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西祖庙(新基北帝庙)曾是广州西关经济、社会、娱乐的重心所在,也是广州粤剧圣地,可能为战争炮火所摧毁,已被人们遗忘。城西祖庙为晚清广州七十二行商人议事场所。城市商民议事中心从庙宇、慈善机构到商会、商团的递嬗,表征了近代社会变迁加速的过程。
近代以前,庙宇几乎都是城乡社会生活的中心。对乡村庙宇的社会功能,已有众多著作加以探讨。对近代城市坊众“集庙议事”,中山大学邱捷教授也做过杰出的研究。
近期,笔者得广州老照片收藏家周俊荣先生之助,受“广东记忆”微信群诸贤达的启发,确认有几张老照片是广州城西祖庙已消失的场景,由此揭开一系列尘封旧事。
破案过程
一张1902年由外国人C. H. Graves拍摄的老照片,标注Characteristic Chinese Architecture. Temple of God of North, Canton, China(中国广州北帝庙,典型中国建筑),可见一座装饰繁复的广府建筑,一组锋利如刀的“封火墙”插向青空,十分引人注目,檐下横幅书“众生环拱”四字,影相右侧是一个赤脚挑担的小贩,神情愉快。最右侧青云巷门洞之上,题“昭崇”二字。
1902年北帝庙
同一版本的另两张老照片提供了进一步的线索,可见北帝庙建筑群的一座“帝亲殿”,殿前广场搭起好多帐篷,帐篷下面摆设各种食物摊档,六七个小贩望向镜头,远处则有十多个善信模样的人。这张照片的另一版本,英文标注为:A busy market place and Sing Tai Pak Tai Temple, Copyright 1901 by H.C. White & Co.。显然,这是一个人流极多的北帝庙,吸引了不少商贩。“Pak Tai Temple”是指北帝庙无疑,“Sing Tai”则可能指的是北帝庙所在的位置。“广东记忆”微信群里的“恒美印刷邓生”认为,可能是“新基”,被老外写错为“Sing Tai”。这个猜想思路开阔,但未获普遍认同。解决问题的钥匙,藏在青云巷门洞上“昭崇”两字上面。
帝亲殿及广场
有英文注释的北帝庙前帝亲殿
《广东省志 风俗志》称:北方真武帝是“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民间特别尊奉的神。又称玄武帝,简称北帝……建国前,仅番禺县就有近200座北帝庙”。当时广州城有两个“附廓县”番禺、南海。若加上南海县的北帝庙,则广州及其周围的北帝庙应该超过300座。茫茫“庙海”,如何确定是哪一座,有些难度。
广州博济医院(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是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成立于1835年,孙中山曾在此处学医。博济医院第二任院长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也是孙中山的老师,在广州行医四十多年,完成手术近5万例。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之余,嘉约翰走遍了广州城厢内外,出版了一本英文小册子The Canton Guide(广州指南),把他觉得外国人会感兴趣的广州景点、街巷、店铺都作了详细介绍,于1880年出版。这位受人尊敬的医生久居广州,能读会写汉字,可以说是个“广州通”了,但偶尔也犯错。
博济医院院长嘉约翰医生
当时的公共街巷,一般在巷口顶上会有牌坊写着“某某巷”“某某街”等。嘉约翰《广州指南》的写法,是以街巷名为小标题,在下文介绍景点或店铺。他把北帝庙内青云巷错认为公共街巷,把介绍北帝庙一段的小标题写成“昭崇Chiu Sung Street”。在他杜撰的“昭崇街”一段介绍的这座庙宇,就是照片的拍摄的对象,位于西关白米街附近,不是在大北直街,这就帮助确定了位置。至此,可以认为,上面“Sing Tai”是“Sing Kai”的笔误,指的是“新基”。由嘉约翰的记载可知,北帝庙也叫做“玉虚宫”。
嘉约翰《广州指南》之“昭崇街”
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名宦吴荣光曾为重修新基北帝庙撰写碑记。吴荣光(1773-1843),广东南海人,嘉庆四年进士,历任福建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要职,为清中期最显赫的广东籍官员之一,《重建广州城西真武庙碑记》即出自他的手笔。碑记言:“广东省城郊外新基古渡有真武庙,自嘉庆丁巳重修后,后道光壬午,居民不戒于火,圮及庙垣,乡人捐貲修复,凡七千馀人,得银三万两有奇,鸠工庀材,更于庙旁拓辟四基,添建后殿,趋将踊跃……”目前尚不知这座北帝庙始建于何时,按县志所述则乾隆年间已经存在。据吴荣光碑记可知,该庙1797年重修过一次,至1822年被附近失火殃及,乡人捐银三万多两重修,扩大面积,加建后殿。
