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部分

至大金陵新志 作者:元·张铉


昆仑墩 【在西子湖】

溧水州有佛子墩戏墩楼子墩上店墩 【见本州岛志】

  江湖淮附

大江隶集庆路界者一百二十里西至和州乌江县四十里以鳗鯬洲中流为界东北至真州扬子县七十里以下蜀镇中流为界北至真州六合县界四十里以瓜步中流为界 【史记地理志三江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东北至会稽阳羡县东入海南江从会稽吴县南东入海水经及荆州记云江出岷山至浔阳分为九道东会于彭泽经芜湖名中江东北至南徐州名为北江而入海长江别名则有京江在南徐州禹贡所谓北江也瓜步江今扬州六合县对润詶江宁县即魏太武所临处乌江即项羽死处今和州乌江县亦对江宁县吴书魏文帝有渡江之志望江水盛长弥漫数百里叹曰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也晋书郭璞以中兴王宅江外乃着江赋中江旧径溧阳州界古三江之一也永阳江亦名九阳江一名颍阳江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即其遗迹按禹贡扬州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岷山导江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前汉地理志桑钦水经皆云中江出芜湖县西南东北至阳羡入海盖自芜湖径溧阳至宜兴入震泽以下海也唐开元十七年蒋日用作本县城隍记云此县南压中江风波不借舟楫无施县宰乔翔创浮梁以便行旅中江桥梁之设昉于此景福三年杨行密将台蒙作五堰拖轻舸馈粮五堰遗迹在今溧水州界银林双河东埧之地是时中江置堰江流亦既狭矣苏东坡奏议云溧阳县之西有五堰者古所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众水直趋太平州芜湖后之商人贩卖簰木东入二浙以五堰为阻因绐官中废去五堰既废则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或遇暴涨皆入宜兴之荆溪由荆溪而入震泽时元佑六年也是时中江尚通其后东埧既成中江遂不复东惟永阳江水入荆溪谩着其详以见溧阳亦禹迹之所历云】

秦淮旧传秦始皇时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当之乃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故曰秦淮按实录注本名龙藏浦其上有二源一发自华山经句容西南流一发自东庐山经溧水西北流入江宁界二源合自方山埭西注大江分派屈曲不类人功疑非秦皇所开或曰方山西渎直属土山三十里许是秦开又凿石硊山西而疏决此浦因名秦淮盖未详也 【祥符江宁图经曰淮水去县一里其源从宣州东南溧水县乌剎桥西入百五十里丹阳记云建康有淮源出华山入江舆地志淮水发源华山在丹阳姑熟之界西北流经建康秣陵二县萦纡京邑之内至石头入江悬流三百许里孙盛晋春秋云是秦所凿王导令郭璞筮即此淮也徐爰释问云淮水西北贯都吴时夹淮立栅宋元嘉中浚淮起湖熟废田千余顷梁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以防淮水泛溢大抵六朝都邑以秦淮为固有事则沿淮拒守今淮水贯城中东西由水门以达于江盖水之故道也】 玄武湖亦名蒋陵湖秣陵湖后湖在城北二里周回四十里东西有沟流入秦淮深七尺灌田一百顷 【建康实录吴宝鼎二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巡绕殿堂丹阳记吴孙皓宝鼎年间丹阳县宣骞之母年八十浴于后湖化为鼋后湖又名练湖徐爰释问曰本桑泊晋元帝创为此湖以肄舟师大兴三年始创此湖筑长堤以壅北山之水东自覆舟山西至宣武城六里余宋元嘉中有黑龙见因改玄武湖立三神山于湖中春秋祠之石迈古迹编云元嘉二十三年筑北堤立习武湖于乐游苑之北湖中亭台四所孝武大明中大阅水军于湖因号昆明池而俗亦呼为饮马塘又于湖侧作大窦通水入华林园天渊池引殿内诸沟经太极殿由东西掖门下注城南堑故台中诸沟水常萦回不息建平王景素举兵萧道成出屯玄武湖梁徐嗣徽等引齐兵至玄武湖侯景举兵引玄武湖水以灌台城郑文宝南唐迩事云金陵北有湖周回数十里名山大川掩映如画六朝旧迹多出其间每岁茭藕网罟之利不下数十百千一日冯谧举玄宗赐贺监三百里镜湖曰余非敢望此但得赐后湖亦畅平生也徐铉怡声崦对曰主上尊贤下士常若不及岂惜一后湖所乏者知章尔冯大惭宋天禧四年改曰放生池其后稍废为田开十字河立四斗门以泄湖水跨河为桥以通往来岁久堙塞今城北十三里唯有一池而他皆废为田龙川陈亮所谓建邺带后湖为险者皆非矣景定志云熙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王安石奏臣窃见金陵山广地窄人烟密茂为富者田连阡陌为贫者无置锥之地其北关外有湖二百余顷古迹号为玄武前代以为游翫之地今则空贮波涛守之无用臣欲于内权开十字河源泄去余水决沥微波使贫困饥人尽得螺蚌鱼虾之饶此目下之利水退之后分济贫民假以官牛官种又明年之计也奉敕依按此奉状废湖为田盖始于王安石增收后湖田租则始于赵善湘田出谷麦所利者小湖关形势所利者大故着废湖之因以待复湖之人云】

太子湖一名西池在城北六里周回十里 【吴宣明太子创西池晋元帝即位明帝为太子修西池多养武士于内筑土为台时人呼为太子西池又太子东湖在上元县丹阳乡太子台下东桥之东梁昭明太子植莲于此】

丹阳湖在溧水州西七十里周回一百九十五里深三丈湖中流与太平路当涂县分界 【春秋左氏传哀公十九年楚子西子朝伐吴及桐汭杜预注云宣城广德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入丹阳湖至今白石之水冲突则三湖泛溢此水本由五堰自宜兴县入太湖今已湮塞故老云当时虑后人复开此道则苏常之间必被水患遂以石窒五堰路又液铁以锢石李白尝游此湖酷爱其景乃张帆载酒纵意往来有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诗】

绛岩湖一名赤山湖在句容县西南三十里去府六十里源出绛岩山周百二十里下通秦淮 【石迈古迹编赤山湖在上元句容两县间溉田二十四岸南去百步有盘石以为水疏闭之节南史沈瑀传明帝复使筑赤山塘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即此湖塘也唐麟德中令杨延嘉因梁故堤置后废大历十三年令王昕复置周百里为塘立二斗门以节旱暵开田万顷茅山记太玄真人内传曰江水之东金陵之地左右间有小泽泽东有句曲之山陶隐居曰小泽即谓今赤山湖也从江东来直对望山今此湖半属句容半属上元唐樊珣记句容西南三十三里曰赤山天宝中改为绛岩山以文变质也山外周流厥有湖塘旧址考于前志则曰吴人创立梁人通之景定志又载宋时湖条云江宁府上元句容两县临泉通德湖熟崇德丹阳临淮福祚甘棠旧额九乡今并入丹阳临泉福祚甘棠四乡百姓自来共贮水绛岩湖浇灌田苗下有百堽堰捺水其湖上接九源山其堰下通秦淮江自吴赤乌二年到今已七百余年其湖东至数堽西至雨坛南至赤岸北至青城旧日春夏贮水深七尺秋冬贮水深四尺先是麟德二年前县令杨延嘉并建两斗门立碑碣具言周回仅百里州司寻差十将丁筹计生徐藏巡湖打量得一百二十二里九十六步卢尚书判置湖贮水本为溉田若许侵耕难防灾旱取定四尺水则使其浇九乡田苗九乡在上元句容两县界若过令深广又虑浸毁若逢旷旱之年须稍增加令且定取五尺水则其不及处且任耕垦种植如有人于五尺水则内盗耕一亩一角推勘得实其犯条人断遣令众十日本管湖长不能觉察亦并施行又据十将丁筹状芦(艼去丁改发)亭北边去岸约有二百来步有一盘石东西阔四尺七寸南北阔三尺五寸石面中心去水面一尺六寸五分即是五尺之则并有察柱仍仰下县便于石上磨刮更刻字记其湖仍每季一申不得卤莽戴经新塘有丰等三湖围岸内田多是私函取水浇灌田苗准旧例放绛岩湖水下秦淮三日取指挥给放不得专擅开函取水其湖先有传食田五十亩句容县弓量二十亩三十步上元县弓量二十亩三十步百堽堰与绛岩湖同置绛岩湖贮水百堽堰捺水保大中曾别差官亲到赤山湖所建斗门三所通放湖水出入常令湖中积水五尺其斗门或遇山水拥下高于湖内水面即须全开三所斗门放水入湖候外溪水退却放水出溪下秦淮入江专须酌量湖水不得失于元则右前件湖堰承旧浇灌九乡田苗共一千余顷亩奉省符帖命指挥修作贮水逐乡差承润户管当先有条流岁久去失续于晋天福年中再兴功役修作经今六十余年重添建造贮捺百里溪阙山源赈恤耕民备供王赋累奉敕恩给赐料物及借助日食阙差两县官员置造斗门三所计用一万七千阙百八十工及添修湖埂并百堽堰共计三万三千六百八十工众议重置条流严加束辖谨连符条如前乞判印指挥永为证据建隆查员外干德伍侍御开宝王司空阎侍御魏司空卢司直林员外羔判执条常加束辖庆历三年二月十八日叶龙图知建康府日于古来旧湫处置立大石柱一条将湖心盘石水则刻于柱上永为定则云】

迎担湖在城西北石头城后五里今为田 【晋元帝南渡衣冠席卷过江客主相迎负担于此湖侧至今名迎担湖实录云费县西北有迎担湖溉田三十顷宋袁粲败刘彦节走迎担湖即此】

苏峻湖在城西北一十五里周回十里灌田一十二顷南徐州记迎担湖西北有苏峻湖本名白石陂 【晋咸和二年苏峻反陶侃温峤庾亮阵于白石使将军杨谦攻石头峻轻骑出战谦诈奔白石垒峻逼之纔交锋坠马李阳临阵斩峻于白石陂岸至今呼此陂为苏峻湖】

张阵湖在石头城后 【旧传苏峻与晋军尝战于此至今湖侧高墩上有苏大将祠按晋书峻起兵据石头北湖距石头纔八里今属金陵乡去城十三里】

夏驾湖在城东南五十里属上元县丹阳乡今为田 【宋书晋惠帝太安元年丹阳湖熟县夏驾湖有大石浮二百步而登岸民惊噪曰石来石来明年石冰入建业今丹阳乡范墟渡旧有石长数尺形如碌碡父老云即古夏驾湖浮来石曹宪扬詶记作永宁元年盖其年改太安也】

半阳湖一名半汤湖在城东北四十里周回十五里水同一壑而冷热相半 【舆地志及南徐州记云江乘县南有半汤泉半冷半热热处可烂物冷处如冰热处鱼入冷处即死冷处鱼入热处亦死民种稻则溉热水一年再熟今下蜀镇有温汤唐丞相韩滉小女有疾浴温汤即愈此在上元县境酉阳杂俎云句容县吴渎塘其水半冷半热热可以瀹鸡此又一湖也】

摄湖在城东北五十里周回二十里江乘县记云湖在摄山侧因名

三冈湖在城东六十四里周回一十里溉田八十顷地有三冈俯临湖侧因名

乌意湖在城东八十里周回三里溉田一十顷

燕雀湖在城东二里流入青溪古老相传今斜桥即走马桥桥之东有水平阔是也或云今惟政乡白荡湖即其地 【舆地志云走马桥东有燕雀湖穷神秘苑曰梁昭明太子在东宫有一琉璃碗紫玉杯皆武帝所赐既薨置梓宫后更葬开坟为阉人携入大航有燕雀数万击之为有司所缚乃获二宝器帝闻惊异诏以赐太孙封坟之际复有燕雀数万衔土以增其上坟侧今有湖后人因名燕雀湖】

娄湖在城东南一十五里周回一十里溉田二十顷水流入舰澳 【舆地志云娄湖苑吴时张昭所创有湖以溉田宋时筑为苑张昭封娄侯故谓之娄湖】

  溪涧

举善溪在溧阳州南三十里源出广德诸山至此聚而为溪合于高友溪

楚王东西二涧在茅山 【楚桓王来游憩此因名旧记云崇禧观东二涧是也并华阳洞天三水合流直至崇禧观门前】

落马涧一名南涧在江宁县南五里东北流入城壕 【宋孝武讨元凶劭劭军败人马倾满涧中时人呼为落马涧陈亡涸竭戚氏云南史有南涧寺庆元志曰南涧即今落马涧寺不详其所宋有南涧楼见荆云诗此地近犹呼落马涧比年始题其榜曰跃马涧人皆呼为跃马涧矣】

蘼芜涧在上元县城东三十里青龙山前路出檀桥 【金陵故事齐处士刘瓛居此瓛为儒林之宗仕至四十未婚其友为娶王氏乃诣涧折蘼芜而去因名蘼芜涧】

王涧今蒋帝庙侧缘山涧是

东涧在钟山宝公塔西宋熙寺基之东 【石迈古迹编云梁处士刘吁隐居之所吁尤精释典尝听讲钟山诸寺因卜筑宋熙寺东涧有终焉之志】

鹤台涧在句容县大茅峰东北尝有群鹤往来于此涧后有道士张元之筑台居焉

宜春涧在中茅峰东白云亭南水甚甘旱不涸任真人就东流水合丹正古洞天馆之前也

碧柰涧在大茅山西二里 【昔有僊人展上公于此积碧柰货丹砂故名茅山志云郭四朝真人于此种柰未详孰是】

冷水涧在句容县玉晨观北 【茅山志苍龙溪在良常山西俗呼冷水涧也】

流杯涧在句容县雷平山西大路下

陶塘涧 【见茅山志】

九曲涧在句容县自大茅山左胁支流而达于菖蒲涧

大涧在金菌山东

亭水涧在句容县北三十里亭山南绕县城东与赤山涧水合流下百堽堰

丁公涧在溧水州南三十五里

冷水涧在溧水州东南十里自荆塘西流五里凡九曲入石臼湖

上湖涧在溧阳州西南六十里源在广德军来北流入县界合于白云溪

  河港

古漕河一名靖安河自靖安镇下缺口取道入仪真新河八十余里 【吴聿靖安河记略曰江出岷山道峡与荆湘沅澧至洞庭积为巨浸合沔水经浔阳东邀彭泽别为九道会为中江东北至南徐州为北江入于海惟中江自湖口合流而下奔放荡潏吐吞日月山或矶之则其势悍怒触舞大艑兀若转梗至其广处旷数百里断岸相望仅措一发而舳舻上下中流遇风则四顾茫然亡所隐避自金陵抵白砂其尤者为乐官山李家漾至急流浊港口凡十有八处称号老风波而玩险阻者至是鲜不袖手东南漕计岁失于此者什一二宣和六年发运使卢公访其利病得古漕河于靖安镇之下缺口谓其取径道于青沙之夹趍北岸穿坍月港繇港尾越北小江入仪真新河以抵新城下往来之人高枕安流八十余里以易大江百有五十里之险实为万世之利役之始兴扬子六合上分治其所临之地云】

护龙河即旧子城外三面壕也阔十二丈其水自东城壕入遶东面者即古清溪一曲在西北者接潮沟运渎珍珠河详见古迹篇

新河在白鹭洲西南流通大江二十余里旧史金人河今呼为新开河 【韩世忠碑云建炎四年金人入侵车驾幸四明王闻之亟以舟师赴难乌珠闻王在京口遽勒三十万骑北还王遂提兵截大江以邀之相持黄天荡四十八日乌珠势危自知力惫粮竭或生他变而王舟师中流鼓枻飘急若神凡古津渡又皆八面控扼生路垂绝一夕潜凿小河自建康城外属之江以通漕渠幸风波少休窃载而逃内翰汪藻建炎间奏议云敌于钟山雨花台各创大寨抱城开两河以护之】

芦门河在上元县长宁乡去县六十里一名金人河 【景定志云芦门河在芦门漾之侧建炎间始开以通真州亦名金人河今黄天荡南王谏议芦场内是其处按此河以金名而不述其所以名意汪藻内翰所谓金开两河则此河与新开河皆金所开者否则无因以金名也今按世忠碑谓凿小河自建康城外属之江则为新河明甚然去黄天荡甚远又考建康年表乌珠不得去或教于芦场地凿大渠二十余里上接江口出世忠之上又傍冶城西南隅凿渠成次早出舟世忠大惊金人悉趍建康世忠尾击败之详其事势当自金山脱走之后沿江南岸引行先于黄天荡南芦场凿渠出江口以通建康而后又于冶城西南凿渠出江故芦门新开二河皆名金人河乌珠自新河出江则去黄天荡远而海舟无风不能及矣世忠碑文不详故启后疑汪藻谓抱城开两河或即指此戚氏志谓今芦门河惟芦(艼去丁改发)出焉亦可见其非江之经流也】

珍珠河在宋行宫后 【乃昔陈后主泛舟乐游之河忽遇雨浮沤生宫人指浮沤曰满河珍珠因名焉此河通护龙河至太平桥西分两派一派出栅寨门一派出秦淮宋嘉定间李(王玉)开浚以泄霖涨见水底有大(上沙下木)板乃止今堙塞殆尽阔处犹五丈戚氏云前志及史传不见所起疑即运渎之旧】

小新河在东门外土桥之东 【嘉定八年西山真公为江东运副适遇旱蝗细民阻饥欲因役以饱之为养种园前一带河道浅狭乃拨钱米发下蒋山寺令主首继心差本寺僧行部役募五县人夫自土桥东开河欲至蒋山开至半山寺后桥亭遇石不可掘乃止】

新林港又曰新林浦在城西南二十里阔三丈深一丈长一十二里旧经云三十里 【宋开宝八年曹彬等破南唐兵于新林港即此地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有云明发新林浦空吟谢朓诗送友人游梅湖云暂行新林浦定醉金陵月又韩翃送客游江东诗云若到新林江口泊吟诗应赏谢玄晖盖玄晖有新林向板桥诗也】

下蜀港在城东北一百里句容县北六十里 【唐世置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宋发运使在真州皆于江南岸置仓转般仓下蜀镇北有仓城基并盐仓遗址尚在后有河入大江里俗呼曰官港即古漕河也】

竹筱港西至靖安东至石步南至直渎北临大江属上元县金陵长宁两乡由靖安港口至城二十里由石步港口至城四十里在唐世纪曰竹筱港今呼竹筱夹港上置巡检司 【景定志云迩时于靖安港口得杨吴所铸锭石云吴顺义元年都城铸】

石步港在上元县长宁乡去县四十里 【石迈古迹编云摄山西花林市之东有浦曰石步港西连竹筱河北至大江】

城壕绕城阔二十五丈周四十五里其水引钟山南源即古清溪经流故迹绕城东北复南出月子河过秦淮南经伏龟楼而西接大城港其在西北者亦与古清溪故道通流自西入秦淮

斗门按图经在秦淮南北岸天圣中上元溧水等县积岁水为害知府马亮始开畎壅置东西斗门各一引水入大江救田甚多

海口闸即古迹行宫闸名

  沟渎

潮沟吴大帝所开以引潮接青溪抵秦淮西通运渎北连后湖其旧迹在天宝寺前 【天宝寺故基在今城东北角外西一里长寿寺前】 实录云潮沟东发青溪西行经古承明广莫大夏等三门外西极都城墙对今归善寺西南角南出 【归善寺故基在今城北鸡笼山东】 经阊阖西明二门接运渎 【在西州之东今笪桥西】 南流入秦淮 【干道南北桥河是也】 其北又开一渎经栖玄寺门 【寺在覆舟山西南鸡笼山东北】 至后湖以引湖水至今俗亦呼为运渎其实古城西南行者运渎自归善寺门前东出至青溪者名曰潮沟其沟东头已堙塞纔有处所西头则见通运渎石迈古迹编曰按建康实录所载皆唐事距今数百年其沟日以堙塞未详所在今城东门外西抵城壕东出曲折当报宁寺之前亦名潮沟此今世所开非古潮沟也 【按徐铉有和锺大监泛舟诗云潮沟横趣北山阿张忠定亦有诗云潮沟一面已生蒲则是南唐及宋初潮沟古迹犹在也东南利便书曰古城向北秦淮既远其漕运必资舟楫而濠堑必须水灌注故孙权时引秦淮名运渎以入仓城开潮沟以引江水又开渎以引后湖又凿东渠名青溪皆入城中由城北堑而入后湖北其大略也自杨溥夹淮立城其城之东堑皆通淮水其西南边江以为险然春夏积雨淮水泛溢城中皆被其害及盛冬水涸河流往往干浅宋隆兴二年张孝祥知府事奏秦淮流经府城正河自镇淮新桥入江其分派为青溪自天津桥出栅寨门入江栅寨门近地属有力者因筑断青溪水口创为花圃为游人翫赏之地每久雨水暴至则正河不能急泄水势于是泛滥城内居民被害今欲复通栅寨门使青溪径直入江则城内永无水患及汪澈继孝祥知府诏澈指定以闻澈言开西园古河道通栅寨门尤便从之戚氏云秦淮水源甚远小川流入者众又古来贮水湖衍后世筑为圩田日多每夏雨暴至江湖复涌水即泛溢皆经流城内一河入江自源及委所过不计几桥凡过一桥必为木石岸堰束扼及居民筑土侵狭河道故水失其常横流弗顺是以必资栅寨门河及长干桥下河分泄其势其关于国赋民食者非轻如云通便舟楫特是小事自前如孝祥所言止谓城内被水然多不过数日即退其害亦轻若观乡外圩田则始见其害可畏尔上元江宁溧水多赖圩田农民生计居处皆在圩中每遇水至则举村阖社日夜并力守圩辛苦狼狈于淤泥之中如御大寇幸而雨不连降风不涌浪可以苟全一岁之计其或坏决则水注圩中平陆良田顷刻变为江湖农民颠沛流离哭声满野拏舟结筏走避他处国赋民食两皆失之是皆水不安流之故尔至元五年己卯行台大夫呼拉噶齐令有司开浚天津桥下古沟东起青溪西抵栅寨门至石头城下水道复通公私便之】

