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耄耋之年油画家全山石呈现两届创研班创作精品

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知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今年95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全山石在耄耋之年开办了两届高研班,带着油画创作团队进行集体研究与跋涉。

2025-04-11

澎湃新闻

书迹心迹——关于刘海粟与苏东坡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宋代苏东坡写于黄州《赤壁赋》的这一名句,以其巨大的时空穿越感与苍茫悠远,千百年来不知感染影响了多少中国文人

2025-04-08

澎湃新闻

诘问闺怨,从陈洪绶仕女画解读晚明女性的新境

明代画家陈洪绶的女性题材绘画是他用来反讽、诘问、解构的场域,他不但以挑战的态度对待传统闺怨题材,重新定义了女性的“理想素质”,并以诡异的手法处理女神(仙)题材,表现出某…

2025-04-08

澎湃新闻

贝聿铭大展:回到上海,回到他建筑生涯的起点

“人生如建筑,而建筑是生活的镜子。”——贝聿铭有着传奇色彩的建筑大师贝聿铭(I. M. Pei ,1917–2019)在中国家喻户晓,他是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也是上世纪至今最具国际影响…

2025-04-08

澎湃新闻

“智慧与力量”艺术展:女性的身影从未缺席

“智慧与力量:看得见的女性”视觉艺术展近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开幕。21位艺术家用40余件作品,透过社会身份、母性传承和自我意识三层逻辑,展现当代女性的成就与风采。

2025-04-08

澎湃新闻

当代艺术如何面对历史遗迹

由敦煌当代美术馆主办的“穿越时空的回响:当代艺术与历史遗迹”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长阳创谷C4创谷剧场举办。

2025-04-08

澎湃新闻

古画里的清明:梨花春一枝,游衍莫忘归

“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时节杂花生树,草长莺飞,除了扫墓、祭祖,还有赏花、插柳、踏青、蹴鞠、放风筝、斗鸡等活动

2025-04-04

澎湃新闻

中国何时能产出经典音乐剧?听听他们怎么说

音乐与戏剧的结合,诞生了音乐剧,它是一种比歌剧更加贴合普通大众的舞台艺术形式。千禧年之后,中国内地开始越来越多地引入西方音乐剧。

2025-04-04

澎湃新闻

在故宫午门看到莫奈花园

清明时节,春意融融,当传说中的西园雅集发生地——北宋文人王诜的私人园林、故宫乾隆花园、明代苏州定慧寺禅院、意大利庞贝别墅花园、中世纪修道院园林、法国凡尔赛宫园林、日本江…

2025-04-02

澎湃新闻

席勒的最后岁月:笔下人物开始有心跳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20世纪初期的表现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

2025-04-02

澎湃新闻

迎世博日本关西办三场大展,王羲之《丧乱帖》将亮相

大阪关西世博会将于本月13日开幕,位于关西地区的大阪市立美术馆、奈良国立博物馆、京都国立博物馆将同期推出三场重量级“国宝展”。

2025-04-02

澎湃新闻

流散海外百年后,山西广胜寺三幅元代壁画“数字合璧”

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有学者把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寺观壁画称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双璧。中国寺观壁画遗存最集中且最精彩的当数山西省。

2025-04-01

澎湃新闻

当美术生的青春表达遇到了百年民族品牌

上海马利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画笔民族品牌,每一位在中国画画的人,都可能使用过印着双头马logo的蜡笔、水彩、颜料。

2025-04-01

澎湃新闻

清初遗民绘画中的志向和性情

艺术史学者巫鸿的“中国绘画”系列近期迎来了收官之作——《中国绘画:元至清》。本文选摘书中“遗民绘画”一节。明清之际的朝代变革造就了中国美术史上最深刻、艺术性最高的遗民绘…

2025-04-01

澎湃新闻

“自然之光”艺术展:从西方名家画作看到当代抽象

“自然之光”艺术展近日在上海K11的CJ Arte简空间对外展出。这一展览不仅带来西方经典名家的作品,也将印象派大师毕沙罗之孙——克劳德毕沙罗十多件作品首次带到中国展出。

2025-04-01

澎湃新闻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