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历史

明代瓷器史上不书年款的“空白期”何以并非空白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汇集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器物,全面揭开长期笼罩在“空白期”瓷器上的神秘面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汇集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器物,全面揭开长期笼罩在“空白期”瓷器上的神秘面纱。

一、“空白期”并非空白

这是明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年仅38岁的宣宗殁于乾清宫,其子朱祁镇年仅9岁继位,是为正统朝(1436-1449年)。幼帝英宗登上大宝,幸赖张太皇太后抚帝听政,又有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正统有国十四年,前七年,一遵仁、宣之政,号称治平之世。而后七年则因张太皇太后病逝,三杨也先后离去,英宗虽日益长大,却倚赖太监王振如父师,朝中大权落入王振之手,形成明代历史上第一次宦官专权局面,“土木之灾”英宗成了蒙古人的俘虏。国难间皇位由英宗之弟朱祁钰继承,是为景泰朝(1450-1457年)。而“夺门之变”,英宗又从其弟手中夺回皇位宝座,改年号为天顺(1457-1464年)。明代这二帝三朝的28年时间里,可谓多事之秋。

我国古陶瓷学界普遍认为明代这三朝瓷器陷于衰退期,而三朝官窑瓷器,由于不书年款,其面貌模糊不清,陶瓷史上称其为“空白期”或“黑暗期”。如果考察有关记载三朝窑事的相关文献,可获得以下信息:

1、《明史》载,英宗于宣德十年正月登基便下达了减免征役,造作的诏令。《明英宗实录》载:“正统元年九月乙卯,江西浮梁民陆子顺进瓷器五万余件,上令送光禄寺充用,赐焯偿其直”。这揭示了,正统初年官窑曾一度停烧,而民窑可能承担了官窑向朝廷贡瓷的任务。

2、正统三年禁民窑“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处死,全家谪戍口处”(《明英宗实录》)。正统六年北京重建三大殿(谨身、华盖、奉天)工程完成“命造九龙九凤膳案诸器,既又造青龙白地花缸”(《明史·食货志》),又,“行在光禄寺奏……其金龙金凤白瓷罐等件,令江西饶州府造”(《明英宗实录》),由此可见,正统初,民窑生产相当活跃,而官窑于正统六年之后似也全面恢复了生产。

3、《明英宗实录》载,正统十二年“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这反映了当时民窑盛产彩瓷的情况。

4、明郭子章《豫章大事记》载:“景泰五年,减饶州岁造瓷器三之一”可见,景泰一朝虽短暂,但也有官窑生产,只是量比前代锐减。

5、天顺元年“仍委中官烧造”(《浮梁县志》),天顺三年,“光禄寺奏请于江西饶州府烧造瓷器共十三万三千有余,工部以饶州民艰难,奏减八万,从之”(《江西大志·陶书》),又,天顺八年正月“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瓷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去官员即便回家”(《明史》卷八十二)。由此可见,天顺官窑似一直未辍烧。

如果我们结合上述文献,综合考察近年景德镇地区出土“空白期”遗物与传世品可知,所谓“空白期”,并非完全空白,其时的官窑烧造有一定规模,产品也有较高的水平。


图1,珠山明御厂西墙发现正统官窑遗存

二、关于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正统官窑瓷器

(一)、1988年11月珠山明御厂西墙一带发现一正统官窑遗存,(图1)出土瓷器有:青花云龙纹大缸,腹径达88厘米,器型硕大,似为明朝最大的一件瓷器(图2-1)。青花海兽仙山海潮纹器座(图2-2、2-3),内外两面彩,器足底亦饰有青花卷草纹,十分罕见。青花双耳球花纹瓶(图3),其颈部之小双耳,似为“空白期”富有特色且流行的样式,如景德镇陶瓷馆藏景泰四年墓出土民窑青花折枝牡丹纹双耳瓶,具有与该器相似的特征(图4)。青花缠枝宝相花纹葫芦瓶,青花海水纹靶盏与碗盘(图5-1、5-2、5-3、5-4、5-5、5-6),青花八宝纹碗,青花海浪海怪纹缸(图6),青花莲池纹盘(图7),青花海水白龙纹碗和青花刻白龙纹盘(图8-1、8-2、8-3、8-4、8-5、8-6、8-7),青花龙纹填红直壁碗(图9-1、9-2),青花斗彩莲池鸳鸯纹碗等(图10-1、10-2)。


