为田,以山多顽土,无泉可灌故耳。

  今欲使红夷不敢居住彭湖城,诸夷不得往来彭湖港,其策有六:一曰专设游击一员,镇守湖内;二曰召募精兵二千余名,环守湖外;三曰造大船、制火器,备用防守;四曰招集兵民开垦山场,以助粮食;五曰议设公署营房,以妥官民;六曰议通东西洋、吕宋商船,以备缓急。此六议似宜斟酌举行者。

  夫彭湖险地,什倍南澳。南澳地在海岛,夙盗薮也。万历初年,抚台刘凝斋公祖移会广东制台,题设副总兵坐镇于中,抵今兵民完聚,田土开辟,屹为海邦重镇,倭夷不敢窥伺,漳潮赖以安枕,信明验矣。今彭湖可仿而行之。请设游击一员坐镇湖内,仍设左右翼把总哨官为之辅佐,择闽中惯历风涛、谙练水路者充之。无事则演艺守泛,有事则料敌出奇,俾诸夷不得窥中土。并议久任责成,凡兵之进退、粮之出入,咸游击是赖;三载加衔,六载成绩,特升大将。每岁或委廉干佐贰不时查点,如兵士有虚捏,月粮有克减,参处查究,追出银两以充兵饷,庶知劝惩,永奠沃壤,殆与南澳一镇并为闽中屏翰矣。此设游击之策一也。

  夫有官守必有兵戍。戍守哨探之兵非二千余名不可。每名月粮九钱,此定例者。其粮饷或出自漳、泉二府,或支自布政司库,原有定议。沿海滨捕渔之民,慎择以充之。或拨出洋远探若干名,遇贼则击之;或拨港内守城若干名,有警则应援之。游击标下亲兵与把总哨官人役,各自另设,不许占用水陆戍兵一人,不许虚冒戍兵月粮一分。其月粮按季关支,该道委海防馆照名数錾凿包封,逐名唱给,不许将官总哨代领,以防克减,尤不许防馆吏书需索常例,以夺兵食。此游兵营堡宿弊,亟宜申明禁革之。凡泛地之守探,其数总报院道,以便查考。夷情之缓急,飞报院道防馆,以便调度。一或误事,自有军法。庶水陆并进,犬牙相制,彭岛一带,可保无虑。此议戍兵之策二也。

  夫各寨游每船板薄钉稀,委官制造,价银十不给半;一遇海涛,便自溃裂。安可出战?今宜令驾船者领价监造,每船历几泛方许修理,载几泛方许改拆,而拆造仅给半价,则造船驾船均出一手,或不敢以敝漏之舟自试蛟龙之窟耳。若火药尤红夷所惧者,中左所火攻已破其胆。火舟四集,自尔宵遁,则火舟当多备明甚。而大铳、大船尤不可少者。宜造大船十余只,安置大铳十余门,布列港口,俟寇至夹攻之。夷酋惮我长技,不惟不敢侵我疆土,且远遁无敢再出矣。此议造船火器之策三也。

  彭湖山地,虽云顽土不堪垦田乎,而遍度膏腴之区,或可布种禾榖者,即黍稷麻豆、柑蔗果木,均可充兵民口食之需。须广招同安、海澄滨海黎庶乏田园可耕者,多四、五百人,少亦二、三百人,俾挈犁锄、种子以往,就居拨地,听其垦种。每人量给二、三十亩,仍带妻子,方成家业,并畜牛羊,捕钓渔利,少资糊口。仍禁游击总哨各官,不许科索粒食。各戍兵下班之日,有能用力种植者亦听之。明示十年以内决不抽税,俟十年以后,田园果熟,酌量每亩抽银二、三分,以为犒赏官兵之用。务使兵民相安,永远乐业。此议召民开垦园地之策四也。

  若官既守海,必有公廨居之;戍兵寓民,亦须藉营房寮舍为藏身计。今议盖游击府公署,或在镇海港口,或在娘妈宫前,当查旧基拓充之。标兵量拨百名,环札左右。仍设仓廒数间,为贮粮之所,择宽广为教场,以备操练。而暗澳口相对二铳城及东北面大中墩各量置营舍,以为守御,方免各兵暴露。船兵、营兵,轮流拨用,少均劳逸。即召募种植居民,或令自盖房舍,或官量给房价,咸附兵营居住,相依为命,守望相助。此议设官廨兵营之策五也。

  夫彭湖大湾上下,官兵船只把港,则番船不许出入,红夷不许互市,无待言者。然泉、漳二郡商民,贩东西二洋,代农贾之利,比比然也。自红夷肆掠,洋船不通,海禁日严,民生憔悴,一伙豪右奸民倚藉势宦,结纳游总官兵,或假给东粤高州、闽省福州及苏杭买货文引,载货物出外海,经往交趾、日本、吕宋等夷,买卖觅利,中以硝磺器械,违禁接济更多,不但米粮饮食也。禁愈急而豪右出没愈神,法愈严而衙役卖放更饱。且恐此辈营生无路,东奔西窜,如李旦、黄明佐之俦,仍走夷乡,代为画策,更可虑也。不如俟彭湖岛设兵镇后,红夷息肩,暂复旧例,听洋商明给文引,往贩东西二洋,经过彭湖,赴游府验引放行,不许需索阻滞。回船之日,若带有夷人在船,即拿送上司,以奸细论,庶可生意饱商民之腹,亦可以夷货增中国之利。俟彭湖设官建城之后,可徐议为之。此议通商便民之策六也。

  以上迂议六款,似可为彭湖善后之一助。后通商一款,亦聊备后日通变之微权。伏望抚台不弃迂朽,仍会藩臬巡海守巡司道洎总兵副参等衙门,面议停妥,一面题请,一面举行,匪但彭湖一岛堪与南澳并称重镇,而八闽士民永有攸赖矣。

  崇祯十二年三月给事中傅元初请开洋禁疏

  今军需孔亟,徒求之田亩,加泒编户,此亦计之无如何也。然利害有宜剖晰,时势有宜变通。如闽中洋禁,曾奉明旨;然臣闽人也,谨查先臣何乔远曾有疏议,考其详概,则又未始不可实行者,臣请得按论之。

