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纂淮关统志 (明)马麟 纂修 (清)元成 续纂
续纂淮关统志·序
补修《淮关统志》序
《淮关统志》十四卷。乃前明榷使马公元冈所创始,嗣经我朝杜、伊、李、元诸君重修、续纂。税务沿革、例制掌故,无不赅备。余于光绪庚辰秋奉命来淮。公余之暇,检查此书,讵毁于庚申捻乱。幸版未全失,所缺无多。赖幕中萧幼芸先生处藏有旧本,校对无讹,洵属完璧,得以赞襄其事。即令司事毛宗鹏同书吏刘邦干等,付诸手民,照旧补刊,所需工价,捐廉给发。两阅月,方始蒇事,顿复旧观,庶免日久湮没。惟溯自嘉庆丙子续纂之后,迄今六十余年,所存档案悉毁于兵。自辛酉以后卷牍,其中有裨于榷政者,有堪垂令典者,以及河道变迁,今昔异同,均关紧要。仍拟采辑搜讨,分门续纂。奈余瓜期已届,政事冗繁,未克如愿。惟冀后之监斯榷者,以成余之未逮,是所幸甚。时光绪辛巳秋八月。长白征麟谨序。
《续纂淮关统志》序
关榷之设也,由来久矣。盖以充国之用,不得不借民之力,用筹之商贾转运之间,量于百中抽取一二,相地设榷,酌定税则,明彰木榜,科纳无偏,于稽征之中仍寓宽恤之意。古今因之,责在司榷。凡莅斯任者,须存经国体民之心,通商卫课,剔弊厘奸,以重职守。此无他术,惟有正己而已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盖未有不能正己而能正人者也。果能谨身节用,明以照下,义以处事,猛以惩奸,宽以恤众,赏罚公平,不贪不酷,法令森严,慈祥爱物,则上行下效,大法小廉,吏役畏服,商民爱戴,上无苛政,下不生奸,关政肃清,税课自然充裕矣。此则论其常也。而各处之风俗情形相沿,既有不同,又在司榷者因地制宜,未可一律而视。若夫时之变迁,或偶值年收歉薄,货载稀疏,或偶因道路阻滞,运转艰难,遂致有亏缺税课之道焉。此则非守榷者之所能力挽者也。虽然,典守者不得辞其责。国赋有定额,缺则难免其咎。故不幸而值此,则亦惟尽人事以听天命而已。
成赋性庸愚,才识浅陋。乃于嘉庆十六年重蒙恩纶,简放来淮,督理榷务。夙夜冰兢,陨越是惧,孜孜勤政,五载于兹,经历艰难,倍尝辛苦。到任时,即有王营减坝、李家楼漫溢之患,继则有豫、东二省连年荒旱之灾。加之以十八年滑县邪教滋扰,又继之以睢工漫口,黄水断流。此三年内,频遭变异,货贩稀疏,淮、宿二关,税课屡亏。凡四载,积短至六十余万。当是时也,实不禁心胆俱落。每年关期扣满结算,将所征数目据实陈情具奏,屡蒙圣明鉴原,赦免重罪,量予镌级留任,宽以分限赔缴。成展转思维,仰苛鸿恩,实属昊天罔极,五中感愧,悚惧弥深。自知命蹇福薄,适逢其会,每思报称维难,益加激励愤勉,劳心竭力,昕夕靡宁。直至二十年,幸赖圣主洪福,豫、东二省丰稔,黄、运两河安澜,货贩较前涌盛,税课赖以丰足,斯心始得宁贴。
成到任时,见淮关设有《统志》一部,乃前明榷使马元冈讳麟者所纂缉也,续成于后任榷使喻子讳希学之手。后来历任关部因之,逐年续纂。其中分门别类,条分缕晰,备载甚详,皆本关所属关榷大小分口、司隶事宜、守榷规制、税则条例,以及近关乡镇名目、形势、人物、艺文,悉有所考叙。至前任榷使李公讳如枚者,复加纂缉,旋去任。所历及于今,越十余年矣。其间不免又有因革增减之处,自当检查考订续辑,以归现行之用,聊备省览。用是于政余之暇,检查李公去任以后至成历任各年案件,凡有因革损益应续入者,亟命司事之人录出,逐件分门别款,详续于后。仍望后之莅斯任者拾览而校正之,以补其缺陋云。
嘉庆二十一年秋七月上浣静庵元成撰
旧志自叙
员外马麟子振四川
《淮关志》,潘南窗旧有刻矣。麟复志之者,时易事殊,不能无损益于其间也。麟尝读《易》矣,巽上震下,其名曰“益”。盖损乾之初九而为巽,益坤之初六而为震,有裕民之道焉。艮上兑下,其名曰“损”。盖损乾之九三而为兑,益坤之上六而为艮,有裕国之道焉。噫!损上益下则曰益,言其当益也,不如是则终于否而已;损下益上则曰损,言其不当损也,不如是斯其所以为泰乎?此文王洞见万世之经权,而盈虚消息与时偕行者也。是故《周礼》以九职任万民,九赋敛财贿,而又以九式均节财用。盖非任则无以裕民,非敛则无以裕国,而非节则或取之无度,任之不终矣。是故周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而八百年不匮者,用此道也。
我国家揆法章程,惟任惟敛,一准之《周礼》。百年之间,更变不常。而莅此关者,罔弗祗若良法美意,日异月新,岁有其人,非无不可易之常道以彝宪也。去籍而恶害己者率多泯之,非所称服而传者,皆其可为己地者也。是故《淮关志》所由作也。酌之旧志,访之父老,体之人情,通之时宜,其目有八,其意则一而已矣。夫通商柔远,王政之一,而典章经制,实相因者也,故受之以《建置》;法度攸司,交政有所,政以之成,礼于是具焉,故受之以《公署》;变通张弛,融会错综,体民经国,为政在人,故受之以《部使》;王釐尔成,纶綍画一,有经有权,当时之体要也,故受之以《榷政》;先王制无用之物,以有用之财,九府轻重,王政莫先焉,故受之以《圜法》;先王经纶之迹,灿然可观,而考制度,审宪章,又司市之事也,故受以《稽古》;服役劳力,势不可缓,而陈殷置辅之外,兼需百职事之人,又役民者所尝知也,故次之以《职役》;地以文胜,文以人传,其始也惟因文以纪事,而其终也或因言以求心矣,故受之以《艺文》云。
旧《淮关志》叙
主事喻希学
喻子曰:《淮关志》命稿于元冈马子。去之日,梓行未逮也。余奉檄时往咨旧政,元冈既次第教之矣,因出手录一编,欲余毕是业。且曰:“此非定稿,久束之高阁。其可行者,率多未备。可存,可去,可增,可损,一惟求其可传。若挂形迹,岐尔我,非相托意也。”余应之曰:“唯!”夫元冈去关三年矣,而犹惓惓《关志》,且谦虚无我,悉以委之,学独不能因以成之乎?乃不揣固陋,以意去存增损,谬成一集。自知无补元冈之托,而亦未谋之梓也。复托诸北潭熊子,再加笔削。讹者正,繁者删,阙者补,有失叙者叙之,乃敢释然梓矣。原志之目八,今仍列为八卷:曰《建置》、《公署》、《部使》、《圜法》、《职役》、《艺文》六者,皆仍其旧也;曰《榷政》,则并入《建置》下;曰《稽古》,则并入各项小序,实非有所增损。特改二目,曰《事例》,曰《则例》云。
《淮关志》后序
熊汝达
元冈马子,先有事于淮关,悯《关志》为旧阙典,尝属稿而未遑叙正也。去三年,思与同志者共成休美焉。敏斋喻子其人也,乃授之。喻子亦毅然任之弗诿,芟烦辑要,参以发明,亦损益可知也。余时承乏,自漕刑来莅兹土,于喻子为四都友,不见鄙弃,即以元冈马子之所托者托之余。余作为叹曰:食货有《志》,尚矣。《关志》一书,所以纪榷政而善利权,为后来者式,信不可以已也。唯先后二君子乎意制相新,略备一家言。嘻!可以考厥成矣!顾迟迟畀诸梓者,岂诚有所待哉!让述作之专,求明信之实,君子有也。虽然二君子相继事者也,有专政,有成劳,实见实闻,片言足征,授受宜也。余何人也,而敢越尊俎以议史事邪?《诗》曰:“我虽异事,及尔同寮。”既受命而次第之,爰述其所以。
《淮关志》后序
四明万表
淮关榷舟,初未有志。近有之,而亦未备。今则草创于元冈马子,增损裁定于敏斋喻子,润饰于北潭熊子,而志始成矣。志成,而制置之详,输榷之则,廉约之规,剔历之迹,纪述之文,居然可考也。
夫国有经费,岁赋不足,而佐以商舟之榷,非得已也。若又从而锱求铢校以取盈焉,岂士君子体国子民之心哉?是故执事会计,必以其政谨节宣,惠存乎其人,得其人而政斯举矣。故曰理财之道,必先用人。喻子公廉平恕,正己格物,不烦其令,而下不敢缘法以为奸。是以榷政肃然,商民戴之,颂载于道。余适督漕兹土,尝饫闻焉。嘻!其果不在人乎,其果不在人乎?由是而知喻子之《关志》为可传也已。
抑惟榷关税输钞,初行钞法以便民用,寻征折银非制,然用为有资。今征钱钞者,仍旧制也。论者以边境骚动兵兴之废,司徒每每告匮。诸关税之入,曾未足支,乃复訾校镪币,置之无用,非计也。且钱钞之法,卒未能通以便民,而展转干没,适又归于贩家估客,抑独何哉?或曰饩羊存礼,榷絜利用,非所宜言。惟当国计者,知所取裁矣。并叙诸末云。
《淮关志》后序
喻冲
榷政久矣,非我国家始有也。厚本抑末,经国体民,于是乎见理财之道焉。审权平价,国裕民安,匪人则弊滋矣,于是乎见用人之道焉。方今明良励精,司言者疏允,期以得人,昭是道也。
淮安,东南商舟之会。榷钞之法,南户部司之。敏斋历试著迹,大司徒慎取委,而来从斯政,廉平公恕,聿新厘正,奸罔弗照,弊罔弗革,国赋称足而颂声作矣。瓜期将代,有终如始。乃于躬行之余,取元冈马子未刻之《志》,参互考订,类分序次,又润色于熊子北潭以成之。领末规制,巨细备纪,所以昭往鉴来,岂徒《志》哉?即其《志》而知其政。民有恒怀,国恒足矣。《书》云:“惟善为宝”。《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榷政之在盛世不可无也,何议焉?予与敏斋同第、同游,今复同官。据见闻之实,而喜政之布诸《志》也。因赘言之。
旧志《重修淮关志》序
主事李爵
按《淮关志》,其来已久,更相成于马、喻、熊三贤之手。自《建置》以至《艺文》,其目有八。其事核,其词直,信以传信者在兹矣。重修者何?补其所未备也。盖时不相沿,不得不因时以尽利;法久则弊,不得不通变以宜民。如舟之通塞在江河,今江河变迁异矣。民之情伪日滋,又若江河日趋,莫之纪极。是以因时变通,则《志》亦因之以辅辑可也。
爵猥以谫庸,叨承淮榷,上期裕国,下欲通商,夙夜图维,负乘是惧。至则惟恪守成规,于先年额料,毫不敢加益,以为船商病。但旧额船钞,岁计不下一万二千。后缘题请条例,约束方严,而各官亦自淬励,增至银二万六千有奇,更加一倍有余矣。夫船料既不可增,而总计料数殊倍畴昔。夫岂有他术哉?一则存恤商船,以通往来,则钞不加而自增;一则厘革奸弊,以稽隐漏,则钞自足而不耗。如斯而已。夫钱者,泉也,如泉之流行而无所壅也。惟存恤船商,以浚其源;复厘革奸弊,以防其流。而裕国通商,庶几两得之。斯则《志》之义也。
适予当瓜期将代,谨拾志之残缺者。编摩之间,以因革事宜并《艺文》可续者,辑于各项之后。意者诸君子之所欲为,而时有不及焉,自予为之。然及予之所欲为,而犹弗及悉为者,则又俟于后之君子得为而为之者。有此志在也。
呜呼!算及舟车,非国家之得已也。九边调度,费用寖广,司农且告匮,不得已旋革旋复,势也。于不得已之中,而寓宽假之意,俾钞有常额,商有常怀,斯得《志》之义也。不然,则兹《志》也,文具而已,将焉用之?谨序,以为同志者采焉。
旧志淮关小录
主事杜学大道伯四川
《淮关志》成有年矣。万历戊戌,余以不佞承乏兹土。取而阅之,大都具备,而独于《舆地》、《廨舍》无图,《勅书》、《令甲》无考。且居民逼近辕门,至如寝室越远,出入维艰。于是,翻为刊正,节繁缮修,为宽简居。屏树如异,插以厢房,为辕门,左曰“惠商柔远”,右曰“计国子民”,西曰“北望燕云”,东曰“南瞻魏阙”。范金为钟,铭曰:“以觉晨昏,声闻于天。为镇淮关,亿万斯年”。伐石为碑,题曰“淮海雄关”,为亭曰“小隐”,诗以识之,曰:“时有野亭趣,日无薄领来。邻砧声断续,渔棹听迂回。谋拙惭何补,政闲初放杯。柳阴池上钓,机息紫云迴。”为联对以自警,曰:“商人即吾人,减一分霑一分之赐,恩自朝廷;国事如家事,詧一弊祛一弊之奸,惠流行旅”。曰:“灌输系国家之命脉,中正是供;毫厘乃闾里之膏脂,征求无扰”。曰:“佐公家难已之役,三尺凛如;体上帝好生之心,一宽蔼若”。曰:“宽以莅关,宽则商毋从奸以渔百姓;简以行敬,简则己毋阔略,以驰官常。”曰:“隐税律,有明条,尔无负国;榷舟官,有常赋,下不病民。”为居曰“宽简”。宽简曷居?居自杜子;宽简曷说,说自杜子。杜子乌乎居?盖淮关公署,创自蜀东夏公,犁然备矣。杜子以坐中堂,不便新创,为宽简居,在望淮亭之右,额曰“淮清流润”。左右藩(蔑)[篾],上覆以茅,迤后为退食,前屏以罘罳;寝室前树以左右二屏,而左厢则撤旧屋而新之。中正堂则左右二甬道,甓以砖石。从事者两行进,毋得从中。庶乎规制森严,堂扃奥秘,且从望淮亭而出入,传呼甚便,衙制亦尊。此杜子宽简之所由以居也。居从蔑从茅,简意斯在,得其说而存之。则宽以为关,简以应冗,淮关其庶几乎。为龙亭、仪仗、锦幌、云盖诸服御具备;为禁约数款,为讲乡约廉,关民之不孝者而置之理。百废粗兴,略有条理。工植取之岁修租米,不以劳民。嗟嗟!后之人葺而修之,庶此棲之不朽也。鄙意类若此,于是揭数语勒篇首,而《志》则仍旧云。
旧刻《淮关志略》序
刑部主事、理刑河中张甲征
戊戌之秋,西蜀两沂杜公来董淮关之政,与余邂逅,称莫逆焉。无何,手一编示余,曰:“此前政马公所为《志略》,吾增修而附益之者,子盍序诸。”余曰:“公之为此《志》也,其指谓何?”公曰:“吾甚有恶夫世之无恒者也。盖逆旅,此生也;传舍,此官也。矧兹榷关之使,匝岁辄更,坐席未温,业已及瓜矣。逆旅、传舍之云,莫此为甚。故率苟且终岁之计,而于所谓商若民者,直秦、越视之耳。吾之来也,岂惟故事是循,亦将图经久而树后楷也。故有取于马公之《志》,而犹惜其未备,阙者为补之,断者为续之。而吾所措置,及《秦记》大司农诸便宜事,咸类附之。令继自今者,可考镜焉。稽既往之得失,则龟鉴示吾前;俟将来之是非,则衮钺随吾后。吾持是心以厘是政,若世之无恒者所为,吾知免夫。”余曰:“善哉!公亦观之《易》乎?在《易》:上震下巽曰‘恒’。而夫子赞之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夫震之象雷,而巽之象风。雷、风之用,斯须间耳。乃化机鼓动,万古常然。此天地之所恒久也。公之瓜期,曾不越岁,亦雷、风斯须之用也。而能揭官常于有永,贻美利于无穷,视彼持逆旅、传舍之说者,心相万矣。恒德,其肖天地乎!”公惠洽商民,庶几古所称杜母者。其惠政大端载编中,兹不具论云。然马公亦蜀人,实创斯《志》,至公而集其成。要之,两公者,皆蜀之良也,蜀之光也。
《淮关统志》自叙
杜琳
余自癸亥冬奉命由江浙海滨帆风,道过淮阳。其时,冰凝木落,驿路匆忙。虽未及细详其疾苦,而闾阎苍凉,川途落寞,已大非当年景色,心窃异之。及南郡事竣,渡江而北,以次将历朐山,时已甲子春暮。榷关马公讳士贞者,访余于旅舍,备述榷务艰难之况,抵掌至夜半,甚而泣下。时同事副都宪呀公、少司空金公辈,莫不闻而嗟叹之。
昨秋,榷使届期,荷蒙睿眷,特简是任。余小臣,身殿计曹空,历年所碌碌,无所裨益,方日以素餐自惧。顾此繁剧,其何能胜任而无愧乎?而乃湛恩汪濊,又不得畏难以诿谢,惭惶跼蹐,每切前车之恐。然窃谓竭尽心力,虽津梁疲敝,或不终至于颠踬也。自下车以来,阅历备细,始知凋敝之故,由来已久,非一时浅见所得治者。
盖关市之设,非可以束缚驰骤也。上之人必慈祥宽厚,通羁旅,厘顽谗,声称遐迩,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辏。其或诋严网密,捐弃旧章,则上下相遁,胥吏舞文。为商贾者,惟恐遁迹之不远,亦何财币之得入乎?况淮自三关归并以后,赋额既重。而漕渠一线,春则运舟相阻,秋则涨水为患。加以西设凤关,东开海禁,向之鼓棹而来者,皆纷出他途于不可问。今即加以宽恤,与以便安,犹或徘徊而顾虑,其可深文酷烈,峻剥苛求,使民之闻之皆裹足而不前乎?比年来,额赋匮乏,良有以也。
余洗心剔虑,仰承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数月间,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不啻舌敝耳聋,而川途萧瑟依旧,梯航未集,吏胥之舞弊未尽熄,商贾之悦服未尽遍。意者制欲随时,今于因革之宜有未尽合欤!爰不揣鄙拙,自公之暇,准今酌古,笔为成书。虽朴率无文,贻讥大雅,而其中赋法之源流,(讥)[稽]征之利弊。后之莅至者,展卷豁然,自不为胥(隶)[吏]所蒙,尤冀加以鸿裁,力行善政于久远,将见熙熙攘攘毕出于途,而朝廷有丰裕之庆,道路有歌颂之声。使隆盛之规,自今复观焉。此余之志也夫。
《淮关统志》序
长白伊龄阿
政令之成,凡所以为国家计者,必谨守定规,仰副主德。我朝深仁厚泽,浃洽群生,设关津以惠商旅。其于条例模范,无不钜细毕陈。而阜财解愠之休,又存乎司榷者之宽严互济。
阿奉简命督理关务,早夜图维,思期报称。复念先大夫旧莅章程,至今相隔数任,未免有久而变迁,应行酌定,以复旧制之处。苟能尽职,即所以慰先大夫于九原也。凡属因循流弊,留心体察,裕国恤商,冀全两美。
粤考《周礼》,凡货之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司关之职,煌煌有典矣。旧有《关志》,历经数手,非不详且尽也。但日久漫患,而其规则之随时变易者,未尽条备。夫令不出于划一,则舞弊易生;事不极其详悉,则规为不久。爰访延儒宿,详考旧典,增益新规,定为一十四卷。分门别类,首列《图考》,如画沙聚米,一览而见也;次《建置》,如梓材堂构,悉数而知也;次《川原》,相地势也;次《乡镇》,度途轨也;次《关口》,扼要所也;次《令甲》及《则例》,典要所存也;历任榷使,次记之;《公署》,又次记之,重其任,壮其观也;再次之以《经费》,量入为出也;又次之以《文告》,俾法制昭晰也;次及《古迹》,因胜地也;次及《人物》者,所谓地灵人杰也;终之以《艺文》,有典有则,风雅赓续,而榷政大备矣。夫郡邑之有志,所以表劝惩;关榷之有志,所以昭法守。其体则殊,而其用则一。上下千有余年,举凡有利于商而无亏国课者一览焉,而是则是效,则法守之所在,即劝惩之所在也。
昔先大夫莅斯任,蒙主上深眷,四载勤劳,擘画周至,迄今遗爱犹存。阿再莅斯任,自维凉薄不能嗣续前型,有忝厥职,乃成《淮关统志》,用付剞劂。刊成,遂述其梗略,以俟后之督是关者知原原本本,有始有末。胥吏不能起弊端,商民不敢行黠诈。是为序。时乾隆四十三年。
《淮关统志》序
关榷之志之简于郡县者,以风土之责在郡县也。续志之异于修志者,以规模仍乎前而继述列于后也。余是乘之续,始于乙丑春而成于冬,盖敢言续而未敢言修也。余幼随先中丞任,由山左历江右,见所莅之地,莫不整躬率物,兴利除弊。于郡邑各志,咸随时修辑。任方伯时,曾摄篆九江,惠商恤旅,洵能囊怀民物,不苛不阿。先德克绍,余用是惴惴未敢忘。厥后备员内府,趋直禁廷。甲子春季京察一等引见,蒙恩记名,以关差道府用。孟冬中旬,恭膺简命,督理淮关。莅任之始,详绎关志,条例规模,巨细毕举。窃维榷政,其要在于存恤商船,剔厘弊窦,宽猛相济,赏罚适中。余夙夜图维,殚竭心力,仰体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恪守前使旧章,谨遵先人庭训。视事匝岁,课额丰盈,商情踊跃,幸勉陨越焉。
惟《关志》自前榷使伊少司空于乾隆戊戌年纂修以来,迄今将及三十载。其中《古迹》、《川原》,尚无容增损;而《文告》、《则例》,则有随时之变通;《人物》、《艺文》亦备后来之宏富,固有不能不增订者。余于公余之暇,搜罗各条。凡有关榷务者,删繁就简,续于旧志各门之后。孟冬报满,荷蒙皇上天恩留任。正欲力加参考,季冬复荷恩纶,简命巡视长芦,羝有期,率以告竣。计斯乘之成,时日既促,搜访未深,挂漏之愆,自知不免。后之同志者,倘借丘陵以为泰岳,由是博辑而引申之,其足以成余志之未逮者,余窃于斯乘乐观其美备焉。是为叙。
嘉庆丙寅正月上元后三日襄平李如枚撰
续纂淮关统志衔名
初修
钦命户部郎中督理淮安钞关税务加一级杜琳
重修
钦命奉宸苑卿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兼佐领加一级纪录三十八次伊龄阿
重修
钦命内务府郎中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佐领衔调任长芦盐政加六级纪录八次李如枚
续纂
钦命督理淮宿海三关税务提督南苑奉宸苑郎中兼佐领加一级纪录十四次元成
委员
笔帖式常恩
笔帖式锺秀
笔贴式吉暲
续纂淮关统志凡例
一、康熙二十五年,榷使杜琳踵明季《关志》撰成《淮关统志》十卷。图考、纶音、令甲为一卷,建置分钞关、常盈仓、税课司、清江厂、官制、职役为一卷,川原为一卷,形胜、淮关八景、关口、淮仓所属州县、徐仓所属州县、淮厂征收、折夫、地方闸坝、津梁、里程为一卷,公署为一卷,部使、杂录志、古迹、寺观为一卷,艺文为四卷。附移文、告示、则例。此杜志之体例也。
一、乾隆四十三年,榷使伊龄阿修《淮关统志》十四卷。图考一卷,建置一卷,川原一卷,乡镇一卷,关口一卷,令甲一卷,则例一卷,榷使一卷,公署一卷,经费一卷,文告一卷,古迹一卷,人物一卷,艺文一卷。内删杜志第一卷之纶音,而以令甲门移在六卷,易第四卷之形胜名目,分闸坝、津梁、里程,益以津渡为乡镇门,分关口为一门,列文告为一门,列则例为一门,易部使为榷使门,分古迹为一门,益经费门、人物门。此伊志之体例也。
一、图考,为淮关之形势,不可少也。仍伊志之旧,首列图考。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列入,以遵王制。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旧日勅书,以志淮关有志之缘起。因增列纶音,次图考。
一、仪注,为榷使到任之始事,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次纶音。
一、令甲,皆榷使在任之所有事,一到即宜披览,不可后也。因仍移列于前,次仪注。
一、建置,类记榷政之典要,非日日常行之事。因仍杜志,移次令甲。
一、则例,为榷政之设施,须在在查核。因移次建置。
一、经费,纪榷钞之出入,须时时稽算。因移次则例。
一、关口,悉关部之所辖。因移次经费。
一、文告,为宣明令甲、建置、则例、经费之用,示谕关口之文,执笔者半属胥吏,非经国大业,且因宜改易,不足以示来兹。杜志附艺文,固非;伊志另列一门,较是。今亦间列一二,次关口。
一、伊志改杜志部使为榷使名目,仍不雅驯。今易为题名,移次文告。
一、列图考,但不附卷。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增复,以遵旧志。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杜志所载勅书,以志缘起,爰为卷一。
一、仪注,为榷使之典文,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附纶音。
一、伊志更杜志部使为榷使,今则易为题名,而卷仍第八。
一、是书意主续纂。其无庸续者,但存伊志,如川原、乡镇、公署、古迹是也;其纂者,如建置、关口、令甲、则例、题名、经费、文告、人物、艺文各门。俱分次伊志后。
一、是书之成,为期甚迫,且非初创,无事更张,故卷数名目,大概如旧。
淮关统志图考
《关志》之有图,其来旧矣。盖以关山川谷,形势有分合之殊,界限有彼此之别。笔诸纪载者,既已务详其实,而求诸迹象者,苟不备指其处,则持筹税务者,何从而得其脉络分明、瞭如指掌乎?淮关,自归并宿、海以来,绣壤错出,几及千里,辨识尤非易易,用是合三关而总为一图,复分三关而各为一图,不厌详审,著明总期,便于参阅考订耳。至大关雄踞通津,制度适得其宜,公署既遭淹没,规模为之顿易。而署后观音庵,向属淮关香火。被水之后,现复鼎新,故亦各附一图,以示来祀焉。
《后湖图》识此标题为点校者所加。
谨按:志书所载淮安关署有怡园焉,厥后荒废。今之爱莲亭、观音堂即其故址也。署后尚余荒陂一区、松柏数本,时有牧儿邻妪浣衣涤米,几成村墟。迨前关部效公述堂于光绪十有五年来司榷事,慨捐廉俸,始培圩土,浚陂水,种竹养莲,栽桃补柳,北圩之上更筑放鹤、含虚二亭。陂之南苫盖退省草堂三间,统名之曰后湖焉。绅于廿有一年春到官,则见花光共竹色争妍,柳线与荷钱成趣。暇则排遣于其间,时极公退幽居之胜概也。兹就搜辑题名,补印志书,爰命老吏王垲绘成一图,补刊于旧图之后,以志效公之经营,俾垂久远云。
光绪乙未秋七月清淮榷使文绅记并书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一纶音
淮关统志卷之一增列纶音
谨按:杜旧志本列勅书一道,今仍纂入,冠于卷首,俾莅政者开卷之初,仰见圣朝整饬官方惠爱商民之至意。仍列杜名,以志《淮关统志》之缘起焉。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勅户部郎中加一级杜琳:兹命尔监督淮安钞关税课,兼管淮安仓、清江厂。税课米麦、闸座抽分,首在禁暴惩奸,约束衙门官役,使恪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凡一应经过舟车,装载物料,例应输纳税银,如有隐匿不报,倚恃势豪,包揽侵扣,致亏国课者,无容徇情,照例拿究治罪具奏。原设地方巡逻员役,须选委得人。科征则例,照部定规,不得任意增益,借端勒掯,以致耽延日期。不许免各官势要之税,掊剋细商。若事发,定行重治。岁季应解课银,如期凑发,不得迟误。该仓岁入岁出之数,谨按:以上六字今作“项下应征商税等银”。务须稽考精详,均平出纳。谨按:以上四字今节。严绝侵盗守候使费等弊。谨按:以下九十二字今节。仍将仓、厂修葺,会同该管巡抚转行督粮道并所辖府、州、县正官及管粮官,除遵例蠲免钱粮外,应解本仓粮数,造册呈送,各依分数,严限催征解完,毋致拖欠。如有玩怠捏报及延捱不完应察追者,先行察追;应参奏者,移会巡抚指名参奏。以上今节。兹仍从其旧列入者,重其始也。其清江厂修造漕造之事,毋得干预,二衙门收税书役尽行裁去,出差监督,该督抚不得管辖。其王公文武大小各官家人强占关津,任意往来,不容商民贸易,欺压诈害,并兵民商人指称各官名色借端欺压,该监督严拿报部,照律处分。如有地方恶棍扰害商民,讹诈强霸地方,不时严查拿惩。有抗违者,指名报部,照光棍例治罪。该监督将衙役家人不行严禁,任意苛索,将监督照罪之轻重处分。如有私自违例,往返差人,干预地方事情,扰害商民等弊,该督抚据实指参。该差一应收放钱粮数目,俱各照例造册报部,差满之日,回部考核。果著有勤劳,方准复职。尔受兹委任,须廉洁任事。如或徇情受嘱,贪黩乖张,脧削商贾,必从重治罪,决不宽宥。尔其慎之。故勅。
增列仪注
手握王章,口含天宪,质旁在上,敢不敬诸。
上任仪注
渡黄时,穿便服,祭河神。至清江万柳园,督、河两院请圣安。至百子堂,委员官赍印到,穿朝服,跪接受印,用采亭,将印敬谨安放,抬在舆前。至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至大堂,望阙谢恩,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升座,茶房鸣点,报班齐击鼓,五鼓,报开仪门,升炮,役。三鼓牌,门吏报文武官进,报吉时,跪禀:“上任大吉”。请印,用印,拜印,行礼如谢恩。升座,各员弁吏役等叩贺,毕,退堂更衣,穿补服。祀宅神、灶神、库神、马神、二帝祠、关帝殿、福神祠。礼毕,肩舆上大关,祀关神。登楼,开关,放关大吉。
拜本仪注
穿朝服,吏捧本导引前行,至大堂前,升炮,吹奏。拜本,行三跪九叩首礼。礼全,巡捕官捧本,升炮,鸣锣开道。起本,升炮,掩门题本。
卸事之前一日,将印封好。次早,委员赍送去后,出署迎见新任。请圣安毕,即便长行。
出鞘仪注
升大堂座,茶房鸣点,报开仪门。奏乐,升炮,出鞘,解饷役在二门旁报数,出鞘匣毕,领解员吏役叩禀起行,鸣点掩门。
封、开印仪注
封、开印,发三鼓牌,升炮,穿朝服。吏请勅印前引,升大堂座,仪如上任。六级封印,拜印,升炮。礼毕,仍升座,仪如上任。茶房跪禀堂事毕,退堂,掩门。
接征仪注
穿补服,祀库神。升座,开门,文武官员吏书人役参贺,退堂。祀二帝祠、关帝殿、财神殿。礼毕,上大关,祀关神。登楼,开关,放关。
接诏勅仪注
凡自京赍来勅书传到,赍勅钦差入境之日,用采亭、鼓吹。执事前往百子堂,穿朝服,跪于道旁,迎接到署,供奉行礼,进署开读。至督漕、河院分送。诏勅系外省衙门委官赍送,有从南来者,有从北来者,并用采亭。执事前赴百子堂或翁公祠迎接。穿朝服,在署大堂跪接,二堂供奉,行礼如谢恩。内署开读。凡遇钦赐物件,并照此。
朝贺仪注
十月初六、十日恭逢圣节。五鼓,穿朝服,不升炮,不吹奏,不鸣锣,至百子堂门外下舆,步进万寿宫。朝贺,行礼。礼全,演戏毕,回舆,仍鸣锣开道,吹奏,升炮。
每逢元旦长至,朝贺如前仪。届岁除,自二十八日起至正月初四日,穿蟒袍七日。逢小,逮二十七日穿起。
日月食仪注
恭逢日、月食,穿素服,在于大堂救护。初亏食甚,并行一跪三叩首礼。复圆,行三跪九叩首礼。
至各庙各神拈香祀祭仪注,有一跪、二跪、三跪不同,期日亦错出,自有书吏随时禀请,不具载。其余近关各庙,不系仪注者,拈香与否,各随关使自夺。
续纂淮关统志 卷二建置
淮关统志卷之二建置
《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赋敛财贿”。“七曰关市之赋”。又“太府掌九赋之贰”,“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地官·司关》:“司财货之出入”,“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凡于抑末之中,时寓宽恤之意,亦示以不得已也。范文正公曰:“与其取于民,莫若取于商,则征商宁有病哉!”顾古法虽未尽湮,而今制则随时异,乃志《建置》,而沿革系焉。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算商贾。元狩四年,初算缗钱。
后周闵帝初,除市门税。
隋文帝受禅,除入市之税。
宋(恭)[孝]武大明八年,诏自东晋至陈,西有石头津,东有方山津,各置津主一人,并十分税一以入官。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各置官司收税。此条按时间顺序应在“后周闵帝”条之前。
旧志云:淮北收税始见于此。
唐高宗武后长安二年,凤阁舍人崔融上议,请免关市之赋。
按:崔融疏议有所谓此津才过,彼铺又止,非惟国家税钱,更遭司事者僦赂云云。盖彼时商贾之税,所以充国家之用者什一,而所以资奸人之侵渔者十常四五也。
德宗时,因户部侍郎赵赞请,诸道津会置吏阅商贾钱,每缗税二十,以赡常平。因属军用迫蹙,亦随耗竭,不能备常平之积。
文宗开成二年,勅淮泗通津,向来京国自有率税,颇闻怨讟。今依武宁军节度张延赏奏停,其所置官司悉罢。
宋太祖建隆元年,诏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毋得发箧搜索。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毋得擅为增损。
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用度所出,未遑削除。征算之条,当从宽例。宣令诸路转运使,以部内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其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真宗景德四年,诏京东、西、河北、陕西、江淮南民,以柴薪渡河者,勿税。
仁宗时,诏常务税课取一岁中数为额,外羡勿增,仍毋得抑配人户,苛留商贾,求羡余以希赏。
徽宗政和二年,宫观寺院臣僚之家为商贩者,令关津搜阅,如元丰法输税。
元太宗始立征收税课。
世祖至元七年,定三十分取一之制。二十二年,增商税。二十六年,大增天下商税。
邱文庄曰:《元史·食货志》:其利最广者,盐法、茶法、商税、市舶,四者又有额外课,凡三十二则,谓之额外者。岁课皆有额,而此课不在额中也。
明
宣德四年,令南京至北京沿河漷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上新河客商辏集处,设立钞关,收船料钞。时廷臣以钞法不行,奏征天下官民客商船料钞,差御史及户部官监收正余银二万二千七百余两。淮之钞关疑立于是年。
正统六年,罢。
景泰元年,复。
成化元年,罢苏州、淮、扬等处收船料钞。七年复设。
八年,罢各处钞关,差官令府委官监收船料钞,至弘治五年止。
弘治六年,定例:专差南京户部一员,一年更代,不许再委。
嘉靖九年,令各钞关主事,凡遇差满,须待接管官员交代,方许离任。
四十一年,奏准淮安等各关主事监收岁额定数外,务将余饶悉入公帑。
隆庆二年,各处钞关主事各铸给关防,撰给勅书。所属司局衙门等官,该关差满,备开贤否送部,咨送吏部考察。
万历初年,仍宣德之旧例。
天启三年、五年、七年,崇祯三年、八年、十二年,两朝累加辽饷银、新饷银,代补盐、桃二邑误派辽饷银,又新增饷银、练饷银诸名色不一,约加征银五万余两。
国朝
顺治二年乙酉,照前明例设立钞关,驻扎板闸,为户部耑司衙门,至差遣满、汉官员督理。国初为制不一,详载《榷使》之首。
顺治三年,定照万历初年《会计录》原额征银之数,将天启、崇祯递加饷银减半数目。详载《令甲》。
顺治八年,督关石特库,于正额外,征解溢额银两。九年,奉部札准以为例,嗣后有节省铜斤水脚银两。
景山兴庆阁教习艺业处公费银两、帮助翰林院庶吉士银两、解抵光禄寺行户拖欠银两各数目,详载《令甲》。
康熙二十五年,因淮关额内办铜不敷,遵奉部文,每年加额银万余两。
雍正年间,各关尽征尽解正额有定,盈余无定。凡遇年岁丰稔,货载络绎,所收盈余,间有浮于正额者。
乾隆十四年,奉上谕:关税正额盈余比较,总以雍正十三年征收数目为例。
乾隆十九年,又经部议,以本年收数比较上年银数,以别盈绌。
乾隆四十一年,复奉上谕:仍以雍正十三年数目为定例。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钦奉谕旨:扬关、淮关、凤阳关税课,节年比较短绌,着以上三年数目比较。备载《令甲》。
常盈仓在清江浦,旧有《仓志》详其事,今不可考。
三代封建,有贡无漕。秦时,凿渠运漕,乃用漕之始。
魏司马懿通河渠江淮以饷军。石虎以输挽劳,岁取百万斛入中都,余听民输水次。
北魏经略江淮,自白马津至陈郡,水次置仓凡八,随便收储,应济漕用。
隋文置四仓,又募民能漕砥柱达陕仓者,免征戍四年。
唐开元十八年,裴耀卿曰:南人不习河险,雇师烦费,秋涨守候。若置河阴、太原、永丰等仓,使南舟不入河,河不入洛,水通则舟行,水浅则留仓以待。后三年行其策。
宋制:淮南输泗州,江南输真州,两浙输楚州,名转搬仓。
明
永乐时,漕俱民运,乃置淮、徐、临、通四仓,以便转输。常盈仓,即淮仓也。平江伯陈瑄建天字号仓百余间,差户部分司一员管理。
宣德二年,令军民并运,酌远近输要仓。自淮运徐,自徐运德,自德入通州,号“支运”。五年,以周忱、陈瑄请,令江、浙、湖运至淮安或瓜州水次,加费耗,兑与卫军代运,淮北兑与附近卫军,亦如之,而淮、徐、临、德四仓,岁收七十万石。
成化七年,都御史滕昭请罢瓜、淮兑,令附近卫军就本仓兑,加贴过江耗,视远近以差,并淮、徐、临、德民运亦行正兑。由是军运直抵北、通,而四仓转运之制遂罢。其时号“轻赍车”,在卫所支月粮出运给行粮。
嘉靖四十五年,水灾,用匮,知府傅希挚建议,抚、按题准,以过坝杂粮比照瓜洲事例,每石征银一厘,抵补税粮之缺。
隆庆中,水灾益甚,增广前例,有脚抽、斛抽、济漕三项,并前为四,名曰“四税”。杂粮税出自客商,脚抽、斛抽系脚、斛人脚价工银,济漕系抽牙用。
万历六年,御史方万山建议裁去脚抽,虽名“四税”,实三税而已。
万历八年,抚、按以厘弊通商情由,将淮安府所属本府征收“四税”题归管仓部司。
国朝
顺治十三年,总漕蔡士英题定,将本仓额征淮、扬、凤、常四府属麦折银两改为半折均平,将所存廒座堆贮半本小麦额,给庐、凤、淮、扬四府各卫所官丁行粮之用。
康熙四年,将徐州广运仓额征宿州、泗州本色小麦,改解淮仓,给发长淮、凤阳、宿州、邳州四卫行粮之用。
康熙九年,将合肥、江都二县本色凤米,改解淮仓,将宿、泗二州本色小麦改解凤仓。
旧志云:淮仓之设,原(访)[仿]唐宋旧制,为转运漕粮积贮之所。自漕用军运,直达京、通,而此仓止贮行、月米麦给军。管仓部司每年按额收给,例有考成。嗣准漕督帅奏淮安十里三关之议,将淮安仓归并淮关,则淮府征收所属四税、商税并灰契小税等项,俱为抽分,部差不另设管仓之员矣。
清江厂
明初,差工部分司一员驻扎清江浦,督造运船兼管闸座。设抽分厂,凡船料、梁头、竹木、灰石等项,三十税一,以为供造漕船之需。
国朝顺治二年,改南京厂为江宁厂,直隶厂为江南厂。后将凤阳、江南二厂归并淮安船政同知,裁去扬州同知。
康熙九年,经漕督帅题准,清江厂归并淮关,将江宁厂拨付江宁府管粮同知管造,淮安府同知遂隶漕院提调,非关部所属矣。
厂例向定南自南锁坝,北自清河口,停泊报抽,船始放行。其漕造者,为抽分,为北钞,为余羡,约略岁额征银二万两有奇。
顺治年间,奉部札加额银一万两。其兼济河工者,一曰由闸,凡出口、进口空重船只,并装卸过坝船不由口出进者,分别丈尺纳银,旧系淮安府征收。一曰石价,照例计尺纳银,旧系中河分司征收。一曰梁头,凡里、外河装卸重载船,并出进口重载船,计尺纳银,旧系淮安府征收。一曰扣利,抽客商南北货物至清江浦发卖者,向系河厅征收。其折夫一项,原征于山阳、安东、清河、宿迁、海州、大河卫、盐引所七处,牙侩输纳。于康熙六十一年豁免,归于关项拨解。其由闸、石价、梁头、扣利四项,并淮仓四税、灰契小税等项,于雍正七年经前监督年题定则例,大钞船只改照客贩计石征收,俱在关项下征收客贩银内拨解,清款不分名色,另征矣。
宿迁关海关庙湾口此标题为编者所加。
淮安关统辖有宿迁关,有海关庙湾口。
宿关旧属淮徐道兼理,自雍正五年,准广东总督孔代河道总督齐口奏,淮徐道有经管河工河库之责,最为紧要,不能分司税务,请择就近贤员赴关管理。奉旨:交与年希尧兼管。
海关庙湾口,向系江海关分口。旧例:船料、梁头则属淮关,客商货税则属海关。自雍正七年,经总理户部事务和硕怡亲王等折奏,江海关设立。上海县距庙湾几二千里,请将该口岸货税照宿关之例,归并淮关征收。奉旨依议。
续纂建置
嘉庆四年三月,钦定淮安关盈余十万一千两,海关盈余二千二百两,宿关盈余七千八百两。其三年比较之例,永行停止。备载《令甲》。
九年六月,钦奉谕旨:淮安关酌减盈余额数,着定为十二万一千两。钦此。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三川原
淮关统志卷之三川原形胜附
沿流习坎,丽乎方舆。守关者,无疆宇之责,川原非所计也。然原委不明,则东南西北未能会通。而凡舟楫之所经历,货殖之所由来,其有系于赋税者,宜轻宜重,将何由稽验乎?故淮郡素称泽澥,涓流巨浸,笔不胜纪,而非贾舶所往来者,概从其略。志《川原》。
黄河
河自昆仑蜿蜒而来,万有余里,从高注下,水流峻激。故所至崩溃,中土屡蒙其害。禹治水至于大伾,即回流北向,溯钜鹿而去,黎阳以东无河患也。班固云:商竭周移。盖自周定王五年而河徙故渎矣。至是,九河既湮,而入海之道变迁不一,然犹未闻其南徙也。迨汉武有瓠子之歌,魏文有金门之役,而河道渐南。《郡志》引邱濬之言,谓黄河入淮始于宋熙宁之朝,亦一证也。故黄河北流,则由直沽以入北海;南流则自延津、封邱而下,达徐、邳,乱洸、沂,奔流于清口,与长淮交会。而淮水入海故道皆变而为浊流,亦由来久矣。自元讫明,东南挽漕,多由海运达京师,黄河无与焉。至永乐九年,尚书宋礼浚会通河,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中分,北达卫水,南出济宁而运道通,遂罢海运,专命平江伯陈瑄大疏江南运河。由是粮艘南自仪征、瓜洲二江口入运河,出河口,由黄河入会通河,过临清,渐达于京。而自清口以至邳、宿几三百里,为南北咽喉之地。板闸居其南,舟航漕贾实攸赖焉。但河舍故道而来汇于淮,二渎相持过郡,溜急波狂,其势汹涌,最为险要。乾隆三十九年,秋水盛涨,即有老坝口之漫溢,板闸适当其冲,关署、民居,悉遭淹浸。
虽经旋即堵筑,完固如常,而清、黄交会之处,往往清水势弱,黄水势胜,清不足以敌黄,每多黄水倒灌之患,啮堤冲闸,在在堪虞。其所以上廑宸衷者,已非一日。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南巡,阅视河工,首见及此。特命开挑陶庄引河,俾黄水远避清口,以除倒灌,诚至计也。缘当日施工未得其宜,屡挑屡塞,后遂以为功不易,就置而弗论。仰蒙我皇上圣神默运,洞灼机宜,以陶庄引河不开,终无救清口倒灌黄流之善策。乃命督臣高晋、河臣萨载,悉心相视,测量得实,复经睿虑周详,参酌指示,乘时兴工,五阅月而河成。放流之后,新河顺轨循行,直抵周家庄,始会清东下清口,较昔远五里。其旧河口,则筑拦黄坝以御之。复于陶庄积土外添筑新堤,以防外滩漫水。又于新河头下唇添坝一道,为重门保障。并以河神默佑,迅速功成。爰即新口石坝,特建崇祠、御制碑,勅石垂远,以昭明贶。从此淮、黄两不相竞,永无倒灌之虞。而堤岸巩固,黎庶乂安,将千百世下,咸享安澜之福矣。
外河
一名草湾河,即黄河也。黄河以外称,以运渠在内曰里河,故以此为“外”,乃就清口以下之河而言也。其在清口以上则谓之北河,以其自北而来,且以别洪泽也。黄与淮自清口交会,合注而东,经关北,过郡城后,计五十余里,里俗皆称为外河。今陶庄引河已成,黄水至周家庄始与淮会,去清口远矣。其名草湾者何?先年海口横沙,黄、淮下流势缓,尝苦浅涸,每水发则有泛滥之虞。万历四年,兵备道舒应龙议开此河,止分故道之半。其后,草湾南滩水缓沙停,河水尽归草湾,故又曰草湾河也。由是奔流达于安东,越百数十里,抵云梯关入海。凡鱼盐贩脂之属,由新安、安东来者,皆出于此。其若从北河、洪泽而来不入运河者,亦多转至于此。自昔清江未开,尝于郡城后沿东设仁、义、礼、智诸坝,引乌沙旁渠之水以达坝,而里、外河相隔仅百十余丈,凡运漕以及商货,或达外,或入里,俱需陆盘而度。今诸坝久废,而清江草湾则犹用盘运焉。故外河虽有波涛之险,而贾舶殊络绎也。
西河
西河者,亦即黄河也。河自徐、泗以来,出于邳州之西,故里俗皆呼为西河。凡伊洛之舟溯黄河而来者,总由于此。由是而或达安东,或入运渠,且有不至关口,即于宿迁、桃源以及诸路盘卸者,为道不一,而惟长山为扼其要耳。
淮水
桐柏县西胎簪山之阴有泉曰“淮井”,伏流东二十余丈,泉眼遂多,出水自县城绕北门而东,有山曰“桐柏”。淮水出其南,禹导淮自桐柏即此也。其水惟东向,故信阳、新息而下,皆淮之所经。至鹿上,则汝水北来注之。鹿上者,杜预所谓汝阴原鹿县也。中州伊洛之舟咸由汝以达淮焉。又东至于寿春,则颍水注之。又东至于凤阳,则濠水、沙水注之。此皆原于汴梁,远商巨贾所往来者也。其若青、陂、渒、谷诸水,或由北而达,或自南而入,所通不一,而濠梁实居淮水之要。四方贸易者,山摇楼橹,毕出于途。古所称江、淮、河、海,天之奥府,其凤之谓。夫由是众流会合,纳于洪泽,潏湟漭沆,广百数十里,而出清口以东,会黄入海焉。其趋运河以达于关之前者,淮之枝水也。若洪泽之东南隅,别有一枝,旧无洪波之险,即所称周家桥者,据板闸之上游,从来为南河贾客所乐趋焉。康熙初年,筑堤坝以防险,而盱涧之奸民,因强淮上之商盘坝陆运,车载骡驮,攘攘不绝,至今费司榷者之隄防甚矣。
洪泽湖
去关南九十里,俗所称南湖也。昔辛谠为贼将李圆所迫,夜逾淮,岸驰三十里至洪泽,见戍将郭厚本,即其地矣。宋魏胜运粮至此出闸。其湖南至濠界,北抵山阳,湎涎百二十里,一望渺然,东西距八十余里。每值淮水涨溢,洪波奔湃,冲闸决堤,扫荡莫测。以故自北而东,则筑高家堰,以捍其冲;由东而南,则建高良涧滚水坝、周家闸,以杀其势,使循归清口会黄以入海。而通济闸则居清口之左,故黄、淮之水皆灌入漕渠,而淮水居多。其近闸数里名“滥泥浅”。时遇淮水稍平即淤,泥泞限舟不能行。今陶庄引河开成,黄水已不与淮水争道,而淮得畅流出口,则此患自除。惟是湖中偶遇盲风疾雨,则惊涛拍天,往往覆舟折樯,为商民之害。且中有神称“罈相公”者,无所考订,传之篙师之口,颇著灵异,商民至此必祷祀之,能为顺风。故占商船者,每以西南风为验。盖西南为淮水之口,风正则淮上之舟一帆而北,否则经旬阻隔,方以不至覆溺为幸。其艰险若此。所以周闸未闭时,大概由淮口傍南,循老子山沿堤岸而去,最为民便。其西更有一水,由泗州历睢宁、桃源之南而来,为白洋镇后湖,中多渔舟,所以迎北贾之达凤者也。
按:淮流至龟山益折而北,又二十余里,乃挟七十二溪、五十二湖之水汇洪泽湖,出清口,过山阳,历云梯关入海,犹不失禹行之故道。自康熙初年,因归仁堤屡决,有开周桥闸者,淮水大泄,而黄遂逆入清口。又挟睢湖等水,从归仁决口入洪泽,直抵高堰,冲决翟家坝,流成大涧九条,泗人利积水得泄,扬属奸民利私贩直达,互为掩覆。因是淮扬岁以灾告,而淮关钞税亦多越漏之弊矣。自河臣历奉圣谕修筑高堰,堵塞六坝。近又开通陶庄引河,使黄水越旧口而东下,让湖水得以畅流,则上不致有吞啮堤堰之虞,下并可得刷通运口之利,运道大通,而商贾倍增踊跃矣。黄、淮虽所历者远,所系者大,而在关言关,于税务不为尤赖欤。
运河
《春秋》:吴将伐齐,于邗江筑城穿沟,通江淮。注云:东北通射阳,西北至末口入淮。是淮之通,实始于吴矣。按:杜预言,由江达淮之粮运道可通,非谓江水入淮也。末口者,今北辰坊之北,闸出淮城之艮隅者也。其道或通或塞,变更不一。魏司马懿用邓艾策,通河渠江淮运漕以饷军,而漕运实由于此,然犹非今之运渠也。宋转运使乔维岳开故沙河,自郡城西北迤逦转于西南,几五十里,直达清河口。元兴因之。然时因东阿、临清未开,皆从陆路搬运,颇觉劳费,以故终元之世,河漕仅十之二,而海运居其八也。明永乐十二年,山左南旺既通,遂罢海运,命平江伯陈瑄专理河漕。于是,傍故沙旧道开渠置闸,以资蓄泄,板闸其一也。时以黄、淮入海平易,水乃西注流出清口。自海口沙渍,黄、淮泛滥,反灌入渠,溜波冲激,时受其患。每岁漕艘未有不虑出口之险,而衔尾舣棹,自春徂夏者,板闸关居其左,凡商贾舟航,必伺漕艘之间,所以来往实艰,非留心催趱,几致阻绝。今黄水已无倒灌之患,淮水自得安流,其险当渐平矣。
中河
东南四百万漕粮,由江涉淮,入黄河,进董家口北上。康熙十六年,因河决清河杨家庄,运道阻塞。总河靳公辅开中河一道,自清河旧县西仲家庄起,建金门大闸一座,又于拦马河之西加挑运河二十余丈,筑成两岸堤工,上接张庄运口并骆马湖之清水,俾重运粮船既出清口之后,于黄河内止行数里,即便由仲庄闸入中河。则此河既泄黄涨,又能使各船避黄河之险溜,行有纤之稳程,于漕艘估舶均有便益。嗣经总河于成龙、张鹏翮叠次改置。四十二年,复奉圣祖谕,以仲庄闸紧对清口,有碍行运,令改从杨家庄出进,是不独粮艘称便,即商货由直、东二省过南阳夏镇而来,与南货由兹而去者,俱乐通行无滞矣。
清江浦
旧属山阳,今属清河。明平江伯陈瑄开凿运渠,建堤置闸,以司蓄泄。两岸沿堤居民数万户,舳舻丛聚,为南北之咽喉。万历十六年,因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于是,沿各闸旁俱开越河一道,置小闸口,水涨则分其势,水小则堵塞以归正闸。其制甚善。然惟清江浦至今存也。
永济河
去关署南二十里,一名新河。自运河西杨家庙起,上达武家墩。明万历九年,总漕凌云翼开挑通漕,避清江浦黄河啮堤之虞。及清江筑堤,运艘仍旧由故沙河出清口,而此河并存。
古沟
近月城南二十里,周家桥往盱眙路。
富陵湖
在清河县界,洪泽镇西。其原出盱眙塘山下,冈阜重叠,溪涧萦纡,凡四十里。水自高而下,至刘家渡入于淮。其中多渔船,旧例每岁委官量船纳料,以备县间鱼油翎鳔之税,额银止二十七两。正德年,知府薛斌金招徕逃亡,改料于里甲办纳,听民自采。今则混一于洪泽湖而莫辨矣。
大小清河
二河在清河县界,即泗水之末流。源出泰安州,经徐、邳至县西北三汊口分流。一由旧治东北入淮,为大清河,今久淤塞;一由治东南入淮,为小清河,即向来黄、淮合流处也。乾隆四十一年,陶庄引河挑成,将旧河口筑拦黄坝,堵御黄水,至周家庄始与淮水合流,不入小清河矣。
白洋河
自西河以下过宿迁四十里,即称白洋,约百二十里达桃源界。上通虹县汴河,下达黄河。巨津弥漫,望之如洋,为舟航要路。邹缉所谓“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上多估客”是也。
骆马湖
明初,海运劳费,用高老人白英策,筑戴村坝,遏汶上之北入坎者,截洸筑堤,遏汶上之南注洸者,始以全汶注南旺,六分北流出张秋,四分南流出天井。筑分水龙王庙,置南北闸三十有八,以时启闭,而河漕自此可以一苇北向矣。嗣以河决沽沛,横波截流,乃议开新河,起南阳镇,百四十余里至留城口,至今赖之。其功成于尚书朱衡,故李攀龙、王世贞俱作诗以颂之也。于是,南开泇河,以接新河。天启初,以王家集、磨盘庄等处溜水阻运,漕储道朱国盛又议于董家沟、陈窑沟二口入骆马湖,抵泇河而上,更名为通济新河。然湖水宽旷,时有风浪之虞,且浅深不一,深者莫测其源,浅者水不盈尺。故康熙年间,又开皂河以通漕运,其余舟楫,间亦出此,亦一方之利泽也。
皂河
去宿迁县西北四十里。源本县港头社,下流入泗水。以土色黑,故名。自康熙十九年,总河靳公挑浚兹河,接泇河口达黄河,以通北运。至今商民颂坦途焉。
中涟河东涟河西涟河
中涟在安东县治北三里。北通官河,南通市河。下流三里为东涟,上流三十里为西涟。自西北大湖来,东南入淮。
官河
在安东县治北三十里。源自西涟河来,南通中涟,东流散入遏蛮诸湖入淮,北通海州诸盐场。万历四十五年,淮商醵金挑浚,大利行舟。
硕项湖
一名大湖,安东县治西北一百二十里。西通沭阳县桑墟湖,东南各有小河通于淮,袤四十里,广八十里。东北属海州,西北属沭阳,南属安东,各得三分之一。世传系古城池,秦时童谣云:“城门有血当陷没”。有姆忧惧之甚,每旦往窥门者,知其故,乃以血涂门。姆见之即走,须臾大水,城果陷。姆走至伊莱山,得免。高齐时,湖常涸,西南隅有城址见,绕城多古井。昔通商贾,连高家沟、新安镇,民得专其渔利。
颜家河
在草湾下流,安东县治南。先年海口横沙,黄、淮下流势缓,常苦浅涸,水发则有泛滥之虞。万历年间,开草湾河,分杀黄流入颜家河,至今水势溜急。凡新安、安东鱼盐食货诸商,由佃湖而来,或南河、北河来者,皆于此经过。
佃湖
自安东官河、支家河、五港河各口,泥沙淤滞,难以行盐,商民乃于佃庄地方新开是河,上抵新坝及海口盐场诸河,以接海潮,下流抵安东颜家河。每至夏秋,盐船络绎于其间。
马逻港
在山阳县东北九十里。宋理宗绍定三年,李全作乱,开马逻港,引淮船入射阳湖。元至正二十六年,徐达、常遇春攻淮安,遣康茂才捣马逻港,克其水寨。即此。今黄、淮合流经此,乃成大河,通淮北盐运。
罗柳河
郡城外满浦诸坊,自漕抚王公宗沐筑堤成,各坊潴水不能出,民居作苦。知府邵元哲买湖嘴更楼外廛宅一段,穿渠引入护城河,转入涧河。凡山子湖积潦皆由此出。后因黄、淮河漫,诸湖大浸,因筑三城坝以拒之。今欲湖水再入此河,虽百计无益也。
乌沙河
旧名故沙河。宋转运使乔维岳开此,直达清口,岁久淤积。今大关之东三里小河,尚存其名。南建一闸,名永利闸,引运河水入盐河运盐。此处多有淮北土产之物过坝。
盐河
即黄河故道也。明弘治后,河、淮交会,下清江浦,冲相家湾西桥,绕过新城北门外,经仁、义、礼、智、信五坝,有啮堤薄城之患。万历四年,兵备副使舒应龙建议,由草湾开河以杀其势。于是,故道悉淤,三城恃以无恐。后河滩变为盐厂,尚有河形如沟。自钵池山后抵新城北门外东坝止,土人呼为盐河。上接乌沙河,下达鱼变河。凡盐自外河至草湾盘坝,总由盐河运至淮北盐厂,盘验毕,北盐则仍出草湾,否则由乌沙河盘坝从里河南去。
涧河
在郡城东门外,即古菊花沟也。明漕抚王公宗沐环城筑长堤数十里,以捍黄流。而三城内涝水不可泄,乃浚此河。长三十里,起运河东岸兴文闸,至流均沟,达射阳湖、庙子湾入海。乃食货大通之区也。
泾河
治南五十里。分运河之水,通塔儿头金吾庄趋射阳湖东北入海。杀运涨,溉田亩,为利甚大。河见于《宋志》,为淮安军泗州五河口之一派。闸置于明景泰初年,运盐城漕粮入仓。厥后仓废闸存,时开时塞。康熙初年,同知王仝春改建一闸,其工极坚。三十九年,又经总河张鹏翮奉旨挑浚。河成,闸亦另建。乾隆五年,复浚自闸口至南窑。南窑下分挑支河二道,一由安丰下荡,一由太仓下荡。凡货物从下河来转,由此下卸。
流均沟
水由郡城南门外兴文闸下涧河,东南流入马家荡,为涧河尾闾。凡下河州、县米薪百货于此入郡,为要道。
射阳湖
湖居淮郡东南七十里,为山阳、盐城、宝应三邑之分界。阔约三十里,周回三百里,湖水潆洄之。初不堙不溃,百利可兴。迨明嘉、隆以后,黄、淮交涨,溃高宝堤防,并注于湖,浸淫漫溢,淹害州、县,历有年所。本朝圣祖南幸,阅视河工,心悯七邑灾黎,饬令大臣挑浚下河,疏通积水。由是导虾鬚沟,引湖水由庙湾、新丰市一带入海,至今通焉。向者海禁未开,民间舟楫仅抵庙湾。自康熙甲子开禁之后,凡北地商民由山左航海而来,多由此入口,南达高、宝,以至江焉。
马家荡
在府治东南山、宝、盐三邑分界,即射阳湖之一隅。惟下游处多淤垫,屡次请开者,俱称射阳湖。遂以入海之河为射阳湖,而湖身之犹存者,为马家荡云。
新洋港
盐城县北门外三里。出天妃口,达海洋。
大海小海
大海在盐城县治东。自海浦东北出洋五十五里,古漕运自此出口,上达直沽。小海在县治西。两滩蒲苇,中流行舟。源出通、泰,夏沉冬落。西北入东塘河,达射阳湖,入海。
南串场河
盐城县东南二里。其水自泰州来,入盐境,由石石达闸下新洋港,出海。
北串场河
盐城县西北三里。其水由汊河分支,经新兴场上冈镇,复绕范公堤,东北流七十里至阜宁,入射阳湖,出海。
庙子湾
湾近海,上傍射阳湖之三湾,为淮郡极险门户。自康熙年间,洋船由此入口,楼橹鳞集,商货阜通。去盐城、海州、宝应皆百八十里。明季海寇入警,筑城御之,计四里,高二十余尺,五门环设。今为阜宁县治。
山子湖
板闸关署之后,旧有邱家湖。因钵池山积水不泄,遂成山子湖。亦名邱、山二湖。其初不过数亩,自运河既开,黄、淮夹流于外,左右捍河之堤皆高丈余,夏秋积潦无所归宿,因而民间畦垄皆淹没成湖。冬春而水不泛滥,波纹清浅,荡漾溪烟,兼之北岸有精蓝、村舍,历落数里,时一寓目,其间颇饶野趣。□□近居民数百家,惟恃纬萧卷箔,以捕鱼为业。倘遇兼旬霪雨,即不必黄、淮溃决,而一望渺然,鲜有不在水中者。往年,百姓曾具呈当事,于郡西三城坝中穿一涵洞,名曰“伏龙”,随时启闭,以通潴水。奈年久淤塞不通,不但民舍被淹,即关署亦遭浸汕。康熙二十五年,前监督杜公曾广募夫役,疏开乌沙河刁家嘴,泻去积潦,一时居者稍宁,行者得路。嗣于乾隆十四、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七、二十八年间,因雨水淋漓,一时不能外出。历任监督又据板闸居民呈请宣泄,移咨河院,转饬山阳令,看明情形,在于本处东街文昌阁后,设立水志。俟水与志平,则仍从刁家嘴开放,由盐河达鱼滨河,下射阳湖。至今称便。乾隆三十九年八月,黄河老坝漫溢,板闸被淹。及水退,平地积沙八九尺,湖亦淤平,仅存一线。又苦无从宣泄,余于题建关署之后,亦将次第筹之。会迁鹾任,志愿未酬。兹因奉命复来,适有本镇士民呈请挑河泄水,因捐养廉银两,命役鸠工。上自百子堂起,下抵刘家窑止,旁及支流曲港,使之汇归一河,于尾闾处建一石洞,与盐河相通,水大则开洞出水。由是三街前后民舍田畴,庶无沮洳之患欤。
以上各川,俱本旧志所载。其中惟邳州直河久成陆地,安东支家河亦已淤平。邗沟载见于运河,双沟每涸于旱岁。淮有三洲,莫知其处,略而不书,良有以也。若中河为运漕要道,而长山口、宿迁关隶焉。流均沟、马家荡、新洋港、串场诸河,襟带东南,实为盐阜各邑稽商之门户,不可不载。故又择其要者增入之。
形胜附
淮郡东濒大海,西接长淮。射湖带其南,黄河环其北。水陆交通,舟车辐辏,固徐兖之门户、吴越之屏藩也。其脉受乾元之气,沙堤绵亘,袤长百有余里。至板闸,则钵池山横衍于后。虽无层峦叠嶂可寄游观,而冈阜巑岏,亦征耸秀。山旁有湖,清流嫩碧,绕署而行,时而翠盖红衣,荷香拂面,时而雨丝风片,渔艇冲波。凭栏一望,雅足怡情。惜经河溢淤填,仅存一线矣。然而三城粉堞,楼阁嵯峨,则雄峙于东;甘罗城、公路浦,阛阓鳞甍,则映带于右。远则洪波万顷,水光接天;近则运道纡回,俯临前岸。洋洋乎洵三洲之福地也。若乃舳舻亹亹,行旅熙熙,水陆并进,实为南北咽喉。故春夏漕艘过淮之期,虽百里外,皆樯桅林立,人语纷咙。如值风正帆悬,则又编篷叶叶,雾障云飞。可不谓极江河之胜概,尽舟楫之奇观乎?
