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考古文物特展“灼烁”暑期,再识文化守护

本周,有关中国考古文物的特展比较集中,似乎已经变成了这个暑假的主题。来上海,有“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展”;在苏州、杭州,有代表吴越楚文化的玉器、陶瓷、青铜器特展;去北京,万里同风之下,可以

本周,有关中国考古文物的特展比较集中,似乎已经变成了这个暑假的主题。来上海,有“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展”;在苏州、杭州,有代表吴越楚文化的玉器、陶瓷、青铜器特展;去北京,万里同风之下,可以欣赏到新疆文物精品;到敦煌莫高窟,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正在呈现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而在日本东京,通过曹操高陵、南京市上坊1号吴国皇族墓等出土的文物,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三国志”。值得一提是,“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与“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则在展现壁画临摹与复制品的同时,也在诉说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守护。

上海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展

展期:2019年5月28日—9月1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览由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将展出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超过280件器物,分4个部分展示正统到天顺时期的皇家官瓷、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瓷器及标本、与各地分封藩王相关的产品以及民窑瓷器。

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

展期:2019年5月16日—8月18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第一展厅

展示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所藏大洋洲艺术作品中最为精美的部分,150件作品具有非凡的美学和人类学价值,它们提供了一个视角,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广袤的文化区域是如何的丰富多彩、包含着怎样的多元身份与超越地理距离的多样关系。

古代壁画暨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

展期:2019年7月9日—7月17日

地点:刘海粟美术馆

展览展出了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海外所藏中国壁画的复制临摹作品,从中可以了解中国石窟、寺观、墓葬壁画的发展史及古代壁画流散到海外的历史,

乱红:李健作品展

展期:2019年7月14日—9月4日

地点:星云文教美术馆(闵行区中春路9966弄62号)

艺术家李健用不同维度的作品传达当代篆刻艺术在多种媒介中的的相互关联和注视。在“乱红”这场表达篆刻艺术的展览中 — 以不可控的创造力打破传统篆刻艺术的秩序,这也是李健对于当代语境下对篆刻艺术的思考和解释。

暗房

展期:2019年7月10日—7月21日

地点:上海美术学院南院昇空间

“暗房”是一个怀旧的、具有仪式感的场域,隐喻了美院学生正在创作的状态和暗房作业非常相似。展览集合了一些身边依然在艺术道路上摸索的美院人,以绘画和装置呈现15为艺术家近70张正在实验的阶段性作品。

上海女人-印象——何肇娅摄影作品展

展期:2019年7月13日—7月21日

地点:创邑SPACE|老码头1期演绎空间

摄影家何肇娅通过镜头展示三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上海女性,并以回归经典年代感的艺术思路,刻画传承城市文脉的上海女性特质,挖掘两个时代相对照的影象意义。

《生在宇宙》——中国航天艺术科技大展

展期:2019年7月15日—2020年1月15日

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中路2100号

展览以以浸入式的方式让观众深入参与到“航天故事”中,慢慢揭开宇宙世界的面纱。展区规划六大主题展厅,每个区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内容,包括体验 “天和”核心舱、实验卫星等。

水+墨:回望书法传统

展期:2019年7月18日—8月31日

地点: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上海市沪太路4788号)

展览以“回望传统书法”为主题,再次从中国书法走向现代与西方对中国书法的认识所形成的双向角度与创作案例进行展览式的研讨。

延伸的内景:袁庆一作品展

展期:2019年7月14日—8月28日

地点:安簃艺术空间(静安区铜仁路90弄4号1楼)

袁庆一是现代美术社团湖南“磊石 画会”的发起成员,是“85 美术新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和《春天来了》、《烟灰缸》、《视》等的作品已经联系在了一起。展览是通过“旧画新作”的方式启动画家的再出发,在这之外,还有一些新的作品。