  万历年间,开洋市于漳州府海澄县之月港,一年得税二万有余两,以充闽中兵饷。至于末年,海上久安,武备废弛,遂致盗贼劫掠,兼以红毛番时来倡夺船货,官府以闻,朝廷遂绝开洋之税。然语云:『海者,闽人之田』,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聚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海滨男妇,束手受刃,子女银物,尽为所有,为害尤酷。近虽郑芝龙就抚之后,屡立战功,保护地方,海上颇见宁静,而历稽往事,自王直作乱以至于今,海上固不能一日无盗,特有甚不甚耳。海滨之民,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往往至岛外区脱之地曰台湾者,与红毛番为市,红毛业据之以为窟穴。自台湾两日夜可至漳、泉内港,而吕宋佛即机之夷见我禁海,亦时时私至鸡笼、淡水之地,与奸民阑出者市货,其地一日可至台湾。官府即知之而不能禁,禁之而不能绝,徒使沿海将领奸民坐享洋利。有禁洋之名,未能尽禁洋之实,此臣乡之大可忧者。

  盖海外之夷有大西洋,有东洋。大西洋则暹罗、柬埔诸国,其国产苏木、胡椒、犀角、象牙诸货物,是皆中国所需。而东洋则吕宋,其夷佛郎机也,其国有银山,夷人铸作银钱独盛。中国人若往贩大西洋,则以其产物相抵;若贩吕宋,则单得其银钱。是两夷者,皆好中国绫缎杂缯。其土不蚕,惟藉中国之丝到彼,能织精好缎匹,服之以为华好,是以中国湖丝百斤值银百两者,至彼得价二倍。而江西磁器、福建糖品、果品诸物皆所嗜好。佛郎机之夷,则我人百工技艺有挟一器以往者,虽徒手无不得食,民争趋之。永乐间,先后招徕,东西二洋入贡之夷恭谨信顺,与狡悍不同。至若红毛番一种,其夷名加留巴,与佛郎机争利不相得。曩虽经抚臣大创,初未尝我怨,一心通市,据在台湾。自明禁绝之,而利乃归于奸民矣。

  夫利归于奸民,而使公家岁失二万余金之饷,犹可言也。利归于奸民,而使沿海将领、不肖有司因以为奇货,掩耳盗铃,利权在下,将来且有不可言者。窃谓洋税不开,则有此害。若洋税一开,除军器、硫磺、焰硝违禁之物不许贩卖外,听闽人以其土物往,他如浙直丝客、江西陶人,各趋之者当莫可胜计,即可复万历初年二万余金之饷以饷兵,或有云可至五、六万,而即可省原额之兵饷以解部助边;一利也。沿海贫民多资以为生计,不至饥寒困穷,聚而为盗;二利也。沿海将领等官,不得因缘为奸利,而接济勾引之祸可杜;三利也。

  倘以此言可采,则今日开洋之议,洋税给引,或仍于海澄县之月港,或开于同安县之中左所。出有定引,归有定澳,不许窜匿他泊;即使漳、泉两府海防官监督稽查,而该道为之考核,岁报其饷于抚臣。有出二万余之外者,具册报部,以凭吊用。臣乡弁郑芝龙屡立奇功,既受延世之赏,仍责以海上捕盗贼、诘奸细,使人与船无恙,计年量加升赏。窃考有宋之季,市舶司实置在泉州,载在旧制可考。广东香山澳亦见有税额。闽、广一体耳,此非臣一人之言,实闽省之公言也。伏乞敕下闽省抚按,查洋禁果否尽闭?开洋果否无害有利?广询泉、漳士民,着为一定之规,庶奸利可杜、兵饷可裕矣。

  ——以上录自四部丛刊三编景印昆山图书馆藏稿本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三八册。

  泉州府新志摘录

  武卫

  国朝洪武初,以郡治建泉州卫,旁列五所。己乃城水澳为永宁卫,城小兜为崇武所,城厦门为中左所。复于大担南大武山外建浯屿水寨,扼大小担二屿之险,绝海门月港接济之奸,与福州烽火、小埕、兴化南日、漳州铜山声势联络。其为全闽计甚周。先年烽火、南日二寨移入内澳,浯屿寨复移厦门,纵贼登岸而后御之无及矣。嘉靖戊午,浙江舟山倭徙巢梅柯,复驾舟出海,泊于浯屿,负嵎莫撄,四出剽掠,兴、泉、潮、广并受其害。越一载乃扬帆去,此已事之殷鉴也。谭巡抚纶、总兵戚继光议请复旧。旋复旋罢。近又移浯屿水寨于石湖。说者谓滨海四郡,隔藩篱而怀酖毒,原非便计;乃石湖则于内地尤近,置鲸波若罔闻矣,傥亦一长虑乎。

  旗军

  隆庆志云:国初,泉、永二卫尺籍,有归附军,有投充军,有谪发军,有改调军,或为正管军,或为带管军,共万二千有奇,比制额过之。其训练,岁二月中旬至夏至止,七月中旬至冬至止。出海备倭,以中下班更迭。月支亦有定制:石二斗为军总旗,八斗为差操正军,加行粮四斗为出海备倭军,六斗为只身纪录军,三斗为老幼存恤军。三分守城,七分屯种。粮出于所种田,而以余粮输官,为不支粮屯军。本府原派广平等七仓秋屯盐本折色九万四千有奇,亦定制也。民出榖养兵,兵荷戈卫民;兵食俱足,民亦不困。太平日久,军政不修,逃故日多,清勾无法;于是所存视制额仅五之一,屯因失额,操因失伍。及至有事时,乃抽选军户以兼团练,谓之余丁军;招集市井无赖,谓之募兵;调之各省,谓之客兵;又增派民户丁粮于旧制外,以为一乡防守,谓之民兵与乡兵。兵增于卫所之外,饷增于本折之外,皆一时权变,非国家经常之规矣。足食足兵,修举振饬,必自查复旧制始。

  巡司

  隆庆志云:洪武至正统年间,经略诸臣江夏侯、焦侍郎等官,自福宁州以达漳、泉,置卫所共二十五、巡司四十有五、水寨五处。卫所巡司以控贼于陆,水寨防之于海。则知巡司衙门虽小,而与水寨同时建设,所以联络声势,保障居民也。迩年兵饷缺乏,扣银解充,似亦一时不得已之权。今海防无警,生齿日繁,彼处离城窵远,则流官弹压与弓兵防守,皆似难免者。况土民渔塭为生,惯习风涛,尤堪水战,飞石放镖,乃其长技。近年屡与贼鬪,贼亦畏之。若以弓兵工食,就彼招募土民,籍之于官,且耕且守,禁其克削,作其锐气,即胜兵千余,不召而集,恐客兵不及也。

