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一部由黄磊、周迅、刘若英等主演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在空前走红,该剧生动演绎了徐志摩与三个女人之间纠结辗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时至今日,人们只要一提起徐志摩,就绕不开他的情爱经历,离不开“情种”和“风流才子”的刻板形象。徐志摩的文名几乎全为他的风流韵事所掩盖。
对于铺天盖地的感情流言,陈子善并不认可,他认为:“有些事情历史上还没有弄清楚,就以讹传讹,对徐志摩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想尽我所能地做一些考证、整理工作,让大家见到一个真实、可靠的徐志摩。”
8月19日,《说徐志摩》新书签售与对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说徐志摩》作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陈子善、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作家兼文艺评论家简平与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一起来到活动现场,与观众分享了他们眼中的徐志摩。
8月19日,《说徐志摩》新书签售与对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
《说徐志摩》是陈子善三十年来关于徐志摩的文字结集,起讫时间为1988年至2018年。
《说徐志摩》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评述已经出版的徐志摩作品集,尤其是梳理《爱眉小扎》的各种版本;第二部分探讨徐志摩的手稿和集外诗文、日记等;第三部分发掘徐志摩与国际笔会中国分会、平社的因缘;第四部分考证徐志摩与鲁迅、林徽因等同时代作家的关系;第五部分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对徐志摩的纪念和研究,包括相关的人和事,最后还附录了关于陆小曼的四篇短文。
全书既有散文、论文又有对话、随笔,形式驳杂,体裁多样,虽然格式并不统一,但都做了必要的校订、补充与改写。
陈子善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曾经参与《鲁迅文集》的注释工作。他对中国现代作家的研究从鲁迅起步,之后转向郁达夫、周作人、梁实秋、张爱玲等。在研究郁达夫的过程中,陈子善对郁达夫的中学同窗、好友徐志摩产生了很大兴趣,于是正式开始有关徐志摩生平及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徐志摩
这本书虽然是由学者身份的陈子善撰写,但并不难读,张伟告诉现场读者,“这本书里面的文章长长短短,非常好看,光是题目就足够吸引人,非常有趣,比如像《鲁迅见过徐志摩吗》、《林徽因没有爱过徐志摩吗》等篇章。”
张伟还指出,《说徐志摩》一书特别提到陈子善讨论了日本涩泽荣一纪念馆珍藏的“徐志摩陪同泰戈尔访日”的影像资料。在此之前,文学史家一直对徐志摩1924年6月陪同泰戈尔访日了解甚少,只知道他写下了《留别日本》、《沙扬娜拉十八首》等诗作,和由他翻译的《国际关系》《科学的位置》等数篇泰戈尔的在日演讲。这段影像资料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徐志摩访日活动的一个空白,也是迄今所见唯一幸存于世的徐志摩真身影像,因此弥足珍贵。
简平谈到他在看过这本书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徐志摩不只是一个诗人,还是一个文学家,一个全才。”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许多作家都在某一方面、某一体裁上有所擅长,但徐志摩不然,他几乎在小说、诗歌、散文、杂文、随笔、戏剧等所有文学体裁上都有涉猎。
人们记住了徐志摩的诗歌,记住了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却忘却了徐志摩那感情充沛、真挚动人的散文作品。梁实秋曾评价徐志摩的散文:“志摩的文字无论扯得离题多远,他的文章总是用心的写的。文章是要用心写,要聚精会神的写才成……看他的《自剖》和《巴黎的鳞爪》,选词造词,无懈可击。志摩的散文有自觉的艺术。”
简平评价道:“徐志摩在诗歌和散文上是两座山峰。”
除此之外,通过梳理徐志摩与平社之间的关系,考证徐志摩在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创办中发挥的作用,发现徐志摩为策划、促成克赖斯勒小提琴演奏会所做出的努力,读者可以认识到,徐志摩同样也是一位兼具才华与眼光的社会活动家。
时至今日,人们已不能在延安中路923号四明村看到徐志摩一丝一毫的生活痕迹,因为原址已被拆迁,目前只在弄堂门口挂牌显示。但九十多年前,那里曾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婚后的“爱巢”,诞生了诸如《爱眉小扎》、《眉轩琐语》和《小曼日记》等名篇佳作。1923年3月,泰戈尔来到上海时也曾住在那里。
“正因如此,对于上海人来说,徐志摩、郁达夫就是如同街坊邻居一般的存在,我们应该去主动了解他们。”周立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