淮关八景
韩侯钓台钵池丹井袁浦千帆山湖渔艇
漂母遗踪新街夜月景会禅灯花巷晓市
续纂淮关统志 卷四乡镇
淮安文献丛刻
淮关统志卷之四乡镇
闸 坝桥 梁津 渡商税里程附
关之设也,必扼要会而据通津。而淮关则兼仓、厂,并宿、海,分布甚广,径路丛杂,不得不备溯其疆隅也。故水道于《川原》志之矣,兹复详其乡镇者,以各属之津梁、闸坝、市集等处,皆百货所流通,但惟于近关者载之,不概及也。志《乡镇》。
山阳县境
板闸镇淮城西北十二里。即明平江伯陈瑄开挑运河所建四闸之一也。面湖背海,左江右河,镇居其中,为南北舟车之要道,故于此设关焉。临河市廛密布,河南北居民数千家,关署镇坐于北。而东街、南街、前后西街,铺户纷纭,人语杂沓。赖关务以资生者,几居其半。
河北镇距郡城北十里,新城西北三里。黄河未徙草湾以前,镇在大河北岸,故名。今去关署隔盐河一道,即古黄河旧路也。明正德十年,开支家河接涟水,建批验引盐所于此,后又筑城护盐。今城废,四门尚存,淮北监掣同知驻此。盐官所在,食力之家,合东西二里,不下数千户。商贾负贩,接迹于途,亦属税务要地。
平河桥镇郡城南四十里,距下一铺口二十里。昔桥今废,而村落市肆两相映带,南北货船帆樯络绎,实淮关之门户也。
汊河镇郡城西南八十里。古名柘塘,水乡也。蟹稻肥美,居人茂密,有桃源谷口之意。从泗州来,有墩阜十余座,迤逦至镇。二十里通高良涧、洪泽湖,东十余里下白马湖。虽非冲要关津,而由山邑泰安、世美诸乡西南去运销货物不少。
乌沙河镇距大关三里。在运河北岸。引盐过坝,土物登舟,事杂言庞。本关设有稽查分口。
车家桥镇郡城东四十里。古寿河所经,今通涧河,由此达流均沟口。薪米屯聚,货物流通,据山邑东乡之盛。
泾口镇即涧河入荡之所,在流均沟口稍北。税房设立于此。
草湾镇大关东北十里。人烟辏集,柴艘聚屯。盐船从此过坝,淮关设有分口。
北辰堰一名北神堰。即今新城大北门外,古淮河堤也。吴王开邗沟,西北至末口入淮,后人于此立堰,名“北辰堰”,以此地本名北辰镇也。古运道皆由此达淮。自黄与淮合流,堰外最称险要。及黄、淮远徙,堰外又成平陆矣。今犹名北辰坊。
高家堰城西南四十里。汉广陵太守陈登所筑,故又号为“陈公塘”。当日湖西为淮,本不相通。筑堰原资灌溉,非以捍水患也。自河与淮合,二渎并高,于是淮浸诸湖,汇而为一,洪水直抵堰下,冲荡激射,危险可虞,加高增厚,屹若长城。而明代堰圮,七邑罹灾。隆庆六年,漕抚王宗沐、知府陈文烛始议修筑,成功,郡人丁士美为文以记之。
高良涧坝郡城西南九十里。由清河涧沙埠桥入淮。万历二十四年,总漕褚铁议涧口拆堰为滚水石坝,旋改为闸,泄淮水,东注宝应诸湖。
永丰坝在草湾对过。黄河居南,盐河居北,东达安东、海州地方。引盐自板浦场来者,到此过坝,驳至盐所。淮关设有分口,稽征盐河往来货税。
仁字坝义字坝礼字坝智字坝信字坝五坝皆运河未筑之前为湖水而设也。仁、义二坝,旧在新城东门外东北,自城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则运船由此盘坝入淮。坝东为纤路,西即城基。礼、智、信三坝俱在新城外西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遇清江淤塞,则官民商船经此盘坝入淮。今五坝皆废,仁、义、智三坝不知其处,惟礼字坝在新城西门外、信字坝在窑沟,犹为可考。
小坝在西湖嘴下。由市河达运河转货之处。
南锁坝郡城西南一里许。往宝应路,与下一铺相近。
上移风闸下移风闸按:淮郡旧志云:城西北二十里,永乐十五年建,今废。又《行水金鉴》载:移风闸即板闸。闸西十五里即清江闸,又五里即福兴闸,又二十里曰新庄闸。此平江伯陈瑄所建四闸也。淮关旧志又云:去城十里,地名板闸,旧名上移风闸,又三里许名下移风闸。二闸南北相望。是移风本有二闸,与板闸是一是二,不过相去三里许。乃自正德志以后,悉言板闸在城西十里,移风闸在城西二十里。与诸书不合。今诸闸皆废,无从考证,惟备存各说,以俟知者。
上兴文闸杨家庙对河东岸下一铺之南。引运河水入宝带河、下涧河,一路归荡。
下兴文闸郡城西门外。一名响水闸。引运河水入城,一支绕文渠沟,东南达巽关;一支由八字桥入城河,东北达市河。
永利闸板闸镇东三里乌沙河口。泄运河水入盐河。
鱼变河闸新城北门外。视盐河水之大小为启闭,俗讹为鱼滨河。
涧河闸联城东门外。
龙王庙闸涧河闸稍北。引水入市河。
文华寺通济闸在山、清交界。为护城河发源。本以泄运河异涨,嗣缘开则民田被淹,经河督高公斌改挑运口时,于闸外筑堤堵闭,民以为便。乾隆九年,复建双孔涵洞,往往并非异涨,遽行开放,淹没田禾。十一年,山阳知县金秉祚详准:仍遵原议,非异涨不得遽开。永定为例。
周家桥闸治西南百里。今改作坝,西接长淮,南达高宝,为旱道所必经,故设口稽征走漏焉。
泾河闸城南五十里。旧于河东设关查禁私盐,今废。只由闸引运河水灌溉民田,以时启闭。
古淮阴市在淮阴故城,即韩侯微时遇少年处。唐刘禹锡有《淮阴行》云:“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好日起樯竿,鸟飞惊五两。”今于旧城府署西立“淮阴市”碑,其实非是。
相家湾市沿礼字坝迤西向湖嘴。
西湖嘴市即上一铺设口处。商贾辐辏,最为繁盛。明邱琼山诗“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向(一作在)西湖嘴上头”。诗人之言,夸过其实矣。
杨家庙集去下一铺口三里。西南有护城河,上接武家墩,下入白马湖,达宝应。又稍北有汊河,抵文华寺闸,直通清江。本关下一铺守口丁役于此稽巡偷漏。
塔儿头集城东南五十里,在泾河北岸。凡木植自仙女庙来,及贩盐自东荡来。过湖者,多由此集。
满浦坊在郡城西北。自湖嘴至窑沟一带皆是。
通惠桥在关署前,关楼后。
太平桥在关署前,关楼北。
新建观音庵桥在关署东北数十武。旧有爱莲亭一座,亭前曲板红桥,掩映湖光,颇饶佳致。三十九年,老坝漫溢之后,亭桥塌卸,举目沧桑,惟大士像存焉。四十一年,余任盐政,而板闸士民俱欲因仍旧制建庙供佛,永垂不朽。独苦于力有不逮,且司事者必得廉能公正、不辞劳瘁之人,一时正难其选。余因忆及国学生田礼恭人品端方,识见阔大,久为乡党所钦,堪膺是任。当即薄捐俸廉,以佽工作之不足,并延田生董其事。田以庵前有小河一道,来往必需舟渡,复请于余,开长甬道,跨河为桥。不但由街达庵,规模敞达,心目开明,即肩担负贩辈,自板闸往河北草湾去者,得此亦免绕道之苦。前于建庵碑文中未及详载,今附记于此。初,桥南基地不尽属庵,嗣经契买杨勋等地长三十七丈,又监生周于汤乐捐己地长十三丈。用是开通甬道,直抵东街。
邵公桥出板闸东街,在新路通源寺西数十武。旧来山子湖水由此达刁家嘴,下乌沙河。僧人悦贤自乾隆二十七年起,募修新路,通长三百数十丈,尽用砖铺,并贸石建此桥,甚为完固。三十九年,黄河老坝漫溢,路桥皆沉沙底,行人至此,多为悦贤惜之。
新庄桥在满浦坊桥东数武。旧有“淮关保障”瓦房一间,为行人息肩之地,年久倾圮。乾隆三十一年,先大夫捐资重建。
头桥新庄桥东。跨乌沙河,转入盐河。
步云桥河北西里。跨盐河。
利济桥步云桥东。亦跨盐河。
湛真寺石桥一名程公桥,在湛真寺山门左。亦跨盐河。雍正年间,僧人岳宗造。
西桥相家湾西。旧黄河经此,最为险要。
闸桥郡城东门外,龙王庙前。有碑。
黄土桥去郡城东三里,跨涧河上。雍正九年,歙人程梦鼐捐资重建,邑廪生吴宁谔有记。
淮关义渡三处本关口渡船一只,每月给发工食银一两四钱,在经费内动支。
元天宫渡船一只,每年酌捐给银四两八钱。
回施庵渡船一只,每月支给工食银一两,大关捐发。
盐城县境
沙沟镇县西九十里。由大纵湖入官河,盐河、塘河来船只均由此过。
大冈镇县南六十里,在兴、盐界河之北。
冈门镇县西十八里,在西盐河之北。
新兴场县北十八里,在北串场河东。
上冈镇县北五十里,在新兴场北,范公堤西。堤外有闸,名“上冈闸”。凡北冈河、北串场河诸水,由此闸达廖家港,入海。
草堰闸县北六十里,在范公堤外。凡东塘河、院道河诸水,由此达野潮洋,入海。乾隆五年,总理水利诸臣相度形势,移建于刘团堡。
石闸县东门外一里。万历四年,浚河建闸。后为海潮冲坏,伤及田庐。八年,筑塞原口,另于石之南别置一闸,以资宣泄,后亦旋废。国朝雍正七年,复议立闸,与上冈、草堰二闸先后建筑,以御咸潮。乾隆六年,重修。二十六年,奏明在于该闸东、北二处设立分口。
天妃闸县治北门外二里。旧河宽二十七丈,为七邑泄水要口。及秋后潮水越口而上,苦不可饮,卤不可灌,甚则漫溢民田,土不可耕。屡议建闸,率以河身甚宽,土壤浮濡而止。乾隆三年,始行定议,建立斗门五、矶心四,阔九尺,虽上流暴雨骤至,不无阻束之嫌,而盐邑斥卤之患,庶乎免矣。
捍海堤县治东一里许。即范公堤也。《宋史·河渠志》载: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袤一百四十二里。始自唐黜陟使李承祜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日久倾圮。至天圣改元,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工称永固,因得“范公”之名。嗣后,历代修筑。实东南海疆一大保障也。
登瀛桥县治西门外。南通苏、杭,东通泰州,北由塘河达淮安,西由串场河至阜宁。亦属通津聚货之处。
通惠桥县治北门外天妃庙前。一名朝京桥。康熙三十三年,知县武韦皋建。乾隆六年,于此建闸,桥遂撤。
永利桥在上冈镇。旧于此建闸。乾隆五年,闸移串场河东,改建为桥。
永济桥在草堰口。旧亦于此建闸。乾隆五年,闸移刘团堡,改建为桥。
阜宁县境
庙湾镇在射阳湖滨。明万历二十二年,倭寇屡警,官民以无城为患,请于漕抚李戴,照原任巡抚唐顺之所画基址筑城,以为守御。五门环设,南门外市廛繁盛,较胜城内。该镇本属山邑,国朝雍正十年,析山阳、盐城地为阜宁县,即以此为治。
按:庙湾向有税口,属清江厂管辖,征收工部梁头钱粮,是以至今尚名“工部厅”。而喻口地方又有委弁稽征商税,继亦迁驻庙湾,则属海防职掌。康熙二十四年,部议以海通大洋,出入客舟,宜自内差督察。于是,钦差部司征收海税,驻上海县,而庙湾则遥隶焉。今清江厂久经归并淮关,而海关之庙湾等口亦已拨归淮关就近兼管,则庙湾两处税口俱隶淮关矣。其原委互见于《建置》《关口》诸册。
北沙镇在海关西北四十五里。地近黄河。凡该处出产货物,俱赴海关报纳钱粮。
喻口镇在县治西南十二里。旧有委员稽征货税,今关口迁于庙湾,而镇亦替。
南羊寨北羊寨俱离海关三十里,在大沙河西,北去抵黄河堤费家窑地方,凡货船由水路走新沟者多过此。
板湖集离海关五十里。西去达周门、罗铺诸地方,凡货物由旱路往来安、阜者多过此。
撒家集离海关四十里,板沟三里。集后有潮沟河、桃花湾、丹沟河,直达板湖集。
陆家舍即陆家楼,离海关五十里,在板沟南三里许。过此有马儿沟等处,通潮通荡,直达高、宝、苏、杭。
永兴集离海关六十里,朦胧口即设于此。东去十五里有雁来河、鱼生河,三十里有斐家桥、四棵树、东塘河,各乡庄所出土产,多由此过。
新沟集设有稽征分口,离海关正口十五里。
板沟集新沟口分役在此稽查,离本口三十里。
仁、义、礼、智、信、野各坊六坊俱在阜宁城内外。
大步桥在海关税房之西。外通射阳湖,内通护城河。
新丰桥在海关税房之东。外通射阳湖,内通阜宁城河。
上渡射阳湖上马头。
下渡射阳湖下马头。
中渡在新丰桥东南。
西渡在关厅之右。
朦胧渡对过即周家湾。
北沙渡过河即佃湖。
清河县境
马头镇距大关三十里,地近淮阴故城。镇前有渡,舟楫如林。乾隆九年,拆去双金闸,改为草坝。今天妃口于此分设税房。
王家营镇距大关十五里,与清江浦分河为界。陆路入京,此为孔道。康熙二十七年,水大冲镇,知县管钜捐资买地,东迁里余,居民复聚,财货倍兴。
浪石镇距大关三十余里。旧浪石渡有水道通海,为境内尾闾,后以水流淤垫,渐成沃壤。其地北近渔沟,南通王营,为仕宦、商民、车马必由之所。
渔沟镇去浪石镇十二里。上达桃源众兴集,此为要站。
老子山镇去关一百里,与盱、泗接壤。负山面湖,有稻塍纲罟之利,鱼盐商贩昔皆丛集于此。后以湖水郁不东注,淹及山下阪田,稻塍并渔利皆失其旧矣。
惠济闸马头镇东南七里。旧名通济闸,明嘉靖年建,引淮水达漕运。后以河水南侵,闸底淤垫。康熙二十二年,新凿漕河于迤南三里,更建闸座为新运口,名曰“惠济”。
通济闸正闸一座,越闸一座,在运口新挑河惠济闸下,乾隆二年题建。
永济闸甘罗城南,泰山墩北,与惠济闸相望,亦通漕运,康熙三十四年建。
康济闸旧清河县治东,陶庄右。
广济闸旧清河县治西,仲庄左。
双金门闸康济闸北,隶盐河。
以上三闸详见《川原》“中河”之下。
盐河闸在仲庄税房后。
清江浦闸明平江伯陈瑄开挑运河所建四闸之一。旧属山阳,今隶清河,淮关设有分口。
减水大坝在蒋家场、王家营之间。因河水冲刷,北岸土弱易崩。康熙二十七年,总河靳公建立减水大坝,北达中河,共长一百丈,上造浮桥,下通水道,名“鸡心孔”,百有三座。
天妃坝黄河东岸。自惠济祠起,南接甘罗城,旧为黄、淮汇流要害之处,砖石堤工,共长四百八十二丈。
束水三坝黄河南,新运口内。因运口南接淮水,直泻易溢,乃于上流折流分流,地面建三坝,收束水势,以利漕艘。
旧减水石坝新减水石坝俱在王家营。
草坝乾隆九年,拆去双金闸,改为草坝。在新开河头对岸。
新筑拦黄坝黄水夺淮灌入里河运口,不但有妨漕艘,并惠济祠前险工当冲,关系淮城非浅。乾隆四十一年,督臣高晋、河臣萨载钦承圣谕,于陶庄开挑引河一道,旧河口则筑坝拦截黄水,工程巩固,运口亦无倒灌之虞,漕艘、居民永沾利赖矣。
王家营渡凡南来起旱北去者,必至此渡黄,雇车上站,实为淮属要津。
清江官渡山阳旧设官渡十余处,船只、人工皆有经费,今俱废矣。惟外河风涛不测,渡船狭小,时有覆溺之患。康熙四十二年,淮扬道王谦率船政同知满都、外河同知南梦班捐造大马船四只,畀长年领之,甚为往来之便。乾隆四年,知县沈光会增造救生红船一只,并募水手六名。今隶清河县管辖。
安东县境
长乐镇县治北一百里,与海州交界。旧建石闸,为护盐关,后因分黄导淮,奉文拆毁,泄黄水入海,即旧《志》所载北头关口处所,今废。
潮河镇县治东北一百二十里,通里河入海。
五港镇县治东北六十里,在遏蛮河边。
涟水坝县治东南二百五十八步。
黄家渡治南一百二十五步。过河通府治。旧为僻境,明末总兵柏永馥镇安东,由此往来,遂成大道。康熙中,邑人朱以德造马船二只,行人便之。
中河渡县治北十余里。隶安邑者为下中河,一名盐河。乾隆初年,邑人徐如棠造巨舰为义渡,每岁修葺为常。
平旺河渡县治东北八十里。并跨有大桥。
颜家河渡县治西三十里。河阔溜急,南北要津。土民小舟私渡,往往勒掯行人,公私不便。万历年间,知县黄成章捐置官船一只、水手二名;军门陈荐添造马船一只、水手二名,以便往来。
桃源县境
白洋河镇县治西六十里。与宿迁接壤,为商民丛集之地。两邑市民争界,构讼频年。天启五年,知府宋祖舜断从市桥中分,桥东为桃源,桥西为宿迁,檄县刊榜,悬示通衢,至今无异。
众兴集在运河北岸。为入京孔道,商民辏集,称桃源巨镇。
崔镇治西北三十里,亦在运河边。为舟车孔道。
归仁集在桃、宿二邑之交刘武沟地方,与淮关后湖口相近。
三义坝三岔镇两处皆关属稽征之所。
北门外黄河渡康熙初年,同知姚廷栋、知县眭文焕各捐造马船一只,又于每船立高脚牌一面,限定人数,不许拥挤,违者罪之。
众兴运河渡知县眭文焕捐造马船一只,人咸德之。
海州境
新安镇州治东南平旺河东。与安东接境。
响水口镇在州南。为安东民便河出口入北潮河处。
新坝治南四十五里小伊山之北。以海堰冲决,乃于此筑坝。临坝有镇,亦货物会集之所。
官河坝在新坝、涟河之南。达州西诸河。
板浦镇州南四十里。产盐旺盛之地,货物繁兴。
沭阳县境
高家沟镇治东九十里。与安东接境,南即金湖。
下埠集冶[治]东九十里。近湖孔道,人稠货聚,集西有桥。
赣榆县境
青口镇治东南小沙河之东。水陆市廛,通商大镇。
蛮子湾镇
治南六十里,大沙河之南十五里。商贾所集,通海行舟。
宿迁县境
小河口镇治西南十里,离陈家道口三里。
仰化集治东南刘老涧地方。离东关四十里、孙家塘二十里。
裹头闸在县治西北皂河中。即淮关长山口分设税房处。
五坝县治东北,为骆马湖尾闾。
永济桥县治东北。桥西有六塘口分设税房,过此北去为进京官路。
淮关税大使征收商税各地方里程附
山阳县辖
旧城内各地方联城内各地方新城内各地方
城外镇海庄
东关下、涧河、西关下、西门外、南关下、南门外、南锁坝、北关下、满浦、钟楼角、三官殿、淮北东西二里。
以上各离大关十二三里不等。
石塘、晏公庙、西官庄、罗古墩、皈依庄、更子头铺。
以上各离大关二十里。
受河、周家庄、北涧、马铺、干沟、毕家湾、南二铺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三十里。
南湾、石桥梢、三铺。
以上各离大关四十里。
汴塘、黄集庄、严家集、涧南北、成灌庄、七孔桥、东西安基、和尚庄、新工、柳铺湾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五十里。
水晶湖、葛家庄、南武墩、泾河上下坝、羊肠集、蚂蚁甸、大云庄、颜家河真武庙、赤晏庙。
以上各离大关六十里。
顺成集、黄家集、花家集、陆家集、老堤头。
以上各离大关七十里。
焦木庄、南嘴头、地铺头、史家荡、姚家荡、柴沟、陡沟、唐严冈、高良涧、苑头集、越城、三角巡、岔河、驸马营、塔儿头、徐甸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八十里。
曹甸、左家堡、施家河、崔家河、泾口、蛇峰、长沙、西冈、建义、东作、宥城、万家集、官渡、双沟、古沟、南甸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九十里。
周桥、太仓、大小茭陵。
以上各离大关一百里。
阜宁县辖
苏家嘴、凤谷村。
离淮关一百一十里。
板湖。
离淮关一百三十里。
轧东沟、朦胧、草堰、益林、清沟等镇。
离淮关一百六十里。
管计沟、撒家集、周门、芦铺、东坎等集。
离淮关一百八十里。
县城内外附近坊庄。
离淮关二百四五十里不等。
徐家集、南羊寨、北羊寨、大套、北沙、喻口等镇。
离淮关二百八十里。
头灶、二、三套、天赐场等镇。
离淮关三百里。
山阳境新分属清河县辖
清江浦各坊、洪福官禄庄。
离大关十四五里不等。
草湾。
离大关二十里。
永丰庄、周家庄。
离大关二十四五里不等。
刘家河、朱元庄。
离大关三十里。
头、二、三、四井、二闸、何家庄。
离大关二十八九里不等。
高家堰、北武墩等庄。
离大关四十里。
按:旧志纂于康熙二十五年。所载淮、徐二仓属各州、县至为详悉。自淮仓归并淮关,一切积贮转输俱责成各地方官专司,淮关只于抽分项下,分别四税、商税并灰契、小税等名目解部清款。而曩时仓属州、县,今非所辖,无庸赘录。至淮厂征收各牙侩地方,今昔异致,废兴不一,兹据税课司现征之乡村集镇而备载之,俾膺斯任者按籍而可稽其地,正不妨与旧志有异同也。
续纂淮关统志 卷五关口
淮关统志卷之五关口商税附
设关稽税,必分立各口以辅之。诚以水陆纷岐,舟车杂沓,商贾贸迁,其途百出,不得不多方堵御,以杜绕越之弊。且令得就近输纳,亦属便民之道。惟此中或有今昔异宜之处,则又在司榷者随地随时善为规画也。志《关口》。
淮安钞关
坐落淮城西北十五里板闸镇运河北岸。实为南北要津,与关署相距咫尺。临河设有关楼三间,后厢楼左右四间,官厅三间,厨房三间,关楼东首方亭一座,水印房二间,对岸关房三间。关楼之前设有桥船五只,联以篾缆,横截河身。每日放关,暂撤南岸,过后仍即封闭。而民间小船时刻往来不绝,未便禁阻,因于关前傍岸开一小口,名曰“小关”,以利舟行,仍严稽察,毋许夹带。至南北抵关船只货物应征钞税,历有成规,备载《则例》,兹不重赘。
天妃口
原设清河县天妃闸东界,在黄、运两河堤岸之上。只因闸旁另开越河,以致税房与运河相隔数里,碍难稽查,乃移于迤下之二井茶庵地方,距大关三十五里,住民房九间。凡北来进口货船至此查验有无北钞,并点明包捆件数、舱口浅满,令客贩自投石数,填注号帖,给发客贩赴关投钞。仍逐日将进口船货开报二纸,一送署内,一交大楼查核。其在清江下卸货物,亦由该口查明,填给印帖,执赴清江口,丁役扦查见数,投署报纳。至进口零星货物,历来俱系该口按则收纳钱粮,登填印簿,给票放行,按日具报。外有分口一处,在清河县马头镇草坝地方,离本口三里,即由本口分役稽查,租住民房七间。凡南河来安东北去,与清河、桃源等处货船往南河去者,俱在该分口扦量见数,按则报纳,发单仍交本口,换给印票,登簿放行。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如有南河来固始米船在清河卸者,该分口即取具牙行保结,押赴仲庄分口交明守取,回报存查。并于二坝口拨役巡查,以防走漏,并不收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南河武家墩去者,应在该分口验缴印票。
外河口
坐落山阳县老坝口地方。在大关之北,今隶清河县属,距大关十五里,住官房三间、民房六间。耑查北来旱驼货物过黄河南去,以及自安东来席摺端芦在本地卸卖者;又自王营一带贩买豆、麦、油、酒、活猪等物南去或本地卸卖者;再,清江一带贩买杂货、占米、饭米等物往王营去者。俱在该口计石输纳钱粮,给票验放。又,该口设立黄河堤岸,淤滩过远,船只不能抵泊,向于东、西两头设有二小口,一名水沟口,一名西滩。又于中渡设一小口。俱分役巡查,并不收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王营去者,并在该口验缴印票。
草湾口
坐落山阳县地方。在大关北十里黄河堤上,住官房十间。旧例专司稽查货物盘坝。于康熙四十九年起始行给发印票,稽征钱粮。凡自安东来货船在本地上店,与自淮城贩买货物往安东去,以及席摺端芦往北去或南河去者,俱在该口照则征收。又,自北来活猪浮水过渡,由草湾至乌沙河上船南去者,亦在该口报纳钱粮。又,二坝地方相离里许,该口分役巡查,以防偷越。其从北来、南河来货物已在各口报过钱粮,由黄河往安东去者,到该口验明,收缴印票放行;再,自安东黄河来豆饼货船席摺端芦进口过大关南去者,先到该口挂号,赴大关呈明保结,仍赴该口验放进口。
仲庄口
坐落清河县杨家庄地方。住官房五间,距大关四十里。凡运河北来货物船只往王营、安东、桃源等处去者,以及三义庙、三岔、豆瓣集、双闸等处本装豆饼北去者,俱在该口扦查,报纳银粮,填给印票放行。其由永丰来出盐河口之货,到口执票验放。外有分口一处,坐落旧清河县治之西,离本口十里,向系分役稽征,租住民房五间。凡由黄河北来货物往安东去,与仲庄装往他处及固始米船,俱在该分口扦量,收兑钱粮,仍赴本口填票登簿具报。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其有驴驮庄收与渡船来往零星食用米粮,概不征税。再,草坝口押交米船,亦系该分口丁役查验回报。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清河众兴等处去印票,以及长山口钞票并宿关印票报往安东、王营去者,俱在该口验缴。
永丰口
原属山阳,今隶清河县之黄河北岸草湾口对河周家庄地方。住官房四间,距大关十五里。该处原系草湾分口,于康熙五十八年起另行设役稽征,下通安东、沭阳滨海之区,上达永丰庄、颜家河、新工、韩家庄等处。凡过大关货船,到口挂号,先赴大关呈明保结,仍至该口验放,到关扦查输税南下。其零星货物,即在该口扦量,照例报纳,填给印票,以防奸犯越漏。但该口于五六月间黄河水大,开坝畅流,各处货船往来络绎。至霜降后,黄河水落,则闭坝断流,并无船只往来。间有潮河来盐、鱼车载陆运,并零星起旱货物,仍在该口按数称查,收兑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由中河往安东、永丰去者,例在该口验缴印票。
下一铺口
坐落淮城南角楼地方。距大关十五里,住民房七间。向系稽查口岸,凡有应征货税,俱押赴大关报纳。后因零星小贩,货物无多,概令赴关投税,往返需时,不无羁累,若竟宽免,又恐奸贩乘机分运,是以雍正年间即经酌量便商,就近在该口收纳。嗣于乾隆十五年一体请发商填印簿,给票稽征。凡南来货物,有不过军饷,即在范陈码头下卸,并已过军饷在淮城西门下卸者,俱责成该口逐一扦量,称查见数,押令该客赴署投纳钱粮,验票放行;有应完落地税者,另行钤盖棕印。而该口止于零星货物就近收纳钱粮,登簿填票,具报汇解。再,离口三里杨家庙南有护城河一道,下通高、宝,上至武家墩,一堤之隔,即系洪泽湖,又有汊河,名为文华寺,可通清江,每有奸贩偷运木植、货物,漏税甚多;并平河桥、塔儿头、曹甸等处亦有木植下卸。俱令该口丁役不时巡查,以杜偷漏。其大关各口货物由陆路报往南去以及淮城下卸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周闸口
坐落山阳县高家堰地方。距大关西南一百二十里,即洪泽湖南岸,住民房六间。凡南来经过蒋坝旱驮一切货物,按则输纳,给发印票放行。又,龙王庙、高良涧二处出产豆货,该口巡役不时巡查,以防奸商猾贩盘坝越漏。其大关各口货物,报由陆路往高良涧、盱邑翟、蒋二坝等处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倘遇洪湖水大,开放天然等坝,则湖水畅流,南河豆载货船,每借水势乘机南下,经前监督差派淮税大使协同人役前往,按照大关一例扦查办理。
庙湾口
坐落阜宁县城外。名为“工部厅”,住官房七间,距大关一百六十里。该口止按梁头征收船料,给发船单、桅封各一纸。桅封实贴舱内,印烙火印;船单交给船户,以凭往来照验。统以一年为满,另行更换。外有分口一处,坐落串场河地方,亦名新河,离本口三里。又于乾隆二十八年,因开挑海河深通,船只每多绕越,有亏税课,当经奏明,在于海河小关子地方设立分口,离本口六十里。两处俱由本口分役稽查,以杜偷漏,各租民房居住。其大关各口货物报往阜宁、庙湾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长山口
原设徐州长山地方。系清江厂工部分司稽征。归并淮关,不知何年;移驻宿迁县之皂河集,无可考据。计距大关二百八十里,里、外河关房二处,共民房十六间,征收北钞。凡西河来舟瓜船有莲花站者浅而宽,例系按梁七折;其徐、邳、蔡家楼等处船只则较西河船深而窄,例系按梁八折,俱折尺不折寸。每梁头一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该船户执赴大关验缴南下。再,外河来货物过坝由里河北上者,亦在该口按照梁头一例输纳北钞钱粮。如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按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北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白洋口
坐落桃源县洋河镇。距大关二百里,住民房九间。凡邳州、睢宁等处出产豆、麦等物装运南去者,在该口输纳北钞钱粮。按照梁头尺寸,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其梁头在六尺以外者,每尺八折输钞,折尺不折寸,如在本地卸者不折。倘遇黄河水急,商船停泊维艰,在上游毛家宅地方停泊,离该口三里,该处原系装载卸货码头,钱粮仍到本口报纳。再,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照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白洋河去,以及长山口钞票并宿关印票报往众兴、桃源去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新河口
坐落桃源县地方。距大关二百里,住民房六间。旧系洋河分口,于康熙五十九年起另发印簿印票,差役住宿稽征。凡自济宁、南阳、夏镇一带装载货船往南去者,在该口按照梁头尺寸输纳北钞,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其梁头至六尺以外者,每尺八折输纳,折尺不折寸,如在众兴就近等处下卸者不折。再,众兴集在新河下游,离本口四十里,如装运货载船只亦在该口按照梁头输纳北钞钱粮。又,孙家塘在新河上游,离本口二十里,系该口巡查之处,如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照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新河、众兴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后湖口
坐落桃源县地方。距大关二百二十里,住民房五间。从前亦系白洋分口,并于康熙五十九年起另发印簿印票,差役住宿稽征。凡自亳州、徐溪口、虹县一带装运货船往南去者,在该口按照梁头尺寸输纳北钞,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向无折报之例。如由盱眙载货南去北去者,亦俱在该口一例输纳北钞。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后湖、归仁集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以上十二口所收钱粮随正加一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
轧东口
坐落阜宁县东沟地方。距大关一百二十里,住民房九间。凡安东、海州出产豆、麦由马家荡南去以及南来杂货、木植,于康熙二十八年题准在该口收税。豆、谷每石正银二分,以六二五折算报纳。至雍正七年,复经题准,改照扦量见数计石,按则征收,豆、谷每石五分,七折扦算,八折报纳,现在遵行。其农家籽粒、庄收稻谷柴草,例不征税。向有巡查分口二处,一名魏家滩,在本口之东,其处水深,每多货船停泊,应查明令赴本口挂号扦量纳税;一名益林,在本口之南,相去七里,凡豆杂货物自陆路来者,俱至此下船,亦应令赴本口报税。又,清沟分口一处,距本口三十里,向于该处分役巡查,嗣因北来豆麦粮食有从此雇船出荡者、南来杂货木牌有至此卸卖者,肆行无忌,实为轧东口漏卮,当于河心钉桩木二排,以绝走漏。至乾隆五年,复经酌定,撤去桩木,设立税房,分役巡查,现住民房三间,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其各口报往轧东、益林等处去,以及由陆路往下河去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流均口
原设盐城县属之流均沟地方。乾隆二十年因该处地势卑洼,屡被水患,题准移驻于山阳之泾口,住民房六间,距大关八十里,实去流均不远,故其名不易。凡自淮城东门外涧河至马家荡往来货船,向系轧东口分役稽征,所收钱粮附入轧东汇解。嗣于乾隆十五年一体另请商填印簿,给发印票,设役征收。至农家籽种、庄收稻谷、日用柴米以及淮城东门、车桥等处不过流均口远去出境者,听其往来装运,例不征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下河、车桥等处去,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以上二口所收钱粮止纳正项,例无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
统计淮关征收钱粮口岸十四处,均请有部颁商人亲填循环各簿及户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汇解考核。
军饷口
坐落山阳县南湖所地方。在南角楼对河,距大关二十里,住民房八间。凡南来北去一切货船,俱在该口查明包捆件数、舱口浅满、分别花色,概令客贩自呈石数斤重,注明下卸处所,登填号簿,给发印帖,执赴大关投税。仍逐日将过口船货开报二纸,一送署内,一交大楼查核。如系往来空船以及淮城、湖嘴下卸米谷例不征税,该口查无夹带货物立即放行。至在大关并各口纳过钱粮南下货船,该口逐一验收印票放行。其每年重运粮船盛行之际,设遇河道拥挤,碍难稽查,则暂行分役对河两岸查办。
上一铺口
坐落山阳县西湖嘴地方。距大关七里,住民房七间。凡南来货物在湖嘴下卸或往安东去者、□□装豆麦及在湖嘴贩货南去者,均在该口扦量[称]查见数,登填号簿,给发印帖,执赴大关完纳钱粮,验票放行,仍逐日具报送署核查。如有落地商税者,随盖棕印以便发卖,如无棕印即系漏税。至北来货物在该口下卸已经报过钱粮者、并下河来货船在湖嘴上一铺卸者,俱在该口收票验卸。
乌沙河口
坐落山阳县乌沙河地方。距大关三里,住民房九间。凡自淮北等处装运土产货物及醃萝蔔、莴苣、盐包、灰等项往南河去或南去者,与南来木植在乌沙河卸者,俱在该口称量斤重石数,点明包篓件数,给发印帖,执赴大关报纳钱粮,仍逐日报署查核。其各口货船报往淮北以及本[口]卸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清江口
坐落清江闸口地方。原属山阳,今隶清河,距大关十五里。先于康熙二十四年以该处去外河口甚近,酌行裁汰,嗣又复设,现住民房八间。凡南、北、西河进口货船在清江下卸或回空粮船下卸货物,以及清江贩买货物他去,俱在该口称量见数,登填号簿,给发印帖,令赴大关完纳钱粮,执票分别验卸放行,仍即报署查核。至零星一二石货物,概行押赴外河口,就近输税领票开行,以省小贩往返之劳。其南来过大关以及安东、周闸等处过天妃外河纳过钱粮零星货物在清江下卸者,该口对票验卸。如有落地商税,钤盖棕印。
以上四口系稽查走漏之处,并不征收钱粮。
抽分附
上一铺众兴集军饷仲庄清江长山窑湾天妃
以上七处,自康熙三十年起,题定每年重运粮船过淮时,分差丁役在于各该处稽查。遇有粮船下卸货物,按则稽征,登填印簿,给发印票执验。所收钱粮并随正加一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汇报。粮船过竣,概行撤回。
宿迁上关
坐落宿迁县南门外,居东、西两关之中。距淮安大关二百四十里,住瓦房十八间。凡黄、运两河货船过宿经东、西关,丁役扦查见数,核明应纳钞税钱粮,给发印签,持赴本关照数交纳,亲填号簿,换给印票,仍赴东、西关验明放行。所收钱粮,除招徕绸布不征火耗外,余俱随正加一火耗,并经委员逐日弹兑,封固贮柜。每半月一次解交淮安关库存贮汇解。至重运粮船盛行之日,每有上水北去货物于过淮后潜上粮船,带过该关,偷漏宿税,是以向例耑差该关书役在淮就近并征该关应纳钱粮,给票赴宿验放,以杜透漏之弊。俟粮艘过竣,仍赴该关报纳。
东关
坐落宿迁县东运河堤岸之上。距上关二里,住官房二十三间。该口河身宽阔,向未设有浮桥。乾隆九年始,经奏明设立牵缆,上系巡船,挨次稽查,以杜偷漏。凡系运河经过货船,该关丁役扦量见数,核明应征船钞契税钱粮,填给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赴该关验放。其税银不足一两者,即在该关征收,每日汇缴上关,填入商填尾后,以免零星小贩往来之烦。(至)[自]该关迤上二十里有六塘河一处,上通骆马湖,下达海口,每遇夏秋水涨之时,与黄、运两河相通,有运河北来杂粮、煤炭等船从此转出黄河者,亦有自黄河装运货物转入运河北去者。此等船只皆不过东关,是以向例届期出示晓谕,分差书役前往驻口巡查,凡有货船经过,即就近扦查,填发印签,持赴上关投纳钱粮,凭票至口验放。如应征货税按则科算,正银不足五分者概免征收。又,该关迤下二十里有孙家塘一处,每逢秋成,例派巡役分往稽查,凡有本处所产杂粮、豆麦装往南下货卖者,即在该处扦量,给发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至该关验放。
西关
坐落宿迁县西黄河堤岸之上。距上关二里,住民房二十五间。凡系黄河经过货船,俱在该关扦量见数,报纳船钞契税,并与东关同例。(至)[自]该关迤下二十里有陈家道口一处,每逢秋熟,分差巡役稽查,凡本地所产麦豆、杂粮等货,在该处装运南下者,即在该处扦量,给发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至该关验放。
徐关
坐落铜山县东门外。距淮安大关四百八十里,离宿关二百四十里,住官房八间。按照向例征收陆税钱粮,凡系车驮零星货物例无火耗,其科算不足正银二分者并免征税,所收钱粮,按月解交淮安关库存贮,俟季满统入宿关商填尾后报部汇解。
以上俱请有部颁商填循环簿及工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附搭淮关税课,解部考核。
按:该关例征钞、税、石、契四项钱粮。内石价一项,于乾隆元年经前监督唐英题请豁免在案。其丰、沛、萧、砀四县陆税一款,亦于乾隆元年归并地方官征收,解交藩库。乾隆五年经前监督伊拉齐奏明在关额内扣除,现在实存正额银两,定例按二、四两季起解。再,该关向例除商贩成包成捆货物应用扦称外,所有散装货物,俱系通船一载核算。自乾隆九年五月,前监督倭赫奏明,不拘头梢舱舿,一例扦查见数,成包成捆仍行秤称,通船一载之例,永行禁革。其契、钞二项,照旧征收。
海关
坐落阜宁县城外。地名“工部厅”,住官瓦房十间、民瓦房三间。设有驾缆巡船七只,早启夜闭,以防偷越,离淮安大关陆路一百六十里、水程二百四十里。原隶江海关属之庙湾口,即在淮关庙湾口关房之前,每年正额银三千八百四十两,自雍正七年户部奏准就近归并淮关兼收,故改名“海关”以别之。凡经过该关一应货船,俱按江海关定则征税,照货起钞。至一切航海货载经由该关,并照例扦量见数,七折报纳,亦依货起钞。如系车载驴驮肩担背负零星货物,税银不及三分者概免输纳。其本地所卸米稻并本城内外所买豆麦、杂粮亦不征税。再,离该关三里有串场河一道,亦名“新河”,通潮通荡,直达高、宝、苏、杭,货船每多绕越。向系该关并淮关庙湾口二处分役稽查,住民草房十二间,如有往来货载,查明押赴海关报纳税钞钱粮,给发印票,淮关庙湾口征收梁头钱粮,实贴桅封印单放行。又,乾隆二十七年,新开海河分口一处,地名“小关子”,亦坐落阜宁县属之东南,离该关正口六十里,住官草房十二间,系于二十八年奏准在该处设口,分拨海关正口书役前往,同淮关庙湾口书役驻宿一处稽查,海关征收钞税,淮关征收梁头,各有专司。所收钱粮,各归正口循环簿内,报解淮关,兑收贮库。
朦胧口
坐落阜宁县地方。在射阳湖南岸,距淮关陆路一百三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离海关正口六十里,住瓦民房八间。征收本地出入货税,不收船钞。所收钱粮除豆税无耗外,余皆随正加一火耗,按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新沟口
坐落阜宁县地方。在大沙河之内河边,距淮关陆路一百五十里、水路二百一十里,离海关正口十五里,住官草房六间,征收本地豆麦等项货税,例无火耗,亦不征纳船钞。外有板沟分口一处,系康熙三十七年分设,去新沟本口三十里,分派人役前往稽征,所收货税亦无火耗,按半月一次归入本口,一并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佃湖口
坐落安东县佃湖地方。距淮关陆路一百九十里、水路二百六十里,离海关正口四十五里,住民草房八间,征收本地卸卖及南去货税,不征船钞,所收钱粮亦无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石口
坐落盐城县东门外。设有东、北二闸口,离淮关陆路二百八十里、水路二百四十里,离海关正口水陆并一百二十里,东闸住官瓦房十二间,北闸住官草房六间。先因东省油、豆等船远从盐城之新洋港出入,偷漏海关税课,当于乾隆二十六年奏准设立,拨役住宿稽查。凡航海油、豆、鱼、蟹等物以及出闸零星杂货,并照海关之例按则征税,船只照税纳钞,所收钱粮俱随正加一火耗,按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以上各口均有部颁商填循环[簿]及户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附搭淮关税课,解部考核。
按:旧志纂于康熙二十五年。大关之外仅载军饷、上、下一铺、草湾、外河、清江、北头、天妃、周闸、长山、白洋、庙湾十二口。而清江一口,当时已经裁去,嗣又复设。其北头一关,亦称海禁既驰,货船已多越漏,当必旋废,随时兴革,原无一定。而且宿关、海关归并之后,今昔迥殊,不无添设。业于乾隆元年遵奉部札查定应存应革各口章程,并于乾隆六年、十七年叠次清查,题定淮、宿、海三关设立各口处所、名目有案,具载《令甲》。
商税附
一、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板闸,本卸货物,例有落地商税钱粮。该客赴关完纳钞税后,并投候本衙门将该客所报货数核明应纳商税,填给商单,饬发税司征收。该客即赴司完纳,领单执照。如有本店货物转发他处去者,经过关口,即以商单按照定限呈验,以凭放行。
一、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板闸,本卸零星货物,核算商税钱粮,其数不足二分者概免输税。
一、酒曲、机粉、牙胶等税,自乾隆九年复征。饬委税司专役前往乡村镇集,按例征收汇解。
一、绒线季税,系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本处铺户,自行赴署,照例按季完纳钱粮。
以上商税各款,原属淮仓正项钱粮,自前监督倭赫移咨各院,责成淮安府税课大使稽征,按期报解,年满汇奏题销。其经征地方、里程,载在《乡镇》之后。
续纂关口
东关
按:原《志》“应纳钞税”,条载分明。四十四年,因隶宿迁之众兴、长山抽分,界址不清,详为勘定,以宿迁东关为界,关北归长山,关南归众兴。
二山子岔河
查二山子官房三间,建于嘉庆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告成,在盱眙县境二山子山,系山主陈永泰愿捐田亩,有据存案。于五月初九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奉掣该口稽巡丁役关房窄狭,住歇附近文昌阁内,火食厨灶一切在庙。于是年五月十二日为始,前往该处驻巡,经费饮食,按班给发。差派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银六分四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一分五厘四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七厘五毫二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此项用银,系大关丁役派出稽查,例应在于大关经费内酌拨,毋庸另行开支。外有找补二山子饭食并文昌阁香火、升旗、水火夫、路费、油灯等项,每班仍发色银七两九钱。不入经费,在于饭食项下支销。
又,岔河官房三间,亦建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初九日告成。是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在山阳县境岔河镇三元宫庙傍,地系该庙僧人出具租批。奉掣该口稽巡丁役住歇、火食仍在庙内。亦于是年五月十二日为始,差派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食银六分四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一分五厘四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七厘五毫二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此项用银,系大关丁役人内拨出,例应在于大关经费酌拨,毋庸另行开支。外有找补岔河饭食、三元宫香火、升旗、人夫、船费等项,每班仍发色银八两八钱。不入经费,在于饭食项下支销。
淮安文献丛刻续纂淮关统志 卷六令甲
淮关统志卷之六令甲
榷政有沿革,斯有规条,业于《建置》、《则例》载之矣。顾沿革之所缘起,莫不考之地势,酌以时宜,顺乎人情,务期于尽善而无弊。我朝法制详明,可垂永久。而宽恤之典,大都出自特恩,即因时增损之条,亦必经题奏,议准施行,所以尊王制,一政教也。志《令甲》
明
宣德四年,令“本部官照钞法例监收船料钞。如隐匿及倚势不纳钞者,船没入官,犯人治罪。惟装载自己米粮、薪刍及纳官物者免纳。”又令“受雇装载船自南京至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济宁、济宁至通州,俱每料纳一百贯。其北京直抵南京、南京至北京,每料纳钞五百贯。若止装柴草、米粮及空船往还者,不在纳钞之例。”
正统十四年,令“内外税课止照洪武年间旧额收受,不许过多。”
弘治五年,令“监收商税止照旧例,不许分外搜求,有伤治体。又,一应税纳钱钞去处,俱令客商自约。若有权豪、无籍之徒,结党把持、拦截生事,及将烂钞低钱搪塞,搅扰商税者,枷号三个月发落。”
嘉靖九年,以监收船料等项,虽俱具数造册奏缴,但所收多寡,未免有欺隐之弊,以致上亏国课,下害小民,无凭查考。饬令部臣议处停当,开立禁革条件,具奏定夺。通行各钞关遵守,以除宿弊。又谕部:“各钞关收受商税船钞,虽已稽考严密,而宿弊实不能尽除。差去官员亦多苛刻取盈,往来多怨。今后务差老成廉静者办理,仍严加关防觉察。若再有贪鄙、不惜行检之人,即行参处黜罢。”
