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评

《经典之门》:真正的国学热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最近,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丛书《经典之门》,包括《先秦诸子篇》、《历史地理篇》、《哲学宗教篇》、《文学篇》四册,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五十五种经典著作囊括其中。全书由国学泰斗饶宗颐主编并作序,四十位大陆及

最近,华夏出版社出版了丛书《经典之门》,包括《先秦诸子篇》、《历史地理篇》、《哲学宗教篇》、《文学篇》四册,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五十五种经典著作囊括其中。全书由国学泰斗饶宗颐主编并作序,四十位大陆及港澳台著名学者撰著。

何为经典?“经典”一词,是我国古代固有的词语,由“经”和“典”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有句名言:“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即是以经与纬的关系来形容写文章时理与辞、情与采之间的关系。“经”与“典”合为“经典”一词,便是指可引以为准则和标准、样板的典籍 、名著。

随着大众阅读的普及,经典似乎离读者越来越远,读者常常有“读不下去”的困惑。中国的典籍卷帙浩繁,本身的语言较为艰深构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且由于作品产生的时代的离我们较远,部分读者对经典的现代价值认识不够,种种原因影响了经典作品的普及推广。

《经典之门》的作者中有三十五位是港澳台学者,他们的研究旨趣和问题意识与大陆学者迥异,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中国古代医学家为何要把医学放在天地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大视野中来思考?”、“《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法力’来自何处?”、“中国人文精神先是在秦代被反人文的法家征服,现代以来又被重视物质的文化征服,它的出路在何方?”等等。

9月8日,华夏出版社在北京举办《经典之门》新书发布会。本书作者香港作家联合学术部副主席赖庆芳,香港树仁大学罗永生,香港大学苏晶,河南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宏林,以及推荐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华夏出版社社长黄金山等出席活动,围绕何为经典、为何要阅读经典、经典的阅读文本等问题展开了交流。

《经典之门》全套丛书共计列入55种中国文化经典,以导读本的形式推进全民阅读的开展。聂震宁以“阅读率”与“阅读力”两个概念作为切入,他谈到手机阅读以及数字阅读的出现在短短几年间使得国民阅读率有了极大地改观,阅读社会开始发展进步;然而,深层次的阅读力的问题开始显现。“再创造的创新的能力、联想的能力——这是阅读力的基本要素,阅读力还是停留在一般化、停留在文明程度上,没有提升到文化程度上。文明是社会文明,文化则是一种社会价值观的认识,需要通过阅读提升价值认识的能力,提升国民素质,所以提高阅读力比提高阅读率更重要。”聂震宁说。

从一个角度而言,“经典”意味着“深入”。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中国曾一度兴起了一阵“国学热”。陈斐解释说九十年代恰好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的时候。综合国力稳步提升,需要考虑以什么面目呈现在世界面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这个时候不管是上到国家层面,还是下至老百姓层面都对文化有一种诉求。但是,在陈斐看来,要是说真正的热情,国学所传承的价值伦理真正渗透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百姓日用而不知时,那才是真正的国学热情。

从国家层面上讲,九十年代的“国学热”与日益全面、立体的“国家安全观”是同步的。陈斐说:“可以从两个维度对此进行分析:横向维度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不会被其他文化所覆盖;纵向维度来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历史上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很好的继承。在这种情况下,从上到下都有对国家文化安全产生了生存焦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潮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典”寓意为“永恒”。卜宪群认为中华民族虽也曾历经曲折,但中华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它是具有传承性的。“汉朝人虽然把秦朝骂得狗血喷头,但是它的制度继承的是秦朝的,而唐朝人在魏晋南北朝发展制度的基础上都是一脉相承的。周边民族建立王朝,文化的传承、制度的建设方面都是继续承袭前朝,元朝也没有另起炉灶,清朝入主中原还是明朝的东西,这些都是文化的传承。近代以来,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思想当中一个重要的精神来源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卜宪群说。

关于文化的传承问题,苏晶认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说白了还是人的传承,有了人文化才能源源不断,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断代,一直能够传承到现在的只有中华文化。”


国学经典的梳理

罗永生是丛书中《贞观政要》的导读人。谈及今天这个时代阅读《贞观政要》的现实意义时,他认为唐太宗和贞观君臣都很重视法治,什么事情都要按照法律来做,作为统治者本来就是解释法律的,可是他们很尊重法律,不以自己作为权威。比如唐太宗和长孙无忌讨论国政,忘记把佩刀解下来,按照法律的话这是有问题的,但是长孙无忌身份特殊,唐太宗说必须按照律法规定,不能因为长孙无忌是皇亲国戚就可以不守法。

苏晶是丛书中《黄帝内经》的导读人。她分享说,在学校的入学面试中,基本每一位面试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学中医”。很多学生回答说:“我宁愿相信地球上长出来的东西对我们人的治疗,而不愿意相信化验室里面这些人做出来的东西。”苏晶认为传统文化中共育的原则,崇尚自然的法则在今天仍有一批追随者。

赖庆芳是丛书中《搜神记》的导读人。她常常跟学生说:“这是中国的文学,也是一种建筑的艺术,通过文字建构人类的心理。虽然文字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其受重视的程度没有以前那么高,但是我们建构心灵的努力永远不会改变。”

王宏林是丛书中《孙子兵法》的导读人。在他看来,读经典是通往古今中外大家先贤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路径,这些进而帮助读者形成适合自己的方式。一旦慢慢开始接触,就会从中得到收益。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