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艺术

天风阁画事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不仅是著名的词人、学者,且擅长书法,是中国近现代学者型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近期出版的《夏承焘墨迹选》从书画、信札、题签三大版块呈现夏承焘的…

2020-04-28

三希堂的金廷标贴落画

2016年起,故宫博物院正式启动了养心殿保护性修缮项目,同时开展对室内陈设字画、钟表瓷器、家具等文物的研究。作者参与了养心殿贴落画的课题,得以有机会仔细研究这些画作的张贴位…

2020-04-27

从雷诺阿《在钢琴边的女子》看19世纪巴黎女子图鉴

十九世纪中期,钢琴成为了用于音乐创作的最流行的乐器,直立式钢琴几乎是中产家庭必不可少的“家具”。在有优雅的内部装饰的环境里弹钢琴,是当时巴黎人的日常生活之一。而反应到艺…

2020-04-26

上博赏文房供石,杭州观闺阁艺术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随着国内疫情趋于稳定,新展览正逐渐启动。如上海博物馆即将推出“高斋隽友:胡可敏捐赠文房供石展”,广东省博物馆即将开幕“魏唐佛光:龙门石窟文物特展”,以…

2020-04-26

柏林阳台上的50件艺术作品:无法被疫情阻止的公共艺术

疫情期间,意大利人在阳台唱歌的视频让全世界看到了音乐消除恐惧与焦虑的力量,而在柏林的艺术界,两位策展人发起了一项基于阳台的项目,邀请了50位创作者在自己家的阳台上展示作品…

2020-04-25

常往苏州寺院的沈周,留下哪些寄情牡丹的诗与画?

谷雨前后,吴中牡丹竞相开放,江南的春天即将以绚烂收场。在沈周看来,故乡的牡丹最为出众,他直白地赞美道:“南都根本元气壮,此花盛德当推王。”春的消逝也因牡丹而不留遗憾——…

2020-04-25

纽约历史协会博物馆这样记录疫情:从儿童画到街头摄影

如今,国内外的艺术与文化机构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留下新冠疫情中普通人的生活,这些日常中的点滴将成为未来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证物。日前,纽约历史学会博物馆正在呼吁纽约市民捐赠那…

2020-04-24

在重庆三峡博物馆读“溪山清赏”:桃源、幽居与渔隐

澎湃新闻获悉,4月25日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展出“溪山清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山水画系列展之三 寄情山水”。2019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策划以馆藏中国山水画为主题,推…

2020-04-24

“非接触式”艺术界,及其后

新冠病毒以指数级规模和速度穿越物理边界的同时,它的次生灾难也刺激了社会各界的末日想象。最近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个表情包来自《泰坦尼克号》的两个场景:下沉中的邮轮象征着“…

2020-04-24

麦积山石窟造像中的东方微笑

麦积山的石窟中那一尊尊佛像差不多都是体察众生的俯首下视,满怀悲悯,和蔼可亲,有人说它们虽是天堂的神,却像世俗的人。微笑,本是人之常情常态,是柔情、温馨、幸福、美好、愉悦…

2020-04-23

班克斯在浴室画下老鼠,是暗示未知的世界,还是孤独中的自省

当街道被封锁,街头艺术家该如何创作?神秘的匿名街头艺术家班克斯(Banksy)在自家浴室制造了一场混乱。近日,他在社交网络上发布了一组“宅家”状态下的最新创作,画面中一窝老鼠…

2020-04-21

纽约大都会的京都艺术:跨越1400年的想象力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展览“京都:艺术想象之都”因疫情而暂停开放,但观众仍能通过官网与相关评论一窥展览内容。展览聚焦京都这座昔日的日本与政治之都,囊括大都会馆藏中的80余…

2020-04-21

壁上画屏:从汉代壁画里的云气纹到清代的墨葡萄

屏风不仅是中国传统家具常见的类型,也是绘画的重要载体。早期屏风的实物或构件在考古发现中数量比较有限,地下出土的屏风的图像材料则要丰富得多,其主要形式包括墓室中的彩绘壁画…

2020-04-20

八十年代黑白影像里的沃霍尔、巴斯奎特……

在1980年代,摄影师珍妮特蒙哥马利巴伦(Jeannette Montgomery Barron)来到了许多艺术名家、演员和作家们的家中及工作室中,按下她的哈苏相机快门,拍下来如安迪沃霍尔、巴斯

2020-04-20

疫情中的艺术家:回归平凡、记忆与情感

疫情期间,《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线上特别慈善音乐会展现着全球音乐人抗击新冠疫情的力量。艺术界的努力也从未停止:苏格兰艺术家凯蒂帕特森以电子书筹款,帮助疫情中遭受家庭暴…

2020-04-20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