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凌利中谈董其昌大展:理解了他,才会更好理解文人画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自12月6日在上海博物馆三楼对外展出后持续成为文化界的的热点,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与最见学术研究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来自海内外重要文博收藏机构的书画精品集中呈现出了董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自12月6日在上海博物馆三楼对外展出后持续成为文化界的的热点,这也是目前规模最大与最见学术研究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来自海内外重要文博收藏机构的书画精品集中呈现出了董其昌鉴赏眼光与书画艺术性、经典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近日与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进行了对话。

对于这一大展,凌利中对“澎湃新闻”表示,业界曾有“不懂董其昌,就不懂中国画”之说,理解了董其昌,才会更好地理解中国文人画。当下的中国书画研究很多都是基于董其昌,通过策划这一大展,更希望让观众感受到董其昌文人画中那种平淡天真的美学思想。

东京国立博物馆企划部长富田淳此前曾表示,看完这一展览很震撼,“超过了影响较大的1992年何惠鉴主持的‘董其昌世纪展’。”一些知名文博界人士认为,上海博物馆策划的这样以中国古代书画大师为专题的展览,突出学术性与研究性,且集中全球知名收藏机构的国宝精品,今后一段时间或许很难超越了。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 陆林汉摄

澎湃新闻:这次展览是大陆首次董其昌大展,上博杨志刚馆长此前则称展览是研究型的展览,为什么这样说?

凌利中:杨馆长说此次展览是一个研究型的展览,董其昌的展览在大陆这次是首次,但是不代表董的展览没有办过,海外举办的非常多,最有名的是1992年的美国纳尔逊举办了董其昌的世纪展,之后中国台湾办过两次、日本办过一次、美国波士顿办过一次、中国澳门办过一次,以及一些相关的学术研讨会。我们大陆虽然之前在这个方面是空白的,但是我们大陆对董的关注从来没有忽视过。就拿我们上海来说,这些年的文脉无论是创造,还是鉴赏,都没有脱离董其昌。从吴湖帆到徐邦达,上博的沈剑知等,都是董其昌的追随者。沈剑知是林则徐婿沈葆桢曾孙,也是钟银兰老师的老师。

我们第一次把研究者在库房里的比对、研究的过程、鉴定的歩骤搬到展厅里,采用了包括视频、鉴定三步曲图像演绎、10块说明牌打包三种导览形式。

展览现场

为何说“宝筏”?要研究中国画的“第一口奶”,所谓“第一口奶”吃了,就像基因一样,吴湖帆、陆俨少、沈剑知、钟银兰、包括我自己也是,很多都是从董开始。因为理解董其昌,就是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人画。通俗地讲,业界经常有这么说:“你不懂董其昌,你就不懂中国画。”这个高度很高,我们(当下书画研究)很多都是基于董,也就是说董在我们大陆的重视程度从来没有断过。诚如陈继儒评董其昌对后代艺术家的影响与作用:“狮子一滴乳,散为诸名家。”八大、王原祁等皆是如此。

如杨志刚馆长所说,我们的展览是研究型的。的确是这样,我们上博有一个代代相承的研究,包括这次图录的制作也和过去完全不一样,它包含了董的各个阶段不同部分。第二,谈及展览亮点,虽然上海博物馆本身在董其昌的收藏上是比较丰富的,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我们这次不是为了展示上海博物馆本身的馆藏,而是专门展现现存的董其昌作品的大展。

展厅现场

澎湃新闻:这次观展从目前的观众人数之多也可以看出受捧的程度,从你的角度看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

凌利中:首先在国内是第一次开创性的董其昌展览,展厅里囊括了海内外的董其昌的代表作,选品集中了董其昌的精华。

例如其中的几个“最”。展览总共154件组成,既包含了董最早的绘画作品,又包含了他最晚的作品,可以称为绝笔;既包含了他的代表作,又包含了他最长的书法,有十八米之长,但展厅有限,我们上半场只能展示三米;既有他最长的绘画在展厅里面,还有他所书写的最大的字,又有他最精品的绘画也在展厅里;另外,还有董其昌最大的册页;以及董其昌最标准的肖像。

明 曾鲸、项圣谟 《董其昌小像》图页(上海博物馆藏)

此外,还有几个“唯一”。即有董其昌唯一传世的诗文手稿,有一套董其昌原装册页(董其昌画完以后编装裱的,连上面的签条都是他自己写的。这是唯一的一件,非常有趣),还有几个从业界角度来分析存在真伪的创作。因此,可以说这个展厅里面汇集了董其昌的精华,享誉海内外,我们要把这次展览做成艺术性、经典性、学术性相统一。

澎湃新闻:关于作品的选件上,这次策展是如何考虑的?