御沟在古御道两旁岁久堙塞 【南史桂阳王休范举兵杜黑骡乘胜渡淮黄门侍郎王蕴伤重踣于御沟之侧实录云朱雀门北对宣阳门相去六里名为御道夹开御沟岁久堙塞今在城南御街两边俱有沟在居民屋下乃南唐所开非六朝旧迹】

霹雳沟在城东五里 【荆公有诗云霹雳沟西路柴荆四五家】

百丈沟一名百步沟在溧阳州南三里源出燕山相传其处田多高卬开沟以灌溉东流合于白云径下入太湖

铁冶沟在钟山乡马鞍山下有地三亩余皆铁近水垠通小港耆老呼为铁冶沟 【梁时作三埧堙淮水以灌寿州一于寿州一于荆山一于盱眙久不能成聚江南之铁融液载往淮筑之上种榆柳一夕崩坏声闻数里弃所聚之余铁于此至淳佑七年赵都督葵于其旁置炉(革?)十数以铸铁炮匠人烹凿地坚不可入乃已】

直渎在城北隶上元县钟山乡去城三十五里阔五丈深二丈西至霸埂东北接竹筱港流入大江旁有直渎山直渎洞吴后主所开渎道直故名曰直渎 【舆地志云白下西南有蟹浦蟹浦西北有直渎伏滔北征记云吴将军茔墓有王气孙皓恶之乃凿其后为直渎晋□□举兵温峤帅师救京师遣之王愆期等为前锋按直渎即此地杨修诗注云渎在幕府山东□□十四里阔五丈深二丈初开之时昼穿夜凿开塞经年不就伤足役夫卧其侧夜见鬼物竭蹶因嗟曰何不以布囊盛土弃之江中使吾殚力于此伤者异之有司如其言渎乃成】

运渎在上元县西北一里吴大帝赤乌三年使左台侍御史郄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通运渎于苑仓今所凿城在西门近南其水东行过小新桥而南经斗门桥流入秦淮又东北过西虹桥循宋行宫城西迤逦向北乃其故道其自闪驾桥经天津桥而东者合于青溪 【按建康宫城即吴苑城城内之仓曰苑仓故开此渎通运仓所时人亦呼为仓城晋咸和中修苑城为宫惟仓不毁是名太仓在西华门内道北】

破冈渎在句容县东南二十五里 【实录云吴赤乌八年使校尉陈勋作屯田发屯兵三万凿句容中道至云阳西城以通吴会船舰号破冈渎上下十四埭上七埭入延陵界下七埭入江宁界晋宋齐因之梁改为破墩渎遂废之而开上容渎陈高祖即位又堙上容渎更修破冈至隋平陈乃废宋少帝于华林园开渎聚土以象破冈埭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

义沟渎在城东二十里源出东青村下入秦淮长七里溉田一百余顷

径渎在溧阳州北三十里自金坛县界来入长塘湖 【镇江志云晋宋旧有此渎隋大业中县令达奚明又加疏决】

  池塘

放生池 【按旧图经唐干元中放于江宁秦淮太平桥临江带郭上下五里置放生池八十一所有碑升州剌史颜真卿撰文旧以府治东南东接青溪北通运渎者为之今秦园之侧府学之东即古放生池也淳熙间史正志移放生池于青溪建阁其上遇祝圣立班阁下府学缺因旧放生池为泮水其流亦通青溪王尚书缺以其池乃祝圣之地立板榜于舞雩亭门禁□□池近行路水深而堤不固时有溺死者马光祖能仁寺僧筑堤甃街立大木为栏槛自是无溺者】

天泉池宋元嘉二十三年凿一名天渊池 【龚颖运历图云晋孝武太元十年大旱井渎皆竭太官供鳝皆资天泉池自晋已有此池矣宋书云明帝泰始二年天泉池白鱼跃入御舟梁书陆云公传云天泉池中新制舟形狭而短惟引太常刘之遴国子祭酒到溉右卫朱异中书黄门郎陆倕同载按宋宫城后法宝寺西南菜圃中荒池尚余一亩疑即此池也】

善泉池一名九曲池在台城东东宫城内周回二百余步 【金陵故事梁昭明太子所凿中有亭榭洲岛曲尽幽深之趣太子泛舟池中尝曰何必丝与竹山水可忘情】

饮马池宋大明中立于玄武湖北上林苑中

洗砵池在蒋山宝公塔西二里法云寺基方池是也 【庆元志在兴教寺故基上】

覆杯池旧城北三里西池是也 【晋元帝中兴颇以酒废政丞相王导谏帝因覆杯于池中以为戒也】

西池按宫苑记在太初宫西门外吴之西苑今惠日寺后池也互见太子湖 【吴宣明太子孙登所创谓之西苑世说晋明帝为太子时欲作池台元帝不许太子养武士一夕中作比晓便成即今谓之太子西池丹阳记曰西池孙登所创吴史所谓西池明帝重修之耳记室新书云西苑内有太子池孙权子和所筑实录注云其宫城西南角本有池名清游池通城中乐贤堂并肃宗为太子时所作晋中兴书云温峤拜中庶子规谏谋议具有补助太子起西池楼观颇多劳费峤口疏谏太子纳焉太元十年苻坚为姚苌慕容冲所攻遣使求援诏谢安率众救秦帝自行西池宴群臣饯安赋诗者五十八人刘毅征卢循败归帝大宴于西池有诏赋诗毅诗云六国多雄士正始出风流毅自以武功不竞故示文雅有余也】

蒙汜池在台城内 【梁陈龙舟嬉游之所】

栅塘在秦淮上通古运渎 【实录注吴时夹淮立栅号栅塘王隐晋书云王敦反以兄子应为嗣沈充自吴率众万余人至与王含合克司马顾扬说充曰今日举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喉情离众沮持疑犹豫必致祸败今若决破栅塘因湖水灌京邑肆舟舰之势极水军之用此所谓不战而屈人兵上策也克不用王敦杀郭璞璞谓五伯曰吾年十三时于栅塘脱袍与汝吾命应在汝手中五伯感昔念惠衔涕行法梁天监九年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达于三桥作两重栅皆施行马至南唐时置栅如旧其后置闸泄城中水入于江俗号为栅寨门干道五年史正志景定元年马光祖皆尝重建水道久湮今至元五年集庆路重加修浚又按梁严植之缘栅塘行见人患卧塘侧植之下车问之曰荆州人为人佣疾笃而船主弃也植之载还治之经年而差请终身充奴报厚德植之遗资粮遣之即此栅塘也】

横塘按实录在淮水南近陶家渚缘江筑长堤谓之横塘淮在北接栅塘 【宫苑记吴大帝时自江口缘淮筑堤谓之横塘北接栅塘在今秦淮径口吴时夹淮立栅自石头南上十里至查浦查浦南上十里至新亭新亭南上十里至孙林孙林南上十里至板桥板桥南上三十里至烈洲吴都赋曰横塘查下邑屋隆夸楼台之盛天下莫比】

倪塘在城东南二十五里 【晋书王敦自湖阴使王含钱凤等以兵五万逼京师帝亲率六军次南塘夜募勇士陈嵩等领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备大破含军于越城含军既败乃率余党自倪塘西置五城如却月势即此处也南史刘毅初当之荆州表求东还辞墓去都数十里不过拜阙宋武帝出倪塘会毅胡藩请杀之帝曰吾与毅俱有克复功其过未彰不可自相图其后北讨谓藩曰若从卿倪塘之谋无今举也梁书齐兵自秣陵东跨淮立桥引兵渡自方山进及倪塘互见五城下】

临贺塘在城东三十里屈曲一十里溉田二十顷梁临贺王萧正德理由于此因名

铜塘在城东四十里屈曲十五里溉田二十顷

长塘在城东南六十里屈曲五十里溉田百顷

王塘在城东四十里屈曲十五里溉田三十顷

开善塘在城东三十里屈曲十五里溉田二十顷

蠡湖塘在城北二十里屈曲十三里溉田十顷

刘塘在城北三十里屈曲二十里溉田十顷

水门塘在城东三十五里屈曲一十里溉田十七顷

黄家塘在城南菜园务旧在军寨内今地名黄家塘寨

赤山塘在城东三十五里阔五丈深一丈溉田一百五十顷

郭干塘在长隐山东塘五亩深五尺一寸灌田六十余亩其近村亦以郭干名水常满乡人涸之必有震电属茅山乡十三都石头堽

赤石塘陶隐居云赤石田在中茅峰西食此塘水利溉田十余顷

上钤塘在句容县南十三里计四十一亩一角四十二步深五尺三寸溉田一百一十三亩

下钤塘计六十七亩二角三步深五尺三寸溉田二百单二亩

郭西塘在句容县西一里计一百八十亩一角五十步深七尺三寸溉田五百七亩

梅家塘在海眼西

南黄塘在句容县东北十里赤堽约八亩深五尺溉田二百顷

西黄塘在句容县东北十里涧西大小十三所广一十五亩溉田一百五十顷

溧水有官塘杨塘茭塘荆塘解塘莆塘沙塘柘塘鸦飞塘白水塘清水塘曾家塘齐母塘南塘五谷塘鲁塘徐塘芮塘传嵇社塘溧阳有香苗塘石臼塘虎塘冯塘真武塘浦里塘青塘又南塘各见本志

  井泉

景阳井一名臙脂井又名辱井在台城内陈末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投其中以避隋兵其井有石阑多题字旧传云阑有石脉以帛拭之作臙脂痕或云石脉色类臙脂按曾南丰集辱井铭曰辱井有篆文云辱井在斯可不戒乎并下文共十八字在井石槛上不知谁为文又有景阳楼下井铭又有陈后主叔宝辱井记及江宁县兴严寺井石槛铭莫知谁作也 【景定修志时已不可辨今存片石在郡学中详见古迹志】

龙天王井在台城前旧传梁武帝为郗后立龙祠井上号龙天王井梁陈皆祀之 【六朝记云梁武帝郗后性妒忌武帝初立未册命因忿怼乃投殿庭井中众赴井救之已化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乃册为龙天王使井上立祠自梁历陈享祀不绝陈灭迁其祠于西京道德寺大业初又置祠于旧处今按梁史武帝即位郗后已死于雍州或其神见耳诗以蛇虺为女子之祥武帝亲立齐和帝复夺而弒之恶念所感蛇虺见妖不亦宜乎前志疑而不载过矣】

义井在城南天禧寺侧 【天圣五年郡人唐文遇出家帑令寺僧可政请于丞相李公迪所凿】

三义井在石头城后清凉寺庄及石子冈七里铺共三井 【南唐保大三年置井阑上有僧□□刻字又金陵故事有三井在瓦官寺后汲一井则二井俱沸因名其地为三井□□言神农生而九井自出今随县北界厉乡□□重山北有九井汲一则八动有神农所生石穴上有神农庙老子亦生于此然当涂南十里亦有九井山伏滔记云丹阳县南有九井五干四通大江寰宇记云穰之九井与江宁三井皆汲一则余俱震县复有烈山烈洲临江中或以为烈山氏故迹未必然也姑存以备考】

应潮井在蒋山头陀寺山顶第一峰佛殿后 【蒋山塔记云梁大同元年后合偻人石与造山峰佛殿殿后有一井其泉与江潮盈缩增减相应段承式酉阳杂俎云蒋山有应潮井在半山之间俗传云与江潮相应尝有破船朽版自井中出贞观中有牧儿汲水得杉板长尺余上有朱漆字曰吴赤乌二年豫章王子骏之船石迈古迹编曰应潮井在蒋山顶古头陀寺后其井与江潮相通盈缩常应时于井间得芦根断帆之属】

藏冰井宫苑记在城东北十里覆舟山北 【宋孝武大明中凿以藏冰齐梁陈皆因之】

沸井在句容县东三十五里 【丹阳记曰句容县有沸井亦曰沸潭又曰句容县东三十五里有龙冈冈顶有沸潭周回十二丈闻人声便沸不闻不涌也异苑曰句容县有延陵季子庙庙前井及渎常自涌沸于今犹然图经云在县东三十里虎耳山】

响井在江宁县陶吴镇西北二百余步 【响井阑尚存元佑五年四字或以纱帛蒙其上以物击之则作鼓声或以瓦石投其中则作钟磬声景定志云属陈主簿家园中】

许长史井在茅山玉晨观内今有碑碣存 【陶隐居云旧在许长史宅岁久堙没后得井于观中其泉色白而甘有井铭乃徐铉所作】

陶隐居井在茅山华阳宫前东桥 【陶贞白七次丹成皆中等神人告以定分止合得此中丹于是服之遁景而去井岁久堙没政和初道士庄慎修索而得之初去三尺许得瓦井阑虽破合之尚全环刻大字云先生丹阳人仕齐奉朝请壬申岁来山栖身高静自号隐居同来弟子吴郡陆敬游其次杨王吴戴陈许诸生供奉阶宇湖熟潘逻及远近宗禀不可具记悠悠历代讵勿识焉梁天监三年八月十五日钱塘陈宣懋书及见砖甃又穿数丈获一圆石规径九寸许列十一趾涤之朱色粲然又得铜炉有柄若今手炉仍于砂石间有丹一粒大如芡实光彩射人亟取之遂坠井中水极甘冷虽大旱不竭炉现藏宫中】

乐官井在溧阳旧县寨东百余步 【南唐时东以太湖与钱氏为界溧阳屯兵间遣诸子巡视有憩于驿者乐工忤意沈之井滞魄为祟托宿必魇或死无敢入者后有达官欲寓宿驿吏以事告不信其夜果见服绯绿者数辈自井出叱问具陈冤状祈葬遗骼于高原达官许之复投于井明日为出其骼以葬其怪遂绝今犹呼乐官井即当时驿之所在云】

汤泉在城东六十里上元县神泉乡汤山其处有圣汤延祥院旧凡十所今存者六 【吴地记曰江乘县有汤山出汤泉三所可以治疾张勃吴录曰丹阳江乘县有汤山出温泉三所宋刘义恭汤泉铭云秦都壮温谷汉京丽汤泉炎德资远液暄波起斯源石迈古迹编云鴈门山北有汤泉去都七十里用以洗浴治疮饮之已肠胃冷疾齐时有老沙门语彼村人云此镬汤之冲也】

忠孝泉近忠孝亭 【武举状元周虎有记】

玉兔泉在府学东廊前 【秦桧未仕时宿学夜见白兔入地使人掘之一丈许得泉桧既入仕设井阑镌石篆书玉兔泉三字桧尝置田入学】

一人泉宋熙泉 【见前蒋山图考】

道光泉 【见蒋山下熙宁八年僧道光披榛莽得泉深五尺穴竹引注寺中由岭至寺凡三百步王荆公手植二松于其旁其后道光又得一泉合为一派主寺者作屋覆其上名曰蒙亭以此泉得之道光故名道光泉】

张山大泉 【在山之阳合众小泉深广丈余溉田百顷春夏不竭客至则沸又名玉泉】

喜客泉在茅山栖真观南客至则涌沸而起 【句曲三茅山记喜客泉在大茅峰北垂方数尺客至即沸故名曰喜宫泉】

抚掌泉在茅山崇寿观前虽旱不涸 【在昭门读书台下旧记云在鸿禧院东闻击掌之声涌出如沸其味甚佳冬时常暖亦呼为冬温泉】

白骑泉在城北十五里 【石迈古迹编云吴大帝时蒋帝乘白马执白羽扇见形于此马跑地成泉因以名之其泉在亭山之侧属上元县慈仁乡】

白乳泉在摄山栖霞寺千佛岭下 【昔因人伐木始见石壁上刻隶书六大字曰白乳泉试茶亭不知得名于何人】

陈隆泉 【石迈古迹编曰隶上元县丹阳乡绛岩山之北父老相传昔有陈隆道人尝结茅其侧其泉清澈甘冷遶山十余泉皆所不及建炎中居民避难山中取给此泉泉之东有屋基平坦无石莫知所因】

田公泉在茅山玉晨观东南一里亦呼柳谷泉 【真诰定录言华阳雷平山有田公泉饮之除腹中三虫与隐居泉水同味云是玉沙之流津也用以浣衣不用灰以此为异】

玉液泉 【旧记云有二泉一在茅山崇寿观后山堽上路西畔僊人捧石北泉若乳色甘而香能去腹中诸疾俗呼为香泉一在三角山玉液庵】

海眼泉 【旧记云有二泉一在杨尚书山房常时泉涌能应海潮在积金中茅之西今元符宫西园是也一在墨池西】

茅山有益人泉玉蝶泉灵泉洞泉玉砂泉朱砂泉鹿跑泉百丈泉饙饮泉丹谷泉陶公泉一勺泉溧水有禀丘山泉匚?赣船山泉各见本志

  诸水

钟山水 【李卫公浮槎山水记云李侯以镇东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陆羽所谓乳泉漫流者饮之甘则钟山水与浮槎之水其味同也】

石头城下水 【中朝故事云李德裕博达居廊庙日有亲知奉使京口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零泉水与取一壶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泛舟至石头下方忆乃汲一瓶于江中归京献之李公饮后讶叹非常曰江表水味异于顷岁矣此颇似建邺石城下水其人谢过不隐也】

八功德水在蒋山悟真庵后梁天监得名 【天圣中知上元县梅挚记云钟山之阳有泉曰八功德梁天监中有胡僧昙隐飞锡寓止修行有一厖眉叟相谓曰予山龙也知师渴饮功德池措之无难矣人与口灭一沼沸成深仅盈寻广可倍丈浪井不凿醴泉无源水旱若初澄挠一色厥后西僧继至云本域八池一已眢矣此味大较相类岂非竭彼盈此乎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凈七不饐八蠲痾又其效也夫姜诗孝闻获渊开而鲤跃贰师诚至因剑剌以流飞义有激而相求物何远而不应向匪兼济则为怪力是泉也方外凈因寰中美利矧其灵者安可忽诸世故流离滋液长在惜其风雨不庇荆芜四侵寂寥山阿孰为起废史馆学士兰陵萧公贳以己俸作亭甃板石皆自南康购至楹柱四下东府所成凿涯以审曲匮土以端术奢不至侈岿然独存仍练僧结庐于前以掌之庶几便民汲息客游非有徼于妄福也嘉定初锺将之重修赵师缙记】