国朝
顺治二年,令“各关津税银,俱照前朝万历年间《会计录》原额征解。计淮安关岁额二万二千七百八十余两,嗣经部议,于天启、崇祯年间续加各饷五万四千两零内减半征收。派买铜斤,以资鼓铸。裁定淮关额税每年征银五万四十七两九钱六分八厘。”
四年,户部遵旨议复:“米麦船只,明季则例,俱纳加补。今应仍令照纳加平船料,其农船装载米麦,不在此例。”
八年,监督石特库征解溢额银八千二百五十二两五钱。
九年,奉部札知各关:“出差司官俱以顺治八年征解钱粮为额,淮关每岁应征银五万八千三百两,即为定额。”
康熙四年正月,奉旨:“各关收税溢额向定有加级纪录之例,以后著永行停止。”
是年九月,奉上谕:“各省钞关,原期通商利民,以资国用,非欲其额外多征,扰害地方。近闻各处收税官员希图肥己,任用积蠹地棍,通同作弊,巧立名色,另设戥秤。于定额之外,恣意多索。或指称漏税,妄拿过往商民拷诈;或将民间日用细琐之物及衣帽等类原不抽税者,亦违例抽税;或商贾已经报税,不令过关,故意迟延勒掯,必遂其贪心乃已。此等弊端甚多,难以枚举。违背国法,扰害商民,殊为可恶。嗣后,各地方官员俱着洗心涤虑,恪遵法纪,务期商贾通便,地方相安。如仍有前项情弊,在内着科道官,在外着该督抚参奏,从重治罪,决不饶恕。如该督抚不参奏,别经首发,该督抚以徇情治罪。钦此。”
是年,直隶巡抚王联登奏准:“各关多刊木榜,竖立通衢要地,俾商民共知《则例》,即州、县易知由单之意。”
六年,户科查培继奏准:“近日各关印簿字迹有如出一手,不系商人亲填者;更有私刊木印、红单,不系官标者。定系奸胥蠹役把持滋弊。饬令各关严行禁革。”
八年,工科柯耸奏准:“各关木榜革除钞贯字样,止刻征银数目。其收税数目单一样填写二张,一发商执,一送部核,耑责贵州司掌管。”
是年,部议复准考核定例:“收税官员欠不及半分者,降一级留任;欠半分至一分以上者,降一级调用;欠二分以上者,降二级调用;欠三分以上者,降三级调用;欠四分以上者,降四级调用;欠五分以上者,革职。”
九年,漕运总督以淮安十里三关题定:“户部粮储、工部抽单,总并淮关征收。”
二十五年,因办铜不敷,奉旨:“淮安关每年加额银一万七百六十九两,凑买铜斤。”自此,淮安关项下每年额银六万九千六十九两,常盈仓项下每年额银三万八百九十两八钱七分一厘,清江厂项下每年额银五万七百六十九两一钱三分一厘一毫三丝,共淮安关岁额征银十五万七百二十九两二厘一毫三丝。
是年,监督杜琳奏:“淮关税额历年告缺者,一苦于周家闸之筑坝也。盖豫省货物,原赖此闸一水到淮。自筑堤坝以后,商船艰阻,遂绕道漏越,而淮税缺。一苦于盱眙涧溪之拦截也。盖南河货物必由盱涧下淮,自康熙二十年凤关复设,部员添征盱税,遂有彼处地棍、奸牙,将由水下淮货物在凤关既征之后,勾引陆运,越漏淮关,而淮税更缺。一苦于淮关附近之朦胧镇、轧东、东沟、沙沟、岔河之走漏也。盖山东、海、赣猪鱼豆杂等货例从安东由淮南下,自海禁初开,即有客货由沿海地方,绕至庙湾南去;其由安东过淮货物,则有地棍勾引奸商,俱绕朦胧镇等处,直达高邮、邵伯过坝南去;其南来货物亦复如之。盖此路径僻难稽,又无闸口阻滞,所以商民大半皆由此南下,而淮税因之大缺。目击心筹,势难补苴。应恳圣恩敕部查议施行。”
四十三年,奉旨:“部院衙门各处笔帖式等俸禄钱粮,每月裁银一两,米亦随俸裁去。”
五十二年闰五月,奉旨:“庶吉士甚为贫苦,着税差人员酌量资助读书。”部议:“淮安关帮银七十两。”
是年九月,户部汇奏:“淮关、浒墅二关监督情愿于应得银内,每年节省五千两,交纳景山兴庆阁,为教习肄业公费等用。”奉旨:“依议。”
五十三年,户部题准:“光禄寺行户拖欠钱粮,令淮安、浒墅两关监督每年各帮银三万两,交部抵补。”
五十四年,户部议奏:“采买铜斤向系各关差盐政承办,所有捐出铜斤、水脚之项,应入正款。”奉旨:“依议。”淮安关每年应解水脚三分数,共银九千二百三十两七钱六分,归于正项下。又应解水脚二分数,共银六千一百五十三两八钱四分,归于节省项下。
雍正二年,监督庆元题准:“板闸一方原系城守营专汛。而关库为钱粮重地,向止派兵十五名,难资防守。应令该营添拨兵二十五名,连原派共四十名,并责成该营千总一员带领,移驻关署左右,弹压防护。其营汛虽移驻板闸兼辖,仍隶城守。而附近催漕事务,仍令该千总管理。一转移间,弁不增员,兵无糜饷,而关库、营伍两有裨益。”
五年七月,奉旨:“宿迁关税务,着交与年希尧就近兼管。钦此。”自此,淮安关兼管宿迁关税务。每年额征银五万两,分钞、税、石、契四项。
六年三月,户部复准:“淮安关起解税课,每年首、二、三季,仍前差解。至第四季额银及一年存库汇解并赢余钱粮,应自雍正六年起,当季满之时,咨明江苏巡抚,照依起解钱粮例,委员解部。”
七年,监督年希尧题准:“户部咨,饬查淮安关现行征收则例。除备造清册呈复外,查淮安一关自淮安仓、清江厂归并征收以来,税额较重,三关则例款项繁多。康熙二十五年监督杜琳任内,因恐远商估客不能谙晓,易启侵渔。且又时值干旱,河道浅阻,装载累千石之船只,不能连樯抵关。民间改造小艇运货,俱系零星贩户,不能照梁逐项完纳。当经因时制宜,按照货之重轻,集三关则例,参酌损益,粮食则签量见数,货物则按数论石,定则征收。船只视其大小,作为正单、分单等项,分别四尺、五尺、六尺输纳。商民乐从,照办已久。惟北来货物,□有相沿未改之大钞船只,恐滋包揽侵蚀之弊,□经改照客贩征收,以从画一。理合具题。”
是年,又经户部题准:“清江厂项下额外梁头尽收尽解,每年额银四百五十六两,向系大钞之款,今经饬改,此项无征,自应在于关项余银内补解,作为正额。”
是年,和硕怡亲王奏准:“庙湾口地方,船料、梁头则属淮关,客商货物则属海关,而其地离淮郡仅百余里,与上海县相隔几二千里,应照宿关归并之例,就近交与淮安关兼管。其稽查南来之朦胧口,稽查本地之清沟口,向属庙湾所管,一并交与淮关稽查。所有每年应征商税、赢余数目,并饬淮关于一年期满,造入考核册内解报。”自此,淮安关兼管海关庙湾口税务。每年应征正额银二千八百四十两。
是年,奉上谕:“各关开放船只之处,向例部颁号簿,以便稽查。兹闻各关另设私簿征收,惟于报部时,始将号簿挨日填造。其意以水路船只往来多寡不齐,若据实填簿,则不能逐日有征收之数目,恐干驳查,是以设法匀派填造。如此,则簿内全非实在数目,与商船过税串票,毫不相符,殊非政体。且凡事据实则可以无弊,作伪则弊窦丛生。今既任意匀派填造,则号簿亦为虚设矣。嗣后,各关于部颁号簿,务须据实填写。如无船只过税之日,亦即注明,不得仍蹈前辙。如敢故违,定行严加议处。该部亦不得混行指驳,致滋弊端。钦此。”
八年,淮安关代管江西烧造磁器。其应用钱粮,在于本关耗羡赢余银两内,陆续解镇支用。
十一年二月,和硕果亲王条奏:“户部现存经制砝(马)[码]一付,请交工部按照各省砝式,铸造正副二付,镌刻印记通行,各省差员赴部请领。”嗣于乾隆八年,淮安关始准工部换发砝(马)[码]。
十二年,贵州清吏司案呈:“据银库大使查称,从前怡贤亲王条奏内开:‘凡解送钱粮预行知会大使,呈报本部,以凭解到查对。’近今各省解项知会者少,以致钱粮到部,无从考核。嗣后,凡有起解钱粮、差(宫)[官]差役银两、木鞘起程到部之处,务必遵照旧例,预行知会。相应行文各钞关监督,一体照行。”
十三年十月,奉谕:“朕闻各省地方,有落地税之名。凡耰锄、箕帚、薪炭、蔬果、鱼虾之属,其值无几,亦必查明上税。且乡镇僻远之地,有司耳目所不及。或差胥役征收,或令牙行总缴。其交官者甚微,不过饱奸民猾吏之私橐,而细民已重受其困矣。着通行内外各省,凡市集落地税,其在府、州、县城内,人烟凑集,贸易甚多,官员易于稽察者,照旧征收;若在乡村镇落,则全行禁革。不许假借名色,巧取一文。着该督抚将如何裁革禁约之处,详造细册,报部查核。倘奉旨之后,仍有不实心奉行、暗藏弊窦者,朕必将有司从重治罪。该督抚并令各省刊刻颁布,务令远乡僻壤之民共知之。钦此。”
是年,饬令各关监督,遵照刊刻《征收货税则例》,务书大字,榜示关口,使商民一目了然。
是年,两江督院题准:“各关征收税银火耗,概令归公,以充经费。其商税火耗,留为税大使养廉之需。”
乾隆元年,监督唐英题:“徐州关陆税一项,于前明天启七年刻有《徐仓商税款目》一册。所载税货,多与现今不同,断难遵用。而现在各任相沿抄写《征收税款》一册,亦不知始自何年?商民每于输将之时,辄称轻重不均,哓哓置喙。而吏役亦借此未刊之款,得以轻出重入,实滋弊窦。且与淮关现行则例较对,又属轻重悬殊,不能画一。今择其税之尤重者五十四条,量为酌减;又家用微物之可以不税者十一条,概予酌免;余仍照旧征收。俾得轻重合宜,于税课、商民均有裨益。除将原征款目及量行酌减酌免之项,造册送部,以俟核定刊刻通晓外,理合具题。”
是年,和硕庄亲王复准:“关税,向有征收正项、盈余及加一火耗三项。凡所需添平、饭食、养廉等银,均令于火耗内支用;如有不敷,并准于盈余银内添补。则正额、公费,均有着落,岂得另立名色,巧取病商?应饬下各关,一概革除。”
是年,监督唐英题:“宿迁关石价一款,始自康熙年间建立高堰堤工,采石河干,当令北来重船带运石块,交工济用。民情多所未便,自愿各照梁头每尺折交银二钱六分,免其带石,名曰‘石价’,而实系交官雇船运石之水脚也。在彼时,良因费重工繁,为一时权宜之计,并非经久之规。乃踵事者,相沿不察,至今犹征石价正额银八百二十两,四季发给山盱厅收支,为河道钱粮。如有盈余,仍归关报解。我皇上惠商恤民,于旧有之乡镇落地税、徐属陆税,俱令停收宽免。而此项石价,实非宿迁关原有之额。相应仰恳圣恩准予豁免,并将山盱厅岁收石价银两一并革除。等因。”经部议复准饬遵。
是年,户部议复:“兵部尚书甘汝来题请,勅令海疆督抚,查明单桅捕鱼之船,概免领牌输饷。与原议粤关单桅捕鱼船,系小民采取资生,非揽载货物可比。若责令领牌输税,不惟事属纷更,抑恐滋累商民。应令沿海督抚、各关监督,晓谕禁止。”奉旨:“依议。”
是年九月,户部复准:“淮北商盐过关,按引输钞,岁计银六千六百两,入于关项解部。又有每年交纳规例三千四百两,前监督年希尧于雍正七年亦归公起解。具题。考核在案。是此项已入正额,未便竟行裁革。但该运司不行填批起解,恐日久朦混隐射。应令该盐政转饬运司遵照,一并批解。”自此,每季运司批解二千五百两,外有耗银一百八十两。
又奉部议复:“淮关厂项下,向有桃源县众兴集重运粮船下卸货物额征抽分之款,乃该县士民倪三光等胁指为‘落地税’名目,公呈知县眭文焕通详禁革。应饬该督抚查明,着落该县将所卸之货应收税课,照数追缴清款。其嗣后抽分钱粮,仍照旧例征收。”
是年,奉旨:“挑浚淮扬运河,大工齐举。员役人夫需用薪米食物甚多,恐将来货物增长,着将淮安大关并沿河口岸经过之客贩米麦、杂粮以及煤炭、席柴等物,悉免稽征,俟明年工竣之后,再行征收。又,河南固始县素称‘产米之乡’,每年客贩运至清江浦卸卖,今运口筑坝,固始米船不能直达清江,有老坝口可以卸卖,着将此地米税亦照淮关之例暂行宽免。”
二年十二月,奉上谕:“昨据户部议复淮安关唐英因各项经费及书役饭食不敷,请动盈余一案,行令江南总督会同妥议具奏等语。朕思商民皆为赤子,轻徭薄赋,俾令实沾惠泽,乃朕爱养黎庶之本怀。但恐官吏不能实力奉行,仍多巧取,以饱私橐。则徒于国课有亏,而于商贾无益。即如年来各省关税额数较前大减,商货价值亦应平减。(令)[今]京师货物腾贵仍复如前,可知商民未得实沾减则之益矣。至于在官胥役,自不能枵腹办事。如果能弊绝风清,于商贾毫无需索,即拨动盈余以为伊等之养赡之资,亦理之当然,朕所不惜者。若司出纳之臣,以为盈余既已归公,不便轻动,而又欲使胥役得以养赡,伊等岂能为无米之炊?不重索之商民,更有何术乎?是朕欲恤商而商民未得沾减税之益,转以筹画胥役而商民受加税之苦矣。江南淮安等关,或因胥吏过多,土食不足,则当量行裁汰。且查管关官员,养廉太丰,亦可通融分给。如再有不敷,则于赢余项下动用以补之。但亦需酌定额数,不得任意加增。务使胥役有糊口之资,不致暗取陋规,营私作弊。而往来商民得实受朕轻徭薄赋之恩,方为妥协。钦此。”
三年八月,两江总督那苏图奏准:“上、下两江偶被偏灾,暂将淮、扬、浒、凤等关经过米船,给照免税,并芜湖关向例止抽单银,亦照例宽免。至明年麦熟停止。”
四年四月,奉旨:“将上、下江各关口照旧免征米税。俟本年九月米谷盛行之时,再照定例征收。”
是年五月,户部复准:“前监督唐英兼管窑厂,应需银一万两,令于九江关就近动支。其淮关每年止须于赢余项下存留办公银一万两,以备南匠工食、办公等用。按年造册,呈送内务府核销。其在关委员养廉、饭食银两,亦经奏明,即于此项银内动支。”
是年十月,奉部札知:“山、阜等县房田契税,归并地方官征收。”
是年十一月,江苏巡抚题准:“上、下江,夏秋复被水灾,仍照例宽免各关米豆等税。”
六年三月,奉旨:“清查各关口岸,除报部有案者照旧设立外,其有私行增添之口,逐一详查题报。应留者留,应革者革。钦此,钦遵。”经前监督伊拉齐查明,淮关天妃一口有分查之草坝,外河一口有分查之水沟、西滩,仲庄一口有分查之清河县,长山一口有分查之里河裹头闸,白洋一口有分查之毛家宅马头,轧东一口有分查之益林、魏家滩;又草湾、永丰、周闸、庙湾、新河、后湖、流均,俱系征收钱粮口岸;其军饷、清江、上一铺、乌沙河各口额设稽防走漏;宿迁东关有分查之骆马湖六塘口,并西关、徐关;再海关暨朦胧、新沟、佃湖三口。以上淮、宿、海各口岸,俱系旧制,循照办理,并无增添。呈明户部汇题。
七年四月,奉旨:“米豆杂税等项,永行免税。其过关船只向征船料者,照旧征收;向不征船料者,不得加征。”
是年四月,奉上谕:“国家设立榷税,定其则例,详其考核。凡以崇本抑末,载诸《会典》,著为常经,由来已久。其米豆各项,向因商人贩贱鬻贵,是以照则征收。第思小民朝饔夕飧,惟谷是赖,非他货物可比。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借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朕御极以来,直省关税屡次加恩减免,又恐榷吏额外浮收,刊立科条,多方训饬。每遇地方歉收,天津、临清、浒墅、芜湖等关口商贩米船给票放行,免其上税,皆以为民食计也。但念特恩间一举行,未能普遍。夫以养民之物,而榷之税转以病民,非朕己饥己溺之怀也。今特降谕旨,将直省各关口所有经过米豆应输额税悉行宽免,永著为例。俾米谷流通,民食充裕。懋迁有无者不得藉以居奇,小民升斗之给不致有食贵之虞。以昭朕惠恤黎元之至意。至各关有征收商税者,有征船料者,有商税船料并征者,今既蠲免米税,其船料一项若不分晰明确,著为条规,恐致混淆滋弊。应如何办理之处,着交部详查妥议具奏。钦此。”
是年,监督伊拉齐奏:“查火耗,原以资经费之用。从前议定共需银六万五千余两,内有办公银两并随解、饭食、添平、布鞘等项居多,原非尽系书役工饭杂费支销。上年加意节省,止用银四万五千二百余两,至随解、饭银、添平、鞘布应视征收税银之多寡,则所费亦随之盈缩,是以不能预为定数。再,养廉一项,前监督唐英任内于乾隆元年原定银二万两。前奉上谕,胥役工食不足,管关官员养廉太丰,亦可通融分给。当议于养廉内节省银六千一百七十九两零,又节省银三千八百二十两零,俱经通融分给役食以及纸张杂项之费,净支养廉银一万两。当此冲繁之地,需用实多。业已较前减去一半,无可再为节省。至书役人等缘关务事简,遵又酌汰五十三名。一切工食除前经四折外,今再议八折给发,核减去三千九十六两零,每年役食房租捐款杂费等项通共尚需银一万九百四十四两零。现在,火耗不敷,盈余无征,所有前项经费按月支给,按事给办,不便迟延悬待,应请于实征银内动支,俟年满造册报部核销,庶于公务无误。再,户部尚书臣海望奏准:‘每年存留办公银一万两。今部议内开,如无盈余可动,将动用何项之处奏明动用,报明内务府核销。’查存公银两,原备公事之用,不便临时奏请,今既无盈余,理合预行奏明,于实征银内存留办公银一万两以备传办公事之用,报明内务府核销。嗣后税课充裕,仍于盈余项下支用。至淮关解部银两,向例分作四季起解,今所征税银除本地解发外,所余无多,应请照宿迁关之例,每年两次解部。若汇总起解,兵役即多,易于照料,诸凡妥便。除分晰呈明户部外,合并奏明。”
是年十一月,监督伊拉齐因经费不敷,奏准:“征收三厘饭食。凡货物二十石者,每石收色银三厘。如二十石以内,概行免收。”
九年,奉部札饬:“淮仓项下酒曲、绢、粉等税一款,先经前监督唐英题请蠲免,当即驳令仍旧征收。嗣于八年前监督又会同督抚据情题免,复经本部以此项税银系该仓私自免征,随即题明行令征收。其从前私免银两,奉旨免赔。该监督自应感戴劝输,何得以供办拮据为词?应遵照原题,作速开征,据实造报查核。当于本年六月十一日复行开征,饬税大使与商税一体遵解。”
十年四月,监督倭赫奏准:“宿迁关通船一载之例,累商弊混,应改照按担签查见数征收,将通船一载之例,永行禁止。”
十年七月,漕运总督题准:“回空粮船所带土宜六十石,不必拘定梨枣。酌以桃柿零星等物与梨枣税额相仿者,通融携带,一体免税。”
十一年闰三月,奉上谕:“朕前加恩宽免米豆税,原欲使百姓实受其益。嗣因免税之后,米粮价值并未稍减。经朕降旨各该督抚,令其确查据实奏闻。而各该督抚不过以并无情弊一语复奏,朕亦未曾究诘。今览户部所奏,该监督等俱将免过米豆税银以抵盈余之数,可知从前各督抚查奏必有不尽确实之处。或胥吏作奸,于米船携带他货混作米豆蠲除,又或偷漏影射,舞弊营私。朕留心体察势所必有,岂有损国家之正赋以饱胥吏之私橐。而该督抚与监督皆膜外视之,有是理乎?着传谕伊等,务须悉心查察,核实办理。如有前项情弊,断无久不败露之事。经朕访闻,该监督必加以重究。而不据实查察之督抚,亦决不宽恕也。钦此。”
十二年八月,监督倭赫奏准:“庙湾口捕鱼船税,各县船户离关窎远,催输不便。援照地丁钱粮之例,令所(豁)[辖]盐城、阜宁、海州、赣榆并东省日照五州、县就近设柜征收,按季解关汇报。”
是年十二月,部议淮安关收税缺额一摺,奉旨:“关税设有定额,缺少例应赔补。若一人兼管两关者,此关额征有余,准其抵补彼关之不足。再有短少,令其赔补。该部查核各关均照此办理。钦此。”
十三年五月,户部议复:“淮安关米豆免税船只所纳正单、分单之课,请照宿关船契船钞之例,改为淮关船契船钞,就各船梁头确数九折折准尺寸,每尺船契银二钱五分、船钞银三钱三分。其未满二百石者,悉照宿关渡船并小契半钞、大契半钞例,按石照则分别征收,以昭画一。”奉旨:“依议。”
是年十一月,奉上谕:“朕降旨蠲免米豆税银,本以食为民天,关税优免,则市价可平,是以不惜千万正课为小民谋饔飧宽裕计。当时内外臣工,屡有以但利商贾、无益民生为言者,概未允准。朕意欲试行数年,果否与民有裨,再行酌量。乃数年免税,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而昂贵时或有加。明系奸商不知免税之恩,专利自封,转以有限之帑项肥三倍之橐囊,无裨闾阎,允宜仍复原额。且地方偶有偏灾,即将该处关口应征米豆额加恩宽免,则舟古舶闻风云集,市价日平,驵侩不得居奇,穷黎均沾实惠。转得操权自上,朕意不为军需起见也。如既复之后,奸商借端长价,弋利妨民,该地方官即严行查察究处。至淮安关宽免米税后,倭赫奏准加征船料,今既仍征米税,所有船料仍循旧例行。各该监督及地方官即明悉出示晓谕,毋令胥役阳奉阴违,致滋弊窦。钦此。”
十四年十一月,奉旨:“各关报解钱粮,嗣后正额有缺者,仍照定例处分,其赢余成数视雍正十三年,短少者该部按所定分数议处,永著为例。”
十五年六月,户部奏准:“各关管理税务比较日期,凡接任征收者无论两任三任,俱令扣足一年为满。其管关一年零数日者,将一年赢余奏报,零月归于下届,统俟扣足一年再行汇奏,以昭画一。”
十六年五月,接奉部咨:“改铸印信领到,钦定新铸清篆关防开用。”
十七年正月,奉部行:“查乾隆六年征税,稽查各口岸册报不符。等因。经前监督高恒查明,下一铺口征收零星钱粮,系历任酌量便商之举。二井一口,即当日天妃,并非二井之外,仍有天妃。阜邑新河即串场河,因乾隆五年挑浚,货船走漏,分役巡查。新沟分查之板沟,因黄河水涨,船可通行,以防偷漏。清沟,乃轧东口分查绕越之所。再,下一铺之杨家庙,海关之匣子港,宿关之骆马湖、六塘口,草湾之二坝,周闸之高良涧、龙王庙,新河之孙家塘,外河之中渡、西滩、水沟,仲庄口之清河县,或支河汊港,汛水涨发,可通舟楫,或陆路僻道,驮载货物绕越走漏。又如洪泽湖之蒋家坝,坐落盱眙县地方,现经凤阳关奏设稽查口岸,而洪泽湖米豆船只,间在该坝起剥盘运南下,冀避淮关税课,又不得不于附近之周闸口派役密查。是以历任均系因地制宜,循照办理,商民相安,由来已久,并无另设口岸、遗漏等事。当即造具现设口岸清册,出具印结,咨送两江督院,转咨户部汇题。”于十九年二月奉旨:“依议。”
是年四月,奉办理军机处行知:“各关奏报征税摺内,如有应须部核者,则于摺尾声明‘请旨饬部察核’字样;若系随时奏明税务情形之摺,则声明‘除扣足一年汇奏外,谨将现征数目缮摺具奏’等字样。至于地方雨水等事,与税务并无关涉,自应另摺呈报,不得叙入税务摺内。”
十九年正月,部议:“淮安关监督高恒奏高堰堤工运石船只,先经江苏巡抚咨行给照免料,应如该监督所请转咨苏抚,饬令补纳。”四月十四日,奉旨:“高堰工程紧急,各船更番递运,无误工需。加以石质粗重,挽载维艰。着加恩免其追缴,以示优恤,该部即遵谕行。”
是年,户部通行:“各关税额盈余,前以雍正十三年成数比较,今经本部于本年正月议,以照上届短少无几者,即行随奏核结,毋庸再行驳查;至较上届大相悬殊者,令该监督将该关本年情形据实奏报。乃各关仍有将雍正十三年成数入奏者,办理殊不画一,应再通行各关遵照。”
二十一年正月,奉上谕:“上年江、浙二省歉收,屡经降旨,截漕赈恤,令该督抚多方抚绥。惟是该省收成既歉,米粮市价自必昂贵,全赖商贩流通,源源粜卖以资接济。所有江、浙二省各关口征收米豆额课,俱作加恩暂令免征,以广招徕,至秋收后照例输纳。务期商贩辐辏,市价平减,俾小民无贵食之虞。该部遵谕速行。钦此。”
二十二年七月,奉旨:“河南各属成灾,着将江南、江西、山东、湖北等省商贩米麦、杂粮船只,系往豫省粜卖者,照乾隆四年例加恩免征粮税,俟明年麦熟停止。”
是年十二月,奉旨:“湖北拨运米石船只回空过关者,着加恩免征船料,以示优恤。”
二十三年三月,奉旨:“九江关监督尤拔世以江西、湖南、四川拨运米石接济豫省灾黎,其回空船只应否援照湖北拨运例一体免料,着豁免。钦此。”
二十四年八月,监察御史李兆鹏奏准:“严禁丝货出海,通行各督抚移咨各关,转行沿海地方官弁,严行查禁。”
二十六年正月,部议复准:“漕督杨锡绂奏回空粮船准带土宜六十石,请以麦豆瓜果等物通融办理。等因。查近年京师麦正歉收,除将麦子一项不准携带抵算外,其余黄豆、瓜果等物应如该督所请,抵数免征。”
二十七年四月,户部复准:“两江总督尹继善奏包关漏税一摺。查货物均有则例,原无偷漏,惟有讨关陋习,凡本省、邻省大员与该关熟悉有不查径过者,又有各省贡船亦不查验,以致船多揽载漏报。嗣后,无论何人过关,如有应税货物、应纳船料一体输纳,不得仍沿讨关陋习;其装载贡物船只应将贡物开单用印,知会关口查验。如有官员违例过关及贡船私揽客货者,该监督严行查办。”
二十八年,监督普福奏:“奉户部议复,江督尹继善奏请,将各关陋规曾否革除及有无留关充用归公款项,并从前已奏未奏之处,逐一据实查核。就关口情形,分别应留应革,开具数目清单,会同督抚酌核具奏。等因。查淮安关向有三厘饭食一项,于乾隆十四年七月内,初任淮关见《事宜册》内开列。即经查询书役人等,据称历任相循,以为添补经费不敷之用,嗣于乾隆七年奏过。随又细查经费内淮、宿、海三关书役工食等项,原定准支银一万八千九百余两。乾隆元年因火耗不敷,经费须动盈余添给,议请将书役裁减,工食八折给发。又于乾隆七年奉旨恩免米豆税课,钱粮短少,人役可减。经伊拉齐奏请将人役工食再行八折裁减八千余两。遇米豆复征,未经补给,公费实有不敷。若将三厘饭食除去,仍复议八折工食,不独有亏正盈帑项,且恐若辈利心无厌,稔知商贾久已输服之项,仍不免暗中撞骗,别生弊端。况关前运河系南北冲途,载船停泊有碍行船,必须多用人役分头签查核算,始得刻期验放。于是年九月内恭摺奏明,以此留办一切公务及添补淮、宿、海三关各书役工食等用,迄今各任照办,商贾相安,公事有济。又有罚倍一项,向例每货百石扦多五石者,只令补报正税;多十石以上者,除补足正税外,仍罚一倍,多二罚二,多三罚三,以示警戒,历年以来商贾咸知警惕,不致漏报过多。是淮关饭食、罚倍二项久经奏明,以资办公,与别关现应分别去留议请加增者不同。今又复会同督抚臣就淮、宿、海各关口现在情形确加酌核,应仍循旧办理,此外并无应留应革陋规。惟是在关胥役众多,立法虽已严明,察弊不可稍懈,分应益加谨慎,时刻留心,务期关弊肃清。如有愍不畏法之徒胆敢格外需索,扰累商贩,定即严究,不敢稍宽。若失于查察,别经发觉,应听督抚臣严参治罪。所有前项奏定章程及历年办理成案,谨会同两江督臣尹继善、抚臣庄有恭具摺恭奏。等因。”于乾隆二十八年三月,奉到硃批:“该部知道。钦此。”
是年七月,先大夫莅任后,查得海关庙湾等口设在阜宁县境内,额征税银三千八百四十两,岁有盈余。缘上年五月内,河工宣泄内地之水,于串场河之上岗、草堰等闸下新开海河一道,直达射阳湖口之通洋港出海,南北货船不无从此越漏。业经前监督普福委员查看,新开海河运行船只自海口至串场河南计程不过七十里,较之射阳湖一路由关口转入串场河迂回二三百里,路既便捷,商贩争趋,势难禁阻,必得于新开海河总汇之小关子地方设口稽巡,庶免偷漏。但该处离关窎远,若押令商贩仍赴阜宁关口投税,往返需时,殊不便商。因即咨明督抚,仍照淮关分口稽征之例,分拨阜宁关口人役,携带《则例》、丈尺,前往该处扦查货数,征收钞税及桅封、船单钱粮,仍归本口报解。惟是未经目击该处实在情形,究属悬揣,因复亲往阜宁详细履勘,新开海河实易越漏海关之税,若不因时制宜,分口稽查,必致有亏额课。其小关子地方实属扼要之所,必须照普福分拨人役驻守,就近稽征,无可疑议。惟是该处并无民居,现今巡查人役尚系雇船泊岸住宿,殊非经久之道,自应并照淮关各分口之例,亟为修建关房,以资栖止,以卫税课。随又札商两江总督臣尹继善、抚臣庄有恭,意见相同,除即饬知阜宁县遵照,并委协办笔帖式前往相度地势,建设关房外,理合具摺奏闻。等因。奉硃批:“知道了。钦此。”
二十九年五月,军机大臣复准:“各关起解钱粮,俱一体填给勘合火牌、兵牌。所有水脚银两,除鞘箍、口袋、绳索等费及解员等至京饭食、住宿并回省路费等银,应令各该省督抚并该督酌核情形,确实定数外,其每年节省若干,即由该处奏明,照盐政高恒节省水脚之例,解交内务府查收,并令分晰报部查核。”
三十年,奉部复准:“苏省各关解京钱粮改由水路,将来第三季届满起解之时,正值隆冬,水涸河冻阻滞,应比照龙江关例一体改作两季解部,则解饷俱在春、秋二季,舟行无阻。其押解官吏照旧办理部科饭食银两,照例四季批解。”
三十一年十月,奉部札知:“闽海关题定起解钱粮,每千两添平十五两之数,各关应按照办理。至淮安等关随解饭食向来亦支添平银两,应饬即于本年首季起,将库饭添平删除报解。其正额盈余添平一项,向例支解加平银十五两二钱二分五厘,较闽海关题定之数计多银二钱二分五厘,亦应于首季起按数删除。”
三十二年正月,部议复准:“删减银、米等项零星尾数,凡银以厘为断,其不及一厘之零数应请折中归减,在五毫以上者作为一厘,不及五毫者悉行减除。至如征解关税等项,条目虽多琐碎,不免时有零星撒尾,但每款各有成数,总不难删繁就简,应令嗣后于总数之下一体遵照归减。”
三十四年,奉部札知:“硝磺船只过关照例征收税钞。”
三十七年四月,刑部议复:“江督高晋、苏抚萨载会奏,审拟淮安关书役揽税包收、侵用银两,按律治罪。并酌议,嗣后凡有客货到口,即令该监督查明应纳钱粮,随时投纳,以免滋弊。”
是年十二月,奉上谕:“据户部议奏,乾隆三十七年,凤阳征收盈余银两,较上届短少七万一千三百余两,又淮安关盈余银两短少九万八千五百余两,均请交高晋派员确查,据实具奏,各摺俱依议行矣。盈余非关税额征,每年盈缩,原不能画一,然亦当约计不相上下,岂竟致多寡悬殊,自不可不彻底清厘,以期核实防弊。但历年以来俱视上届为比较,非特少者易于见绌,即多者亦恐岁日加增,伊于何底。从前曾经降旨,盈余悉以雍正十三年为准,因其时正当诸弊肃静,丰约适得其平,是以用为成则,如果较核相仿,尚在情理之中。今凤阳关短少数目,虽较上年骤减七万余两,而较雍正十三年计多银二万六千两,今数尚胜于前。至淮关短少数目,比上年短少之年又短至九万余两,即较之雍正十三年,亦短至六万余两之多,其间必有别故。该监督等每以过关船只稀少为词,不知舟古舶流通往来不绝,即或间有多寡,亦断无一年之内商贩裹足不前至于此极?其中必因监督屡更,有乘机收多报少及影射侵渔情弊,希图藉词朦混。尤当切实严查,使之水落石出。着高晋即将淮安关、凤阳关二处究系因何亏短各情由,派委明干大员,严密访查。务得实在真情,据实具奏,毋得任其少有欺饰。钦此。”
三十九年二月,准江、安藩司咨:“奉苏抚题准,淮安府裁汰大军仓大使一缺,改设板闸巡检一员,在于淮安关一带巡缉地棍、酗酒、打降,并巡察河干,匪船偷漏等事移关查照。”
是年十一月,奉旨:“本年淮安关盈余短少,户部议驳行查,原属照例办理。但此次淮关税银短绌,实因八月间外河老坝口黄水漫溢堤工,冲淹板闸一带,以致商货船只过关稀少,系属实在情形,且伊龄阿平日办事亦尚小心妥协,即着准其核销,毋庸再为行查。钦此。”
是年,淮安关署被水淹没,房屋率多倾圮,若不急为修整,不但难以栖止,而关库所在岁收数十万钱粮实难防守。当经查明,关署前甬壁一座,鼓楼二间,大门三间,二门三间,大堂三间,两耳库房各三间,关帝祠、文武二帝祠各三间,财神、土地祠各三间,各书役班房、征收钱粮房共四十二间,宅门一座,东西配房各三间,二堂三间,正房五间,两厢房各三间,游廊各三间,书房十间,办事书房及厨房、下房等项共房五十五间,以上通共计房一百六十三间,外围墙一百三十余丈,俱经过水。除坍塌房六十余间、围墙一百余丈外,其余房屋亦多柱木歪斜,瓦片颓落,更兼黄土淤垫六七尺至八九尺不等,此项房间必须筑打地基,重新一律修整,庶几钱粮要地得昭慎重,以垂永久。随即率领书算人等详细踏勘。关署基址本属洼下,其房间、墙垣应就现淤基地普下丁桩,另行修建,务使房间、墙垣完整坚固,其所需木石、砖瓦、铁钉、灰斤、架木、丁桩、麻刀以及夫役人工工饭等项,除旧料检选应用外,估需银五千余两,奏请于本年提存办公银一万两内借支银五千两办理兴修,每年于监督养廉内扣存银一千两,分作五年清款,于年终解缴杂项银两之便,一同解缴。等因。于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日具奏。十月初九日,奉到硃批:“知道了。钦此。”
四十一年,奉旨:“各关课额比较数目仍以雍正十三年为定例。”
四十二年八月,钦奉恩旨:“各关税课盈缩率由于年岁丰歉,固难免参差不齐,而通计三年即可得其大概,若多寡不甚悬殊,原可无庸过于拘泥,此法最为平允。嗣后,各关征收盈余数目较上届短少者,俱着与再上两年复行比较。如能较前无缺,即可核准。若比上三年均有短少,再责令管关之员赔补,彼亦无辞。所有雍正十三年为准之例,嗣后不必行。钦此。”
续纂令甲
四十年,淮、宿两关缺额,监督伊赔银二万一千九百三十八两零,监督寅亦按股分赔,余免。
四十一年,准江南河督咨:“嗣后各省铜船到关,将过关日期呈明工部钱法堂,并咨江南河院。”
四十二年四月,奉部札知:“嗣后报解关税,照例出具文批,交管解员役报科,俟部批实收掣获,仍送科磨对。”
是年,饬谕各商照例报纳转河钱粮。详载《文告》。
四十四年六月,准苏藩咨:“送匠铺硝磺定税原卷。先是各衙门咨到,一应案卷,于乾隆三十九年被黄水淹没无存,经前监督伊咨报各衙门抄取。”
是年,颁到户部《各省钱粮则例》四十本。
四十五年三月,准江督咨:“奉兵部复准,凡织造、关、部、司衙门起解饷鞘,一切动用勘合等差,由按察使刊刷总理驿牌,俟移填、勘合之时,将牌一并附送,听该衙门查照。勘合字号及马、夫等项数目,先一日填发首站递传知照,并听自行随时专案呈部备查。”
是年,严禁关役滋扰应试士子。
是年七月,监督征奏准:“回空漕船货物兼纳宿税,宿关人役无须增添,其应征税银用宿关淮收之法,即在淮关输纳钱粮仍归宿关项下。向例淮税单内列‘关’、‘厂’字样,兹于‘厂’字下列一‘宿’字以别于淮,所有应输宿税某某货物应上正银若干登注其下,便于交纳,分登宿簿,并调选宿关书算来淮承办,以专责成。”
四十六年,监督征奏准:“各关盐政、织造长随不法,照旗下家奴治罪。”
四十七年,奉部札准:“办理《四库全书》职官表处洽取关税各差应行纂载之条,遵将淮、宿、海关建设处所并大小各口岸坐落处所送部。”
四十八年,准造办处咨:“嗣后,摺奏并咨文内直书‘造办处’,不必添写‘养心殿’字样。”
是年,关税缺额,监督全赔银一万两,余免。
四十九年,关税缺额,监督全、福按任事日期分赔一半。
是年九月,前监督全以未奏江南清口淤阻,内务府议停支养廉二年。奉旨:“宽免一年。”
五十年七月,准两淮盐院咨:“淮南纲食口岸通、泰二属场河浅阻,须预为筹备。据两淮运使详议,南商贾运北盐,酌拨五万并引赴仪所交卸。监督福与两淮盐院往复咨议,以向来淮北盐引过关,每年例解银一万两,以为盐钞。今南商贾运北盐,不在北商盐引之内,例应格外输钞。查淮北每年额运纲盐十三万五千一百三十六并引,合单引二十七万二百七十二引,每年共完船钞银一万两,核计每单引该银三分七厘,又每两应完火耗及补平色银一钱二分六厘二毫八丝。兹酌拨并引五万,合单引十万,即照淮北按引输钞成例,共该钞银三千七百两,火耗、平色照完外,并解费银二百六十六两四钱,前后由运库批解,到关汇解。”
是年,关税缺额,免赔。
是年分经费共支用过银三万三百七十两三钱七分七厘,向系在于火耗项下动用,查是年淮、宿、海三关税额短绌,随正额仅收火耗银二万五百三十七两四钱七分,计不敷银九千八百三十二两。监督福缘无盈余可拨,未敢援例请销正款,附片奏准,将经费内支过养廉,仍按数扣缴解部归款。
五十二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福赔银一万两。
五十三年二月,监督征奏准:“捐廉成造驳船三百只,拨运漕粮及河工物料。先在关库盈余项下拨发银五万两作工价,自本年起于逐任监督养廉一万两内,每年扣还五千两,分作十年归款。”
是年,部颁正副砝码各二副,先后到关。
是年冬,奉旨:“嗣后,淮安关笔帖式三年期满不必全行更换,于三员内递年更换。钦此。”
是年,颁到户部《则例》。
是年,奉旨:“奏报雨水地方事件,不得用颁扬虚词填砌。”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福、监督征并署监督李,按任事日期分赔一万两,余免。
五十四年,监督征以失察李天培洒带木植,罚应纳木税银二万两,分两次解内务府充公。
五十五年,奉部札:“嗣后,咨呈如有‘家产尽绝’字样改为‘无力完缴’。”
是年,准江督咨:“奉上谕:‘前据孙士毅奏,川省地方向有搀和小钱之弊,请定价收买销毁,另行改铸制钱。已降旨传谕该署督严禁私铸,以绝弊源。并令四川、云、贵邻近各省,一体严行查办矣。昨据叩阍民人吕凤翔具控呈词,内有陕西安康县私铸小铁钱一款,可见陕西地方竟有奸民等私铸之弊,又闻浙江商民市易亦多将破烂小钱搀和行使,其弊与川省相同,不可不严行查办。从前整顿钱法,曾经通行饬禁不得擅用小钱,近年以来地方官视为具文,因循不问,遂至小钱充斥夹杂行使。奸民等希图射利,必致私毁制钱,将一文改铸数文,质地轻薄,殊干例禁。但相沿日久,若一时严行查禁,恐市肆钱价骤昂,于小民生计亦有关系,自应将破烂小钱收买改铸,其尚堪行用之钱定以易换价值,使之无利可图,行之以久,为之以实以渐,其弊不杜自绝,断不稍事张皇,使市侩闻之居奇昂价。至奸民等既能私铸,必致私销,弊源实在于此。各督抚务须不动声色,督饬所属密行查禁,倘再颟顸不辨,使小钱仍复流通,则惟该督抚是问。除就近而行传知梁肯堂、长麟外,将此谕令各省督抚知之。钦此。’”
是年,准户部札:“奉谕旨:嗣后‘天元’、‘帝皇’等字样,俱不得概行编列。”
是年,比较盈余较多。
五十六年,颁到兵部《清汉则例》。
是年,准漕督咨准通政司:“嗣后,本章务须字体端庄,不得轻墨淡描。”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董赔银一万两,余免。
五十八年,监督董以起解五十七年分收税册档迟延,议处。
五十九年,颁到《万寿盛典》一部。
六十年,监督盛以查漕船严,召还。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盛赔银一万九千八百七两五钱。
嘉庆元年,奉旨:“据保兴奏请陛见,朕已批令前来,但保兴折内所写‘眷恋’朕躬殊属非是。外任大臣等凡遇陛见之年,不过照例具奏耳,不致眷恋朕躬,此皆保兴之清语平常所致,除将保兴申饬外,嗣后外任大臣等奏请陛见时,毋得再写‘眷恋’等词。倘仍然如此书写,定行交部议处,将此通行传谕知之。钦此。”
二年十一月,监督刘奏准:“监督每年养廉一万两,照前任监督征原奏,扣缴添造驳船银五千两,分十年解部。自乾隆五十三年至嘉庆三年业解过户部银五万两归款讫。请嗣后此项养廉五千两,作为节省,按年解交内务府充公。”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刘赔银三万两,余免。
三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刘赔银五万两,余免。
四年三月,奉上谕:“向来各关征税于正额外,将赢余一项,比较上三届征收最多年分。如有不敷,即着经征之员赔补。以致司榷各员藉端苛敛,而赔缴之项仍未能如数完交,徒属有名无实。因思各关情形不同,所有盈余数目自应酌中定制,以归核实,而示体恤。已于户部所奏各关盈余银数清单内,经朕查照往年加多之数,分别核减。自此次定额之后,倘各关每年盈余于新定之数再有短少,即行着落赔补;如于定数或有多余,亦即尽收尽解。其三年比较之例,着永行停止。至工部船料、竹木等税,除扬关向无定额及由闸等关并无盈余外,其余亦经分别减定,嗣后即一律办理,毋庸再行比较单并发。钦此。”
是年,准江督咨、准礼部咨:“八月十三日,高宗纯皇帝圣诞,一日虔诚斋戒,不理刑名,内外禁止屠宰。”
是年,本关给米贩戳记。
是年十二月,奉上谕:“户部议驳蒋兆奎请给各省帮船银两分年扣还等因一摺,业已依议行矣。现在漕务节经降旨,令有漕各督抚将旗丁疲乏情形确查妥议,量加津贴,并将陋规尽行革除,自可无虞匮乏。乃蒋兆奎执拗性成,总以运费不敷为词。又请将漕项银两借给各丁,每船自五十两至一百两不等。试思此项借给银两,自不得不分年扣还,但该旗丁等在初借之时自属宽裕,至次年即须将所领行月等项坐扣,已不免拮据。至逐年坐扣,势必更形竭蹙,不能如数归款,竟与各省积欠钱粮无异。是公项既致无着,而于运丁仍无裨益,殊非切实调剂之道。因思向来漕船准带土宜一百二十六石,例不报税,原为恤丁起见,今着再加恩,准其多带土宜二十四石,共足一百五十石之数,俾旗丁等沿途更资沾润。从此运丁一切陋规既经裁革,应得之项自可如数给发,又经部议酌加津贴米石,今得准其加带土宜,一切倍加宽裕,自不得再有所藉口。倘嗣后总漕、仓场等衙门及卫(弃)[弁]等或仍有需索旗丁情事,准其据实首告,必当严办示惩。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六年九月,准苏臬咨:“嗣后,各关库拨解各省兵饷,照例填给勘合。其余委员解京之款数在五千两以上者,仍填给勘合;在五千两以下及部饭奏销册档等项解部者,填给火牌。”
八年三月,户部议奏:“江督费奏赣榆县生员吴昌善前在都察院呈控淮关禁止豆饼不准附载豆船由青口对渡刘河销售一案,该总督请将豆饼一项载入户部《则例》,准其由青口对渡,在海关输税售卖。查海防以口岸为重,青口地居险要,所产黄豆赖刘河销售,非无路可通,不过从海运多获便利。国家曲体民隐,准令黄豆出口,已足裨商民生计。豆饼为粗重肥田之物,既非他邑之必不可少,亦于赣榆之所利甚微。该生远涉京师,急急上控,其意存夹带私货偷漏税课,已可概见。嗣后,请仍照乾隆五年原定《章程》,该县所产黄豆,准由青口运至刘河。应行给票查验之处,俱照向例办理,不准豆饼一并运往。其一切南北杂货,俱不准由青口出入。”奉旨:“部议甚是。海口例禁,理应严密。商民惟利是趋,其呈请豆饼出口销售之处,不过为夹带私货起见。该督所请弛禁,殊属非是。嗣后,着仍遵照旧定《章程》,督饬稽查。钦此。”
九年七月,户部札知:“奉上谕:‘御史贾允升奏请严禁挖改题本年月盖印之处以防流弊一摺,所奏甚是,足见留心国政非摭拾浮言者可比。题本末后填写年月,例用印信钤盖,原以防吏胥窜改情弊。近来外省题本往往于填写年月之处多有挖补,即经内阁票出饬行,亦复不加查察,殊非杜弊之道。题本书写年月之处乃系末幅,字数无多,若有错误,何难接扣另缮?嗣后,外省督抚凡遇题本年月日,俱不准挖改,一有错误即着另换一扣粘尾接写,仍将粘写之处钤印,以杜弊端而符体制。至通政司衙门遇有题本月日改补者,向俱随时用摺帖声明送阁,内阁即票拟饬行。何必逐件题参,徒滋烦渎?所有近数月间,内阁票出年月挖补饬行之本,着大学士会同通政司堂官,详细核对到阁日期是否逾限,及月日有无不相符合之处,另行具奏。钦此。’”
是年十二月,奉上谕:“前经降旨,令有漕省分各督抚酌量采买米石运通接济。本日据湖南巡抚阿保林奏到,该省接奉谕旨后,现在采买二十万石,拟于帮船内搭运五万石。其余十五万石,雇用民船,分为三批,派员押运。并据奏称‘此次受雇民船过关时,可否免其纳料’等语。民船过关,例应交纳船料。但此受雇装载官米,与揽载客货不同。现在水脚银两,据该抚奏称‘尚欲于官使之外,酌为增贴’。若令完纳船料,该船户等仍不免竭蹙。此等情形,亦非特湖南一省为然。着传谕各该省管关巡抚及各监督,所有此次采办米石各省分,如系雇用民船装运赴通者,于经出各关有应纳船料地方,均着加恩,免其完纳,无任吏胥等稍有勒掯滋扰。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
十年四月,准江苏奉漕督行准户部咨:“嗣后,达部结册填写年月小日,文内接扣盖骑缝印。”
是年七月,监督李奏准:“近年黄水间有淤浅,全漕驳送,在在需船,筹款增造驳船一百五十只,挽济漕运兼运河工物料,免碍商船。并请于监督现支养廉五千两内,每年捐银一千五百两。又请于前项解交内务府充公五千两内,每年扣借出一千两,作为造船之费。仍请照上次捐造驳船之例,先在关库盈余项下拨发银二万五千两,交河库成造。自本年为始,于逐任监督现支养廉数目内及前项节省解交内务府充公银内,分作十年,将盈余项下,先行归款;其扣借内务府积至一万两之项,仍请于逐任监督现支养廉内,再分作六年半归款。并声明近年豆载商船,不能由闸口顺流而下,均从老坝口盘坝来关。今既添造驳船济运,请免封徐、邳一带民船。又寻常四百石船只,应请照前江督书奏五百石大船之例,一并免其封雇。”
续纂令甲
嘉庆十六年十月三十日,两江督院百片奏:“再,奴才审办淮关缺额之案,虽已查核详明,并无侵蚀情弊。但查该关税务,全仗北来豆船。而各商由河南等处贩买南来从洪湖行走者,俱应由运河下达淮关纳税。奴才访查洪湖南畔有清河、盱眙连界之二山子地方,可以径过蒋家坝坝下,由观音寺一带小河入高宝湖,即从邵伯出口仍入运河;又有山阳县属之周家桥草泽河归岔河镇,亦为入高宝湖之路。因思各商船南下贸易,虽于此路有盘坝之艰,而程途较为近捷。恐有奸牙勾引绕越正关,各商惟利是趋,希图漏税,亦未可定。随饬接署关务之盐巡道朱尔赓额密委妥员,前赴邵伯聚总之所,查点豆船。若该处多于淮关,即系由别途偷漏。兹据复称,挨查该处行店账簿内所载豆船,亦复稀少,核与淮关数目,大略相符。奴才伏思,关榷勾稽不嫌周密,既有蒋家坝等处可以偷越,亦难保其必无透漏,自应预为防范。应请于清河、盱眙连界之二山子地方及山阳县属之岔河,设立稽查税口二处,以防绕越。又,淮关各路例禁,亦恐日久玩生。奴才现咨会新任监督元逐细查明,由奴才会同江、安两省抚臣,出示申明,委员查办,以冀税课日有增盈。是否有当,优乞皇上训示。谨奏。”于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奉到硃批:“实心办理,必有起色。勉之。钦此。”恭录咨会,钦遵办理。等因。到关,遵即相量二处形势,于二山子、岔河最冲之处设口稽巡。所有二处房租、经费,仍由淮关例给经费内酌拨,毋庸另议开销。等因。抄录原奏,绘图贴说呈报户部,旋经部复:“应如所呈办理。”仍札行该监督,将分派丁役稽查及经费项下匀给房租、经费银两之处,报部查核。
嘉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准户部札知:“为片奏事,贵州司案呈内阁,抄出两江总督百奏‘南来之南货、绸缎等项,访知近来商贾每从六合、江浦等处起旱北上,偷越淮、扬两关正税,现在移行淮、扬管关之员派拨丁役就近巡查,仍严饬六合、江浦等县一体严禁’一摺。嘉庆二十年八月初三日,奉硃批:‘览。钦此。’钦遵于本月初八日抄出,到部相应抄录原奏,行文江苏巡抚并札行淮安关监督,遵照办理,可也。计单一纸:‘奴才百跪奏:再,查淮关偷漏之税。北来豆粮,固当稽查严禁。其南来之南货、绸缎等项,虽非淮关大宗,而一经绕越,则不独有损于淮关正税,即扬关课额亦被隐漏。奴才前经访知,近来商贾每从六合、江浦等处起旱北上,只纳涧关一处之征,遂偷越淮、扬两关正税,殊与定例有违。查六合、江浦等县额设骡行本来无多,不准增设,缘大宗额货难以供其雇用,每至待运须时,势不能不由船载经由淮、扬北上。从前立法本为甚善,但法久弊生,诚恐各该处添设私行,广集骡头,串通偷漏,实于淮、扬关税大有妨碍。当经札司查明,六合县额设骡驴行口八户,江浦县浦口额设骡行四十二户,尚无新添私设情事。查定例,大宗船货不准盘山绕越,惟小贩准其盘山行走。第商贾惟利是图,诚难保其不将一大宗改为数小宗,勾串六合、浦口行户盘路北上,在商贩既希图便易,而奸牙勾串,避重就轻,亦恐势所不免,不可不随时查禁。奴才现在移行淮、扬管关之员,不时派拨丁役,就近赴京口、浦口一带巡查,仍严饬六合、江浦等县一体严禁。如有奸徒于额设牙行之外私行添设,勾串大宗船货违例盘陆北上,致漏各关正税,即行严拿究治。庶稽查益较周密,而淮关税额不为无益,扬关亦兼收其利矣。合将办理缘由,附片陈明,伏乞睿鉴。谨奏。’嘉庆二十年八月初三日,奉硃批:‘览。钦此。’”
