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读书分享会:尊重动物

作为“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代表作之一,《最后一头战象》讲述了战争背景下生活在云南国境线上的傣族少年波农丁与小象嘎羧一同成长的传奇故事,并由此引发关于生命、关于人类与动物之间特殊关系的思考。这篇小说曾

作为“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代表作之一,《最后一头战象》讲述了战争背景下生活在云南国境线上的傣族少年波农丁与小象嘎羧一同成长的传奇故事,并由此引发关于生命、关于人类与动物之间特殊关系的思考。这篇小说曾入选我国的语文教材,深受小同学们的喜爱。2018年上海木偶剧团经过5年的策划,将《最后一头战象》搬上了舞台。这部代表上海乃至中国制偶舞台技术新高度的作品,还成为了今年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典礼上的主题演出,获得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


沈石溪 本文现场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4月20日,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剧组特别邀请了沈石溪于静安钟书阁开展读书分享会,与广大书迷畅聊四十余年动物小说写作的经验与感悟。伴随着《最后一头战象》剧本的朗读,现场读者仿佛被带领进入了那片神秘的西双版纳雨林,眼前依稀出现了打洛寨村民与大象噶羧依依惜别的景象……


《最后一头战象》书影,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沈石溪在读书会现场分享了《最后一头战象》创作的幕后故事。沈石溪表示,大象是西双版纳最独特也最具灵性的动物。在他年轻时于云南插队的经历中,曾经亲手喂养了一头大象。这头通人性的大象爱喝酒,于是饲养员每天都会给大象两毛钱纸币,让它自己去小商店“打酒喝”。某天沈石溪“坏心眼”地画了一张假币,想测试大象是否能分辨两毛钱的真伪?没想到大象用鼻子卷走“钱”后很快就察觉出不对,狠狠地对沈石溪打了一个大喷嚏!


活动现场

回忆往事,沈石溪和现场观众一起哈哈大笑,“我之所以热衷于写具有野性和野趣的动物,就是想告诉那些很少有机会接触动物的读者朋友,除了我们人类外,地球上还有许多生命是有感情有灵性的。” 提到为什么自己四十余年钟情于动物小说写作,尤其写的最多的就是“狼”与“大象”,沈石溪认为这可以教会读者们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尊重动物,就是尊重另一类生命形式。在他看来,自己的动物小说和国外动物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外的动物小说更注重刻画动物本身在野生状态下的客观行为,而他笔下的动物都能找到与人类息息相通的感情。它们的温情、冷漠、自私、勇敢、责任、担当,对于初入社会的孩子们,都是精神触角在现实中的一次真实感知。

当天来到现场的,除了沈石溪的书迷,还有不少中小学校的、对于写作存在困扰的孩子与他们的师长。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如何“挤”不出作文,最终在机缘巧合之下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人生经历,沈石溪向大家强调了“赞美教育”的重要性,令现场的家长与教育工作者获益匪浅。

活动现场不仅播放了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的片段,剧中活泼可爱的小象也来到了现场与观众互动。在上海木偶剧团操偶师的熟练操作下,活泼灵动的木偶小象用象鼻、四肢等各个身体部位同小朋友们触碰,行动间的憨态可掬萌翻全场。对于自己的短篇小说被搬上舞台,沈石溪感到十分惊喜与震撼,并对其中的再创作表示了高度认可:“这么大的木偶能在舞台上还原大象的神态、动作与灵性,是非常了不起的。”


《最后一头战象》剧照

来到分享会现场的是一头由女演员演绎的小象,而在舞台上的战象是几乎完全按照亚洲象等比例设计、高达3.2米、由三名偶师操纵的巨型象偶。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介绍,木偶剧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过去上海木偶剧团一直延续采用海派木偶,而《最后一头战象》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次探索、自主研发巨型偶。

上海木偶剧团与沈石溪缘分一向深厚。在2013年第十五届塞尔维亚 “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上,上海木偶剧团正是凭借皮影戏《斑羚飞渡》拿下金奖—— “最佳创意奖”,这也是上海木偶剧团在国际大赛上创意创新方面取得的最高奖项。“这次通过合作《最后一头战象》,我们也思考了如何在传承海派木偶技艺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融合当下时代流行的艺术形式,打开木偶艺术创新发展的大门。”何筱琼信心十足地说。

据悉,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上海木偶剧团联合制作出品的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将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参演项目于5月15日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两场,再次为上海观众带来震人心魄的战争传奇。剧中高达3.8米的5.0版战象,也将继续刷新观众对海派木偶的惊喜。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