凌利中:董其昌承前启后,在承前方面,他看过大量的古人作品。作为策展,我们不可能在第一部分放一百件、两百件作品,我们需要选精华,要涉及到南北宗论框架,涉及到核心作品。例如,书法中对董其昌影响最大的“二王”的作品、颜真卿的作品等。而在绘画领域内,构成南北宗论框架的,则有董其昌对王维的评价。观众也可以看到董其昌眼中的王维的作品(当然王维作品是不是真迹则另当别论)。此外,还会出现南北宗论的先驱者,惠崇的江南小景。这个作品选择也是根据上博此前十多年梳理的两三百件古书画里选出来的。这次这些古书画也会在图录里出现,可以让人知道董其昌到底看过哪些古书画。学术性表现在深度发掘和梳理董其昌学习前人艺术作品,在二三百件古代作品中去梳理选择他的学习作品对象,“擒贼先擒王”这也是学术性表现的一个方面。

颜真卿 《楷书自书告身》卷,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这是指他鉴定过的还是鉴藏的?

凌利中:鉴藏的。他的题跋、鉴定,题跋为主,我们统称为鉴藏。

澎湃新闻:听说展览布展的操作难度大。

凌利中:这个展览的操作难度上比以往都复杂,从借展到协商,从展览到安保,每一个环节和以往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之前办一个展览最多也就向四家单位借展,而这次在布展中,一个展柜之中出现了多达来自八家单位的展品文物。所以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布置,把能确定的都确定下来,虚位以待,很多都提前布置好,例如日本来的这件作品,是1.5米还是2米都要提前划好位置,否则送展人员走了,我们自己调都调不好,所以非常复杂。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都是在不断的协调,而且书画展馆闭馆时间比较长,所以是上海博物馆史无前例的一次。

澎湃新闻:南北宗论是董其昌的理论,那么作为策展方,您是如何用展陈来体现南北宗论的?

凌利中:第一,展览第一个板块称作“董其昌的时代”,第一部分是他对传统绘画的吸收。主要体现在山水方面,不仅选了它所推崇的南宗的绘画作品,而且也选择了他所吸收古人北宗的的作品,例如仇英,他应该是北宗的画家。此次展览我们上博就借到了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所藏的仇英作品《朱君买驴图卷》。这是一张白描的人物作品,从没来过中国。这就是当时以董其昌为核心的鉴藏圈对南北宗中南宗之外的画家的看法,可以看出董其昌对北宗的赞赏。

明 仇英 《朱君买驴图卷》 美国华盛顿赛克勒博物馆藏

关于董其昌对南宗之外的看法与学习,我们还选了上海博物馆所藏浙派画家戴进的作品,上面有董其昌的一段题跋,即“国朝画史以戴进为大家,此学燕文贵,淡荡清空,不作平日,本色更为奇绝。”可以说对戴进的绘画评价也是非常之高的。

其实,董其昌的作品也吸收了很多宋代绘画精华,董本人的作品有吸收北宗的,比如说早期的作品《燕吴八景》,可以看出是学习了南宋的,无论是画人物、房子等,还是皴法、构图,所以说创作也体现了对现在人的看法。 此外,在《栖霞寺诗意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的《青卞图轴》 中,可以看出他的造型能力非常强,来源于早年对宋人的吸收。

董其昌《燕吴八景》 上海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展览中如何寻找,看待后人对于董其昌的评价?以及后人是如何受董其昌影响的?

凌利中:董的理论一出来,就形成了两个极端,有全面肯定南宗的人,例如沈颢,他是董其昌的追随者。我们展出来他的册页,其中详实地记录了他当时与董交流时所写的笔记内容。例如他就记录了董其昌认为《雪江归棹》是王维的作品。还有另一个极端的,例如何良俊,全盘反对北宗。有的比较中和,有的比较激进,两个方面都有。还有把现存最早的把董其昌《画旨》理论手写出来的作品,即冒襄的《先师董文敏画旨》。冒襄主要生活在清康熙年间,《画旨》出来后,他当时便手抄。可见董其昌的影响。

董其昌的追随者沈颢在自己的《山水册》中记载了《雪江归棹》一事

澎湃新闻:可否谈谈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对董其昌对影响?