  客兵

  闽中陆设卫所,海立水寨,皆系本地官兵,原无客兵名目。自嘉靖季年,都督戚继光用浙兵剿倭寇着绩,嗣而抚按请设参将、游击等官,带领各处客兵,来去不常。至隆庆四年,院道议募浙兵一营,题设名色把总一员、哨官四员,招募客兵六百名扎守府城。至万历二十年,海上有警,院道又议添新浙兵一营,亦题设把总一员、哨官四员,以旧营见在者就中裒益,每营各额定五百七十五名。至万历三十三年,以饷绌裁减,每营官兵定以四百五十员名为率;内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四十九名、把总家丁二名、健步二名、四哨官家丁健步各一名、兵夫杂流三百四十七名。每营每月约支粮银四百六十两有奇,俱派在本府七县征给。至于春冬二泛,旧营分兵二哨守料罗,一哨守安海,一哨守围头兼顾福全,一哨守府城。近议以安海为泉郡门户,奸盗出没之薮,题设专官驻镇其地,防守宜亟;而围头尚在福全内地,且有浯屿寨右哨兵船在围头洋捍卫于海,兼有巡司福全所犄角于陆,议将围头一哨陆兵掣撤,添守安海。其新营,二哨守崇武,一哨守永宁沙堤,一哨扎守府城。

  水寨官

  旧制:水寨统以指挥一员,谓之把总。嘉靖四十二年,军门谭纶题奉钦依,比照浙江定海等关把总,以都指挥体统行事。于是浯屿寨为钦总,其浯铜游兵把总及万历二十五年新设彭湖游兵把总,俱军门扎给名色者。

  水寨军兵

  旧时水寨舟师皆拨各卫所军。南日寨则拨泉州卫,合兴化、平海二卫共一千五百余人。浯屿寨则拨永宁卫、福全所,合漳州卫共二千五百余人。近来军伍缺乏,寨卒悉系募兵,而卫所军止贴驾船。浯屿兵一千七十名(粮每名九钱,布政司发给),贴驾军五百八十名。浯铜游兵五百三十六名(粮俱布政司发给),贴驾军三百名。彭湖游兵八百五十名(春汛粮支给于泉,冬汛粮支给于漳)。

  兵船

  浯屿寨管福、哨、冬、鸟等船四十八只,浯屿游管冬、鸟等船二十二只,彭湖游管哨船二十只。

  按福船势力雄大,最便冲犁,所以扼贼船于外洋。事久备懈,皆放贼船入港,始议迎击。港中山澳崎岖,贼船窄小,反易趋避,而大船转动多碍,皆为无用之器。故寨中有福船,又有次号哨船、冬船,以便攻战,小号鸟船、快船,以便哨探,或助力袭击。如福船出洋犁贼,贼船势将内逼,哨、冬船与鸟、快船急抢上风,又出贼船之内,向外逐打,务逼使出洋,内外夹击收功。如一概从外追打,逼贼登岸,具有军法。

  信地

  浯屿寨兵分四哨,出汛时一屯料罗,一屯围头,一屯崇武,一屯永宁。每汛与铜山、南日两寨及浯铜游兵合哨,稽风传筹。浯铜游兵分二哨,出汛时一屯旧浯屿,一屯担屿。每汛与浯屿寨兵合哨。惟彭湖游兵专过彭湖防守。凡汛春以清明前十日出,三个月收;冬以霜降前十日出,三个月收。收汛毕日,军兵放班,其看船兵拨信地小防。

  按泉郡滨海,绵亘三百里,与岛夷为邻,其最险要宜防之地有三。一曰崇武,在惠安之东北,接湄洲与兴化连界,西通泉州大港,东接海洋,南与祥芝对峙,正当泉之上游,海寇入犯,首当其冲。一曰料罗,在同安极东,突出海外,上控围头,下瞰镇海,内捍金门,可通同安高浦、漳州广潮等处。其澳宽大,可容千艘。凡接济萑苻之徒,皆识其地以为标准。嘉靖间倭寇由此登岸,流毒最惨。一曰旧浯屿,在同安极南,孤悬大海之中,左连金门,右临岐尾,水道四通,乃漳州、海澄、同安门户。国初设寨于此,最为远虑。至崇武而南有永宁,料罗而上有围头,旧浯屿之北有担屿、烈屿,南有卓岐、镇海,皆海寇出入之路,抑其次也。今汛兵屯崇武、永宁,分哨则獭窟、祥芝、深沪、福全一带有赖;屯料罗、围头,分哨则■〈犭责〉洲、安海、官澳、田浦、峰上、陈坑一带有赖;游兵屯旧浯屿、担屿,巡哨则镇海、岐尾、乌沙港一带有赖。彭湖绝岛旧为盗贼渊薮,今设有游兵防守,则贼至无所巢穴,又泉郡藩篱之固也。乃若选将校、核卒伍、修艨舰、明赏罚,使水军狎风涛而不敢偷安内澳,则在人而不在地。

  漳州府志摘录

  洋税考

  嘉靖中,有佛郎机船载货泊浯屿,漳龙溪八、九都民及泉之贾人往贸易焉。巡海道至,发兵攻夷船,而贩者不止。总督闽浙都御史朱纨获通贩者九十余人,悉斩之,而海禁严。三十六年,海寇许老、谢策等突至月港,大杀掠。明年冬,诱倭寇三千人再抵月港,散劫八、九都,往来浯屿间。寇累岁不息,土人乘机为叛,号二十四将,沿海骚然。四十三年,巡海道周贤宣计讨平之。其明年,奏设海澄县治。

  隆庆初年,巡抚福建涂泽民题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通政唐顺之有云:『国初,浙、福、广三省设市舶司。在浙江者,专为日本入贡,带有货物,许其交易。在广东者,则西洋番舶之辏,许其交易而抽分之。若福建既不通贡,又不通舶,而国初设立市舶之意,漫不可考矣。舶之为利也,譬之矿然。封闭矿洞,驱斥矿徒,是为上策。度不能闭,则国收其利权而自操之,是为中策。不闭不收,利孔漏泄,以资奸萌啸聚其间,斯无策矣。今海贼据浯屿、南屿诸岛,公然番舶之利;而中土之民,交通接济,杀之而不能止,则利权之在也。宜备查国初设立市舶之意,毋泄利孔,使奸人得乘其便』。其于海禁利害晰如也。

  然市舶之与商舶,其说稍异。市舶者,诸夷舶泊吾近地,与内地民互为市,若广之濠镜澳然。商舶则土著民醵钱造舟,装土产,径望东西洋而去,与海岛诸夷相贸易;其出有时,其归有候。广洋巨浸,船一开颿,四望惟天水相粘无畔岸。而海人习知海道者,率用指南针(即罗经)为其导向。相传有航海针经。针或单用,或指两辰间,以前知某洋岛所在。约更时当行水路几许,打量水深浅几托(方言几仞为几托),海中岛屿作何状,某洋礁险宜慎,或风云气候不常,以何法趋避之。异时海贩船十损二、三,及循习于常所往来,舟无恙若安澜焉。盖海滨民射利精如此。