吴荣光所撰碑记
1895年,商人又捐资重修,至次年秋天告竣,“择于八月十六日建醮,十八日请神升座,各约均悬灯结彩,互相庆贺,闹热非常。所有花地花园之一切花木、盆景均赁卖一空,灯色、彩绸、人物、八音亦搜索无遗。”(1896年10月16日《申报》)
热闹非凡北帝庙
光绪年间,城西祖庙曾是西关最热闹所在,粤剧与北帝庙游神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粤剧兴盛与工商业繁荣有莫大关系,以庙宇为中心的商人团体赞助,促进了粤剧的发展。查照广州老地图,在新基正中约之北面,有一“琼花直街”。熟悉粤剧史的读者会知道,早期以“琼花”总称粤剧这一行当。康熙时期的举人徐振曾赋诗一首:
歌伎盈盈半女郎,怪他装束类吴娘;
琼华馆口船无数,一路风飘水粉香。
徐振注曰:“琼花为梨园会馆,在太平门外,歌伎多舟居集次。”这首诗堪称“诗史”,描述了康熙年间广州粤剧之兴盛、广州琼花会馆的位置、戏班人员居于“红船”的珍贵信息。旧时文献记录广州城外地理信息,多写“XX门外”,琼花直街正是处在太平门外。当日,琼花会馆还在珠江边,后来泥沙沉积,加之人工填筑,到清末时琼花直街离江边已有一段距离。咸丰年间,粤剧演员李文茂率领琼花子弟参加红兵起义,起义被镇压后,清廷严厉禁止粤剧演出。事定之后,经过休养生息,到同治、光绪年间逐渐放松了控制。据说,两广总督瑞麟喜欢看戏,支持粤剧戏班的演出,禁令遂不了了之。
徐珂《清稗类钞》“广州戏园”一则说:“光绪初,唯繁盛街市之神庙或有戏台,遇神诞建醮始演戏,如渡头北帝庙、油栏直街某神庙之属是也。”早期粤剧多在临时搭成的“戏棚”演出,唯有渡头北帝庙、油栏直街某神庙的戏台,才是固定的,在粤语中叫做“梗台”(固定戏台)。所谓“渡头北帝庙”,乃是“新基渡头北帝庙”的简称。早年广州粤剧演员之成名,多得益于在北帝庙戏台的演出。
北帝庙示意图
琼花直街与北帝庙示意图
广州北帝庙虽多,位于渡头而又人所共知的,则只有新基这一座。仇巨川《羊城古钞》称:“吾粤多真武宫(按即北帝庙)……会城诸庙则以城西祖庙为雄壮焉。”城西祖庙之雄壮在于建筑风格,而非面积大、门面阔。覆按清末民初广州地图可知,“新基”是一个片区地名,包括“新基正中约”“新基西街”等,这一带的街区,都非常狭长。狭长的原因,是土地由逐渐冲积而成,后来用人工围海造田的方法,形成“新基”,其狭长形状正好记录了这个向珠江延伸的过程。
嘉约翰医生注意到,庙前广场就是戏台所在,每当有演出时,总是挤得水泄不通。很长时间内,北帝庙戏台是广州主要的对市民开放的固定戏台。台上上演着悲喜剧,台下也同样上演悲喜剧。1880年3月,尧天乐戏班在祖庙演出,观众个个都神怡目注,忽听女棚中人声鼎沸,不久一台女轿来到门前,一老媪扶一少妇登轿飞奔而去,原来是一个孕妇,已届分娩之期,却忍不住跑来看戏,突然感觉腹痛,才赶忙离开。(1880年4月5日《循环日报》)1883年3月,上演高陞戏班的《蒋世隆抢伞招亲》,是日风雨交作,台下看戏者多打纸伞,却有几个人冒雨看戏,嫌前面雨伞挡住视线,抢伞扔出,击中别人头部,现场大乱,还有观众故意将雨伞扔上舞台,以为笑乐,演员大怒,几乎酿成事端。(1883年3月19日《循环日报》)
清末时期,城西祖庙的游神活动热闹非凡,全城瞩目。每年三月初三为北帝诞,从初三到初六,人们抬出神像在城厢内外各处巡游,“住眷人等,乔扮幼女小孩,斗丽争妍,真觉马如游龙,人若天仙”,“更有扎作凤辇龙楼、彩船锦缆,以耀耳目之观。”(1881年4月7日《循环日报》)此种“嘉年华会”并非国外专利,国内早已有之。诞会活动十分适应群众心理,盖一年到头,经商做工者疲于奔命,足不出户的女性则闲居无聊,此种万众参与的活动,既愉悦耳目,又宣泄郁闷。
蛇餐为粤菜特色之一,最著名的“蛇王满”起源于城西祖庙。清末,永济堂“蛇王满”刊登广告,声明其“正铺”开创于光绪五年(1879年),地址在“北帝庙前新基正中约”。创立初期,“蛇王满”主要是开发蛇的药用,制造“三蛇祛风湿酒”“蛇胆陈皮末”等中成药品。及后,“蛇王满”在银号集中的桨栏街开设蛇餐馆,声誉鹊起,他人也纷纷模仿。
清末“蛇王满”广告
新基正中约招贴“街内蛇王满”
七十二行总部“西共堂”
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潮风起云涌,维新人士提出各项改革主张,其中之一是振兴商务。1897年,康有为门生徐勤在澳门《知新报》撰文《拟粤东商务公司所宜行各事》,提出“开商会”的主张:“泰西各国莫不有会,而获效之速以商会为最。葡、荷之抚有南洋,美国之富甲诸国,英国之地遍五洲,皆由斯道也。吾粤诸商所在有会,凡诸会者不过作岁时伏腊之事,宾客酬剧之所而已。西共堂,七十二行之总会也,而徒藉为要挟长官之具。”