图2-1、正统青花云龙纹大缸

图2-2、正统青花海马四铺首器座

图2-3、青花海马四铺首器座底部

图3、正统青花缠枝四棱双耳瓶

图4、景德镇陶瓷馆藏景泰四年墓出土青花折枝牡丹纹双耳瓶

图5-1、青花海水纹侈口小盘

图5-2、青花海水纹侈口小盘底

图5-3、青花海涛纹侈口碗

图5-4、青花海涛纹侈口碗底

图5-5、青花海涛纹侈口碗心

图5-6、正统青花海水纹靶盏

图6、正统青花海浪海怪纹大缸

图7、正统青花莲池纹盘

图8-1、青花海涛白龙侈口盘

图8-2、青花海涛白龙侈口盘底

图8-3、青花云纹刻白龙纹侈口盘

图8-4、青花云纹刻白龙纹侈口盘底

图8-5、青花云纹刻龙纹大碗

图8-6、青花云纹刻龙纹大碗心

图8-7、青花云纹刻龙纹大碗底

图9-1、青花九龙纹直壁碗

图9-2、青花九龙纹直壁碗

图10-1、正统青花斗彩鸳鸯莲池纹侈口碗

图10-2、青花斗彩鸳鸯莲池纹侈口碗心

以上出土瓷器的主要特征:1、其青花色调与宣德青花相似,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测试,宣德青花所用的青花色料都含有较低的Fe2O3和较高的MnO应是国产料,故色调呈现深沉浓丽的特色;2、器型方面:同类的器型(如靶盏、碗、盘)和宣德的相似,而龙纹大缸、海怪缸、器座、双耳瓶则既不见早于它的宣德,也不见晚于它的成化官窑,属该期特有的器型,其中青花龙纹大缸可与上述《明史》关于太监王振令景德镇为三大殿(奉天、谨身、华盖)烧造青龙白地花缸的记载相印证,说明其烧造年代在正统六年左右;3、纹饰方面:龙纹、缠枝花卉、边饰纹样与宣德相近,其汹涌海潮、海兽、云气、福海仙山和球花纹等为正统独特纹样。而八宝纹中之“鱼”纹,画成“单鱼”(图11),其八宝排列顺序是:轮、螺、伞、盖、罐、花、鱼、肠,与宣德和成化八宝排序“轮、螺、伞、盖、花、鱼、罐、肠”稍有不同,且鱼为双鱼纹(图12)。斗彩莲池鸳鸯纹中的小鸟般鸳鸯和花大而叶小的莲荷纹样均富正统特色,成化官窑有仿正统斗彩莲池鸳鸯纹作品(图13),而这类制品源自于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图14)。


图11、正统八宝纹“单鱼”纹

图12、成化仿正统斗彩鸳鸯莲池纹盘

图13、成化仿正统斗彩鸳鸯莲池纹盘

图14、宣德斗瓷鸳鸯莲池纹盘

此次出土的正统官窑遗物,以青花龙纹大缸为代表,该器无款,但胎釉、纹样与宣德官窑遗物非常相似,尤其是大缸上所绘竖发龙纹、莲瓣纹,既有宣德意味,又有正统特点,似可定为正统早期官窑器,可作为正统官窑瓷器重要参照器。大量的海水纹装饰也是此次出土正统官窑瓷器的一大特色,可视之为正统官窑瓷器典型纹样。(图15)


图15、正统青花海水龙纹大盘

(二)、1995年珠山明御厂西侧东司岭基建,在一有宣德纪年瓷片地层的上层,出土几块青花八仙人物大罐瓷片,这类无款青花瓷片的胎、釉和青花料与宣德器相近,但纹饰至为特殊:其人物周围有弥漫的云气,与1983年珠山中路出土的“空白期”青花瓷片上的缭绕云气和宽服大袖人物纹风格相近,(图16)与湖田窑出土的民窑空白期青花人物云气纹也极为相似,(图17)该大罐当属正统官窑器无疑。上述特殊纹样,日本陶瓷界习称为“云堂手”,可视为正统之纹饰特征。


图16、珠山中路出土“空白期”青花人物纹残片

(三)、2014年,为了配合龙珠阁北麓保护房改扩建工程,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对保护房改扩建区域进行了抢救性清理,面积约500平方米,出土遗物有宣德、空白期、成化、弘治、正德、同治、光绪等各时期的官窑瓷片,其中以空白期的瓷片为主。该窑业遗存堆积丰富,层位清晰,以空白期窑业堆积最为丰厚和重要。

图17、青花人物碗残片

图18、青花花卉纹瓷枕

经室内整理,其空白期瓷器品种有青花、青花矾红彩、斗彩、红绿彩、青釉、白釉瓷等;器型主要以碗、盘、靶盏为主,以及罐、大花盆、梅瓶、长颈瓶、花觚、绣墩、瓷枕、(图18)山子等,其中的大花盆、绣墩、各式长颈瓶、匜、(图19)山子(图20)等为罕见之物,不见有传世品。有的出土瓷器纹饰非常特殊:如青花、红绿彩绣墩镂空花纹;青花绣墩面上狮子绣球纹、松竹梅纹、方胜等三种不同纹饰;(图21-1、21-2、21-3)青花大花盆上饰多种海怪瑞兽;青花大盘盘心所绘海浪松竹梅纹、(图22)莲花山石等;还有团花(球形花卉)、海水纹、海浪山石纹等,在瓶、碗、盘、靶盏上均有装饰。


