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收藏的唐摹本王羲之《行穰帖》正在上海博物馆的“董其昌大展”对外展出,而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也即将展出,这些中国书法史上的赫赫名迹其实都是晋人的尺翰手札。尺翰尺牍,不仅保留着文人的修养与书写技巧,也凝固着曾经的交往与心情。
12月22日,由上海朵云轩主办的“尺翰文澜——烟云堂尚友尺牍雅集”(12月21日-12月26日)与座谈会在上海云上·朵云沙龙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知名书画家萧海春与友人陈燮君、沃兴华等的尺牍及手迹作品。参展者、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说,这样的展览也是以尺翰的名义向经典致敬,对笔墨进行探索。知名书法家沃兴华则表示,上海近年来的书法展很热闹,不过他却有18年没参加了,这也是他18年来第一次在上海呈现自己的书法作品。
尺牍最早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后来既可指信札,也可指文辞或者墨迹,字迹。
魏晋时期,书札尺牍应用甚为普遍,并且渗透到文学、书法艺术等各个方面。魏晋士大夫崇尚玄学清淡,讲求举目风度,并且互相品评标榜。在这种风气之下,士族格外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给人写信时,就注意礼仪规范,文辞雅词以及潇洒的书法。书札中;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文化素质。钟繇、王羲之、谢安、郗超等人都善书札尺牍。此时还尚简,语言务求简要,无论是寒暄问候,还是论人议事,往往只三言两浯,就能达到效果。王羲之《行穰帖》,原迹已失传,唐摹本正在上海博物馆对外展出,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载:“足下行穰久,人还,竟应快不? 大都当任县……王羲之白。”另一《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决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手札见出情感,读来蕴藉隽永,回味无穷。
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唐代摹本王羲之《行穰帖》
唐代留下的名人尺牍墨迹较少,而宋代书法名品不少是以尺牍作品为中心,元、明时期书法作品样式开始增加,以信札为主的状况就开始产生变化,在民国时期,文人间的通信同样频繁,一通手札,一片心情;一页笺纸,一张面孔。在这些手札中,既读到了优美的文辞,典雅的书法,也看到文人的风雅,读书人的情怀。
到了当代,尺牍文化慢慢开始推出实用价值的舞台。当下多媒体时代,写信几乎成为久远的往事,然而,书法仍在,尺翰所承载的文化也仍在。此次朵云轩推出的“尺翰文澜”展由萧海春策划,包括上海老中青三代书画界人士,不少参展者都兼及绘画、文学、鉴赏等,展览中,虽然是以“尺翰”为名,但正如参展者、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所言:这其实是以尺翰的名义向经典致敬,以尺翰的名义对笔墨进行探索,也是以尺翰雅集开“尚友”之风气。
朵云轩“尺翰文澜”座谈会现场
展出的作品样式均为33厘米的斗方,既有对古人诗词、书论画论等的抄写,也有自作诗词及信札手稿,风格既有传承帖学一脉的温雅风格,也有见出金石之味的章草与可见性情的草书作品。
以下为展览开幕式座谈会的部分发言摘要:
参展者、策展人萧海春: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传承,而且一直到今天,中华文化的传承永远后继有人——这个是我坚信的。我当时喜欢书法的时候是在六七十年代,因为当时有幸碰到几位写“米字”的老师,他们星期六晚上经常聚在一起,写了以后互相观摩,那时我也参加了,我的书法就这样开始的。 另外还有我的朋友乐心龙——非常有才华的一位书法家,可惜他因为有事故很早就离开我们了,他的书法探索对我启示很大。现在很多书法展览的空间都很大,看上去很热闹,其实有很多书画本身的东西都流失掉了。我认为书法要回到本体,首先要回到小,而不是回到大。这个展览的意义是回到了书法的本身,让人看到书法可以小中见大。
萧海春书法
参展者陈燮君:晋代王羲之名帖有“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古人的尺牍手札,音容笑面貌,凝于时空,读之贯通古今。尺翰的文化意义很大,既是才心抑扬的传播价值,也有笔墨雅鉴的审美价值,更有文化价值,这样的展览也是以尺翰的名义向经典致敬,以尺翰的名义对笔墨进行探索,也是以尺翰的雅集开“尚友”之风气。
陈燮君书法