  东洋若吕宋、苏禄诸国,西洋暹罗、占城诸国及安南、交趾,皆我羁縻属国无侵叛,故商舶不为禁(东洋有吕宋、屋同沙瑶、玳瑁、宿雾文来、南旺、大港、吶哔啴、磨荖英、笔架山密雁、中邦、以宁、麻里吕、米六合、高药武运、福河仑、岸塘、吕蓬;西洋有下港、暹罗、旧港、交趾、柬埔寨、丁机宜、顺塔、占城、马六甲、顺化、大泥、乌汀礁林、新州、哑齐、交■〈口留〉吧哪、彭西宁、陆坤、占陂、高趾州、篱木、高堤里邻、吉连单、柔佛、吉宁邦日隶、安丁义里、迟闷、苏禄、班隘;又有鸡笼、淡水,不系东西洋船数),而特严禁贩日本者,比于通番接济之例。

  先是海澄未置县时,有靖海馆,以通判一员司巡缉,其后请设海防同知,易靖海馆为海防馆。万历二年,巡抚刘尧诲题请舶税充饷,岁以六千两为额,委海防同知专督理之,刊海税禁约一十七事(时海防同知沈植条陈)。其禁压冬议,以为过洋之船,以东北风去,西南风回,虽回缓亦不过夏。惟自倭回者,必候九、十月间风汛,且日本无货,只有金银。凡船至九、十月方回又无货物者,明系展转交倭,纵有给引,仍坐以通倭罪;同■〈舟宗〉船伙及澳甲等许其举首给赏之。于时凡贩东西二洋、鸡笼、淡水诸番及广东高、雷州、北港等处商渔船引俱海防官为管给,每引纳税银多寡有差,名曰「引税」(东西洋每引纳税银三两,鸡笼、淡水及广东引纳税银一两,其后加增东西洋税银六两,鸡笼、淡水税银二两;万历十八年,革商渔文引,归沿海州县给发,惟番引仍旧)。每请引百张为率,随告随给,尽即请继,原未定其地,而亦未限其船。十七年,巡抚周釆议将东西二洋番舶题定只数,岁限八十八只,给引如之。后以自变量有限,而私贩者多,增至百一十引矣。

  其征税之规,有水饷,有陆饷,有加增饷。水饷者,以船之广狭为准,其饷出于船商。陆饷者,以货之多寡计值征饷,其饷出于铺商。又虑有藏匿,禁船毋辄起货,以铺商所接买货物应税之数给号票,令就船完纳而后许鬻卖焉(西洋船面阔一丈六尺以上者,征饷银五两,每多一尺,加银五钱。东洋船颇小,量减西洋十分之三。陆饷:胡椒、苏木等货计值银一两者,征饷银二分。鸡笼、淡水名曰小番,地近船小,每船面阔一尺,征水饷银五钱,陆饷亦如东西二洋之例)。加增饷者,东洋中有吕宋,其地无出产,番人率用银钱(钱用银铸造,字用番文,九六成色,漳人今多用之)易货,船多空回,即有货亦无几,故商贩回澳,征抽水、陆二饷外,属吕宋船者,每船另追银百五十两,谓之加增(后各商苦难输纳,万历十八年量减,止征一百二十两)。每年至五六月、七八月间,风汛届期,各商船回至海外,俱由南澳、浯铜诸水寨及岛尾、濠门、海门各巡简司信地经过,随报府县及海防馆逐程拨船护送防寇掠,其实稽察隐匿饷税者云。

  自万历四年,饷溢额至一万两,刊入章程录。至十一年,累增至二万两有余。二十一年,报倭警,禁止通贩,而海滨民苦为生难,辄违禁私下海,或假借县给买榖捕鱼之引故越贩。于是巡抚诈孚远深念之,恐复为变如嘉靖时,出示招谕,凡留贩人船,不论从前有引无引、日远日近,俱准驾回照例报官纳饷,一切私通及压冬情罪悉宥免。是时越贩商人胡台、谢楠等二十四船,闻抚绥令,皆驾船回澳报饷,与正引之商一例征纳。二十二年,饷骤益至二万九千余两。然则海民趋利之情,与商舶通塞之利病,其大略可睹矣。

  其后当事者疑税饷多寡,海门馆所报不尽实,始议仿各处关税之例,岁委各府佐贰官一员轮管之,示清核毋专利窟。而泉州以兵饷告匮,分巡兴泉道建议于泉州中左所设官抽饷,如漳之海防例,令漳民贩西洋,泉民贩东洋,毋相搀越。事并下府议。时漳民纷争不便,乃具详言『本府属县岁派额饷数少,民又多逋,军需往往告匮,即隆庆间开设海澄舶税,仅数千金,万历间增至一万两,以此佐之,犹且不敷,动请司饷济给,考之累年,各请发司饷二万两,往牒具在也。迨十三年以后,舶税增至二万余两,兼以概府尺土半廛凡属官者,靡不括以充饷,即铁炉、牛行、渡船、网税,搜无遗利,始免仰给司帑,然亦必县饷、舶税尽数征完,方克有济。查见在十县饷额共三万七千七百九十余两,凑舶税二万余两,大都在六万上下,而水陆官兵月粮、修船、置器、犒赏诸费,岁不下六万两。如万历二十一年禁海饷绌,则括府县帑藏及借诸站剩等银支用,岂有赢余积藏于库哉?漳、泉均为海郡,兵饷并属吃紧,饷在漳则漳利,饷在泉则泉利,其便均也,漳饷匮则请在漳,泉饷匮则请在泉,其不便亦均也。今欲以东西洋分属漳、泉,割漳饷以赡泉兵,不惟漳之兵食无所措给,从此私贩之徒缘为奸利、不漳不泉、东影西射、公然四出、不可究诘者,又当什百于昔日。本府筹之未见善画,在彼府计其无弊何如耳』。惟是榷税不专责于海防官,听上裁,于是漳、泉分贩议罢不行,而题请改设饷馆,给关防。

  会上方大榷天下关税。二十七年,中贵人衔命至闽,凡山海关津之税,毕搜罗以进内帑,而舶税归内监委官征收矣(时议委三司首领一员与内监委官协管)。于正税外派办进方物费不赀,重以委官需索,土人狡谲无忌惮者投充为巡拦,恣扰害,漳民情用汹汹焉,赖有司调停安辑之,不为变。

