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遗产日”看上海:“非遗在社区”培养出了一批非遗粉丝

6月8日上午,京、昆、沪、越、淮五大剧种非遗传承人和戏曲爱好者们在上海大世界的主舞台,以戏曲快闪《申城雅韵》拉开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系列活动的序幕。传承人帮带,培养大量传统戏曲“粉丝

6月8日上午,京、昆、沪、越、淮五大剧种非遗传承人和戏曲爱好者们在上海大世界的主舞台,以戏曲快闪《申城雅韵》拉开了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系列活动的序幕。

传承人帮带,培养大量传统戏曲“粉丝”

从沪剧《罗汉钱-燕燕做媒》、淮剧《卖油郎》、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到京剧《三家店》,几段戏曲快闪中,不但有专业传承人的身影,也有戏曲爱好者有模有样的表演。


戏曲快闪《申城雅韵》拉开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系列活动的序幕。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昆曲”国家级传承人谷好好以及上海昆剧团京昆“follow me” 跟我学的学员、“越剧”国家级传承人钱惠丽以及自费从全国各地来到现场的越剧戏迷、“沪剧”国家级传承人马莉莉以及古北丽人百姓旗袍队的成员、“淮剧”国家级传承人梁伟平及其弟梁仲平以及普陀宜川街道戏迷、“京剧”青年演员蓝天以及上海京剧院京昆“follow me”跟我学蓝天余派班……

主会场热闹的场面,与近年来“非遗在社区”的推广密不可分。传承人走进社区,手把手地带领爱好者了解戏曲、学习戏曲,培养了一大批传统戏曲的“粉丝”。

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京昆Follow me跟我学” 项目自2007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12年,在今年的戏曲快闪中,蓝天带着余派班的学员唱了一曲京剧《三家店》。

“市民通过专业老师的讲解,学习戏曲知识、感受戏曲魅力,再去欣赏戏曲的时候,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蓝天近些年越来越感受到上海对非遗戏曲的学习的高涨热情,“京昆Follow me跟我学” 项目每年的名额都要靠抢,“非遗正在走进社区、学校,我们不仅‘粉墨登场’还有讲座,扩大辐射力。观众喜欢,我们演员也会更卖力地表演。”

创新转化,让传统手工艺适应现代审美

今年“遗产日”非遗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中国实践”。在大世界3楼举办的“见人见物见生活”——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展,通过“非遗研培扶贫”、“传统工艺振兴”、“非遗文旅融合”3个版块,集中展示近年来上海非遗保护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非遗”要走进现代生活,不仅要有传承,也要符合当下的审美和需求。此次参加展示的非遗展品有一大批是非遗创新转化的成果。海派紫砂艺术茶壶、缩小版民族乐器、海派绒绣手包、手鞠香囊……一批创新转化的文创产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闵行区香囊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杏芝制作的香囊

此次遗产日恰逢端午小长假,佩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闵行区香囊制作技艺传承人陈杏芝的展台颇受欢迎。一只小小的端午香囊,年近70岁的陈杏芝已经缝了超过半个世纪。小时候每逢端午,奶奶就手把手地教她做香囊。留在记忆里的手艺在陈杏芝退休之后被彻底“激活”,她开始全身心投入这项“非遗”技艺,把香囊做成了产业,和药房合作开发出含多种中药材的“衣香粉”香囊,年销售几十万只。17年来,她开发了200多个品种的香囊,占据了上海药房售卖香囊的七成份额,“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喜欢,受众范围非常广。”


根据石雕壶“田园清趣”制作的紫砂文创壶

一把结合了树叶和蜗牛造型的紫砂壶,则是根据上海石雕非遗传承人刘恩同的石雕作品制作的文创产品。“做成文创也不是我们想,而是市场把我们推到了这一步。”上海石雕艺术有浓厚的海派风韵和生活趣味,但制作耗时耗力,助理刘乐琳介绍,有机构建议他们通过众筹平台开发文创,于是有了用紫砂材料复刻石雕壶的最初想法,“紫砂更实用更轻便,石雕壶的纹样是传统紫砂壶里没有的,对紫砂也是创新。”

据悉,“遗产日”期间,“非遗在社区”大展示活动在上海全市范围内举行,全市各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各区、街镇、居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以及学校、商圈、园区等公共空间,都将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展览、展示、展演、互动、体验、讲座、培训等活动,活动总量预计将达到1000场次。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