七十二行是广州工商界的统称。传统上,每一行当皆有“行会”,如银行(银号行业)、玉器行、珍珠行、土丝行等等。清代,广州科场供应(县试、府试、乡试所需的各种物料以及考官士子等人伙食)由七十二行负责提供。咸丰兵事迫使地方政府在正税之外,向商业流通环节征收“厘金”。1899年,军机大臣刚毅受命南下筹饷,提出“商包厘金”方案,即由包商向官府缴交承包的厘金,而后由包商再向各行商人征收,促成“七十二行”成为固定的行会联合体,北帝庙内的“西共堂”就成了七十二行的“总会”所在。在清末新政时期“总商会”设立以前,广州工商界已经形成全行业的行会联合体,这种情况与其它商业中心城市有所不同。七十二行的团结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能与地方政府讨价还价,甚至迫使两广总督收回决定,这种行动被徐勤称为“要挟长官”。从这个背景看,陈廉伯组织商团军,一度与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形成抗衡之势,是有一定的实力作基础。
周俊荣所藏的一张老照片,让我们得以见“西共堂”的真面目。照片拍摄到几个军装人物,斜挎绶带“粤商团军”,面露笑容,左侧一人手抓驳壳枪,站在一座传统建筑的门口,门顶匾额,写着“西共”二字。这应该就是七十二行总部“西共堂”。民国初年,广州受滇、桂军阀统治,治安不靖,广东商团军是商人团体为维护地方而设,到1924年,商团首领陈廉伯因购买军械问题,与孙中山发生激烈冲突,演变为商团事件。西共堂属于商人团体共有,陈廉伯商团军驻扎于此,属于自然之事,只是这时商团总部已迁到丰宁路(今人民中路)。
西共堂与粤商团军
西共堂属于北帝庙建筑群的一部分,为七十二行议事之所,同时也是这一带“新基七约”(七条街巷)的处理公共事务的地方。1897年,清廷允许由海关开办邮政,广州商人对邮政新章程有不少反对意见,担心邮寄费用上涨、私人携带信件遭到检查,“齐集城西祖庙西共堂”商议。(1897年2月11日《香港华字日报》)1896年,新基七约团防勇目许某抢夺财物、诬良为盗,坊众把他扭送到西共堂拘禁。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煊批准部分广东商人贩运大米出洋,限额5000万石,但代表七十二行的善堂绅董,认为此举势必引起广东粮价上涨,影响小民生活,向总督提出反对意见,岑春煊表面应承,仍有放水给个别商人的意思。各商民齐集西共堂协商对策,决议再次联名上禀,禁止大米出洋,“以维民食”。(1896年11月11日、1904年2月4日《申报》)
七十二行议事并不是一直固定在西共堂。有时,他们也使用拱日门孖庙(“孖庙”意谓双庙,拱日门在今和平中路)开会。1871-1892年,主要由行商创办的爱育善堂、广仁善堂、广济医院相继成立,行商会议视乎情况需要,也选择在各善堂举行。1905年,广东总商会成立,随后买下晏公街杭嘉湖会馆,商界议事中心又迁到晏公街。从“西共堂”照片“粤商团军”绶带作推断,城西祖庙及西共堂很可能是在镇压商团叛乱时被毁,此后在报章上已见不到相关报道。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西堤,这一带建筑尽毁,1951年在废墟上建成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会场,后相继改为岭南文物宫、文化公园。
商团领袖陈廉伯
明清时代,商人行会、神庙与戏曲是城乡生活的不同侧面。当代,人们把商人归属经济领域,神庙划入宗教领域,戏曲分到艺术领域,七宝楼台,拆开不成片段。改革开放以来,商人、粤剧重新出发,部分神庙也得到“恢复”,但此神庙已非彼神庙,此粤剧也已非彼粤剧,内行者对此应该别有会心。
周俊荣藏另一张北帝庙
在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一些学者喜欢借用西方“公共空间”理论。有学者甚至认为,南方城市公共空间“以茶馆为中心”。然而,对部分地域的归纳是否可以普遍化则为难言之事。广州茶楼业从晚清以来十分发达,市民普遍养成上茶楼“一盅两件”的习惯,但广州茶楼纯粹是私人交际、饮食休闲场所,很少见到在茶楼进行公共事务的商议。在善堂、商会兴起以前,地方公共事务多采取“集庙议事”的形式,如果一定要使用“公共空间”概念,在近代慈善机构、商会兴起之前,庙宇才是珠江三角洲城乡的“公共空间”。
(本文原题为《晚清城市“公共空间”之广州城西祖庙》,现题为编者所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