凌利中:这是一件转折性的作品,也是董其昌思考笔墨论时比较关键的作品。董其昌早期既学元人也学宋人,但学的宋代比较多。后来他发现一个问题,自然界千变万化,画家活一百岁都画不过来,他思考“真山真水好,还是画的画好”。他的“笔墨论”就是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文“以蹊径之奇怪论,笔墨绝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蹊径绝不如画。”意思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可以通过求和中笔墨语言体现,含蓄的表达,画家不能被造物者所引领,否则就和照相机一样了。在1596年,董其昌第一次看到《富春山居图》(当然后来他也得到了这张画),便说一丘五岳都是我的老师。元代黄公望的这张《富春山居图》是元代文人画的高峰,他作品中笔墨的丰富、辉煌和高度,让董其昌从宋人绘画中摆脱出来。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卷(《剩山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董其昌存世作品非常之多,但是有一些还存在真伪,甚至据说还有董其昌的学生甚至董其昌的一个妾代笔,这次我们在展厅中看到了这一呈现,比如呈现的真赝辨析部分,对一些作品则以“董其昌?”的形式呈现,体现出学术研究性。

凌利中:因为对董其昌作品真伪的辨别不清,会导致对他艺术精髓的错误理解,甚至有碍于理解中国文人画。就拿上海博物馆藏的《各体古诗十九首》卷这个案例来说,这卷《各体古诗十九首》集合王羲之、欧阳询、黄山谷、苏东坡、米芾等十九家的书风。而经过仔细研究,发现此卷与董其昌书风有不完全吻合的地方,且日本同样收藏了一卷《董其昌书各体古诗十九首卷》,于是我们认识到此卷与董其昌真迹的距离。后来研究证明发现这卷应是董其昌的“粉丝”晚明书法家宋珏临摹董其昌的书卷。于是我们就把这次鉴定成果与鉴定方法第一次的展现在了上海博物馆的展厅里。在展厅里,观众会发现清代鉴藏家周亮工书风与《各体古诗十九首》卷尾的周亮工书风的比较;而且两个很重要的线索是《赖古堂》有关周亮工的书画题跋与卷首的起首章。首先是《赖古堂》有关周亮工的书画题跋,发现此跋有关周亮工记载宋珏临摹董其昌这卷的字样全被删掉,直接记述这是一件董的作品,内容几乎一样的题跋,唯独手卷上没有宋珏摹的记载,这不得不令人生疑。再说卷首的起首章,卷首的起首章一般都是书画家本人的用印。经过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宋珏的画上及南京博物院所藏宋珏的书法上,我们发现卷首的这枚起首印与后两者一模一样,尺寸丝毫不差。由此我们就可知此应该是宋珏所临摹。

《各体古诗十九首》中周亮工书法的比较与题跋比较

《各体古诗十九首》中起首章的对比与宋珏字体的比较分析

因此,从事古书画的鉴定和研究,他的首要任务是我们要弄清楚这些文物是什么?如果他是什么我们都不明白,那么我们怎么来建构我们的美术史。因为求真,博物馆的文物是什么。作者是谁?什么时代?好坏真伪的鉴定,这是我们的责任。提供一个平台呈现出来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谁真谁假的意义。

澎湃新闻:就是说赵孟頫对有元一代起到启蒙领导性的作用,您是怎样看待董其昌的呢?或者说展览最后您最想让观众在上海博物馆认识到董其昌什么?

凌利中:董其昌是文人画的一个中心。他的画里有一种平和的味道,一种平淡天真的美学思想在里面。此次展览虽然内容非常丰富——但这一点便是我想让观众感受到的。刚才提到的赵孟頫,他是赵孟頫之前的中国文人画的一个领袖,他曾画过《洞庭东山图》、《洞庭西山图》,非常巧合的是,董其昌墓是在太湖边上,且董其昌墓的方位就是面对东山和西山,且《洞庭东山图》、《洞庭西山图》均为董其昌的收藏。因此可以看出董其昌对赵孟頫是非常钦佩的。并且他还吸取了赵孟頫绘画艺术的很多营养。他不仅学习赵孟頫,而且于画上题跋赞美,以及拿给自己的学生、朋友一起鉴赏、学习。

董其昌诗文手稿

(王旻乾参与录音整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