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南诏石刻绘画讲述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浙博今展“风花雪月”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怎样神奇地构造出苍山洱海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赵灵儿的南诏国;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龙八部》里段誉、一灯大师的大理国是怎样进行政权更迭的;如今聚居在那里的白族人民有着怎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是怎样神奇地构造出苍山洱海的;电视剧《仙剑奇侠传》中赵灵儿的南诏国;根据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龙八部》里段誉、一灯大师的大理国是怎样进行政权更迭的;如今聚居在那里的白族人民有着怎样的生活意趣?

澎湃新闻从浙江省博物馆获悉,4月26日,浙江省博物馆推出聚焦大理白族历史文化的特展“ 风花雪月——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用文物串起大理白族的历史变迁与当下白族人的喜乐人生。

苍洱风光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风与雪———大理白族的历史变迁

1、古老先民

白族是一个亲仁善邻的开放民族,其形成是一个异源同流的过程。白族是以生长于洱海地区到商代就进入青铜文化时期的“洱滨人”为主体,不断同化或融合了西迁的僰人、蜀(叟)人、楚人、秦人——汉人以及周围的一些民族,同时吸收了大量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一个开放性的民族共同体。


祥云大波那铜棺

2、南诏大理

南诏和大理国是唐宋时期在西南边疆先后更迭的以白蛮(今白族先民)为主的地方政权,雄踞西南500年。南诏大理主动认同中华文化,始终奉唐宋正朔,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西南边疆的开发,推动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


大厘城,现喜洲镇 唐宋(南诏大理国)城濒洱海,夏季天气清凉 南诏王常在此避暑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唐朝初年,大理地区出现蒙嶲诏、邓赕诏、浪穹诏、施浪诏、越析诏、蒙舍诏六个部落,史称“六诏”。蒙舍诏因地处南部,又称南诏。738年,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它五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

937年,段思平联合滇东“三十七部蛮”,建立大理国,定都阳苴咩城。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后,着手内政改革,更易制度,废除苛令,减免徭役赋税,发展生产,社会稳定,经济逐步发展。


段氏与三十七部会盟碑拓片 宋代(大理国)

南诏大理国时期,农业、畜牧业发达,呈现“居民辏集,禾麻蔽野”的繁荣景象。此外,盐业、矿冶业也比较发达,以盐为货币的方式在云南一直保留到近代,是中国货币史的一个特色。


南诏图传里关于农耕的画面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南诏国中期,佛教传入大理地区。大理国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形成“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举国信佛的局面。大理国的22代皇帝中就有10位出家为僧,大理被誉为“佛国”、“妙香国”。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云南省博物馆藏

留存至今的佛塔、石窟、石刻、绘画、写经等众多南诏大理国佛教文化历史遗存,堪称中国佛教艺术中的精品。


石雕释迦佛坐像 南诏国

3、民族融合

元明清时期的大理,是民族大融合、白族共同体真正形成的时期。元明清三代的经营,大理纳入中央集权制国家体系的进程完成,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大理社会的进步。从此,白族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与中原同步,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商贸繁荣,教育兴起,大理被誉为“文献名邦”。


洪武年间新建的大理古城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4、虔诚信仰


阿嵯耶观音立像 云南省博物馆藏

白族传统社会里,人们信奉儒、释、道、本主与民间传统信仰多元合一的宗教信仰。释儒道“三教同源”“万法同宗”,三教相融合,是白族宗教信仰的一大特点,而本主为白族全民信奉。


鸡足山佛教建筑群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5、明清贤达

大理地区以农耕为主,白族尊崇儒学,素有耕读传家的家学传统。白族子弟从小受儒学之风影响,格外重视读书识字,即“从来事业相传,皆由诵读为最”。因此白族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文献名邦,如杨黼、担当等。

花与月———蝴蝶泉边的喜乐人生

1、青瓦白墙

白族传统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走马转角楼四种类型。

三坊一照壁”的建筑布局特点为:正房一坊、厢房两坊和照壁一面围成封闭式院落。正房和厢房的开间进深相等,正房和厢房交角处多建有一间或两间两层耳房,房前小院称为漏角天井。


三坊一照壁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四合五天井 ”这类建筑布局则一般不建照壁。“六合同春”是将“三坊一照壁”与“四合五天井”两种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组合联结后,在两个院子的转角处开二门使得两院之间可互通并共用一个大门通道。“走马转角楼”是院内四坊房子的楼上楼下有走廊相互联通起来的民居建筑形式。

2、衣袂翩翩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自电影《五朵金花》家喻户晓后,金花与阿鹏成为白族男女的称谓。白族姑娘服饰多样,她们自小从母亲习得一手精湛的刺绣手艺,为自己和家人缝制出美丽的衣裳。

3、佳宴应景

白族人的饮食非常讲究,他们喜欢采集各类中草药做成药膳食用,并习惯在菜肴中加入不同种类的配料。白族喜事宴客中的“八大碗”是白族“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


大理白族土八碗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4、曲乐悠扬

白族爱唱歌,白族俗语“三斋不抵一曲”。白族青年男女的恋爱以歌为媒。他们常常以日常劳动、赶集、节日活动及赶庙会为契机,相约林泉,利用山歌试探感情,表达痴情男女的爱慕之意。


白剧《柏洁夫人》 云南省博物馆供图

5、技艺精湛

生活在云南的白族,能工巧匠辈出,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

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大理地区就有染织之法。唐贞元十六年,南诏舞队到长安献艺,所着舞衣“裙襦鸟兽草木,文以八彩杂华”即为扎染而成。从唐代《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和宋代《张胜温画卷》中人物的衣着服饰来看,早在一千多年前,白族先民便掌握了这项技艺。经过唐宋元明各时期的发展,扎染成为颇具白族风情的印染技艺。 

展览名称:风花雪月———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

展览时间:4月26日——7月28日

展览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