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伦敦拉斐尔大展,他笔下的圣母是对乌托邦的投射

他生命短暂,却作品不朽。作为一位画家、建筑师、考古学家和诗人,拉斐尔在他的艺术中捕捉到了人与神、爱与友谊、学识与力量。

2022-04-07

澎湃新闻

看明代嘉靖帝对瓷器的影响,台北故宫展“花样何处来”

明代对于国家祭祀与皇室象征的色彩与图像,规定明确。年号嘉靖的世宗朱厚熜以旁支即位,更严加落实,以宣示正统。

2022-04-06

澎湃新闻

重壤幽隔明月前身——清明书画印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缅怀先人,慎终追远,既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传统仪式。在古代书画中,墓志见证了逝者的世界,手札则涵盖了生者的世界,前者名篇有《张九龄墓志》《王之涣…

2022-04-05

澎湃新闻

从景泰神话到乾隆新样,台北故宫呈现“谜样景泰蓝”

景泰蓝是指在金属胎上以金属丝勾勒图样,再反覆填烧珐琅釉,打磨而成的作品。

2022-04-05

澎湃新闻

牡丹: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以“国色天香”闻名的牡丹已经盛开,说到描写牡丹的诗词,名句极多:唐代刘禹锡有“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商隐有“我是梦中传彩笔…

2022-04-04

澎湃新闻

仇英唯一巨幅全景山水,台北故宫新展《秋江待渡》

为什么明代仇英的《秋江待渡》是中国书画史的国宝之一?《秋江待渡》展露了哪些高超画技?历代有哪些人收藏过《秋江待渡》?

2022-04-03

澎湃新闻

惠特尼双年展:63组艺术家跨越边界,“保持安静”

在推迟一年之后,惠特尼双年展将在4月6日举行。今年的双年展在筹备过程中经历了疫情等诸多危机,展览以“保持安静”为主题,共有63位/组艺术家参展,探讨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艺术…

2022-04-02

澎湃新闻

缂绣里的山水人物,台北故宫新展“镂绘集锦”

缂丝和刺绣在我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技巧愈成熟,缂绣渐成为一种艺术欣赏。

2022-04-02

澎湃新闻

卡纳莱托笔下的威尼斯:大运河为舞台,建筑为幕布

威尼斯以大运河代替了街道,这种模式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与核心,吸引着几代游客与艺术家。近期,特展“重访卡纳莱托的威尼斯 ”在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举办

2022-04-02

澎湃新闻

故宫藏画中的蔬菜:红脂凝艳,翠光掩映

疫情封控期间,买菜、运菜、抢菜成为上海等地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2022-04-01

澎湃新闻

上博受赠文物记:张即之、倪瓒等历代名迹的捐赠往事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精粹”近日在上海博物馆对外开幕(上博目前因疫情防控闭馆),该展为上博去年举办的“高山景行——受赠文物捐赠展的同系列展览

2022-03-31

澎湃新闻

当年的上海美专如何影响了中国摄影的发展

随着上海的开埠,西方美术类型与中国传统书画并驾齐驱、互相渗透,构成现代视觉文化。

2022-03-30

澎湃新闻

一幅古画的动人之旅

从茶具、丝巾到展览、舞剧,围绕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画作《千里江山图》的文化创意开发,一次次掀起热潮,吸引了人们对《千里江山图》及其背后故事的深入挖掘,引发了人们对传统…

2022-03-29

了庐:用自己的理论来解读中国画及笔墨

年近八旬的知名画家了庐一直深居简出,由于目疾,动笔极少,近年多致力于中国书画理论与思考。

2022-03-29

澎湃新闻

日本歌舞伎版画的黄金时代,从“胜川派”看起

18世纪的江户(今东京)歌舞伎剧院区是城市生活的中心之一。在剧院,人们可以暂时摆脱世俗生活,沉浸在自己喜爱演员的戏剧表演中。

2022-03-29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