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艺术

108幅程十发绘《阿Q画传》原作,首次“回乡”完整呈现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中篇小说,《阿Q画传》则是画家程十发根据《阿Q正传》所创作的一套叙事性极强的水墨连环画,其对小说里每一个典型人物、典型场景与典型事件所做的高度凝练的笔墨表达,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中篇小说,《阿Q画传》则是画家程十发根据《阿Q正传》所创作的一套叙事性极强的水墨连环画,其对小说里每一个典型人物、典型场景与典型事件所做的高度凝练的笔墨表达,都是一曲曲线条与墨色的交响曲。9月16日,“诠释经典——程十发《阿Q画传》原作展”在上海松江程十发艺术馆开幕。

澎湃新闻获悉,此次展出的108幅原作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为目前已知程十发水墨连环画手稿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也是首次在上海展出。展览主要围绕《阿Q画传》的创作、出版及收藏的前后过程,通过六个板块的原作与五个板块的解析向观者展示。程十发之子程多多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其中不少作品是他看着创作的,这也是他第一次完整地看到这部作品。

程十发笔下的阿Q

程十发笔下“阿Q与小D打架”的场景

“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里如此写道。《阿Q画传》是程十发196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作的一套长篇水墨连环画,文字部分基本上采用了鲁迅的原文。原作同样以阿Q的身份介绍开始,通过108幅水墨连环画作完整贴切地诠释了小说《阿Q正传》每一个典型人物、典型场景与典型事件。9月6日,“诠释经典——程十发《阿Q画传》原作展”在上海松江程十发艺术馆开幕。这组已知程十发水墨连环画手稿中最为完整的一部,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庋藏黑龙江省博物馆的原作,时隔半个多世纪,筹备近四年,终于首次回沪展出。

程十发先生的《阿Q画传》一〇八图,目前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为了在以后的文化宣传普及过程中,让更多的公众有机会感受到此套水墨连环画的艺术魅力,经与黑龙江省博物馆商定,由程十发艺术馆为《阿Q画传》定制了两套高仿作品。现场,程十发艺术馆馆长毛国伦先生向黑龙江省博物馆王雨波副馆长回赠《阿Q画传》高仿作品一套。

为配合本次展览的举办,程十发艺术馆还特别编辑出版了《<阿Q画传>作品文献集》,此外,为总结开馆十年来在作品典藏、学术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工作,程十发艺术馆还整理出版了《程十发艺术馆年鉴(2009-2019)》。

程十发书“阿Q画传”


程十发笔下的阿Q

成功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

展览原作分为“优胜纪略 续优胜纪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大团圆”六个章节和五个板块的解析展示,讲述一部经典作品在数十年的岁月长河中如何被创作、传播与典藏的故事。以让更多的公众再次欣赏程十发《阿Q画传》演绎鲁迅先生小说《阿Q正传》的经典魅力。

展览现场,程十发弟子毛国伦(左)观看作品

程十发是二十世纪中后叶中国画坛坚持民族性与水墨写意笔法推陈出新的一位重要实践家,也是在新中国历史语境下,全面而成功地实现人物、花鸟、山水风格创变的变革家之一,是当代杰出的中国画艺术大家,是当代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发展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水墨连环画是程十发艺术生涯中由山水花鸟画向水墨写意人物画转型时期重要的创作类型,他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无论是造型还是笔墨,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形成了独有的程氏水墨连环画风格,反映了时代美学新风尚。

程十发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程十发的连环画,文字部分基本上采用了鲁迅的原文,因此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书籍插图。本来,以《阿Q正传》为题材的美术作品很多,但像程十发这样采用水墨写意画的形式,篇幅又画得这么多,还是第一次。这套作品先在《羊城晚报》连载,后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了单行本。

程十发笔下“阿Q愤怒小D取代他做短工”的场景

程十发之子程多多在展览现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这一部作品创作于1961年,“当时正是我父亲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创作的时候我就在身边,画得很快,画得很用心,改得很用心,每天两幅。当时发表在《羊城晚报》,反响很大,后来《新民晚报》也约了我父亲的画。”

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一些美术界人士认为,《阿Q正传一〇八图》的成功,首先在于它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个典型。画家用简练的笔墨勾出的这个人物,不仅在外形上忠于原著,画出了阿Q的癞疮疤、阿Q的厚嘴唇、阿Q的伶仃瘦骨和破衣烂衫,而且更主要的是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画出了他的内心世界,他的性格特征,使人看了感到他确实是个愚昧、麻木、落后的农民,这个农民还有着一种特殊武器——精神胜利法。过去,曾有人用漫画的形式来描绘阿Q,强调了这个人物的可笑的一面。而程十发所塑造的这一形象,则强调旧社会、旧制度在这个农民身上造成的精神创伤,他不仅可笑,而且可怜。