参展者沃兴华:现在书法展览很热闹,这是我18年来第一次参加上海的书法展览。前段时间,萧海春先生电话给我,说要办这样一个展览,那我就不能不参加了。既然参加,我就想认真地参加,因为我在书法界是一个争议性的人,之前交了三幅作品来,也不是太满意,今天又挑了三张换上了。虽然换下了,但自己其实还是不太满意,我拿来的是最近的创作,也许有人不太接受,但这是我当下的状态。对于书法,我认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
沃兴华书法
参展者张伟麟: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就有文献记载尺牍往返之事,直至当代,尺牍书体之流变、质材之新用、传送之多元……尺牍迁变,我以为是中华文化之递传与升华。我喜欢之,因是其文辞优美雅致、立意简明畅达、书法性情自然,其称谓、行款、封缄、纸墨等亦均是灿烂在目,骤见惊艳。我对大的东西,一直反感,字越写越大,展览越搞越大,策划越来越大,在这种展览的态势下,今天举办的这样一个雅而小的展示,却让人感受到一种丰富的内涵。
张伟麟书法
参展者潘善助:当下,书画两科分隔较甚,国画家常习书法,精研书法的已不多见。萧先生提倡画家习字,分明是对传统文人画的宏场,其意义不言自明。我不谙画道,只会写字。就书法一道来说,满足视觉需要,字越写越大的情况已是司空见惯,这当然是时代使然。但古典文人的雅致与情趣似乎较难找到落脚点。取三十三公分见方的小纸,写上自己的所感所想,心情比较轻松适意,与大尺幅书法作品的创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潘善助书法
参展者陈志雄:这样的展览体现了上海在书法艺术追求上仍然有这么一支力量或者这么一批人,需要有这样一个表达。我很感谢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能看到更好更优秀的作品。书法与绘画,实际上是相通的,而且这对喜爱者来说,无论尺牍也好,书画作品也好,其实都可以是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我想,把这件事做好是为了把生活过得更有意思,让生活更滋润一点,生动一点。
陈志雄书法
参展者朱忠民:现在的书法展览大作品确实是多,我也参加过,但说到我内心喜欢,还是小的东西,因为这尤其能体现书写者的状态。书法其实不是展览,是写给自己看的,一切的学习临帖,整个生活经历,是养性,最后通过一支毛笔把感悟体现或流露出来。
朱忠民书法
参展者顾村言:“尺翰”在这个展览中只是一个代词,代表着一种对于书法文化性的追求。其实从历史看,书法展览的厅堂化与求大求阔并不是中国书法的常态,中国书法在历史上一直有着日常性与文化性,我认为当下的书法还是得尽可能地回归日常,回归文化。写字是读书人的事,中国文化对于读书人更要求是人格与学养。当下是互联网多媒体时代,似乎专门郑重其事地经常写信也很做作,但偶然为之也是可以的,比如偶尔互相写信,其实微信也好,短信也好,微博也好,与尺牍手迹见出的情绪与体温是完全不同的,书者,如也,如其人如其学,可以见出书写的人格、心情乃生命的状态,无论社会如何变化,我个人想这永远是无法取代的。
顾村言书法
参展者吴林田:现在很多书法展看起来会很土,而今天看到这个展览,却非常雅,因为作品小,反而把作品本身的精神全呈现出来了。我感觉今后可以加强书信往来,我觉得很有意思,大家作为收藏,我就是有两封萧海春先生的信到现在还放着,二十年前的。就是经常看看这种状态,像现在有些学者说的,以前没有书法家,现在到处都是书法家,以前就是我想到了就写一写,最好的东西就是这样蕴藏在社会功能里的。我相信中国画、文人画这个土壤是不会变的。
吴林田书法
参展者邵仄炯:这样的展览可以理解为是我们对历史的一种敬畏,对文化的一种敬畏,今天的方式我想更多的是对我们古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回忆,我能想像当时这么多的书法家,他们写的基本上都是手札,能留下来的也基本上都是以手札为主,我感觉这些手札更多的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我希望以后可以静下心来写些小的。
邵仄炯书法
参展者俞丰:古代的尺牍或手札,实际上都是古人的一种思想、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交流和传递是一种倾诉和一种交流,这种倾诉和交流在我们今天这种无纸化的传播当中,手机、微信、短信、Email邮件,这样的一种审美方式或许就彻底没有了,我觉得也是比较可惜的。但这个展览,我觉得是对经典的文化的一种回顾、回望或者是温故。
俞丰书法
参展者王客:我觉得展览最好的就在“小中见大”,大家没有因为它是个小品,或者说把它写成非常常规的拘谨的状态,我觉得大家在这个作品里呈现的是一种开放的视野,包括笔墨的技巧,所以我很欣慰的是来了看到很多不同于我的东西。
王客书法
参展者张舒:其实我本科是书法专业的,研究生阶段才跟着萧老师学习国画,所以一开始国画的基础是比较差的,这几年重心都放在国画上,书法上就稍微有一点懈怠了。但是今天听到沃老师他对自己特别严的要求,到最后还换下作品,我觉得对我来说触动是非常大的。以后应该潜下心来好好学习书法和国画。
张舒书法