  而是时漳、泉民贩吕宋者,或折阅破产,及犯压冬禁不得归,流寓异土,筑庐舍,操佣贾杂作为生活,或娶妇长子孙者有之,人口以数万计。而同安人张嶷者,缪奏言海有机易山,与福建相近,地产金,若采取,可得成金无算。有诏遣中贵人委官往勘视。而吕宋番闻之,大恐;以中国将略取夷地,诸流寓人皆内应也。于是尽坑杀漳、泉民之在吕宋者以二万人。事闻,张嶷以欺罔首祸置极刑。

  三十四年,有旨封闭天下矿洞,其各直省税课,令所在有司照常征解。命甫下,海内忻忻有更生之望。而所在税监仍奏请转解税课及办进上土产方物,且言税归有司,于地方无所事事,乞召回。于是旨纷出,先后互异:税银准解工部,又总解税监分进内库;土产方物准折办,又敕该监照旧办进。其布政司银既汇解,而税监者又欲州县有司径解及代办方物;有司莫知所从,事纷然久之。布政司乃具咨呈户部请画一,而部咨回复,以藩司一邦之主,若金花税粮等银,何莫不由藩司,而州县敢于经解乎!近者南赣巡抚题奉明旨:『各处税课都着类总解税监分解应用』。是「各处」者,指各直省言也;「类总解监」者,明令布政司类总也,若由州县径解,当云「各解」,何须「类总」为乎?土产方物乃税监芹曝之诚,非有司贡献之礼,抚臣既题准折办及措处加平等费,续奉明旨照旧办进,并未有有司备办之旨,谨始虑终,正在今日。该省抚按亟当移会该监,备将历来明旨开导其详,使知「类总」二字,旨意昭然,径解之举,终属悖谬矣。

  自是议稍定,当事复申前饷馆委官之议。以海澄洋税原议轮委各府佐贰征收,但外府之官远来住札非便,而增设供应人役,所费亦繁,不若于本府佐贰五员内岁委一员管理,事无专属,既于原议不悖,且于事体为宜。议允行本府官承委,岁一更代云。

  先是投矿税为羽翼者探知海夷有别种,号红毛番,饶财宝,擅给中使文移招谕以来,船泊彭湖。其人非东西洋种人,发纯赤,强而多力,以船为家,于海岛诸港门贩鬻为生涯。其船宏壮甚,出没海洋怒涛中亡所损,为兵器自护卫,若佛郎机铳、发贡铳之属亦甚具。其交易颇以信义,怒辄杀人,海岛中诸夷恒畏避之。利中国罗绮、缯布、器皿诸货。诸奸人啖以利,谓漳之南澳、彭湖岛可以市舶。红夷者以为信,至凡数船。事闻,抚按行守巡道议,以市舶必不可许,且奏下兵部,覆疏请明旨诘责中使,令所在守将督信地兵严拒之。红夷船始去。而漳泉间射利者意觖觖,以为此不费航海而坐收远夷珍宝利百倍,若之何失之!呜呼!其亦不思甚矣哉!夷性无常,非我族类,而海边恶少民尤习狙诈,无事犹将勾引接济,为寇攘地,况日夕与豺狼处,非欺负货物,激怒夷而至为变,则将为阴阳播弄,啖夷以玉帛子女而为之向导;患之至也,其何日之有!若嘉靖中倭寇藉入贡蹂躏宁、绍间,皆起于市货不售,土人贪戾无行者为构,诱煽乱祸,蔓延至不可解。殷鉴不远,为闽计可复尔耶!

  或曰:红夷性朴直,非狡倭比。是又不然。独不闻广香山之有澳夷乎?其初亦寻常贩易,今结聚日众,盘据濠镜澳,诸作奸犯科者悉亡命藏匿其中,筑崇城百雉,阨险防兵,势骎迫于省会,若瘿之附项、疽之附骨,治之不可,养之日深,当事者廑以为忧矣。今之红夷,其疆鸷出澳夷上。迩年与澳夷争市舶地,相贼杀广之海上,澳夷辄不胜,而高峻其城郭以防御之。其人魁伟者,殆防风氏之骨专车焉,可玩其狡不如倭而垂涎以为利薮,此奸人之以国为尝者也。

  红毛番本名米粟果,佛郎机与国也。其国当中国之背,晨昏昼夜皆相反,去此四万余里。由西洋来者转大浪山,大险远;由东洋来者,至末利加国半年程,更造舟,又逾半年程至吕宋,或径达中国。末利加有石矶阻海,如南之万里石塘也。佛郎机于诸夷多所款服,又内据香山,得中国贿帛,雄富诸番。米粟果性贼嫉,尚雠杀,海外夷与佛郎机俱畏之。常至中国望南澳广东,及掠岛屿人为向导,俱不得达。万历癸卯,泊下港,劫舟商,投择书两台内监。五月,自泊舟彭湖求互市。内监遽上闻,愿征饷数十万。事下两台,力持为不可。亟命督府驱之。先遣檄与其酋,且侦舟。舟长五十丈,横广六、七丈,五桅,上皆以铁为网,外漆打马油,其光可鉴。夷人皆深目长鼻,赤须朱发,长躯七、八尺,能华言华字。读檄讫,投帽于地,恚曰:『中国疑我耳!我金钱满艘,岂遽去哉』!导檄者遍视舟。至中舱,奉天甚谨。又出一画轴,皆华人衣冠,与其酋像群坐,曰:『此吾祖也。曾与中国人结兄弟甚好,今乃相忘』!又至舵后观铜盘,略如中华罗经,大径数尺,译言照海镜,识此可海上不迷。又悬自鸣钟,日夜司更,不击自鸣。其舟内设三层,壮者居上,稚子居下,皆有家室。层设铳三十六枚,外向三层皆然,名「麦穟铳」。其中桅之下置大铳,长二丈,中虚如四尺车轮,云『发此可洞裂石城,震数十里。中国人逼我时,烈此自沈耳,不愿为虏也』!其言语桀黠多类此。往复数次,竟欲求彭湖为香山,且中有主之者也。巳闻舟师大集,有献火舟策者,十一月乃徙去。然海上奸民私贸易,夷巳捆载归矣。