曲水晋海西公于钟山立流杯曲水延百僚 【水经注曰旧乐游苑宋元嘉十一年以其地为曲水武帝引流转酌赋诗】

溧水一名濑水在溧阳州西北四十里 【前汉地理志云溧水出南湖祥符图经濑水西承丹阳湖东入长塘湖盖丹阳湖即南湖也景定志云固城春秋时吴濑渚县见胜公庙记汉溧阳县治在焉隋开皇十一年割溧阳之西置溧水县固城在溧水县界宋绍兴中得后汉溧阳校官碑于固城湖之傍故知其为汉县治丹阳湖在其南一曰南湖溧水出南湖而东县在水之北水北曰阳故名溧阳自东埧既成于是丹阳湖水不复通本州岛界然古溧水之出于丹阳湖明矣今州西北有水源出曹山径溧水州界东流入本州岛界合于永阳江六朝事迹编及干道建康志皆指曹山之水为溧源非也元和郡县志谓溧水在溧阳县南六里盖唐溧阳县治即今之旧县也溧水东流为永阳江江上有渚曰濑渚即伍子胥乞食投金处故又曰投金濑自濑渚东流为濑溪乡民讹为烂溪入长塘湖一派东流为吴王漕吴王漕杨行密时漕运所行也或以为春秋时之吴王真诰云夫至贞者万乘不能激其史投金溧女是也陶隐居注云金溧女是子胥所逢浣纱于溧水之阳者后既投金以报之故谓之金溧详见李白所作濑女碑】

吴王漕水源出溧水州东庐山东南流入吴漕过白马桥马沈二港下入丹阳湖

太山水源出溧水州南流入固城湖经五堰东入溧阳州三塔港

亭水源在句容县北三十里亭山南绕县城东与赤山湖水合流下百堽堰入秦淮

溧阳州有黄墟荡清水荡茅山有大罗源桐花源霞架海丹砂泓阳谷汧皆见本处志

汝南湾在府城东八里当秦淮曲折处 【晋汝南王渡江家于此遂名汝南湾东冶亭在湾之东南乃晋太元中饯送之所齐陆慧晓清介自立与张融邻居刘瓛弟琏字子敬云二人并居其间水必有异味特酌饮之至今取此水酿酒甚佳事见览古诗注】

桐树湾在秦淮南向逼府城北临淮水岸旧植桐甚繁故名东北有浮航即长乐桥也宋人称桐林见银树堰下

明月湾在句容县西南一里通淮谢安石曾月夜泛舟垂钓今钓基尚存

乌龙潭在城北钟山乡永庆寺之前水旱祷祈屡应 【舆地志宋元嘉末有黑龙见玄武湖侧今潭近湖疑即当时所见之处】

菖蒲潭在句容县僊人房许长史居此学道又顾著作山房多产菖蒲一寸九节

句容县有护军潭白龟潭溧水州有龙潭石龙潭见各处志

投金濑在溧阳州西北四十里源出曹姥山经溧水州界东流入州界南流为颍阳江江上有渚曰濑渚

  岩洞

炼丹岩在茅山侧

众真岩在茅洞侧

钱真人诵经岩在燕口洞上

曲水穴在碧岩下

石城洞一名龙洞在城西一里二百步石头西岭下临大江当崭绝之处有洞户真诰云此小有洞天之南门也俗呼为龙洞口

华阳洞在茅山侧三茅二许俱得道于此洞其洞门五三门显二门隐 【茅山记云华阳西南有二洞其西在崇寿观后其南在元符宫东宋投金龙玉简于此六朝记云十大洞天之第八名中金坛长百丈复有玉碣皆载神僊秘事三茅二许俱得道于此灵异至多见陶贞白华阳颂真人曰天无谓之空山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山腹中空虚谓洞庭人头中空虚谓洞房是以真人处天处山处人所谓出入无间盖天地之有山洞由人身之有腧穴神气之所行焉太元内传曰句曲之洞宫有五门南两便门东西便门北大便门合五门也隐居云今山南大洞即是南面之西便门东门似在柏枝垄中北良常洞即是北大便门而东西并未显定录君(口受)言东便门在中茅东小阿口则西便门应在今呼作石坟处也】 华阳南洞 【在大茅山下柏枝垄中唐越州剌史裴肃字中明造松子石案用以朝真】 茅洞 【在元阳观石坛下即南面之西便门定录君(口受)言大茅山有小穴在南谓之南便门但精洁斋心向于司命又常以二日望山延迎请祝自然得见吾也诚之至矣阴宫何足不观乎左慈复保人耶洞西又有绣衣石】 华阳洞 【东便门定录君(口受)言中茅山东有小穴才如狗窦劣容人入耳愈入愈阔外以盘石掩塞穴口故余小穿如杯大使山灵守卫之此盘石穴时时开发耳谓之阴宫之阿门子勤斋戒寻之得从此而入易于良常洞口良常洞多沙路曲僻经水处不大便易又道路远不如小阿穴口直下三四里便径至阴宫东玄掖门自非已成僊人不得其门而入也】 华阳西洞 【在积金山东岭下隐居所谓积金山洞飕飕有风者是也累朝金箓投龙简于此即西便门也】 良常洞 【华阳北大便门也是为保命君所治定录君(口受)言良常北垂洞口直至岭南行二百步有秦始皇埋藏白璧一双上有小盘石在岭上以覆埳处李斯刻书璧其文曰始皇圣德平章山河巡狩苍川勒铭素璧始皇所履山川皆礼以玉璧不但句曲而已洞北石坛即许真人掾烧香礼拜解化之处真诰所谓北洞告终以此】 罗姑洞 【在金菌山西即九疑山女僊人罗郁也】 高居洞 【与罗姑洞并石限界之】 玉柱洞 【在华阳西洞南中积石乳四面仅容人行】 酆都洞 【在紫阳观】 小青龙洞 【在小茅西朱砂泉上】 天窗洞 【在积金山】 碧岩洞 【在崇寿观后洞顶为嵚崟亭古木危基存焉】 女僊洞 【在碧岩洞东三十步穴口下视如眢井然相传任真人之女得道变遁于此】 柏枝洞 【在金牛穴南昔人深入闻太湖风涛鼓楫之声】 庆云洞 【在海江山下】 黑虎洞 【在华阳南洞九锡碑之左】 黄龙洞 【在九锡碑之右】 南斗洞 【在三角山女官妙法庵】 海泉洞 【在泉甫谷泉源深不可测】 水龙洞 【在白云峰下】 燕口洞 【在方隅山南有洞室女僊人钱妙真遁化其中淳佑五年巡检使夏侯嘉贞与建隆观道士诣洞投龙简是夕雷震洞户开一厅吏深入遇道士与来禽一食之绝粒】 方隅洞 【在方隅山上真诰方隅洞有二门其一即燕口洞也洞名方源馆南通大茅南之方山亦有二洞口见于外】 夫子洞 【在良常对山孔子未尝入吴不知何以得名】 方台洞 【在方山下有洞室两口见外与华阳通号为别宇幽馆得道者处焉世人呼为白石洞】 青龙洞 【在帢帻山去方山十余里帢帻山今人呼为丫头山在溧阳州界隐居曰有大口见外昔有人深入见一大青蛇因相与呼为青龙洞其洞宏廓深委凡迹可至也】

大茅洞在大茅峰南详见前华阳洞 【茅山记云洞在大茅山前后玉液泉为正路洞前亦有石坛洞内有石钟磬直下可行七八里能容一二百人其内流水不绝色若染蓝石涧潺湲可爱路通无穷但险峻难涉耳又云外有石坛内有石钟磬旌节人物皆石入者非人必见异物】

越翳王洞在句容县干元观内 【翳为勾践四世孙葬句容县大横山下】

金牛洞在句容县崇寿观东 【秦时采金获金牛为女子所触遂躅而出迹着于石又云(上不下见)牛至丁角地因名曰上阑下阑又奔牛牛奔入海不复观之也】

  洲浦〔矶汀夹沙并附〕

白鹭洲在城之西与城相望周回十五里 【郦道元水经云江宁之新林浦西对白鹭洲丹阳记曰白鹭洲在县西三里洲在大江中多聚白鹭因名宋曹彬等破南唐兵五千于白鹭洲即此地建炎末乌珠侵轶江南回至江口闻王师将以海舟中流邀其归路遂用牛犁等于白鹭洲一夜凿一小河乘轻船而走详见新河李太白诗云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又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云朝别朱雀门暮宿白鹭洲送殷淑云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

马昂洲在城西北周回十五里 【寰宇记云马昂洲在县北二十三里南徐州记临沂县北有马昂洲晋元帝渡江牧马于此因名梁书南兖州剌史南康王会理前青冀二州剌史湘潭侯退西昌世子彧率兵二万至马昂洲即此处陈轩金陵集王祖道诗云石头虎踞海洲岸马昂槽】

新洲一名薛家洲去城北四十里今幕府山相对有上新洲下新洲 【吴志太平元年朱据欲讨孙綝綝遣孙宪等以舟兵逆据江都获据于新洲晋隆安五年海贼孙恩向京师闻谯王尚之在建康复闻刘牢之已还至新洲不敢进而去南史宋武帝微时贫甚自往新洲伐荻有衲布衣袄等皆敬皇后手自作既贵以付会稽公主曰后世有骄奢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宋武帝伐荻新洲时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觇之童子数人皆新衣于洲中捣药问其故荅曰主为刘寄奴所射合药傅之帝曰主神何不杀之荅曰寄奴王者不可杀帝叱之皆散收药而反祥符图经云隋末始涨故名新洲】

舟子洲在城南隅周回七里 【梁天监十三年以朱雀门东北淮水纡曲数有水患又舟行旋冲太庙湾乃凿通中央为舟子洲诸郡秀才上计憩止于此】

穊洲在城东北七十五里周回三十八里 【南徐州记云石垄山北江中有洲今百姓于洲上穊种所收倍于平陆】

茄子洲在城西南十三里周回十二里 【温峤陶侃赴难讨苏峻侃泊茄子洲郗鉴自广陵来会寰宇记云茄子洲夏日堪泊船冬月浅涸永昌之初其洲忽一日崩陷数里其形曲折作九湾】

烈洲在城西南七十里吴旧津所也内有小河可泊船商客多停此以避烈风故名又见烈山下 【世说云桓宣武在南洲与会稽王会于溧洲漾舟江侧谢公亦在坐狂风忽起波浪鼓涌非人力所制桓有惧色会稽亦微异惟谢怡然自若顷间风止桓问谢曰向那得不惧谢徐笑曰何有三才同尽理】

鸡距洲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周回三十里

乌沙洲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周回二十里

杨林洲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周回十八里

木瓜洲在城西南二十八里周回二十里

浮洲在城西南八十里周回二十里

龙潭洲在城西南九十五里周回一十五里

合兴洲在城西南九十五里周回一十二里

鳗鯬洲在城西南七十里周回三十五里西对和州乌江县以水多鳗鯬故名

董云洲在城西南十五里西有小江名澧江故一名澧江场其上有田五百顷 【云亦作筠】

丁翁洲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周回十五里 【昔有隐士晦其名惟称丁翁居洲上故为名】

簰枪洲在城西南三十五里周回十七里 【南唐保大中治宫室取材于上江成巨筏至此时会潮退为浮沙所沫涨成洲渚宋景德三年南岸溃出大枋木二十余条】

落星洲 【见前落星冈下】

鱼袋洲在城西南八十里周回五里形如佩鱼因以为名

乌江洲在城西南六十里周回二十五里接乌江县西界

迷子洲在城西南四十里周三十里 【王荆公次韵叶致远诗云迷子山前涨一洲木人图志失编收】

张公洲在城西南五里周回三里 【梁太清二年豫州剌史裴之高等舟师二万次张公洲陈霸先击破侯子鉴师于张公洲梁书王僧辩陈霸先耀军于张公洲高旗巨舰过江蔽日景登石头城睹之不悦曰彼军如是不易敌也】

蔡洲今名蔡家沙一名蔡家洲在城西南十二里周回五十五里隔岸吴时为客馆 【晋史王敦在石头欲禁私伐蔡洲荻以问群下温峤曰中原有菽庶人采之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若禁人樵伐未知其可陶侃讨苏峻与温峤庾亮等率舟师四万旗鼓百里次于蔡洲卢循作乱战旗十余万舟舰数百里连士而下刘裕登石头以望曰贼自新亭直上且将避之若回泊蔡洲此成擒尔时徐道覆请于新亭焚舟而战循曰不然不如按甲蔡洲以待之初刘裕望见船向新亭有惧色及见回泊蔡洲喜曰贼落吾下也遂率兵进战缚以大筏因风逼之大破循军于江中循遁走侯景次台城裴之高援兵至后渚结阵于蔡洲景分屯南岸陈霸先讨景大军进姑熟先锋次蔡洲即此也】

长命洲梁武帝放生之所也在石头城前 【梁武帝日市鹅鸭鸡豚之属放此洲名为长命洲置户十家常以粟谷饲餧岁各千数而为狐狸所食及掌户窃而者?火者各半舆地志云魏使李恕来聘帝时于此放生问恕曰北主颇知此事乎对曰魏国不杀亦不放帝无以应之】

江乘浦在城西北十七里 【史记秦始皇东游于此渡江南徐州记江乘县西二里有大浦发源于石城山东入大江因县为名吴徐盛作疑城自石头至江乘晋蔡谟自土山至江乘镇守八所城垒凡十一处】

蟹浦在城西北十六里 【舆地志云白下城西南有蟹浦源出钟山北流九里入大江齐崔慧景军败走单骑至蟹浦投渔人太叔荣之荣之故为慧景门人时为蟹浦戍谓之曰吾以乐赐汝汝为吾觅酒既而为荣之所斩以头内篮中送都】

鄱阳浦在石城西上通秦淮下入马昂洲九里达于江乘 【旧经云昔鄱阳王尝于此置水田因名】

牧马浦在城东南三十九里 【按丹阳记牧马亭东南一里有牧马浦晋永和中所置流入秦淮浦上旧有桥谓之牧马桥南朝放牧多在此】

慈蚕浦在城东十里阔五十步深一丈下通江

京江浦在城东北五十一里阔五丈深一丈通大江

大同浦在城东北五十二里阔五丈深九尺通大江

小同浦在城东北六十七里阔五丈深一丈下通大江

泉水浦在城西北二十五里阔五丈深九尺源出白下山南流十二里入秦淮

锺浦在城东十五里阔四丈深八尺源出钟山南流七里入于秦淮考之金陵像素有锺浦桥

同夏浦在城东十五里阔五丈深七尺南入秦淮浦在废同夏县南因名

罗落浦在城东北六十里阔四丈深八尺合于摄湖流十二里入大江宋武帝至罗落桥即此

白社浦在城东北二十五里 【金陵故事云发源钟山西注秦淮】

查浦在石头城南上十里 【建康实录陶侃屯查浦李阳与苏逸战于查浦卢循犯建邺宋武帝栅石头断查浦以拒之皆此吴时夹淮立栅自石头南上十里至查浦查浦南上十里至新亭】

龙藏浦在舟子洲岸西南古曲秦淮是也互见秦淮下板桥浦在城西南三十里阔三丈五尺深九尺下入大江 【李白有秋夜板桥浦独酌怀谢朓诗上天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江宁浦在城南七十五里源出太平路当涂县界长三十里阔七尺深一丈二尺溉田一百二十顷夏秋胜三百石舟春冬胜一百石舟 【梁末徐嗣徽任约领齐兵万人还据石头陈高祖遣兵往江宁据要险以断贼路贼水步不敢进顿江宁浦口遣侯安都领水军袭破之】

秣陵浦在城南五十里阔十丈长十里深一丈一尺溉田四十顷 【舆地志云浦以旧县为名源出龙山北流十里入葛塘湖又十里入长溪合秦淮冬夏胜三百石舟春秋胜一百五十石舟】

三山矶在城西南七十五里 【翰府名谈陈尧咨泊舟三山有老叟□□□午时天大风舟行必覆宜避之来日□□□□舟皆离岸公托以事日午黑云起天末大风暴至折木飞沙怒涛若山行舟皆溺公惊叹又见前叟曰某江之游奕将也公它日当位宰相固当奉告公曰何以报德叟曰吾本不求报贵人所至龙神理当卫护愿得金光明经一部乘其力薄得迁职公许之至京以金光明经三部遣人至三山矶投之梦前叟曰本止祈一部公赐以三今连升数职再拜而去】

蚵蚾矶在城西 【南唐书云汪台符上书陈民间利病十余条烈祖善之而宋齐丘疾其才因使亲信诱台符痛饮推沉石城蚵蚾矶下】

栾家矶在城西北二十五里上元县金陵乡长庆村之西 【实录宋熙宁五年诏赐江东路转运使韩铎新提点刑狱张稚圭诏书奖谕仍赐银绢以提举开江宁府张公凸上栾家矶马鞍山河道也】

九里汀在城东南五十里东下入秦淮溉田五百二十顷 【实录吴宝鼎元年后主在武昌永安山贼施坦等反劫后主弟永安侯谦入建邺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等逆讨于九里汀即此处戚氏云城南大路过郭公桥行长堤一道凡九里直达秣陵镇两旁有深沟有田地名九里汀】

碙砂夹在城西南七十里

西浦 【郡国志金陵西浦亦云顷口即桂阳张硕捕鱼遇神女杜兰香处曹毗有续兰香歌诗十篇】

大桑浦在江宁县西二十里 【寰宇记云吴大帝讨关侯使吕范屯兵处然当在上流之柴桑】

澒洞沙洲在江中去城百二十里周二十里

龙潭洲去城九十五里周十五里

陶家渚在石城坞西古饯北使处 【长江图谓渚西对蔡洲吴时陶璜或云晋陶回宅之后渚也】

溧水州有莆塘港樊步港官溪港马沈港牛儿港白龙港盐渚溧阳州有濑渚上善圩见各处志

至大金陵新志卷六上

元 张铉 撰

 官守志 【一】

周礼称设官分职以为民极观其设五等之爵树之君公而承以大夫师长百执事之人其初岂不觊其相资以成功相勉以为治哉及其陵夷大坏官人以世德不称服而诗人兴刺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此言居官者必考绩以定其能否又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此言君臣上下当各任其职而观其效其职举者治功成其职废者治道隳此皆还至而可以鉴焉金陵尝为王畿为大国为节镇巨藩文武之士居其官相与忧勤以成一代之业者甚众总之近民事惟守令最急守令宣其职而兵牧振其纲所谓大邦维屏者岂不信哉因前载考历代以来略品秩纪废置作官守志

  历代官制

   唐虞夏商

四岳 【总率四方诸侯恒在朝廷天子巡狩则从各以其方诸侯见于明堂】

扬州牧 【西距淮东南距海皆扬州地唐虞九州岛禹治水分十二州州有牧金陵以山得名属扬州】

公侯伯子男爵五等 【在扬州境者不可考以禹贡五服开方计之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金陵为要服汤都亳至盘庚五迁大约金陵在绥服之外要服之内】

   周

扬州有方伯连率 【以周制九畿计之自王畿外每畿五百里周都丰镐东迁洛邑金陵屑采卫之邦】

   春秋战国

吴国泰伯之后姬姓伯爵 【泰伯自殷末有国荆蛮号勾吴】

越国夏禹之后姒姓子爵 【春秋末年灭吴筑城金陵】

楚国祝融之后芊姓子爵与吴越皆僭称王楚县令称公 【越国时桓王灭越尽有吴地】

   秦

金陵改秣陵属故鄣郡郡有守有尉有监御史有郡丞县有令有丞有尉有佐史三老亭长

   西汉

武帝以前金陵属诸侯王国

武帝以后置十三部剌史统郡 【丹阳始置郡属扬州】

   东汉

扬州设剌史部从事丹阳郡设太守都尉功曹主簿门下掾属各县设令丞簿尉诸曹佐史三老游徼亭长有秩 【郡所署者秩百石】 啬夫 【县所置小乡一人】

   吴 【建都金陵】

扬州牧丹阳太守典农都尉丹阳都尉都督

   晋

扬州剌史设主簿从事书佐又设大中正

琅邪王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比王国例设丹阳内史即位后改丹阳尹有郡丞掾属从事有建康令准洛阳旧制置六郡尉其侨置南兖诸州设剌史琅邪诸郡设内史

   东晋 【建都金陵】

丞相大将军有功兼领扬州牧 【姓名见年表】

   宋齐梁陈 【皆都金陵】

太子亲王及丞相将禅位进领扬州牧有剌史有丹阳尹 【姓名见年表】

宋大明中建康秣陵各置都官从事狱丞

梁武帝时建康县置三官与廷尉三官分掌狱事号南狱廷尉号北狱 【南狱地在宋行宫南御街左】

   隋

丹阳改蒋州置剌史寻复为丹阳郡设太守郡丞

   唐

扬州东南道行台尚书省有令一人掌管内军民总判省事有仆射二人掌贰令事自左右丞以下诸司郎中略如京省又有食货监农圃监武器监百工监等官武德九年改总管曰都督总十州者为大都督河间元王孝恭授东南行台左仆射行台废为扬州大都督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行台废为检校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后迁治扬州以建康立升州置剌史