图20、青花山子

图21-1、青花双狮绣球纹绣墩

图21-2,青花方胜纹绣墩

图21-3,青花松竹梅纹纹绣墩

图22-1青花海水寿山松竹梅纹大盘

图22-2,青花海水寿山松竹梅纹盘

此次发掘清理由于是配合施工,发掘条件有限,故在龙珠阁北麓布一探沟进行清理,因该区域地层堆积较厚,窑业遗物堆积疏松,清理至深约5米处便无法向下发掘。现以发掘的探沟南壁地层情况介绍如下:

第①层:表土层,后约10-30厘米,内含水泥、砖块、碎瓦片和少量草木灰等,并出土有民国名人(蒋介石)像章,土色为黄灰色,土质较疏松,该层为近现代层。

第②层:厚约15-25厘米,土色为灰黄色,土质疏松,内含大量青砖、红砖、厚板瓦,以及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瓷片,瓷片以民国时期为主,该层该为清晚期到民国层。

第③层为一大层,共分四个亚层:

第③a层:厚约0-28厘米,距地表深40-75厘米,黄白色土,土质疏松,内含大量白色小石子颗粒及较大的岩石类颗粒,还有大量的青瓦片,土质疏松,出土有晚清瓷片。该层应为清晚期地层。

第③b层:厚约10-75厘米,距地表深40-155厘米,黄褐色土,土质疏松,内含少量的碎瓦片。该层应为清中晚期地层。

第③c层:厚约0-40厘米,距地表深50-140厘米,为灰黑色土,与第二层较为相似,内含大量的草木灰、青瓦片、白色小颗粒。该层应为清中期地层。

第③d层:厚约0-50厘米,距地表深55-140厘米,为灰白色土,土质较为致密,内含大量白色岩石颗粒及个别砖块、瓦片。该层应为清早期地层。

第④层:厚约10-140厘米,距地表深110-280厘米,为棕褐色土,较厚土质较为致密,内含少量瓦片,匣钵、碎瓷片等。该层应为明末期清初地层。

第⑤层:厚约40-95厘米,距地表深135-350厘米,为红烧土,土质疏松,内含大量的烧土颗粒及窑砖(带窑汗),匣钵片、板瓦、垫饼等。该层应为明代弘治、正德地层。

第⑥层:厚约0-50厘米,距地表深约180-270厘米,黄白色土,土质较为致密,内含大量白色大块颗粒及少量红烧土,较为纯净,基本不见瓷片和匣钵等遗物,有淤积痕迹。该层应为明代成化地层。

第⑦层:厚约60-90厘米,距地表深约210-420厘米,为红褐色土,土质较为疏松,内含大块匣钵,空心砖、砖块、垫饼等。出土多带有成化款的瓷片,及部分无款瓷片,该层为明代成化地层。

第⑧层:距地表约285-420厘米,红烧土块夹杂红烧土颗粒,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瓷片、窑具等,出土的瓷器均无款,除青花瓷外,还有仿龙泉釉,红绿彩等,该层为明代空白期地层。

从第⑦层出土的瓷片来看,主要以带成化款瓷器为主,少量与成化款器物略有不同的无款瓷器,这部分无款瓷器有可能是略早于成化时期的空白期瓷器。第⑧层出土遗物较为单纯,瓷器均无款,但种类丰富,出土器物有的与宣德相似,但与宣德和成化相比却又有差异,且均无款,根据地层和类型学分析,可知第⑧层出土瓷器应为明正统至天顺时期遗物。(图23-1、23-2、23-3)


图23-1,珠山北麓空白期地层堆积情况

图23-2,珠山北麓空白期地层堆积情况

图23-3,珠山北麓空白期地层堆积情况

由于该地层出土“空白期”遗物特征明显,根据类型学比较,其遗物似可分为二期:第一期与宣德相近;第二期则与成化相近。第一期遗物主要特征:以青花龙纹大缸为代表,有成化海怪瑞兽纹大花盆,青花觚、枕、绣墩,海水纹碗、盘、靶盏等,其中花觚等器物与宣德同类器物十分相似,此类产品胎釉、青花料也接近宣德官窑。