  第今东南隐患,又不但此。顷抚臣奏言:『闽地斥卤硗埆,田不供食,以海为生、以洋舶为家者,十而九也。况今军需国课半取给于市艘,岂能禁之不去?但奸民有假给由引、私造大船、越贩日本者矣,其去也以一倍而博百倍之息,其来也又以一倍而博百倍之息。愚民蹈利如鹜,其于凌风破浪,直偃息视之。违禁私通,日益月盛。有暗结婚姻,有私受夷职,甚者或卖船以资敌。我无晋魏绛之五利,而彼饶中行说之三窟,长此安穷?况今琉球告急,属国为俘,而沿海奸民扬帆无忌,万一倭奴窃据,窥及鸡笼、淡水,此辈或从而勾引之,门庭之寇,可不为大忧乎!请申饬沿海清查由引,严禁压冬,不许私造违式大船,及以引饷事权归海道管核便』。■〈琉,代王〉下兵部覆,如议行。而沿海民大黠猾及凭借有势力者,借东西洋由引而潜趋日本,时时有之,禁虽严,未全戢。

  论曰:海舶非正赋也,而志之赋役何居?嘉隆之际,月港之乱,余不忍闻焉。自设县弛海以来,使穰穰者骛于利,潜销磨其不逞,吾又得操其什一以资军匮,庸讵非算乎?顾今东西洋利寖薄,贾人侵假而阑入倭境,又重设额外之征,横征敛以困辱之。兽穷则逸,鸟穷则攫,况轻悍习乱者,其又曷不至焉!呜乎!谨衣袽者念之哉!

  兵防考

  洪武三年,置漳州卫指挥使司,其属为经历、为镇抚、为千户所者五。五千户所各统百户若镇抚。后设镇海卫,所统亦如之。又置陆鳌、铜山、玄锺守御千户者三。卫军可五千余人,所军可千余人,耕其屯田而食之。成弘间,又调镇海之后千户所戍龙岩,而以漳州卫之后千户所戍南诏。此卫所始末之大较也。

  铜山,漳滨海之重镇也。国初遣江夏侯周德兴入闽,筑城备倭,置五寨,铜山其一焉。寨在井尾澳,景泰间移今西门澳。初以卫官有才望者统其事,而后更以钦依把总一人,玄锺澳属焉(筹海图编曰:漳州府所辖漳浦一县最近海屿,设水寨者二,铜山西门澳为把总水寨,而玄锺则受其节制者也。故今止以五寨为名,岁拨镇海、漳州、永宁卫及玄锺、铜山所军分番巡哨。而北自金石以接浯屿,南自梅岭以达广东,险阨所系,匪浅浅也)。隆庆六年,知府罗青霄议置土兵五营,分镇诸处,或废或存。万历初年,又为铜山置浙兵营;而郡西之浙兵营则自万历十一年为吴双引倡乱而设,盖与主客交驻云。彭湖在漳、泉海外,与倭仅隔一衣带水,嘉靖以来,曾一本、林凤辈往来啸聚其间,数为边患。壬辰,朝鲜告变,时传倭且南侵,当事谓不宜坐弃彭湖,为设官兵据险戍之。又虑孤岛遥悬,汛期分诸寨兵递为声援,以水犀杜其凫■〈犭奚〉。此营寨始末之大较也。

  漳入明,故领县五。成化间,以温文进之乱,割龙岩居仁等五里置县漳平,谓险远难制也。正德间,象湖诸处乱起,虔抚都御史王守仁督兵讨平之。复釆乡三老议,以为芦溪等处地里遥远,政教不及,酿成大祸,今动三军之众,合二省之威,虽曰歼厥渠魁,扫除党类,特一时之计,未为久远之规;乞于河头中营添设县治,引带汀潮,喉襟清宁,政教既敷,盗贼自息,上疏请于朝,置平和县。嘉靖初,以南诏广寇出没,置诏安县。月港者,龙溪海上一大都会也,自内外贼盘据为难,烽燧传警,岁无虚日。都御史朱纨疏请建邑,不果。后郡守唐九德力持其议,都御史汪道昆为更请,置县海澄。而是时又以初平苏阿普等于杀狐岭,割龙岩之吐贤里置县宁洋。国家剖牧民之符,非惟临长百姓,夫亦以父母孔迩,威信易敷,赤子潢池,弄兵自息,设险守固,胜于数十万甲兵也。郡又有海防同知,春秋防汛。近又特设督捕通判驻云霄,丞主海上事,而别驾职内贼。此郡邑始末之大较也。

  漳初未有大帅建牙者。嘉靖二十八年,以军兴设参将一人。三十五年,益以水陆参将二人。三十八年,请分福建为三路,三将军主之。其驻漳者为南路,所辖自诏安广东界北达祥芝,盖镇漳而兼控泉矣。先是南澳尚未开府,每汛期专驻玄锺。后南澳既设,移驻铜山。万历二十年,议者谓偏处一方,移驻鹭门,居中调度。而南澳者,在闽、广交,夙为逋薮,吴平、许朝光巢穴于山,曾一本、林道干游魂于海,至合两省会剿始平。迨议善后,题设副总兵官协守漳潮,拓地创镇,无事则玉斧弹压,有事则金钲穷追,并制两省,秩亚骠姚。此将帅始末之大较也。

  夫弘正以前,承平既久,人不知兵,故规制尚略。嘉隆之间,所部云扰,岁岁苦兵,故规制寖详。然卫所官大则金绯,小亦列校,岁糜月俸钱甚奢。其铮铮者多脱颖以出,树勋他处。而卑者长傍棨戟,乘坚策肥,刻削自封,恣睢自豪,至不识韬钤为何物、战场为何事。告以鼓鼙声,心悸欲绝。且凭空顿于户下,安望其缓急使乎!若正统邓茂七之寇,指挥顾斌拥兵铜陵,募敢死士入卫,遂大破贼;二百年来一人而已。彼镇海为饶贼所陷,诸将束手,坐观板荡;此曹之肉岂足食哉!至于卫所军世守尺籍,执其钝器,不能刑鸡鹜,无论即戎;脱有变,弃甲不暇耳。国家养兵世世,仅得其空名;宇内皆然,不独漳也!