   杨吴

升州大都督府寻改金陵府以徐温为尹又以徐知诰为镇海宁国节度使镇金陵徐景通为节度副大使寻以升润等十州为齐国封知诰齐王

   南唐 【建都金陵】

齐王璟尝为升扬二州牧设金陵尹兼诸道兵马元帅

   宋 【高宗南渡以建康为行都】

开宝八年定江南设知升州军州事兼管当江南诸州水陆转运使大中祥符四年张咏兼江南东路安抚使兼提举兵甲巡检捉贼公事天禧二年以寿春郡王行江宁尹充建康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升王改江宁府自此设知江宁府事建炎三年改建康府设行宫守臣为知建康军府事兼行宫留守制置安抚兵马都督等官其属官有佥厅三员安抚制置本府各一通判三员分东厅西厅南厅有佥书建康军节度判官节度推官观察推官曹官五员录事参军司户司法各一司理一属县五比西京赤县二畿县二各有令丞主簿尉 【守臣姓名见年表及前志题名记】

都督江淮等路诸军事其属有参谋官参议官主管机宜文字各二员书写机宜文字一员干办公事官十员准备差使文臣十员准备差使大小使臣各二十员准备将领使唤十员绍兴二年四月置司建康吕颐浩张浚继为之三年四月移司镇江府隆兴元年六月改宣抚司寻复二年省

同都督江淮诸军事绍兴二年九月置刘光世为之寻省

都督江淮东西路建康镇江府江阴军江池州军马隆兴元年九月置汤思退杨存中继为之

同都督江淮东西路建康镇江府江阴军江池州军马隆兴元年九月置杨存中为之十一月落同字

督视江淮京湖军马淳佑七年四月置以赵葵为之兼知建康府江东安抚使九年省

江东淮西路宣抚使其属有参谋官参议官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及准备将领准备差遣准备差使各五员建炎三年置刘光世为之置司池州建康隶焉光世后省

江淮东西路宣抚使隆兴元年六月都督张浚降授置司建康兼节制本府屯驻军马寻复都督

镇江建康淮东路宣抚使绍兴四年三月置韩世忠为之寻改江淮宣抚使

寿春府滁濠庐和州无为军宣抚使绍兴元年七月置司建康以江东安抚大使知府兼领叶梦得李光继为之光后省

江东宣抚处置使绍兴三年置张浚先为副寻升使后省

江南东路宣抚使绍兴五年置张俊为之俊后省开庆元年十月复置加大使除赵葵未至改除东西路宣抚置司他郡

江南东西路宣抚使绍兴元年置韩世忠为之诏留建康世忠后省开庆元年十一月复置加大使赵葵为之寓治他郡景定元年五月省

江淮两淛路制置使治建康其属有参议官咨议官主管机宜文字计议官干官属官建炎三年置兼知府寻省

江淮安抚制置大使治建康绍定四年十二月置兼知府六年二月省

江淮制置使治建康开禧三年二月置兼知府江东安抚使嘉定十年正月省绍定三年十一月复置加大使十二月安抚制置合为一

淮西制置使寓司建康嘉熙元年三月置以沿江制置使兼领淳佑二年免兼

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治建康建炎三年三月置以知府兼四月省绍兴八年六月复置加大使十五年四月省制置惟安抚使仍旧

沿江制置使治建康建炎三年八月始置绍兴元年六月省干道三年九月复置六年二月省开禧二年六月复置嘉定二年九月复置绍定三年十一月改江淮制置六年复旧或以江东安抚使知府事兼领或兼知府事及安抚使或为使或为大使

江南东路安抚使治建康兼马步军都总管其属有参议主管机宜文字干官属官大中祥符三年置五年省宣和三年复置建炎三年五月以制置合为一四年省制置二字安抚仍旧绍兴八年二月加大使六月又以制置合为一十五年省制置二字安抚仍旧安抚制置或为一或为二或二使相兼或置一省一视时缓急也或兼守或以守兼或主管公事或为使或为大使视官崇卑也

江淮制置专一措置屯田开禧三年置淳佑七年改

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淳佑元年二月置以沿江制置使兼领二年加节制二字

江南东路营田使淳熙二年三月置以江南东路安抚使兼

总领两淮军马钱粮所带专一报发御前军马文字绍兴十一年以命朝臣使之与闻军政不独职饷馈而已其序位在转运副使之上内建康池州诸军钱粮淮西总领掌之其官属有干办公事准备差遣续有主管文字有分差粮料院审计司审计以通判兼榷货务都茶场御前封桩甲仗库大军仓大军库赡军酒库市易抵当库惠民药局

江南东路转运司有使有副使判官有都转运使除省不常初分江南东西路后并为一路绍兴元年复分东西路掌均调一道租税以待军国支费分巡所部察官吏能否赡学钱粮物帛田产皆系拘管后又兼提领江淮茶盐所其属有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属官

提领江淮茶盐所嘉熙四年八月创制置茶盐使以户部尚书岳珂为之后置提领或以太平守臣江东转运兼或淮西总领沿江制置兼其太平守臣兼领则置司本州岛余皆置司建康

提领建康府户部赡军酒库所干道中置以总领兼其属有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准备差遣酒库监官籴场监官都钱库监官

侍卫马军司干道七年置

御前诸军都统置司绍兴七年置

以上官属姓名各见年表及前志题名记

  本朝统属官制

江南诸道行御史台按治江淛江西湖广三行省十道肃政廉访司至元十四年姜卫行御史大夫置台扬州按治江淮四省地面统十三道提刑按察司二十一年移杭州二十二年春议迁江州夏再迁杭州是秋移江东按察司治宣州行台始自杭州移治建康二十六年自建康再移扬州二十九年以两淮山南三道隶中台行台还治建康始名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初系从二品衙门至元二十七年夏六月升正二品大德十一年秋九月升从一品御史大夫一员御史中丞二员侍御史二员治书侍御史二员经历司经历一员都事二员监察御史二十四员照磨承发司管勾兼狱丞一员架阁库管勾二员令史十三人蒙古笔且齐三人通事知印各二人宣使八人察院书吏二十四人经历司照磨所承发司架阁库典吏各一人库子三人医工二人宣使以上参辟命官书吏各道贡补凡官之员三十有七掾属六十有一人公署在城内东南隅临青溪即故府治堂曰忠实不欺见首卷官署图考 【行台初设御史大夫一员从二品御史中丞正三品侍御史正四品治书侍御史正六品皆二员及台升正二品治书升正五品都事二员从七品至元二十三年增都事二员二十八年省而置经历一员从五品位都事上监察御史旧二十八员至大四年增西台十六员为二十而省南台四员元贞元年增置御史大夫一员大德三年省十一年台升从一口台官各升品从有差详见后题名记令史初十六人后省三人宣使十人后省二人为医工官史月俸支钞至正元年台官添支禄米掾属无察院书吏月支米钞仍旧】

行中书省至元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行中书左丞相巴延平章政事阿珠于建康府治开省秋七月左丞相巴延入觐升中书右丞相阿珠升左丞相权省事万户阿喇哈升行省参知政事冬十一月右丞相巴延参政阿喇哈分道进兵淛西留左丞相阿珠立行省瓜洲明年宋平行省于扬州置立

江淮行枢密院至元十二年春正月平章安塔哈参政董文炳行院自淮西正阳与行省会于建康未几移驻镇江冬十月与丞相分道进兵平宋二十二年

丞相同知行枢密院事于建康开院后移镇江三十一年例革

行宣政院从二品衙门管领江南诸省地面僧寺功德词讼等事设院使同知副使佥院同佥院判经历都事照磨等员至元二十八年于建康水西门赏心亭上开设衙门系托克托大卿为头院使三十年迁院杭州

江东道宣慰司至元十三年以行中书省参知政事阿勒哈亳州万户张弘范兼宣慰使置司建康管辖江东诸路大德三年二月例革建康路径隶江淛等处行中书省

建康宣抚司至元十二年二月建康府归附创立宣抚司以万户廉希愿索多兼宣抚使安抚江东诸路十四年改立建康路总管府

建康路达噜噶齐总管府至元十四年罢宣抚司立总管府宣慰使廉希愿兼本路达噜噶齐徐王荣充本路总管系正三品上路统治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五县并在城录事司溧水溧阳继升为州天历二年路以潜邸改名集庆设达噜噶齐一员总管一员各兼管内劝农事同知总管府事一员治中一员府判一员推官二员经历司有印经历一员知事一员提控案牍兼管勾照磨承发架阁一员有印司狱司有印设司狱一员路司吏三十名凡路州司县亲民官按品从给公田俸钞吏支钞米学官供俸余支俸钞仓务局站杂职无俸

江东建康道提刑按察司按治江东诸路至元十四年于前宋转运司置司二十八年改名肃政廉访司二十九年以避行台移治宁国路建康路径隶行台按治岁委监察御史巡按本属州县

江东道儒学提举司五品衙门有印设提举副提举各一员首领官都目一员初至元二十一年建康路设提举学校官与教授同管学事二十三年四月革罢改设江东道儒学提举司衙门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设各道儒学提举司将提学司革罢江东道儒学提举李浩副提举郭某于于路学置司三十一年随省设立儒学提举司总摄各路儒学江东道提举司于元贞元年二月内革罢

益都新军万户府至元二十四年通类定夺军官于宁国路设置建康路元系福建廉万户保定奕张万户泰州奕孟万户常州奕宋万户管军镇守以后各迁他郡大德元年益都奕从宁国路移镇建康于城东南隅前宋游击军营内置司万户府三品印信设达噜噶齐一员正万户一员副万户一员经历司设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员所管镇抚司千户所百户所弹压官共一百余员俸俱按品从支钞人吏不与隶枢密院管领江淛行中书省提调所管汉军所附军人月支米粮盐钱分轮地分镇守

江淮等处财赋提举司隶徽政院五品衙门有印设提举同副提举各一员首领官吏目至元二十五年置司建康管位下江淮等处钱粮所属有各处提领所库官至治二年例革至顺元年复立隶昭功万户府至正元年革罢见系集庆路管办

建康等处财赋提举司隶中政院下江浙都总管府五品衙门有印设提举司副提举各一员首领官吏目至大二年十一月于溧阳州设立管领建康路录事司溧阳州常州路宜兴州无锡晋陵武进县镇江路金坛县扬州路录事司真州扬子县通州静海县崇明州太平路繁昌县宁国路南陵县徽州路祈门县淮安路清河县总计八路一十五州司县断没朱清张瑄钱粮

溧水州前宋次畿县至元十二年归附仍为县元贞元年升中州五品印信设达噜噶齐一员知州一员各兼劝农事同知二员州判二员首领官提控案牍一员都目一员设捕盗司有印以州判一员兼领所管儒学教授司蒙古字学教授司医学教授司阴阳教授司有印各设教授一员医学阴阳学各设学正在城税务东埧务有印设提领大使副使官塘务高淳务有印各设都监同监东埧盐仓有殛设大使副使东埧高淳白马桥三巡检司有印各设巡检镇守千户所千户一员百户二员系万户府岁差管军镇遏 【州官姓名见后题名记】

溧阳州前宋次畿县至元十二年归附仍为县至元十四年改溧州十五年升溧阳府十六年改府为溧阳路总管府管溧阳县并在城录事司设官与诸路府司县同至元二十八年革去路名止存溧阳县元贞元年正月改升中州设达噜噶齐一员知州一员各兼劝农事同知二员州判二员首领官提控案牍一员都目一员设捕盗司有印以州判一员兼领所管儒学教授司蒙古字学教授司医学教授司阴阳教授司有印各设教授医学阴阳学各设学正在城税务有印设提领大使副使前陈务与塘务各设都监同监旧县山前二巡检司有印各设巡检织染局有印设大使副使镇守千户所系万户府岁差管军镇遏 【州官姓名见后题名记】

龙湾教习水军万户府至元三十一年江淮行枢密院于江北河南行省管下蕲黄邓新扬州高邮真滁扬杭等奕万户府谪拨军二千余名前来龙湾屯戍教习系益都新军万户府官总行

建康宣课提举司五品衙门有印设提举同副提举各一员至元十三年创立管办商税至元二十八年革罢设立在城税务

淘金提举司五品衙门有印至元十九年梁提举建言于上元县花林市创立淘金总管府管提领所八处各有官典人吏二十三年改立提举司二十九年并入金银铜冶转运司管领大德二年宣慰使朱清言其扰民革罢

集庆万寿营缮都司天历二年设立正四品衙门有印达噜噶齐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选宪官充隶大龙翔集庆寺所属有财用所掌寺之钱米出纳财赋提领所掌庄田仓廪行台大夫中丞提调累拨赃罚钱置买常住田地蠲免差税元统二年都司例革至元三年并革财用所令平江善农提举司掌管修理祭供等事至正元年提举司革罢田粮并入本寺掌管

江宁县前宋次赤县至元十二年归附仍旧名附廓七品有印设达噜噶齐一员县尹一员各兼劝农事主簿一员县尉一员有印典史一名所管江宁秣陵两镇巡检司有印各设巡检金陵秣陵两务有印各设都监同监江宁马站大城港水站有印各投提领儒学设教谕阴阳医学各设管勾教谕 【县官姓名见后题名记】

上元县前宋次赤县至元十二年归附仍旧名附廓七品有印设达噜噶齐一员县尹一员各兼劝农事主簿一员县尉一员有印典史一名所管竹筱龙都两巡检司有印各设巡检龙湾湖熟两务有印各设提领大使副使龙湾各站有印设提领儒学设教谕阴阳医学各设管勾教谕 【县官姓名见后题名记】

句容县前宋次畿县至元十二年归附仍旧名七品有印设达噜噶齐一员县尹一员各兼劝农事主簿一员县尉一员有印典史二员所管县务常宁东阳白土四务有印各设提领大使副使茅山下蜀东阳三巡检司有印各设巡检东阳水马二站下蜀马站老鹳觜马站有印各设提领生帛局有印设提领大使副使隶资政院儒学设教谕阴阳医学各设管勾教谕 【县官姓名见后题名记】

在城录事司至元十二年归附次年置司正八品有印管治城内设达噜噶齐一员录事一员录判二员兼管捕盗典史一名

平准行用钞库至元十二年归附创立平准行用交钞库正七品有印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每岁倒换钞本八万四千定每季额换缗钞二万一千定季终解赴江东廉访司监烧

在城税务至元□□□年革罢宣课提举司改设税务七品印信设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管办商税二周年为满

儒学教授司有印设教授二员主管钱粮教育学正学录各一员纠录学事

蒙古字学教授司有印设教授一员学正一员

阴阳教授司有印设教授一员学正学录

医学教授司有印设教授一员学正学录

广运仓有印至治元年于龙湾起盖东西北仓廒四十座以漕计至重邦储所资爰作新仓大江之湄舟楫流通地势得宜诸路赢粮积贮在兹海道千艘便于给支为号计屋二百间收受江西湖广二省饶州路并本路州县官民财赋等粮逐年都漕运万户府装运由海道赴都