嘉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日,准江苏抚院张咨:“为钦奉上谕事。嘉庆二十年十月初二日,准爵督部堂百咨: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七日,承准兵部火递到军机大臣字寄两江总督、三等男百,江苏巡抚张: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各省关税正额、盈余,皆系久经酌定数目,相沿征解。各关每届期满奏报征收银两,大约不甚相悬,间有缺额,次年得有羡余仍可补足原额,即江南之西新河关、扬关、凤阳、芜湖等关,亦莫不然。惟淮关、浒墅两关,十余年以来,历报短缺,为数甚多,竟有积重难返之势。岁丰岁歉,皆不足额,殊不可解。该两关监督已非一任,或因缺额降革,或因赔项不能完缴,呈报家产尽绝,欠项垒垒,年复一年,殊属不成事体。淮、扬、苏州为著名繁富之地,从前司榷税者皆有盈无绌。若谓米船客货近年皆裹足不前,揆之情理,必无此事;如谓两关监督悉皆昧良侵蚀,亦未必尽然。关税为国用攸关,该两关如此疲敝,不可不设法整顿。着百、张就近确查淮关、浒墅两关近年短缺情形,其受病之由实在何处?应如何量为调剂?会同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侵蚀弊端,由驿严参,勿稍欺饰,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恭录,咨请钦遵,等因到本部院,准此。”查此案已经会同爵督部堂酌拟八条,恭摺复奏,并分别咨行,查禁在案。兹准前因,相应咨明,查照施行。是年正月初九日,准户部札知:为遵旨议奏事。贵州司案呈内阁,抄出两江总督百、江苏巡抚张复奏:查明淮安、浒墅两关近年征收盈余亏短情形,量为调剂,酌拟八条,以期商通课裕一摺。嘉庆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奉硃批:“户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初四日抄出到部。
一据奏称,淮关分口如仲庄、周闸、草湾、永丰、茶庵、流均、轧东、长山、白洋、新河、后湖、庙湾等处共十三口,均归入大关额内,向以豆饼为大宗。豆饼出产之处,自豫东、徐州而来者谓之“西河”,自东省运河而来者谓之“北河”,自凤、颍、洪湖而来者谓之“南河”。豫东有收,则商贩辐辏,岁歉则商贩稀少,此系一定情形。比年来,河道多故,东、豫歉收,淮关缺额之由节经臣百历次具奏。本年河道畅顺,御黄坝亦不堵闭,关税征收可望日有起色。惟小口为分稽之处,大关为总汇之区,欲使大关无亏,必须小口加紧,务使客商便于大关之投纳,惮于小口之稽查,始为有益。查近年监督因关税短缺,俱注意办理大关,因而书役、家丁不无多派,虽臣等查明,尚无弊混,惟关上多派一人即多一人食用,丁役自谋之念总重于为□□心。臣等已札致该监督元,令将大关丁役择其诚干可用者酌留,其余冗役概行裁撤。仍设法招徕商贩,并于到关纳税之时备加体恤,不使留难阻滞。至于各小口则严密稽核,不使蠹胥奸棍包庇透漏。庶各商近悦远来,以赴大关为便捷,以绕别路为艰难,则税课自能逐渐充裕矣。
一据奏称,海关归于淮关报销总计。查海州、沭阳、赣榆一路黄豆,每从青口航海对渡松江之刘河粜卖,归贩南路杂货,仍由青口而入转运东省售卖。于乾隆五年咨奉部议严禁,止许赣榆一县之豆石就近对渡,但日久弊生,海、沭奸民惟利是趋,难免影射绕越,此路若不禁遏,非特淮关课税有碍,即应赴苏、扬纳税之物亦多从此偷漏。臣等已严饬海州、沭阳文武员弁轮赴青口稽查,并咨明淮关监督派役前往巡察,凡应赴淮关投税之豆饼等货,概不许从青口行走绕由海运。
一据奏称,南来之绸缎、茶叶、布匹、纸张、杂货,从前由淮、扬连樯北贩,每年收税亦有十分中之二三,近年南来载货船只每从镇江运出江口,改由六合、江浦陆路北上,只纳临淮涧关一处之税,偷越扬关、淮关两处正税。臣等复严饬江宁藩司,饬查浦口行帖,不准额外多开,勾串大宗货物违例盘陆北上。仍出示晓谕苏城一带商民人等,不得将大宗货物改为小宗,透漏淮、扬两关税额,自取查出倍罚之累。
一据奏称,凤阳、颍州一带所出饼、豆,向由洪泽湖载运南来完纳淮税,名为“南河货载”。近来径走临淮关,抄路南下,不来淮安投纳者,殊属违例巧避。臣等已咨明淮关监督遴派妥实丁役渡河巡查,并札饬凤庐道查明,如有应赴淮关纳税之货,概行押令赴淮投纳,以杜奸商巧越漏税之弊。
一据奏称,重运粮船抵关,恐其藉端逗留误运,是以随到随放,向不签查。惟于受兑之时,该监督预咨江苏粮道,饬委运弁赉带印票,按每船准带土宜货物一百五十石之数,于照内填明所置货物,给发该丁,持赴本关巡查处所,挂号验装,不准客货偷上粮船,逾额多装。无如丁舵人等往往于照票之外,勾串牙行,揽装客货,影射出关。一经该关照例稽查,该帮丁等不服盘验。嗣后,应由臣等预期咨明漕督,严饬粮道责成帮弁严禁,丁舵人等不许包揽客货,偷漏税银。一经查出,官参丁处,不少宽贷。以期税务有裨。
一据奏称,浒墅关严禁太湖各港、黄田港添设巡船,福山港挑挖积沙。
以上各条,臣等公同核议,于定例并无违碍,俱系调剂榷务实在情形。该督抚既称分饬各处,并咨该关监督一体加意巡防,庶可杜绝绕越偷漏之弊。单内所称裁撤大关冗役、严密小口稽查、疏浚福山要口,以利商舶来往,及额外不准多开牙行、粮艘查禁私揽客货等款,俱于税务有裨,应如所奏办理。俟命下之日,臣部行文钦遵。再,查单内有茶庵一口,臣部《则例》无此名目,应令查明声复,以免牵混。为此,谨奏。嘉庆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札行淮关监督遵照可也。”遵经恭照奏准:调议淮榷四条,遴派员役实力稽查。至茶庵一口,原系天妃。因该口坐落茶庵地方,往来客贩咸称茶庵,实非天妃之外另有茶庵。备文呈复户部。嗣奉部复:“以后毋庸率称茶庵口,以免牵混。”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七则例
淮安文献丛刻
淮关统志卷之七则例
淮、宿、海三关量船各例附
关市之赋,其来旧矣。而历代算征之条,未闻画一通晓。设或吏胥缘以为奸,未免归之公帑者常少,而饱诸私橐者常多。惟宋建隆年间,诏榜《则例》于务门,毋许更改增损,诚善政也。我朝法制宽大,条教精详,并命司榷诸臣,各于设关处所,将酌定收税名目、银数分列榜示,俾商贾行旅咸得周知,永远遵守。是于抑末之中,未始不寓宽恤之仁。近悦远来,实于兹攸赖。志《则例》。
淮安关现行征收则例
计开:一分例
中杂木板每片淮安中篾?亶每条
毛竹每十段小沙席每十拑
金漆马桶每个磁花瓶每个
火盆架每个篾围炉每个
竹车每个红土小镜架每座
茶洗每个提桶每个
汤每个籐枕每对
槅子每对布缎枕每对
小竹床每张竹椅子每张
脚盆每个皮套每个
板凳每条椅搭每条
茶桶每个布缎椅垫每对
月牙竹桌每张骚鼠皮帽沿每十副
狐皮领每十条大釉缸每口
大狐皮每张染元狐帽沿每十副
土砂缸每口活猪浮水过渡每口
缎靴每双板碾石每块
棉线查子每副鞍鞒每副
招牌每扇籐席每条
竹面架每张弓每张
磁鱼串每个石水轮每个
大磁花缸每口弓面每副
马杌子每张蒲椅垫每对
马鞍辔每副瓦灯盏每百个
瓦汤勺每百个磉石每块
瓦茶酒壶每十个瓦夜壶每十个
土砂罐每十个土砂铫每十个
土火炉每十个土烟囱每十个
瓦暖砚每十个瓦酒罐每十个
瓦喷壶每十个瓦油罐每十个
瓦灯台每十个瓦香炉每十个
竹茶盘每十个金漆盘子每十个
蜡丸每百个眼镜每十副
獭皮帽沿每十副獭皮烟插荷包每十副
海龙皮帽沿每十副
一分五毫例
淮安小四花?亶每条
一分一厘例
舟瓜船茅篷每扇
一分二厘例
苏州中篾?亶每条苏州中攒?亶每条
一分二厘五毫例
淮安大篾?亶每条中茅篷每扇
一分二厘九毫例
扬州笪竹每十根
一分三厘五毫例
淮安中四花?亶每条苏州小八皮?亶每条
一分五厘例
五寸阔分桱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围圆桱木每根
杂木旧板每丈
八寸至一尺一寸松木每段
箭杆竹每把计九百根伞柄竹每把计五十根
淮安大四花?亶每条淮安小八皮?亶每条
苏州中八皮?亶每条西河连二松木每段
大杂木板每片洗脸架每张
脚坐桶每套木花架每张
宜兴豆口竹每十把青溪大四子竹每十把
梅溪小四子竹每十把
杂木扁担每十条大沙席每十拑
大笤叶篷每十条杂篙木每十根
布鞋每十双靴鞋底每十双
皮底每十双筛子每十个
一分六厘五毫例
宜兴苦竹每捆六安笪竹每把计三十根
大茅篷每扇
一分七厘五毫例
淮安中八皮?亶每条苏州大篾?亶每条
一分八厘例
苏州大八皮?亶每条苏州大攒?亶每条
一分九厘例
小杂木每段
二分例
分松板每十块檀木棍每十条
油撒每十个盘头每十个
帚把每十捆五花席篷每十页
抢篙木每十根柳木椅每张
竹桌每张风箱每个
中竹床每张竹柜每张
竹圈椅每张插屏每座
碾驼每个镜架每座
石碓臼每个洗澡桶每个
篾箱每个果桶每个
大磁花罇每个石滚子每个
满堂红灯每对大瓦寿缸每口
头面箱每对木检妆盒每对
攒盒每对抽系匾方盒每对
锅盖每十个风烛架每座
圆盒每对石门枕每对
磁罐每对联凳每条
琴凳每条马、坐桶每副
手磨每盘铜盆铨每个
门台石每块花鼓石每个
石狮子每个美人凳每条
捶衣石每块石板每块
石槽每块小太湖石每块
黄牛每只竹书架每个
文具每个镜架匣每座
锁桶每个竹花箱每个
石香炉每个枕箱每个
磁花墩每个板门每对
提盒每对磁对联每对
烟撬每条穿衣镜架每座
高灯架每个皮箱架每个
钟架每个按板每块
屏门每扇竹丝拜盒每十个
抽丝盒每对木梳匣每十个
帽盒每十个金漆拜匣每十个
瓦盆每十个籐帽胎每十个
棉夏布袜每十双绸缎鞋每十双
石柱子每个
二分一厘例
淮安大攒?亶每条
二分二厘五毫例
杂木新板每丈淮安大八皮?亶每条
楠木旧板每丈连皮杉篙木每十根
檀木扁担每十条
二分五厘例
柳条每石硬竹篾每石
扒齿每石石灰每石
棉花种每石盐包灰每石
琴桌每张梳桌每张
饭桌每张棕屉每张
炕桌每张钱桌每张
六花席篷每十页芒稻、黍子、糁谷每石
二分七厘例
宜兴水笪竹每捆计五十根宜兴水竹每捆重三百五十斤
二分七厘五毫例
龙潭苦竹每捆重二百斤
三分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围圆桱木每根
西河小松木每根六七寸阔桱板每块
枣木每段大篾缆每条
一尺至一尺一二寸围圆桱木每十根
毛竹每十根淮席每十拑
苏州小扌牵?亶每十条摺子每十盘
七花席篷每十页大五花席篷每十页
竹夫人每十个杭州篮每十个
饭笼每十个食篓每十个
考篮每十个篾箩每十个
篾火炉每十个竹篾簸箕每十个
柳笆斗每十个窗槅子每十个
竹海撇每十个子花每石
旧棉花每石炭屑每石
鸡头谷每石麻线虾每石
煤炭、木炭、焦炭每石盐蟹每石
蟹蚱每石蒲包每石
血料每石蒜瓣每石
荷叶每石醃菜每石
洗玉沙每石土罐泥四块折一石
檾叶每石莴苣叶每石
大竹床每张春凳每条
竹条桌每张石驴磨每盘
水牛每只竹几每张
炭基每石紫土每石
蒲草每石踏板每块
竹衣架每张小书几每张
醃莴苣每石盐瓜每石
萝卜干每石自关下装往南去者,每石征收二分五厘
关下收买米麦豆杂粮每石
南来大小麦秫秫关下卸每石
烘篮每十个
三分五厘例
中杂木每段筛子底每石
金漆条桌每张软竹篾每石
八花席篷每十页灯笼筐每石
三分七厘五毫例
苏州扌牵?亶每条人?亶每条
风?亶每条
四分例
青竹每百根九花席篷每十页
一尺二寸松木每段大麦秫秫大麦仁每石
山药每石荸荠每石
苹果每石风菱每石
甘蔗每百条鲜麻蚶每石
百合每石榆皮每石
末香每石苍术每石
烟子每石香芋每石
蛤蜊每石檾每石
虾糠每石废钉每石
废锅铁每石榖树皮每石
土茯苓每石鲜桃杏每石
山里红每石木枣每石
柿子每石芋头每石
鲜葡萄每石藕干每石
李子每石子每石
石榴每石金漆椅子每张
铁屑每石衣箱每个
楠木杌子每张木墩每个
小几桌每张香几每张
书几每张皮箱每个
籐杌子每张挑盒每架
抬盒每架食盒每架
杌子每对宫纱灯每对
羊角灯每对秫楷[秸]席每石
枇杷果每石火漆每石
漕桶每个木火箱每个
玉秫米每石果罩每十对
桌席插屏每十对绸缎袜每十双
灰鼠皮每十张汗衫珠每石
四分五厘例
楠木新板每丈
一尺三四寸围圆桱木每十根
十花席篷每十页苏州中扌牵?亶每十条
吊包鱼潮河来四包折一石
四分九厘例
大杂木每段
五分例
小杂木板每十片寸松板每十块
青标竹每百根锄柄竹每百根
小垫席每百条西河中松木每根
挑水桶每十个龙潭水竹每捆重二百斤
土火盆每十个铁汤罐每十个
瓦撇盆每十个土砂锅腔每十个
伏手箱每十个木酒海每十个
瓦汤盘每十个瓦面盆每十个
土砂盆每十套瓦盖盆每十个
竹杌子每十张篾匾每十个
漆竹对联每十对栽花桶每十个
竹木脚踏每十个布靴每十双
豆、小麦、荞麦、小米、饭米每石饭米如在本地卸卖,每石二分。
粘米每石如在本地卸卖,每石四分。
麩曲六十块折一石牛羊角屑每石
蚕豆每石水梨每石
短头发每石猪、鸡、鸭毛每石
蓖麻子每石麻饼十斤起至十二斤止,十片折一石。
菜子饼十斤起至十六斤止,十片折一石。
蓖子饼十斤至二十斤止,十片折一石。
小麻饼七斤起至九斤止,十四片折一石。
金漆衣架每张手巾架每个
书架每张书桌每张
籐春凳每条八仙桌每张
籐屉每张厨柜每张
四仙桌每张楠木饭桌每张
牛磨每盘干面每石
貂皮每张活猪船装每口
皮屑每石豆饼每石
二尺一二三四寸围圆桱木每根
六分例
泾县水竹每十把每把二十根苏州大扌牵?亶每十条
烧标竹每百根薰竿竹每百根
挽子竿每百根淮条席每百领
中垫席每百领工坛每十个
银鼠皮每十张八寸至一尺桱木每段
一尺三寸至二尺松木每段
柳桱木每段葫芦子每石
菜子每石芝麻每石
泉酒四坛折一石瓜子每石
香、菜油每石酱油每石
酱黄每石酒、醋每二坛折一石
笔管每石香椿每石
土碱每石皮硝每石
蚊香每石红土每石
靛种每石水靛每石
新棉花每石酒糟每石
干豆角每石倭瓜条每石
萝卜种每石油脚每石
碑石每块大太湖石每块
鸡头米每石酱每石
矾石桌面每块
六分五厘例
扬州扌牵?亶每条扬州笪竹每捆计五十根
七分例
山羊每十只
七分五厘例
小杂木每根圆二尺至三尺、长二丈八尺止。
水杉板蹔头每块
二尺五六寸围圆桱木每根
小松木每根西河大松木每根
二尺一二三四寸松木每段
榆槐杂树每株跳板每十块
长稍竹每十捆每捆计三十根
小茅篷每十扇赣州茅篷每十扇
席插头篷每十扇短松板每十块
杂木棍每百根棹柄每百根
竹扁担每百根大垫席每百领
小笤叶每百条
八分例
枣子每石栗子每石
核桃每石土蛈每石
虾皮每石柿饼每石
磁器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八折皂矾每石历任招商减收五分
海蜇每石薏苡仁每石
黄花菜每石鱼子每石
醃鱼每石海白菜每石
盐肉每石盐鸡鸭每石
盐鹌鹑每石猪油每石
虾米每石白果每石
糖果每石红柑每石
橘子每石何首乌每石
糖毬每石佛手每石
红白糖每石生姜每石
紫梗每石木耳每石
牛毛草每石竹笋每石
香橼每石木瓜每石
红曲每石豆粉每石
葫芦条每石干菌子每石
蛏干每石节蟹每石
吊鱼包每石香料每石
药材每石明矾每石
槐花每石麻绳每石
苎麻每石驴、犬皮每石
山麻每石鹅毛翎每石
无毛羊皮每石白酒药每石
明瓦每石枝圆每箱
料丝每石海金沙每石
陀僧每石扁豆每石
糕匣板每石砂纸每石
羊肝石每石糟油每石
藕粉每石汗衫每石
糖蒜每石蕨粉每石
芭蕉扇四包折一石银鱼每石
云片糕每石杏仁每石
安乐菜每石橙子每石
牛羊角每石盐牛肉每石
牛油每石牛皮每石
滑石每石箭杆每石
螺蜔石每石芦子每石
粉条每石竹叶每石
鲜兰花每石笼围板每石
橡碗子每石驴刷草每石
人言每石水仙根每石
山查[楂]每石驴毛每石
算盘二十五面折一石桦树果每石
木烛台每台蚌壳每石
木瓢每石海石每石
木屐每百双雨伞每百把
桦皮每石肥皂每石
纸篾每石筷子每石
水胶每石土粉每石
线香每石松香每石
草席八十条折一石扇子每石
棋子每石凉草鞋五十双折一石
土银罐每石黄庐木每石
箸叶每石茴香每石
腐乳每石豆豉每石
烛心每石海皮硝每石
辉平纸每二块神马纸每二块
黄淌纸每二块毛厂纸每二块
火纸每二块高白纸每二块
表心纸每二块申文纸每二块
花尖纸每二块元连纸每三块
竹棉纸、古柬纸每四块
毛边纸、官方纸每四块
黄表纸、对方纸每四块
连四五纸每四块荆川纸、扛连纸每六篓
文号纸每六块毛六纸、桑皮纸每八块
连七纸每十六块
古娄纸、古连纸每二十四块
卷筒纸每四十块金砖纸每百块
睡椅每张花梨、紫檀椅每张
大描金箱每个大板箱每个
大衣箱每个料丝灯每对
薄荷每石盐干菜每石
海秋螺每石檾串每石
檾绳每石火石每石
宣石每石黄草每石
栗米每石虾油每石
寿山石每石琉璃货每石
酱菜每石东青子每石
人中黄每石松花粉每石
挂面每石九江纸每十六块
小桑皮纸每十六块鹿角每石
杂纸箱每石楠木椅每张
籐椅每张圈椅每张
罗汉椅每张大棕箱每个
珠灯每对灰鼠皮马褂每件
油档每十个撇缸每十口
盖缸每十口
八分五厘五毫例
榆木每段
九分制
淮安小篾?亶每十条苏州小攒?亶每十条
(棉)[绵]羊每十只滑皮竹每百根
一尺一二三寸桱木每段
一尺一二三四寸短水杉板每块
一钱例
二尺七八寸围圆桱木每根
二尺五六七寸松木每段
蜂蜜每石莲肉每石
青菜每石蜜饯每石
榛松榧子每石葡萄干每石
生铁块每石烟叶每石
土烟每石闽姜每石
冰糖每石炮[仗]每石
橘饼每石瓜子仁每石
铁砧子每石兰花子每石
落花生每石蜜橙糕每石
烟梗每石供柜每张
牛乳酥每石李干每石
金(膝)[漆]竖柜每张炕屏每架
条柜每张笼每架
天平每架箱柜每副
石碾每条楠木衣、书架每张
凉轿每乘剃头担每副
书柜每张神堂龛每座
一钱五厘例
一尺四五寸阔桱木每段
一钱一分二厘五毫例
连二松板每块
一钱二分例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水杉板每块
风篷每合铅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八分。
新钉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五分。
铁条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五分。
茶叶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八分。铁酒锅每六口
大铁锅每十二口中铁锅每十八口
小铁锅每二十四口铁绳每石
废铜锡每石鱼膘每石
门神每石盐蛋每石计一千个
篾笆齿每石梳子每石
刡刷每石乌梅每石
灯草每石桕油每石
头油每石桕烛每石
棉线坯每石熟铁每石
茶子油每石火腿每石
青梅干每石苏子油每石
杨梅干每石铁器每石
钅仓子每石牛筋每石
一钱二分三厘例
磺每石
一钱二分五厘例
二尺九寸至三尺围圆桱木每根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松木每段
一钱三分五厘例
各色杂货每驴三分例起至八分例止,计一百二十斤
一钱四分例
中杂木四尺至五尺围圆每根长二丈八尺止
一钱四分五厘例
桐油每石
一钱五分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水杉木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杉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闭阴杉板每块
正杉蹔头每块中松木每根
一尺六七寸桱木每段
连三松板每块金漆凉床每张
炕床每张罗汉榻每张
端芦每百束短楠木每根
一钱五分二厘例
硝每石
一钱七分例
紫草每石长头发每石
红花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七分。图书石每石
籐棕每石红头绳每石
通草花每石计二箱旧衣每石
南京杂货每石铜锡器每石
桂花料每石琵琶、弦子、月琴每十面
鼓每十面花椒每石
马镫每石烟袋杆每石
戏盔帽每石戏把子每石
玫瑰糕每石椰瓢每石
玫瑰蕊每石戥杆每石
琉璃每石鞭杆每石
桂花蕊每石
锡箔一百块折一石历任招商宽减,只征一钱。
一钱八分例
一尺一二三四寸连二水杉板每块
二尺一二寸短水杉板每块
一钱九分五毫例
大杂木每根圆五尺以上,长一丈八尺止。一钱九分五厘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闭阴杉板每块
二钱例
五尺以上围圆榆木每根长二丈止
黄蜡每石凉暖帽胎每石
剪绒帽每石羊皮帽每石
棉线带每石被囊每石
口袋每石手巾每石
棉线每石麻网每石
麻线每石白布每十二筒折一石
铺衬每石
麻夏布每一百二十匹折一石
白兴布每十八帖折一石
黄草布每八十匹折一石
草卷白布每八筒折一石
水沙布每八十匹折一石
山白布每六十匹折一石
东门阔布每六十匹折一石
生白布每十二筒折一石
崇明布每六十匹折一石
金漆天然几每张
飞花布每一百二十匹折一石
兜肚每石围屏每架
布领每石楠木竖柜每张
剪绒领每百条帽圈带每石
鹿角菜每石布骨子每石
二钱二分五厘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短杉板每块
连四松板每块小松桅木每根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短闭阴杉板每块
二尺四五六寸阔短水杉板每块
二钱四分例
一尺五六七寸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围圆桱木每段
鲜鱼棹船每只
二钱五分例
生、熟漆每石帽缨每石
帽纬每石柿漆每石
二钱六分例
六尺以上围圆榆木每根长二丈止
二钱七分例
青蓝杂色布每十二筒折一石
包头八十联折一石广葛每四十匹折一石
草卷色布每八筒折一石
白蜡每石糟鱼每石
蘓木每石历任招商宽减,只征二钱。五倍子每石
胡椒每石历任招商宽减,只征二钱。杭粉每石
香蕈每石黄丹每石
铜绿每石毡货每石
螣黄每石姜黄每石
水银每石银硃每石
羊毛每石羊绒每石
羊皮每石毡毼每石
檀降香每石速香每石
芸香每石海参每石
鹿筋每石白鲞每石
沙鱼翅每石贝母每石
色水沙布每八十匹折一石
猫皮每石杂毛每石
杂皮每石獾皮每石
胭脂每石雄黄每石
海带每石潮脑每石
獭皮每石靛花每石
纸片金每石淡菜每石
燕窝每石黄鼠皮每石
子脐鱼每石花梨木每石
阿胶每石硼砂每石
毡边帽每石紫菜每石
鲍鱼每石乌金纸每石
纸金线每石皮瓶口每石
鸡脚菜每石海粉每石
石花菜每石肉桂每石
砂仁每石三七每石
各色杂货每驴一钱例起至二钱七分例止,计一百二十斤。
二钱九分七厘例
四尺以上圆楠木每根长二丈一尺止
三钱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中松桅木每根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短水杉板每块
小罗松木每根
二尺一二三寸阔短杉板每块
金漆八步床每张
二尺一二三四寸短桱木每段
扇车每张水车每部
三钱二分五厘五毫例
七尺以上围圆榆木每根长二丈止
三钱三分例
藕船每只簑蒲草船每只
三钱五分例
三尺以上围圆桱木每根
三钱七分五厘例
二尺一二寸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三钱九分例
银鼠皮袄褂每件
四钱例
鲜鱼划船、马溜、江船每只
缕缎子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纱罗绸绢绫每六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绵绸每五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缕缎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黼黻纱缎套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片金缎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销金缎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丝绵每石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丝线每石
丝网每石黄白丝每石
丝线带每石戏衣每石
丝绦每石绸瓶口每石
茧绸每五十匹
四钱五分例
二尺四五六寸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一尺一二三四寸阔短正杉板每块
大松桅木每根
四钱九分七厘例
五尺以上圆楠木每根长三丈一尺止
五钱四分例
各色布每骡计二十四桶南来杂货每骡计二百四十斤
六钱例
二尺七八九寸至三尺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四尺以上围圆桱木每根
中罗松木每根
六钱八分七厘例
六尺以上圆楠木每根长三丈一尺止
七钱例
绸缎每骡计二百四十斤
八钱例
针条每石铜铁丝每石
玉料每石
绸缎船装四卷折一驼计二百四十斤
九钱例
一尺一二三四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正杉板每块
一尺一二三四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大罗松木每根
一两例
人参每骡计二百四十斤
一两二钱例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短正杉板每块
五尺以上围圆桱木每根
一两三钱五分例
二尺五六七寸阔短正杉板每块
一两五钱例
一尺五六七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短正杉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一两五钱六分例
丝网鸦船每帮计二只
一两八钱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花杉板每块
二两四钱例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二两七钱例
二尺五六七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五六七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标船每只
三两例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短花杉板每块
正单、分单、北钞则例
六尺正单一两六钱自二百七十一石起至千余石止,俱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五尺正单八钱自一百七十一石起至二百七十石止,俱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四尺正单六钱四分自五十石起至一百七十石止,俱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六尺半单八钱自五百一石起至千余石止
六尺分单四钱自二百七十一石起至五百石止
五尺分单二钱自一百七十一石起至二百七十石止
四尺分单一钱六分自五十石起至一百七十石止。间有百石之船载货二三十石自北南下者,历来亦纳四尺分单。
北钞每尺二钱五分淮关分口之长山、白洋、新河、后湖四处,无论杂货杂粮,船载四十石以上,按梁输纳。
一、船必有舿,在桅后中舱两边走杆空虚之处。量船时,亦须统量在内。再另量一边走杆,加倍扣除。如舿内无货,则不应扣除。后舿与前舿同。
一、船有方水井,系船家留空察看,以防不测。量船时,亦统量在内。另将井内弓口,量明扣除。
一、船有气桶,系船家探试潮湿之处。量船时,满量在内。核算时,则每货百石扣除五斗。
一、船有站板,为两边出水之地,名曰“小杆”。船大,照弓口量明算除;船小,每百石扣除五斗。
一、船有神堂,量船时,亦满量在内,仍另量明尺寸扣除。
一、西河舟瓜船、江船,除梁之外,每货百石除跕四石。
扦查船货例
一、各河豆船,有时、古两种。时船面窄底宽,古船面宽底窄,船旁均有大。量宽,总以分中插为主。如有两层,则以下为准。长则见载,量载不量空。舱深以桅舱实底为主,前后比较,以除垫舱之弊。如豆有高洼,悉令摊平。外有口袋,倾出扦量。其脚船有无夹带,亦须查验。
一、豆饼船只例,系满载三量扦算,有舿加舿。量阔,总以桅后第三块锁袱处插分中为准。量深,以桅舱实底为主。前后比较,以除垫舱之弊。量长,以一字梁起至烟囱为主。如(稍)[梢]撬有饼,则量至稍[梢]撬。倘猪嘴舱装有零饼,照豆船一体扦量。再,饼船不准卸桅并零摆饼片。如有驳船,俱令跟随本船一同验放。应纳半单、分单,亦照例饬令报纳。
一、南来生姜、茶叶、红白糖,北来棉花、钉、铁、土碱、皂、矾各项货物,包篓件数、大小轻重、花色粗细不一。狡猾船户每将大包大篓、细重之货,藏匿舱底或两旁杆下,转以粗货浮装舱面,希图隐(陋)[漏]。凡遇前项,货船到关,俱照水驼之例,分晰开明挨舱所装货单,南、北来,同军饷、天妃印帖送大楼,立刻扦查,抽点一二舱,对验相符,照单报税。如一舱不符,即再点再查。倘仍不符,即通船逐件彻底清查。并将查多数目,开明具禀,以凭酌核罚惩。
一、鸭嘴船装载绸缎、布匹、锡箔等项,其船每多私舱、夹底,甚至有两层夹底者,细货最易藏匿。凡遇此等货船,亦照例,分晰开明挨舱所装货单,南、北来,同军饷、天妃印帖送大楼,并照前查点办理。
一、西河北来货船,由宿关南下。凡带有驳船者,均于本船票内注明驳船姓名、石数,驳船票内注明本船姓名、石数,以备到关查核藏匿驳船之弊。其宿票内并将一切货物逐舱、弓口尺寸分晰填写,俟大楼核算时,比较尺寸注明弓口之旁查对。
一、南北往来货船,自数石起至一百四十九石,名为“照票”;自一百五十石以外,名为“大票”。如货物零星,不足正银一钱者,概免征收。
一、回空粮船抵关,例在河南岸关上总巡房前停泊,听候差派扦查货物,按例输纳放行。所收钱粮,归入逐日钱粮数内报解。
报纳船单例
一、沙飞、马溜、鸭嘴、芦篷、渔楼等船,量船大小,应报六尺、五尺、四尺正单不等,单尾实贴船内,验烙火印备验,以十二个月为满。如装货物,虽有正单,仍随货照例报纳分单,不纳半单。
一、南来未经过关空船,并无宿迁契尾,亦无南河正阳单尾可验者,无凭稽查,俱照船之大小,分别报纳正单。
一、装载船空下关,亦俱照前例,报纳正单。
一、鸡笼、鸡蛋、香会船,出百石以外者,俱纳四尺分单。有二百石者,仍照石数,报纳分单。
一、号船装官物应差北上,有船批讨关例不纳单。至下水回空时,如带有货物,仍照货报纳分单。
一、闸溜船上下,不论有无货物,俱纳四尺分单。
一、绸布水驼船,无论多少,俱纳六尺分单。大楼发给驼帖,以便回空备验。下水装载货物,仍随货照例报纳分单。
一、淮船、棹船、划船、摇船,照例报纳分单,概不纳半单。
一、外河、天妃报过钱粮货物,至大关验票。其船能容百石以外者,货物止二十余石,补纳四尺分单。
一、磁器船不经秤尺之货,如装有十石,即抵别货五十石,应报四尺分单。多者,照数申报分单、半单不等。
一、西河舟瓜船装载南下二十石起,概纳六尺分单。如回空南来,(稍)[捎]带货物北上者,五十石起,随货报纳分单,不纳半单。
一、布船不经秤尺之货,如装有三十石,即抵别货五十石核算,应纳四尺分单。多者,照数申报分单。
一、窑货船,照钱粮正银二两五钱,即抵豆货五十石,应报四尺分单。多者,照数申报分单、半单不等。
一、清江卸卖饭米、饭稻,例无钱粮。五十石起,报纳分单;如不足五十石,取具保结,不纳分单。
一、上下水烧柴、稻草船只,虽无钱粮,俱纳分单。
一、装载船从南空上者,概不纳单。
一、舟瓜船、山船、滩船,装载货物,随货照例报纳分单、半单不等。
一、江船,量船大小,报纳正单。如装货物,仍随货报纳分单、半单不等。
一、装盐山船,例报五尺正单。淮、划、舟瓜船,俱报六尺正单。
一、南来石板、门台石、石磉等项,例应纳税。酌量斤重,出五十石者,俱照货物例,报纳分单、半单不等。如有正单,概不纳分单。
一、南来船只,(稍)[捎]带嫁妆,量其多寡,验明船之大小,概纳分单。如有正单,免纳分单。
一、清江来席摺、端芦船只,自正银二钱起,报纳分单。
一、无钱粮废石、盐卤,俱酌量斤重,照例报纳分单、半单。如有正单,概不纳分单。
一、淮城、清江,本卸一切货物,有清江转发淮城、淮城转发清江,俱按商单货物多寡,以百日为定限。如淮城验往清江,五十石起,报纳分单;清江验往淮城,二十石起,报纳分单。
一、清江、淮城,本典当满旧衣及铜锡器皿。如清江转发淮城、淮城转发清江,概不征税,以本典图记为凭。
一、人棹船自清江装烧柴,逐日往淮城转卖者,概不纳单。
一、南来书船,不纳分单。如应报正单之船,照前例报纳正单。
补纳北钞例
一、清河来大米,如装百石,即照报纳北钞四尺九寸例,减半征收;百石以内者,例不收钞。
一、北河桃源、众兴、清河、白洋等处来货船,如无北钞,俱以四十石起,按照梁头尺寸,补纳折净北钞。
一、王营、外河过坝杂粮等货,有外河口印帖者,免纳北钞。
一、王营来进口货船,无凭稽验,以四十石起,概纳折净北钞。
一、安东来货船,由草湾、永丰、仲庄等口量明数目,先行具禀,到楼挂号,取具保结来关者,免纳北钞。
一、回空粮船进口起卸货物,先赴大楼挂号者,概免北钞。
一、清河闸以下河南河北庄收杂粮装载南下,先赴大楼挂号者,概免北钞。
货物申减例
一、新钉、黄钉散装扦量,每石加八申。
一、红白糖、废锅铁、石膏散装扦量,每石加五申。
一、水靛散装扦量,每石加二五申。
一、瓜子称斤,每石加一五申。
一、萝卜干散装扦量,每石加三申。
一、青茶每篓除皮五斤。
一、熬茶秤斤,每石八五折。
一、生姜、荸荠、石榴、桃子、柿子、芋头、山药、百合、苹果、水梨散装扦量,每石九折。
一、江西木炭、北来核桃散装扦量,每石八折。
一、盐蛋散装扦量,每石三折。
一、南河木炭、蚊香、蒜头、藕干、虾糠散装扦量,每石六折。
一、有梗蒜散装扦量,每石四折。
一、子花散装扦量,每石三三折。
一、窑货散装扦量,每石八折,五十件作一石,每石五分。
一、菜饼散装扦量,每石八折。
一、萆子饼、豆饼散装扦量,每石七折。
一、鸡头子散装扦量,每十石可得鸡头米六石,每石纳税六分,鸡头壳四石,每石纳税三分,合每石纳税四分八厘。
一、连铁、桶铁俱照铁条例,每石纳银五分。
一、花铁照熟铁例,每石纳银一钱二分。
以上各例,俱系历任酌定章程,照办已久。因特附载,以备查核。
淮关庙湾口梁头船单例
计开凡空、重船只,俱按梁头尺寸,报纳船单。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三尺五寸四钱五分五厘
六寸四钱六分八厘
七寸四钱八分一厘
八寸四钱九分四厘
九寸五钱七厘
四尺六钱四分
一寸六钱五分六厘
二寸六钱七分二厘
三寸六钱八分八厘
四寸七钱四厘
五寸七钱二分
六寸七钱三分六厘
七寸七钱五分二厘
八寸七钱六分八厘
九寸七钱八分四厘
五尺八钱
一寸一两三钱六分
二寸一两三钱八分七厘
三寸一两四钱一分四厘
四寸一两四钱四分
五寸一两四钱六分七厘
六寸一两四钱九分四厘
七寸一两五钱二分
八寸一两五钱四分七厘
九寸一两五钱七分四厘
六尺一两六钱
一寸一两七钱二分九厘
二寸一两七钱五分七厘
三寸一两七钱八分五厘
四寸一两八钱一分四厘
五寸一两八钱四分二厘
六寸一两八钱七分
七寸一两八钱九分九厘
八寸一两九钱二分七厘
九寸一两九钱五分五厘
七尺一两九钱八分四厘
一寸二两一钱三分
二寸二两一钱六分
三寸二两一钱九分
四寸二两二钱二分
五寸二两二钱五分
六寸二两二钱八分
七寸二两三钱一分
八寸二两三钱四分
九寸二两三钱七分
八尺二两四钱
一寸二两五钱六分七厘
二寸二两五钱九分七厘
三寸二两六钱二分九厘
四寸二两六钱六分
五寸二两六钱九分二厘
六寸二两七钱二分四厘
七寸二两七钱五分五厘
八寸二两七钱八分七厘
九寸二两八钱一分九厘
九尺二两八钱五分
一寸三两三分四厘
二寸三两六分七厘
三寸三两一钱
四寸三两一钱三分四厘
五寸三两一钱六分七厘
六寸三两五钱二分
七寸三两五钱五分七厘
八寸三两五钱九分四厘
九寸三两六钱三分
一丈三两六钱六分七厘
一寸四两四分
二寸四两八分
三寸四两一钱二分
四寸四两一钱六分
五寸四两二钱
六寸四两二钱四分
七寸四两二钱八分
八寸四两三钱二分
九寸四两三钱六分
一丈一尺四两四钱
一寸五两五钱五分
二寸五两六钱
三寸五两六钱五分
四寸五两七钱
五寸五两七钱五分
六寸五两八钱
七寸五两八钱五分
八寸五两九钱
九寸五两九钱五分
一丈二尺六两
一寸七两二钱六分
二寸七两三钱二分
三寸七两三钱八分
四寸七两四钱四分
五寸七两五钱
六寸七两五钱六分
七寸七两六钱二分
八寸七两六钱八分
九寸七两七钱四分
一丈三尺七两八钱
一寸八两七钱三分四厘
二寸八两八钱
三寸八两八钱六分七厘
四寸八两九钱三分四厘
五寸九两
六寸九两六分七厘
七寸九两一钱三分四厘
八寸九两二钱
九寸九两二钱六分七厘
一丈四尺九两三钱三分四厘
一寸十一两七钱五分
二寸十一两八钱三分四厘
三寸十一两九钱一分七厘
四寸十二两
五寸十二两八分四厘
六寸十二两一钱六分七厘
七寸十二两二钱五分
续纂淮关统志·序
补修《淮关统志》序
《淮关统志》十四卷。乃前明榷使马公元冈所创始,嗣经我朝杜、伊、李、元诸君重修、续纂。税务沿革、例制掌故,无不赅备。余于光绪庚辰秋奉命来淮。公余之暇,检查此书,讵毁于庚申捻乱。幸版未全失,所缺无多。赖幕中萧幼芸先生处藏有旧本,校对无讹,洵属完璧,得以赞襄其事。即令司事毛宗鹏同书吏刘邦干等,付诸手民,照旧补刊,所需工价,捐廉给发。两阅月,方始蒇事,顿复旧观,庶免日久湮没。惟溯自嘉庆丙子续纂之后,迄今六十余年,所存档案悉毁于兵。自辛酉以后卷牍,其中有裨于榷政者,有堪垂令典者,以及河道变迁,今昔异同,均关紧要。仍拟采辑搜讨,分门续纂。奈余瓜期已届,政事冗繁,未克如愿。惟冀后之监斯榷者,以成余之未逮,是所幸甚。时光绪辛巳秋八月。长白征麟谨序。
《续纂淮关统志》序
关榷之设也,由来久矣。盖以充国之用,不得不借民之力,用筹之商贾转运之间,量于百中抽取一二,相地设榷,酌定税则,明彰木榜,科纳无偏,于稽征之中仍寓宽恤之意。古今因之,责在司榷。凡莅斯任者,须存经国体民之心,通商卫课,剔弊厘奸,以重职守。此无他术,惟有正己而已矣。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盖未有不能正己而能正人者也。果能谨身节用,明以照下,义以处事,猛以惩奸,宽以恤众,赏罚公平,不贪不酷,法令森严,慈祥爱物,则上行下效,大法小廉,吏役畏服,商民爱戴,上无苛政,下不生奸,关政肃清,税课自然充裕矣。此则论其常也。而各处之风俗情形相沿,既有不同,又在司榷者因地制宜,未可一律而视。若夫时之变迁,或偶值年收歉薄,货载稀疏,或偶因道路阻滞,运转艰难,遂致有亏缺税课之道焉。此则非守榷者之所能力挽者也。虽然,典守者不得辞其责。国赋有定额,缺则难免其咎。故不幸而值此,则亦惟尽人事以听天命而已。
成赋性庸愚,才识浅陋。乃于嘉庆十六年重蒙恩纶,简放来淮,督理榷务。夙夜冰兢,陨越是惧,孜孜勤政,五载于兹,经历艰难,倍尝辛苦。到任时,即有王营减坝、李家楼漫溢之患,继则有豫、东二省连年荒旱之灾。加之以十八年滑县邪教滋扰,又继之以睢工漫口,黄水断流。此三年内,频遭变异,货贩稀疏,淮、宿二关,税课屡亏。凡四载,积短至六十余万。当是时也,实不禁心胆俱落。每年关期扣满结算,将所征数目据实陈情具奏,屡蒙圣明鉴原,赦免重罪,量予镌级留任,宽以分限赔缴。成展转思维,仰苛鸿恩,实属昊天罔极,五中感愧,悚惧弥深。自知命蹇福薄,适逢其会,每思报称维难,益加激励愤勉,劳心竭力,昕夕靡宁。直至二十年,幸赖圣主洪福,豫、东二省丰稔,黄、运两河安澜,货贩较前涌盛,税课赖以丰足,斯心始得宁贴。
成到任时,见淮关设有《统志》一部,乃前明榷使马元冈讳麟者所纂缉也,续成于后任榷使喻子讳希学之手。后来历任关部因之,逐年续纂。其中分门别类,条分缕晰,备载甚详,皆本关所属关榷大小分口、司隶事宜、守榷规制、税则条例,以及近关乡镇名目、形势、人物、艺文,悉有所考叙。至前任榷使李公讳如枚者,复加纂缉,旋去任。所历及于今,越十余年矣。其间不免又有因革增减之处,自当检查考订续辑,以归现行之用,聊备省览。用是于政余之暇,检查李公去任以后至成历任各年案件,凡有因革损益应续入者,亟命司事之人录出,逐件分门别款,详续于后。仍望后之莅斯任者拾览而校正之,以补其缺陋云。
嘉庆二十一年秋七月上浣静庵元成撰
旧志自叙
员外马麟子振四川
《淮关志》,潘南窗旧有刻矣。麟复志之者,时易事殊,不能无损益于其间也。麟尝读《易》矣,巽上震下,其名曰“益”。盖损乾之初九而为巽,益坤之初六而为震,有裕民之道焉。艮上兑下,其名曰“损”。盖损乾之九三而为兑,益坤之上六而为艮,有裕国之道焉。噫!损上益下则曰益,言其当益也,不如是则终于否而已;损下益上则曰损,言其不当损也,不如是斯其所以为泰乎?此文王洞见万世之经权,而盈虚消息与时偕行者也。是故《周礼》以九职任万民,九赋敛财贿,而又以九式均节财用。盖非任则无以裕民,非敛则无以裕国,而非节则或取之无度,任之不终矣。是故周以九州之民养千八百国之君,而八百年不匮者,用此道也。
我国家揆法章程,惟任惟敛,一准之《周礼》。百年之间,更变不常。而莅此关者,罔弗祗若良法美意,日异月新,岁有其人,非无不可易之常道以彝宪也。去籍而恶害己者率多泯之,非所称服而传者,皆其可为己地者也。是故《淮关志》所由作也。酌之旧志,访之父老,体之人情,通之时宜,其目有八,其意则一而已矣。夫通商柔远,王政之一,而典章经制,实相因者也,故受之以《建置》;法度攸司,交政有所,政以之成,礼于是具焉,故受之以《公署》;变通张弛,融会错综,体民经国,为政在人,故受之以《部使》;王釐尔成,纶綍画一,有经有权,当时之体要也,故受之以《榷政》;先王制无用之物,以有用之财,九府轻重,王政莫先焉,故受之以《圜法》;先王经纶之迹,灿然可观,而考制度,审宪章,又司市之事也,故受以《稽古》;服役劳力,势不可缓,而陈殷置辅之外,兼需百职事之人,又役民者所尝知也,故次之以《职役》;地以文胜,文以人传,其始也惟因文以纪事,而其终也或因言以求心矣,故受之以《艺文》云。
旧《淮关志》叙
主事喻希学
喻子曰:《淮关志》命稿于元冈马子。去之日,梓行未逮也。余奉檄时往咨旧政,元冈既次第教之矣,因出手录一编,欲余毕是业。且曰:“此非定稿,久束之高阁。其可行者,率多未备。可存,可去,可增,可损,一惟求其可传。若挂形迹,岐尔我,非相托意也。”余应之曰:“唯!”夫元冈去关三年矣,而犹惓惓《关志》,且谦虚无我,悉以委之,学独不能因以成之乎?乃不揣固陋,以意去存增损,谬成一集。自知无补元冈之托,而亦未谋之梓也。复托诸北潭熊子,再加笔削。讹者正,繁者删,阙者补,有失叙者叙之,乃敢释然梓矣。原志之目八,今仍列为八卷:曰《建置》、《公署》、《部使》、《圜法》、《职役》、《艺文》六者,皆仍其旧也;曰《榷政》,则并入《建置》下;曰《稽古》,则并入各项小序,实非有所增损。特改二目,曰《事例》,曰《则例》云。
《淮关志》后序
熊汝达
元冈马子,先有事于淮关,悯《关志》为旧阙典,尝属稿而未遑叙正也。去三年,思与同志者共成休美焉。敏斋喻子其人也,乃授之。喻子亦毅然任之弗诿,芟烦辑要,参以发明,亦损益可知也。余时承乏,自漕刑来莅兹土,于喻子为四都友,不见鄙弃,即以元冈马子之所托者托之余。余作为叹曰:食货有《志》,尚矣。《关志》一书,所以纪榷政而善利权,为后来者式,信不可以已也。唯先后二君子乎意制相新,略备一家言。嘻!可以考厥成矣!顾迟迟畀诸梓者,岂诚有所待哉!让述作之专,求明信之实,君子有也。虽然二君子相继事者也,有专政,有成劳,实见实闻,片言足征,授受宜也。余何人也,而敢越尊俎以议史事邪?《诗》曰:“我虽异事,及尔同寮。”既受命而次第之,爰述其所以。
《淮关志》后序
四明万表
淮关榷舟,初未有志。近有之,而亦未备。今则草创于元冈马子,增损裁定于敏斋喻子,润饰于北潭熊子,而志始成矣。志成,而制置之详,输榷之则,廉约之规,剔历之迹,纪述之文,居然可考也。
夫国有经费,岁赋不足,而佐以商舟之榷,非得已也。若又从而锱求铢校以取盈焉,岂士君子体国子民之心哉?是故执事会计,必以其政谨节宣,惠存乎其人,得其人而政斯举矣。故曰理财之道,必先用人。喻子公廉平恕,正己格物,不烦其令,而下不敢缘法以为奸。是以榷政肃然,商民戴之,颂载于道。余适督漕兹土,尝饫闻焉。嘻!其果不在人乎,其果不在人乎?由是而知喻子之《关志》为可传也已。
抑惟榷关税输钞,初行钞法以便民用,寻征折银非制,然用为有资。今征钱钞者,仍旧制也。论者以边境骚动兵兴之废,司徒每每告匮。诸关税之入,曾未足支,乃复訾校镪币,置之无用,非计也。且钱钞之法,卒未能通以便民,而展转干没,适又归于贩家估客,抑独何哉?或曰饩羊存礼,榷絜利用,非所宜言。惟当国计者,知所取裁矣。并叙诸末云。
《淮关志》后序
喻冲
榷政久矣,非我国家始有也。厚本抑末,经国体民,于是乎见理财之道焉。审权平价,国裕民安,匪人则弊滋矣,于是乎见用人之道焉。方今明良励精,司言者疏允,期以得人,昭是道也。
淮安,东南商舟之会。榷钞之法,南户部司之。敏斋历试著迹,大司徒慎取委,而来从斯政,廉平公恕,聿新厘正,奸罔弗照,弊罔弗革,国赋称足而颂声作矣。瓜期将代,有终如始。乃于躬行之余,取元冈马子未刻之《志》,参互考订,类分序次,又润色于熊子北潭以成之。领末规制,巨细备纪,所以昭往鉴来,岂徒《志》哉?即其《志》而知其政。民有恒怀,国恒足矣。《书》云:“惟善为宝”。《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榷政之在盛世不可无也,何议焉?予与敏斋同第、同游,今复同官。据见闻之实,而喜政之布诸《志》也。因赘言之。