图24,青花饰九种海怪纹碗

根据整理发现,第一期遗物中,以海怪瑞兽纹装饰最常见,其装饰纹饰较为特殊,这种海怪瑞兽纹在同一器物上装饰最多的有9种,(图24)如应龙、天马、海马、文鳐鱼、海象等,这9种青花海怪纹饰与宣德官窑瓷器的同类纹饰十分相似。从装饰纹样在器物上的流行程度和形式来看,这类青花纹饰似有其特殊寓意,那么,我们先期考察以下几种特殊纹样的内涵。


图25,青花应龙纹盘

1、应龙纹,双角,五爪,双翅,该类纹饰在此次出土器物中装饰最常见。(图25)据《山海经·卷十四·大荒东经》谓;“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由此可知应龙在旱天气,可以求得大雨。


图26,青花天马纹

2、天马纹,形似犬而黑头,有双翅,宣德与空白期瓷器上都有装饰。(图26)据《山海经·卷三·北三经》谓:“又东北二百里,曰马成之山,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其鸣自纠”这种天马到了明代则成为瑞兽象征了。明·王圻《三才图绘·鸟兽卷·三十四》天马图上说明文字谓:“天马,马成山兽,状如白犬,黑头,见人则飞,不由翅翼,名曰天马,其鸣自呼,见则丰穰”(图27)天马一出现,则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图27,山海经中的天马纹

图28,青花文鳐鱼纹

3、文鳐鱼,形状似鲤鱼,鱼身而鸟翼。(图28)《山海经·卷二·西山经》谓:“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里,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其音如鸾鸡,其味酸甘,食之已狂,见则天下大穰”(图29)文鳐鱼一出现,则天下就会五谷丰登。


图29,山海经中的文鳐鱼纹

这类海怪瑞兽纹似明显受宣德影响,宣德青花碗、盘、靶盏多见海水怪兽纹装饰,(图30)如宣德青花蟋蟀罐上的天马纹便与出土器物上的天马纹相似,可见,此次出土的装饰有青花海怪瑞兽纹的瓷器,很可能是受宣德影响,继宣德之后——即正统早期的制品。


图30,明御窑厂遗址出土宣德青花海水怪兽纹大盘

这种海怪瑞兽纹在正统官窑瓷器中大量流行,很可能与明代正统时期的社会政治以及灾异有关。正统时期“人祸”和自然灾害连绵,蒙古瓦刺人不断扰边,英宗最终被虏。而自然灾害也一直不断,据《明史·志第四·五行一》载:“正统元年闰六月,顺天、真定、保定、济南、开封、彰德六府俱大水。二年,凤阳、淮安、扬州诸府,徐、和、滁诸州,河南开封,四五月河、淮泛涨,漂居民禾稼。九月,河决阳武、原武、荥泽。湖广沿江六县大水决江堤。三年,阳武河决,武陟沁决,广平、顺德漳决,通州白河溢。四年五月,京师大水,坏官舍民居三千三百九十区。顺天、真定、保定三府州县及开封、卫辉、漳德俱大水。七月,泸沱、沁、漳三水俱决,坏饶阳、献县、卫辉、漳德堤岸。八月,白沟、浑河二水溢,决保定安州堤。苏、常、镇三府及江宁五县俱水,溺死男妇甚众。九月,泸沱复决深州,淹百余里。五年五月至七月,江西江溢,河南河。八月,决潮萧山海塘。六年五月,泗州水溢丈余,漂庐舍。七月,白河决武清、漷县堤二十二处。八月,宁夏久雨,水泛,坏屯堡墩台甚众。八年六月,浑河决固安。八月,台州、松门、海门海潮泛溢,坏城郭、官亭、民舍、军器。九年七月,扬子江沙州潮水溢涨,高丈五六尺,溺男女千余人。闰七月,北畿七府及应天、济南、岳州嘉兴、湖州、台州俱大水。河南山水灌卫河,没卫辉、开封、怀庆、漳德民舍,坏卫所城。十年三月,洪洞汾水堤决,移置普润驿以远其害。夏,福建大水,坏延平府卫城,没三县田禾民舍,人畜漂流无算。河南州县多大雨。七月,延安卫大雨,坏护城河大堤。九月,广东卫所多大水。十月,河决山东金龙口阳?堤。十一年六月,浑河溢固安。两畿、浙江、河南俱连月大雨水。是岁,太原、兖州、武昌亦俱大水。十二年春,赣州、临江大水。五月,吉安江涨淹田。十三年六月,大名河决,淹三百余里,坏庐舍二万区,死者千余人。河南、济南、青、兖州、东昌亦俱河决。七月,宁夏大水。河决汉、唐二垻。河南八树口决,漫曹、濮二州,抵东昌,坏沙湾等堤。十四年四月,吉安、南昌临江俱水,坏坛庙廨舍。”正统朝十几年间,华北平原和山东连遭旱灾和蝗虫,黄河和大运河决口,浙江发生严重旱灾和瘟疫流行,同时民间动乱不止,东南部发生邓茂七农民大起义等,这使得年幼便登上大宝的英宗在这多事之秋,很想借助于海怪瑞兽,镇妖降魔,祈求天下太平丰登。


