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看木材的“无限可能”:同济新展探索木材设计里的柔韧可塑

近日,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主办的展览“MAD WOOD——木材的无限可能”在上海举行,展览通过师生的创作,展示木材在用于建造房屋之外,具有柔韧可塑性的一面。展览策展人、同济大…

2020-09-13

澎湃新闻

读明代沈周《庐山高》,体会其如何尊师重教

陈宽与杜琼,不仅同为明代画家沈周的恩师,亦是同龄人,并且还有着同窗之谊。为老师的寿诞献礼,是已过不惑之年的沈周颇费心思的一桩要务。沈周为两位恩师写过祝寿诗,绘制祝寿图和…

2020-09-13

澎湃新闻

致诺兰:倘若电影只剩下娱乐一个信条,一定拯救不了全世界

诺兰的票房号召力究竟有多大?恐怕《信条》的上映才真正体现出他在当代商业片导演中的巅峰地位:对疫情严重程度不一的国家和地区的观众有无差别的吸引,全球人民自新冠病毒危机爆发…

2020-09-13

澎湃新闻

“边缘与意识”艺术展:留美学生探讨疫情下的孤独与疗愈

新冠疫情的蔓延让不少欧美留学生难以返校滞留在家,其间所产生的孤立感,被打乱的生活节奏所带来的焦虑和迷茫,甚至是疫情之后可能面临的新压力,也让一些留学生开始重新认识自我与…

2020-09-12

澎湃新闻

故宫六百年鉴赏:苏轼代表作与他的朋友圈

故宫600周年之际的特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这些天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展览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同时得到了天津博物馆的支持,藏品的时…

2020-09-11

澎湃新闻

带入童年的史努比展览,也带来治愈和反思

在经历了疫情所致的数个月的停摆之后,上海当代艺术馆的这场新展以卡通人物“史努比”为主人公,将观众带入了一场回到童年的旅程。2020年9月10日,上海当代艺术馆举办第七届动漫美…

2020-09-10

澎湃新闻

从傅抱石人物画的历史故实题材,看其创作灵感与创新

傅抱石人物画大多与文史和典故有关,追溯其历史故实题材,追索傅氏创作灵感的来源,傅抱石艺术成就之高大,绝不只是画艺技巧的修养而已,乃天才、学识、品德,即全部人格的精神齐力…

2020-09-10

澎湃新闻

辽博“陈半丁特展”,呈现其海派、京派相融的艺术面貌

今年是陈半丁逝世五十周年。“天半人半——纪念陈半丁逝世五十周年特展”日前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展览汇集了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馆藏陈半丁及相关书画作品82件/组,从陈半…

2020-09-09

澎湃新闻

当齐白石黄宾虹“相遇”:西子湖畔对赏“秋蕊香”

潘天寿曾说:“人们只知道黄宾虹的山水绝妙,花鸟更妙,妙在自由自在。”黄宾虹虽以山水驰名,其花鸟画同样有着较大的成就,而齐白石花鸟画则人所共知,影响深远。9月8日,由浙江美…

2020-09-09

澎湃新闻

画界何以“有高原无高峰”,不应远离传统和艺术本体

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中国国家画院创研规划处、理论研究所、《中国美术报》社承办的“会当凌绝顶——中国国家画院资深艺术家学术联展”近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

2020-09-09

澎湃新闻

87年后再次“来到”上海的米修,在黄浦江边相遇中国诗画

1933年,年轻的法国诗人、画家米修造访中国,曾到过上海,并为汉字与书法所打动。八十七年后,他的诗与画来到这座城市,并与一位中国画家与诗人相遇。9月9日至10月11日,展览“米修…

2020-09-09

澎湃新闻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北京旧影:见证百年今昔之变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中有一批北京老照片,如北海公园白塔、颐和园铜牛、颐和园多宝琉璃塔、天坛、碧云寺、雍和宫等。虽然已经历了近百年沧桑,值得庆幸的是从当下同一视角望去…

2020-09-09

澎湃新闻

日本首展英国画家多伊格作品:看似落伍的绘画中有崭新风景

英国当代画家彼得多伊格与达明安赫斯特同属于“青年英国艺术家”(YBAs)群体,早年凭借大胆的装置艺术引领艺术潮流。2020年,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策展前后历时五年,将彼得?多伊格…

2020-09-09

澎湃新闻

亚洲历史文化背景下的越南彩绘瓷

15世纪越南黎初朝时期,越南陶瓷制造工艺在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上得到了发展。这一阶段正是越南青花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从造型到纹样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在这一黄金时期,越南青花瓷…

2020-09-09

澎湃新闻

麦积山石窟艺术常州展出,呈现“东方微笑”等佛陀世相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麦积山石窟是佛教东传过程中中国北方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有着非常出名的被誉为“东方微笑”的小沙弥、“窃窃私语”的菩萨与螺髻梵…

2020-09-05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