旧志《重修淮关志》序
主事李爵
按《淮关志》,其来已久,更相成于马、喻、熊三贤之手。自《建置》以至《艺文》,其目有八。其事核,其词直,信以传信者在兹矣。重修者何?补其所未备也。盖时不相沿,不得不因时以尽利;法久则弊,不得不通变以宜民。如舟之通塞在江河,今江河变迁异矣。民之情伪日滋,又若江河日趋,莫之纪极。是以因时变通,则《志》亦因之以辅辑可也。
爵猥以谫庸,叨承淮榷,上期裕国,下欲通商,夙夜图维,负乘是惧。至则惟恪守成规,于先年额料,毫不敢加益,以为船商病。但旧额船钞,岁计不下一万二千。后缘题请条例,约束方严,而各官亦自淬励,增至银二万六千有奇,更加一倍有余矣。夫船料既不可增,而总计料数殊倍畴昔。夫岂有他术哉?一则存恤商船,以通往来,则钞不加而自增;一则厘革奸弊,以稽隐漏,则钞自足而不耗。如斯而已。夫钱者,泉也,如泉之流行而无所壅也。惟存恤船商,以浚其源;复厘革奸弊,以防其流。而裕国通商,庶几两得之。斯则《志》之义也。
适予当瓜期将代,谨拾志之残缺者。编摩之间,以因革事宜并《艺文》可续者,辑于各项之后。意者诸君子之所欲为,而时有不及焉,自予为之。然及予之所欲为,而犹弗及悉为者,则又俟于后之君子得为而为之者。有此志在也。
呜呼!算及舟车,非国家之得已也。九边调度,费用寖广,司农且告匮,不得已旋革旋复,势也。于不得已之中,而寓宽假之意,俾钞有常额,商有常怀,斯得《志》之义也。不然,则兹《志》也,文具而已,将焉用之?谨序,以为同志者采焉。
旧志淮关小录
主事杜学大道伯四川
《淮关志》成有年矣。万历戊戌,余以不佞承乏兹土。取而阅之,大都具备,而独于《舆地》、《廨舍》无图,《勅书》、《令甲》无考。且居民逼近辕门,至如寝室越远,出入维艰。于是,翻为刊正,节繁缮修,为宽简居。屏树如异,插以厢房,为辕门,左曰“惠商柔远”,右曰“计国子民”,西曰“北望燕云”,东曰“南瞻魏阙”。范金为钟,铭曰:“以觉晨昏,声闻于天。为镇淮关,亿万斯年”。伐石为碑,题曰“淮海雄关”,为亭曰“小隐”,诗以识之,曰:“时有野亭趣,日无薄领来。邻砧声断续,渔棹听迂回。谋拙惭何补,政闲初放杯。柳阴池上钓,机息紫云迴。”为联对以自警,曰:“商人即吾人,减一分霑一分之赐,恩自朝廷;国事如家事,詧一弊祛一弊之奸,惠流行旅”。曰:“灌输系国家之命脉,中正是供;毫厘乃闾里之膏脂,征求无扰”。曰:“佐公家难已之役,三尺凛如;体上帝好生之心,一宽蔼若”。曰:“宽以莅关,宽则商毋从奸以渔百姓;简以行敬,简则己毋阔略,以驰官常。”曰:“隐税律,有明条,尔无负国;榷舟官,有常赋,下不病民。”为居曰“宽简”。宽简曷居?居自杜子;宽简曷说,说自杜子。杜子乌乎居?盖淮关公署,创自蜀东夏公,犁然备矣。杜子以坐中堂,不便新创,为宽简居,在望淮亭之右,额曰“淮清流润”。左右藩(蔑)[篾],上覆以茅,迤后为退食,前屏以罘罳;寝室前树以左右二屏,而左厢则撤旧屋而新之。中正堂则左右二甬道,甓以砖石。从事者两行进,毋得从中。庶乎规制森严,堂扃奥秘,且从望淮亭而出入,传呼甚便,衙制亦尊。此杜子宽简之所由以居也。居从蔑从茅,简意斯在,得其说而存之。则宽以为关,简以应冗,淮关其庶几乎。为龙亭、仪仗、锦幌、云盖诸服御具备;为禁约数款,为讲乡约廉,关民之不孝者而置之理。百废粗兴,略有条理。工植取之岁修租米,不以劳民。嗟嗟!后之人葺而修之,庶此棲之不朽也。鄙意类若此,于是揭数语勒篇首,而《志》则仍旧云。
旧刻《淮关志略》序
刑部主事、理刑河中张甲征
戊戌之秋,西蜀两沂杜公来董淮关之政,与余邂逅,称莫逆焉。无何,手一编示余,曰:“此前政马公所为《志略》,吾增修而附益之者,子盍序诸。”余曰:“公之为此《志》也,其指谓何?”公曰:“吾甚有恶夫世之无恒者也。盖逆旅,此生也;传舍,此官也。矧兹榷关之使,匝岁辄更,坐席未温,业已及瓜矣。逆旅、传舍之云,莫此为甚。故率苟且终岁之计,而于所谓商若民者,直秦、越视之耳。吾之来也,岂惟故事是循,亦将图经久而树后楷也。故有取于马公之《志》,而犹惜其未备,阙者为补之,断者为续之。而吾所措置,及《秦记》大司农诸便宜事,咸类附之。令继自今者,可考镜焉。稽既往之得失,则龟鉴示吾前;俟将来之是非,则衮钺随吾后。吾持是心以厘是政,若世之无恒者所为,吾知免夫。”余曰:“善哉!公亦观之《易》乎?在《易》:上震下巽曰‘恒’。而夫子赞之曰:‘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夫震之象雷,而巽之象风。雷、风之用,斯须间耳。乃化机鼓动,万古常然。此天地之所恒久也。公之瓜期,曾不越岁,亦雷、风斯须之用也。而能揭官常于有永,贻美利于无穷,视彼持逆旅、传舍之说者,心相万矣。恒德,其肖天地乎!”公惠洽商民,庶几古所称杜母者。其惠政大端载编中,兹不具论云。然马公亦蜀人,实创斯《志》,至公而集其成。要之,两公者,皆蜀之良也,蜀之光也。
《淮关统志》自叙
杜琳
余自癸亥冬奉命由江浙海滨帆风,道过淮阳。其时,冰凝木落,驿路匆忙。虽未及细详其疾苦,而闾阎苍凉,川途落寞,已大非当年景色,心窃异之。及南郡事竣,渡江而北,以次将历朐山,时已甲子春暮。榷关马公讳士贞者,访余于旅舍,备述榷务艰难之况,抵掌至夜半,甚而泣下。时同事副都宪呀公、少司空金公辈,莫不闻而嗟叹之。
昨秋,榷使届期,荷蒙睿眷,特简是任。余小臣,身殿计曹空,历年所碌碌,无所裨益,方日以素餐自惧。顾此繁剧,其何能胜任而无愧乎?而乃湛恩汪濊,又不得畏难以诿谢,惭惶跼蹐,每切前车之恐。然窃谓竭尽心力,虽津梁疲敝,或不终至于颠踬也。自下车以来,阅历备细,始知凋敝之故,由来已久,非一时浅见所得治者。
盖关市之设,非可以束缚驰骤也。上之人必慈祥宽厚,通羁旅,厘顽谗,声称遐迩,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辏。其或诋严网密,捐弃旧章,则上下相遁,胥吏舞文。为商贾者,惟恐遁迹之不远,亦何财币之得入乎?况淮自三关归并以后,赋额既重。而漕渠一线,春则运舟相阻,秋则涨水为患。加以西设凤关,东开海禁,向之鼓棹而来者,皆纷出他途于不可问。今即加以宽恤,与以便安,犹或徘徊而顾虑,其可深文酷烈,峻剥苛求,使民之闻之皆裹足而不前乎?比年来,额赋匮乏,良有以也。
余洗心剔虑,仰承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数月间,方略教导,禁奸止邪,不啻舌敝耳聋,而川途萧瑟依旧,梯航未集,吏胥之舞弊未尽熄,商贾之悦服未尽遍。意者制欲随时,今于因革之宜有未尽合欤!爰不揣鄙拙,自公之暇,准今酌古,笔为成书。虽朴率无文,贻讥大雅,而其中赋法之源流,(讥)[稽]征之利弊。后之莅至者,展卷豁然,自不为胥(隶)[吏]所蒙,尤冀加以鸿裁,力行善政于久远,将见熙熙攘攘毕出于途,而朝廷有丰裕之庆,道路有歌颂之声。使隆盛之规,自今复观焉。此余之志也夫。
《淮关统志》序
长白伊龄阿
政令之成,凡所以为国家计者,必谨守定规,仰副主德。我朝深仁厚泽,浃洽群生,设关津以惠商旅。其于条例模范,无不钜细毕陈。而阜财解愠之休,又存乎司榷者之宽严互济。
阿奉简命督理关务,早夜图维,思期报称。复念先大夫旧莅章程,至今相隔数任,未免有久而变迁,应行酌定,以复旧制之处。苟能尽职,即所以慰先大夫于九原也。凡属因循流弊,留心体察,裕国恤商,冀全两美。
粤考《周礼》,凡货之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司关之职,煌煌有典矣。旧有《关志》,历经数手,非不详且尽也。但日久漫患,而其规则之随时变易者,未尽条备。夫令不出于划一,则舞弊易生;事不极其详悉,则规为不久。爰访延儒宿,详考旧典,增益新规,定为一十四卷。分门别类,首列《图考》,如画沙聚米,一览而见也;次《建置》,如梓材堂构,悉数而知也;次《川原》,相地势也;次《乡镇》,度途轨也;次《关口》,扼要所也;次《令甲》及《则例》,典要所存也;历任榷使,次记之;《公署》,又次记之,重其任,壮其观也;再次之以《经费》,量入为出也;又次之以《文告》,俾法制昭晰也;次及《古迹》,因胜地也;次及《人物》者,所谓地灵人杰也;终之以《艺文》,有典有则,风雅赓续,而榷政大备矣。夫郡邑之有志,所以表劝惩;关榷之有志,所以昭法守。其体则殊,而其用则一。上下千有余年,举凡有利于商而无亏国课者一览焉,而是则是效,则法守之所在,即劝惩之所在也。
昔先大夫莅斯任,蒙主上深眷,四载勤劳,擘画周至,迄今遗爱犹存。阿再莅斯任,自维凉薄不能嗣续前型,有忝厥职,乃成《淮关统志》,用付剞劂。刊成,遂述其梗略,以俟后之督是关者知原原本本,有始有末。胥吏不能起弊端,商民不敢行黠诈。是为序。时乾隆四十三年。
《淮关统志》序
关榷之志之简于郡县者,以风土之责在郡县也。续志之异于修志者,以规模仍乎前而继述列于后也。余是乘之续,始于乙丑春而成于冬,盖敢言续而未敢言修也。余幼随先中丞任,由山左历江右,见所莅之地,莫不整躬率物,兴利除弊。于郡邑各志,咸随时修辑。任方伯时,曾摄篆九江,惠商恤旅,洵能囊怀民物,不苛不阿。先德克绍,余用是惴惴未敢忘。厥后备员内府,趋直禁廷。甲子春季京察一等引见,蒙恩记名,以关差道府用。孟冬中旬,恭膺简命,督理淮关。莅任之始,详绎关志,条例规模,巨细毕举。窃维榷政,其要在于存恤商船,剔厘弊窦,宽猛相济,赏罚适中。余夙夜图维,殚竭心力,仰体皇上恤商爱民之至意,恪守前使旧章,谨遵先人庭训。视事匝岁,课额丰盈,商情踊跃,幸勉陨越焉。
惟《关志》自前榷使伊少司空于乾隆戊戌年纂修以来,迄今将及三十载。其中《古迹》、《川原》,尚无容增损;而《文告》、《则例》,则有随时之变通;《人物》、《艺文》亦备后来之宏富,固有不能不增订者。余于公余之暇,搜罗各条。凡有关榷务者,删繁就简,续于旧志各门之后。孟冬报满,荷蒙皇上天恩留任。正欲力加参考,季冬复荷恩纶,简命巡视长芦,羝有期,率以告竣。计斯乘之成,时日既促,搜访未深,挂漏之愆,自知不免。后之同志者,倘借丘陵以为泰岳,由是博辑而引申之,其足以成余志之未逮者,余窃于斯乘乐观其美备焉。是为叙。
嘉庆丙寅正月上元后三日襄平李如枚撰
续纂淮关统志衔名
初修
钦命户部郎中督理淮安钞关税务加一级杜琳
重修
钦命奉宸苑卿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兼佐领加一级纪录三十八次伊龄阿
重修
钦命内务府郎中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佐领衔调任长芦盐政加六级纪录八次李如枚
续纂
钦命督理淮宿海三关税务提督南苑奉宸苑郎中兼佐领加一级纪录十四次元成
委员
笔帖式常恩
笔帖式锺秀
笔贴式吉暲
续纂淮关统志凡例
一、康熙二十五年,榷使杜琳踵明季《关志》撰成《淮关统志》十卷。图考、纶音、令甲为一卷,建置分钞关、常盈仓、税课司、清江厂、官制、职役为一卷,川原为一卷,形胜、淮关八景、关口、淮仓所属州县、徐仓所属州县、淮厂征收、折夫、地方闸坝、津梁、里程为一卷,公署为一卷,部使、杂录志、古迹、寺观为一卷,艺文为四卷。附移文、告示、则例。此杜志之体例也。
一、乾隆四十三年,榷使伊龄阿修《淮关统志》十四卷。图考一卷,建置一卷,川原一卷,乡镇一卷,关口一卷,令甲一卷,则例一卷,榷使一卷,公署一卷,经费一卷,文告一卷,古迹一卷,人物一卷,艺文一卷。内删杜志第一卷之纶音,而以令甲门移在六卷,易第四卷之形胜名目,分闸坝、津梁、里程,益以津渡为乡镇门,分关口为一门,列文告为一门,列则例为一门,易部使为榷使门,分古迹为一门,益经费门、人物门。此伊志之体例也。
一、图考,为淮关之形势,不可少也。仍伊志之旧,首列图考。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列入,以遵王制。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旧日勅书,以志淮关有志之缘起。因增列纶音,次图考。
一、仪注,为榷使到任之始事,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次纶音。
一、令甲,皆榷使在任之所有事,一到即宜披览,不可后也。因仍移列于前,次仪注。
一、建置,类记榷政之典要,非日日常行之事。因仍杜志,移次令甲。
一、则例,为榷政之设施,须在在查核。因移次建置。
一、经费,纪榷钞之出入,须时时稽算。因移次则例。
一、关口,悉关部之所辖。因移次经费。
一、文告,为宣明令甲、建置、则例、经费之用,示谕关口之文,执笔者半属胥吏,非经国大业,且因宜改易,不足以示来兹。杜志附艺文,固非;伊志另列一门,较是。今亦间列一二,次关口。
一、伊志改杜志部使为榷使名目,仍不雅驯。今易为题名,移次文告。
一、列图考,但不附卷。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增复,以遵旧志。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杜志所载勅书,以志缘起,爰为卷一。
一、仪注,为榷使之典文,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附纶音。
一、伊志更杜志部使为榷使,今则易为题名,而卷仍第八。
一、是书意主续纂。其无庸续者,但存伊志,如川原、乡镇、公署、古迹是也;其纂者,如建置、关口、令甲、则例、题名、经费、文告、人物、艺文各门。俱分次伊志后。
一、是书之成,为期甚迫,且非初创,无事更张,故卷数名目,大概如旧。
淮关统志图考
《关志》之有图,其来旧矣。盖以关山川谷,形势有分合之殊,界限有彼此之别。笔诸纪载者,既已务详其实,而求诸迹象者,苟不备指其处,则持筹税务者,何从而得其脉络分明、瞭如指掌乎?淮关,自归并宿、海以来,绣壤错出,几及千里,辨识尤非易易,用是合三关而总为一图,复分三关而各为一图,不厌详审,著明总期,便于参阅考订耳。至大关雄踞通津,制度适得其宜,公署既遭淹没,规模为之顿易。而署后观音庵,向属淮关香火。被水之后,现复鼎新,故亦各附一图,以示来祀焉。
《后湖图》识此标题为点校者所加。
谨按:志书所载淮安关署有怡园焉,厥后荒废。今之爱莲亭、观音堂即其故址也。署后尚余荒陂一区、松柏数本,时有牧儿邻妪浣衣涤米,几成村墟。迨前关部效公述堂于光绪十有五年来司榷事,慨捐廉俸,始培圩土,浚陂水,种竹养莲,栽桃补柳,北圩之上更筑放鹤、含虚二亭。陂之南苫盖退省草堂三间,统名之曰后湖焉。绅于廿有一年春到官,则见花光共竹色争妍,柳线与荷钱成趣。暇则排遣于其间,时极公退幽居之胜概也。兹就搜辑题名,补印志书,爰命老吏王垲绘成一图,补刊于旧图之后,以志效公之经营,俾垂久远云。
光绪乙未秋七月清淮榷使文绅记并书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一纶音
淮关统志卷之一增列纶音
谨按:杜旧志本列勅书一道,今仍纂入,冠于卷首,俾莅政者开卷之初,仰见圣朝整饬官方惠爱商民之至意。仍列杜名,以志《淮关统志》之缘起焉。
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勅户部郎中加一级杜琳:兹命尔监督淮安钞关税课,兼管淮安仓、清江厂。税课米麦、闸座抽分,首在禁暴惩奸,约束衙门官役,使恪遵法纪,无致作弊生事。凡一应经过舟车,装载物料,例应输纳税银,如有隐匿不报,倚恃势豪,包揽侵扣,致亏国课者,无容徇情,照例拿究治罪具奏。原设地方巡逻员役,须选委得人。科征则例,照部定规,不得任意增益,借端勒掯,以致耽延日期。不许免各官势要之税,掊剋细商。若事发,定行重治。岁季应解课银,如期凑发,不得迟误。该仓岁入岁出之数,谨按:以上六字今作“项下应征商税等银”。务须稽考精详,均平出纳。谨按:以上四字今节。严绝侵盗守候使费等弊。谨按:以下九十二字今节。仍将仓、厂修葺,会同该管巡抚转行督粮道并所辖府、州、县正官及管粮官,除遵例蠲免钱粮外,应解本仓粮数,造册呈送,各依分数,严限催征解完,毋致拖欠。如有玩怠捏报及延捱不完应察追者,先行察追;应参奏者,移会巡抚指名参奏。以上今节。兹仍从其旧列入者,重其始也。其清江厂修造漕造之事,毋得干预,二衙门收税书役尽行裁去,出差监督,该督抚不得管辖。其王公文武大小各官家人强占关津,任意往来,不容商民贸易,欺压诈害,并兵民商人指称各官名色借端欺压,该监督严拿报部,照律处分。如有地方恶棍扰害商民,讹诈强霸地方,不时严查拿惩。有抗违者,指名报部,照光棍例治罪。该监督将衙役家人不行严禁,任意苛索,将监督照罪之轻重处分。如有私自违例,往返差人,干预地方事情,扰害商民等弊,该督抚据实指参。该差一应收放钱粮数目,俱各照例造册报部,差满之日,回部考核。果著有勤劳,方准复职。尔受兹委任,须廉洁任事。如或徇情受嘱,贪黩乖张,脧削商贾,必从重治罪,决不宽宥。尔其慎之。故勅。
增列仪注
手握王章,口含天宪,质旁在上,敢不敬诸。
上任仪注
渡黄时,穿便服,祭河神。至清江万柳园,督、河两院请圣安。至百子堂,委员官赍印到,穿朝服,跪接受印,用采亭,将印敬谨安放,抬在舆前。至仪门,行一跪三叩首礼。至大堂,望阙谢恩,行三跪九叩首礼。礼毕,升座,茶房鸣点,报班齐击鼓,五鼓,报开仪门,升炮,役。三鼓牌,门吏报文武官进,报吉时,跪禀:“上任大吉”。请印,用印,拜印,行礼如谢恩。升座,各员弁吏役等叩贺,毕,退堂更衣,穿补服。祀宅神、灶神、库神、马神、二帝祠、关帝殿、福神祠。礼毕,肩舆上大关,祀关神。登楼,开关,放关大吉。
拜本仪注
穿朝服,吏捧本导引前行,至大堂前,升炮,吹奏。拜本,行三跪九叩首礼。礼全,巡捕官捧本,升炮,鸣锣开道。起本,升炮,掩门题本。
卸事之前一日,将印封好。次早,委员赍送去后,出署迎见新任。请圣安毕,即便长行。
出鞘仪注
升大堂座,茶房鸣点,报开仪门。奏乐,升炮,出鞘,解饷役在二门旁报数,出鞘匣毕,领解员吏役叩禀起行,鸣点掩门。
封、开印仪注
封、开印,发三鼓牌,升炮,穿朝服。吏请勅印前引,升大堂座,仪如上任。六级封印,拜印,升炮。礼毕,仍升座,仪如上任。茶房跪禀堂事毕,退堂,掩门。
接征仪注
穿补服,祀库神。升座,开门,文武官员吏书人役参贺,退堂。祀二帝祠、关帝殿、财神殿。礼毕,上大关,祀关神。登楼,开关,放关。
接诏勅仪注
凡自京赍来勅书传到,赍勅钦差入境之日,用采亭、鼓吹。执事前往百子堂,穿朝服,跪于道旁,迎接到署,供奉行礼,进署开读。至督漕、河院分送。诏勅系外省衙门委官赍送,有从南来者,有从北来者,并用采亭。执事前赴百子堂或翁公祠迎接。穿朝服,在署大堂跪接,二堂供奉,行礼如谢恩。内署开读。凡遇钦赐物件,并照此。
朝贺仪注
十月初六、十日恭逢圣节。五鼓,穿朝服,不升炮,不吹奏,不鸣锣,至百子堂门外下舆,步进万寿宫。朝贺,行礼。礼全,演戏毕,回舆,仍鸣锣开道,吹奏,升炮。
每逢元旦长至,朝贺如前仪。届岁除,自二十八日起至正月初四日,穿蟒袍七日。逢小,逮二十七日穿起。
日月食仪注
恭逢日、月食,穿素服,在于大堂救护。初亏食甚,并行一跪三叩首礼。复圆,行三跪九叩首礼。
至各庙各神拈香祀祭仪注,有一跪、二跪、三跪不同,期日亦错出,自有书吏随时禀请,不具载。其余近关各庙,不系仪注者,拈香与否,各随关使自夺。
续纂淮关统志 卷二建置
淮关统志卷之二建置
《周礼·天官·太宰》:“以九赋敛财贿”。“七曰关市之赋”。又“太府掌九赋之贰”,“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地官·司关》:“司财货之出入”,“掌其治禁,与其征廛”。“国凶札,则无关门之征”。凡于抑末之中,时寓宽恤之意,亦示以不得已也。范文正公曰:“与其取于民,莫若取于商,则征商宁有病哉!”顾古法虽未尽湮,而今制则随时异,乃志《建置》,而沿革系焉。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算商贾。元狩四年,初算缗钱。
后周闵帝初,除市门税。
隋文帝受禅,除入市之税。
宋(恭)[孝]武大明八年,诏自东晋至陈,西有石头津,东有方山津,各置津主一人,并十分税一以入官。淮水北有大市百余、小市十余所,各置官司收税。此条按时间顺序应在“后周闵帝”条之前。
旧志云:淮北收税始见于此。
唐高宗武后长安二年,凤阁舍人崔融上议,请免关市之赋。
按:崔融疏议有所谓此津才过,彼铺又止,非惟国家税钱,更遭司事者僦赂云云。盖彼时商贾之税,所以充国家之用者什一,而所以资奸人之侵渔者十常四五也。
德宗时,因户部侍郎赵赞请,诸道津会置吏阅商贾钱,每缗税二十,以赡常平。因属军用迫蹙,亦随耗竭,不能备常平之积。
文宗开成二年,勅淮泗通津,向来京国自有率税,颇闻怨讟。今依武宁军节度张延赏奏停,其所置官司悉罢。
宋太祖建隆元年,诏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毋得发箧搜索。又诏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毋得擅为增损。
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用度所出,未遑削除。征算之条,当从宽例。宣令诸路转运使,以部内州军市征所算之名品,其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真宗景德四年,诏京东、西、河北、陕西、江淮南民,以柴薪渡河者,勿税。
仁宗时,诏常务税课取一岁中数为额,外羡勿增,仍毋得抑配人户,苛留商贾,求羡余以希赏。
徽宗政和二年,宫观寺院臣僚之家为商贩者,令关津搜阅,如元丰法输税。
元太宗始立征收税课。
世祖至元七年,定三十分取一之制。二十二年,增商税。二十六年,大增天下商税。
邱文庄曰:《元史·食货志》:其利最广者,盐法、茶法、商税、市舶,四者又有额外课,凡三十二则,谓之额外者。岁课皆有额,而此课不在额中也。
明
宣德四年,令南京至北京沿河漷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上新河客商辏集处,设立钞关,收船料钞。时廷臣以钞法不行,奏征天下官民客商船料钞,差御史及户部官监收正余银二万二千七百余两。淮之钞关疑立于是年。
正统六年,罢。
景泰元年,复。
成化元年,罢苏州、淮、扬等处收船料钞。七年复设。
八年,罢各处钞关,差官令府委官监收船料钞,至弘治五年止。
弘治六年,定例:专差南京户部一员,一年更代,不许再委。
嘉靖九年,令各钞关主事,凡遇差满,须待接管官员交代,方许离任。
四十一年,奏准淮安等各关主事监收岁额定数外,务将余饶悉入公帑。
隆庆二年,各处钞关主事各铸给关防,撰给勅书。所属司局衙门等官,该关差满,备开贤否送部,咨送吏部考察。
万历初年,仍宣德之旧例。
天启三年、五年、七年,崇祯三年、八年、十二年,两朝累加辽饷银、新饷银,代补盐、桃二邑误派辽饷银,又新增饷银、练饷银诸名色不一,约加征银五万余两。
国朝
顺治二年乙酉,照前明例设立钞关,驻扎板闸,为户部耑司衙门,至差遣满、汉官员督理。国初为制不一,详载《榷使》之首。
顺治三年,定照万历初年《会计录》原额征银之数,将天启、崇祯递加饷银减半数目。详载《令甲》。
顺治八年,督关石特库,于正额外,征解溢额银两。九年,奉部札准以为例,嗣后有节省铜斤水脚银两。
景山兴庆阁教习艺业处公费银两、帮助翰林院庶吉士银两、解抵光禄寺行户拖欠银两各数目,详载《令甲》。
康熙二十五年,因淮关额内办铜不敷,遵奉部文,每年加额银万余两。
雍正年间,各关尽征尽解正额有定,盈余无定。凡遇年岁丰稔,货载络绎,所收盈余,间有浮于正额者。
乾隆十四年,奉上谕:关税正额盈余比较,总以雍正十三年征收数目为例。
乾隆十九年,又经部议,以本年收数比较上年银数,以别盈绌。
乾隆四十一年,复奉上谕:仍以雍正十三年数目为定例。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钦奉谕旨:扬关、淮关、凤阳关税课,节年比较短绌,着以上三年数目比较。备载《令甲》。
常盈仓在清江浦,旧有《仓志》详其事,今不可考。
三代封建,有贡无漕。秦时,凿渠运漕,乃用漕之始。
魏司马懿通河渠江淮以饷军。石虎以输挽劳,岁取百万斛入中都,余听民输水次。
北魏经略江淮,自白马津至陈郡,水次置仓凡八,随便收储,应济漕用。
隋文置四仓,又募民能漕砥柱达陕仓者,免征戍四年。
唐开元十八年,裴耀卿曰:南人不习河险,雇师烦费,秋涨守候。若置河阴、太原、永丰等仓,使南舟不入河,河不入洛,水通则舟行,水浅则留仓以待。后三年行其策。
宋制:淮南输泗州,江南输真州,两浙输楚州,名转搬仓。
明
永乐时,漕俱民运,乃置淮、徐、临、通四仓,以便转输。常盈仓,即淮仓也。平江伯陈瑄建天字号仓百余间,差户部分司一员管理。
宣德二年,令军民并运,酌远近输要仓。自淮运徐,自徐运德,自德入通州,号“支运”。五年,以周忱、陈瑄请,令江、浙、湖运至淮安或瓜州水次,加费耗,兑与卫军代运,淮北兑与附近卫军,亦如之,而淮、徐、临、德四仓,岁收七十万石。
成化七年,都御史滕昭请罢瓜、淮兑,令附近卫军就本仓兑,加贴过江耗,视远近以差,并淮、徐、临、德民运亦行正兑。由是军运直抵北、通,而四仓转运之制遂罢。其时号“轻赍车”,在卫所支月粮出运给行粮。
嘉靖四十五年,水灾,用匮,知府傅希挚建议,抚、按题准,以过坝杂粮比照瓜洲事例,每石征银一厘,抵补税粮之缺。
隆庆中,水灾益甚,增广前例,有脚抽、斛抽、济漕三项,并前为四,名曰“四税”。杂粮税出自客商,脚抽、斛抽系脚、斛人脚价工银,济漕系抽牙用。
万历六年,御史方万山建议裁去脚抽,虽名“四税”,实三税而已。
万历八年,抚、按以厘弊通商情由,将淮安府所属本府征收“四税”题归管仓部司。
国朝
顺治十三年,总漕蔡士英题定,将本仓额征淮、扬、凤、常四府属麦折银两改为半折均平,将所存廒座堆贮半本小麦额,给庐、凤、淮、扬四府各卫所官丁行粮之用。
康熙四年,将徐州广运仓额征宿州、泗州本色小麦,改解淮仓,给发长淮、凤阳、宿州、邳州四卫行粮之用。
康熙九年,将合肥、江都二县本色凤米,改解淮仓,将宿、泗二州本色小麦改解凤仓。
旧志云:淮仓之设,原(访)[仿]唐宋旧制,为转运漕粮积贮之所。自漕用军运,直达京、通,而此仓止贮行、月米麦给军。管仓部司每年按额收给,例有考成。嗣准漕督帅奏淮安十里三关之议,将淮安仓归并淮关,则淮府征收所属四税、商税并灰契小税等项,俱为抽分,部差不另设管仓之员矣。
清江厂
明初,差工部分司一员驻扎清江浦,督造运船兼管闸座。设抽分厂,凡船料、梁头、竹木、灰石等项,三十税一,以为供造漕船之需。
国朝顺治二年,改南京厂为江宁厂,直隶厂为江南厂。后将凤阳、江南二厂归并淮安船政同知,裁去扬州同知。
康熙九年,经漕督帅题准,清江厂归并淮关,将江宁厂拨付江宁府管粮同知管造,淮安府同知遂隶漕院提调,非关部所属矣。
厂例向定南自南锁坝,北自清河口,停泊报抽,船始放行。其漕造者,为抽分,为北钞,为余羡,约略岁额征银二万两有奇。
顺治年间,奉部札加额银一万两。其兼济河工者,一曰由闸,凡出口、进口空重船只,并装卸过坝船不由口出进者,分别丈尺纳银,旧系淮安府征收。一曰石价,照例计尺纳银,旧系中河分司征收。一曰梁头,凡里、外河装卸重载船,并出进口重载船,计尺纳银,旧系淮安府征收。一曰扣利,抽客商南北货物至清江浦发卖者,向系河厅征收。其折夫一项,原征于山阳、安东、清河、宿迁、海州、大河卫、盐引所七处,牙侩输纳。于康熙六十一年豁免,归于关项拨解。其由闸、石价、梁头、扣利四项,并淮仓四税、灰契小税等项,于雍正七年经前监督年题定则例,大钞船只改照客贩计石征收,俱在关项下征收客贩银内拨解,清款不分名色,另征矣。
宿迁关海关庙湾口此标题为编者所加。
淮安关统辖有宿迁关,有海关庙湾口。
宿关旧属淮徐道兼理,自雍正五年,准广东总督孔代河道总督齐口奏,淮徐道有经管河工河库之责,最为紧要,不能分司税务,请择就近贤员赴关管理。奉旨:交与年希尧兼管。
海关庙湾口,向系江海关分口。旧例:船料、梁头则属淮关,客商货税则属海关。自雍正七年,经总理户部事务和硕怡亲王等折奏,江海关设立。上海县距庙湾几二千里,请将该口岸货税照宿关之例,归并淮关征收。奉旨依议。
续纂建置
嘉庆四年三月,钦定淮安关盈余十万一千两,海关盈余二千二百两,宿关盈余七千八百两。其三年比较之例,永行停止。备载《令甲》。
九年六月,钦奉谕旨:淮安关酌减盈余额数,着定为十二万一千两。钦此。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三川原
淮关统志卷之三川原形胜附
沿流习坎,丽乎方舆。守关者,无疆宇之责,川原非所计也。然原委不明,则东南西北未能会通。而凡舟楫之所经历,货殖之所由来,其有系于赋税者,宜轻宜重,将何由稽验乎?故淮郡素称泽澥,涓流巨浸,笔不胜纪,而非贾舶所往来者,概从其略。志《川原》。
黄河
河自昆仑蜿蜒而来,万有余里,从高注下,水流峻激。故所至崩溃,中土屡蒙其害。禹治水至于大伾,即回流北向,溯钜鹿而去,黎阳以东无河患也。班固云:商竭周移。盖自周定王五年而河徙故渎矣。至是,九河既湮,而入海之道变迁不一,然犹未闻其南徙也。迨汉武有瓠子之歌,魏文有金门之役,而河道渐南。《郡志》引邱濬之言,谓黄河入淮始于宋熙宁之朝,亦一证也。故黄河北流,则由直沽以入北海;南流则自延津、封邱而下,达徐、邳,乱洸、沂,奔流于清口,与长淮交会。而淮水入海故道皆变而为浊流,亦由来久矣。自元讫明,东南挽漕,多由海运达京师,黄河无与焉。至永乐九年,尚书宋礼浚会通河,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中分,北达卫水,南出济宁而运道通,遂罢海运,专命平江伯陈瑄大疏江南运河。由是粮艘南自仪征、瓜洲二江口入运河,出河口,由黄河入会通河,过临清,渐达于京。而自清口以至邳、宿几三百里,为南北咽喉之地。板闸居其南,舟航漕贾实攸赖焉。但河舍故道而来汇于淮,二渎相持过郡,溜急波狂,其势汹涌,最为险要。乾隆三十九年,秋水盛涨,即有老坝口之漫溢,板闸适当其冲,关署、民居,悉遭淹浸。
虽经旋即堵筑,完固如常,而清、黄交会之处,往往清水势弱,黄水势胜,清不足以敌黄,每多黄水倒灌之患,啮堤冲闸,在在堪虞。其所以上廑宸衷者,已非一日。康熙三十八年,圣祖南巡,阅视河工,首见及此。特命开挑陶庄引河,俾黄水远避清口,以除倒灌,诚至计也。缘当日施工未得其宜,屡挑屡塞,后遂以为功不易,就置而弗论。仰蒙我皇上圣神默运,洞灼机宜,以陶庄引河不开,终无救清口倒灌黄流之善策。乃命督臣高晋、河臣萨载,悉心相视,测量得实,复经睿虑周详,参酌指示,乘时兴工,五阅月而河成。放流之后,新河顺轨循行,直抵周家庄,始会清东下清口,较昔远五里。其旧河口,则筑拦黄坝以御之。复于陶庄积土外添筑新堤,以防外滩漫水。又于新河头下唇添坝一道,为重门保障。并以河神默佑,迅速功成。爰即新口石坝,特建崇祠、御制碑,勅石垂远,以昭明贶。从此淮、黄两不相竞,永无倒灌之虞。而堤岸巩固,黎庶乂安,将千百世下,咸享安澜之福矣。
外河
一名草湾河,即黄河也。黄河以外称,以运渠在内曰里河,故以此为“外”,乃就清口以下之河而言也。其在清口以上则谓之北河,以其自北而来,且以别洪泽也。黄与淮自清口交会,合注而东,经关北,过郡城后,计五十余里,里俗皆称为外河。今陶庄引河已成,黄水至周家庄始与淮会,去清口远矣。其名草湾者何?先年海口横沙,黄、淮下流势缓,尝苦浅涸,每水发则有泛滥之虞。万历四年,兵备道舒应龙议开此河,止分故道之半。其后,草湾南滩水缓沙停,河水尽归草湾,故又曰草湾河也。由是奔流达于安东,越百数十里,抵云梯关入海。凡鱼盐贩脂之属,由新安、安东来者,皆出于此。其若从北河、洪泽而来不入运河者,亦多转至于此。自昔清江未开,尝于郡城后沿东设仁、义、礼、智诸坝,引乌沙旁渠之水以达坝,而里、外河相隔仅百十余丈,凡运漕以及商货,或达外,或入里,俱需陆盘而度。今诸坝久废,而清江草湾则犹用盘运焉。故外河虽有波涛之险,而贾舶殊络绎也。
西河
西河者,亦即黄河也。河自徐、泗以来,出于邳州之西,故里俗皆呼为西河。凡伊洛之舟溯黄河而来者,总由于此。由是而或达安东,或入运渠,且有不至关口,即于宿迁、桃源以及诸路盘卸者,为道不一,而惟长山为扼其要耳。
淮水
桐柏县西胎簪山之阴有泉曰“淮井”,伏流东二十余丈,泉眼遂多,出水自县城绕北门而东,有山曰“桐柏”。淮水出其南,禹导淮自桐柏即此也。其水惟东向,故信阳、新息而下,皆淮之所经。至鹿上,则汝水北来注之。鹿上者,杜预所谓汝阴原鹿县也。中州伊洛之舟咸由汝以达淮焉。又东至于寿春,则颍水注之。又东至于凤阳,则濠水、沙水注之。此皆原于汴梁,远商巨贾所往来者也。其若青、陂、渒、谷诸水,或由北而达,或自南而入,所通不一,而濠梁实居淮水之要。四方贸易者,山摇楼橹,毕出于途。古所称江、淮、河、海,天之奥府,其凤之谓。夫由是众流会合,纳于洪泽,潏湟漭沆,广百数十里,而出清口以东,会黄入海焉。其趋运河以达于关之前者,淮之枝水也。若洪泽之东南隅,别有一枝,旧无洪波之险,即所称周家桥者,据板闸之上游,从来为南河贾客所乐趋焉。康熙初年,筑堤坝以防险,而盱涧之奸民,因强淮上之商盘坝陆运,车载骡驮,攘攘不绝,至今费司榷者之隄防甚矣。
洪泽湖
去关南九十里,俗所称南湖也。昔辛谠为贼将李圆所迫,夜逾淮,岸驰三十里至洪泽,见戍将郭厚本,即其地矣。宋魏胜运粮至此出闸。其湖南至濠界,北抵山阳,湎涎百二十里,一望渺然,东西距八十余里。每值淮水涨溢,洪波奔湃,冲闸决堤,扫荡莫测。以故自北而东,则筑高家堰,以捍其冲;由东而南,则建高良涧滚水坝、周家闸,以杀其势,使循归清口会黄以入海。而通济闸则居清口之左,故黄、淮之水皆灌入漕渠,而淮水居多。其近闸数里名“滥泥浅”。时遇淮水稍平即淤,泥泞限舟不能行。今陶庄引河开成,黄水已不与淮水争道,而淮得畅流出口,则此患自除。惟是湖中偶遇盲风疾雨,则惊涛拍天,往往覆舟折樯,为商民之害。且中有神称“罈相公”者,无所考订,传之篙师之口,颇著灵异,商民至此必祷祀之,能为顺风。故占商船者,每以西南风为验。盖西南为淮水之口,风正则淮上之舟一帆而北,否则经旬阻隔,方以不至覆溺为幸。其艰险若此。所以周闸未闭时,大概由淮口傍南,循老子山沿堤岸而去,最为民便。其西更有一水,由泗州历睢宁、桃源之南而来,为白洋镇后湖,中多渔舟,所以迎北贾之达凤者也。
按:淮流至龟山益折而北,又二十余里,乃挟七十二溪、五十二湖之水汇洪泽湖,出清口,过山阳,历云梯关入海,犹不失禹行之故道。自康熙初年,因归仁堤屡决,有开周桥闸者,淮水大泄,而黄遂逆入清口。又挟睢湖等水,从归仁决口入洪泽,直抵高堰,冲决翟家坝,流成大涧九条,泗人利积水得泄,扬属奸民利私贩直达,互为掩覆。因是淮扬岁以灾告,而淮关钞税亦多越漏之弊矣。自河臣历奉圣谕修筑高堰,堵塞六坝。近又开通陶庄引河,使黄水越旧口而东下,让湖水得以畅流,则上不致有吞啮堤堰之虞,下并可得刷通运口之利,运道大通,而商贾倍增踊跃矣。黄、淮虽所历者远,所系者大,而在关言关,于税务不为尤赖欤。
运河
《春秋》:吴将伐齐,于邗江筑城穿沟,通江淮。注云:东北通射阳,西北至末口入淮。是淮之通,实始于吴矣。按:杜预言,由江达淮之粮运道可通,非谓江水入淮也。末口者,今北辰坊之北,闸出淮城之艮隅者也。其道或通或塞,变更不一。魏司马懿用邓艾策,通河渠江淮运漕以饷军,而漕运实由于此,然犹非今之运渠也。宋转运使乔维岳开故沙河,自郡城西北迤逦转于西南,几五十里,直达清河口。元兴因之。然时因东阿、临清未开,皆从陆路搬运,颇觉劳费,以故终元之世,河漕仅十之二,而海运居其八也。明永乐十二年,山左南旺既通,遂罢海运,命平江伯陈瑄专理河漕。于是,傍故沙旧道开渠置闸,以资蓄泄,板闸其一也。时以黄、淮入海平易,水乃西注流出清口。自海口沙渍,黄、淮泛滥,反灌入渠,溜波冲激,时受其患。每岁漕艘未有不虑出口之险,而衔尾舣棹,自春徂夏者,板闸关居其左,凡商贾舟航,必伺漕艘之间,所以来往实艰,非留心催趱,几致阻绝。今黄水已无倒灌之患,淮水自得安流,其险当渐平矣。
中河
东南四百万漕粮,由江涉淮,入黄河,进董家口北上。康熙十六年,因河决清河杨家庄,运道阻塞。总河靳公辅开中河一道,自清河旧县西仲家庄起,建金门大闸一座,又于拦马河之西加挑运河二十余丈,筑成两岸堤工,上接张庄运口并骆马湖之清水,俾重运粮船既出清口之后,于黄河内止行数里,即便由仲庄闸入中河。则此河既泄黄涨,又能使各船避黄河之险溜,行有纤之稳程,于漕艘估舶均有便益。嗣经总河于成龙、张鹏翮叠次改置。四十二年,复奉圣祖谕,以仲庄闸紧对清口,有碍行运,令改从杨家庄出进,是不独粮艘称便,即商货由直、东二省过南阳夏镇而来,与南货由兹而去者,俱乐通行无滞矣。
清江浦
旧属山阳,今属清河。明平江伯陈瑄开凿运渠,建堤置闸,以司蓄泄。两岸沿堤居民数万户,舳舻丛聚,为南北之咽喉。万历十六年,因伏秋水溜,漕舟上闸,难若登天。于是,沿各闸旁俱开越河一道,置小闸口,水涨则分其势,水小则堵塞以归正闸。其制甚善。然惟清江浦至今存也。
永济河
去关署南二十里,一名新河。自运河西杨家庙起,上达武家墩。明万历九年,总漕凌云翼开挑通漕,避清江浦黄河啮堤之虞。及清江筑堤,运艘仍旧由故沙河出清口,而此河并存。
古沟
近月城南二十里,周家桥往盱眙路。
富陵湖
在清河县界,洪泽镇西。其原出盱眙塘山下,冈阜重叠,溪涧萦纡,凡四十里。水自高而下,至刘家渡入于淮。其中多渔船,旧例每岁委官量船纳料,以备县间鱼油翎鳔之税,额银止二十七两。正德年,知府薛斌金招徕逃亡,改料于里甲办纳,听民自采。今则混一于洪泽湖而莫辨矣。
大小清河
二河在清河县界,即泗水之末流。源出泰安州,经徐、邳至县西北三汊口分流。一由旧治东北入淮,为大清河,今久淤塞;一由治东南入淮,为小清河,即向来黄、淮合流处也。乾隆四十一年,陶庄引河挑成,将旧河口筑拦黄坝,堵御黄水,至周家庄始与淮水合流,不入小清河矣。
白洋河
自西河以下过宿迁四十里,即称白洋,约百二十里达桃源界。上通虹县汴河,下达黄河。巨津弥漫,望之如洋,为舟航要路。邹缉所谓“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上多估客”是也。
骆马湖
明初,海运劳费,用高老人白英策,筑戴村坝,遏汶上之北入坎者,截洸筑堤,遏汶上之南注洸者,始以全汶注南旺,六分北流出张秋,四分南流出天井。筑分水龙王庙,置南北闸三十有八,以时启闭,而河漕自此可以一苇北向矣。嗣以河决沽沛,横波截流,乃议开新河,起南阳镇,百四十余里至留城口,至今赖之。其功成于尚书朱衡,故李攀龙、王世贞俱作诗以颂之也。于是,南开泇河,以接新河。天启初,以王家集、磨盘庄等处溜水阻运,漕储道朱国盛又议于董家沟、陈窑沟二口入骆马湖,抵泇河而上,更名为通济新河。然湖水宽旷,时有风浪之虞,且浅深不一,深者莫测其源,浅者水不盈尺。故康熙年间,又开皂河以通漕运,其余舟楫,间亦出此,亦一方之利泽也。
皂河
去宿迁县西北四十里。源本县港头社,下流入泗水。以土色黑,故名。自康熙十九年,总河靳公挑浚兹河,接泇河口达黄河,以通北运。至今商民颂坦途焉。
中涟河东涟河西涟河
中涟在安东县治北三里。北通官河,南通市河。下流三里为东涟,上流三十里为西涟。自西北大湖来,东南入淮。
官河
在安东县治北三十里。源自西涟河来,南通中涟,东流散入遏蛮诸湖入淮,北通海州诸盐场。万历四十五年,淮商醵金挑浚,大利行舟。
硕项湖
一名大湖,安东县治西北一百二十里。西通沭阳县桑墟湖,东南各有小河通于淮,袤四十里,广八十里。东北属海州,西北属沭阳,南属安东,各得三分之一。世传系古城池,秦时童谣云:“城门有血当陷没”。有姆忧惧之甚,每旦往窥门者,知其故,乃以血涂门。姆见之即走,须臾大水,城果陷。姆走至伊莱山,得免。高齐时,湖常涸,西南隅有城址见,绕城多古井。昔通商贾,连高家沟、新安镇,民得专其渔利。
颜家河
在草湾下流,安东县治南。先年海口横沙,黄、淮下流势缓,常苦浅涸,水发则有泛滥之虞。万历年间,开草湾河,分杀黄流入颜家河,至今水势溜急。凡新安、安东鱼盐食货诸商,由佃湖而来,或南河、北河来者,皆于此经过。
佃湖
自安东官河、支家河、五港河各口,泥沙淤滞,难以行盐,商民乃于佃庄地方新开是河,上抵新坝及海口盐场诸河,以接海潮,下流抵安东颜家河。每至夏秋,盐船络绎于其间。
马逻港
在山阳县东北九十里。宋理宗绍定三年,李全作乱,开马逻港,引淮船入射阳湖。元至正二十六年,徐达、常遇春攻淮安,遣康茂才捣马逻港,克其水寨。即此。今黄、淮合流经此,乃成大河,通淮北盐运。
罗柳河
郡城外满浦诸坊,自漕抚王公宗沐筑堤成,各坊潴水不能出,民居作苦。知府邵元哲买湖嘴更楼外廛宅一段,穿渠引入护城河,转入涧河。凡山子湖积潦皆由此出。后因黄、淮河漫,诸湖大浸,因筑三城坝以拒之。今欲湖水再入此河,虽百计无益也。
乌沙河
旧名故沙河。宋转运使乔维岳开此,直达清口,岁久淤积。今大关之东三里小河,尚存其名。南建一闸,名永利闸,引运河水入盐河运盐。此处多有淮北土产之物过坝。
盐河
即黄河故道也。明弘治后,河、淮交会,下清江浦,冲相家湾西桥,绕过新城北门外,经仁、义、礼、智、信五坝,有啮堤薄城之患。万历四年,兵备副使舒应龙建议,由草湾开河以杀其势。于是,故道悉淤,三城恃以无恐。后河滩变为盐厂,尚有河形如沟。自钵池山后抵新城北门外东坝止,土人呼为盐河。上接乌沙河,下达鱼变河。凡盐自外河至草湾盘坝,总由盐河运至淮北盐厂,盘验毕,北盐则仍出草湾,否则由乌沙河盘坝从里河南去。
涧河
在郡城东门外,即古菊花沟也。明漕抚王公宗沐环城筑长堤数十里,以捍黄流。而三城内涝水不可泄,乃浚此河。长三十里,起运河东岸兴文闸,至流均沟,达射阳湖、庙子湾入海。乃食货大通之区也。
泾河
治南五十里。分运河之水,通塔儿头金吾庄趋射阳湖东北入海。杀运涨,溉田亩,为利甚大。河见于《宋志》,为淮安军泗州五河口之一派。闸置于明景泰初年,运盐城漕粮入仓。厥后仓废闸存,时开时塞。康熙初年,同知王仝春改建一闸,其工极坚。三十九年,又经总河张鹏翮奉旨挑浚。河成,闸亦另建。乾隆五年,复浚自闸口至南窑。南窑下分挑支河二道,一由安丰下荡,一由太仓下荡。凡货物从下河来转,由此下卸。
流均沟
水由郡城南门外兴文闸下涧河,东南流入马家荡,为涧河尾闾。凡下河州、县米薪百货于此入郡,为要道。
射阳湖
湖居淮郡东南七十里,为山阳、盐城、宝应三邑之分界。阔约三十里,周回三百里,湖水潆洄之。初不堙不溃,百利可兴。迨明嘉、隆以后,黄、淮交涨,溃高宝堤防,并注于湖,浸淫漫溢,淹害州、县,历有年所。本朝圣祖南幸,阅视河工,心悯七邑灾黎,饬令大臣挑浚下河,疏通积水。由是导虾鬚沟,引湖水由庙湾、新丰市一带入海,至今通焉。向者海禁未开,民间舟楫仅抵庙湾。自康熙甲子开禁之后,凡北地商民由山左航海而来,多由此入口,南达高、宝,以至江焉。
马家荡
在府治东南山、宝、盐三邑分界,即射阳湖之一隅。惟下游处多淤垫,屡次请开者,俱称射阳湖。遂以入海之河为射阳湖,而湖身之犹存者,为马家荡云。
新洋港
盐城县北门外三里。出天妃口,达海洋。
大海小海
大海在盐城县治东。自海浦东北出洋五十五里,古漕运自此出口,上达直沽。小海在县治西。两滩蒲苇,中流行舟。源出通、泰,夏沉冬落。西北入东塘河,达射阳湖,入海。
南串场河
盐城县东南二里。其水自泰州来,入盐境,由石石达闸下新洋港,出海。
北串场河
盐城县西北三里。其水由汊河分支,经新兴场上冈镇,复绕范公堤,东北流七十里至阜宁,入射阳湖,出海。
庙子湾
湾近海,上傍射阳湖之三湾,为淮郡极险门户。自康熙年间,洋船由此入口,楼橹鳞集,商货阜通。去盐城、海州、宝应皆百八十里。明季海寇入警,筑城御之,计四里,高二十余尺,五门环设。今为阜宁县治。
山子湖
板闸关署之后,旧有邱家湖。因钵池山积水不泄,遂成山子湖。亦名邱、山二湖。其初不过数亩,自运河既开,黄、淮夹流于外,左右捍河之堤皆高丈余,夏秋积潦无所归宿,因而民间畦垄皆淹没成湖。冬春而水不泛滥,波纹清浅,荡漾溪烟,兼之北岸有精蓝、村舍,历落数里,时一寓目,其间颇饶野趣。□□近居民数百家,惟恃纬萧卷箔,以捕鱼为业。倘遇兼旬霪雨,即不必黄、淮溃决,而一望渺然,鲜有不在水中者。往年,百姓曾具呈当事,于郡西三城坝中穿一涵洞,名曰“伏龙”,随时启闭,以通潴水。奈年久淤塞不通,不但民舍被淹,即关署亦遭浸汕。康熙二十五年,前监督杜公曾广募夫役,疏开乌沙河刁家嘴,泻去积潦,一时居者稍宁,行者得路。嗣于乾隆十四、十七、十八、二十一、二十七、二十八年间,因雨水淋漓,一时不能外出。历任监督又据板闸居民呈请宣泄,移咨河院,转饬山阳令,看明情形,在于本处东街文昌阁后,设立水志。俟水与志平,则仍从刁家嘴开放,由盐河达鱼滨河,下射阳湖。至今称便。乾隆三十九年八月,黄河老坝漫溢,板闸被淹。及水退,平地积沙八九尺,湖亦淤平,仅存一线。又苦无从宣泄,余于题建关署之后,亦将次第筹之。会迁鹾任,志愿未酬。兹因奉命复来,适有本镇士民呈请挑河泄水,因捐养廉银两,命役鸠工。上自百子堂起,下抵刘家窑止,旁及支流曲港,使之汇归一河,于尾闾处建一石洞,与盐河相通,水大则开洞出水。由是三街前后民舍田畴,庶无沮洳之患欤。
以上各川,俱本旧志所载。其中惟邳州直河久成陆地,安东支家河亦已淤平。邗沟载见于运河,双沟每涸于旱岁。淮有三洲,莫知其处,略而不书,良有以也。若中河为运漕要道,而长山口、宿迁关隶焉。流均沟、马家荡、新洋港、串场诸河,襟带东南,实为盐阜各邑稽商之门户,不可不载。故又择其要者增入之。
形胜附
淮郡东濒大海,西接长淮。射湖带其南,黄河环其北。水陆交通,舟车辐辏,固徐兖之门户、吴越之屏藩也。其脉受乾元之气,沙堤绵亘,袤长百有余里。至板闸,则钵池山横衍于后。虽无层峦叠嶂可寄游观,而冈阜巑岏,亦征耸秀。山旁有湖,清流嫩碧,绕署而行,时而翠盖红衣,荷香拂面,时而雨丝风片,渔艇冲波。凭栏一望,雅足怡情。惜经河溢淤填,仅存一线矣。然而三城粉堞,楼阁嵯峨,则雄峙于东;甘罗城、公路浦,阛阓鳞甍,则映带于右。远则洪波万顷,水光接天;近则运道纡回,俯临前岸。洋洋乎洵三洲之福地也。若乃舳舻亹亹,行旅熙熙,水陆并进,实为南北咽喉。故春夏漕艘过淮之期,虽百里外,皆樯桅林立,人语纷咙。如值风正帆悬,则又编篷叶叶,雾障云飞。可不谓极江河之胜概,尽舟楫之奇观乎?
