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这些从未公开的陆小曼丹青与风华,“曼庐墨戏”今起展出

对于才女陆小曼,胡适曾称之为“北京城的一道风景”,郁达夫评论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影响较大的民国才女,头顶时代光环,历经…

2020-11-20

澎湃新闻

新出土颜真卿书丹墓志释疑几点:为何书?真手书?

颜真卿38岁书丹的《唐元大谦妻罗婉顺墓志》,是陕西省第一次发现颜真卿手书墓志,也是首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颜真卿书丹墓志。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此消息后立即引爆网络,各种解读和猜…

2020-11-20

澎湃新闻

后当代的后花园,在花鸟岛看一场艺术展

没去过嵊泗花鸟岛的人想不到这地方是希腊圣托里尼的翻版。没几个人真的去过圣托里尼,但驰骋网路的人都知道它的样子——天蓝色圆顶的雪白色房子一层一层像乐高玩具一样叠成不可思议…

2020-11-19

澎湃新闻

德拉克洛瓦的文学插图:从《浮士德》到《哈姆雷特》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展览“十九世纪的吟游诗人——馆藏德拉克罗瓦版面展”,展出法国艺术大家德拉克罗瓦(Eugne Delacroix)的48幅作品,包括41幅石版画、4幅…

2020-11-19

澎湃新闻

读陆小曼、周鍊霞等笔下丹青,上海中国画院展女画师作品

无论是李秋君,还是陆小曼、陈小翠、周鍊霞等,除了艺术成就,他们在中国现代书画史或文学史上都有着较多的话题。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筹建伊始,包括这些名单里的女画家就成为画院画…

2020-11-18

澎湃新闻

关于清代学人书法:从金石审鉴到笔法概念

“清代学人书法研讨会”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研讨会邀请近20位学者参与研讨,与会学者就清代学者书法的宏观考察和个案研究两大主题开展深入探讨,如清代书家对笔法概念的“误…

2020-11-18

澎湃新闻

在上海看“补白大王”郑逸梅的显赫朋友圈与一生珍藏

人淡如菊,品逸于梅。知名作家、文史学者郑逸梅先生(1895年-1992年)曾被誉为民国时期报刊“补白大王”,与文史界大家、书画名家交往极深,八旬高龄时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0-11-18

澎湃新闻

张乐平之子谈其父亲:八年“走出”《三毛从军记》

“我原来喜欢《三毛流浪记》,后来人生阅历多了,我也开始喜欢《三毛从军记》更多一点。《三毛从军记》中有父亲8年的所见所闻,有很多人间的喜怒哀乐。我觉得我父亲在对三毛的性格…

2020-11-18

澎湃新闻

醉心于焦墨的张仃晚年缘何停止作画?

知名国画家张仃(1917年—2010年)曾热衷于以焦墨写生寄怀散怀,但晚年的张仃留给人们的一个大悬念,是突然停笔,不再作画,其中缘由何在?张仃毕竟是以绘画寄托生命的艺人,一旦真…

2020-11-18

澎湃新闻

手稿消失的时代,重读茅盾手稿与书法的当下镜鉴

茅盾(1896年-1981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他的创作与上海一直有着密切的关系。近日,30页、约九千字的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在上海唐香文化空间…

2020-11-17

澎湃新闻

全球艺场与上海时间:八年求索,从两场艺博会到城市名片

以“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为主题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期间,备受艺术界关注的2020年上海西岸博览会、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等近日落幕。“全球艺场上海时间”仍只是开始…

2020-11-17

澎湃新闻

从吴昌硕结缘浦东的特展,看跨越130年的“弄潮”

今年是上海浦东新区成立30周年,金石书画大家吴昌硕与上海浦东结缘已久。现在的浦东陆家嘴中心地带就有吴昌硕纪念馆对外开放,吴昌硕生前不仅描绘过浦东风光,也乐于结交浦东人士。…

2020-11-17

澎湃新闻

新天地里的“光影上海”,灯光艺术里的城市之美

昨晚,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建筑间亮起了由艺术家设计的以衣服为造型的灯光艺术作品,老上海石库门带来“陌生化”的视觉冲击,这是第六届“光影上海”2020灯光艺术节参展作品之一。

2020-11-17

澎湃新闻

北京展“鞍山书画、岫岩玉雕”:岫玉如何化暇为瑜、因色取巧

“中国鞍山书画和岫岩玉雕精品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千山颂”、“工业摇篮”两个板块组成,总计展出美术书画作品百余幅。岫岩玉雕则因原产自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得…

2020-11-17

澎湃新闻

从系列抽象展看老中青三代中国艺术家的探索之路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绘画与存在——中日韩抽象绘画巡回展”可以说是一次对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抽象绘画的巡礼。抽象艺术一般被理解为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反而透过形状…

2020-11-17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