图31-1,青花云刻龙纹碗

图31-2,青花云刻龙纹盘

图31-3,青花云刻龙纹靶盏

图32-1,青花婴戏纹碗


图32-2,青花婴戏纹盘


图32-3,青花婴戏纹靶盏

第二期遗物主要特征:有青花云刻龙纹碗、盘、靶盏,(图31-1、31-2、31-3)青花海水龙纹碗、盘、靶盏,青花婴戏纹碗、盘、靶盏,(图32-1)团花(球形花)纹碗、盘、靶为主,以及梨形壶、长颈瓶等,(图33-1、33-2、33-3)还有青花狮子绣球纹盘等,此类制品的胎釉、青花料、纹饰与第⑦层出土的成化官窑瓷器非常相似,(图34-1、34-2、34-3)这类有成化风格的瓷器,可能是空白期后期—即天顺官窑的遗物。


图33-1,青花团花纹碗

图33-2,青花团花纹梨形壶

图33-3,青花团花纹双耳瓶

图34-1,成化青花云龙纹碗残片

图34-2,出土成化青花云龙纹残片

图34-3,出土成化青花团花纹残片

三、关于出土景泰、天顺官窑瓷器

目前在珠山御窑厂遗址尚未发现景泰、天顺官窑遗存和此类传世官款瓷器,但纪年墓则有几例出土,而近年珠山御厂出土的如下遗物也值得重视。

1、1990年珠山明御厂成化地层之下出土无款青花印红鱼莲蓬形大碗,推断为不早于正统初,不晚于成化末的制品(图35)。该器敞口敛腹,圈足矮小,底与壁下部较厚,碗心绘青花云龙,云龙纹周围以一圈海水为边饰,外壁下部饰以仙山海水,上部饰三红鳜鱼,其装饰奇特;即红鱼纹处的碗壁内凹外凸,当用鱼形模具印压而成,此装饰方式目前仅此一例,其制品极为罕见。该器整个风格与正统和成化既有相似处又有相异处,它极可能是天顺官窑遗物。


图35,明御窑厂遗址出土正统--成化器

2、1993年6月,在明御厂故址西侧(老市政府大楼西侧前食堂)基建工地上发现一批宣德、成化纪年官款瓷片和无款青花瓷片,这批遗物无叠压关系,可能是明早中期的扰土和填土,其中无款青花瓷片上的缠枝宝相花极似正统风格,但色泽较正统灰暗,胎、釉亦不如正统精细,盘的圈足比正统圈足大,且低矮微内敛。其风络与正统和成化有异,当属景泰或天顺官窑遗物。景德镇陶瓷馆藏景泰四年墓出土青花宝杵纹盘与这类出土遗物相似(图36)。


图36、景德镇陶瓷馆藏景泰四年墓出土青花宝杵纹盘

3、1995年在珠山龙珠阁成化早期地层夹杂着一些无款青花靶盏和碗、盘残片,其造型和纹样与宣德器相近,但胎釉较粗,青花色调略显灰暗,与同时出土的成化青花清幽淡雅色调区别较大,这批遗物可能是正统之后成化之前的景泰或天顺官窑制品。


图37、江西省博物馆藏景泰元年青花“奉天敕命”碑

以上遗物说明,景泰、天顺有官窑烧造,与前述文献有关记载吻合。从现有出土遗物判断,其时官窑烧造量似不大,品种亦不如前代丰富,主要是日用器的生产,亦有少量罐、梅瓶的烧造。其青花产品的主要特征:青花色调多偏灰淡,似与江西省博物馆藏景泰元年青花“奉天敕命”碑青花料相似(图37),既不如它之前的正统青花厚重浓丽,也没有成化青花纤细淡雅;造型上(主要是靶盏、碗、盘)多承正统形制,但盘圈足矮而微内敛,挖足多不过肩;纹饰上多承正统风格,但花卉纹则较为流行。

四、关于出土空白期官窑瓷器类型学分析

从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空白期瓷器来看,根据胎釉、器型、纹饰特征观察分析,可以明显分为二期:第一期与宣德官窑风格特征相近,如青花龙纹大缸,其纹饰、釉料、青花发色等均与宣德极为相似。此外,如青花大花盆,青花铺首器座,青花花卉纹绣墩,青花壮罐,青花海怪纹大盘,青花海水潮纹碗、盘、盏之类,都有明显的宣德风格;而第二期则与成化官窑风格相近。如青花双耳花瓣口花卉瓶,青花双耳球花瓶,青花长方花盆,青花花卉纹枕,青花婴戏纹碗、盘、盏之类,其纹饰、釉料,尤其是青花发色与成化官窑瓷器淡雅青花极为相似。