淮关八景
韩侯钓台钵池丹井袁浦千帆山湖渔艇
漂母遗踪新街夜月景会禅灯花巷晓市
续纂淮关统志 卷四乡镇
淮安文献丛刻
淮关统志卷之四乡镇
闸 坝桥 梁津 渡商税里程附
关之设也,必扼要会而据通津。而淮关则兼仓、厂,并宿、海,分布甚广,径路丛杂,不得不备溯其疆隅也。故水道于《川原》志之矣,兹复详其乡镇者,以各属之津梁、闸坝、市集等处,皆百货所流通,但惟于近关者载之,不概及也。志《乡镇》。
山阳县境
板闸镇淮城西北十二里。即明平江伯陈瑄开挑运河所建四闸之一也。面湖背海,左江右河,镇居其中,为南北舟车之要道,故于此设关焉。临河市廛密布,河南北居民数千家,关署镇坐于北。而东街、南街、前后西街,铺户纷纭,人语杂沓。赖关务以资生者,几居其半。
河北镇距郡城北十里,新城西北三里。黄河未徙草湾以前,镇在大河北岸,故名。今去关署隔盐河一道,即古黄河旧路也。明正德十年,开支家河接涟水,建批验引盐所于此,后又筑城护盐。今城废,四门尚存,淮北监掣同知驻此。盐官所在,食力之家,合东西二里,不下数千户。商贾负贩,接迹于途,亦属税务要地。
平河桥镇郡城南四十里,距下一铺口二十里。昔桥今废,而村落市肆两相映带,南北货船帆樯络绎,实淮关之门户也。
汊河镇郡城西南八十里。古名柘塘,水乡也。蟹稻肥美,居人茂密,有桃源谷口之意。从泗州来,有墩阜十余座,迤逦至镇。二十里通高良涧、洪泽湖,东十余里下白马湖。虽非冲要关津,而由山邑泰安、世美诸乡西南去运销货物不少。
乌沙河镇距大关三里。在运河北岸。引盐过坝,土物登舟,事杂言庞。本关设有稽查分口。
车家桥镇郡城东四十里。古寿河所经,今通涧河,由此达流均沟口。薪米屯聚,货物流通,据山邑东乡之盛。
泾口镇即涧河入荡之所,在流均沟口稍北。税房设立于此。
草湾镇大关东北十里。人烟辏集,柴艘聚屯。盐船从此过坝,淮关设有分口。
北辰堰一名北神堰。即今新城大北门外,古淮河堤也。吴王开邗沟,西北至末口入淮,后人于此立堰,名“北辰堰”,以此地本名北辰镇也。古运道皆由此达淮。自黄与淮合流,堰外最称险要。及黄、淮远徙,堰外又成平陆矣。今犹名北辰坊。
高家堰城西南四十里。汉广陵太守陈登所筑,故又号为“陈公塘”。当日湖西为淮,本不相通。筑堰原资灌溉,非以捍水患也。自河与淮合,二渎并高,于是淮浸诸湖,汇而为一,洪水直抵堰下,冲荡激射,危险可虞,加高增厚,屹若长城。而明代堰圮,七邑罹灾。隆庆六年,漕抚王宗沐、知府陈文烛始议修筑,成功,郡人丁士美为文以记之。
高良涧坝郡城西南九十里。由清河涧沙埠桥入淮。万历二十四年,总漕褚铁议涧口拆堰为滚水石坝,旋改为闸,泄淮水,东注宝应诸湖。
永丰坝在草湾对过。黄河居南,盐河居北,东达安东、海州地方。引盐自板浦场来者,到此过坝,驳至盐所。淮关设有分口,稽征盐河往来货税。
仁字坝义字坝礼字坝智字坝信字坝五坝皆运河未筑之前为湖水而设也。仁、义二坝,旧在新城东门外东北,自城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遇清江口淤塞,则运船由此盘坝入淮。坝东为纤路,西即城基。礼、智、信三坝俱在新城外西北,引湖水抵坝口,外即淮河。遇清江淤塞,则官民商船经此盘坝入淮。今五坝皆废,仁、义、智三坝不知其处,惟礼字坝在新城西门外、信字坝在窑沟,犹为可考。
小坝在西湖嘴下。由市河达运河转货之处。
南锁坝郡城西南一里许。往宝应路,与下一铺相近。
上移风闸下移风闸按:淮郡旧志云:城西北二十里,永乐十五年建,今废。又《行水金鉴》载:移风闸即板闸。闸西十五里即清江闸,又五里即福兴闸,又二十里曰新庄闸。此平江伯陈瑄所建四闸也。淮关旧志又云:去城十里,地名板闸,旧名上移风闸,又三里许名下移风闸。二闸南北相望。是移风本有二闸,与板闸是一是二,不过相去三里许。乃自正德志以后,悉言板闸在城西十里,移风闸在城西二十里。与诸书不合。今诸闸皆废,无从考证,惟备存各说,以俟知者。
上兴文闸杨家庙对河东岸下一铺之南。引运河水入宝带河、下涧河,一路归荡。
下兴文闸郡城西门外。一名响水闸。引运河水入城,一支绕文渠沟,东南达巽关;一支由八字桥入城河,东北达市河。
永利闸板闸镇东三里乌沙河口。泄运河水入盐河。
鱼变河闸新城北门外。视盐河水之大小为启闭,俗讹为鱼滨河。
涧河闸联城东门外。
龙王庙闸涧河闸稍北。引水入市河。
文华寺通济闸在山、清交界。为护城河发源。本以泄运河异涨,嗣缘开则民田被淹,经河督高公斌改挑运口时,于闸外筑堤堵闭,民以为便。乾隆九年,复建双孔涵洞,往往并非异涨,遽行开放,淹没田禾。十一年,山阳知县金秉祚详准:仍遵原议,非异涨不得遽开。永定为例。
周家桥闸治西南百里。今改作坝,西接长淮,南达高宝,为旱道所必经,故设口稽征走漏焉。
泾河闸城南五十里。旧于河东设关查禁私盐,今废。只由闸引运河水灌溉民田,以时启闭。
古淮阴市在淮阴故城,即韩侯微时遇少年处。唐刘禹锡有《淮阴行》云:“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好日起樯竿,鸟飞惊五两。”今于旧城府署西立“淮阴市”碑,其实非是。
相家湾市沿礼字坝迤西向湖嘴。
西湖嘴市即上一铺设口处。商贾辐辏,最为繁盛。明邱琼山诗“扬州千载繁华景,移向(一作在)西湖嘴上头”。诗人之言,夸过其实矣。
杨家庙集去下一铺口三里。西南有护城河,上接武家墩,下入白马湖,达宝应。又稍北有汊河,抵文华寺闸,直通清江。本关下一铺守口丁役于此稽巡偷漏。
塔儿头集城东南五十里,在泾河北岸。凡木植自仙女庙来,及贩盐自东荡来。过湖者,多由此集。
满浦坊在郡城西北。自湖嘴至窑沟一带皆是。
通惠桥在关署前,关楼后。
太平桥在关署前,关楼北。
新建观音庵桥在关署东北数十武。旧有爱莲亭一座,亭前曲板红桥,掩映湖光,颇饶佳致。三十九年,老坝漫溢之后,亭桥塌卸,举目沧桑,惟大士像存焉。四十一年,余任盐政,而板闸士民俱欲因仍旧制建庙供佛,永垂不朽。独苦于力有不逮,且司事者必得廉能公正、不辞劳瘁之人,一时正难其选。余因忆及国学生田礼恭人品端方,识见阔大,久为乡党所钦,堪膺是任。当即薄捐俸廉,以佽工作之不足,并延田生董其事。田以庵前有小河一道,来往必需舟渡,复请于余,开长甬道,跨河为桥。不但由街达庵,规模敞达,心目开明,即肩担负贩辈,自板闸往河北草湾去者,得此亦免绕道之苦。前于建庵碑文中未及详载,今附记于此。初,桥南基地不尽属庵,嗣经契买杨勋等地长三十七丈,又监生周于汤乐捐己地长十三丈。用是开通甬道,直抵东街。
邵公桥出板闸东街,在新路通源寺西数十武。旧来山子湖水由此达刁家嘴,下乌沙河。僧人悦贤自乾隆二十七年起,募修新路,通长三百数十丈,尽用砖铺,并贸石建此桥,甚为完固。三十九年,黄河老坝漫溢,路桥皆沉沙底,行人至此,多为悦贤惜之。
新庄桥在满浦坊桥东数武。旧有“淮关保障”瓦房一间,为行人息肩之地,年久倾圮。乾隆三十一年,先大夫捐资重建。
头桥新庄桥东。跨乌沙河,转入盐河。
步云桥河北西里。跨盐河。
利济桥步云桥东。亦跨盐河。
湛真寺石桥一名程公桥,在湛真寺山门左。亦跨盐河。雍正年间,僧人岳宗造。
西桥相家湾西。旧黄河经此,最为险要。
闸桥郡城东门外,龙王庙前。有碑。
黄土桥去郡城东三里,跨涧河上。雍正九年,歙人程梦鼐捐资重建,邑廪生吴宁谔有记。
淮关义渡三处本关口渡船一只,每月给发工食银一两四钱,在经费内动支。
元天宫渡船一只,每年酌捐给银四两八钱。
回施庵渡船一只,每月支给工食银一两,大关捐发。
盐城县境
沙沟镇县西九十里。由大纵湖入官河,盐河、塘河来船只均由此过。
大冈镇县南六十里,在兴、盐界河之北。
冈门镇县西十八里,在西盐河之北。
新兴场县北十八里,在北串场河东。
上冈镇县北五十里,在新兴场北,范公堤西。堤外有闸,名“上冈闸”。凡北冈河、北串场河诸水,由此闸达廖家港,入海。
草堰闸县北六十里,在范公堤外。凡东塘河、院道河诸水,由此达野潮洋,入海。乾隆五年,总理水利诸臣相度形势,移建于刘团堡。
石闸县东门外一里。万历四年,浚河建闸。后为海潮冲坏,伤及田庐。八年,筑塞原口,另于石之南别置一闸,以资宣泄,后亦旋废。国朝雍正七年,复议立闸,与上冈、草堰二闸先后建筑,以御咸潮。乾隆六年,重修。二十六年,奏明在于该闸东、北二处设立分口。
天妃闸县治北门外二里。旧河宽二十七丈,为七邑泄水要口。及秋后潮水越口而上,苦不可饮,卤不可灌,甚则漫溢民田,土不可耕。屡议建闸,率以河身甚宽,土壤浮濡而止。乾隆三年,始行定议,建立斗门五、矶心四,阔九尺,虽上流暴雨骤至,不无阻束之嫌,而盐邑斥卤之患,庶乎免矣。
捍海堤县治东一里许。即范公堤也。《宋史·河渠志》载:楚州沿海旧有捍海堰,东距大海,北接盐城,袤一百四十二里。始自唐黜陟使李承祜所建,遮护民田,屏蔽盐灶,其功甚大,日久倾圮。至天圣改元,范仲淹为泰州西溪盐官,请于朝,调四万余夫修筑三旬,工称永固,因得“范公”之名。嗣后,历代修筑。实东南海疆一大保障也。
登瀛桥县治西门外。南通苏、杭,东通泰州,北由塘河达淮安,西由串场河至阜宁。亦属通津聚货之处。
通惠桥县治北门外天妃庙前。一名朝京桥。康熙三十三年,知县武韦皋建。乾隆六年,于此建闸,桥遂撤。
永利桥在上冈镇。旧于此建闸。乾隆五年,闸移串场河东,改建为桥。
永济桥在草堰口。旧亦于此建闸。乾隆五年,闸移刘团堡,改建为桥。
阜宁县境
庙湾镇在射阳湖滨。明万历二十二年,倭寇屡警,官民以无城为患,请于漕抚李戴,照原任巡抚唐顺之所画基址筑城,以为守御。五门环设,南门外市廛繁盛,较胜城内。该镇本属山邑,国朝雍正十年,析山阳、盐城地为阜宁县,即以此为治。
按:庙湾向有税口,属清江厂管辖,征收工部梁头钱粮,是以至今尚名“工部厅”。而喻口地方又有委弁稽征商税,继亦迁驻庙湾,则属海防职掌。康熙二十四年,部议以海通大洋,出入客舟,宜自内差督察。于是,钦差部司征收海税,驻上海县,而庙湾则遥隶焉。今清江厂久经归并淮关,而海关之庙湾等口亦已拨归淮关就近兼管,则庙湾两处税口俱隶淮关矣。其原委互见于《建置》《关口》诸册。
北沙镇在海关西北四十五里。地近黄河。凡该处出产货物,俱赴海关报纳钱粮。
喻口镇在县治西南十二里。旧有委员稽征货税,今关口迁于庙湾,而镇亦替。
南羊寨北羊寨俱离海关三十里,在大沙河西,北去抵黄河堤费家窑地方,凡货船由水路走新沟者多过此。
板湖集离海关五十里。西去达周门、罗铺诸地方,凡货物由旱路往来安、阜者多过此。
撒家集离海关四十里,板沟三里。集后有潮沟河、桃花湾、丹沟河,直达板湖集。
陆家舍即陆家楼,离海关五十里,在板沟南三里许。过此有马儿沟等处,通潮通荡,直达高、宝、苏、杭。
永兴集离海关六十里,朦胧口即设于此。东去十五里有雁来河、鱼生河,三十里有斐家桥、四棵树、东塘河,各乡庄所出土产,多由此过。
新沟集设有稽征分口,离海关正口十五里。
板沟集新沟口分役在此稽查,离本口三十里。
仁、义、礼、智、信、野各坊六坊俱在阜宁城内外。
大步桥在海关税房之西。外通射阳湖,内通护城河。
新丰桥在海关税房之东。外通射阳湖,内通阜宁城河。
上渡射阳湖上马头。
下渡射阳湖下马头。
中渡在新丰桥东南。
西渡在关厅之右。
朦胧渡对过即周家湾。
北沙渡过河即佃湖。
清河县境
马头镇距大关三十里,地近淮阴故城。镇前有渡,舟楫如林。乾隆九年,拆去双金闸,改为草坝。今天妃口于此分设税房。
王家营镇距大关十五里,与清江浦分河为界。陆路入京,此为孔道。康熙二十七年,水大冲镇,知县管钜捐资买地,东迁里余,居民复聚,财货倍兴。
浪石镇距大关三十余里。旧浪石渡有水道通海,为境内尾闾,后以水流淤垫,渐成沃壤。其地北近渔沟,南通王营,为仕宦、商民、车马必由之所。
渔沟镇去浪石镇十二里。上达桃源众兴集,此为要站。
老子山镇去关一百里,与盱、泗接壤。负山面湖,有稻塍纲罟之利,鱼盐商贩昔皆丛集于此。后以湖水郁不东注,淹及山下阪田,稻塍并渔利皆失其旧矣。
惠济闸马头镇东南七里。旧名通济闸,明嘉靖年建,引淮水达漕运。后以河水南侵,闸底淤垫。康熙二十二年,新凿漕河于迤南三里,更建闸座为新运口,名曰“惠济”。
通济闸正闸一座,越闸一座,在运口新挑河惠济闸下,乾隆二年题建。
永济闸甘罗城南,泰山墩北,与惠济闸相望,亦通漕运,康熙三十四年建。
康济闸旧清河县治东,陶庄右。
广济闸旧清河县治西,仲庄左。
双金门闸康济闸北,隶盐河。
以上三闸详见《川原》“中河”之下。
盐河闸在仲庄税房后。
清江浦闸明平江伯陈瑄开挑运河所建四闸之一。旧属山阳,今隶清河,淮关设有分口。
减水大坝在蒋家场、王家营之间。因河水冲刷,北岸土弱易崩。康熙二十七年,总河靳公建立减水大坝,北达中河,共长一百丈,上造浮桥,下通水道,名“鸡心孔”,百有三座。
天妃坝黄河东岸。自惠济祠起,南接甘罗城,旧为黄、淮汇流要害之处,砖石堤工,共长四百八十二丈。
束水三坝黄河南,新运口内。因运口南接淮水,直泻易溢,乃于上流折流分流,地面建三坝,收束水势,以利漕艘。
旧减水石坝新减水石坝俱在王家营。
草坝乾隆九年,拆去双金闸,改为草坝。在新开河头对岸。
新筑拦黄坝黄水夺淮灌入里河运口,不但有妨漕艘,并惠济祠前险工当冲,关系淮城非浅。乾隆四十一年,督臣高晋、河臣萨载钦承圣谕,于陶庄开挑引河一道,旧河口则筑坝拦截黄水,工程巩固,运口亦无倒灌之虞,漕艘、居民永沾利赖矣。
王家营渡凡南来起旱北去者,必至此渡黄,雇车上站,实为淮属要津。
清江官渡山阳旧设官渡十余处,船只、人工皆有经费,今俱废矣。惟外河风涛不测,渡船狭小,时有覆溺之患。康熙四十二年,淮扬道王谦率船政同知满都、外河同知南梦班捐造大马船四只,畀长年领之,甚为往来之便。乾隆四年,知县沈光会增造救生红船一只,并募水手六名。今隶清河县管辖。
安东县境
长乐镇县治北一百里,与海州交界。旧建石闸,为护盐关,后因分黄导淮,奉文拆毁,泄黄水入海,即旧《志》所载北头关口处所,今废。
潮河镇县治东北一百二十里,通里河入海。
五港镇县治东北六十里,在遏蛮河边。
涟水坝县治东南二百五十八步。
黄家渡治南一百二十五步。过河通府治。旧为僻境,明末总兵柏永馥镇安东,由此往来,遂成大道。康熙中,邑人朱以德造马船二只,行人便之。
中河渡县治北十余里。隶安邑者为下中河,一名盐河。乾隆初年,邑人徐如棠造巨舰为义渡,每岁修葺为常。
平旺河渡县治东北八十里。并跨有大桥。
颜家河渡县治西三十里。河阔溜急,南北要津。土民小舟私渡,往往勒掯行人,公私不便。万历年间,知县黄成章捐置官船一只、水手二名;军门陈荐添造马船一只、水手二名,以便往来。
桃源县境
白洋河镇县治西六十里。与宿迁接壤,为商民丛集之地。两邑市民争界,构讼频年。天启五年,知府宋祖舜断从市桥中分,桥东为桃源,桥西为宿迁,檄县刊榜,悬示通衢,至今无异。
众兴集在运河北岸。为入京孔道,商民辏集,称桃源巨镇。
崔镇治西北三十里,亦在运河边。为舟车孔道。
归仁集在桃、宿二邑之交刘武沟地方,与淮关后湖口相近。
三义坝三岔镇两处皆关属稽征之所。
北门外黄河渡康熙初年,同知姚廷栋、知县眭文焕各捐造马船一只,又于每船立高脚牌一面,限定人数,不许拥挤,违者罪之。
众兴运河渡知县眭文焕捐造马船一只,人咸德之。
海州境
新安镇州治东南平旺河东。与安东接境。
响水口镇在州南。为安东民便河出口入北潮河处。
新坝治南四十五里小伊山之北。以海堰冲决,乃于此筑坝。临坝有镇,亦货物会集之所。
官河坝在新坝、涟河之南。达州西诸河。
板浦镇州南四十里。产盐旺盛之地,货物繁兴。
沭阳县境
高家沟镇治东九十里。与安东接境,南即金湖。
下埠集冶[治]东九十里。近湖孔道,人稠货聚,集西有桥。
赣榆县境
青口镇治东南小沙河之东。水陆市廛,通商大镇。
蛮子湾镇
治南六十里,大沙河之南十五里。商贾所集,通海行舟。
宿迁县境
小河口镇治西南十里,离陈家道口三里。
仰化集治东南刘老涧地方。离东关四十里、孙家塘二十里。
裹头闸在县治西北皂河中。即淮关长山口分设税房处。
五坝县治东北,为骆马湖尾闾。
永济桥县治东北。桥西有六塘口分设税房,过此北去为进京官路。
淮关税大使征收商税各地方里程附
山阳县辖
旧城内各地方联城内各地方新城内各地方
城外镇海庄
东关下、涧河、西关下、西门外、南关下、南门外、南锁坝、北关下、满浦、钟楼角、三官殿、淮北东西二里。
以上各离大关十二三里不等。
石塘、晏公庙、西官庄、罗古墩、皈依庄、更子头铺。
以上各离大关二十里。
受河、周家庄、北涧、马铺、干沟、毕家湾、南二铺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三十里。
南湾、石桥梢、三铺。
以上各离大关四十里。
汴塘、黄集庄、严家集、涧南北、成灌庄、七孔桥、东西安基、和尚庄、新工、柳铺湾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五十里。
水晶湖、葛家庄、南武墩、泾河上下坝、羊肠集、蚂蚁甸、大云庄、颜家河真武庙、赤晏庙。
以上各离大关六十里。
顺成集、黄家集、花家集、陆家集、老堤头。
以上各离大关七十里。
焦木庄、南嘴头、地铺头、史家荡、姚家荡、柴沟、陡沟、唐严冈、高良涧、苑头集、越城、三角巡、岔河、驸马营、塔儿头、徐甸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八十里。
曹甸、左家堡、施家河、崔家河、泾口、蛇峰、长沙、西冈、建义、东作、宥城、万家集、官渡、双沟、古沟、南甸等镇。
以上各离大关九十里。
周桥、太仓、大小茭陵。
以上各离大关一百里。
阜宁县辖
苏家嘴、凤谷村。
离淮关一百一十里。
板湖。
离淮关一百三十里。
轧东沟、朦胧、草堰、益林、清沟等镇。
离淮关一百六十里。
管计沟、撒家集、周门、芦铺、东坎等集。
离淮关一百八十里。
县城内外附近坊庄。
离淮关二百四五十里不等。
徐家集、南羊寨、北羊寨、大套、北沙、喻口等镇。
离淮关二百八十里。
头灶、二、三套、天赐场等镇。
离淮关三百里。
山阳境新分属清河县辖
清江浦各坊、洪福官禄庄。
离大关十四五里不等。
草湾。
离大关二十里。
永丰庄、周家庄。
离大关二十四五里不等。
刘家河、朱元庄。
离大关三十里。
头、二、三、四井、二闸、何家庄。
离大关二十八九里不等。
高家堰、北武墩等庄。
离大关四十里。
按:旧志纂于康熙二十五年。所载淮、徐二仓属各州、县至为详悉。自淮仓归并淮关,一切积贮转输俱责成各地方官专司,淮关只于抽分项下,分别四税、商税并灰契、小税等名目解部清款。而曩时仓属州、县,今非所辖,无庸赘录。至淮厂征收各牙侩地方,今昔异致,废兴不一,兹据税课司现征之乡村集镇而备载之,俾膺斯任者按籍而可稽其地,正不妨与旧志有异同也。
续纂淮关统志 卷五关口
淮关统志卷之五关口商税附
设关稽税,必分立各口以辅之。诚以水陆纷岐,舟车杂沓,商贾贸迁,其途百出,不得不多方堵御,以杜绕越之弊。且令得就近输纳,亦属便民之道。惟此中或有今昔异宜之处,则又在司榷者随地随时善为规画也。志《关口》。
淮安钞关
坐落淮城西北十五里板闸镇运河北岸。实为南北要津,与关署相距咫尺。临河设有关楼三间,后厢楼左右四间,官厅三间,厨房三间,关楼东首方亭一座,水印房二间,对岸关房三间。关楼之前设有桥船五只,联以篾缆,横截河身。每日放关,暂撤南岸,过后仍即封闭。而民间小船时刻往来不绝,未便禁阻,因于关前傍岸开一小口,名曰“小关”,以利舟行,仍严稽察,毋许夹带。至南北抵关船只货物应征钞税,历有成规,备载《则例》,兹不重赘。
天妃口
原设清河县天妃闸东界,在黄、运两河堤岸之上。只因闸旁另开越河,以致税房与运河相隔数里,碍难稽查,乃移于迤下之二井茶庵地方,距大关三十五里,住民房九间。凡北来进口货船至此查验有无北钞,并点明包捆件数、舱口浅满,令客贩自投石数,填注号帖,给发客贩赴关投钞。仍逐日将进口船货开报二纸,一送署内,一交大楼查核。其在清江下卸货物,亦由该口查明,填给印帖,执赴清江口,丁役扦查见数,投署报纳。至进口零星货物,历来俱系该口按则收纳钱粮,登填印簿,给票放行,按日具报。外有分口一处,在清河县马头镇草坝地方,离本口三里,即由本口分役稽查,租住民房七间。凡南河来安东北去,与清河、桃源等处货船往南河去者,俱在该分口扦量见数,按则报纳,发单仍交本口,换给印票,登簿放行。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如有南河来固始米船在清河卸者,该分口即取具牙行保结,押赴仲庄分口交明守取,回报存查。并于二坝口拨役巡查,以防走漏,并不收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南河武家墩去者,应在该分口验缴印票。
外河口
坐落山阳县老坝口地方。在大关之北,今隶清河县属,距大关十五里,住官房三间、民房六间。耑查北来旱驼货物过黄河南去,以及自安东来席摺端芦在本地卸卖者;又自王营一带贩买豆、麦、油、酒、活猪等物南去或本地卸卖者;再,清江一带贩买杂货、占米、饭米等物往王营去者。俱在该口计石输纳钱粮,给票验放。又,该口设立黄河堤岸,淤滩过远,船只不能抵泊,向于东、西两头设有二小口,一名水沟口,一名西滩。又于中渡设一小口。俱分役巡查,并不收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王营去者,并在该口验缴印票。
草湾口
坐落山阳县地方。在大关北十里黄河堤上,住官房十间。旧例专司稽查货物盘坝。于康熙四十九年起始行给发印票,稽征钱粮。凡自安东来货船在本地上店,与自淮城贩买货物往安东去,以及席摺端芦往北去或南河去者,俱在该口照则征收。又,自北来活猪浮水过渡,由草湾至乌沙河上船南去者,亦在该口报纳钱粮。又,二坝地方相离里许,该口分役巡查,以防偷越。其从北来、南河来货物已在各口报过钱粮,由黄河往安东去者,到该口验明,收缴印票放行;再,自安东黄河来豆饼货船席摺端芦进口过大关南去者,先到该口挂号,赴大关呈明保结,仍赴该口验放进口。
仲庄口
坐落清河县杨家庄地方。住官房五间,距大关四十里。凡运河北来货物船只往王营、安东、桃源等处去者,以及三义庙、三岔、豆瓣集、双闸等处本装豆饼北去者,俱在该口扦查,报纳银粮,填给印票放行。其由永丰来出盐河口之货,到口执票验放。外有分口一处,坐落旧清河县治之西,离本口十里,向系分役稽征,租住民房五间。凡由黄河北来货物往安东去,与仲庄装往他处及固始米船,俱在该分口扦量,收兑钱粮,仍赴本口填票登簿具报。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其有驴驮庄收与渡船来往零星食用米粮,概不征税。再,草坝口押交米船,亦系该分口丁役查验回报。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清河众兴等处去印票,以及长山口钞票并宿关印票报往安东、王营去者,俱在该口验缴。
永丰口
原属山阳,今隶清河县之黄河北岸草湾口对河周家庄地方。住官房四间,距大关十五里。该处原系草湾分口,于康熙五十八年起另行设役稽征,下通安东、沭阳滨海之区,上达永丰庄、颜家河、新工、韩家庄等处。凡过大关货船,到口挂号,先赴大关呈明保结,仍至该口验放,到关扦查输税南下。其零星货物,即在该口扦量,照例报纳,填给印票,以防奸犯越漏。但该口于五六月间黄河水大,开坝畅流,各处货船往来络绎。至霜降后,黄河水落,则闭坝断流,并无船只往来。间有潮河来盐、鱼车载陆运,并零星起旱货物,仍在该口按数称查,收兑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由中河往安东、永丰去者,例在该口验缴印票。
下一铺口
坐落淮城南角楼地方。距大关十五里,住民房七间。向系稽查口岸,凡有应征货税,俱押赴大关报纳。后因零星小贩,货物无多,概令赴关投税,往返需时,不无羁累,若竟宽免,又恐奸贩乘机分运,是以雍正年间即经酌量便商,就近在该口收纳。嗣于乾隆十五年一体请发商填印簿,给票稽征。凡南来货物,有不过军饷,即在范陈码头下卸,并已过军饷在淮城西门下卸者,俱责成该口逐一扦量,称查见数,押令该客赴署投纳钱粮,验票放行;有应完落地税者,另行钤盖棕印。而该口止于零星货物就近收纳钱粮,登簿填票,具报汇解。再,离口三里杨家庙南有护城河一道,下通高、宝,上至武家墩,一堤之隔,即系洪泽湖,又有汊河,名为文华寺,可通清江,每有奸贩偷运木植、货物,漏税甚多;并平河桥、塔儿头、曹甸等处亦有木植下卸。俱令该口丁役不时巡查,以杜偷漏。其大关各口货物由陆路报往南去以及淮城下卸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周闸口
坐落山阳县高家堰地方。距大关西南一百二十里,即洪泽湖南岸,住民房六间。凡南来经过蒋坝旱驮一切货物,按则输纳,给发印票放行。又,龙王庙、高良涧二处出产豆货,该口巡役不时巡查,以防奸商猾贩盘坝越漏。其大关各口货物,报由陆路往高良涧、盱邑翟、蒋二坝等处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倘遇洪湖水大,开放天然等坝,则湖水畅流,南河豆载货船,每借水势乘机南下,经前监督差派淮税大使协同人役前往,按照大关一例扦查办理。
庙湾口
坐落阜宁县城外。名为“工部厅”,住官房七间,距大关一百六十里。该口止按梁头征收船料,给发船单、桅封各一纸。桅封实贴舱内,印烙火印;船单交给船户,以凭往来照验。统以一年为满,另行更换。外有分口一处,坐落串场河地方,亦名新河,离本口三里。又于乾隆二十八年,因开挑海河深通,船只每多绕越,有亏税课,当经奏明,在于海河小关子地方设立分口,离本口六十里。两处俱由本口分役稽查,以杜偷漏,各租民房居住。其大关各口货物报往阜宁、庙湾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长山口
原设徐州长山地方。系清江厂工部分司稽征。归并淮关,不知何年;移驻宿迁县之皂河集,无可考据。计距大关二百八十里,里、外河关房二处,共民房十六间,征收北钞。凡西河来舟瓜船有莲花站者浅而宽,例系按梁七折;其徐、邳、蔡家楼等处船只则较西河船深而窄,例系按梁八折,俱折尺不折寸。每梁头一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该船户执赴大关验缴南下。再,外河来货物过坝由里河北上者,亦在该口按照梁头一例输纳北钞钱粮。如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按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北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白洋口
坐落桃源县洋河镇。距大关二百里,住民房九间。凡邳州、睢宁等处出产豆、麦等物装运南去者,在该口输纳北钞钱粮。按照梁头尺寸,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其梁头在六尺以外者,每尺八折输钞,折尺不折寸,如在本地卸者不折。倘遇黄河水急,商船停泊维艰,在上游毛家宅地方停泊,离该口三里,该处原系装载卸货码头,钱粮仍到本口报纳。再,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照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白洋河去,以及长山口钞票并宿关印票报往众兴、桃源去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新河口
坐落桃源县地方。距大关二百里,住民房六间。旧系洋河分口,于康熙五十九年起另发印簿印票,差役住宿稽征。凡自济宁、南阳、夏镇一带装载货船往南去者,在该口按照梁头尺寸输纳北钞,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其梁头至六尺以外者,每尺八折输纳,折尺不折寸,如在众兴就近等处下卸者不折。再,众兴集在新河下游,离本口四十里,如装运货载船只亦在该口按照梁头输纳北钞钱粮。又,孙家塘在新河上游,离本口二十里,系该口巡查之处,如本口境内装运米粮、秫秫、饼货、木植等物北去者,例在该口扦量,照则报纳钱粮,给票放行。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新河、众兴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后湖口
坐落桃源县地方。距大关二百二十里,住民房五间。从前亦系白洋分口,并于康熙五十九年起另发印簿印票,差役住宿稽征。凡自亳州、徐溪口、虹县一带装运货船往南去者,在该口按照梁头尺寸输纳北钞,每尺纳银二钱五分,填给印票,执赴大关验缴,向无折报之例。如由盱眙载货南去北去者,亦俱在该口一例输纳北钞。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后湖、归仁集去者,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以上十二口所收钱粮随正加一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
轧东口
坐落阜宁县东沟地方。距大关一百二十里,住民房九间。凡安东、海州出产豆、麦由马家荡南去以及南来杂货、木植,于康熙二十八年题准在该口收税。豆、谷每石正银二分,以六二五折算报纳。至雍正七年,复经题准,改照扦量见数计石,按则征收,豆、谷每石五分,七折扦算,八折报纳,现在遵行。其农家籽粒、庄收稻谷柴草,例不征税。向有巡查分口二处,一名魏家滩,在本口之东,其处水深,每多货船停泊,应查明令赴本口挂号扦量纳税;一名益林,在本口之南,相去七里,凡豆杂货物自陆路来者,俱至此下船,亦应令赴本口报税。又,清沟分口一处,距本口三十里,向于该处分役巡查,嗣因北来豆麦粮食有从此雇船出荡者、南来杂货木牌有至此卸卖者,肆行无忌,实为轧东口漏卮,当于河心钉桩木二排,以绝走漏。至乾隆五年,复经酌定,撤去桩木,设立税房,分役巡查,现住民房三间,所收钱粮汇入本口报解。其各口报往轧东、益林等处去,以及由陆路往下河去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流均口
原设盐城县属之流均沟地方。乾隆二十年因该处地势卑洼,屡被水患,题准移驻于山阳之泾口,住民房六间,距大关八十里,实去流均不远,故其名不易。凡自淮城东门外涧河至马家荡往来货船,向系轧东口分役稽征,所收钱粮附入轧东汇解。嗣于乾隆十五年一体另请商填印簿,给发印票,设役征收。至农家籽种、庄收稻谷、日用柴米以及淮城东门、车桥等处不过流均口远去出境者,听其往来装运,例不征税。其大关各口货船报往下河、车桥等处去,应在该口验缴印票。
以上二口所收钱粮止纳正项,例无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
统计淮关征收钱粮口岸十四处,均请有部颁商人亲填循环各簿及户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汇解考核。
军饷口
坐落山阳县南湖所地方。在南角楼对河,距大关二十里,住民房八间。凡南来北去一切货船,俱在该口查明包捆件数、舱口浅满、分别花色,概令客贩自呈石数斤重,注明下卸处所,登填号簿,给发印帖,执赴大关投税。仍逐日将过口船货开报二纸,一送署内,一交大楼查核。如系往来空船以及淮城、湖嘴下卸米谷例不征税,该口查无夹带货物立即放行。至在大关并各口纳过钱粮南下货船,该口逐一验收印票放行。其每年重运粮船盛行之际,设遇河道拥挤,碍难稽查,则暂行分役对河两岸查办。
上一铺口
坐落山阳县西湖嘴地方。距大关七里,住民房七间。凡南来货物在湖嘴下卸或往安东去者、□□装豆麦及在湖嘴贩货南去者,均在该口扦量[称]查见数,登填号簿,给发印帖,执赴大关完纳钱粮,验票放行,仍逐日具报送署核查。如有落地商税者,随盖棕印以便发卖,如无棕印即系漏税。至北来货物在该口下卸已经报过钱粮者、并下河来货船在湖嘴上一铺卸者,俱在该口收票验卸。
乌沙河口
坐落山阳县乌沙河地方。距大关三里,住民房九间。凡自淮北等处装运土产货物及醃萝蔔、莴苣、盐包、灰等项往南河去或南去者,与南来木植在乌沙河卸者,俱在该口称量斤重石数,点明包篓件数,给发印帖,执赴大关报纳钱粮,仍逐日报署查核。其各口货船报往淮北以及本[口]卸者,俱在该口验缴印票。
清江口
坐落清江闸口地方。原属山阳,今隶清河,距大关十五里。先于康熙二十四年以该处去外河口甚近,酌行裁汰,嗣又复设,现住民房八间。凡南、北、西河进口货船在清江下卸或回空粮船下卸货物,以及清江贩买货物他去,俱在该口称量见数,登填号簿,给发印帖,令赴大关完纳钱粮,执票分别验卸放行,仍即报署查核。至零星一二石货物,概行押赴外河口,就近输税领票开行,以省小贩往返之劳。其南来过大关以及安东、周闸等处过天妃外河纳过钱粮零星货物在清江下卸者,该口对票验卸。如有落地商税,钤盖棕印。
以上四口系稽查走漏之处,并不征收钱粮。
抽分附
上一铺众兴集军饷仲庄清江长山窑湾天妃
以上七处,自康熙三十年起,题定每年重运粮船过淮时,分差丁役在于各该处稽查。遇有粮船下卸货物,按则稽征,登填印簿,给发印票执验。所收钱粮并随正加一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关库汇报。粮船过竣,概行撤回。
宿迁上关
坐落宿迁县南门外,居东、西两关之中。距淮安大关二百四十里,住瓦房十八间。凡黄、运两河货船过宿经东、西关,丁役扦查见数,核明应纳钞税钱粮,给发印签,持赴本关照数交纳,亲填号簿,换给印票,仍赴东、西关验明放行。所收钱粮,除招徕绸布不征火耗外,余俱随正加一火耗,并经委员逐日弹兑,封固贮柜。每半月一次解交淮安关库存贮汇解。至重运粮船盛行之日,每有上水北去货物于过淮后潜上粮船,带过该关,偷漏宿税,是以向例耑差该关书役在淮就近并征该关应纳钱粮,给票赴宿验放,以杜透漏之弊。俟粮艘过竣,仍赴该关报纳。
东关
坐落宿迁县东运河堤岸之上。距上关二里,住官房二十三间。该口河身宽阔,向未设有浮桥。乾隆九年始,经奏明设立牵缆,上系巡船,挨次稽查,以杜偷漏。凡系运河经过货船,该关丁役扦量见数,核明应征船钞契税钱粮,填给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赴该关验放。其税银不足一两者,即在该关征收,每日汇缴上关,填入商填尾后,以免零星小贩往来之烦。(至)[自]该关迤上二十里有六塘河一处,上通骆马湖,下达海口,每遇夏秋水涨之时,与黄、运两河相通,有运河北来杂粮、煤炭等船从此转出黄河者,亦有自黄河装运货物转入运河北去者。此等船只皆不过东关,是以向例届期出示晓谕,分差书役前往驻口巡查,凡有货船经过,即就近扦查,填发印签,持赴上关投纳钱粮,凭票至口验放。如应征货税按则科算,正银不足五分者概免征收。又,该关迤下二十里有孙家塘一处,每逢秋成,例派巡役分往稽查,凡有本处所产杂粮、豆麦装往南下货卖者,即在该处扦量,给发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至该关验放。
西关
坐落宿迁县西黄河堤岸之上。距上关二里,住民房二十五间。凡系黄河经过货船,俱在该关扦量见数,报纳船钞契税,并与东关同例。(至)[自]该关迤下二十里有陈家道口一处,每逢秋熟,分差巡役稽查,凡本地所产麦豆、杂粮等货,在该处装运南下者,即在该处扦量,给发印签,执赴上关交纳,登簿给票,仍至该关验放。
徐关
坐落铜山县东门外。距淮安大关四百八十里,离宿关二百四十里,住官房八间。按照向例征收陆税钱粮,凡系车驮零星货物例无火耗,其科算不足正银二分者并免征税,所收钱粮,按月解交淮安关库存贮,俟季满统入宿关商填尾后报部汇解。
以上俱请有部颁商填循环簿及工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附搭淮关税课,解部考核。
按:该关例征钞、税、石、契四项钱粮。内石价一项,于乾隆元年经前监督唐英题请豁免在案。其丰、沛、萧、砀四县陆税一款,亦于乾隆元年归并地方官征收,解交藩库。乾隆五年经前监督伊拉齐奏明在关额内扣除,现在实存正额银两,定例按二、四两季起解。再,该关向例除商贩成包成捆货物应用扦称外,所有散装货物,俱系通船一载核算。自乾隆九年五月,前监督倭赫奏明,不拘头梢舱舿,一例扦查见数,成包成捆仍行秤称,通船一载之例,永行禁革。其契、钞二项,照旧征收。
海关
坐落阜宁县城外。地名“工部厅”,住官瓦房十间、民瓦房三间。设有驾缆巡船七只,早启夜闭,以防偷越,离淮安大关陆路一百六十里、水程二百四十里。原隶江海关属之庙湾口,即在淮关庙湾口关房之前,每年正额银三千八百四十两,自雍正七年户部奏准就近归并淮关兼收,故改名“海关”以别之。凡经过该关一应货船,俱按江海关定则征税,照货起钞。至一切航海货载经由该关,并照例扦量见数,七折报纳,亦依货起钞。如系车载驴驮肩担背负零星货物,税银不及三分者概免输纳。其本地所卸米稻并本城内外所买豆麦、杂粮亦不征税。再,离该关三里有串场河一道,亦名“新河”,通潮通荡,直达高、宝、苏、杭,货船每多绕越。向系该关并淮关庙湾口二处分役稽查,住民草房十二间,如有往来货载,查明押赴海关报纳税钞钱粮,给发印票,淮关庙湾口征收梁头钱粮,实贴桅封印单放行。又,乾隆二十七年,新开海河分口一处,地名“小关子”,亦坐落阜宁县属之东南,离该关正口六十里,住官草房十二间,系于二十八年奏准在该处设口,分拨海关正口书役前往,同淮关庙湾口书役驻宿一处稽查,海关征收钞税,淮关征收梁头,各有专司。所收钱粮,各归正口循环簿内,报解淮关,兑收贮库。
朦胧口
坐落阜宁县地方。在射阳湖南岸,距淮关陆路一百三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离海关正口六十里,住瓦民房八间。征收本地出入货税,不收船钞。所收钱粮除豆税无耗外,余皆随正加一火耗,按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新沟口
坐落阜宁县地方。在大沙河之内河边,距淮关陆路一百五十里、水路二百一十里,离海关正口十五里,住官草房六间,征收本地豆麦等项货税,例无火耗,亦不征纳船钞。外有板沟分口一处,系康熙三十七年分设,去新沟本口三十里,分派人役前往稽征,所收货税亦无火耗,按半月一次归入本口,一并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佃湖口
坐落安东县佃湖地方。距淮关陆路一百九十里、水路二百六十里,离海关正口四十五里,住民草房八间,征收本地卸卖及南去货税,不征船钞,所收钱粮亦无火耗,每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石口
坐落盐城县东门外。设有东、北二闸口,离淮关陆路二百八十里、水路二百四十里,离海关正口水陆并一百二十里,东闸住官瓦房十二间,北闸住官草房六间。先因东省油、豆等船远从盐城之新洋港出入,偷漏海关税课,当于乾隆二十六年奏准设立,拨役住宿稽查。凡航海油、豆、鱼、蟹等物以及出闸零星杂货,并照海关之例按则征税,船只照税纳钞,所收钱粮俱随正加一火耗,按半月一次解赴海关正口汇解。
以上各口均有部颁商填循环[簿]及户科季簿,按照登填,年满附搭淮关税课,解部考核。
按:旧志纂于康熙二十五年。大关之外仅载军饷、上、下一铺、草湾、外河、清江、北头、天妃、周闸、长山、白洋、庙湾十二口。而清江一口,当时已经裁去,嗣又复设。其北头一关,亦称海禁既驰,货船已多越漏,当必旋废,随时兴革,原无一定。而且宿关、海关归并之后,今昔迥殊,不无添设。业于乾隆元年遵奉部札查定应存应革各口章程,并于乾隆六年、十七年叠次清查,题定淮、宿、海三关设立各口处所、名目有案,具载《令甲》。
商税附
一、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板闸,本卸货物,例有落地商税钱粮。该客赴关完纳钞税后,并投候本衙门将该客所报货数核明应纳商税,填给商单,饬发税司征收。该客即赴司完纳,领单执照。如有本店货物转发他处去者,经过关口,即以商单按照定限呈验,以凭放行。
一、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板闸,本卸零星货物,核算商税钱粮,其数不足二分者概免输税。
一、酒曲、机粉、牙胶等税,自乾隆九年复征。饬委税司专役前往乡村镇集,按例征收汇解。
一、绒线季税,系淮城上、下一铺,清江本处铺户,自行赴署,照例按季完纳钱粮。
以上商税各款,原属淮仓正项钱粮,自前监督倭赫移咨各院,责成淮安府税课大使稽征,按期报解,年满汇奏题销。其经征地方、里程,载在《乡镇》之后。
续纂关口
东关
按:原《志》“应纳钞税”,条载分明。四十四年,因隶宿迁之众兴、长山抽分,界址不清,详为勘定,以宿迁东关为界,关北归长山,关南归众兴。
二山子岔河
查二山子官房三间,建于嘉庆十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告成,在盱眙县境二山子山,系山主陈永泰愿捐田亩,有据存案。于五月初九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奉掣该口稽巡丁役关房窄狭,住歇附近文昌阁内,火食厨灶一切在庙。于是年五月十二日为始,前往该处驻巡,经费饮食,按班给发。差派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银六分四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一分五厘四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七厘五毫二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此项用银,系大关丁役派出稽查,例应在于大关经费内酌拨,毋庸另行开支。外有找补二山子饭食并文昌阁香火、升旗、水火夫、路费、油灯等项,每班仍发色银七两九钱。不入经费,在于饭食项下支销。