“赵太爷打阿Q”的场景

典型性格总是生活在典型环境之中。程十发画的阿Q,所以使人感到逼真,还因为他真实地描绘了未庄的自然风光。也真实地描绘了活动在阿Q周围的人群。像赵太爷、王胡、小D、吴妈、假洋鬼子等,无不画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程十发能做到这一点,与他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在他小时所住的那条大街对面,就有一条小河,那里有不少从绍兴迁来的居民,有的住在岸上,有的住在船里。住在船里的都是靠划船为生。住在岸上的,有的开小饭店,有的卖绍兴糕团,也有的出卖苦力。他们大都保留着绍兴的风俗习惯,男的戴阿Q式的毡帽,女的梳吴妈式的发髻。程十发小时常常在这一带玩耍,也吃过绍兴人烘制的糖年糕,所以当他创作《阿Q正传一〇八图》时,有人物和场景,简直是凭着记忆就可以信手拈来,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一幅又一幅江南村镇的典型画面。

阿Q被赵太爷打

连环图画无不带有故事性,它的情节是连贯的,有时一段情节、一个场景可以连续好几个画面,于是一般画家为了避免重复,便常常变换角度,一时选择这个侧面,一时又选择那个侧面。在这个问题上,《阿Q正传一〇八图》遵从形象思维的规律,用想象的连续性取代了实际场景的连续性。譬如,当阿Q和吴妈坐在一条板凳上聊天时,作为厨房背景的是一个灶台和种种炊具;而当吴妈跑出去,剩下阿Q一个人跪在板凳边时,那灶台和炊具都不见了。这正是画家的意匠所在:它不是消极地去避免场景的重复,而是积极地运用象征性的手法,用一片空白喻示了阿Q爱情生活的幻灭。

阿Q和吴妈坐在一条板凳上

吴妈跑出去,阿Q一个人跪在板凳边

独具匠心的构图与留白

这一系列连环画的构图、笔墨均独具匠心,在展览的解析版块,可以看到,其中既有“中心视角式”构图,也有三角形构图、C形构图、L形构图等,而留白的独特也是该画的主要特点。

据策展人介绍,“中心视角式”构图不仅作为构图处理上的主要焦点,而且也应当作为最清晰地表达内容的手段,只有两者吻合一致,构图才能获得最大的表现力。如在阿Q摸了小尼姑的脸回去的那个晚上,程十发巧妙地运用窗户的“回”字造型,将“回”字形的最中心位置,留给画面的主人公,从而突出主体位置,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有一类比较典型的是通过“蜘蛛网”的形式,来引导画面中心点,无论是“回”字形还是“蜘蛛网”形作前景都是通过“聚焦”的方式确定点来使观众直观“靶心”。这样构图增加了画面的纵向对比和装饰效果,营造一种神秘气氛,使作品产生深度感和极其强烈的透视效果。

“中心视角式”构图:阿Q回忆白天摸小尼姑的脸

《阿Q画传》的构图中用了许多“三角规律”的方法。所谓“三角规律”就是多种是多样的平三角、直三角或斜三角。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说“布置之法,势如勾股就是指“三角规律”而说的,这样的构图可以打破平板单调构图样式。如在别人以阿Q头上的癞疮疤故意与他开玩笑,阿Q发怒与人打架的这一幕,程十发为了突出这种造型的稳定感而舍去背景不画,群体的人物构成了一个不规则却有动感的三角形外轮廓,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避免板滞。

三角形构图:阿Q发怒与人打架

C形构图、L形构图在《阿Q画传》中也很常见。这种构图在视觉上给人以旋转运动、优美和收缩的审美感,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向心力。半包围所形成的缺口使得气势流畅、造型优美,给人以柔和旋转向心和轻松愉悦的视觉感受。画家此类使中间透空视野开阔的作品较为丰富,画面也活泼多变,具体则是把画面中的主体景物由一角框起来,使主体突出,主题鲜明。

L型构图:阿Q被“洋先生”呵斥,双手抱头逃出门外

《阿Q画传》的作品中“一角”和“半边”式构图得到了巧妙运用,这样的构图特点是主体形象少,画面简洁,有一大部分显得虚空,以“计白当黑”的手法,将留白提升为一种创作技巧。这种构图所呈现的笔墨虽少,但却有笔墨所不能企及的意境,空白区域让画面多了一些戏剧性效果,虚实对比也因此变得更加强烈,使画面产生以无胜有的效果。这种构图的运用把富有感情色彩的人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从而富有更深刻的含义,是对连环画和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和丰富,既精确表达阿Q个人的内心生活与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凄清境遇,也敏锐地反映那一时代社会一类人的精神状态。