图37-1,青花婴戏纹金钟碗

图37-2,青花婴戏纹鸡心碗

图37-3,青花婴戏纹直口碗

图37-4,青花婴戏纹盘

图37-5,青花婴戏纹靶盏

图37-6,大小不同的青花婴戏纹撇口碗

以下就出土空白期婴戏纹瓷器为例,从类型学角度来观察其与宣德和成化关系,根据器型观察:其出土婴戏纹瓷器器型有5种,有金钟碗、鸡心碗、撇口碗(又有大中小三种),盘、盏等,(图37-1、37-2、37-3、37-4、37-5、37-6)这种器型由宣德继承而来,如宣德红釉器便有系列碗、盘、盏等,其器型与空白期形制一致,但其婴戏纹则为宣德所不见;而成化器中却不见此类系列造型的瓷器,但其婴戏纹样则被成化官窑所继承。其婴戏纹有庭院婴戏、婴儿戏耍等,画面有23子、21子、16子等,(图37-7、37-8)此类纹饰在成化官窑器中较为流行,且此类纹饰的器物的胎釉、青料发色与成化器也极为相似。从以上比较可见,这类出土遗物与宣德、成化瓷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根据胎釉、青料发色观察,似更接近成化官窑的特点,故可视之为空白期后期之遗物。


图37-7,婴戏纹饰不同的器物

图37-8,青花21子婴戏纹碗

由于从类型学方面可将此次出土遗物区分为“类宣德”和“类成化”风格的两期瓷器,而且这些出土的“类宣德”和“类成化”瓷器又具有明显不同于宣德、成化的特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类型学分析将这批遗物断定在晚于宣德、早于成化的瓷器。

五、关于传世的空白期官窑瓷器


图38-1,出土青釉刻花碗

图38-2,出土青釉刻花碗

从传世的空白期瓷器来看,主要遗物还是在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比如,过去一般把无款斗彩鸳鸯莲池纹碗、盘定为成化制品,现在完全可以据出土资料把它确定为空白期官窑遗物。上海博物馆藏正统官窑青釉刻花纹碗,在珠山北麓发掘出土的空白期遗物中可以找到佐证。(图38-1、38-2)说明空白期官窑瓷器当年一定是曾进贡给了朝廷,并有流传的。


图39-1,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正统官窑青花莲托八宝纹罐

图39-2,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正统官窑青花莲托八宝纹罐

2018年3月笔者访问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发现该馆藏青花缠枝八宝纹大罐(图39-1、39-2)和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无论是胎釉、青花料色、器型与近年明御窑厂遗址出土正统官窑瓷器十分相似。如,该馆所藏青花缠枝八宝纹大罐,不仅青花料色、胎釉一致,其青花所绘莲托八宝纹样也一致,有趣的是,其花纹在细部描绘上也惊人一致,比如八宝纹中的鱼纹,出土的正统器物上为单鱼纹,而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大罐也是单鱼纹,这是极富正统官窑特色的纹样。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青花缠枝宝相花纹葫芦瓶,(图40-1、40-2)造型和纹饰以及青花料色和胎釉,与明御窑厂出土正统官窑青花缠枝宝相花纹葫芦瓶相同。(图41)


图40-1,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正统官窑青花缠枝花卉纹葫芦瓶

图40-2,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正统官窑青花缠枝花卉纹葫芦瓶

图41,青花缠枝宝相花纹葫芦瓶

把上述遗物与纪年墓葬出土和传世瓷器(日本学者定为十五世纪民窑)联系起来观察,似可进一步了解空白期官窑面貌。如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明八王墓葬群出土青花莲荷鸳鸯纹盖罐,(图42)该器形制与宣德器大体相似,唯器身之下部收敛外撇而与宣德器微有差异,其装饰花纹之莲荷画成花大叶小和形如小鸟般的鸳鸯,以及底部之仙山海水纹均富正统官窑特征,当为正统官窑产品。东京户栗美术馆收藏青花琴棋书画大罐,该器足部收敛,所绘青花蕉叶纹和云气人物纹,具有正统官窑特征,(图43)以上作品当属正统官窑遗物。过去被定为十五世纪民窑的一些绘琴棋书画、楼台亭阁、仙女、八仙和松竹梅纹大罐,以及绘携琴访友、麒麟和孔雀牡丹纹梅瓶等,其风格亦明显的有正统官窑特征。笔者以为,这类器型规整、构图谨严的制品,可能出自空白期时期的官窑。