又,岔河官房三间,亦建于嘉庆十七年,五月初九日告成。是日升旗,上写“奉旨淮安关稽巡口”字样,在山阳县境岔河镇三元宫庙傍,地系该庙僧人出具租批。奉掣该口稽巡丁役住歇、火食仍在庙内。亦于是年五月十二日为始,差派家人一名,每日经费饭食银六分四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一分五厘四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巡役二名,每名每日经费饭银三分二厘,又找补八折纹银七厘五毫二丝,每班共纹银一两一钱八分六厘。此项用银,系大关丁役人内拨出,例应在于大关经费酌拨,毋庸另行开支。外有找补岔河饭食、三元宫香火、升旗、人夫、船费等项,每班仍发色银八两八钱。不入经费,在于饭食项下支销。
淮安文献丛刻续纂淮关统志 卷六令甲
淮关统志卷之六令甲
榷政有沿革,斯有规条,业于《建置》、《则例》载之矣。顾沿革之所缘起,莫不考之地势,酌以时宜,顺乎人情,务期于尽善而无弊。我朝法制详明,可垂永久。而宽恤之典,大都出自特恩,即因时增损之条,亦必经题奏,议准施行,所以尊王制,一政教也。志《令甲》
明
宣德四年,令“本部官照钞法例监收船料钞。如隐匿及倚势不纳钞者,船没入官,犯人治罪。惟装载自己米粮、薪刍及纳官物者免纳。”又令“受雇装载船自南京至淮安、淮安至徐州、徐州至济宁、济宁至通州,俱每料纳一百贯。其北京直抵南京、南京至北京,每料纳钞五百贯。若止装柴草、米粮及空船往还者,不在纳钞之例。”
正统十四年,令“内外税课止照洪武年间旧额收受,不许过多。”
弘治五年,令“监收商税止照旧例,不许分外搜求,有伤治体。又,一应税纳钱钞去处,俱令客商自约。若有权豪、无籍之徒,结党把持、拦截生事,及将烂钞低钱搪塞,搅扰商税者,枷号三个月发落。”
嘉靖九年,以监收船料等项,虽俱具数造册奏缴,但所收多寡,未免有欺隐之弊,以致上亏国课,下害小民,无凭查考。饬令部臣议处停当,开立禁革条件,具奏定夺。通行各钞关遵守,以除宿弊。又谕部:“各钞关收受商税船钞,虽已稽考严密,而宿弊实不能尽除。差去官员亦多苛刻取盈,往来多怨。今后务差老成廉静者办理,仍严加关防觉察。若再有贪鄙、不惜行检之人,即行参处黜罢。”
国朝
顺治二年,令“各关津税银,俱照前朝万历年间《会计录》原额征解。计淮安关岁额二万二千七百八十余两,嗣经部议,于天启、崇祯年间续加各饷五万四千两零内减半征收。派买铜斤,以资鼓铸。裁定淮关额税每年征银五万四十七两九钱六分八厘。”
四年,户部遵旨议复:“米麦船只,明季则例,俱纳加补。今应仍令照纳加平船料,其农船装载米麦,不在此例。”
八年,监督石特库征解溢额银八千二百五十二两五钱。
九年,奉部札知各关:“出差司官俱以顺治八年征解钱粮为额,淮关每岁应征银五万八千三百两,即为定额。”
康熙四年正月,奉旨:“各关收税溢额向定有加级纪录之例,以后著永行停止。”
是年九月,奉上谕:“各省钞关,原期通商利民,以资国用,非欲其额外多征,扰害地方。近闻各处收税官员希图肥己,任用积蠹地棍,通同作弊,巧立名色,另设戥秤。于定额之外,恣意多索。或指称漏税,妄拿过往商民拷诈;或将民间日用细琐之物及衣帽等类原不抽税者,亦违例抽税;或商贾已经报税,不令过关,故意迟延勒掯,必遂其贪心乃已。此等弊端甚多,难以枚举。违背国法,扰害商民,殊为可恶。嗣后,各地方官员俱着洗心涤虑,恪遵法纪,务期商贾通便,地方相安。如仍有前项情弊,在内着科道官,在外着该督抚参奏,从重治罪,决不饶恕。如该督抚不参奏,别经首发,该督抚以徇情治罪。钦此。”
是年,直隶巡抚王联登奏准:“各关多刊木榜,竖立通衢要地,俾商民共知《则例》,即州、县易知由单之意。”
六年,户科查培继奏准:“近日各关印簿字迹有如出一手,不系商人亲填者;更有私刊木印、红单,不系官标者。定系奸胥蠹役把持滋弊。饬令各关严行禁革。”
八年,工科柯耸奏准:“各关木榜革除钞贯字样,止刻征银数目。其收税数目单一样填写二张,一发商执,一送部核,耑责贵州司掌管。”
是年,部议复准考核定例:“收税官员欠不及半分者,降一级留任;欠半分至一分以上者,降一级调用;欠二分以上者,降二级调用;欠三分以上者,降三级调用;欠四分以上者,降四级调用;欠五分以上者,革职。”
九年,漕运总督以淮安十里三关题定:“户部粮储、工部抽单,总并淮关征收。”
二十五年,因办铜不敷,奉旨:“淮安关每年加额银一万七百六十九两,凑买铜斤。”自此,淮安关项下每年额银六万九千六十九两,常盈仓项下每年额银三万八百九十两八钱七分一厘,清江厂项下每年额银五万七百六十九两一钱三分一厘一毫三丝,共淮安关岁额征银十五万七百二十九两二厘一毫三丝。
是年,监督杜琳奏:“淮关税额历年告缺者,一苦于周家闸之筑坝也。盖豫省货物,原赖此闸一水到淮。自筑堤坝以后,商船艰阻,遂绕道漏越,而淮税缺。一苦于盱眙涧溪之拦截也。盖南河货物必由盱涧下淮,自康熙二十年凤关复设,部员添征盱税,遂有彼处地棍、奸牙,将由水下淮货物在凤关既征之后,勾引陆运,越漏淮关,而淮税更缺。一苦于淮关附近之朦胧镇、轧东、东沟、沙沟、岔河之走漏也。盖山东、海、赣猪鱼豆杂等货例从安东由淮南下,自海禁初开,即有客货由沿海地方,绕至庙湾南去;其由安东过淮货物,则有地棍勾引奸商,俱绕朦胧镇等处,直达高邮、邵伯过坝南去;其南来货物亦复如之。盖此路径僻难稽,又无闸口阻滞,所以商民大半皆由此南下,而淮税因之大缺。目击心筹,势难补苴。应恳圣恩敕部查议施行。”
四十三年,奉旨:“部院衙门各处笔帖式等俸禄钱粮,每月裁银一两,米亦随俸裁去。”
五十二年闰五月,奉旨:“庶吉士甚为贫苦,着税差人员酌量资助读书。”部议:“淮安关帮银七十两。”
是年九月,户部汇奏:“淮关、浒墅二关监督情愿于应得银内,每年节省五千两,交纳景山兴庆阁,为教习肄业公费等用。”奉旨:“依议。”
五十三年,户部题准:“光禄寺行户拖欠钱粮,令淮安、浒墅两关监督每年各帮银三万两,交部抵补。”
五十四年,户部议奏:“采买铜斤向系各关差盐政承办,所有捐出铜斤、水脚之项,应入正款。”奉旨:“依议。”淮安关每年应解水脚三分数,共银九千二百三十两七钱六分,归于正项下。又应解水脚二分数,共银六千一百五十三两八钱四分,归于节省项下。
雍正二年,监督庆元题准:“板闸一方原系城守营专汛。而关库为钱粮重地,向止派兵十五名,难资防守。应令该营添拨兵二十五名,连原派共四十名,并责成该营千总一员带领,移驻关署左右,弹压防护。其营汛虽移驻板闸兼辖,仍隶城守。而附近催漕事务,仍令该千总管理。一转移间,弁不增员,兵无糜饷,而关库、营伍两有裨益。”
五年七月,奉旨:“宿迁关税务,着交与年希尧就近兼管。钦此。”自此,淮安关兼管宿迁关税务。每年额征银五万两,分钞、税、石、契四项。
六年三月,户部复准:“淮安关起解税课,每年首、二、三季,仍前差解。至第四季额银及一年存库汇解并赢余钱粮,应自雍正六年起,当季满之时,咨明江苏巡抚,照依起解钱粮例,委员解部。”
七年,监督年希尧题准:“户部咨,饬查淮安关现行征收则例。除备造清册呈复外,查淮安一关自淮安仓、清江厂归并征收以来,税额较重,三关则例款项繁多。康熙二十五年监督杜琳任内,因恐远商估客不能谙晓,易启侵渔。且又时值干旱,河道浅阻,装载累千石之船只,不能连樯抵关。民间改造小艇运货,俱系零星贩户,不能照梁逐项完纳。当经因时制宜,按照货之重轻,集三关则例,参酌损益,粮食则签量见数,货物则按数论石,定则征收。船只视其大小,作为正单、分单等项,分别四尺、五尺、六尺输纳。商民乐从,照办已久。惟北来货物,□有相沿未改之大钞船只,恐滋包揽侵蚀之弊,□经改照客贩征收,以从画一。理合具题。”
是年,又经户部题准:“清江厂项下额外梁头尽收尽解,每年额银四百五十六两,向系大钞之款,今经饬改,此项无征,自应在于关项余银内补解,作为正额。”
是年,和硕怡亲王奏准:“庙湾口地方,船料、梁头则属淮关,客商货物则属海关,而其地离淮郡仅百余里,与上海县相隔几二千里,应照宿关归并之例,就近交与淮安关兼管。其稽查南来之朦胧口,稽查本地之清沟口,向属庙湾所管,一并交与淮关稽查。所有每年应征商税、赢余数目,并饬淮关于一年期满,造入考核册内解报。”自此,淮安关兼管海关庙湾口税务。每年应征正额银二千八百四十两。
是年,奉上谕:“各关开放船只之处,向例部颁号簿,以便稽查。兹闻各关另设私簿征收,惟于报部时,始将号簿挨日填造。其意以水路船只往来多寡不齐,若据实填簿,则不能逐日有征收之数目,恐干驳查,是以设法匀派填造。如此,则簿内全非实在数目,与商船过税串票,毫不相符,殊非政体。且凡事据实则可以无弊,作伪则弊窦丛生。今既任意匀派填造,则号簿亦为虚设矣。嗣后,各关于部颁号簿,务须据实填写。如无船只过税之日,亦即注明,不得仍蹈前辙。如敢故违,定行严加议处。该部亦不得混行指驳,致滋弊端。钦此。”
八年,淮安关代管江西烧造磁器。其应用钱粮,在于本关耗羡赢余银两内,陆续解镇支用。
十一年二月,和硕果亲王条奏:“户部现存经制砝(马)[码]一付,请交工部按照各省砝式,铸造正副二付,镌刻印记通行,各省差员赴部请领。”嗣于乾隆八年,淮安关始准工部换发砝(马)[码]。
十二年,贵州清吏司案呈:“据银库大使查称,从前怡贤亲王条奏内开:‘凡解送钱粮预行知会大使,呈报本部,以凭解到查对。’近今各省解项知会者少,以致钱粮到部,无从考核。嗣后,凡有起解钱粮、差(宫)[官]差役银两、木鞘起程到部之处,务必遵照旧例,预行知会。相应行文各钞关监督,一体照行。”
十三年十月,奉谕:“朕闻各省地方,有落地税之名。凡耰锄、箕帚、薪炭、蔬果、鱼虾之属,其值无几,亦必查明上税。且乡镇僻远之地,有司耳目所不及。或差胥役征收,或令牙行总缴。其交官者甚微,不过饱奸民猾吏之私橐,而细民已重受其困矣。着通行内外各省,凡市集落地税,其在府、州、县城内,人烟凑集,贸易甚多,官员易于稽察者,照旧征收;若在乡村镇落,则全行禁革。不许假借名色,巧取一文。着该督抚将如何裁革禁约之处,详造细册,报部查核。倘奉旨之后,仍有不实心奉行、暗藏弊窦者,朕必将有司从重治罪。该督抚并令各省刊刻颁布,务令远乡僻壤之民共知之。钦此。”
是年,饬令各关监督,遵照刊刻《征收货税则例》,务书大字,榜示关口,使商民一目了然。
是年,两江督院题准:“各关征收税银火耗,概令归公,以充经费。其商税火耗,留为税大使养廉之需。”
乾隆元年,监督唐英题:“徐州关陆税一项,于前明天启七年刻有《徐仓商税款目》一册。所载税货,多与现今不同,断难遵用。而现在各任相沿抄写《征收税款》一册,亦不知始自何年?商民每于输将之时,辄称轻重不均,哓哓置喙。而吏役亦借此未刊之款,得以轻出重入,实滋弊窦。且与淮关现行则例较对,又属轻重悬殊,不能画一。今择其税之尤重者五十四条,量为酌减;又家用微物之可以不税者十一条,概予酌免;余仍照旧征收。俾得轻重合宜,于税课、商民均有裨益。除将原征款目及量行酌减酌免之项,造册送部,以俟核定刊刻通晓外,理合具题。”
是年,和硕庄亲王复准:“关税,向有征收正项、盈余及加一火耗三项。凡所需添平、饭食、养廉等银,均令于火耗内支用;如有不敷,并准于盈余银内添补。则正额、公费,均有着落,岂得另立名色,巧取病商?应饬下各关,一概革除。”
是年,监督唐英题:“宿迁关石价一款,始自康熙年间建立高堰堤工,采石河干,当令北来重船带运石块,交工济用。民情多所未便,自愿各照梁头每尺折交银二钱六分,免其带石,名曰‘石价’,而实系交官雇船运石之水脚也。在彼时,良因费重工繁,为一时权宜之计,并非经久之规。乃踵事者,相沿不察,至今犹征石价正额银八百二十两,四季发给山盱厅收支,为河道钱粮。如有盈余,仍归关报解。我皇上惠商恤民,于旧有之乡镇落地税、徐属陆税,俱令停收宽免。而此项石价,实非宿迁关原有之额。相应仰恳圣恩准予豁免,并将山盱厅岁收石价银两一并革除。等因。”经部议复准饬遵。
是年,户部议复:“兵部尚书甘汝来题请,勅令海疆督抚,查明单桅捕鱼之船,概免领牌输饷。与原议粤关单桅捕鱼船,系小民采取资生,非揽载货物可比。若责令领牌输税,不惟事属纷更,抑恐滋累商民。应令沿海督抚、各关监督,晓谕禁止。”奉旨:“依议。”
是年九月,户部复准:“淮北商盐过关,按引输钞,岁计银六千六百两,入于关项解部。又有每年交纳规例三千四百两,前监督年希尧于雍正七年亦归公起解。具题。考核在案。是此项已入正额,未便竟行裁革。但该运司不行填批起解,恐日久朦混隐射。应令该盐政转饬运司遵照,一并批解。”自此,每季运司批解二千五百两,外有耗银一百八十两。
又奉部议复:“淮关厂项下,向有桃源县众兴集重运粮船下卸货物额征抽分之款,乃该县士民倪三光等胁指为‘落地税’名目,公呈知县眭文焕通详禁革。应饬该督抚查明,着落该县将所卸之货应收税课,照数追缴清款。其嗣后抽分钱粮,仍照旧例征收。”
是年,奉旨:“挑浚淮扬运河,大工齐举。员役人夫需用薪米食物甚多,恐将来货物增长,着将淮安大关并沿河口岸经过之客贩米麦、杂粮以及煤炭、席柴等物,悉免稽征,俟明年工竣之后,再行征收。又,河南固始县素称‘产米之乡’,每年客贩运至清江浦卸卖,今运口筑坝,固始米船不能直达清江,有老坝口可以卸卖,着将此地米税亦照淮关之例暂行宽免。”
二年十二月,奉上谕:“昨据户部议复淮安关唐英因各项经费及书役饭食不敷,请动盈余一案,行令江南总督会同妥议具奏等语。朕思商民皆为赤子,轻徭薄赋,俾令实沾惠泽,乃朕爱养黎庶之本怀。但恐官吏不能实力奉行,仍多巧取,以饱私橐。则徒于国课有亏,而于商贾无益。即如年来各省关税额数较前大减,商货价值亦应平减。(令)[今]京师货物腾贵仍复如前,可知商民未得实沾减则之益矣。至于在官胥役,自不能枵腹办事。如果能弊绝风清,于商贾毫无需索,即拨动盈余以为伊等之养赡之资,亦理之当然,朕所不惜者。若司出纳之臣,以为盈余既已归公,不便轻动,而又欲使胥役得以养赡,伊等岂能为无米之炊?不重索之商民,更有何术乎?是朕欲恤商而商民未得沾减税之益,转以筹画胥役而商民受加税之苦矣。江南淮安等关,或因胥吏过多,土食不足,则当量行裁汰。且查管关官员,养廉太丰,亦可通融分给。如再有不敷,则于赢余项下动用以补之。但亦需酌定额数,不得任意加增。务使胥役有糊口之资,不致暗取陋规,营私作弊。而往来商民得实受朕轻徭薄赋之恩,方为妥协。钦此。”
三年八月,两江总督那苏图奏准:“上、下两江偶被偏灾,暂将淮、扬、浒、凤等关经过米船,给照免税,并芜湖关向例止抽单银,亦照例宽免。至明年麦熟停止。”
四年四月,奉旨:“将上、下江各关口照旧免征米税。俟本年九月米谷盛行之时,再照定例征收。”
是年五月,户部复准:“前监督唐英兼管窑厂,应需银一万两,令于九江关就近动支。其淮关每年止须于赢余项下存留办公银一万两,以备南匠工食、办公等用。按年造册,呈送内务府核销。其在关委员养廉、饭食银两,亦经奏明,即于此项银内动支。”
是年十月,奉部札知:“山、阜等县房田契税,归并地方官征收。”
是年十一月,江苏巡抚题准:“上、下江,夏秋复被水灾,仍照例宽免各关米豆等税。”
六年三月,奉旨:“清查各关口岸,除报部有案者照旧设立外,其有私行增添之口,逐一详查题报。应留者留,应革者革。钦此,钦遵。”经前监督伊拉齐查明,淮关天妃一口有分查之草坝,外河一口有分查之水沟、西滩,仲庄一口有分查之清河县,长山一口有分查之里河裹头闸,白洋一口有分查之毛家宅马头,轧东一口有分查之益林、魏家滩;又草湾、永丰、周闸、庙湾、新河、后湖、流均,俱系征收钱粮口岸;其军饷、清江、上一铺、乌沙河各口额设稽防走漏;宿迁东关有分查之骆马湖六塘口,并西关、徐关;再海关暨朦胧、新沟、佃湖三口。以上淮、宿、海各口岸,俱系旧制,循照办理,并无增添。呈明户部汇题。
七年四月,奉旨:“米豆杂税等项,永行免税。其过关船只向征船料者,照旧征收;向不征船料者,不得加征。”
是年四月,奉上谕:“国家设立榷税,定其则例,详其考核。凡以崇本抑末,载诸《会典》,著为常经,由来已久。其米豆各项,向因商人贩贱鬻贵,是以照则征收。第思小民朝饔夕飧,惟谷是赖,非他货物可比。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借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朕御极以来,直省关税屡次加恩减免,又恐榷吏额外浮收,刊立科条,多方训饬。每遇地方歉收,天津、临清、浒墅、芜湖等关口商贩米船给票放行,免其上税,皆以为民食计也。但念特恩间一举行,未能普遍。夫以养民之物,而榷之税转以病民,非朕己饥己溺之怀也。今特降谕旨,将直省各关口所有经过米豆应输额税悉行宽免,永著为例。俾米谷流通,民食充裕。懋迁有无者不得藉以居奇,小民升斗之给不致有食贵之虞。以昭朕惠恤黎元之至意。至各关有征收商税者,有征船料者,有商税船料并征者,今既蠲免米税,其船料一项若不分晰明确,著为条规,恐致混淆滋弊。应如何办理之处,着交部详查妥议具奏。钦此。”
是年,监督伊拉齐奏:“查火耗,原以资经费之用。从前议定共需银六万五千余两,内有办公银两并随解、饭食、添平、布鞘等项居多,原非尽系书役工饭杂费支销。上年加意节省,止用银四万五千二百余两,至随解、饭银、添平、鞘布应视征收税银之多寡,则所费亦随之盈缩,是以不能预为定数。再,养廉一项,前监督唐英任内于乾隆元年原定银二万两。前奉上谕,胥役工食不足,管关官员养廉太丰,亦可通融分给。当议于养廉内节省银六千一百七十九两零,又节省银三千八百二十两零,俱经通融分给役食以及纸张杂项之费,净支养廉银一万两。当此冲繁之地,需用实多。业已较前减去一半,无可再为节省。至书役人等缘关务事简,遵又酌汰五十三名。一切工食除前经四折外,今再议八折给发,核减去三千九十六两零,每年役食房租捐款杂费等项通共尚需银一万九百四十四两零。现在,火耗不敷,盈余无征,所有前项经费按月支给,按事给办,不便迟延悬待,应请于实征银内动支,俟年满造册报部核销,庶于公务无误。再,户部尚书臣海望奏准:‘每年存留办公银一万两。今部议内开,如无盈余可动,将动用何项之处奏明动用,报明内务府核销。’查存公银两,原备公事之用,不便临时奏请,今既无盈余,理合预行奏明,于实征银内存留办公银一万两以备传办公事之用,报明内务府核销。嗣后税课充裕,仍于盈余项下支用。至淮关解部银两,向例分作四季起解,今所征税银除本地解发外,所余无多,应请照宿迁关之例,每年两次解部。若汇总起解,兵役即多,易于照料,诸凡妥便。除分晰呈明户部外,合并奏明。”
是年十一月,监督伊拉齐因经费不敷,奏准:“征收三厘饭食。凡货物二十石者,每石收色银三厘。如二十石以内,概行免收。”
九年,奉部札饬:“淮仓项下酒曲、绢、粉等税一款,先经前监督唐英题请蠲免,当即驳令仍旧征收。嗣于八年前监督又会同督抚据情题免,复经本部以此项税银系该仓私自免征,随即题明行令征收。其从前私免银两,奉旨免赔。该监督自应感戴劝输,何得以供办拮据为词?应遵照原题,作速开征,据实造报查核。当于本年六月十一日复行开征,饬税大使与商税一体遵解。”
十年四月,监督倭赫奏准:“宿迁关通船一载之例,累商弊混,应改照按担签查见数征收,将通船一载之例,永行禁止。”
十年七月,漕运总督题准:“回空粮船所带土宜六十石,不必拘定梨枣。酌以桃柿零星等物与梨枣税额相仿者,通融携带,一体免税。”
十一年闰三月,奉上谕:“朕前加恩宽免米豆税,原欲使百姓实受其益。嗣因免税之后,米粮价值并未稍减。经朕降旨各该督抚,令其确查据实奏闻。而各该督抚不过以并无情弊一语复奏,朕亦未曾究诘。今览户部所奏,该监督等俱将免过米豆税银以抵盈余之数,可知从前各督抚查奏必有不尽确实之处。或胥吏作奸,于米船携带他货混作米豆蠲除,又或偷漏影射,舞弊营私。朕留心体察势所必有,岂有损国家之正赋以饱胥吏之私橐。而该督抚与监督皆膜外视之,有是理乎?着传谕伊等,务须悉心查察,核实办理。如有前项情弊,断无久不败露之事。经朕访闻,该监督必加以重究。而不据实查察之督抚,亦决不宽恕也。钦此。”
十二年八月,监督倭赫奏准:“庙湾口捕鱼船税,各县船户离关窎远,催输不便。援照地丁钱粮之例,令所(豁)[辖]盐城、阜宁、海州、赣榆并东省日照五州、县就近设柜征收,按季解关汇报。”
是年十二月,部议淮安关收税缺额一摺,奉旨:“关税设有定额,缺少例应赔补。若一人兼管两关者,此关额征有余,准其抵补彼关之不足。再有短少,令其赔补。该部查核各关均照此办理。钦此。”
十三年五月,户部议复:“淮安关米豆免税船只所纳正单、分单之课,请照宿关船契船钞之例,改为淮关船契船钞,就各船梁头确数九折折准尺寸,每尺船契银二钱五分、船钞银三钱三分。其未满二百石者,悉照宿关渡船并小契半钞、大契半钞例,按石照则分别征收,以昭画一。”奉旨:“依议。”
是年十一月,奉上谕:“朕降旨蠲免米豆税银,本以食为民天,关税优免,则市价可平,是以不惜千万正课为小民谋饔飧宽裕计。当时内外臣工,屡有以但利商贾、无益民生为言者,概未允准。朕意欲试行数年,果否与民有裨,再行酌量。乃数年免税,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而昂贵时或有加。明系奸商不知免税之恩,专利自封,转以有限之帑项肥三倍之橐囊,无裨闾阎,允宜仍复原额。且地方偶有偏灾,即将该处关口应征米豆额加恩宽免,则舟古舶闻风云集,市价日平,驵侩不得居奇,穷黎均沾实惠。转得操权自上,朕意不为军需起见也。如既复之后,奸商借端长价,弋利妨民,该地方官即严行查察究处。至淮安关宽免米税后,倭赫奏准加征船料,今既仍征米税,所有船料仍循旧例行。各该监督及地方官即明悉出示晓谕,毋令胥役阳奉阴违,致滋弊窦。钦此。”
十四年十一月,奉旨:“各关报解钱粮,嗣后正额有缺者,仍照定例处分,其赢余成数视雍正十三年,短少者该部按所定分数议处,永著为例。”
十五年六月,户部奏准:“各关管理税务比较日期,凡接任征收者无论两任三任,俱令扣足一年为满。其管关一年零数日者,将一年赢余奏报,零月归于下届,统俟扣足一年再行汇奏,以昭画一。”
十六年五月,接奉部咨:“改铸印信领到,钦定新铸清篆关防开用。”
十七年正月,奉部行:“查乾隆六年征税,稽查各口岸册报不符。等因。经前监督高恒查明,下一铺口征收零星钱粮,系历任酌量便商之举。二井一口,即当日天妃,并非二井之外,仍有天妃。阜邑新河即串场河,因乾隆五年挑浚,货船走漏,分役巡查。新沟分查之板沟,因黄河水涨,船可通行,以防偷漏。清沟,乃轧东口分查绕越之所。再,下一铺之杨家庙,海关之匣子港,宿关之骆马湖、六塘口,草湾之二坝,周闸之高良涧、龙王庙,新河之孙家塘,外河之中渡、西滩、水沟,仲庄口之清河县,或支河汊港,汛水涨发,可通舟楫,或陆路僻道,驮载货物绕越走漏。又如洪泽湖之蒋家坝,坐落盱眙县地方,现经凤阳关奏设稽查口岸,而洪泽湖米豆船只,间在该坝起剥盘运南下,冀避淮关税课,又不得不于附近之周闸口派役密查。是以历任均系因地制宜,循照办理,商民相安,由来已久,并无另设口岸、遗漏等事。当即造具现设口岸清册,出具印结,咨送两江督院,转咨户部汇题。”于十九年二月奉旨:“依议。”
是年四月,奉办理军机处行知:“各关奏报征税摺内,如有应须部核者,则于摺尾声明‘请旨饬部察核’字样;若系随时奏明税务情形之摺,则声明‘除扣足一年汇奏外,谨将现征数目缮摺具奏’等字样。至于地方雨水等事,与税务并无关涉,自应另摺呈报,不得叙入税务摺内。”
十九年正月,部议:“淮安关监督高恒奏高堰堤工运石船只,先经江苏巡抚咨行给照免料,应如该监督所请转咨苏抚,饬令补纳。”四月十四日,奉旨:“高堰工程紧急,各船更番递运,无误工需。加以石质粗重,挽载维艰。着加恩免其追缴,以示优恤,该部即遵谕行。”
是年,户部通行:“各关税额盈余,前以雍正十三年成数比较,今经本部于本年正月议,以照上届短少无几者,即行随奏核结,毋庸再行驳查;至较上届大相悬殊者,令该监督将该关本年情形据实奏报。乃各关仍有将雍正十三年成数入奏者,办理殊不画一,应再通行各关遵照。”
二十一年正月,奉上谕:“上年江、浙二省歉收,屡经降旨,截漕赈恤,令该督抚多方抚绥。惟是该省收成既歉,米粮市价自必昂贵,全赖商贩流通,源源粜卖以资接济。所有江、浙二省各关口征收米豆额课,俱作加恩暂令免征,以广招徕,至秋收后照例输纳。务期商贩辐辏,市价平减,俾小民无贵食之虞。该部遵谕速行。钦此。”
二十二年七月,奉旨:“河南各属成灾,着将江南、江西、山东、湖北等省商贩米麦、杂粮船只,系往豫省粜卖者,照乾隆四年例加恩免征粮税,俟明年麦熟停止。”
是年十二月,奉旨:“湖北拨运米石船只回空过关者,着加恩免征船料,以示优恤。”
二十三年三月,奉旨:“九江关监督尤拔世以江西、湖南、四川拨运米石接济豫省灾黎,其回空船只应否援照湖北拨运例一体免料,着豁免。钦此。”
二十四年八月,监察御史李兆鹏奏准:“严禁丝货出海,通行各督抚移咨各关,转行沿海地方官弁,严行查禁。”
二十六年正月,部议复准:“漕督杨锡绂奏回空粮船准带土宜六十石,请以麦豆瓜果等物通融办理。等因。查近年京师麦正歉收,除将麦子一项不准携带抵算外,其余黄豆、瓜果等物应如该督所请,抵数免征。”
二十七年四月,户部复准:“两江总督尹继善奏包关漏税一摺。查货物均有则例,原无偷漏,惟有讨关陋习,凡本省、邻省大员与该关熟悉有不查径过者,又有各省贡船亦不查验,以致船多揽载漏报。嗣后,无论何人过关,如有应税货物、应纳船料一体输纳,不得仍沿讨关陋习;其装载贡物船只应将贡物开单用印,知会关口查验。如有官员违例过关及贡船私揽客货者,该监督严行查办。”
二十八年,监督普福奏:“奉户部议复,江督尹继善奏请,将各关陋规曾否革除及有无留关充用归公款项,并从前已奏未奏之处,逐一据实查核。就关口情形,分别应留应革,开具数目清单,会同督抚酌核具奏。等因。查淮安关向有三厘饭食一项,于乾隆十四年七月内,初任淮关见《事宜册》内开列。即经查询书役人等,据称历任相循,以为添补经费不敷之用,嗣于乾隆七年奏过。随又细查经费内淮、宿、海三关书役工食等项,原定准支银一万八千九百余两。乾隆元年因火耗不敷,经费须动盈余添给,议请将书役裁减,工食八折给发。又于乾隆七年奉旨恩免米豆税课,钱粮短少,人役可减。经伊拉齐奏请将人役工食再行八折裁减八千余两。遇米豆复征,未经补给,公费实有不敷。若将三厘饭食除去,仍复议八折工食,不独有亏正盈帑项,且恐若辈利心无厌,稔知商贾久已输服之项,仍不免暗中撞骗,别生弊端。况关前运河系南北冲途,载船停泊有碍行船,必须多用人役分头签查核算,始得刻期验放。于是年九月内恭摺奏明,以此留办一切公务及添补淮、宿、海三关各书役工食等用,迄今各任照办,商贾相安,公事有济。又有罚倍一项,向例每货百石扦多五石者,只令补报正税;多十石以上者,除补足正税外,仍罚一倍,多二罚二,多三罚三,以示警戒,历年以来商贾咸知警惕,不致漏报过多。是淮关饭食、罚倍二项久经奏明,以资办公,与别关现应分别去留议请加增者不同。今又复会同督抚臣就淮、宿、海各关口现在情形确加酌核,应仍循旧办理,此外并无应留应革陋规。惟是在关胥役众多,立法虽已严明,察弊不可稍懈,分应益加谨慎,时刻留心,务期关弊肃清。如有愍不畏法之徒胆敢格外需索,扰累商贩,定即严究,不敢稍宽。若失于查察,别经发觉,应听督抚臣严参治罪。所有前项奏定章程及历年办理成案,谨会同两江督臣尹继善、抚臣庄有恭具摺恭奏。等因。”于乾隆二十八年三月,奉到硃批:“该部知道。钦此。”
是年七月,先大夫莅任后,查得海关庙湾等口设在阜宁县境内,额征税银三千八百四十两,岁有盈余。缘上年五月内,河工宣泄内地之水,于串场河之上岗、草堰等闸下新开海河一道,直达射阳湖口之通洋港出海,南北货船不无从此越漏。业经前监督普福委员查看,新开海河运行船只自海口至串场河南计程不过七十里,较之射阳湖一路由关口转入串场河迂回二三百里,路既便捷,商贩争趋,势难禁阻,必得于新开海河总汇之小关子地方设口稽巡,庶免偷漏。但该处离关窎远,若押令商贩仍赴阜宁关口投税,往返需时,殊不便商。因即咨明督抚,仍照淮关分口稽征之例,分拨阜宁关口人役,携带《则例》、丈尺,前往该处扦查货数,征收钞税及桅封、船单钱粮,仍归本口报解。惟是未经目击该处实在情形,究属悬揣,因复亲往阜宁详细履勘,新开海河实易越漏海关之税,若不因时制宜,分口稽查,必致有亏额课。其小关子地方实属扼要之所,必须照普福分拨人役驻守,就近稽征,无可疑议。惟是该处并无民居,现今巡查人役尚系雇船泊岸住宿,殊非经久之道,自应并照淮关各分口之例,亟为修建关房,以资栖止,以卫税课。随又札商两江总督臣尹继善、抚臣庄有恭,意见相同,除即饬知阜宁县遵照,并委协办笔帖式前往相度地势,建设关房外,理合具摺奏闻。等因。奉硃批:“知道了。钦此。”
二十九年五月,军机大臣复准:“各关起解钱粮,俱一体填给勘合火牌、兵牌。所有水脚银两,除鞘箍、口袋、绳索等费及解员等至京饭食、住宿并回省路费等银,应令各该省督抚并该督酌核情形,确实定数外,其每年节省若干,即由该处奏明,照盐政高恒节省水脚之例,解交内务府查收,并令分晰报部查核。”
三十年,奉部复准:“苏省各关解京钱粮改由水路,将来第三季届满起解之时,正值隆冬,水涸河冻阻滞,应比照龙江关例一体改作两季解部,则解饷俱在春、秋二季,舟行无阻。其押解官吏照旧办理部科饭食银两,照例四季批解。”
三十一年十月,奉部札知:“闽海关题定起解钱粮,每千两添平十五两之数,各关应按照办理。至淮安等关随解饭食向来亦支添平银两,应饬即于本年首季起,将库饭添平删除报解。其正额盈余添平一项,向例支解加平银十五两二钱二分五厘,较闽海关题定之数计多银二钱二分五厘,亦应于首季起按数删除。”
三十二年正月,部议复准:“删减银、米等项零星尾数,凡银以厘为断,其不及一厘之零数应请折中归减,在五毫以上者作为一厘,不及五毫者悉行减除。至如征解关税等项,条目虽多琐碎,不免时有零星撒尾,但每款各有成数,总不难删繁就简,应令嗣后于总数之下一体遵照归减。”
三十四年,奉部札知:“硝磺船只过关照例征收税钞。”
三十七年四月,刑部议复:“江督高晋、苏抚萨载会奏,审拟淮安关书役揽税包收、侵用银两,按律治罪。并酌议,嗣后凡有客货到口,即令该监督查明应纳钱粮,随时投纳,以免滋弊。”
是年十二月,奉上谕:“据户部议奏,乾隆三十七年,凤阳征收盈余银两,较上届短少七万一千三百余两,又淮安关盈余银两短少九万八千五百余两,均请交高晋派员确查,据实具奏,各摺俱依议行矣。盈余非关税额征,每年盈缩,原不能画一,然亦当约计不相上下,岂竟致多寡悬殊,自不可不彻底清厘,以期核实防弊。但历年以来俱视上届为比较,非特少者易于见绌,即多者亦恐岁日加增,伊于何底。从前曾经降旨,盈余悉以雍正十三年为准,因其时正当诸弊肃静,丰约适得其平,是以用为成则,如果较核相仿,尚在情理之中。今凤阳关短少数目,虽较上年骤减七万余两,而较雍正十三年计多银二万六千两,今数尚胜于前。至淮关短少数目,比上年短少之年又短至九万余两,即较之雍正十三年,亦短至六万余两之多,其间必有别故。该监督等每以过关船只稀少为词,不知舟古舶流通往来不绝,即或间有多寡,亦断无一年之内商贩裹足不前至于此极?其中必因监督屡更,有乘机收多报少及影射侵渔情弊,希图藉词朦混。尤当切实严查,使之水落石出。着高晋即将淮安关、凤阳关二处究系因何亏短各情由,派委明干大员,严密访查。务得实在真情,据实具奏,毋得任其少有欺饰。钦此。”
三十九年二月,准江、安藩司咨:“奉苏抚题准,淮安府裁汰大军仓大使一缺,改设板闸巡检一员,在于淮安关一带巡缉地棍、酗酒、打降,并巡察河干,匪船偷漏等事移关查照。”
是年十一月,奉旨:“本年淮安关盈余短少,户部议驳行查,原属照例办理。但此次淮关税银短绌,实因八月间外河老坝口黄水漫溢堤工,冲淹板闸一带,以致商货船只过关稀少,系属实在情形,且伊龄阿平日办事亦尚小心妥协,即着准其核销,毋庸再为行查。钦此。”
是年,淮安关署被水淹没,房屋率多倾圮,若不急为修整,不但难以栖止,而关库所在岁收数十万钱粮实难防守。当经查明,关署前甬壁一座,鼓楼二间,大门三间,二门三间,大堂三间,两耳库房各三间,关帝祠、文武二帝祠各三间,财神、土地祠各三间,各书役班房、征收钱粮房共四十二间,宅门一座,东西配房各三间,二堂三间,正房五间,两厢房各三间,游廊各三间,书房十间,办事书房及厨房、下房等项共房五十五间,以上通共计房一百六十三间,外围墙一百三十余丈,俱经过水。除坍塌房六十余间、围墙一百余丈外,其余房屋亦多柱木歪斜,瓦片颓落,更兼黄土淤垫六七尺至八九尺不等,此项房间必须筑打地基,重新一律修整,庶几钱粮要地得昭慎重,以垂永久。随即率领书算人等详细踏勘。关署基址本属洼下,其房间、墙垣应就现淤基地普下丁桩,另行修建,务使房间、墙垣完整坚固,其所需木石、砖瓦、铁钉、灰斤、架木、丁桩、麻刀以及夫役人工工饭等项,除旧料检选应用外,估需银五千余两,奏请于本年提存办公银一万两内借支银五千两办理兴修,每年于监督养廉内扣存银一千两,分作五年清款,于年终解缴杂项银两之便,一同解缴。等因。于乾隆三十九年九月二十日具奏。十月初九日,奉到硃批:“知道了。钦此。”
四十一年,奉旨:“各关课额比较数目仍以雍正十三年为定例。”
四十二年八月,钦奉恩旨:“各关税课盈缩率由于年岁丰歉,固难免参差不齐,而通计三年即可得其大概,若多寡不甚悬殊,原可无庸过于拘泥,此法最为平允。嗣后,各关征收盈余数目较上届短少者,俱着与再上两年复行比较。如能较前无缺,即可核准。若比上三年均有短少,再责令管关之员赔补,彼亦无辞。所有雍正十三年为准之例,嗣后不必行。钦此。”
续纂令甲
四十年,淮、宿两关缺额,监督伊赔银二万一千九百三十八两零,监督寅亦按股分赔,余免。
四十一年,准江南河督咨:“嗣后各省铜船到关,将过关日期呈明工部钱法堂,并咨江南河院。”
四十二年四月,奉部札知:“嗣后报解关税,照例出具文批,交管解员役报科,俟部批实收掣获,仍送科磨对。”
是年,饬谕各商照例报纳转河钱粮。详载《文告》。
四十四年六月,准苏藩咨:“送匠铺硝磺定税原卷。先是各衙门咨到,一应案卷,于乾隆三十九年被黄水淹没无存,经前监督伊咨报各衙门抄取。”
是年,颁到户部《各省钱粮则例》四十本。
四十五年三月,准江督咨:“奉兵部复准,凡织造、关、部、司衙门起解饷鞘,一切动用勘合等差,由按察使刊刷总理驿牌,俟移填、勘合之时,将牌一并附送,听该衙门查照。勘合字号及马、夫等项数目,先一日填发首站递传知照,并听自行随时专案呈部备查。”
是年,严禁关役滋扰应试士子。
是年七月,监督征奏准:“回空漕船货物兼纳宿税,宿关人役无须增添,其应征税银用宿关淮收之法,即在淮关输纳钱粮仍归宿关项下。向例淮税单内列‘关’、‘厂’字样,兹于‘厂’字下列一‘宿’字以别于淮,所有应输宿税某某货物应上正银若干登注其下,便于交纳,分登宿簿,并调选宿关书算来淮承办,以专责成。”
四十六年,监督征奏准:“各关盐政、织造长随不法,照旗下家奴治罪。”
四十七年,奉部札准:“办理《四库全书》职官表处洽取关税各差应行纂载之条,遵将淮、宿、海关建设处所并大小各口岸坐落处所送部。”
四十八年,准造办处咨:“嗣后,摺奏并咨文内直书‘造办处’,不必添写‘养心殿’字样。”
是年,关税缺额,监督全赔银一万两,余免。
四十九年,关税缺额,监督全、福按任事日期分赔一半。
是年九月,前监督全以未奏江南清口淤阻,内务府议停支养廉二年。奉旨:“宽免一年。”
五十年七月,准两淮盐院咨:“淮南纲食口岸通、泰二属场河浅阻,须预为筹备。据两淮运使详议,南商贾运北盐,酌拨五万并引赴仪所交卸。监督福与两淮盐院往复咨议,以向来淮北盐引过关,每年例解银一万两,以为盐钞。今南商贾运北盐,不在北商盐引之内,例应格外输钞。查淮北每年额运纲盐十三万五千一百三十六并引,合单引二十七万二百七十二引,每年共完船钞银一万两,核计每单引该银三分七厘,又每两应完火耗及补平色银一钱二分六厘二毫八丝。兹酌拨并引五万,合单引十万,即照淮北按引输钞成例,共该钞银三千七百两,火耗、平色照完外,并解费银二百六十六两四钱,前后由运库批解,到关汇解。”
是年,关税缺额,免赔。
是年分经费共支用过银三万三百七十两三钱七分七厘,向系在于火耗项下动用,查是年淮、宿、海三关税额短绌,随正额仅收火耗银二万五百三十七两四钱七分,计不敷银九千八百三十二两。监督福缘无盈余可拨,未敢援例请销正款,附片奏准,将经费内支过养廉,仍按数扣缴解部归款。
五十二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福赔银一万两。
五十三年二月,监督征奏准:“捐廉成造驳船三百只,拨运漕粮及河工物料。先在关库盈余项下拨发银五万两作工价,自本年起于逐任监督养廉一万两内,每年扣还五千两,分作十年归款。”
是年,部颁正副砝码各二副,先后到关。
是年冬,奉旨:“嗣后,淮安关笔帖式三年期满不必全行更换,于三员内递年更换。钦此。”
是年,颁到户部《则例》。
是年,奉旨:“奏报雨水地方事件,不得用颁扬虚词填砌。”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福、监督征并署监督李,按任事日期分赔一万两,余免。
五十四年,监督征以失察李天培洒带木植,罚应纳木税银二万两,分两次解内务府充公。
五十五年,奉部札:“嗣后,咨呈如有‘家产尽绝’字样改为‘无力完缴’。”
是年,准江督咨:“奉上谕:‘前据孙士毅奏,川省地方向有搀和小钱之弊,请定价收买销毁,另行改铸制钱。已降旨传谕该署督严禁私铸,以绝弊源。并令四川、云、贵邻近各省,一体严行查办矣。昨据叩阍民人吕凤翔具控呈词,内有陕西安康县私铸小铁钱一款,可见陕西地方竟有奸民等私铸之弊,又闻浙江商民市易亦多将破烂小钱搀和行使,其弊与川省相同,不可不严行查办。从前整顿钱法,曾经通行饬禁不得擅用小钱,近年以来地方官视为具文,因循不问,遂至小钱充斥夹杂行使。奸民等希图射利,必致私毁制钱,将一文改铸数文,质地轻薄,殊干例禁。但相沿日久,若一时严行查禁,恐市肆钱价骤昂,于小民生计亦有关系,自应将破烂小钱收买改铸,其尚堪行用之钱定以易换价值,使之无利可图,行之以久,为之以实以渐,其弊不杜自绝,断不稍事张皇,使市侩闻之居奇昂价。至奸民等既能私铸,必致私销,弊源实在于此。各督抚务须不动声色,督饬所属密行查禁,倘再颟顸不辨,使小钱仍复流通,则惟该督抚是问。除就近而行传知梁肯堂、长麟外,将此谕令各省督抚知之。钦此。’”
是年,准户部札:“奉谕旨:嗣后‘天元’、‘帝皇’等字样,俱不得概行编列。”
是年,比较盈余较多。
五十六年,颁到兵部《清汉则例》。
是年,准漕督咨准通政司:“嗣后,本章务须字体端庄,不得轻墨淡描。”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董赔银一万两,余免。
五十八年,监督董以起解五十七年分收税册档迟延,议处。
五十九年,颁到《万寿盛典》一部。
六十年,监督盛以查漕船严,召还。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盛赔银一万九千八百七两五钱。
嘉庆元年,奉旨:“据保兴奏请陛见,朕已批令前来,但保兴折内所写‘眷恋’朕躬殊属非是。外任大臣等凡遇陛见之年,不过照例具奏耳,不致眷恋朕躬,此皆保兴之清语平常所致,除将保兴申饬外,嗣后外任大臣等奏请陛见时,毋得再写‘眷恋’等词。倘仍然如此书写,定行交部议处,将此通行传谕知之。钦此。”
二年十一月,监督刘奏准:“监督每年养廉一万两,照前任监督征原奏,扣缴添造驳船银五千两,分十年解部。自乾隆五十三年至嘉庆三年业解过户部银五万两归款讫。请嗣后此项养廉五千两,作为节省,按年解交内务府充公。”
是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刘赔银三万两,余免。
三年,比较盈余缺额,监督刘赔银五万两,余免。
四年三月,奉上谕:“向来各关征税于正额外,将赢余一项,比较上三届征收最多年分。如有不敷,即着经征之员赔补。以致司榷各员藉端苛敛,而赔缴之项仍未能如数完交,徒属有名无实。因思各关情形不同,所有盈余数目自应酌中定制,以归核实,而示体恤。已于户部所奏各关盈余银数清单内,经朕查照往年加多之数,分别核减。自此次定额之后,倘各关每年盈余于新定之数再有短少,即行着落赔补;如于定数或有多余,亦即尽收尽解。其三年比较之例,着永行停止。至工部船料、竹木等税,除扬关向无定额及由闸等关并无盈余外,其余亦经分别减定,嗣后即一律办理,毋庸再行比较单并发。钦此。”
是年,准江督咨、准礼部咨:“八月十三日,高宗纯皇帝圣诞,一日虔诚斋戒,不理刑名,内外禁止屠宰。”
是年,本关给米贩戳记。
是年十二月,奉上谕:“户部议驳蒋兆奎请给各省帮船银两分年扣还等因一摺,业已依议行矣。现在漕务节经降旨,令有漕各督抚将旗丁疲乏情形确查妥议,量加津贴,并将陋规尽行革除,自可无虞匮乏。乃蒋兆奎执拗性成,总以运费不敷为词。又请将漕项银两借给各丁,每船自五十两至一百两不等。试思此项借给银两,自不得不分年扣还,但该旗丁等在初借之时自属宽裕,至次年即须将所领行月等项坐扣,已不免拮据。至逐年坐扣,势必更形竭蹙,不能如数归款,竟与各省积欠钱粮无异。是公项既致无着,而于运丁仍无裨益,殊非切实调剂之道。因思向来漕船准带土宜一百二十六石,例不报税,原为恤丁起见,今着再加恩,准其多带土宜二十四石,共足一百五十石之数,俾旗丁等沿途更资沾润。从此运丁一切陋规既经裁革,应得之项自可如数给发,又经部议酌加津贴米石,今得准其加带土宜,一切倍加宽裕,自不得再有所藉口。倘嗣后总漕、仓场等衙门及卫(弃)[弁]等或仍有需索旗丁情事,准其据实首告,必当严办示惩。将此通谕知之。钦此。”
六年九月,准苏臬咨:“嗣后,各关库拨解各省兵饷,照例填给勘合。其余委员解京之款数在五千两以上者,仍填给勘合;在五千两以下及部饭奏销册档等项解部者,填给火牌。”
八年三月,户部议奏:“江督费奏赣榆县生员吴昌善前在都察院呈控淮关禁止豆饼不准附载豆船由青口对渡刘河销售一案,该总督请将豆饼一项载入户部《则例》,准其由青口对渡,在海关输税售卖。查海防以口岸为重,青口地居险要,所产黄豆赖刘河销售,非无路可通,不过从海运多获便利。国家曲体民隐,准令黄豆出口,已足裨商民生计。豆饼为粗重肥田之物,既非他邑之必不可少,亦于赣榆之所利甚微。该生远涉京师,急急上控,其意存夹带私货偷漏税课,已可概见。嗣后,请仍照乾隆五年原定《章程》,该县所产黄豆,准由青口运至刘河。应行给票查验之处,俱照向例办理,不准豆饼一并运往。其一切南北杂货,俱不准由青口出入。”奉旨:“部议甚是。海口例禁,理应严密。商民惟利是趋,其呈请豆饼出口销售之处,不过为夹带私货起见。该督所请弛禁,殊属非是。嗣后,着仍遵照旧定《章程》,督饬稽查。钦此。”