“半边”式构图:阿Q打算进城

在阿Q自称自己姓赵被挨打之后,被地保训斥之时,程十发采用了经典的对称式构图。作品左右几乎对称,但是又不完全对称,如果是完全对称则易导致呆板,程十发通过灵活的用笔对左右两边局部上的细节作了调整,从而改变并消除了这种刻板感。此外,画家还在画面主要人物动作形态上做了不同的设计以求于对称中得新变化,显得极具才情。

对称构图:阿Q被地保训斥

对称构图:阿Q典当棉被,向赵府磕头赔罪

此外,《阿Q画传》在多幅作品中运用了对角式构图,这种构图中的对角线具有很强的定向作用,也能引导观者的观察视线,利用边角相互呼应来保持画面的平衡感,而且能让画面产生动态美。对角式构图在这套作品中运用得较多,常见的如实角对实角,空角对空角,造成均衡的错位,实际上是均衡的一种变化,即打破了平均的呆板处理。把一边上移,另一边下沉,使画面更具空灵感,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意犹未尽的感觉。

对角式构图:阿Q偷萝卜被狗追

对角式构图:阿Q被枪决

讲究笔墨意趣的连环画创新

程十发以国画的笔墨创作连环画,其几乎每幅作品都极具笔墨意趣,可以当作单独的国画作品来看待。

其中不少作品均笔墨疏密有致,以笔墨分割画面,形成对比强烈的两部分,繁密处严密却不迫塞。笔法浑厚凝重,笔墨交融,厚重而不板滞,有笔外之笔、墨外之墨的意趣。程十巧妙地利用建筑的结构和灵活的用笔,使得分割自然有趣。瓦片以淡渲染为主,浓墨勾勒为辅,在画面右下部分几乎不肯着一笔,留出大面积的空白,左上角则画得密不透风,形成“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笔墨对比效果。主要的中心人物都施以浓墨,用块面表现,且连贯有序,周围次要人物则多用线条表现,在局部形成白包黑的画面构成,有利于突出人物主体。

“阿Q回到土谷祠思绪飘然”

程十发在一些画面中采用简略的背景甚至不要背景,一个重要的目的也是为了突出刻划人物的眼神,透过眼神揭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有这么三个连续的画面,程十发都在“点晴”上用了功夫:当阿Q摸了小尼姑的脸,回到土谷祠后,画家着意描写他凝眸痴想的神态;当阿Q背对着吴妈聊天时,画家让他的眼珠偷偷飘向后面;而当阿Q独自跪在凳前时,画家让他眼望空墙,现出一付茫然若失的样子。在这些画中,由于背景简单,人物的眼神就格外突出,心理活动也更易窥见了。

“阿Q去静修庵‘求食’”


程十发笔下的阿Q

但所有的画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与上述情形相反,在《阿Q正传一〇八图》中,有些画面是只有背景,没有人物的。这在一般的连环画中不多见,是程十发的又一创造。譬如,当阿Q走出村镇,去静修庵“求食”时,画中没有出现人,出现的是一道通向静修庵的曲曲折折、长而又长的石板桥,以及满陌新苗,一双飞燕。这是又一种象征手法,使读者自然而然地发生感慨:仅仅为了偷几根萝卜,这个可怜人走了多么长的路啊!在另一幅图中,描写阿Q由城里回到未庄,也没有画人,而只画了中秋月色下的一汪江水,两叶轻舟,以及村舍和石桥。这恬静幽美的风景画面也暗喻着“中兴”后的阿Q与破夹袄时期的阿Q是有些两样了。

程十发手迹

同日下午召开“程十发与连环画艺术”学术研讨会,重点关注程十发的水墨连环画艺术,并对其如何在江南文化视野下实现“中国画与连环画高度的矛盾统一”这一学术命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与解析。

知名连环画画家、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李晨认为,当下的美术教育已经教育不出这样的连环画创作了,“因为太注重素描了,而程十发先生是以写意的笔墨画连环画。”

程十发弟子、知名画家毛国伦回忆说,老师非常注重写意,也要求他们强化文化修养,当时让他们至少要画一部连环画,“他认为,一部连环画相当于上了两年美术学校。”

阿Q正传相关图书资料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燮君则表示,中国的美术教育应当也要从中国文人画体系里寻找资源,比如从梁楷到黄慎的中国人物画体系,“程十发的实践让我们感受到,连环画创作也完全可以有真正的中国风格。”

一位画家表示,他从小看连环画长大,过去只是从印刷本感受《阿Q正传》的妙处,这次终于直面原迹,感觉收获极大,“发老当时把中国画山水、花卉、人物等的创作手法用之于连环画,而现在我们画中国画,从这样的连环画里是可以感受到中国画真正的文脉与基因的。”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