  正统、天顺间,所在招募丁壮为民兵(即快手、机兵之属),而巡司故有弓兵,俱有司操练。然今民壮仅供公门役使。弓兵所缉,里闬鸣吠及负担兴贩而已。议者始复仰借于客兵,乃客兵之大利大害亦略可言。

  方嘉靖鼎沸时,海内名将如戚继光、俞大猷俱统重兵入漳征剿,海上父老犹能言继光时事。贼围孤城急,复四出摽掠,父老扶携登望女墙上,冀援兵旦晚且至。嗣见远烟数点,影响似旌旗状,忽炮响,官兵业抵近郊,与贼接战,大破之。盖继光每出师,或急或缓,人莫能测。贼侦继光方与所在当道欢饮,解甲犒师,似未即发,继光已夜从间道急进,出没甚神,贼猝不意,辄狼戾死甚众云。蔡陂之役,贼又预度继光当至,设伏待之,卒然蜂起,兵为少却,继光斩前怯者数人,身自督战,贼竟溃。四十四年,海寇吴平据梅岭,继光兵来,贼遁入南澳,继光追击之,俘斩万五千人,贼潜遁赴海,而漳遂平。自漳中贼奴,而继光之功亦与之终始。漳人为之语曰:『俞龙戚虎,杀贼如土』;皆他路兵也。然事急则征召,事平辄复遣去;征召至而屠戮者已饶受其祸矣,故迩者为客兵置营居守如土著。顾在壬戍,参将杨缙以东筦兵来,愿为漳备御贼,实约东筦兵为内应。缙下令:『漳民不得夜开门,开门辄兵之』。漳大骇,诸生相率诣当道固争,富家夜自为登埤固守,不呼而集。次日清明,东筦兵从南郊辱人妇女,睥睨杀人,郡守始下令乡兵截杀之。须臾,东筦兵头脑被地几尽,所部始宁。万历癸未,吴双引之事觉就诛也,有司者虑之,议驻客兵于西郊。其后长泰囚越狱刺杀县令,囚实与客兵约为外应。先一日,客兵以庭殴罗中军,有信改期不得达,囚出登城四顾,外无援者,始就擒。虽社稷有灵,未焰旋熄,不可不谓往事之明鉴也。

  夫漳所最苦者莫如倭。嘉靖时,闽、浙初置巡抚则以倭故。倭非能自来也,起于中国之民为之乡导。都御史朱纨练兵甲、严科察,按诸通海者若干人悉诛之。纨竟为朝议所中,忿恚自杀。舶主土豪益自喜为奸,走波涛中交相往来。后乃大举入寇,而海寇应之,至陷城郭,祸坟墓,男女骈戮,远近震骇,此亦神人之大痛矣!网以乱至而密,密则已晚;网又以乱解而■〈琉,代王〉,■〈琉,代王〉则安穷。比岁海滨人视越贩为常事,诡给沙埕引,无不诣山城君者,当事忧之,严为令与民更始,有更犯者无赦。夫越贩起于富人射利,其意原非勾贼,唯是输其宝货,露其情形,此其渐不可长者耳。禁贩自是防倭急务,未可谓越贩之门一杜,而倭便不复来也。海上行劫,无处无倭奴,犯渔舟,居贾舶,旋复散去。不逞之徒,搏手无生活,日觊波心,与夷杂处,彼狡焉有窥中国之心,何日忘之。中山之藩破矣,长蛇封豕,荐食未央,故待敌宜预也。

  向者夷从西方来,贾胡别种也,发尽赤,巨舰迎波,结中贵人以互市,请如东粤香山故事。当事持不可。参将施德政躬抵彭湖,宣威耀武,与夷相持者久之,夷乃去。其后数岁更入海上,申前请益力。当事严缉居民不得与售一钱,乃更掉指东粤以往。若辈仅以声势恫喝,然舟大不便动转,即有变,火攻可烬耳。防之无使登岸,彼将自消其食指;威之无使见瑕,彼将自戢其杀机。后此出没尚未有常也,故防敌宜周也。

  国家皇灵旁畅,然二百年中,深山穷谷之区,小丑间发,始而鼠窃,继而狼噬,驱之则终兽散,至二十四将而祸烈矣(丁巳间,洪迪珍等二十四人共造二船接济番舶,因以为号,其后据巢杀掠,官兵不能制,详见兵乱)。鲸鲵之不净,以烦县官,安能便置反侧于度外。万历以后,带牛佩犊之萌,旋就诛灭,然余党尚未悉散。往者漳浦见告,人或讶其太张皇;然与其张皇也,犹胜坐视。必以踪迹之尚未露也,而概置之罔闻,人心愈怠,城守愈■〈琉,代王〉,脱有真变,烽火在庭而不悟矣,讵细故哉!语云:『涓涓不止,流为江河』。今近郊之内,夜半杀人,劫掠财物,肆行无忌,比比有之,夫固揭竿之渐也,故缉敌宜严也。

  漳浦林太史偕春之论兵防曰,筑土堡、练乡兵,而又以外贼宜守、内贼宜攻,纚纚甚悉。此自倥偬时事,非所施于承平。且卫所营寨诸军,是亦乡人也,是在练之而已。客兵久于吾土,耳目肝肠,岂尽异类,是在制之而已。张万纪为铜山把总,每雨云阴晦,意贼且出,辄驾小舟,身携一剑,以骁勇数辈自随,装束如渔人,因以诱贼;贼相遇,手自击杀之,或死或缚。万纪虽屡经险阻,神意愈王。海上数年间得安枕无恐者,则万纪力为多;是外贼未尝不可攻也。

  顷岁中丞台巡历海上,一切与将士综核名实,乃其选将仅骑射故事,所选兵令抱石以试勇怯,着令甚迂,而所用又非所择,则何取焉。往事:材官及兵目人缺应补者,将军与郡国议上,主者裁决之。比岁多自旌门出,所不知何人,坐名送寨,彼其人与地既不相习,而部曲侪伍又不相能,安望得其熊罴之用哉!谚曰:『文臣宜不爱钱,武臣宜不惜死』;然吾谓武臣爱钱正军政所为败坏而难于收拾,第必自文吏大臣始。夫将将者之原既清,下方自肃;不然,主者以缛节望之大帅,大帅以望偏裨,偏裨以望卒伍,转相克剥,尤而效之,而兵日贫,因以日怯,虽今日更张、明日整饬,徒侈糜文,何裨廓清之方略矣!