图42、武汉博物馆藏青花鸳鸯莲池纹盖罐

图43、东京户栗美术馆藏青花琴棋书画纹大罐

六、关于景德镇出土三朝民窑瓷器

前述文献有浮梁县民向朝廷贡瓷与官方禁民窑烧造官样青花和彩瓷的记载,联系三朝墓葬出土和纪年瓷器来看,其时民窑不泛优秀之作。如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刊正统二年墨书题记的青花缠枝牡丹双辅首樽(罐)(图44-1、44-2),该器器形规整,纹饰精美,其器底部收敛微外撇为正统常见形式,双铺首与正统官窑青花器座铺首相似,是一件具有官窑风格的优秀民窑制品。又如同书刊出的天顺五年纪年款青花缠枝牡丹凸螭龙瓶、天顺五彩八仙香筒以及浙江嘉兴天顺二年墓出土素三彩瓷船和江西博物馆藏正统九年魏源墓出土青釉雕狮烛台等,造型别致、彩饰典雅,是罕见的民窑珍品。由此可见:三朝民窑有精粗之分,精者可与官窑器媲美。其时民窑极为兴盛,地位较高,可与官窑相执牛耳,否则的话,民窑就没有资格向朝廷贡瓷,官方也无须出面干预民窑生产了。


图44-1、正统二年墨书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图44-2、正统二年青花罐墨书底部

联系上述遗物和景德镇湖田、瑶里明代民窑遗址出土的三朝遗物,2005年景德镇丽阳瓷器山明代窑址发掘出土的正统瓷器(图45-1、45-2、45-3),以及江西新建正统二年朱盘火式墓,河北安次正统三年何氏墓,江西景德镇景泰四年严昇和七年袁氏墓,广东东莞天顺三年罗亨信墓和四川平武天顺八年王玺夫妇合葬墓出土瓷器来看,三朝民窑产品大体上有以下主要特征:1、青花料,正统多与宣德接近,呈色较浓艳,景泰、天顺则多显淡灰蓝色。2、该期各式罐流行,罐中部多收敛外撇是其一大特征。出现双铺首罐,贴雕螭龙瓶和连座香筒之类罕见器型。盘圈足有变大趋势,且多矮而微内敛。3、纹饰以缠枝花卉最常见,其枝叶不交不蔓均比前代同类花纹显得疏朗,叶片有留白。螺旋式莲瓣、圈点式小朵梅花、椭圆球形松针、船形叶卷草和仙人掌状海水浪花纹,均属该其民窑纹饰特点。杂宝纹、梅花月影、犀牛望月、孔雀山石和云气仙道人物纹是该期民窑惯用之纹饰。

根据以上考察,联系相关文献,从出土与传世的“空白期”民窑产品来看,当时的民窑有可能临时承担过进贡朝廷的任务。


图45-1、景德镇丽阳瓷器山明代窑址出土正统瓷器

图45-2、景德镇丽阳瓷器山明代窑址出土正统瓷器

图45-3、景德镇丽阳瓷器山明代窑址出土正统瓷器

七、相关问题探讨

1、从出土与传世遗物,以及相关文献来看,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显然不是“空白期”或“黑暗期”。明永、宣官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它之后的三朝瓷器则有明显的衰退趋势,综合考察目前传世与出土遗物可见,其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均逊色于永、宣时期,虽然有个别产品可与永宣官窑产品媲美,但总体而言其产品不能与永宣官窑同日而语,也不如它之后的成化官窑精彩。三朝官窑有衰退之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宣德官窑常见的高温红釉,釉上彩等精美瓷器,在“空白期”瓷器中则几乎不见。

2、宣德官窑瓷器盛行书写年款,而在它之后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官窑却不书写年款了,这一颇使人费解的现象,近来引起古陶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流传种种猜测。笔者以为其不书款似乎与以下事实有关:1、正统朝开始推行财政紧缩、反对糜费的措施。宣庙崩,张太后“命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停止耗资巨大的“下番”活动。2、自然灾害和“人祸”不断。如前所述,英宗被虏,华北平原和山东连遭旱灾和蝗虫,黄河和大运河决口,浙江发生严重旱灾和瘟疫流行,同时民间动乱不止;而景泰、天顺二帝则又是在争斗和惶恐自保中度日,那有过多的闲暇来关心本属“国兴”而“瓷兴”的烧作活动呢。3、从款式制度上看,洪武时不写年款,永乐才出现刻、印“永乐年制”篆书款,且仅见靶盏一类的制品。那么,在当时书写年款尚未形成定制的时代,正统不效仿奢侈的宣德而追仿简朴的洪武官窑也就非常自然了。综上考察,三朝官窑不写年款就使人容易理解了。