大军仓有印前宋为平籴仓至元十五年改大军仓省除监支纳大使路吏充仓副收支本路粮斛逐年拨装海运

常平仓至元五年因监察御史建言讲究于录事司西北隅旧有广储仓地屋建置仓官于州县吏内点差齐年交代

永丰库有印省设监支纳大使路差库副收支一应课程诸名项钱帛

东织染局至元十七年于城东南隅前宋贡院立局有印设局使二员局副一员营人匠三千六户机一百五十四张额造段疋四千五百二十七段(巾荒)丝一万一千五百二斤八两隶资政院管领

西织染局至元十七年于旧侍卫马军司立局设官与东织染局同

军器局即前宋旧都作院杂造局专一置造军器设局使局副有印隶本路总管府

惠民局官拨药本设良医主管惠济贫民

明道书院宋嘉定八年创立祠明道先生程子淳佑九年更创添学田十年赐明道书院额今省设山长一员主领钱粮教事

南轩书院宋咸淳四年创立大德元年起盖南轩先生华阳伯张宣公祠堂今省设山长一员主领钱粮教事江东书院至治元年五月郡人王霖创建出田供祀今省设山长一员主领钱粮教事

在城金陵驿水站马站有印各设提领至元□年俱于城东隅青溪坊建立隶本路亲管

昭文书院宋咸淳丁卯方拱辰建扁曰昭文精舍里人杜氏守之至元间定额省设山长

官医提领所有印提领受太医院札付

至大金陵新志卷六下

元 张铉 撰

 官守志二

  题名

   行御史台

    御史大夫

 姜卫 【至元十四年】       布尔罕 【至元二十三年上】

 阿喇特穆尔 【资善至元二十四年】 默德齐 【中奉至元二十五年上】

 囊嘉特 【资德元贞元年上】    阿喇卜丹 【荣禄元贞元年上】

 萨里 【荣禄大德二年上】     阿里玛 【资善大德八年上】

 和尼齐 【荣禄至大元年上】    达实哈雅 【开府仪同三司皇庆二年上】

 阿喇卜丹 【荣禄延佑二年上】   巴延 【荣禄延佑五年上】

 托欢达尔罕 【荣禄延佑七年上】  托克托 【荣禄至治元年上】

 巴延 【荣禄至治三年上】     桑结实哩 【荣禄泰定元年上】

 多尔济 【光禄泰定二年上】    阿尔斯兰哈雅 【光禄天历元年上】

 阿尔斯兰哈雅 【光禄至顺元年上】 托欢 【光禄至顺三年上】

 伊实通斡 【光禄元统元年上】   达实特穆尔 【开府仪同三司至元元年】

 巴勒噶齐 【银青荣禄至元三年上】 托欢 【光禄至正元年四月上辞侍亲再任】

    御史中丞一 【氏族依碑刻附见】

 伊实萨噶 【正议至元十九年上】  巴图鲁 【嘉议至元二十一年上】

 玛哈穆特 【太中至元二十四年上】 蒙古特 【通议至元二十五年上】

 哈陶布哈 【嘉议至元二十八年上】 舒舒图 【正议至元二十九年上】

 张闾 【中奉至元三十一年上】   布郎吉达 【中奉大德五年上】

 高睿 【正议大德七年上】     廉道安 【正议大德十一年上】

 巴图 【资善至大二年上】     特哩托欢 【资德延佑元年上】

 布哈 【资善延佑三年上】     巴延 【资德延佑四年上】

 奇塔特 【资德延佑七年上】    阿尔斯兰哈雅 【资德泰定元年上】

 伊拉哩 【荣禄天历元年上】    萨萨 【资政天历元年上】

 伊实通干 【荣禄天历二年上】   呼图克哈雅 【资政至顺元年上】

 高睿 【资善至大四年上】     班禅 【资政元统二年上】

 纳琳 【资善元统三年上】     布札尔 【荣禄至元元年上】

 齐特班 【资政至元二年上】    伊埒哲伯 【唐古氏荣禄至元二年上】

 托苏默色 【资善至元二年】    特默格 【蒙古奈曼氏资善至正元年上】

 布延 【资德至正三年上】  

    御史中丞二 【乡贯依碑刻卷宗所有附见之】

焦友直 【至元十四年】     耶律埒克 【至元十四年】

 王某 【至元十五年上】     姜某 【嘉议至元十九年上】

 杨某 【通议至元二十一年上】  王博文 【正议至元二十三年上】

 耶律 【正议至元二十三年上】  刘琮 【通议至元二十四年上】

 刘宣 【通议至元二十五年上】  徐琰 【通议至元二十六年上】

 魏初 【嘉议至元二十八年上】  吴衍 【少中至元三十年上】

 刘正 【中奉元贞元年上】    董士选 【资善大德元年上】

 赵某 【资善大德四年上】    陈天祥 【嘉议大德六年上】

 张珪 【逐奉大德八年上】    董士珍 【资善至大元年上】

 于璋 【资德至大四年上】    姚炜 【资善皇庆二年上】

 薛处敬 【资善延佑三年上】   赵简 【资善延佑五年上】

 曹立 【资德延佑七年上】    石珪 【资德至治元年上】

 王毅 【荣禄泰定元年上】    赵世延 【光禄泰定三年上】

 汪寿昌 【资德天历元年上】   高奎 【资善天历二年上】

 董守庸 【资善至顺元年上】   马祖常 【资德元统二年上】

 刘文 【资善至元二年上】    史惟良 【资善至元四年上】

 王升 【济南人资善至正元年上】 张起岩 【资善至正元年上】

 王士熙 【资善至正二年上】   赵成庆 【资善至正二年上】

 董守简 【资善至正三年上】  

    侍御史一

呼哩 【中奉大德元年上】    诺海 【正议大德三年上】

 塔坦 【大中大德七年上】    巴图 【中议大德十年上】

 布哈 【中奉至大元年上】    敏珠尔 【中奉至大四年上】

 旺札勒 【中奉延佑元年上】   托欢 【资政延佑二年上】

 长寿 【正奉延佑三年上】    达兰 【中奉延佑五年上】

 图敏 【正奉延佑六年上】    和塔拉扬阿克 【中奉至治三年上】

 旺札勒巴哈 【中奉泰定二年上】 宝通 【中奉泰定三年上】

 托音鼐 【中奉泰定四年】    布扎尔 【中奉至顺元年上】

 贝降 【中奉至顺三年上】    雅布呼 【中奉至顺三年上】

 纳琳 【通奉元统二年上】    密拉 【通奉至元元年上】

 布延 【中奉至元三年上】    巴延 【通奉至元五年上】

 察罕布哈 【中奉至元六年上】  索诺木 【资德至正元年上】

 善勒 【资德至正二年八月上】  

    侍御史二

刘琮 【至元十四年上】     王少中 【至元十九年上】

 雷膺 【朝列至元二十一年上】  魏初 【朝列至元二十一年上】

 张孔孙 【至元二十三年上】   韩彦文 【中顺至元二十三年上】

 程文海 【嘉议至元二十四年上】 吴衍 【朝列至元二十五年上】

 于璋 【奉议至元二十七年上】  陈天祥 【朝列至元二十八年上】

 傅岩起 【朝列至元三十年上】  石珪 【奉政元贞元年上】

 王坚 【嘉议大德元年上】    张珪 【中奉大德三年上】

 高睿 【正议大德四年上】    高凝 【中宪大德五年上】

 王宏 【正议大德十年上】    王仁 【中议大德十年上】

 李彧 【中奉至大元年上】    董士恭 【中奉至大四年上】

 张玠 【中奉延佑元年上】    敬俨 【中奉延佑四年上】

 弭礼 【中奉延佑五年上】    张彬 【中奉泰定二年上】

 董守仁 【通奉泰定三年上】   王克敬 【中奉至顺元年上】

 郭思贞 【中奉至顺三年上】   耿焕 【通奉至奉三年上】

 刘宗说 【通议元统三年上】   王士熙 【正奉至元二年上】

 张起岩 【通奉至元三年上】   姚庸 【正奉至元四年上】

 吴秉道 【正奉至元六年上】   马绳武 【中奉至正元年上】

 赵成庆 【通奉至正二年上】   冯思温 【中奉至正三年上】

    治书侍御史一 【氏族依碑刻所有附见】

诺海 【中顺至元三十年上】     廉希贡 【朝列大德三年上】

 实达尔 【中顺大德六年上】     谙达巴哈 【太中大德八年上】

 杨珠格尔 【奉议至大三年上】    布朗吉达 【奉政至大四年上】

 回回 【正议延佑元年上】      特尔格 【奉政延佑二年上】

 特默格 【奉政延佑五年上】     拜甡 【中宪至治三年上】

 科绰 【通议泰定二年上】      布札尔 【亚中泰定三年上】

 穆尔格桑 【正议天历元年上】    星结 【亚中天历二年上】

 莽赉 【奉直至顺元年上】      实迪 【正议至顺四年上】

 图沁巴哈 【中顺元统二年上】    察罕布哈 【太中元统三年上】

 图噜 【中奉至元二年上】      噶纳喇 【正议至元四年上】

 约索木 【通奉至元五年上】     僧格实里 【嘉议至元六年上】

 布延实里 【正议至正元年上】    索诺木 【蒙古人至正元年上】

 阿尔斯兰萨勒迪密实 【至元二年上】 顺昌 【正议至正二年上】

    治书侍御史二

田滋 【至元十四年上】     赵某 【至元十六年上】

 王某 【奉训至元二十一年上】  张某 【朝请至元二十一年上】

 李昂 【奉议至元二十四年上】  霍肃 【奉议至元二十四年上】

 高凝 【承直至元二十五年上】  苟宗道 【奉训至元二十六年上】

 李处巽 【朝列至元二十七年上】 裴居安 【承直至元二十八年上】

 李杲 【朝列元贞元年上】    高克恭 【奉议大德元年上】

 赵秉正 【中宪大德元年上】   刘衡 【朝列大德五年上】

 赵世延 【朝列大德六年上】   张道源 【奉直大德十年上】

 敬俨 【太中至大二年上】    赵简 【中宪至大三年上】

 赵宏伟 【承德皇庆元年上】   王柔 【嘉议延佑元年上】

 宋崇禄 【亚中延佑二年上】   袁浚 【朝散延佑四年上】

 曹伯启 【通议自佑六年上】   张埜 【亚中延佑七年上】

 郭思贞 【中颐至治二年上】   刘事义 【通议至治三年上】

 史惟良 【朝请奉定二年上】   王升善 【嘉议天历二年上】

 刘宗说 【通议元统二年上】   任择善 【中顺至元元年上】

 韩镛 【至元二年上】      张惟敏 【至正二年上】

    经历

福努 【奉议至元二十八年上】      通言元振 【奉议至元三十年上】

 霍斯果尔 【承务元贞元年上】      巴拜 【朝列大德元年上】

 托克托 【承直大德六年上】       阿尔斯兰哈雅 【承事大德八年上】

 呼都克彻尔 【奉训至大三年上】     衮布彻尔 【承直皇庆元年上】

 嘉珲达 【朝列延佑元年上】       密拉 【奉议延佑元年上】

 乌呼纳 【奉议延佑三年上】       布延特穆尔 【承直延佑六年上】

 萨勒迪默色 【奉议至治元年上】     奇彻勒 【奉政至治三年上】

 纳琳 【朝列泰定二年上】        诺海 【承德泰定四年上】

 图噜 【征事天历元年上】        斡罕 【奉议天历元年上】

 阿噜呼图克 【奉政天历元年上】     额绅吉达 【奉训至顺元年上】

 约尔珠 【辉和尔中顺至顺二年上】    托克托 【唐古氏承直元统元年上】

 杨珠巴哈 【辉和尔承直元统三年上】   廉惠山哈雅 【北庭人中议至元三年上】

 特穆尔巴哈 【沙卜珠岱奉直至元四年上】 鄂约达劝 【河西朝请至元六年上】

 图噜 【雅尔斡人至正元年上】      纳奇哩 【哈玛尔人奉政至正元年上】

 阿齐雅实哷 【哈玛尔人至正二年】    道拉实 【阿噜威奉政至正三年上】

    都事 【乡贯依碑刻所有者附见】

高源 【至元十四年上】      尉(日丙) 【至元十四年上】

 马苪 【至元十六年上】      马源 【承直至元十九年上】

 王祚 【承直至元十九年上】    毕偁 【承务至元二十一年上】

 和思问 【承事至元二十一年上】  王祚 【至元二十四年上】

 巴巴呼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郦居敬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裴居安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和尼齐 【承务至元二十五年上】

 师澍 【承务至元二十六年上】   张经 【承务至元二十八年上】

 贾惟政 【承务至元二十八年上】  李庭咏 【承事至元三十年上】

 蒋元祚 【承直至元三十一年】   赵世延 【奉训元贞二年上】

 贾钧 【奉政大德三年上】     张道源 【承务大德四年上】

 张孝思 【奉训大德四年上】    潘昂霄 【奉议大德六年上】

 苗好谦 【承务大德六年上】    赵宏伟 【承事大德十年上】

 田泽 【奉训大德十年上】     杜溥 【奉议至大元年上】

 王(金英) 【朝列至大元年上】  郝文 【承德至大四年上】

 吴举 【奉直至大四年上】     傅昱 【奉议皇庆三年上】

 高奎 【奉直皇庆二年上】     郑云翼 【奉议延佑二年上】

 李塔喇海 【奉政延佑二年上】   完颜瑛 【奉政延佑三年上】

 丁宏 【文林延佑四年上】     姚居敬 【朝散延佑五年上】

 郭汝辅 【中顺延佑七年上】    王玺 【承事至治元年上】

 史惟良 【承直至治元年上】    宋节 【中顺至治三年上】

 王居敬 【奉议至治三年上】    刘宋说 【承德泰定元年上】

 刘艺 【承事泰定二年上】     梁枢 【奉议泰定二年上】

 张世杰 【中宪泰定三年上】    张郁 【承德泰定四年上】

 张铎 【承德天历元年上】     马良佐 【承德天历元年上】

 秦从龙 【奉政天历二年上】    张从直 【承务至顺元年上】

 王德新 【儒林至顺元年上】    畅笃 【河南人朝散至顺二年上】

 张端容 【曹南人文林至顺三年上】 刘光祖 【河间人承直元统元年上】

 李世蕃 【河间人奉直元统二年上】 张弘毅 【济宁人奉直元统二年上】

 李居威 【冀州人朝列元统三年上】 杨熙 【冀宁人奉直元统三年上】

 张翔 【河西人奉训至元二年上】  刘光祖 【沧州人朝散至元二年上】

 周夔 【陜西人奉训至元三年上】  尹彬 【真定人奉训至元三年上】

 李伯述 【应州人至元四年上】   王偲 【益都路人至元四年上】

 姚绂 【河南人朝列至元五年上】  彭敬叔 【济南人至正元年上】

 郝源 【益都人亚中至正元年上】  董守让 【真定人至正元年上】

 李英 【保定人承德至正元年上】  樊执敬 【郓城人朝散至正二年上】

 索元岱 【大名人奉直至正三年上】  

    照磨承发司管勾兼狱丞 【乡贯氏族依碑刻所有者附见】

赵英 【至元十四年上】      姚某 【从仕至元十九年上】

 纽赫孝纯 【将仕佐至元二十二年】 姚德新 【进义至元二十四年上】

 张哈达 【将仕佐至元二十六年上】 刘德茂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杨温 【承事元贞二年上】     程好礼 【承事大德四年上】

 张中 【征事大德七年上】     东野潜 【征事大德七年上】

 李希尹 【从仕延佑元年上】    吉勒哈 【承事延佑三年上】

 万嘉闾 【将仕佐延佑六年上】   寻复初 【承事泰定元年上】

 梁居善 【承直泰定四年上】    埜立 【承事天历二年上】

 桑结达实 【儒林至顺元年上】   李祉 【至顺二年上】

 赵深 【冀州人承事至顺三年上】  拜特穆尔 【辉和尔氏从仕元统元年上】

 傅梦臣 【兴和人奉议至元二年上】 刘贞 【保定人奉训至元三年上】

 于炳文 【曹州人儒林至元四年上】 宋秉亮 【曹州人承务至元六年上】

 赵俨 【真定人从仕至正元年上】  

    架阁库管勾 【乡贯氏族依碑刻所有者附见】

姚炯 【至元十四年上】       陈锡 【至元十六年上】

 陈某 【从仕至元十九年上】     王某 【将仕至元十九年上】

 杜弁 【将仕佐至元二十二年上】   □璧 【将佐至元二十三年上】

 张廷琏 【进义至元二十四年上】   □珍 【至元二十六年上】

 聂特穆尔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德新 【至元二十九年上】

 徐霆 【征事元贞元年上】      赵洪 【征事大德二年上】

 实然鸿吉哩台 【承事大德四年】   刘元亨 【征事大德六年上】

 张居怿 【承务大德八年上】     诺海 【登仕佐至大元年上】

 苏惟中 【将仕佐至大二年上】    张季贤 【将仕佐至大四年上】

 李阿都齐 【将仕佐星庆元年上】   叶大中 【承务延佑元年上】

 刘明安巴哈 【将仕佐延佑三年上】  温瑛 【承事延佑四年上】

 布延都哩默色 【从仕延佑五年】   顾图卜坚巴哈 【承事至治二年上】

 李恪 【将仕佐至治二年上】     济尔噶台 【承务泰定二年上】

 张执中 【承务泰定四年上】     吉达布 【承事天历元年上】

 宋绍明 【承直至顺元年上】     杨珠巴哈 【从仕天历元年上】

 丹珠克 【登仕至顺元年上】     刘恕 【儒林至顺二年上】

 杨思粟 【兴元人儒林至顺三年上】  沙卜丹 【长安人承事至顺三年上】

 纳奇哩 【哈玛尔氏承直元统二年】  实默哈喇巴哈 【承直元统二年上】

 特穆尔巴哈 【唐元从仕元统三年上】 纳琳 【奇哩克台氏承事元统三年上】

 通通 【奈曼岱氏将仕至元二年上】  张思成 【承务至元二年上】

 曹复亨 【济宁人文林至元四年上】  杨惟一 【河南人承直至元六年上】

 王时可 【河间人儒林至正元年上】  郭汝能 【大宁人承事至正三年上】

 盖继祖 【怀庆人文林至正三年上】  

    监察御史 【乡贯氏族依碑刻所有者附见】

刘寅 【至元十四年上】         商琥 【至元十四年上】

 赵文昌 【至元十四年上】        伯特思孝 【至元十四年上】

 王祚 【至元十四年上】         马藻 【至元十四年上】

 李璋 【至元十四年上】         陈特立 【至元十四年上】

 李敏 【至元十四年上】         孙弼 【至元十四年上】

 锡哩哈喇 【至元十六年上】       布拉图 【至元十六年上】

 彭昌 【至元十六年上】         成昉 【至元十六年上】

 马昫 【至元十六年上】         高凝 【至元十六年上】

 郝良弼 【至元十六年上】        高伯充 【至元十六年上】

 张斯立 【至元十六年上】        和尼齐 【至元十九年上】

王奉直于从仕许承事张承事郭承事王承直滕承直 【同至元十九年上】

穆巴勒哈巴图噜多尔济斯丹巴尔斯布哈耶律彻尔福努伞特勒默实任且桑朱从申屠谢承事周承务师澍王承务 【同至元二十一年上】

 朱承务 【至元二十二年上】       靳奉议 【至元二十二年上】

 额默根 【至元二十三年上】       额森 【至元二十三年上】

 拜布哈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萨齐古尔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额森特穆尔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且桑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赵(王已)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特穆尔巴哈 【承直至元二十四年上】

 张经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殷尚敬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陈天佑 【从仕至元二十四年上】     托欢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实克岱 【承事至元二十四上年】     实喇布济克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布延巴萨尔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谢文智哈雅 【从仕至元二十四年上】

 实都巴哈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     实达尔 【从仕至元二十四年上】

 布延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哈克伞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赵钦止 【从仕至元二十四年上】     史守礼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王用 【从仕至元二十四年上】      马天佑 【忠显元二十四年上】

 赵尚敬 【承事至元二十四年上】     贾钧 【奉训至元二十四年上】

 王仁 【承务至元二十四年上】      萨拉尔 【承事至元二十五年上】

 托克托特穆尔 【承务至元二十五年上】  木敦 【进义至元二十五年上】

 张谅 【从仕至元二十五年上】      完颜巴延 【征事至元二十五年上】

 托欢彻尔 【承事至元二十五年上】    瓜尔佳景渊 【承事至元二十五年上】

 李思敬 【承务至元二十五年上】     牙忽 【敦武至元二十五年上】

 特哩 【敦武至元二十五年上】      萧瑾 【将仕至元二十五年上】

 杨诩 【承务至元二十五年上】      奈曼岱 【承事至元二十六年上】

 额森特穆尔 【从仕至元二十六年上】   图克 【至元二十六年上】

 霍斯和尔 【从仕至元二十六年上】    图噜 【忠勇至元二十六年上】

 王茂 【承务至元二十六年上】      潘昂霄 【承务至元二十六年上】

 元挺 【承直至元二十六年上】      刘凤 【承事至元二十六年上】

 王献 【从仕至元二十六年上】      蔺守真 【从仕至元二十六年上】

 陈锡 【承务至元二十六年上】      姜世昌 【承务至元二十六年上】

 陈名济 【征事至元二十六年上】     托克托 【敦武至元二十六年上】

 实默仲安 【征事至元二十六年上】    段茂 【承事至元二十六年上】

 樊闰 【承事至元二十六年上】      钮祜禄珍 【从仕至元二十六年上】

 蒙古岱 【承务至元二十六年上】     博果斯 【奉训至元二十六年上】

 额森特穆尔 【从仕至元二十七年上】   哈克伞 【敦武至元二十七年上】

 特穆尔巴哈 【将仕至元二十七年上】   按达喇且莽 【从仕至元二十七年上】

 杜伊苏岱尔 【敦武至元二十八年上】   黄璧 【将仕至元二十八年上】

 刘浩 【征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奇彻 【忠显至元二十八年上】

 刘仁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实喇乌克岱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唐古岱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塔珠鼎 【奉训至元十八年上】

 马(日丙)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李垺 【征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完颜真 【征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司徒 【承务至元二十八年上】