参展者邱贺:我本科阶段也是写字,研究生阶段是跟萧老师学山水画,自从学过画之后,一直在找一个点——书画同源嘛。我本科的时候,为了各种展览去搞一些形式而去写字,真的到了研究生阶段才是真正的静下心来去读书写字画画,读了沃老师关于书法创作的书籍之后,现在也是在慢慢找自己的路。
邱贺书法
参展者王谷夫:这次展览有些是我的老师,有些是我的师兄弟,萧老师与沃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尤其在学习来说,致广大,尽精微,他们都有这样一种思想。这对我启发很大。
王谷夫书法
祝君波(上海文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副局长):每个人写好自己的字,个人把自己对文化与书法的理解呈现出来,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书法的格局——这就是一个时代最好的一个面貌。我们改革开放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化,没有规定谁是主流,特别是书法这个领域,我觉得是百花齐放、百舸争流这是最好的。其实真正的好是我们都是看不到的,真正的评价是在一百年以后、两百年以后,三百年以后。
陈琪书法
延伸阅读|尺翰文澜
文/萧海春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写道:“中国读书人很喜欢写信。”并且还敏锐的观察到,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书面语言的发展上,而且书面语言的遣词造句都很讲究,与平常的口语差别很大,那些书翰大多用行草书写,逸笔草草,性情流露,字如其人,捧读来函,可令收信人想象着千里之外他们的音容笑貌。一页优美的信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书法之精可为书史鉴为经典楷则,如魏晋王右军父子、唐之颜真卿,元之赵孟頫,明之董其昌,皆是尺翰大家。尤其是魏晋时,尺牍非常盛行,有谚语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尺牍虽为小道,“达情愫、通款曲、陈事理、寓箴规,片语修辞,令人解意。”“文虽简,然有裨于实用”,其实唯有尺牍。
王羲之就是尺牍书体的圣手巨擘,如丧乱、奉橘快雪、初月、姨母、十七帖等都是书信体的经典。王氏的行草新体与他书写的内容相契,因为友朋亲族所书的短笺、便条都率性随意,体现着书信体的洒脱之自由,可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也。建立在抽象文字符号基础上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混沌朦胧的意象冲动,余观其帖,不时有一种“凭虚构象”的激动。尤其使我心仪的颜真卿,“二祭一稿”之墨翰,每读之使我游弋在一种莫名状的兴奋之中。其境则如“情多怫郁”或“意涉瑰奇”,也或“怡懌虚无”又“纵横挣折”,临池学书之中获益颇多。
利玛窦在中国传教时还观察到书法这种艺术,在中国比欧洲更受人重视,讲求书法是中国信札文化的又一大特色,中国最早的书信书法收藏便是从尺牍开始。汉代有位书家由于书法太漂亮了,皇帝是他的铁粉,尤嗜好其尺牍书法,居然专门派人请他在病榻上写几通草书尺牍以便收藏。在魏晋士大夫之间,书法竞技也是以互通书信的方式进行的。南朝的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莼鲈之思”此札已成名翰。唐宋以后。刻帖成为保存和传播古代书法的重要手段,而尺牍也成为刻帖类的大宗。明清翰帖已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展览现场的书法作品,萧海春
展览现场的书法作品,沃兴华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那些电话、电报、传真,将被“伊妹儿”和视频所取代。游子向父母报平安,离别的情侣互诉衷肠,友朋间的互送问候,也已经不用写信致意了,似乎一切都可以网络化。其实不然,人们被琐碎生活所困扰的同时,现代简洁便利的“工具时代”相反把人从繁琐的细节中解脱出来。人是有精神的,传统文化就像我们流动的血脉,那些曾被尺翰激动过的人们,都会洒脱悠闲地游走于博物馆和闲适的书房里雅鉴古今,游弋于书法的天地里,寻找那些令人扼腕的叹息故事和笔走龙蛇的书意热情所赋予的那种体温。
展览现场的书法作品
今天,我们聚集在“尺翰文澜”的书法会展,各自以自己的领悟,在闲暇的空间之余,拿起毛笔,砚墨理纸,以尺牍的形式来书写那份曾被经典感动过的热情。“感而遇之,会心不远,必有妙绪,发为雅言,以抒其蕴蓄。”“然景有流变,情无古今。”他们之书翰颇有功底,和而不同,情性各异。虽然这些同仁之雅好,不一定都是通人名士,然以适兴挥翰,或俚谚纷批,或长篇杂沓,古谓之翩翩书记,半简必录,不以其杼由乎尺素,抑扬乎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