九年七月,户部札知:“奉上谕:‘御史贾允升奏请严禁挖改题本年月盖印之处以防流弊一摺,所奏甚是,足见留心国政非摭拾浮言者可比。题本末后填写年月,例用印信钤盖,原以防吏胥窜改情弊。近来外省题本往往于填写年月之处多有挖补,即经内阁票出饬行,亦复不加查察,殊非杜弊之道。题本书写年月之处乃系末幅,字数无多,若有错误,何难接扣另缮?嗣后,外省督抚凡遇题本年月日,俱不准挖改,一有错误即着另换一扣粘尾接写,仍将粘写之处钤印,以杜弊端而符体制。至通政司衙门遇有题本月日改补者,向俱随时用摺帖声明送阁,内阁即票拟饬行。何必逐件题参,徒滋烦渎?所有近数月间,内阁票出年月挖补饬行之本,着大学士会同通政司堂官,详细核对到阁日期是否逾限,及月日有无不相符合之处,另行具奏。钦此。’”
是年十二月,奉上谕:“前经降旨,令有漕省分各督抚酌量采买米石运通接济。本日据湖南巡抚阿保林奏到,该省接奉谕旨后,现在采买二十万石,拟于帮船内搭运五万石。其余十五万石,雇用民船,分为三批,派员押运。并据奏称‘此次受雇民船过关时,可否免其纳料’等语。民船过关,例应交纳船料。但此受雇装载官米,与揽载客货不同。现在水脚银两,据该抚奏称‘尚欲于官使之外,酌为增贴’。若令完纳船料,该船户等仍不免竭蹙。此等情形,亦非特湖南一省为然。着传谕各该省管关巡抚及各监督,所有此次采办米石各省分,如系雇用民船装运赴通者,于经出各关有应纳船料地方,均着加恩,免其完纳,无任吏胥等稍有勒掯滋扰。将此各谕令知之。钦此。”
十年四月,准江苏奉漕督行准户部咨:“嗣后,达部结册填写年月小日,文内接扣盖骑缝印。”
是年七月,监督李奏准:“近年黄水间有淤浅,全漕驳送,在在需船,筹款增造驳船一百五十只,挽济漕运兼运河工物料,免碍商船。并请于监督现支养廉五千两内,每年捐银一千五百两。又请于前项解交内务府充公五千两内,每年扣借出一千两,作为造船之费。仍请照上次捐造驳船之例,先在关库盈余项下拨发银二万五千两,交河库成造。自本年为始,于逐任监督现支养廉数目内及前项节省解交内务府充公银内,分作十年,将盈余项下,先行归款;其扣借内务府积至一万两之项,仍请于逐任监督现支养廉内,再分作六年半归款。并声明近年豆载商船,不能由闸口顺流而下,均从老坝口盘坝来关。今既添造驳船济运,请免封徐、邳一带民船。又寻常四百石船只,应请照前江督书奏五百石大船之例,一并免其封雇。”
续纂令甲
嘉庆十六年十月三十日,两江督院百片奏:“再,奴才审办淮关缺额之案,虽已查核详明,并无侵蚀情弊。但查该关税务,全仗北来豆船。而各商由河南等处贩买南来从洪湖行走者,俱应由运河下达淮关纳税。奴才访查洪湖南畔有清河、盱眙连界之二山子地方,可以径过蒋家坝坝下,由观音寺一带小河入高宝湖,即从邵伯出口仍入运河;又有山阳县属之周家桥草泽河归岔河镇,亦为入高宝湖之路。因思各商船南下贸易,虽于此路有盘坝之艰,而程途较为近捷。恐有奸牙勾引绕越正关,各商惟利是趋,希图漏税,亦未可定。随饬接署关务之盐巡道朱尔赓额密委妥员,前赴邵伯聚总之所,查点豆船。若该处多于淮关,即系由别途偷漏。兹据复称,挨查该处行店账簿内所载豆船,亦复稀少,核与淮关数目,大略相符。奴才伏思,关榷勾稽不嫌周密,既有蒋家坝等处可以偷越,亦难保其必无透漏,自应预为防范。应请于清河、盱眙连界之二山子地方及山阳县属之岔河,设立稽查税口二处,以防绕越。又,淮关各路例禁,亦恐日久玩生。奴才现咨会新任监督元逐细查明,由奴才会同江、安两省抚臣,出示申明,委员查办,以冀税课日有增盈。是否有当,优乞皇上训示。谨奏。”于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奉到硃批:“实心办理,必有起色。勉之。钦此。”恭录咨会,钦遵办理。等因。到关,遵即相量二处形势,于二山子、岔河最冲之处设口稽巡。所有二处房租、经费,仍由淮关例给经费内酌拨,毋庸另议开销。等因。抄录原奏,绘图贴说呈报户部,旋经部复:“应如所呈办理。”仍札行该监督,将分派丁役稽查及经费项下匀给房租、经费银两之处,报部查核。
嘉庆二十年九月十三日,准户部札知:“为片奏事,贵州司案呈内阁,抄出两江总督百奏‘南来之南货、绸缎等项,访知近来商贾每从六合、江浦等处起旱北上,偷越淮、扬两关正税,现在移行淮、扬管关之员派拨丁役就近巡查,仍严饬六合、江浦等县一体严禁’一摺。嘉庆二十年八月初三日,奉硃批:‘览。钦此。’钦遵于本月初八日抄出,到部相应抄录原奏,行文江苏巡抚并札行淮安关监督,遵照办理,可也。计单一纸:‘奴才百跪奏:再,查淮关偷漏之税。北来豆粮,固当稽查严禁。其南来之南货、绸缎等项,虽非淮关大宗,而一经绕越,则不独有损于淮关正税,即扬关课额亦被隐漏。奴才前经访知,近来商贾每从六合、江浦等处起旱北上,只纳涧关一处之征,遂偷越淮、扬两关正税,殊与定例有违。查六合、江浦等县额设骡行本来无多,不准增设,缘大宗额货难以供其雇用,每至待运须时,势不能不由船载经由淮、扬北上。从前立法本为甚善,但法久弊生,诚恐各该处添设私行,广集骡头,串通偷漏,实于淮、扬关税大有妨碍。当经札司查明,六合县额设骡驴行口八户,江浦县浦口额设骡行四十二户,尚无新添私设情事。查定例,大宗船货不准盘山绕越,惟小贩准其盘山行走。第商贾惟利是图,诚难保其不将一大宗改为数小宗,勾串六合、浦口行户盘路北上,在商贩既希图便易,而奸牙勾串,避重就轻,亦恐势所不免,不可不随时查禁。奴才现在移行淮、扬管关之员,不时派拨丁役,就近赴京口、浦口一带巡查,仍严饬六合、江浦等县一体严禁。如有奸徒于额设牙行之外私行添设,勾串大宗船货违例盘陆北上,致漏各关正税,即行严拿究治。庶稽查益较周密,而淮关税额不为无益,扬关亦兼收其利矣。合将办理缘由,附片陈明,伏乞睿鉴。谨奏。’嘉庆二十年八月初三日,奉硃批:‘览。钦此。’”
嘉庆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日,准江苏抚院张咨:“为钦奉上谕事。嘉庆二十年十月初二日,准爵督部堂百咨: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七日,承准兵部火递到军机大臣字寄两江总督、三等男百,江苏巡抚张:嘉庆二十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各省关税正额、盈余,皆系久经酌定数目,相沿征解。各关每届期满奏报征收银两,大约不甚相悬,间有缺额,次年得有羡余仍可补足原额,即江南之西新河关、扬关、凤阳、芜湖等关,亦莫不然。惟淮关、浒墅两关,十余年以来,历报短缺,为数甚多,竟有积重难返之势。岁丰岁歉,皆不足额,殊不可解。该两关监督已非一任,或因缺额降革,或因赔项不能完缴,呈报家产尽绝,欠项垒垒,年复一年,殊属不成事体。淮、扬、苏州为著名繁富之地,从前司榷税者皆有盈无绌。若谓米船客货近年皆裹足不前,揆之情理,必无此事;如谓两关监督悉皆昧良侵蚀,亦未必尽然。关税为国用攸关,该两关如此疲敝,不可不设法整顿。着百、张就近确查淮关、浒墅两关近年短缺情形,其受病之由实在何处?应如何量为调剂?会同悉心妥议具奏。若有侵蚀弊端,由驿严参,勿稍欺饰,将此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恭录,咨请钦遵,等因到本部院,准此。”查此案已经会同爵督部堂酌拟八条,恭摺复奏,并分别咨行,查禁在案。兹准前因,相应咨明,查照施行。是年正月初九日,准户部札知:为遵旨议奏事。贵州司案呈内阁,抄出两江总督百、江苏巡抚张复奏:查明淮安、浒墅两关近年征收盈余亏短情形,量为调剂,酌拟八条,以期商通课裕一摺。嘉庆二十年十二月初一日,奉硃批:“户部议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初四日抄出到部。
一据奏称,淮关分口如仲庄、周闸、草湾、永丰、茶庵、流均、轧东、长山、白洋、新河、后湖、庙湾等处共十三口,均归入大关额内,向以豆饼为大宗。豆饼出产之处,自豫东、徐州而来者谓之“西河”,自东省运河而来者谓之“北河”,自凤、颍、洪湖而来者谓之“南河”。豫东有收,则商贩辐辏,岁歉则商贩稀少,此系一定情形。比年来,河道多故,东、豫歉收,淮关缺额之由节经臣百历次具奏。本年河道畅顺,御黄坝亦不堵闭,关税征收可望日有起色。惟小口为分稽之处,大关为总汇之区,欲使大关无亏,必须小口加紧,务使客商便于大关之投纳,惮于小口之稽查,始为有益。查近年监督因关税短缺,俱注意办理大关,因而书役、家丁不无多派,虽臣等查明,尚无弊混,惟关上多派一人即多一人食用,丁役自谋之念总重于为□□心。臣等已札致该监督元,令将大关丁役择其诚干可用者酌留,其余冗役概行裁撤。仍设法招徕商贩,并于到关纳税之时备加体恤,不使留难阻滞。至于各小口则严密稽核,不使蠹胥奸棍包庇透漏。庶各商近悦远来,以赴大关为便捷,以绕别路为艰难,则税课自能逐渐充裕矣。
一据奏称,海关归于淮关报销总计。查海州、沭阳、赣榆一路黄豆,每从青口航海对渡松江之刘河粜卖,归贩南路杂货,仍由青口而入转运东省售卖。于乾隆五年咨奉部议严禁,止许赣榆一县之豆石就近对渡,但日久弊生,海、沭奸民惟利是趋,难免影射绕越,此路若不禁遏,非特淮关课税有碍,即应赴苏、扬纳税之物亦多从此偷漏。臣等已严饬海州、沭阳文武员弁轮赴青口稽查,并咨明淮关监督派役前往巡察,凡应赴淮关投税之豆饼等货,概不许从青口行走绕由海运。
一据奏称,南来之绸缎、茶叶、布匹、纸张、杂货,从前由淮、扬连樯北贩,每年收税亦有十分中之二三,近年南来载货船只每从镇江运出江口,改由六合、江浦陆路北上,只纳临淮涧关一处之税,偷越扬关、淮关两处正税。臣等复严饬江宁藩司,饬查浦口行帖,不准额外多开,勾串大宗货物违例盘陆北上。仍出示晓谕苏城一带商民人等,不得将大宗货物改为小宗,透漏淮、扬两关税额,自取查出倍罚之累。
一据奏称,凤阳、颍州一带所出饼、豆,向由洪泽湖载运南来完纳淮税,名为“南河货载”。近来径走临淮关,抄路南下,不来淮安投纳者,殊属违例巧避。臣等已咨明淮关监督遴派妥实丁役渡河巡查,并札饬凤庐道查明,如有应赴淮关纳税之货,概行押令赴淮投纳,以杜奸商巧越漏税之弊。
一据奏称,重运粮船抵关,恐其藉端逗留误运,是以随到随放,向不签查。惟于受兑之时,该监督预咨江苏粮道,饬委运弁赉带印票,按每船准带土宜货物一百五十石之数,于照内填明所置货物,给发该丁,持赴本关巡查处所,挂号验装,不准客货偷上粮船,逾额多装。无如丁舵人等往往于照票之外,勾串牙行,揽装客货,影射出关。一经该关照例稽查,该帮丁等不服盘验。嗣后,应由臣等预期咨明漕督,严饬粮道责成帮弁严禁,丁舵人等不许包揽客货,偷漏税银。一经查出,官参丁处,不少宽贷。以期税务有裨。
一据奏称,浒墅关严禁太湖各港、黄田港添设巡船,福山港挑挖积沙。
以上各条,臣等公同核议,于定例并无违碍,俱系调剂榷务实在情形。该督抚既称分饬各处,并咨该关监督一体加意巡防,庶可杜绝绕越偷漏之弊。单内所称裁撤大关冗役、严密小口稽查、疏浚福山要口,以利商舶来往,及额外不准多开牙行、粮艘查禁私揽客货等款,俱于税务有裨,应如所奏办理。俟命下之日,臣部行文钦遵。再,查单内有茶庵一口,臣部《则例》无此名目,应令查明声复,以免牵混。为此,谨奏。嘉庆二十年十二月十六日奏。本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札行淮关监督遵照可也。”遵经恭照奏准:调议淮榷四条,遴派员役实力稽查。至茶庵一口,原系天妃。因该口坐落茶庵地方,往来客贩咸称茶庵,实非天妃之外另有茶庵。备文呈复户部。嗣奉部复:“以后毋庸率称茶庵口,以免牵混。”
续纂淮关统志 卷七则例
淮安文献丛刻
淮关统志卷之七则例
淮、宿、海三关量船各例附
关市之赋,其来旧矣。而历代算征之条,未闻画一通晓。设或吏胥缘以为奸,未免归之公帑者常少,而饱诸私橐者常多。惟宋建隆年间,诏榜《则例》于务门,毋许更改增损,诚善政也。我朝法制宽大,条教精详,并命司榷诸臣,各于设关处所,将酌定收税名目、银数分列榜示,俾商贾行旅咸得周知,永远遵守。是于抑末之中,未始不寓宽恤之仁。近悦远来,实于兹攸赖。志《则例》。
淮安关现行征收则例
计开:一分例
中杂木板每片淮安中篾?亶每条
毛竹每十段小沙席每十拑
金漆马桶每个磁花瓶每个
火盆架每个篾围炉每个
竹车每个红土小镜架每座
茶洗每个提桶每个
汤每个籐枕每对
槅子每对布缎枕每对
小竹床每张竹椅子每张
脚盆每个皮套每个
板凳每条椅搭每条
茶桶每个布缎椅垫每对
月牙竹桌每张骚鼠皮帽沿每十副
狐皮领每十条大釉缸每口
大狐皮每张染元狐帽沿每十副
土砂缸每口活猪浮水过渡每口
缎靴每双板碾石每块
棉线查子每副鞍鞒每副
招牌每扇籐席每条
竹面架每张弓每张
磁鱼串每个石水轮每个
大磁花缸每口弓面每副
马杌子每张蒲椅垫每对
马鞍辔每副瓦灯盏每百个
瓦汤勺每百个磉石每块
瓦茶酒壶每十个瓦夜壶每十个
土砂罐每十个土砂铫每十个
土火炉每十个土烟囱每十个
瓦暖砚每十个瓦酒罐每十个
瓦喷壶每十个瓦油罐每十个
瓦灯台每十个瓦香炉每十个
竹茶盘每十个金漆盘子每十个
蜡丸每百个眼镜每十副
獭皮帽沿每十副獭皮烟插荷包每十副
海龙皮帽沿每十副
一分五毫例
淮安小四花?亶每条
一分一厘例
舟瓜船茅篷每扇
一分二厘例
苏州中篾?亶每条苏州中攒?亶每条
一分二厘五毫例
淮安大篾?亶每条中茅篷每扇
一分二厘九毫例
扬州笪竹每十根
一分三厘五毫例
淮安中四花?亶每条苏州小八皮?亶每条
一分五厘例
五寸阔分桱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围圆桱木每根
杂木旧板每丈
八寸至一尺一寸松木每段
箭杆竹每把计九百根伞柄竹每把计五十根
淮安大四花?亶每条淮安小八皮?亶每条
苏州中八皮?亶每条西河连二松木每段
大杂木板每片洗脸架每张
脚坐桶每套木花架每张
宜兴豆口竹每十把青溪大四子竹每十把
梅溪小四子竹每十把
杂木扁担每十条大沙席每十拑
大笤叶篷每十条杂篙木每十根
布鞋每十双靴鞋底每十双
皮底每十双筛子每十个
一分六厘五毫例
宜兴苦竹每捆六安笪竹每把计三十根
大茅篷每扇
一分七厘五毫例
淮安中八皮?亶每条苏州大篾?亶每条
一分八厘例
苏州大八皮?亶每条苏州大攒?亶每条
一分九厘例
小杂木每段
二分例
分松板每十块檀木棍每十条
油撒每十个盘头每十个
帚把每十捆五花席篷每十页
抢篙木每十根柳木椅每张
竹桌每张风箱每个
中竹床每张竹柜每张
竹圈椅每张插屏每座
碾驼每个镜架每座
石碓臼每个洗澡桶每个
篾箱每个果桶每个
大磁花罇每个石滚子每个
满堂红灯每对大瓦寿缸每口
头面箱每对木检妆盒每对
攒盒每对抽系匾方盒每对
锅盖每十个风烛架每座
圆盒每对石门枕每对
磁罐每对联凳每条
琴凳每条马、坐桶每副
手磨每盘铜盆铨每个
门台石每块花鼓石每个
石狮子每个美人凳每条
捶衣石每块石板每块
石槽每块小太湖石每块
黄牛每只竹书架每个
文具每个镜架匣每座
锁桶每个竹花箱每个
石香炉每个枕箱每个
磁花墩每个板门每对
提盒每对磁对联每对
烟撬每条穿衣镜架每座
高灯架每个皮箱架每个
钟架每个按板每块
屏门每扇竹丝拜盒每十个
抽丝盒每对木梳匣每十个
帽盒每十个金漆拜匣每十个
瓦盆每十个籐帽胎每十个
棉夏布袜每十双绸缎鞋每十双
石柱子每个
二分一厘例
淮安大攒?亶每条
二分二厘五毫例
杂木新板每丈淮安大八皮?亶每条
楠木旧板每丈连皮杉篙木每十根
檀木扁担每十条
二分五厘例
柳条每石硬竹篾每石
扒齿每石石灰每石
棉花种每石盐包灰每石
琴桌每张梳桌每张
饭桌每张棕屉每张
炕桌每张钱桌每张
六花席篷每十页芒稻、黍子、糁谷每石
二分七厘例
宜兴水笪竹每捆计五十根宜兴水竹每捆重三百五十斤
二分七厘五毫例
龙潭苦竹每捆重二百斤
三分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围圆桱木每根
西河小松木每根六七寸阔桱板每块
枣木每段大篾缆每条
一尺至一尺一二寸围圆桱木每十根
毛竹每十根淮席每十拑
苏州小扌牵?亶每十条摺子每十盘
七花席篷每十页大五花席篷每十页
竹夫人每十个杭州篮每十个
饭笼每十个食篓每十个
考篮每十个篾箩每十个
篾火炉每十个竹篾簸箕每十个
柳笆斗每十个窗槅子每十个
竹海撇每十个子花每石
旧棉花每石炭屑每石
鸡头谷每石麻线虾每石
煤炭、木炭、焦炭每石盐蟹每石
蟹蚱每石蒲包每石
血料每石蒜瓣每石
荷叶每石醃菜每石
洗玉沙每石土罐泥四块折一石
檾叶每石莴苣叶每石
大竹床每张春凳每条
竹条桌每张石驴磨每盘
水牛每只竹几每张
炭基每石紫土每石
蒲草每石踏板每块
竹衣架每张小书几每张
醃莴苣每石盐瓜每石
萝卜干每石自关下装往南去者,每石征收二分五厘
关下收买米麦豆杂粮每石
南来大小麦秫秫关下卸每石
烘篮每十个
三分五厘例
中杂木每段筛子底每石
金漆条桌每张软竹篾每石
八花席篷每十页灯笼筐每石
三分七厘五毫例
苏州扌牵?亶每条人?亶每条
风?亶每条
四分例
青竹每百根九花席篷每十页
一尺二寸松木每段大麦秫秫大麦仁每石
山药每石荸荠每石
苹果每石风菱每石
甘蔗每百条鲜麻蚶每石
百合每石榆皮每石
末香每石苍术每石
烟子每石香芋每石
蛤蜊每石檾每石
虾糠每石废钉每石
废锅铁每石榖树皮每石
土茯苓每石鲜桃杏每石
山里红每石木枣每石
柿子每石芋头每石
鲜葡萄每石藕干每石
李子每石子每石
石榴每石金漆椅子每张
铁屑每石衣箱每个
楠木杌子每张木墩每个
小几桌每张香几每张
书几每张皮箱每个
籐杌子每张挑盒每架
抬盒每架食盒每架
杌子每对宫纱灯每对
羊角灯每对秫楷[秸]席每石
枇杷果每石火漆每石
漕桶每个木火箱每个
玉秫米每石果罩每十对
桌席插屏每十对绸缎袜每十双
灰鼠皮每十张汗衫珠每石
四分五厘例
楠木新板每丈
一尺三四寸围圆桱木每十根
十花席篷每十页苏州中扌牵?亶每十条
吊包鱼潮河来四包折一石
四分九厘例
大杂木每段
五分例
小杂木板每十片寸松板每十块
青标竹每百根锄柄竹每百根
小垫席每百条西河中松木每根
挑水桶每十个龙潭水竹每捆重二百斤
土火盆每十个铁汤罐每十个
瓦撇盆每十个土砂锅腔每十个
伏手箱每十个木酒海每十个
瓦汤盘每十个瓦面盆每十个
土砂盆每十套瓦盖盆每十个
竹杌子每十张篾匾每十个
漆竹对联每十对栽花桶每十个
竹木脚踏每十个布靴每十双
豆、小麦、荞麦、小米、饭米每石饭米如在本地卸卖,每石二分。
粘米每石如在本地卸卖,每石四分。
麩曲六十块折一石牛羊角屑每石
蚕豆每石水梨每石
短头发每石猪、鸡、鸭毛每石
蓖麻子每石麻饼十斤起至十二斤止,十片折一石。
菜子饼十斤起至十六斤止,十片折一石。
蓖子饼十斤至二十斤止,十片折一石。
小麻饼七斤起至九斤止,十四片折一石。
金漆衣架每张手巾架每个
书架每张书桌每张
籐春凳每条八仙桌每张
籐屉每张厨柜每张
四仙桌每张楠木饭桌每张
牛磨每盘干面每石
貂皮每张活猪船装每口
皮屑每石豆饼每石
二尺一二三四寸围圆桱木每根
六分例
泾县水竹每十把每把二十根苏州大扌牵?亶每十条
烧标竹每百根薰竿竹每百根
挽子竿每百根淮条席每百领
中垫席每百领工坛每十个
银鼠皮每十张八寸至一尺桱木每段
一尺三寸至二尺松木每段
柳桱木每段葫芦子每石
菜子每石芝麻每石
泉酒四坛折一石瓜子每石
香、菜油每石酱油每石
酱黄每石酒、醋每二坛折一石
笔管每石香椿每石
土碱每石皮硝每石
蚊香每石红土每石
靛种每石水靛每石
新棉花每石酒糟每石
干豆角每石倭瓜条每石
萝卜种每石油脚每石
碑石每块大太湖石每块
鸡头米每石酱每石
矾石桌面每块
六分五厘例
扬州扌牵?亶每条扬州笪竹每捆计五十根
七分例
山羊每十只
七分五厘例
小杂木每根圆二尺至三尺、长二丈八尺止。
水杉板蹔头每块
二尺五六寸围圆桱木每根
小松木每根西河大松木每根
二尺一二三四寸松木每段
榆槐杂树每株跳板每十块
长稍竹每十捆每捆计三十根
小茅篷每十扇赣州茅篷每十扇
席插头篷每十扇短松板每十块
杂木棍每百根棹柄每百根
竹扁担每百根大垫席每百领
小笤叶每百条
八分例
枣子每石栗子每石
核桃每石土蛈每石
虾皮每石柿饼每石
磁器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八折皂矾每石历任招商减收五分
海蜇每石薏苡仁每石
黄花菜每石鱼子每石
醃鱼每石海白菜每石
盐肉每石盐鸡鸭每石
盐鹌鹑每石猪油每石
虾米每石白果每石
糖果每石红柑每石
橘子每石何首乌每石
糖毬每石佛手每石
红白糖每石生姜每石
紫梗每石木耳每石
牛毛草每石竹笋每石
香橼每石木瓜每石
红曲每石豆粉每石
葫芦条每石干菌子每石
蛏干每石节蟹每石
吊鱼包每石香料每石
药材每石明矾每石
槐花每石麻绳每石
苎麻每石驴、犬皮每石
山麻每石鹅毛翎每石
无毛羊皮每石白酒药每石
明瓦每石枝圆每箱
料丝每石海金沙每石
陀僧每石扁豆每石
糕匣板每石砂纸每石
羊肝石每石糟油每石
藕粉每石汗衫每石
糖蒜每石蕨粉每石
芭蕉扇四包折一石银鱼每石
云片糕每石杏仁每石
安乐菜每石橙子每石
牛羊角每石盐牛肉每石
牛油每石牛皮每石
滑石每石箭杆每石
螺蜔石每石芦子每石
粉条每石竹叶每石
鲜兰花每石笼围板每石
橡碗子每石驴刷草每石
人言每石水仙根每石
山查[楂]每石驴毛每石
算盘二十五面折一石桦树果每石
木烛台每台蚌壳每石
木瓢每石海石每石
木屐每百双雨伞每百把
桦皮每石肥皂每石
纸篾每石筷子每石
水胶每石土粉每石
线香每石松香每石
草席八十条折一石扇子每石
棋子每石凉草鞋五十双折一石
土银罐每石黄庐木每石
箸叶每石茴香每石
腐乳每石豆豉每石
烛心每石海皮硝每石
辉平纸每二块神马纸每二块
黄淌纸每二块毛厂纸每二块
火纸每二块高白纸每二块
表心纸每二块申文纸每二块
花尖纸每二块元连纸每三块
竹棉纸、古柬纸每四块
毛边纸、官方纸每四块
黄表纸、对方纸每四块
连四五纸每四块荆川纸、扛连纸每六篓
文号纸每六块毛六纸、桑皮纸每八块
连七纸每十六块
古娄纸、古连纸每二十四块
卷筒纸每四十块金砖纸每百块
睡椅每张花梨、紫檀椅每张
大描金箱每个大板箱每个
大衣箱每个料丝灯每对
薄荷每石盐干菜每石
海秋螺每石檾串每石
檾绳每石火石每石
宣石每石黄草每石
栗米每石虾油每石
寿山石每石琉璃货每石
酱菜每石东青子每石
人中黄每石松花粉每石
挂面每石九江纸每十六块
小桑皮纸每十六块鹿角每石
杂纸箱每石楠木椅每张
籐椅每张圈椅每张
罗汉椅每张大棕箱每个
珠灯每对灰鼠皮马褂每件
油档每十个撇缸每十口
盖缸每十口
八分五厘五毫例
榆木每段
九分制
淮安小篾?亶每十条苏州小攒?亶每十条
(棉)[绵]羊每十只滑皮竹每百根
一尺一二三寸桱木每段
一尺一二三四寸短水杉板每块
一钱例
二尺七八寸围圆桱木每根
二尺五六七寸松木每段
蜂蜜每石莲肉每石
青菜每石蜜饯每石
榛松榧子每石葡萄干每石
生铁块每石烟叶每石
土烟每石闽姜每石
冰糖每石炮[仗]每石
橘饼每石瓜子仁每石
铁砧子每石兰花子每石
落花生每石蜜橙糕每石
烟梗每石供柜每张
牛乳酥每石李干每石
金(膝)[漆]竖柜每张炕屏每架
条柜每张笼每架
天平每架箱柜每副
石碾每条楠木衣、书架每张
凉轿每乘剃头担每副
书柜每张神堂龛每座
一钱五厘例
一尺四五寸阔桱木每段
一钱一分二厘五毫例
连二松板每块
一钱二分例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水杉板每块
风篷每合铅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八分。
新钉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五分。
铁条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五分。
茶叶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八分。铁酒锅每六口
大铁锅每十二口中铁锅每十八口
小铁锅每二十四口铁绳每石
废铜锡每石鱼膘每石
门神每石盐蛋每石计一千个
篾笆齿每石梳子每石
刡刷每石乌梅每石
灯草每石桕油每石
头油每石桕烛每石
棉线坯每石熟铁每石
茶子油每石火腿每石
青梅干每石苏子油每石
杨梅干每石铁器每石
钅仓子每石牛筋每石
一钱二分三厘例
磺每石
一钱二分五厘例
二尺九寸至三尺围圆桱木每根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松木每段
一钱三分五厘例
各色杂货每驴三分例起至八分例止,计一百二十斤
一钱四分例
中杂木四尺至五尺围圆每根长二丈八尺止
一钱四分五厘例
桐油每石
一钱五分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水杉木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杉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闭阴杉板每块
正杉蹔头每块中松木每根
一尺六七寸桱木每段
连三松板每块金漆凉床每张
炕床每张罗汉榻每张
端芦每百束短楠木每根
一钱五分二厘例
硝每石
一钱七分例
紫草每石长头发每石
红花每石历任招商减收,只征七分。图书石每石
籐棕每石红头绳每石
通草花每石计二箱旧衣每石
南京杂货每石铜锡器每石
桂花料每石琵琶、弦子、月琴每十面
鼓每十面花椒每石
马镫每石烟袋杆每石
戏盔帽每石戏把子每石
玫瑰糕每石椰瓢每石
玫瑰蕊每石戥杆每石
琉璃每石鞭杆每石
桂花蕊每石
锡箔一百块折一石历任招商宽减,只征一钱。
一钱八分例
一尺一二三四寸连二水杉板每块
二尺一二寸短水杉板每块
一钱九分五毫例
大杂木每根圆五尺以上,长一丈八尺止。一钱九分五厘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闭阴杉板每块
二钱例
五尺以上围圆榆木每根长二丈止
黄蜡每石凉暖帽胎每石
剪绒帽每石羊皮帽每石
棉线带每石被囊每石
口袋每石手巾每石
棉线每石麻网每石
麻线每石白布每十二筒折一石
铺衬每石
麻夏布每一百二十匹折一石
白兴布每十八帖折一石
黄草布每八十匹折一石
草卷白布每八筒折一石
水沙布每八十匹折一石
山白布每六十匹折一石
东门阔布每六十匹折一石
生白布每十二筒折一石
崇明布每六十匹折一石
金漆天然几每张
飞花布每一百二十匹折一石
兜肚每石围屏每架
布领每石楠木竖柜每张
剪绒领每百条帽圈带每石
鹿角菜每石布骨子每石
二钱二分五厘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短杉板每块
连四松板每块小松桅木每根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短闭阴杉板每块
二尺四五六寸阔短水杉板每块
二钱四分例
一尺五六七寸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围圆桱木每段
鲜鱼棹船每只
二钱五分例
生、熟漆每石帽缨每石
帽纬每石柿漆每石
二钱六分例
六尺以上围圆榆木每根长二丈止
二钱七分例
青蓝杂色布每十二筒折一石
包头八十联折一石广葛每四十匹折一石
草卷色布每八筒折一石
白蜡每石糟鱼每石
蘓木每石历任招商宽减,只征二钱。五倍子每石
胡椒每石历任招商宽减,只征二钱。杭粉每石
香蕈每石黄丹每石
铜绿每石毡货每石
螣黄每石姜黄每石
水银每石银硃每石
羊毛每石羊绒每石
羊皮每石毡毼每石
檀降香每石速香每石
芸香每石海参每石
鹿筋每石白鲞每石
沙鱼翅每石贝母每石
色水沙布每八十匹折一石
猫皮每石杂毛每石
杂皮每石獾皮每石
胭脂每石雄黄每石
海带每石潮脑每石
獭皮每石靛花每石
纸片金每石淡菜每石
燕窝每石黄鼠皮每石
子脐鱼每石花梨木每石
阿胶每石硼砂每石
毡边帽每石紫菜每石
鲍鱼每石乌金纸每石
纸金线每石皮瓶口每石
鸡脚菜每石海粉每石
石花菜每石肉桂每石
砂仁每石三七每石
各色杂货每驴一钱例起至二钱七分例止,计一百二十斤。
二钱九分七厘例
四尺以上圆楠木每根长二丈一尺止
三钱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中松桅木每根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短水杉板每块
小罗松木每根
二尺一二三寸阔短杉板每块
金漆八步床每张
二尺一二三四寸短桱木每段
扇车每张水车每部
三钱二分五厘五毫例
七尺以上围圆榆木每根长二丈止
三钱三分例
藕船每只簑蒲草船每只
三钱五分例
三尺以上围圆桱木每根
三钱七分五厘例
二尺一二寸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三钱九分例
银鼠皮袄褂每件
四钱例
鲜鱼划船、马溜、江船每只
缕缎子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纱罗绸绢绫每六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绵绸每五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缕缎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黼黻纱缎套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片金缎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销金缎每四十匹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
丝绵每石清江、淮城卸卖,正银八折。丝线每石
丝网每石黄白丝每石
丝线带每石戏衣每石
丝绦每石绸瓶口每石
茧绸每五十匹
四钱五分例
二尺四五六寸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一尺一二三四寸阔短正杉板每块
大松桅木每根
四钱九分七厘例
五尺以上圆楠木每根长三丈一尺止
五钱四分例
各色布每骡计二十四桶南来杂货每骡计二百四十斤
六钱例
二尺七八九寸至三尺阔连二水杉板每块
四尺以上围圆桱木每根
中罗松木每根
六钱八分七厘例
六尺以上圆楠木每根长三丈一尺止
七钱例
绸缎每骡计二百四十斤
八钱例
针条每石铜铁丝每石
玉料每石
绸缎船装四卷折一驼计二百四十斤
九钱例
一尺一二三四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正杉板每块
一尺一二三四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大罗松木每根
一两例
人参每骡计二百四十斤
一两二钱例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短正杉板每块
五尺以上围圆桱木每根
一两三钱五分例
二尺五六七寸阔短正杉板每块
一两五钱例
一尺五六七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短正杉板每块
一尺五六七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一两五钱六分例
丝网鸦船每帮计二只
一两八钱例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一尺八九寸至二尺阔短花杉板每块
二两四钱例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一二三四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二两七钱例
二尺五六七寸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五六七寸阔短花杉板每块
标船每只
三两例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连二正杉板每块
二尺八九寸至三尺阔短花杉板每块
正单、分单、北钞则例
六尺正单一两六钱自二百七十一石起至千余石止,俱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五尺正单八钱自一百七十一石起至二百七十石止,俱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四尺正单六钱四分自五十石起至一百七十石止,俱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六尺半单八钱自五百一石起至千余石止
六尺分单四钱自二百七十一石起至五百石止
五尺分单二钱自一百七十一石起至二百七十石止
四尺分单一钱六分自五十石起至一百七十石止。间有百石之船载货二三十石自北南下者,历来亦纳四尺分单。
北钞每尺二钱五分淮关分口之长山、白洋、新河、后湖四处,无论杂货杂粮,船载四十石以上,按梁输纳。
一、船必有舿,在桅后中舱两边走杆空虚之处。量船时,亦须统量在内。再另量一边走杆,加倍扣除。如舿内无货,则不应扣除。后舿与前舿同。
一、船有方水井,系船家留空察看,以防不测。量船时,亦统量在内。另将井内弓口,量明扣除。
一、船有气桶,系船家探试潮湿之处。量船时,满量在内。核算时,则每货百石扣除五斗。
一、船有站板,为两边出水之地,名曰“小杆”。船大,照弓口量明算除;船小,每百石扣除五斗。
一、船有神堂,量船时,亦满量在内,仍另量明尺寸扣除。
一、西河舟瓜船、江船,除梁之外,每货百石除跕四石。
扦查船货例
一、各河豆船,有时、古两种。时船面窄底宽,古船面宽底窄,船旁均有大。量宽,总以分中插为主。如有两层,则以下为准。长则见载,量载不量空。舱深以桅舱实底为主,前后比较,以除垫舱之弊。如豆有高洼,悉令摊平。外有口袋,倾出扦量。其脚船有无夹带,亦须查验。
一、豆饼船只例,系满载三量扦算,有舿加舿。量阔,总以桅后第三块锁袱处插分中为准。量深,以桅舱实底为主。前后比较,以除垫舱之弊。量长,以一字梁起至烟囱为主。如(稍)[梢]撬有饼,则量至稍[梢]撬。倘猪嘴舱装有零饼,照豆船一体扦量。再,饼船不准卸桅并零摆饼片。如有驳船,俱令跟随本船一同验放。应纳半单、分单,亦照例饬令报纳。
一、南来生姜、茶叶、红白糖,北来棉花、钉、铁、土碱、皂、矾各项货物,包篓件数、大小轻重、花色粗细不一。狡猾船户每将大包大篓、细重之货,藏匿舱底或两旁杆下,转以粗货浮装舱面,希图隐(陋)[漏]。凡遇前项,货船到关,俱照水驼之例,分晰开明挨舱所装货单,南、北来,同军饷、天妃印帖送大楼,立刻扦查,抽点一二舱,对验相符,照单报税。如一舱不符,即再点再查。倘仍不符,即通船逐件彻底清查。并将查多数目,开明具禀,以凭酌核罚惩。
一、鸭嘴船装载绸缎、布匹、锡箔等项,其船每多私舱、夹底,甚至有两层夹底者,细货最易藏匿。凡遇此等货船,亦照例,分晰开明挨舱所装货单,南、北来,同军饷、天妃印帖送大楼,并照前查点办理。
一、西河北来货船,由宿关南下。凡带有驳船者,均于本船票内注明驳船姓名、石数,驳船票内注明本船姓名、石数,以备到关查核藏匿驳船之弊。其宿票内并将一切货物逐舱、弓口尺寸分晰填写,俟大楼核算时,比较尺寸注明弓口之旁查对。
一、南北往来货船,自数石起至一百四十九石,名为“照票”;自一百五十石以外,名为“大票”。如货物零星,不足正银一钱者,概免征收。
一、回空粮船抵关,例在河南岸关上总巡房前停泊,听候差派扦查货物,按例输纳放行。所收钱粮,归入逐日钱粮数内报解。
报纳船单例
一、沙飞、马溜、鸭嘴、芦篷、渔楼等船,量船大小,应报六尺、五尺、四尺正单不等,单尾实贴船内,验烙火印备验,以十二个月为满。如装货物,虽有正单,仍随货照例报纳分单,不纳半单。
一、南来未经过关空船,并无宿迁契尾,亦无南河正阳单尾可验者,无凭稽查,俱照船之大小,分别报纳正单。
一、装载船空下关,亦俱照前例,报纳正单。
一、鸡笼、鸡蛋、香会船,出百石以外者,俱纳四尺分单。有二百石者,仍照石数,报纳分单。
一、号船装官物应差北上,有船批讨关例不纳单。至下水回空时,如带有货物,仍照货报纳分单。
一、闸溜船上下,不论有无货物,俱纳四尺分单。
一、绸布水驼船,无论多少,俱纳六尺分单。大楼发给驼帖,以便回空备验。下水装载货物,仍随货照例报纳分单。
一、淮船、棹船、划船、摇船,照例报纳分单,概不纳半单。
一、外河、天妃报过钱粮货物,至大关验票。其船能容百石以外者,货物止二十余石,补纳四尺分单。
一、磁器船不经秤尺之货,如装有十石,即抵别货五十石,应报四尺分单。多者,照数申报分单、半单不等。
一、西河舟瓜船装载南下二十石起,概纳六尺分单。如回空南来,(稍)[捎]带货物北上者,五十石起,随货报纳分单,不纳半单。
一、布船不经秤尺之货,如装有三十石,即抵别货五十石核算,应纳四尺分单。多者,照数申报分单。
一、窑货船,照钱粮正银二两五钱,即抵豆货五十石,应报四尺分单。多者,照数申报分单、半单不等。
一、清江卸卖饭米、饭稻,例无钱粮。五十石起,报纳分单;如不足五十石,取具保结,不纳分单。
一、上下水烧柴、稻草船只,虽无钱粮,俱纳分单。
一、装载船从南空上者,概不纳单。
一、舟瓜船、山船、滩船,装载货物,随货照例报纳分单、半单不等。
一、江船,量船大小,报纳正单。如装货物,仍随货报纳分单、半单不等。
一、装盐山船,例报五尺正单。淮、划、舟瓜船,俱报六尺正单。
一、南来石板、门台石、石磉等项,例应纳税。酌量斤重,出五十石者,俱照货物例,报纳分单、半单不等。如有正单,概不纳分单。
一、南来船只,(稍)[捎]带嫁妆,量其多寡,验明船之大小,概纳分单。如有正单,免纳分单。
一、清江来席摺、端芦船只,自正银二钱起,报纳分单。
一、无钱粮废石、盐卤,俱酌量斤重,照例报纳分单、半单。如有正单,概不纳分单。
一、淮城、清江,本卸一切货物,有清江转发淮城、淮城转发清江,俱按商单货物多寡,以百日为定限。如淮城验往清江,五十石起,报纳分单;清江验往淮城,二十石起,报纳分单。
一、清江、淮城,本典当满旧衣及铜锡器皿。如清江转发淮城、淮城转发清江,概不征税,以本典图记为凭。
一、人棹船自清江装烧柴,逐日往淮城转卖者,概不纳单。
一、南来书船,不纳分单。如应报正单之船,照前例报纳正单。
补纳北钞例
一、清河来大米,如装百石,即照报纳北钞四尺九寸例,减半征收;百石以内者,例不收钞。
一、北河桃源、众兴、清河、白洋等处来货船,如无北钞,俱以四十石起,按照梁头尺寸,补纳折净北钞。
一、王营、外河过坝杂粮等货,有外河口印帖者,免纳北钞。
一、王营来进口货船,无凭稽验,以四十石起,概纳折净北钞。
一、安东来货船,由草湾、永丰、仲庄等口量明数目,先行具禀,到楼挂号,取具保结来关者,免纳北钞。
一、回空粮船进口起卸货物,先赴大楼挂号者,概免北钞。
一、清河闸以下河南河北庄收杂粮装载南下,先赴大楼挂号者,概免北钞。
货物申减例
一、新钉、黄钉散装扦量,每石加八申。
一、红白糖、废锅铁、石膏散装扦量,每石加五申。
一、水靛散装扦量,每石加二五申。
一、瓜子称斤,每石加一五申。
一、萝卜干散装扦量,每石加三申。
一、青茶每篓除皮五斤。
一、熬茶秤斤,每石八五折。
一、生姜、荸荠、石榴、桃子、柿子、芋头、山药、百合、苹果、水梨散装扦量,每石九折。
一、江西木炭、北来核桃散装扦量,每石八折。
一、盐蛋散装扦量,每石三折。
一、南河木炭、蚊香、蒜头、藕干、虾糠散装扦量,每石六折。
一、有梗蒜散装扦量,每石四折。
一、子花散装扦量,每石三三折。
一、窑货散装扦量,每石八折,五十件作一石,每石五分。
一、菜饼散装扦量,每石八折。
一、萆子饼、豆饼散装扦量,每石七折。
一、鸡头子散装扦量,每十石可得鸡头米六石,每石纳税六分,鸡头壳四石,每石纳税三分,合每石纳税四分八厘。
一、连铁、桶铁俱照铁条例,每石纳银五分。
一、花铁照熟铁例,每石纳银一钱二分。
以上各例,俱系历任酌定章程,照办已久。因特附载,以备查核。
淮关庙湾口梁头船单例
计开凡空、重船只,俱按梁头尺寸,报纳船单。准其往回,照验一年为满
三尺五寸四钱五分五厘
六寸四钱六分八厘
七寸四钱八分一厘
八寸四钱九分四厘
九寸五钱七厘
四尺六钱四分
一寸六钱五分六厘
二寸六钱七分二厘
三寸六钱八分八厘
四寸七钱四厘
五寸七钱二分
六寸七钱三分六厘
七寸七钱五分二厘
八寸七钱六分八厘
九寸七钱八分四厘
五尺八钱
一寸一两三钱六分
二寸一两三钱八分七厘
三寸一两四钱一分四厘
四寸一两四钱四分
五寸一两四钱六分七厘
六寸一两四钱九分四厘
七寸一两五钱二分
八寸一两五钱四分七厘
九寸一两五钱七分四厘
六尺一两六钱
一寸一两七钱二分九厘
二寸一两七钱五分七厘
三寸一两七钱八分五厘
四寸一两八钱一分四厘
五寸一两八钱四分二厘
六寸一两八钱七分
七寸一两八钱九分九厘
八寸一两九钱二分七厘
九寸一两九钱五分五厘
七尺一两九钱八分四厘
一寸二两一钱三分
二寸二两一钱六分
三寸二两一钱九分
四寸二两二钱二分
五寸二两二钱五分
六寸二两二钱八分
七寸二两三钱一分
八寸二两三钱四分
九寸二两三钱七分
八尺二两四钱
一寸二两五钱六分七厘
二寸二两五钱九分七厘
三寸二两六钱二分九厘
四寸二两六钱六分
五寸二两六钱九分二厘
六寸二两七钱二分四厘
七寸二两七钱五分五厘
八寸二两七钱八分七厘
九寸二两八钱一分九厘
九尺二两八钱五分
一寸三两三分四厘
二寸三两六分七厘
三寸三两一钱
四寸三两一钱三分四厘
五寸三两一钱六分七厘
六寸三两五钱二分
七寸三两五钱五分七厘
八寸三两五钱九分四厘
九寸三两六钱三分
一丈三两六钱六分七厘
一寸四两四分
二寸四两八分
三寸四两一钱二分
四寸四两一钱六分
五寸四两二钱
六寸四两二钱四分
七寸四两二钱八分
八寸四两三钱二分
九寸四两三钱六分
一丈一尺四两四钱
一寸五两五钱五分
二寸五两六钱
三寸五两六钱五分
四寸五两七钱
五寸五两七钱五分
六寸五两八钱
七寸五两八钱五分
八寸五两九钱
九寸五两九钱五分
一丈二尺六两
一寸七两二钱六分
二寸七两三钱二分
三寸七两三钱八分
四寸七两四钱四分
五寸七两五钱
六寸七两五钱六分
七寸七两六钱二分
八寸七两六钱八分
九寸七两七钱四分
一丈三尺七两八钱
一寸八两七钱三分四厘
二寸八两八钱
三寸八两八钱六分七厘
四寸八两九钱三分四厘
五寸九两
六寸九两六分七厘
七寸九两一钱三分四厘
八寸九两二钱
九寸九两二钱六分七厘
一丈四尺九两三钱三分四厘
一寸十一两七钱五分
二寸十一两八钱三分四厘
三寸十一两九钱一分七厘
四寸十二两
五寸十二两八分四厘
六寸十二两一钱六分七厘
七寸十二两二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