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宫廷器座展

展期:2019年7月6日—10月6日

地点:嘉德艺术中心

此次故宫博物院藏宫廷器座展呈现的藏品按照其丰富材质类型,分为金属器座、牙座、玉座、漆座、木座、和其他材质器座六大主要品种。

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

展期:2019年7月9日—9月9日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1展厅

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 丝路梵音”三个部分,遴选了191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包括陶器、金属器、纺织品、木器、纸张、佛造像、玻璃器等,尤其是汉唐时期的官府文书和多种文字的简牍文书资料。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艺术作品展

展期:2019年7月16日—9月15日

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展览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父女俩人的创作历程,展示了敦煌艺术对他们的影响。在常沙娜看来,展览也是她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诉说自己坚守敦煌的一种承诺,是希望唤醒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秋史金正喜与清朝文人的对话

展期:2019年6月18日—8月23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展览展出87件作品,聚焦韩国学者金正喜(1786-1856)和清朝文人之间的艺术对话,回顾19世纪的中韩交流鼎盛期,促进今天的中韩文化交流与互鉴。

釉彩国度——葡萄牙瓷板画500年

展期:2019年6月12日—10月7日

地点:故宫永寿宫展厅

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与葡萄牙国立瓷板画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展览,共展出16世纪至21世纪50余幅葡萄牙瓷板画精品。由于每幅瓷板画都是由数块瓷板拼接而成,因此,用于展览的瓷板多达5000块左右。

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

展期:2019年6月15日—9月1日

地点: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基于国立巴黎毕加索博物馆的馆藏,从中精心挑选出103件作品,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三十年,力求呈现出毕加索从早期到中期的艺术成长经历。

荒木经惟·花幽

展期:2019年7月6日—9月9日

地点:桥艺术空间(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09-1)

日本著名艺术家荒木经惟迄今最大规模的以“花”为主题的摄影展“荒木经惟·花幽”即将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幕。展览呈现了荒木经惟“花人生”、“花曲”、“花小说”、“花灵”以及专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八米长卷“绘卷·花幽”等多个系列共计五百余张作品。

甘肃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吐蕃时期艺术珍品展

展期:2019年7月2日—10月22日

地点:敦煌莫高窟

来自全球的120余件套精美文物,将立体呈现吐蕃时期文化艺术的历史面貌及其与丝绸之路文化的交流互动。这是全球首次以吐蕃为主题的文物大展,对丝绸之路文明、吐蕃及中亚历史、文化、艺术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

集其大成:苏博馆藏董其昌及晚明各流派绘画特展

展期:2019年6月25日—8月18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此次展览遴选馆藏董其昌师友圈与明末清初各流派山水共二十余件,内容即以松江、新安、遗民为主,形制上卷、册、轴兼备,从中可以窥见明末清初山水画坛流派纷呈、气象万千的局面。

大邦之梦:吴越楚玉器·青瓷特展

展期:2019年6月18日—8月18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展览展出逾300件玉器和原始瓷器,分为“礼尚往来”、“乐享天籁”、“工艺融合”、“瑞玉为信”、“美玉为礼”、“巧玉为饰”等八个部分,集中展示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个国家的文化内涵与融合历程。

家国英雄路 姑苏启宏图——民族英雄林则徐与苏州特展

时间:2019年6月26日—10月15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该展览是为了纪念虎门销烟180周年、缅怀林则徐对苏州的恩德、铭记林则徐禁毒之路始于苏州的历史渊源。

相看两相宜——扬州与广州的雕刻之美

展期:2019年7月6日—9月3日

地点:扬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厅

展览共展出了由扬州博物馆和东莞博物馆收藏的雕刻艺术作品140余件(套),分“双城记”和“两相宜”二个部分,展品时间跨度从汉代到当代,以玉、牙、竹、木、瓷、核、雕版、银、漆、杂件等介绍两地的雕刻艺术。

阿富汗金色: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

展期:2019年7月9日— 10月9日

地点:南京博物院特展馆3楼11展厅

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它曾被来自东西方的各大帝国先后统治过。这其中包括波斯帝国、亚历山大的帝国、古印度的孔雀王朝、大唐帝国、成吉思汗的帝国等等。展品来自阿富汗的4个遗址,分别对应了4个历史时期。此次展览是中国大陆巡回展的最后一站。