  郑尚书晓曰:『福建海抱东南,汀、漳外寇内逋,与南赣声势联络,海物互市,时起兵端,此其治乱,非徒一方之机局者』。诚哉是言也!故为差次梗概,以备稽阅如此。

  监司

  本朝所在郡县,置监司弹压之,曰分守,曰分巡。其在滨海,则又有巡海。漳在国初属福宁道。成化六年,汀、漳、潮、赣诸处盗贼出没,始设分守漳南道驻上杭,辖汀、漳二郡,遥制江西之赣州。而巡海道旧驻会城。嘉靖九年,都御史胡琏议以漳州海寇纵横,巡海使者远在数百里外,缓急非宜,疏请开镇于漳。是巡海虽全制闽中海上事,而漳若其专制者盖四十有余年。万历间,承平既久,巡海道复归会城,而漳州奏请特设分守漳南道。自是而率属兴治,莅兵抚民,守巡并主其权,巡海道但司海禁,春秋防汛,耀其甲戈,或间岁一至,他郡邑事不复相关矣。近三十八年,抚臣陈子贞议重巡海之权,■〈琉,代王〉请一切军政俱巡海主之,守巡勿复与知。然营寨事无巨细,欲尽赴会城,上下辽隔,不若守巡就近料理为便;且巡道故尝奉敕称兵备使者,安得不问兵事哉?故■〈琉,代王〉虽下部,竟不果行焉。守道初设,布政使参议,后间出以参政,近有自按察使或副使兼官至者。巡道初设,按察使佥事,后间出以副使,近有自参政兼官至者。巡海道初设,按察司副使,近有自布政司兼官至者。

  南路参将(按参将官级亚于漳潮副将,而次序在前者,以漳为所专辖也)

  嘉靖二十八年,浙直军门朱纨题请福建添设参将一员。至三十五年,巡抚王忬题改设水陆参将二员,然未有专管汛地。三十八年,巡抚刘焘题请福建分南北中三路,添设参将三员,以漳州为南路,并水陆为一参将奉敕分守,所辖铜山、浯屿二寨、浯铜、彭湖二游、漳州、铜山二浙营、陆鳌一土营;漳州、镇海、泉州、永宁四卫、南诏、龙岩、陆鳌、铜山、玄锺、崇武、福泉、金门、中左、高浦十所,自祥芝以至大城皆为汛地,盖控漳而兼制泉也。先是南澳未设副总,遇汛则参将驻玄锺调度,水陆防御。南澳设后,移驻铜山。万历二十年,倭躏朝鲜,议者谓铜山偏处一方,始兼移驻中左所居中调度焉。

  铜山寨

  洪武初年,皆以卫官考选备倭带领军兵出守铜山。嘉靖四十二年,题准改设钦依把总一员,非汛时月,团泊寨澳,轮番出哨,小防缉盗;汛期则分四哨,前哨镇海,左哨陆鳌,右哨沙州,后哨鲎壳澳,各防汛信,地皆险要,而横屿、菜屿、井仔湾、大小甘山,则外洋岛屿之最险者。

  漳州浙兵营

  府城外浙兵营,始于万历十一年,因叛民吴双引等谋为变,当事集议特设浙兵一营驻札团练,营设于西教场。迩以浦头至镇门一带河道,萑苻窃发,肆掠商舶,议设哨船二只,轮营兵坐驾,随潮往来巡缉。平时则府城内外以至镇海、井尾等沿海万松岭、岩亭孔道,皆更番哨守;有事则专听征调,随贼所向,相机征剿。

  铜山浙兵营

  铜山浙营始于万历九年,为沿边海警而设,驻札铜山所城外。平时则团练弹压,自铜山以至玄锺、诏安等沿海油柑岭、凤山等孔道,皆其哨守,有事则专听调度征剿。

  陆鳌土兵营

  陆鳌土兵始于隆庆六年,因诏安县五都土瘠民贫,寇盗蜂起,当事者议设土兵一营,抽选贫民充之,为弭盗安民计。初守铜山,续与浙营对调,札守陆鳌城外。平时则操练弹压,自该营北抵莆头、南至古雷等沿海,与内地云霄堡皆其哨守;有警则随贼向往剿击,用为哨探向导耳目。

  彭湖游兵

  彭湖一岛,在漳泉远洋之外,邻界东番,顺风乘潮,自料罗开船,二昼夜始至。山形平衍,东西约十五里,南北约二十里,周围小屿颇多。先年原有民居,隶以六巡司。

  国初徙其民而虚其地,自是长为盗贼假息渊薮,倭奴往来停泊取水必经之要害。嘉隆之季,万历初年,海寇曾一本、林凤辈尝啸聚往来,分■〈舟宗〉入寇,至烦大举捣之始平,盖闽海极远险岛也。壬辰岁倭犯朝鲜时,有侵鸡笼、淡水之耗,鸡笼密迩彭湖,当事者集议不宜弃,乃设官兵先据险戍之。二十五年冬,初创一游、一总、四哨、冬鸟船二十艘、目兵八百有奇。二十六年春,又虑孤岛寡援,增设一游总哨,舟师称是。又于海坛、南日、浯屿、浯铜、铜山、南澳六寨游各抽哨官一人,领坚船三只,汛时远哨该岛,以联声势。后虑兵饷难继,裁去一游,而海坛、南日、南澳三处远哨船渐各停发。今仅有一总、二哨、冬鸟船二十艘、官兵八百五十有奇,月糈则漳、泉共饷之。

  南澳副总兵

  南澳在闽、广之交,夙为盗贼逋薮。先年山寇吴平、许朝光、海寇曾一本、林道干等聚众为乱,荼毒生灵,至合两省会剿始平。万历四年,建议善后,题请设协守漳潮副总兵官专驻南澳,始创城镇,无事坐镇弹压,有警督兵穷追,兼制两省,事权归一,居然海上一重镇也。所辖南澳游兵、拓林守备二游、防倭中哨二游、福广二营陆兵。

  按癸酉志,南澳去玄锺澳口约三十余里,属广东饶平。洪武间,居民负险作乱,遂墟其地。其澳周围六、七百里,有青澳、后泽澳,夷船多凑泊于此,而深澳尤为形险,小舟须鱼贯而入,官兵攻剿,势甚掣肘。嘉靖间,潮州府用木石填寨澳口。未几,倭人用善水者捞起木石,澳口复通。嘉靖四十四年,剧贼吴平鸠集结巢,大兵征剿,贼党虽散,其地尚为贼窝。万历初,同知罗拱辰相视其地,议设参将一员统兵屯札。筑城三座:一在深水澳,一在云盖寺,一在龙眼沙,互相联络,立墩台瞭望,调兵哨守。计三处田约四、五万亩,可召军民给牛耕种。罗公当时计划,可谓周悉。自后题设协守副总兵驻扎,遂岿然重镇矣。

  南澳游兵

  南澳游兵设于万历四年。见额福哨冬鸟船三十四只,官兵八百七十四员名,遇汛贴驾征操军四百二十名。非汛时月,团泊游澳,轮番出哨;汛期则分布宫仔、前胜澳、青澳、云盖寺等信洋防守,并属副总兵统辖调度。

  ——以上录自四部丛刊三编景印昆山图书馆藏稿本天下郡国利病书第三九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