 华善 【敦武至元二十八年上】      呼喇珠 【敦武至元二十八年上】

 王廷弼 【承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王龙泽 【从事至元二十八年上】

 约约 【承务至元二十九年上】      王佐 【承务至元二十九年上】

 万石 【昭信至元二十九年上】      张注 【从仕至元二十九年上】

 李廷咏 【承事至元二十九年上】     特哩托欢 【从仕至元二十九年上】

 刘廷实 【征事至元三十年上】      达实特穆尔 【从仕至元三十年上】

 张汉 【从仕至元三十年上】       张思诚 【承务至元三十年上】

 阿沙 【从仕至元三十年上】       张祯 【征事至元三十年上】

 杨仁 【承事至元三十年上】       额森巴哈 【敦武至元三十年上】

 谢让 【承事至元三十年上】       王柔 【承直至元三十一年上】

 呼延谌 【承务至元三十一年上】     周德元 【承务至元三十一年上】

 郑礼 【登仕元贞元年上】        杨士元 【承务元贞元年上】

 张文瑞 【奉训元贞元年上】       张堂 【承事元贞元年上】

 张云翼 【承务元贞元年上】       王琦 【承务元贞元年上】

 逊都岱 【承事元贞二年上】       库克岱 【承事元贞二年上】

 李仁 【承直元贞二年上】        完颜诺尔布 【承事元贞二年上】

 实迪 【从仕元贞二年上】        杨廷宥 【忠翊元贞二年上】

 布朗吉达 【从仕元贞二年上】      薛处敬 【承事元贞二年上】

 乌鲁斯 【武略元贞二年上】       伊肯彻尔 【敦武元贞二年上】

 孙世贤 【从仕元贞二年上】       图古勒岱 【承直元贞二年上】

 阿尔斯兰哈雅 【将仕大德元年上】    乌德美 【敦武大德元年上】

 图们巴哈 【承直大德元年上】      黄廷翼 【承直大德元年上】

 安惟洪 【承务大德元年上】       仝士毅 【承务大德元年上】

 王仲山 【从仕大德元年上】       史熹 【征事大德三年上】

 郝鉴 【承务大德三年上】        汪良臣 【承务大德三年上】

 杜明 【承事大德三年上】        王文鼎 【承务大德三年上】

 樊会庆 【将仕大德四年上】       巴图尔 【承务大德四年上】

 詹士龙 【承事大德四年上】       李俞 【奉训大德四年上】

 实都 【将仕大德四年上】        鄂屯和塔喇 【承事大德四年上】

 绰尔齐 【承事大德五年上】       实迪 【从仕大德五年上】

 刘良弼 【承务大德五年上】       郑云翼 【承事大德五年上】

 齐喇坚 【从仕大德五年上】       牛弘道 【从仕大德五年上】

 扬珠格尔 【承事大德五年上】      纳喇 【承事大德五年上】

 呼都克彻尔 【从仕大德五年上】     克埒齐 【将仕大德五年上】

 郝文 【征事大德六年上】        田泽 【承事大德六年上】

 孟遵 【承直大德六年上】        和斯鲁斯 【承事大德六年上】

 拜特穆尔 【将仕大德六年】       杨悫 【承务大德六年上】

 吴举 【承务大德六年上】        李慥 【从仕大德七年上】

 杨寅 【征事大德七年上】        续希贤 【承直大德七年上】

 萧泰登 【奉直大德七年上】       玛尔 【奉议大德七年上】

 杨演 【将仕大德七年上】        李至道 【承事大德七年上】

 图烈图 【承直大德七年上】       李蕃 【承务大德七年上】

 嘉珲 【征事大德七年上】        哈济 【承事大德七年上】

 衮布巴勒 【从仕大德八年上】      札木齐 【承务大德八年上】

 侯寿安 【承事大德八年上】       王蒙 【承务大德八年上】

 王节 【承事大德八年上】        迈格 【从仕大德九年上】

 罕齐 【从仕大德九年上】        刘公弼 【承务大德九年上】

 沙卜珠伯克齐 【登仕大德九年上】    王格 【承事大德七年上】

 魏柔克 【承务大德十年上】       巴哈 【从仕大德十一年上】

 乌呼纳 【承事至大元年上】       布尔罕 【征事至大元年上】

 台哈巴哈 【从仕至大元年上】      茂巴尔齐 【从仕至大元年上】

 张天翼 【承德至大元年上】       李企贤 【承务至大元年上】

 吕良佐 【奉训至大元年上】       鸿吉哩台 【从仕至大元年上】

 鄂屯履 【从仕至大元年上】       陈珪 【奉直至大元年上】

 申从敬 【征事至大元年上】       拜降 【从仕至大元年上】

 袁师愈 【征事至大元年上】       特穆尔 【承事至大元年上】

 孙宏 【承德至大二年上】        胜安 【从仕至大二年上】

 潘汝劼 【承德至大二年上】       吕允 【承直至大二年上】

 赵靖 【承务至大二年上】        刘泰 【从仕至大二年上】

 张崇 【承事至大二年上】        杨弥坚 【承务至大三年上】

 僧格诺尔 【承事至大三年上】      托克托 【承直至大三年上】

 周驰 【奉议至大三年上】        萨勒迪默色 【承务至大四年上】

 佛保 【奉议至大四年上】        贾讷 【奉训至大四年上】

 托罗和 【承事至大四年上】       和塔拉实克 【承事至大四年上】

 郑荣祖 【承务至大四年上】       贝降 【承直至大四年上】

 王恭政 【奉训至大四年上】       陈珪 【承直至大四年上】

 旺札勒 【从仕至大四年上】       苏珠 【从仕至大四年上】

 贾汝玉 【承德至大四年上】       布斯岱 【奉议至大四年上】

 傅昱 【奉直至大四年上】        乌玛尔 【承事皇庆元年上】

 恩楚 【从仕皇庆元年上】        靳克忠 【承直皇庆二年上】

 李文质 【承务皇庆元年上】       多尔齐 【从仕皇庆元年上】

 井居仁 【承德皇庆元年上】       苑真 【承德皇庆元年上】

 刘士英 【承直皇庆二年上】       郭友直 【奉训皇庆二年上】

 巴尔 【承直皇庆二年上】        吕哈喇 【奉议皇庆二年上】

 奇尔台 【从仁皇庆二年上】       马敏 【承务皇庆二年上】

 杨元亨 【承德延佑元年上】       阿沙 【将仕延佑元年上】

 乌呼纳 【承直皇庆二年上】       诺海 【承务延佑元年上】

 张正 【承直延佑元年上】        色勒敏 【承事延佑元年上】

 彻伯尔 【将仕延佑元年上】       丁宏 【承事延佑元年上】

 嘉珲 【将仕佐延佑元年上】       巴延特穆尔 【征事延佑元年上】

 段杰 【承直延佑元年上】        王懋 【从仕延佑元年上】

 寿僧 【从仕延佑二年上】        道拉实 【从仕延佑二年上】

 敬价 【朝列延佑元年上】        布朗吉达 【承直延佑二年上】

 徐元素 【将仕延佑二年上】       张惩 【奉政延佑二年上】

 敏珠尔 【奉直延佑三年上】       杨珠吉达 【将仕延佑三年上】

 完颜额森巴哈 【奉训延佑三年上】    郝志善 【将仕佐延佑三年上】

 沙卜珠岱 【从仕延佑三年上】      特尔格 【将仕延佑三年上】

 布延诺海 【从仕延佑三年上】      赫律 【承德延佑三年上】

 李俨 【承德延佑三年上】        解世英 【将仕延佑三年上】

 李侃 【承直延佑三年上】        任志道 【承事延佑事年上】

 大萨都 【承务延佑四年上】       严文 【奉议延佑四年上】

 段辅 【征事延佑三年上】        许云翰 【从事延佑三年上】

 官音努 【将仕延佑四年上】       奈曼岱 【承事延佑四年上】

 宋节 【奉议延佑五年上】        李居仁 【奉议延佑六年上】

 李克宽 【朝列延佑四年上】       刘世杰 【承务延佑四年上】

 杨珠吉岱 【中顺延佑五年上】      魏可大 【承德延佑五年上】

 马谦 【延佑六年上】          杨焕 【承直延佑六年上】

 雅安 【承事延佑五年上】        哈喇岱 【奉训延佑五年上】

 郭宗孟 【奉议延佑六年】        王升 【儒林延佑六年上】

 王怯朝 【承直延佑六年上】       杨恒 【承务延佑六年上】

 何守谦 【奉议延佑五年上】       马镕 【承政延佑六年上】

 王玺 【承事延佑五年上】        诺海 【承事至治元年上】

 托纽 【将仕至治元年上】        玛南 【奉议延佑五年上】

 僧嘉努 【奉议延佑六年上】       小伊尔图噜默色 【承直延佑七年】

 阿都拉 【奉议延佑六年上】       左吉 【奉议至治元年上】

 刘宗说 【承直至治二年上】       呼图克丹 【奉政延佑六年上】

 马良佐 【征事延佑七年上】       张惟一 【承事延佑七年上】

 哈尔吉 【从仕至治元年上】       杜质 【登仕至治二年上】

 布延 【承直至治二年上】        伊札尔巴哈 【从仕延佑三年上】

 史炖 【承务延佑六年上】        刘恒 【承务延佑七年上】

 巴延呼图克 【承直至治元年上】     罗廷玉 【奉议至治二年上】

 库库楚 【从仕至治二年上】       图卜坚哈雅 【将仕至治二年上】

 阿喇巴哈 【承事延佑七年上】      杨巴哈 【将仕延佑七年上】

 毕礼 【朝列至治元年上】        黄国用 【奉议至治二年上】

 孙揖 【承直至治二年上】        巴扎 【中顺至治二年上】

 叶卜肯 【承直延佑七年上】       多必默色哈雅 【将仕延佑六年上】

 王懋德 【从仕至治元年上】       许有壬 【儒林至治二年上】

 李秉中 【承直至治二年上】       鄂勒和 【将仕至治二年上】

 额特默色蒙古 【征事至治二年】     张景哲 【承直至治二年上】

 图卜坚巴哈 【辉和尔氏文林至治二年上】 王居敬 【奉议至治二年上】

 善巴勒 【阿噜威氏从仕至治二年上】   郦愚 【儒林至治三年上】

 王景勉 【文林至治三年上】       哈喇岱 【承务至治三年上】

 托哩 【斡尔喀氏从仕至治三年上】    布延都噜默色 【儒林至治三年】

 诺海 【鸿吉哩氏承事至治三年上】    呼图克岱尔 【奉议至治三年上】

 滕松年 【奉议至治三年上】       李嗣宗 【高唐人奉直至治三年上】

 斡罕 【辉和尔氏承直至治三年上】    牛裕 【承务至治三年上】

 裴约文 【奉训至治三年上】       王德英 【奉政至治三年上】

 郭炯 【承事泰定元年上】        张世杰 【朝请泰定元年上】

 梁枢 【承德泰定元年上】        李时中 【儒林泰定元年上】

 郑郜 【枣强人儒林泰定元年上】     张伯奇特穆尔 【奉直泰定元年】

 华善 【辉和尔承德泰定元年上】     耶律权 【承德泰定元年上】

 刘艺 【承事泰定元年上】        曾文博 【大都人儒林泰定二年上】

 韩兴业 【大名人承德泰定二年上】    田赟 【济宁人承事泰定二年上】

 鼐济 【从仕泰定二年上】        顺昌 【唐古氏承德泰定二年上】

 哈达尔 【乌噜氏承事泰定二年上】    约尔珠 【塔塔尔氏承直泰定二年上】

 刘杰 【归德人承德泰定二年上】     博啰 【唐古氏奉训泰定二年上】

 巴延巴哈 【高丽人奉训泰定二年上】   伊实特穆尔 【辉和尔承德顺泰定三年上】

 任蒙古台 【奉议泰定三年上】      额森巴哈 【辉和尔氏奉议泰定三年上】

 托音巴哈 【朝散泰定三年上】      伊奇尔台 【钦察氏承事泰定三年上】

 陈诚 【泰训泰定三年上】        廉寿山哈雅 【辉和尔氏奉训泰定三年上】

 龙宝 【从仕泰定三年上】        靳思诚 【承务泰定三年上】

 秦起宗 【广平人朝散泰定三年上】    罗廷玉 【奉政泰定三年上】

 韩涣 【承务泰定三年上】        张郁 【承直泰定三年上】

 朱彦亨 【冀宁人承事泰定三年上】    额实济达 【儒林泰定四年上】

 布达 【辉和尔氏奉议泰定四年上】    玖珠玛 【辉和尔氏奉政泰定四年上】

 张珪 【汴梁人文林泰定四年上】     俎冕 【朝城人登仕泰定四年上】

 张铎 【郓城人承德泰定四年上】     拜珠尔丹 【阿噜威氏朝请泰定四年上】

 德住 【喀喇氏承直泰定四年上】     赵焕 【东平人奉议泰定四年上】

 王主敬 【永平人文林泰定四年上】    苏哷 【唐古氏登仕泰定四年上】

 庆喜 【唐古氏从仕泰定四年上】     张益 【大名人承德天历元年上】

 托克托 【唐古氏朝列天历元年上】    呼图克丹 【朝列天历元年上】

 约尔珠 【辉和尔氏奉议天历元年上】   吕流 【冀宁人奉训天历元年上】

 雅克特穆尔 【蒙古氏承务天历元年上】  王琚仁 【河间人儒林天历元年上】

 李若思 【晋宁人奉议天历元年上】    秦从德 【洛阳人文林天历元年上】

 杨珠巴哈 【辉和尔氏文林天历二年上】  梁居善 【真定人奉训天历二年上】

 崔特穆尔巴哈 【高丽奉议天历二年】   王德新 【完颜氏儒林天历二年上】

 吴焘 【大都人文林天历二年上】     托克托 【托罗特氏奉训天历二年上】

 茂巴尔斯 【阿噜威氏奉政天历二年上】  张征 【广平人承务天历二年上】

 袁永澄 【真定人承务天历二年上】    盖苗 【濮州人承德天历二年上】

 珠苏图 【辉和尔氏天历二年上】     赵知彰 【归德人天历二年上】

 讷古伯 【阿噜威氏承直天历二年上】   张天瑞 【广平人奉政天历二年上】

 尚克和 【保定人朝列天历二年上】    畅笃 【河南人朝列天历二年上】

 伊斯玛音 【回回人奉直天历二年上】   岳至 【东平人承直天历二年上】

 王宗让 【晋宁人承事王顺元年上】     偰哲(艼去丁改马) 【辉和尔氏奉议天历二年上】

 郭孝基 【曹州人承务至顺元年上】    巴拜 【哈喇齐氏朝列至顺元年上】

 达尔玛 【辉和尔氏承务至顺元年上】   鼎通 【蒙古氏奉政至顺元年上】

 梁克中 【汴梁人承直至顺元年上】    张荣祖 【保定人承德至顺元年上】

 韩廷芳 【大都人中顺至顺元年上】    三宝 【蒙古氏中顺至顺元年上】

 韩允直 【洛阳人承德至顺元年上】    张弘毅 【汝宁人承直至顺二年上】

 刘嗣祖 【东平人奉议至顺二年上】    王庭佐 【冀宁人朝散至顺二年上】

 台哈巴哈 【巴约特氏奉议至顺二年上】  图古勒 【哈玛尔氏将仕佐至顺二年上】

 巴哩巴哈 【哈玛尔氏承务至顺二年上】  李鹏举 【晋宁人朝列至顺二年上】

 扎萨古逊 【塔塔尔氏承德至顺二年上】  赵天纲 【彰德人承直至顺二年上】

 武铎 【冀宁人文林至顺二年上】     蒙古巴哈 【喀喇氏奉直至顺三年上】

 萧伯严 【河间人奉训至顺三年上】    苏天爵 【直定人奉政至顺三年上】

 僧格实哩 【哈玛尔氏奉直至顺三年上】  耿汝霖 【大都人奉直至顺三年上】

 胡士元 【般阳人承事至顺三年上】    梁国标 【汝宁人朝列至顺三年上】

 任格 【洛阳人承德至顺三年上】     巴哈 【辉和尔氏奉训至顺三年上】

 元通 【雅尔威氏奉政至顺三年上】    多尔济巴勒 【中顺至顺三年上】

 呼图克 【回回氏承德至顺三年上】    王理 【兴元人文林至顺三年上】

 李世蕃 【河间人承德至顺三年上】    哈迪尔 【阿噜威氏奉直至顺三年上】

 伯嘉律 【都噜氏奉直至顺三年上】    曼济哈雅 【辉和尔氏承德至顺三年上】

 杨熙 【冀宁人奉训元统元年上】     吕彝 【汴梁人奉政元统元年上】

 布达实哩 【辉和尔氏承事元统元年上】  额特穆巴哈 【辉和尔氏儒林元统元年上】

 乌喇实克 【阿噜威氏奉训元统元年上】  拜珠 【塔塔尔氏承事元统元年上】

 王珪 【颖州人承直元统二年上】     伊德默色 【辉和尔氏征事元统二年上】

 达实特穆尔 【喀喇氏承事元统二年上】  谙达奈曼 【阿尔拉氏奉议元统二年上】

 徐梦孙 【高唐人奉直元统二年上】    察罕巴哈 【喀喇氏承事元统二年上】

 聂大亨 【汴梁人文林元统二年上】    姚绂 【陜州人承务元统二年上】

 李节 【延安人承德元统二年上】     桑节达实 【辉和尔氏奉训元统二年上】

 哈喇彻尔 【蒙古氏奉训元统二年上】   乌尔图 【辉和尔氏征仕元统二年上】

 王思齐 【东平人承德元统二年上】    韩迁善 【彰德人文林元统二年上】

 和和 【辉和尔氏奉训元统三年上】    姜椿 【济南人朝散元统三年上】

 杜蒙古特穆尔 【文林元统三年上】    多岱 【唐古氏奉政元统三年上】

 九圣努 【辉和尔氏从仕元统三年上】   哈喇 【唐古氏奉训元统三年上】

 伊埒 【唐古氏儒林元统三年上】     纳苏罗丹 【萨察氏承直元统三年上】

 白德 【辽阳人承直元统三年上】     巴延 【阿噜威氏奉训元统三年上】

 韩复 【汴梁人承务元统三年上】     张翔 【河西人承德元统三年上】

 丹巴 【唐古氏儒林元统三年上】     辰德 【哈喇齐氏儒林元统三年上】

 刘持中 【济宁人元统三年上】      阿拉齐 【奇味氏承德至元元年上】

 呼逊 【回回氏奉政至元元年上】     尹彬 【真定人承德至元元年上】

 沙卜丹 【阿噜威氏承直至元二年上】   呼勒哈齐 【沙卜珠氏奉政至元二年上】

 王楚鳌 【泰安人奉直至元二年上】    史经 【保定人奉议至元二年上】

 孔思立 【曲阜人承德至元二年上】    图噜 【雅尔喀斡氏承德至元二年上】

 博啰特穆尔 【辉和尔氏奉政至元二年上】 刘恕 【广平人承德至元二年上】

 周夔 【陜西人承直至元二年上】     昌通 【蒙古氏中宪至元二年上】

 齐璧 【顺德人文林至元二年上】     耿汝霖 【大都人奉直至元二年上】

 额森特穆尔 【唐古氏奉议至元二年上】  安显 【汝宁人承务至元二年上】

 图烈图 【讷果苏氏奉训至元二年上】   李祉 【汴梁人文林至元三年上】

 锡实 【唐古人承德至元三年上】     玛哈穆特 【回回人承直至元三年上】

 乌玛喇 【回回人奉训至元三年上】    甄囊嘉特 【真定人承直至元三年上】

 王偲 【益都人中顺至元三年上】     巴延 【奈曼氏奉直至元三年上】

 常泰 【奉元人奉直至元三年上】     诺海 【辉和尔氏奉直至元三年上】

 苏都尔 【乌噜氏至元四年上】      实哩布哈 【蒙古氏儒林至元四年上】

 巴延达实 【扎拉尔氏奉政至元四年上】  鸿嘉努 【唐古氏从仕至元四年上】

 赵承禧 【晋宁人儒林至元四年上】    管怀德 【益都人朝散至元四年上】

 张珪 【归德人奉政至元四年上】     特穆尔巴哈 【唐古氏至元四年上】

 韩琇 【凤翔府人奉直至元四年上】    拜特穆尔 【辉和尔氏儒林至元四年】

 达尔玛 【辉和尔氏承务至元四年上】   宋思义 【冀宁人儒林至元四年上】

 柏寿 【蒙古氏中宪至元五年上】     特穆尔巴哈 【唐古氏奉训至元五年上】

 上都 【哈喇娄氏至元五年上】      绰罗 【唐古氏承直至元五年上】

 耨埒 【奇味氏承直至元五年上】     通通 【奈曼氏从仕至元五年上】

 张儆 【奉元人儒林至元五年上】     许绍祖 【怀庆人儒林至元五年上】

 傅梦臣 【兴和人朝列至元五年上】    观音努 【唐古氏文林至元五年上】

 耶律额森 【契丹氏亚中至元五年上】   韩恭 【晋宁人承直至元五年上】

 额尔济讷 【唐古氏登仕至元六年上】   尹忠 【河间人奉训至元六年上】

 董守让 【真定人奉直至元六年上】    雅奇 【唐古氏儒林至元六年上】

 长寿 【奈曼氏奉直至元六年上】     达尔玛伊埒哲伯 【征事至元六年上】

 彭敬叔 【济南人奉直至元六年上】    李齐 【保定人儒林至元六年上】

 王居敬 【益都人奉训至元六年上】    额森托音 【辉和尔氏儒林至元六年上】

 蔡明安岱尔 【大都人奉训至元六年上】  额儿济讷 【唐古氏登仕至元六年】

 特穆尔巴哈 【鸿吉哩氏文林至元六年上】 布色岱尔 【唐古氏承直至元六年上】

 刘贞 【保定人奉议至元六年上】     曹复亨 【济宁人承务至正元年上】

 乌延斯忠 【女直氏奉议至正元年上】   多尔济巴勒 【唐古氏承直至正元年上】

 潘惟椊 【济宁人承德至正元年上】    巴咱尔 【钦察氏奉直至正元年上】

 王彬 【真定人奉直至正元年上】     玖珠格 【唐古氏奉直至正元年上】

 伊苏布哈 【珠赫氏从仕至正元年上】   毕琏 【济南人承德至正元年上】

 吕瑞 【平凉州人承德至正元年上】    观音保 【辉和尔氏奉训至正元年上】

 王德谦 【儒林至正元年上】       巴克实 【阿噜威氏奉直至正元年上】

 许有孚 【彭德人儒林至正元年上】    索元岱 【大名人奉议至正二年上】

 苏尔达衮 【喀喇氏奉政至正二年上】   张希明 【保定人承务至正二年上】

 张思诚 【晋宁人奉训至正二年上】    阿尔斯兰巴哈 【辉和尔氏朝列至正二年上】

 和尔呼喇 【塔塔尔氏奉直至正二年上】  彻辰特穆尔 【唐古氏奉训至正二年上】

 卓思诚 【邹县人至正二年上】      额实鼐 【辉和尔人至正二年上】

 茂巴尔斯 【奈曼氏从仕至正二年上】   王武 【奉元人奉训至正二年上】