3、关于2014年珠山北麓发掘空白期地层与遗物年代。从出土遗物的堆积情况看,该遗物堆积不同于2002-03年珠山北麓发掘的永乐官窑瓷片掩埋坑,而是呈片状堆积。由于第⑧层的瓷器中同时包含宣德和成化风格的瓷器,而两者风格的瓷器(类型学上可分为二期)出土于同一地层,根据考古学的地层划分,其地层年代当为出土遗物第二期(接近成化期)的地层年代。那么第二期的年代应为那一具体的历史年代呢?根据《明史》卷八十二载,英宗驾崩,天顺八年正月命“江西饶州府、浙江处州府,见差内官在彼烧造瓷器,诏书到日,除已烧完者照数起解,未完者悉皆停止,差去官员即便回家”(《明史》卷八十二)。所以,此第⑧层出土的遗物,很可能是天顺八年正月,御窑停止烧造,朝廷命“差去官员即便回家”之前,御厂的督陶官或太监们,将库房内来不及运至京城的正统至天顺官窑多余品或废品,一次性处理在御窑厂内。因此,我以为此第⑧层的瓷器当包含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遗物,而地年代当是空白期后期—即天顺八年左右的堆积。


图45-4、景德镇丽阳瓷器山明代窑址出土正统瓷器

八、小结

综合考察近年明御窑厂遗址出土正统官窑遗物与相关传世品,联系相关文献可知,所谓“空白期”,并非完全空白,其时的官窑烧造有一定规模,产品也有较高的水平。珠山明御厂西墙一带发现的正统官窑遗存,以青花云龙纹大缸为代表,器型硕大,举世罕见,与文献相印证,可知烧造于正统六年左右,可作为正统官窑瓷器重要参照器。大量的海水纹装饰也是此次出土正统官窑瓷器的一大特色,可视之为正统官窑瓷器典型纹样。同一地层出土的斗彩莲池鸳鸯纹盘与成化官窑所仿正统斗彩莲池鸳鸯纹盘相似,可知而这类制品均源自于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为认识明代斗彩工艺技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1983年珠山中路出土的“空白期”青花缭绕云气和宽服大袖人物纹有正统官窑特征。2014年龙珠阁北麓发掘的遗物以空白期的瓷片为主。由于该地层出土“空白期”遗物较为丰富,特征明显,根据类型学比较,其遗物似可分为二期:第一期与宣德相近;第二期则与成化相近。第一期遗物中流行海怪瑞兽纹饰,似有特殊寓意,可能与明代正统时期的社会政治及灾异有关。

由于从类型学方面可将此次出土遗物区分为“类宣德”和“类成化”风格的两期瓷器,而且这些出土的“类宣德”和“类成化”瓷器又具有明显不同于宣德、成化的特点,因此,完全可以根据类型学分析将这批遗物断定在晚于宣德、早于成化的瓷器。

景泰、天顺有官窑烧造,与文献有关记载吻合。从现有出土遗物判断,其时官窑烧造量似不大,品种亦不如前代丰富,主要是日用器的生产,亦有少量罐、梅瓶的烧造。其青花产品的主要特征:青花色调多偏灰淡,既不如它之前的正统青花厚重浓丽,也没有成化青花纤细淡雅;造型上(主要是靶盏、碗、盘)多承正统形制,但盘圈足矮而微内敛,挖足多不过肩;纹饰上多承正统风格,但花卉纹则较为流行。

被定为十五世纪民窑的一些绘琴棋书画、楼台亭阁、仙女、八仙和松竹梅纹大罐,以及绘携琴访友、麒麟和孔雀牡丹纹梅瓶等,其风格亦明显的有正统官窑特征。这类器型规整、构图谨严的制品,可能出自正统官窑。从出土与传世的“空白期”民窑产品来看,当时的民窑有可能临时承担过进贡朝廷的任务。

从出土与传世遗物,以及相关文献来看,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显然不是“空白期”或“黑暗期”,但三朝官窑有衰退之势是显而易见的。关于“空白期”官窑不书年款问题,由于当时书写年款尚未形成定制,正统官窑不效仿奢侈的宣德而追仿简朴的洪武官窑也就非常自然了,而三朝官窑不写年款就使人容易理解了。关于2014年珠山北麓发掘空白期地层与器物年代,根据地层堆积和相关文献判断,第⑧层出土瓷器当包含正统、景泰、天顺时期遗物,而地层年代当是空白期后期—即天顺八年左右的堆积。

(作者系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原标题为《略论景德镇出土明正统、景泰、天顺瓷器及相关问题》,原刊于展览配套图录《灼烁重现:15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特集》,原文有注释,本文未予刊发。图片由原作者提供)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