气格俊迈——明末清初书法作品展

展期:2019年6月29日起

地点:南京博物院开幕

作为“晚明书法展”的姊妹展,南京博物院以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康熙四十年(1701)为前后界线,从所藏古代书法作品中遴选出明末清初数十件精品,包括明末“三株树”之一的王铎、“朱衣道人”傅山、吴伟业、査士标、四僧中的八大山人等人的书法真迹,展示了明末清初书法艺术的发展状况、重要成就和多元并存的书坛生态。

浙江

越王时代:吴越楚文物特展

展期:2019年6月6日—9月6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

展出全国27家文博机构的超过320件/组重要文物,其中一级文物80件,以越文化为主线,展示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三个诸侯霸主——吴、越、楚之间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历史。

丝路岁月:大时代下的小故事

时间:2019年6月21日—9月8日

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展览试图用13个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的人物所遗留下来的“小故事”,来重塑在风云变幻的丝路岁月中大小人物或精彩似传奇,或平凡如你我的一生。

沈勤/沈烈毅双个展

展期:2019年7月6日—9月20日

地点:瀚阳艺术中心(杭州曙光路120号 杭州黄龙饭店艺术长廊)

此次展览将展出两位艺术家的新作10余件。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形式各具特色,美学趣味却有一致之处。他们既不追随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潮,又没有完全依付于本土传统。在对待观念、材料和表达等等一系列问题上,他们不刻贴近任何现成的模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重庆

三千大千——张大千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

展期:2019年7月13日—10月13日

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展览共展出张大千相关作品84件,其中吉林省博物院21件,四川博物院31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32件,这也是集三家博物馆收藏的张大千作品的一次大规模展出。展览的主题定位在表现张大千抗战时期的绘画成就上,以他拳拳爱国之心作为暗线贯穿其中。

安徽

勤政亲贤——故宫养心殿文物精品展

展期:2019年7月16日—10月16日

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

展览从故宫博物院精心遴选了200余件文物、陈设等皇室用器,分为“中正仁和——正殿明间”、“勤政亲贤——西暖阁”、“稀世之珍——三希堂”、“拈香敬佛——仙楼佛堂”、“帝居生活——养心后殿”、“垂帘听政——东暖阁”、“天工意匠——养心殿造办处”七个部分,同时原状复原了中正仁和殿、三希堂、东暖阁和佛堂四处场景,重现了养心殿昔日的辉煌景象。

广东

沉银重现——四川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

展期:2019年7月5日—11月3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书画厅

展览共展出江口古战场遗址相关文物421件,以江口古战场遗址出水文物为主,另外纳入了当地在工程施工时采集的文物,此外“5·1彭山区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追缴的4件国家一级文物也将亮相本展览。展品主要以金银器为主,另有少许铜、铁、木等其他质地文物。

台北

巨幅书画

展期:2019年7月1日—9月25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7月1日起,台北故宫将推出数个新展,其中“巨幅书画”展览的作品包括《明太祖坐像》、明代戴进《春酣图》、明代许仪《荷香清夏》、明代刘度《仿赵承旨长春翠柏》、明 谢时臣《仿李成寒林平野文征明题长歌合卷》等。

笔墨见真章—历代书法选萃

展期:2019年7月1日—9月25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书法是汉文化圈特有的艺术,长久以来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蔚成体系,也自然应用在日常生活里,了无古今的隔阂。有关中国书法从古到今发展的历程,始终是大家关心的课题,本项展览即由此出发,揭示其间发展的脉络。

受赠名品展—现代书画选萃

展期:2019年7月1日—9月25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列室展出历年捐赠、寄存作品选萃,立意在于深化对捐赠文物的研究与推广,让大众能够共享文化资产。展出的作品以活动于台湾的书画家为主,包括黄君璧(1898-1991)、台静农(1902-1990)、林玉山(1907-2004)、王壮为(1909-1998)、傅狷夫(1910-2007)、姚梦谷(1912-1993)、江兆申(1925-1996)等七位。