 杨秩 【中山人至正二年上】       张珪 【河南人承直至正二年上】

 谷琬 【汴梁人承直至正二年上】     王多尔岱 【大同人至正二年上】

 沙巴尔图 【奈曼人从仕至正二年上】   托欢 【巴尔斯台人承直至正三年上】

 巴咱尔 【辉和尔氏奉政至正三年上】   僧努 【辉和尔氏奉训至正三年上】

 达实密 【阿噜威氏承德至正三年上】   茂巴尔 【赛音人朝列至正三年上】

 李真一 【堂邑人奉直至正三年上】    石思让 【济宁人儒林至正三年上】

 阿息保多尔济 【唐古人朝列至正三年上】  

  建康路总管府 【至顺元年改名集庆路自至元十四年立府以来官员题名文卷藏架阁库至顺元年七月毁于雷火询访莫知其详今以故老所忆及泰定二年以后官员姓名识于左方】

    达噜噶齐 【自此以下官无题名可考其乡贯氏族上任年月多不能知非略也】

 廉希愿 【宣抚使至元十二年上】  索多 【宣抚使至元十二年上】

 廉希愿 【宣慰使兼至元十四年上】 爱实特穆尔 【至元二十八年上】

 约苏穆尔              约苏穆尔 【朝请大德元年上】

 蒙古托迪 【元贞元年上】     雅伊密实 【昭武大将军至大元年上】

 绰多 【正议皇庆元年上】     图卜绅 【泰定二年上】

 彰德闾 【泰定四年上】      默色 【中顺天历二年上】

 托欢 【嘉议至顺元年上】     特哩 【嘉议至正二年上】

    总管

 徐王荣 【骠骑上将军至元十四年】 李某 【或云名士元中顺至元十八年】

 李仲信 【至元二十三年】     阿尔斯兰巴哈 【嘉议至元二十六年】

 伯嘉努 【至元三十年上索多子】  宋廷秀 【元贞元年】

 廉希哲 【中议元贞二年】     通吉礼 【少中大德四年】

 陈元凯 【大德七年】       侯珪 【大德九年】

 岳天祯 【怀远大将军大德十年】  王瑛 【正议皇庆元年】

 刘智                咎子良 【延佑六年】

 任居敬 【至治二年】       博斯呼实保 【太中泰定二年】

 诺海 【中顺泰定元年】      约尔珠 【奉议天历二年】

 郭图鲁卜台 【至顺元年】     旺札勒图 【通议至元二年】

 达海特穆尔 【正议至正元年上】  

    同知

王嘉律 【少中至大元年】 实迪 【朝请延佑二年】

 库克特穆尔 【泰定二年】 郑伟 【中顺泰定四年】

 杨清孙 【朝列天历二年】 哈喇特穆尔 【昭信校尉至顺元年】

 李辉 【奉政至元六年】  罗垒 【广威将军至正二年上】

    治中

杨翼 【奉议大德十年】    梁布哈 【至大二年】

 额森布哈 【至大二年】    察罕巴哈 【奉训延佑二年】

 和卓 【朝散泰定二年】    额森特穆尔 【奉训泰定四年】

 奈曼岱 【武德将军天历二年】 乌玛尔沙 【至顺元年】

 按达拉忻 【奉政至元六年】  嘉珲达 【朝列至正元年上】

 青山 【至正三年上】  

    府判官

百寿 【忠显大德五年】  胡国安 【奉训泰定二年】

 赵天佑 【承德泰定四年】 罗垒 【承德天历二年】

 巴图尔 【昭信至顺元年】 常托欢 【承信至元六年】

 周垚 【奉训至正元年上】 师王□? 【承直至正三年上】

    推官

吕良佐 【承务至大元年】 韩居仁 【承务大德五年】

 高仁 【承务大德元年】  常顗 【泰定二年】

 顾岩寿 【承务泰定四年】 乌逊实勒诚 【天历二年】

 梁铎 【承务天历二年】  能鼎贤 【承直至顺元年】

 赵思忠 【奉训至顺三年】 高德基 【承直元统二年】

 王继祖 【承务至元六年】 刘良 【承德至元六年】

 高仲荣 【承直至正元年】 刘锺 【承德至正三年上】

    经历

李世荣 【从仕至大元年】 武文秀 【泰定二年】

 李从善 【承务泰定四年】 陈鼎 【至顺元年】

 薛瑞 【承直至元六年】  王诚 【至元五年】

 崔勤 【承务至元二年上】  

    知事

胡琏 【将仕佐至大元年】 王朝贤 【泰定二年】

 马诚 【泰定四年】    刘履泰 【天历二年】

 毛克己 【至顺元年】   薛泰 【将仕至元六年】

 瞿大荣 【至元五年】   刘伯贞 【将仕至正二年上】

    提控案牍兼照磨承发架阁

 杨澄 【至大元年】   吴弘道 【泰定二年】

 李思明 【天历二年】  刘毅 【至元六年】

 曹天刚 【至正三年】

   溧阳州

至元十四年县改溧州

    达噜噶齐

伊埒章 知州阙

    同知

陈贤佐 

    州判

陈义

    吏目

王泰

至元十五年改州为府

    达噜噶齐 

    招讨

孔怀远

    府判

赵某 

    同知

李某

至元十六年改溧阳路 【管溧阳县并在城录事司】

    达噜噶齐

锡尔丹威 达实密

小宣差

    总管

高逸民 辛中顺

    同知

伯奇巴尔斯 玛哈穆特

    府判官

庞忠显 高忠显

吉天佑

    经历

罗某

    知事

王知亨

    提控案牍兼照磨承发架阁

解某

   溧阳县

    达噜噶齐

张蒙古岱 呼喇齐

    县尹

刘将仕 孙将仕

李承务

    县丞

韩进义 王印孙

    主簿

贾某 崔秀玉

孔某

    县尉

陈亨 高某

    录事司

    达噜噶齐

密拉德纲 呼图克哈雅

    录事

杨伊苏特穆尔 李颙

    录判

吴世龄 卓某

至元二十八年二月革路置溧阳县

    达噜噶齐

浩尔齐 塔塔尔

塔奇尔鼎

    县尹

刘天佐 燕某

    县丞

张某 杨献文

    主簿

张某 张某

元贞二年县改溧阳州

    达噜噶齐

穆苏翻 【承务】  绰和尔 【武略】

约尔珠 【武略】  伊逊克 【奉议】

达海 【承直】   按达拉哈玛尔 【朝列】

特尔格 【武德】  实迪 【奉议】

巴尔呼 【奉议】  诺海 【奉议】

伊哷哈雅 【朝列】 托和齐 【武略】

五十八 【昭信】  托尔楚 【武略】

    知州

高武节 图鲁卜岱 【宣武】

蒙古岱 张奉政

张朝列 王朝列

高朝列 王朝列

孙朝散 管朝列

宋奉政 完颜朝列

史奉政 罗奉政

赵朝列 张朝列

    同知 【右】

塔奇尔鼎 嘉珲

茂苏苏  沙卜珠

伊哷巴尔 图们岱

巴布哈  华善

图们岱尔 杜枢

默德齐  解世贵

张世安  实都

廉鼎珠  诺海

    同知 【左】

蒲天祥  辅惟良

王来兴  朱佑

范渥   游德宏

哈喇托音 塔喇齐

图罕雅尔 李蒙古岱

华善   阿喇卜丹

丁荣   和斯巴哈

    州判 【右】

杜继良  彭继祖

郭翼   楚楚拉

张泉   黄杨珠格尔岱

董仲良  朱德茂

慕嗣宗  辛克勤

赫图布色 韩宽

宋国瑞  李巴延

徐忠

    州判 【左】

蔡□    王守信

纽赫添实努 皇仁

关荣    何良佐

王珪    董让

郑时中   文图鲁卜台 【名渊】

董(王玉) 郑全福

李巴延   刘祖德

王仁    达春

巴拜

    提控案牍

赵甫  张伯夷

张济  杜皓

王佑  夏闰

詹松  赵忠信

江渊  陈源

张翼  张从善

周仁昌 陆复通

吴文爱 张宽仁

罗德新 刘敏

陈谦重 饶琳

锺敬

    都目

郭诚  苗郁

曹天佑 许信杰

卢信杰 檀邦复

郑璧  李仁

李森  尹慧

顾荣  陈济民

丁日新 余靖

张天佑 赵若双

张忠亮 张天佑

徐与权 李荣

蒋从政 周世杰

解复

   溧水州 【归附初仍宋旧县元贞元年升州】

    县达噜噶齐

蒙古岱 【至元十二年】  高文秀 【至元十七年】

特尔格 【至元十九年】  克哷 【至元二十八年】

    县尹

张遂良 【至元十二年】   郝麟 【至元十六年】

王谦 【至元十六年】    卫成大 【至元十九年】

王蒙古岱 【至元十六年】  王度 【至元二十五年】

张维 【至元二十九年】   赵衍 【元贞元年上就任改除州同】

    县丞

米某 【至元十四年】    田章

程云翼 【至元十七年】   赵仲璋 【至元二十年】

杨献文 【至元二十三年】  唐某 【至元二十七年】

袁佑 【至元二十九年】

    主簿

马显祖 【至元十四年】  夏某

杨公佐 【至元二十一年】 艾去病 【至元二十三年】

许甫 【至元二十七年】  张某 【至元二十九年】

达实密 【元贞元年】

    县尉

张定 【至元十二年】  庞义 【至元十四年】

高岳          马某

高某          管某

    州达噜噶齐

沙木斯迪音 【大德三年】  乌鲁斯巴哈 【大德三年】

布延岱 【至大元年】    阿舒 【至大元年】

库克特穆尔 【皇庆二年】  廉伊勒吉哈雅 【至治元年】

长寿 【至治元年】     阿喇特纳 【泰定元年】

青沙津 【泰定三年】    扬珠格尔 【天历二年】

哈喇岱 【至顺元年】

    知州

仪叔安 【元贞二年】  赵铎 【大德三年】

郭敬 【大德六年】   高渊 【大德十一年】

王处约 【至大三年】  赵唐速 【皇庆二年】

卢克治 【延佑二年】  舒穆噜进 【延佑六年】

孙邃 【至治三年】   朱绂 【泰定四年】

王招孙 【至顺元年】  李衡 【元统二年】

    同知

赵衍 【元贞元年】      阿哩衮 【元贞二年】

李贞 【大德二年】      纽赫安国 【大德二年】

庞元良 【大德五年】     贾锷 【大德六年】

□丁 【大德十年】      李世荣 【大德八年】

田晟 【大德十一年】     张绍祖 【至大二年】

倪显 【皇庆元年】      默德齐 【延佑二年】

托克托 【延佑三年】     巴哈 【延佑五年】

索诺木巴勒 【延佑六年】   温绰巴德济 【至治元年】

赛音巴哈 【泰定元年】    马毅 【泰定二年】

啰垒 【泰定四年】      王煦 【天历元年】

廉阿齐拉哈雅 【至顺元年】  李彬 【至顺二年】

康廷瑾 【至元元年】

    州判

贺庆 【元贞元年】   杜昶 【元贞元年】

王国宝 【大德元年】  康塔布岱 【大德二年】

李贞 【大德四年】   朱梦泽 【大德二年】

李俨 【大德七年】   袁佑 【大德八年】

张斌 【大德十年】   刘珪 【至大元年】

按图拉 【至大三年】  顾忠 【皇庆元年】

李济 【延佑元年】   程额森布哈 【延佑二年】

冯荣祖 【延佑四年】  李德元 【延佑五年】

刘弘裕 【延佑七年】  胡克让 【至治元年】

荆周翰 【至治三年】  郭文进 【泰定元年】

朱继善 【泰定三年】  房思恭 【泰定四年】

吴喜 【泰定四年】   赵锐 【至顺元年】

赵元善 【至顺元年】  崔图们岱尔 【元统元年】

马驯 【至顺三年】   杨振孙 【至元元年】

范政 【至元二年】   陈聚 【至元三年】

   江宁县

    达噜噶齐

吴德        阿尔布色

额伯尔沁      耨埒

蒙古岱       巴延

和塔拉巴哈     图噜默色哈雅

必实哷勒 【承直】 彻尔

诺海        金刚努 【忠翊】

苏尔约苏 【承务】 和斯巴哈 【进义】

    县尹

李某        曹珪 【承事】

傅雯 【承事】   王某

王仁 【承事】   宋(木巳) 【承事】

王蒙 【承事】   冯某 【征事】

王挺 【承事】   张守忠 【承事】

陈思问 【承务】  孙忠 【承务】

卢从道 【承务】  张恪 【承务】

钱遵 【承务】   卢世欢 【承务】

丘世良 【承事】  南英 【承务】

王谦 【承事】   张逊 【承务】

章秉仁 【承事】

    主簿

扈拣 【登仕】    梅鼎 【将仕】

刘琚 【进义】    皇甫信 【迎义】

乌噜斯巴哈      实默巴延彻尔 【将仕】

刘德 【进义】    朱端 【将仕】

田某 【进义】    朱宗仪 【将仕佐】

程霦龙 【进义】   刘克隆 【将仕】

朱立夫 【将仕佐】  陈益 【将仕】

翟亮 【进义】    侯天麒 【进义】

王良辅 【进义】

    县尉

江渊 【至元十二年】 周允忠

李宗义        王文友

林天泽        郝本仁

李思敬        魏居仁

特穆尔齐       刘继祖

黄贵         安仁

苏哷         孙某

   上元县

    达噜噶齐

按达拉 【承务】    额森巴哈 【承直】

玛哈穆特沙 【忠显】  超尔 【进义】

诺海 【保义】

    县尹

谢佑 【承事】   刘祯 【承事】

刘德茂 【承事】  习瓀 【承务】

邓澍 【承务】   欧阳旺札勒图 【承务】

张昴 【承德】   朱良弼 【承事】

曲克明 【承事】  黄巴延 【承直】

王礼 【承务】   田贤 【承务】

王枢 【承务】

    主薄

陈良弼 【将仕】     王钦 【进义】

陈守忠          乔岳 【进义】

吴巴延特穆尔 【将仕】  郑安道 【进义】

李良臣 【进义】     李萃 【进义】

   句容县

    达噜噶齐

阿里         蒙古岱

乌格齐 【进义】   呼逊 【敦武】

哈克伞 【敦武】   托克托 【进义】

唐古贷 【征事】   伊哷珠 【敦武】

实喇卜丹       塔塔尔 【敦武】

塔玛沙 【忠显】   巴哈 【忠显】

伊哷森哈雅 【进义】 哈喇 【承德】

塔斯岱 【承务】   阿雅噶齐 【承务】

爱实 【承直】    诺海 【进义】

绰罗 【敦武】

    县尹

李端辰 【将仁】  唐正叔 【从仕】

何源 【将仕】   葛某

完颜着 【承事】  李璘 【承事】

颜世荣 【承事】  乌雅瑛 【承事】

田郁 【承事】   陈良骥 【承事】

王泽 【承事】   赵靖 【忠翊】

朱全 【承事】   王坚 【承务】

谢润 【承务】   成天瑞 【承务】

刘瑾 【承务】   程恭 【承务】

李博啰岱 【承务】 孟祯 【承务】

殷祯 【承务】   李思雍 【承德】

李允中 【承直】  林仲节 【承事】

李溥 【承务】

    主簿

米某          蔡勉

荆某          王日升 【将仕佐】

安惟演 【将仕佐】   刘公正 【将仕佐】

姚英 【将仕佐】    萧善 【将仕佐】

张秉礼 【将仕佐】   陈桂发 【将仕佐】

张善 【进义】     毕拜都 【进义】

刘沆 【将仕佐】    戴德仁 【保义】

黄(王玉) 【进义】  仲嘉努

伊哷特穆尔 【将仕佐】 孙怡老 【保义】

巴哈喇实 【进义】   陈真孙

孙琛 【将仕佐】    黄迈珠 【特恩】

樊嗣祖 【进义】

    县尉

张某           王信

孟顺 【收贼黄华赏官】   马均

董信           邹飞 【收贼黄华赏官】

刘毅           时茂

何杨珠格尔台       李天瑞

摩哩达实         楚色

李孜           陈献德 【赏官】

张铉           道拉实

张奎

   录事司

    达噜噶齐

阿喇齐  额布根

达实罕  吉达

伊实哈雅 特穆尔巴哈

讷默古哩 巴延罕都

托音

本巴

    录事

成祚    图斯

姬世元   赵彪翼

贾刚毅   刘济

潘昧    刘微

孟克谦

    录判

白渎    胡文郁

孙巴延彻尔 储巴延岱

周应奎   巴延彻尔

王渊

按汉书王嘉曰孝文帝时居官者长子孙以官为氏其二千石长吏亦皆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及孝宣亲政以为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至于子孙终不改易黄霸亦云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奸吏缘绝簿书盗财物公私耗费甚多皆常出于民罗泌路史曰治国之道牧民而已牧民犹牧马必人安其马马习其人胡为而数易之尝试语如建康一会府尔而史氏之所志自开宝八年尽干道之三二百载中牧民之使已百二十有五易其罢去若祠去与夫致仕而去者咸六不禄若忧去者五不见其去之期者二十一召去者十有五而即除者五十有六其得满而替者三十有一而已或一年或半年或一月或二三月若王益柔之至甫六日而迁应天府矣再任甫七月而马亮乃四受部然亦未尝一因任者区区徕往俗安得不呰窳民安得不罢敝哉府之邑属五可知矣府与邑属宰牧若此天下又可知矣泌所论乃建康留守史正志所书切中时弊附着于此俟观者考焉

至大金陵新志卷七

元 张铉 撰

 田赋志

易系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夫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盈天地间皆财也然为治以得民心为本赋之有经取之以时用之有节则财恒裕而民不困禹贡扬州厥上涂泥厥田下下惟人工修而山泽之利广故其赋反居下上杂出中下不与田之等相当历代贡赋视时轻重其详弗可究知以宋史考之东南之取于民者亦已悉矣豪民大家笼水陆之利人莫能与之争田连阡陌其取于农者十尝五六官不为之限制也及陷于罪没入之又即其私租以为税额计日责收蹙以严刑重以他色贡敛故小民乐岁食常不足一有水旱之灾不徙而死耳江淮以南大抵皆然有能陈叔世之弊均什一之制少予民以固根本者哉 【渐西贾似道公田建康括到吴府圩田及归附之际没官田土皆以私租为额】 今国家都燕大资海运岁漕东南粟数百万而舟行类多失亡集庆以便转输恒足仓廪以待征发稽古验今作田赋志

  历代沿革

景定志曰建康乃扬州一郡古今国都多在焉田赋之制凡几变更晋宋立限田之式齐梁为宽赋之条陈末淫奢伪唐僭侈苛赋横敛一切不恤而民不胜其虐天启我宋铲伪除苛拯民涂炭蠲无艺之征损折变之例严者弛之重者轻之而民力纾矣剖符授节选用廉平安富恤贫损上益下而仁泽溥矣今之建康号为乐国勤无旷土富无负租本根所由固也 【晋平吴之后有司奏王公以国为家京城不宜复有田宅未暇作邸当使城中有往来之处近郊有刍豪之田今可限之国王公侯京城得有宅一处近郊田大国十五顷次国拾顷小国柒顷城内无宅城外有者皆听留之男子一人占田柒拾亩女子三拾亩其丁男课田伍拾亩丁女贰拾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其官第一品伍拾顷每品减伍顷为之差第九品拾顷而又各以品之高低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代宗室国宾先贤之后士人子孙亦如之而又得荫人为衣食客及佃客量其官品以为差降 晋成帝威和五年初税田亩三升孝武太元八年始增百姓税米每口伍硕 宋孝武帝大明初羊希为尚书左丞时杨州剌史西阳王子尚上言山湖之禁虽有旧科人俗相因替而不奉熂山封水保为家利自顷以来颓弛日甚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无托至渔采之地亦又如兹斯实害理之深弊请损益旧条更申恒制有司检壬辰诏书擅占山泽强盗律论赃壹丈以上皆弃市希以壬辰之制其禁严刻事既难遵理与时弛而占山封水渐染复滋更相因仍便成先业一朝顿去易致怨嗟今更刊革立制五条凡是山泽先恒熂炉种竹木薪果为林仍及被湖江海鱼梁(鱼酋)(上此下黑)恒加工修作者听不追旧官品第一第二品听占山三顷第三品第四品贰顷伍拾亩第五品第六品贰顷第七品第八品壹顷伍拾亩第九品及百姓壹顷皆依定格条上赀簿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足若非前条旧业一不得禁有犯者水土一尺以上并计赃依常盗论除晋咸康二年壬辰之科从之 齐高帝初竟陵王子良上表曰宋文帝元嘉中皆责成郡县孝武征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自此公役劳扰凡此辈使人既非详慎贪险崎岖以求此役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驱迫邮传折辱守宰瞻郭睹境飞下严符但称行台未明所督设总曹属震惊都邑深村远里俄刻十倠或尺布之逋曲以当疋百钱余税且增为千诳云质作尚方寄系东治百姓骇迫不堪其命恣意赃贿无人敢言贫薄礼轻即生谤讟愚谓凡诸捡课宜停遣使明下符旨审定期限如有违越随事纠坐则政有常典人无怨嗟子良又启曰今所在谷价虽和室家饥嗛缣纩虽贱骈门裸质而守宰务在裒刻围桑品屋以准赀课致令斩木发瓦以充重赋破人败产要利一时东郡使人年无常限郡县相承准令上直每至州台使命切求迫急乃有畏失严期自残躯命亦有斩绝手足以避徭役守长不务先富人而唯言益国岂有人贫于下而国富于上耶 自东到寓居江左百姓南奔者并谓之侨人往往散居无有土著而江南之俗火耕水耨土地卑湿无有蓄积之资诸蛮陬俚洞沾沭王化者各随轻重收财物以裨国用又岭外酋帅因生口翡翠明珠犀象之饶雄于乡曲者朝廷多因而注之以收其利历宋齐梁陈皆因而不改其军国所须杂物随土所出临时折课市取乃无常法定令列州郡县制其任土所出以为征赋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者谓之浮浪人乐输亦无定数任量唯所输终优于正课焉佃客丁男调布绢各二丈丝三两绵八两禄绢八尺禄绵三两二分租米五硕丁女并半之男年十六亦半课十八正课六十六免课其男丁每彰役不过二十日其田亩税米二升盖大率如此其度量三升当今一升秤则三两当今一两尺则一尺二寸当今一尺】

