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见证虞山“诗书琴画之盛”,北京展“道承东南”

“江南好古推海虞,大痴画卷张颠书。”虞山是江南古城常熟的代称。作为县级行政区,常熟历史文化的丰富与深厚堪称天下县市翘楚。

2021-06-09

澎湃新闻

故乡的云和纪念碑,康斯特勃晚期画作将展英伦

2021年秋,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将首次为18-19世纪英国艺术家约翰康斯特勃举办大型回顾展“康斯特勃晚期作品展”,展出他在职业生涯末期的艺术作品,涵盖油画、水彩、素描、版画等类…

2021-06-09

澎湃新闻

中国录像艺术观察:从社会介入到支离与日常

2000年以来,中国录像艺术呈现出何种样貌?正在OCAT上海馆展出的“环形撞击:录像二十一”,以21位长期以录像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予以回答。

2021-06-08

澎湃新闻

纽约MoMA新展:呈现王澍朱锫等建筑师八大项目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近日宣布,将于9月开始举办“再利用,更新,回收:中国近期建筑”

2021-06-08

澎湃新闻

乾隆有凤来仪大转心瓶拍出2.66亿,刷新中国陶瓷拍卖纪录

6月8日消息,清乾隆御制洋彩雕瓷“有凤来仪”大转心瓶,8日凌晨在北京拍出2.6565亿元人民币。

2021-06-08

“遗产日”将至,在上海6个展馆看1500余件传统工艺精品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12日。

2021-06-07

澎湃新闻

从贺友直经典看起:白描是一种精神,也一直在传承

2021年是一代连环画大家贺友直(1922年-2016年)辞世五周年,也是贺友直先生的一百虚岁诞辰。贺友直先生的画作尤以白描驰名,在他影响几代人的画作中,人们所看到的不仅只是一幅幅…

2021-06-07

澎湃新闻

“晚清狂人”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湘博新展“王门艺事”

王闿运(1833-1916),湖南湘潭人。王闿运乃一代名士,湘楚大儒,也有“晚清狂人”的称号。一生交游遍天下,传道授业。

2021-06-07

澎湃新闻

物候当芒种,书画岁月长

今日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因此“芒种”又叫“忙种”,所以这也是一个典型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气。

2021-06-06

澎湃新闻

常玉《群马》拍出2亿多元,资本过于炒作?

6月5日晚,一幅常玉的画作《群马》在华艺国际北京2021春拍“现当代艺术夜场”以2.07亿元成交。《群马》是目前常玉个人的第三高价,也是常玉动物题材目前的最高价。

2021-06-06

澎湃新闻

低碳建筑如何建造?看中国古建筑蕴藏的绿色智慧

在节能减排的时代背景下,艺术与设计界需要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如何为“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古建筑蕴藏着哪些绿色智慧?

2021-06-05

澎湃新闻

美院毕业季:艺术何为,看“蓄势待发”的现在

随着6月的来临,国内美术院校的毕业季也渐次展开。在经历了2020特殊的“云上毕业季”之后,今年各大高校美院毕业展回归线下后,呈现出线上线下齐发的态势。

2021-06-04

澎湃新闻

听着“前行之歌”,从沉浸式演出中了解“不一样的聂耳”

在上海市老城区,淮海中路、复兴路和乌鲁木齐中路交错围成一块三角绿地。一尊聂耳的全身铜像坐落于这个街心花园里。他敞着外衣,目光坚定,挥臂指挥。

2021-06-04

澎湃新闻

清华艺博回顾“百年设计史”,探讨历史视野中的设计现代性

1880至1980年,是设计史中重要的百年。其间,工业已在各个领域发挥它的作用,人们也意识到设计实乃工业造福万民的翅膀。

2021-06-04

澎湃新闻

书画文物里的乾隆“七下江南”

近期,展览“下江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时期文物展”在苏州吴中博物馆对外展出,展现了清代苏州织造的丝染织绣、玉雕、漆器等独特工艺,也再现了乾隆六巡江南的文化印记。

2021-06-03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