澳门

丝路古忆——西夏文物特展

展期:2019年6月15日—10月6日

地点:澳门博物馆

展览精心挑选共148件(套)文物作展出,其代表性和数量概括地阐释了西夏时期的文明发展,部份展品更属首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外地区展示。西夏具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文字和印刷术,佛教中的经籍和塑像,工艺中的金器、木器和釉陶,建筑中的瓦当、石雕等文物。透过西夏文字、西夏佛教、西夏工艺、西夏建筑等方面的文物展示,可领略西夏所创造的灿烂而独特的文化。

日本

三国志展

展期:2019年7月9日—9月16日

地点: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展是纪念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0周年的特别展,通过汉朝到三国时代的文物及最新研究成果,呈现一个“真实的三国志”。展品包括2009年发现的曹操高陵、被视为吴国皇族规格的南京市上坊1号墓等出土的文物,反映历史上三国时代的真实面貌。

加拿大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穿越时间

展期:2019年6月16日—9月29日

地点: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

展览不仅展出这位20世纪重要的现代主义艺术家代表性的人物雕像,还回顾了他的艺术生涯早期,并且将他的作品与同时代的英国艺术家作品并置,呈现出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并让人感受到其作品穿越时间产生共鸣的魅力。

美国

超越界限的:韩国的书写艺术

展期:2019年6月19日—9月29日

地点: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此次展览是亚洲以外首次举办的以韩国书法和书写史为主题的展览。这次展览从概念上和时间上组织,探索书法在近两千年来韩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作用,并包括在汉字和汉字(独特的朝鲜注音文字)的作品。作家和书法家的生活和遗产将通过国王和王后、官员和学者、画家和僧侣,甚至奴隶的作品来检验。展览还探讨了高丽王朝时期(918年至1392年)韩国在木版印刷方面的创新和朝鲜王朝时期(1392年至1897年)在可移动金属印刷方面的创新。

讲座

上海

多元与共生的东南亚艺术

时间:2019年7月17日 周三 19:00-21: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吴杰伟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位于中国之南,由海洋与陆地两大部分组成,陆地包括中南半岛(旧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和马来群岛(又称“南洋群岛”)两个地理单元。本讲座在梳理东南亚地理和历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东南亚各个国家典型文化现象的阐述,呈现东南亚独特的文化形态和发展特点,包括:

1、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3、 多样性与统一性并存

4、 宗教文化在东南亚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

从“异域之风”到“洲域之间”:中国认知中亚的阶段及其内在特征

时间:2019年7月18日(周四)19:00-21: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 袁剑  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亚既是当代世界地缘版图的重要区块,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和当下的重要周邻区域,认识和理解中亚,将有助于我们认识自身与世界结构。中国古代对于中亚区域的认知有其历史记述层面上的丰富性,但同时也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的烙印,存在着单一“中原”观上的角度限制。到了近代,由于中亚进入当时殖民帝国争夺的舞台,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变迁更多地成为国际关系的关注议题。随着中亚大部分区域成为俄国以及后来苏联的组成部分,我们对于这一区域的看法又在知识层面构成了俄国研究和苏联研究的一部分。如今,随着中亚各国的独立,我们有必要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认识这一地区,超越原先的历史叙述以及国际关系认知,以更为全面和连续性的视角去看待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我们新的“中亚认知”框架。本讲座将围绕中国对于中亚的认知变迁,梳理和归纳中亚在中国自我和世界视野中的结构性位置及其阶段性特征。

“新美育”第一讲 何谓新美育

时间:2019年7月19日 周五 19:00-21:00

地点:上海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陈曾路 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 副研究馆员

追溯美育在历史上的各类实践,分析其中得失。结合案例,对美育的宗旨、方法和目标进行再辨析,阐述未来美育实践的具体设想。从哲学层面探寻美育的终极目标。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