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处暑:诗书画印,乐不思“暑”

今日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关于处暑的历代书画名迹中,苏轼与友人游览黄州城外赤鼻矶时所作《赤壁赋》,成就千古名篇,书文合…

2021-08-23

澎湃新闻

用青绿山水勾勒辽阔西域, “丝路寻踪”画展开幕

中国人向来有山水情节,文人墨客更是钟情、寄思于山水。中国幅员广阔,地貌多样,江南山水是秀丽清朗的,西域山水又是另一幅磅礴梦幻,苍茫古朴的景象。

2021-08-22

澎湃新闻

海派建筑中“风格迥异的入户门”

海派建筑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产物,具有海纳百川、不拘一格、形式各异、百花齐放的特色,始终保持包容、含蓄、大度、创新和整合的特质,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呈现出上…

2021-08-21

澎湃新闻

在森林中凝望但丁,乌菲齐艺术经典“巡游”托斯卡纳

在世界遗产的密林中欣赏乌菲齐美术馆所藏的文艺复兴时期名作,让波提切利、米开朗琪罗等文艺复兴大师的画作回到它们的诞生地或最初的收藏宅邸,这些浪漫的想法源自意大利乌菲齐美术…

2021-08-21

澎湃新闻

在大都会藏品中追溯奥运历史与传说

2020年东京奥运会已经结束;而在文物中,一直可以追溯奥运会的起源传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持续了一千多年,并成为现代竞技运动的灵感起源。

2021-08-20

澎湃新闻

济宁美术馆:橘生淮北

济宁美术馆是日本建筑师西泽立卫在成熟的西方建构思维影响下,与东方文化背景、世界观、地方政府期许博弈的结果。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营造出了这么一个既脱离本地文脉、又丧失…

2021-08-20

澎湃新闻

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回顾展:呈现60余年先锋思考

80多岁的先锋女性主义艺术家朱迪芝加哥(Judy Chicago)8月底将在美国旧金山笛洋美术馆(De Young Museum)举行其六十余年艺术生涯的回顾展。

2021-08-20

澎湃新闻

非裔美国人早期摄影:美与时尚,以及那些人物的多维

当银版摄影法被发明,并在美国被广泛运用之时,这一技术并非只是属于白人。收藏家拉里韦斯特的收藏呈现出一批由非裔美国人拍摄制作,展现非裔美国人群体的摄影。

2021-08-19

澎湃新闻

安东尼·葛姆雷谈雕塑:从龙门石窟到艺术中的虚无

安东尼葛姆雷是英国知名雕塑家,马丁盖福德是英国艺术史学者,二人关于雕塑的谈话始于2002年,陆续进行了18年。

2021-08-18

澎湃新闻

别存古意——隐士型画家陈曙亭的笔墨与题画诗

海派名家王个簃先生于九十高龄之际曾在文人画家陈曙亭的《盆兰图》上题道:“花开香堕远来风,曙亭遗墨,反复展观,钦敬万千。”

2021-08-17

澎湃新闻

蓬皮杜馆藏与康定斯基:相似的展厅,不同的转折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有海量现代艺术收藏,一位艺术家的展示多达十数幅,还都是代表作。相比较而言,上海的西岸美术馆的“‘万物的声音’——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由于展品原因,似乎…

2021-08-16

澎湃新闻

在京沪“遇见”拉斐尔,在巴黎看到“她们”

近期,“莫奈”展落幕后,上海外滩又迎来了“意大利卡拉拉学院藏品展”,向观众呈现了包括拉斐尔作品在内的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的西方绘画。有意味的是,在北京,“遇见拉斐尔:从文…

2021-08-15

澎湃新闻

“蜗居”的莫奈展,“脸谱化”的沃霍尔

前不久在上海落幕的“莫奈与印象派”(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试图通过宏大叙事讲述印象派的历程,并打造“莫奈花园”的概念,展品确实精品云集,但奈何展厅面积受限,总让人感…

2021-08-14

澎湃新闻

对话米罗展策展人:他的奇妙的世界,来自于身边的事物

由米罗美术馆策展人霍尔迪克拉韦罗策划的展览“胡安米罗:女人小鸟星星”正在上海浦东美术馆展出。因疫情没能来到现场,在展览开幕之际,美术馆对策展人进行了线上采访。

2021-08-13

澎湃新闻

莫奈笔下的日本桥与睡莲池,水陆相接的两种画法

1883年,克劳德莫奈在距巴黎80公里的吉维尼居住。在那里,他为吉维尼花园的池塘画了12幅描绘日本木桥的正景,随后,他改变了观察视角,画了以睡莲主题的作品。

2021-08-13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