又曰五县田赋参干道志百年之间互有亏增田则今少于昔者三百余万亩昔未有沙田营田所载者已百柒拾柒万贰千捌百余今其实数并沙田营田止肆伯三拾肆万壹千陆伯余 【上元山田肆拾三万伍千玖伯亩圩田贰拾万三千玖伯捌拾亩沙田拾壹万贰千亩营田贰千捌伯玖拾亩江宁山田贰拾陆万贰千壹伯亩圩田拾捌万壹千三伯亩沙田肆万肆千三伯亩总领所营田玖千陆伯玖拾亩地壹千捌伯亩草塌水漾地壹伯三拾亩转运司营田地共贰千亩句容田柒拾肆万三伯台亩地贰拾陆万台千肆拾壹亩沙田壹千壹百贰拾三亩沙地芦场等三千伍伯玖亩营田伍千捌伯玖拾伍亩地壹千玖伯玖亩溧水山田伍拾万壹千肆伯三拾三亩肆角捌拾柒步半圩田贰拾玖万壹千壹伯三亩沙田壹千三伯玖拾亩营田三千肆伯柒拾捌亩营地壹伯陆拾贰亩溧阳田玖拾伍万陆千柒伯伍亩地捌拾万壹千肆伯柒拾肆亩圩田三万壹千柒伯柒拾陆亩各有奇又曰营租者绍兴初以闲田立官庄畸田募人耕垦此营田之始也初以军耕后以民耕初以稻入后以钱入初以饲马后以饷军初则优其课蠲其征而民乐趍之后则畏而欲避之籍不能改矣今隶总领所者田地贰万柒千柒伯柒拾亩租钱肆千肆伯贰拾贯各有奇又有麦及马料之入焉沙租者沙碛地民垦种谷或长芦县收其租钱自淳佑八年田事所经理县不得与而隶总领所田纳米地纳钱宝佑三年有旨三分减一以宽民力今沙田沙地拾陆万贰千三伯伍拾捌亩租米肆万贰千肆伯肆拾柒石各有奇钱不与焉宝庆句容嘉定溧阳二志与二郡志又不同】

夏料则今多于昔 【折帛钱三拾肆万壹千肆伯三拾三贯玖伯肆拾贰文钱会中半于内除豁江坍寨占并本府运司合抱认江宁句容县和买役钱共壹万壹千贰伯肆贯贰伯伍拾伍文外实催三拾三万贰伯贰拾玖贯陆伯捌拾柒文钱会中半绢紬共捌万陆千柒拾壹疋伍丈肆尺贰寸捌分伍厘内贰千捌伯肆拾疋壹丈伍尺玖寸元系折紬照科折则例紬每疋折钱伍贯绢每疋亦折钱伍贯遂将上件紬并改折绢催纳丝伍千贰伯柒拾伍两绵三拾三万玖千六百玖拾肆两小麦三千陆拾硕各有奇】

秋料则昔多于今 【米拾玖万玖千壹拾柒硕折草豆钱贰万三千陆伯贯布贰千肆伯伍拾柒疋芦(艼去丁改发)穰草不与(艼去丁改发)音废芦席也以领计米铺衬芦席也南唐沿征之一也】 其间赋税窠名义有昔无今有昔有今无者皆未详其故意者田有坍毁或有拨隶赋有因革或有亏增姑按今府县所报观之其制亦烦矣 【戚氏云修景定志者在其时犹不能知其故况今去景定又数十年其详岂可一一追究哉夫古者制地有常使民易于共上若名色出没不一则是明除暗增愚而弊之之祔何足取耶其钱米之数与所隶亦皆不一米用文思院斛名当今七斗又有军斗当今七升弱钱有见钱会子关子故老言所见其法三变矣初见会子十六界上尽宝缾盖其始贯当见钱百文钱且难得欲重之行十七界贯当钱柒拾柒文谓之官省钱后又减至柒拾贰文柒拾文以至伍拾贰文则为十八界大小会子矣十八界上画银定其文曰贰伯文者为小会子壹贯当钱伍拾贰文曰壹贯文者为大会子壹贯当钱贰伯陆拾文壹当伍也最后行十九界关子上画火珠贯当大会子三贯类若此故不可详其所隶府之外有总领所转运司句容志岁解饶州提刑司钱百伍拾贯新安志岁解逮康府绢伍千疋后减半句容志月收秋苗钱月不同岁三月则给责僧道僧贰伯柒拾肆员钱柒伯肆拾贯道士伯柒拾柒员钱三伯柒拾贯身丁职事师号等有差此又与诸志不同者】 景定二年江东转运司括到吴府圩田租数隶建康府上元溧水两县者岁计租米壹万三千柒伯柒拾捌硕捌斗捌升肆合伍勺租麦壹拾肆硕伍斗玖升伍合并文思院斛拨入淮西总领所理充支遣 【吴参政渊丞相潜得罪黜罢所没之田归附后又有断没朱张钱粮溧阳州并在城录事司皆有粮税】 税田租米不在此数前宋恤民者有真德秀张埏李大东马光祖赵时侃陆子遹诸公详见旧志

  田土

集庆路州司县属官民田土经理实数总计柒万柒仟伍伯贰拾捌顷三拾壹亩贰分贰厘贰丝贰忽

夏税

秋粮

租课

土贡

录事司官民田土

系官地贰仟贰伯伍拾肆亩肆分

财赋田地

田贰拾陆顷捌拾陆亩捌分伍厘壹毫

地贰拾陆顷柒拾壹亩三分伍厘捌毫

江宁县官民田土玖仟玖伯伍拾捌顷贰拾壹亩玖分壹厘肆毫

官田土壹仟捌伯贰拾顷三拾玖亩贰分三厘肆诧

民田土捌仟壹伯三拾柒顷捌拾贰亩陆分捌厘

元科田土玖仟三伯肆拾三顷壹拾柒亩陆分柒厘玖毫

官田壹仟陆伯陆拾肆顷三拾玖亩玖毫

田伍伯伍拾伍顷贰拾壹亩肆分玖厘

地贰伯柒拾贰顷三拾三亩壹分伍厘伍毫

山三拾壹顷壹拾伍亩贰分柒厘

住基贰拾捌亩伍分肆厘

塘伍亩捌分伍厘

草塌贰拾柒顷陆拾捌亩陆分玖厘

芦地三伯捌拾玖顷柒拾亩三分三厘肆毫

菱沟贰顷三拾壹亩陆分陆厘

鴈芦地玖拾顷壹拾壹亩壹分

堽壹顷壹拾亩贰分玖厘

沙地壹伯三拾陆顷玖拾贰亩贰分贰厘

水漾三拾伍顷伍拾柒亩捌分捌厘

官荡芦地壹伯贰拾壹顷玖拾贰亩伍分三厘

民田土柒仟陆伯柒拾捌顷柒拾捌亩陆分柒厘

田肆仟柒伯三拾贰顷柒拾壹亩伍分柒厘

地壹仟三伯贰拾捌顷三拾捌亩柒分柒厘

山壹仟三伯肆拾伍顷壹拾柒亩伍分肆厘

住基陆拾玖顷陆拾捌亩伍分贰厘

草塌贰顷柒拾亩捌厘

芦地陆拾贰顷伍亩肆分伍厘

芦荡壹伯贰拾捌顷捌拾捌亩伍分

白沙荡三顷

水塘三顷伍拾贰亩贰分柒厘

菱漾陆拾伍亩贰分贰厘

水漾壹拾亩柒分伍厘

堽壹顷玖拾亩

自实田土陆伯壹拾伍顷肆亩贰分三厘伍毫

官田壹伯伍拾陆顷贰分贰厘伍毫

田壹拾陆顷三拾玖亩捌分三厘

地三拾三顷陆拾三亩三分柒厘玖毫

山三顷陆拾柒亩柒分贰厘

住基肆亩三分贰厘

塘陆亩伍分壹厘

芦地壹拾贰顷捌拾玖亩柒分柒厘伍毫

草塌贰拾伍顷壹拾捌亩玖分三厘

沙地贰拾贰顷捌拾贰亩肆分柒厘壹毫

水漾贰拾伍顷捌拾三亩三厘

沉水白沙玖顷柒拾肆亩柒分伍厘

菱沟壹顷玖亩陆分陆厘

鴈芦地壹拾肆顷伍拾玖亩捌分伍厘

民田肆伯伍拾玖顷肆亩壹厘

田贰伯贰拾顷壹拾壹亩伍分贰厘

地捌拾陆顷陆拾亩伍分玖厘

山壹伯三顷玖拾亩伍分三厘

住基柒拾壹亩陆厘

塘柒顷陆拾贰亩肆分

芦地贰拾柒顷肆拾贰亩三分贰厘

草塌壹拾贰顷陆拾伍亩伍分玖厘

上元县官民田土壹万玖仟玖伯柒拾顷捌拾伍亩贰分柒厘柒毫贰丝贰忽

元科田土玖仟玖伯捌拾伍顷肆拾贰亩陆分三厘捌毫陆丝壹忽

官田土捌伯捌拾捌顷陆拾伍亩贰分柒毫伍丝壹忽

田肆伯肆拾陆顷三拾壹亩贰分贰厘三毫陆忽

地贰伯肆顷壹拾捌亩柒厘三丝

山壹伯柒顷肆拾捌亩捌分捌厘肆毫捌丝伍忽

塘壹拾陆顷三拾亩伍分柒厘玖毫三丝

芦荡壹伯陆顷贰拾玖亩伍分捌厘

杂产捌顷陆亩捌分柒厘

民田土玖仟玖拾陆顷柒拾柒亩肆分三

田伍仟三伯柒拾捌顷陆拾贰亩陆分玖厘陆毫三丝

地壹仟肆伯三拾捌顷玖拾陆亩伍分贰厘伍毫捌丝

山贰仟柒拾壹顷捌亩伍分伍厘伍毫

塘壹伯玖拾伍顷捌拾柒亩壹分玖厘肆毫

杂产壹拾贰顷贰拾贰亩肆分陆厘

开除听候田土柒伯伍拾顷柒拾贰亩玖分肆厘柒毫

官田土

田伍拾三顷贰拾亩陆分玖厘伍毫

地柒顷柒拾玖亩肆分贰厘贰毫壹丝

民田土

田肆伯玖顷三拾玖亩三分肆厘

地捌拾伍顷伍拾柒亩肆厘

山壹伯柒拾贰顷三拾陆亩陆分贰厘

塘贰拾贰顷三拾玖亩捌分贰厘

自实田土玖仟贰伯三拾肆顷陆拾玖亩陆分玖厘壹毫陆丝壹忽

官田土捌伯贰拾柒顷陆拾伍亩玖厘伍丝壹忽

田三伯玖拾三顷壹拾亩伍分贰厘捌毫陆忽

地壹伯玖拾陆顷三拾捌亩陆分肆厘捌毫贰丝

山壹伯柒顷肆拾捌亩捌分捌厘肆毫捌丝伍忽

塘壹拾陆顷三拾亩伍分柒厘玖毫三丝

芦荡壹伯陆顷贰拾玖亩伍分捌厘

杂产捌顷陆亩捌分柒厘

民田土捌仟肆伯柒顷肆亩陆分壹毫壹丝

田肆仟玖伯陆拾玖顷贰拾三亩三分伍厘陆毫三丝

地壹仟三伯伍拾三顷三拾玖亩肆分柒厘伍毫捌丝

山壹仟捌伯玖拾捌顷柒拾壹亩玖分三厘伍毫

塘壹伯柒拾三顷肆拾柒亩三分柒厘肆毫

杂产壹拾贰顷贰拾贰亩肆分陆厘

句容县官民田土壹万贰仟捌伯贰拾柒顷伍拾三亩陆分贰厘

官田土肆伯肆拾伍顷三拾伍亩三分贰厘

田贰伯陆拾捌顷柒拾柒亩伍分

地伍拾伍顷伍拾贰亩贰厘

山壹伯壹拾顷贰拾壹亩贰分玖厘

杂产壹拾顷捌拾肆亩伍分壹厘

民田土壹万贰仟三伯捌拾贰顷壹拾捌亩三分

田柒仟贰伯肆拾捌顷玖拾陆亩伍分伍厘

地壹仟捌拾顷伍拾柒亩陆分肆厘

山肆什贰拾壹顷柒亩贰分贰厘

塘肆顷玖拾伍亩

杂产贰拾陆顷陆拾壹亩捌分玖厘

溧水州官民田土壹万陆仟玖伯捌拾伍顷玖拾陆亩玖厘

官田土壹仟柒拾伍顷肆拾玖亩伍分贰厘

田壹仟肆拾肆顷柒拾肆亩柒分三厘

地贰拾贰顷玖亩捌分

山伍顷捌拾柒亩伍分陆厘

桑园壹亩柒厘

水荡贰拾壹亩

塘壹拾贰亩玖分壹厘

杂产贰顷肆拾贰亩肆分三厘

民田土壹万伍仟玖伯壹拾顷肆拾陆亩伍分玖厘

田捌仟捌伯贰拾伍顷贰拾三亩玖分

地壹仟肆拾柒顷陆拾伍亩三分陆厘

山三仟捌伯柒拾顷贰拾肆亩柒分三厘

桑园柒伯贰顷伍拾陆亩柒厘

塘贰伯玖拾柒顷贰拾陆亩伍分三厘

杂产壹仟壹伯陆拾柒顷伍拾亩

溧阳州官民田地山荡共壹万柒仟柒伯玖顷陆拾贰亩壹分壹厘

元科田地山壹万陆仟陆伯肆拾柒顷三拾亩伍分柒厘玖毫

田亩仟柒伯三拾肆顷贰拾陆亩玖分三厘

地肆仟壹伯玖拾伍顷伍拾壹亩玖分肆厘陆毫

山贰仟柒伯壹拾柒顷伍拾壹亩柒分三厘

经理田地荡壹仟陆拾贰顷三拾壹亩伍分三厘壹毫

田捌伯捌拾肆顷肆拾贰亩肆分柒毫

地壹伯柒拾柒顷陆拾贰亩肆分柒厘肆毫

荡贰拾陆亩陆分伍厘

  贡赋

在城录事司

系官

税粮

小麦肆伯肆拾柒硕贰斗肆升玖合

租钱贰伯三拾壹定肆拾肆两肆钱玖分

黄豆肆伯肆拾柒硕贰斗肆升玖合

粳米壹硕三斗捌升捌合

红花

花贰仟玖伯捌斤陆两贰钱

钞贰伯三拾贰定三拾三两伍钱伍分

房钱贰伯陆拾伍定壹拾玖两三分壹厘 【内有丰和棚租钱壹拾贰定】

酒醋课中统钞贰仟捌伯伍拾玖定壹拾壹两壹钱陆分肆厘 【内醋课钱陆拾捌定贰拾伍两玖分贰厘】

历日钱三拾壹定壹拾伍两

在城税务岁办伍仟壹伯柒拾肆定壹拾伍两伍钱陆分陆厘

财赋

菜地钱贰拾伍定壹拾肆两玖钱壹分

房地钱中统钞玖拾陆定玖两

十场水面钱壹伯壹拾陆定贰拾伍两

秦淮河水面钱中统钞贰拾肆定

岁贡土物

满殿香曲壹万斤

貉皮壹拾伍张

江宁县

系官

税粮

丝伍仟伍伯肆拾贰斤壹拾肆两伍钱贰厘陆毫

绵贰仟陆伯捌拾玖斤壹拾两捌钱贰分

布玖拾匹柒尺陆寸三分贰厘

钞壹伯壹拾三定贰拾伍两玖钱壹厘

黄豆肆伯贰拾柒硕柒斗陆升

小麦肆伯伍拾柒硕捌斗三升壹合

粳米贰万肆拾肆硕玖斗柒合肆勺

酒醋课程柒伯壹拾贰定贰拾伍两肆钱伍分陆厘

房地钱贰拾玖定肆拾三两伍钱捌厘捌毫

芦课壹伯肆拾捌定肆拾伍两三钱陆分

历日钱陆拾贰定三拾玖两伍钱

财赋

酒醋课程陆伯捌定壹拾两肆钱

租钱肆伯伍拾陆定玖两捌钱陆分陆厘

田地山租钱柒拾捌定三拾三两壹钱伍分

草塌芦地租钱三伯陆拾柒定贰拾肆两伍分壹厘

茭沟租钱肆定肆拾玖两陆钱陆分伍厘

河泊租钱伍定三两

税粮

大麦肆伯壹拾硕三斗陆升贰合

小麦柒伯伍拾硕陆斗壹升贰合

红花捌伯三拾捌斤壹拾两肆钱伍分

粳米肆仟贰拾伍硕伍斗贰升三合陆勺

粳稻陆伯伍拾三硕捌斗肆升柒合

黄豆壹仟三伯陆拾硕肆升捌合肆勺

岁贡土物貉皮柒伯陆拾张半

上元县

系官

税粮

丝壹万壹仟伍拾柒斤柒分肆厘肆毫

绵三仟柒伯玖拾伍斤壹拾贰两玖钱贰厘壹毫

布肆伯玖拾壹疋捌尺肆寸三分壹厘

钞玖拾壹定壹拾肆两贰钱玖分三厘三毫

黄豆伍拾硕壹斗贰升

小麦三拾陆硕柒斗伍升贰合三勺壹抄柒撮

粳米三万贰仟捌伯伍拾肆硕玖斗陆升柒合

钞贰定贰拾两壹钱柒分捌厘

酒醋课程壹仟伍伯肆拾肆定肆拾肆两三钱柒分

房地钱陆拾贰定柒两阙钱陆分肆厘

芦课壹伯壹拾柒定肆拾陆两陆钱陆分伍厘

历日钱柒拾壹定肆拾陆两三钱

财赋

课程中统钞伍伯三拾玖定肆拾陆两贰钱肆分玖厘

田地山荡等租钱伍拾壹定三拾两捌钱陆分陆厘

草塌芦地租钱肆伯柒拾三定肆拾玖两柒分肆厘

河泊水面并带办渡租钱玖定贰拾伍两

园圃租钱贰定三拾肆两玖钱

冰窨租钱壹定三拾两

菱沟租钱贰拾陆两肆钱玖厘

税粮

小麦三伯捌硕壹升陆合

红花壹仟肆伯伍拾捌斤捌两肆钱玖分

绵贰拾陆斤陆两捌钱柒分伍厘

粳米壹万伯陆拾三硕肆斗伍升捌合陆勺

豆壹仟三伯贰拾硕柒斗柒升玖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