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时10分钟的尖叫和呼喊声中,1000枚鸡蛋砸向了对面的白墙,蛋黄、蛋清、蛋壳流泻的痕迹迅速在墙上渲染出一幅图画……11月1日下午4时许,北京红砖美术馆大厅,这件“正在发生”的行为及装置作品《致女人的一千个鸡蛋》(One Thousand Eggs: For Women),拉开了英国当代艺术家莎拉·卢卡斯在亚洲最大规模个展的帷幕。
展览中美术馆室内外的空间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激情,砸蛋、砸车的行为现场、在地创作与展览作品空间,共同塑造了一个弥漫着卢卡斯艺术能量的空间。莎拉·卢卡斯也坦言,面对红砖美术馆如此巨大的空间,自己曾踌躇过。但每一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不同场域和文化语境下,作品所激发的跨文化对话也会不同。
“莎拉·卢卡斯”展览开幕《致女人的一千个鸡蛋》行为现场
在开幕式现场,莎拉·卢卡斯邀请从世界各地赶来的女性及身着女装的男性观众向一面空白墙壁扔鸡蛋,“Egg在英文中代表鸡蛋又意为卵子,(所以)这是一项解放性的活动”。在卢卡斯的作品中,不同形态的蛋反复出现,发挥着符号性和喜剧性的效果。
展览开幕现场“正在发生”的行为及装置作品《致女人的一千个鸡蛋》
在开幕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策展人介绍说此次展览筹备期就长达两年,“涵盖莎拉·卢卡斯30多年来100余件重要作品及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十余件新作,提供了让艺术家的作品与中国观众全面对话的机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左起)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及艺术参赞、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莫睿、艺术家莎拉·卢卡斯、摄影师约翰尼·山德·基德、策展人闫士杰
展览现场
莎拉·卢卡斯表示对此次中国首展十分期待:“每一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不同场域和文化语境下,作品所激发的跨文化对话也会不同。这几天很多人问我,‘你认为中国的观众会怎么看待你的作品?’我想说,‘我没有答案。’因此我耳目全开,广伸触角,拭目以待。”
莎拉·卢卡斯此次在北京长达近十天的驻地,除布展外,还就地取材完成一系列新作。其中《北京钻石》(Beijing Diamonds)与展厅中同样以废旧汽车及香烟为材料的《废话墓志铭》(Epitaph BLAH BLAH, 2018)形成了呼应,汽车破烂的外观和外露的引擎形成鲜明对比——巧妙地将暴力付诸于对死亡的暗示之中。
莎拉·卢卡斯,《废话墓志铭》 ,2018
过去三十年间,卢卡斯用“拾得物(Found Object)”和日常用品构建出独特而具有强烈挑衅意味的视觉语言,将家具、食物、小报、马桶和香烟等琐碎的日常物品转化为迷惑、荒谬,或大胆、幽默的场景。在另一件新作品《下面(北京)》(Down Below ,Beijing)中,艺术家则将粉色的硅橡胶倾倒在一个在当地获得的废弃浴缸中,硅橡胶缓慢地从浴缸的排水口流出,在浴缸下的地面逐渐扩张,最终形成了一滩凝固的粉色乳胶。
莎拉·卢卡斯新作品
发布会媒体提问环节,在回答澎湃新闻如何开解不同文化语境下创作困惑的提问时,莎拉·卢卡斯说,“我们所有这些人无论是艺术家或者非艺术家,首先都要非常坦诚地明白生活之中充满了矛盾,我们自己的思想也充满了矛盾,没法给出一个简单明了的答案解决所有的问题。创作艺术品可以让创作者感到满足,有一种完成感,当你感觉到所有应具备的元素都在创作过程中(赋予施加了),就意味着创作的完成。但作品完成了并不意味着你在观念上、思想上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已经完成或者说解决了。与此相反,我们更多地是在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莎拉·卢卡斯,《一桶茶B》,1993– 2013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崛起的“青年英国艺术家”(YBAs, Young British Artists)群体的一员,莎拉·卢卡斯196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成长于20世纪80年代由玛格丽特·撒切尔执政的保守意识下的英国。在金史密斯学院就读期间,她不再满足于自己受当时极简主义影响所创作的雕塑作品。在女权主义文学观念的启发下,她开始转向廉价、触手可及并且与她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纽约时报》曾把卢卡斯的创作力量归于她“毫不畏惧的挑战态度”——“她对性别、阶级和语言的思考直率而暧昧,使她成为少数从YBAs群体中脱颖而出的重要艺术家之一。”
莎拉·卢卡斯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她以物件作为人类身体延伸或替代的作品,这些具有暗示性的作品,通常使用农产品、食品等暂时性材料,或象征工人阶级的香烟、啤酒罐,以及马桶、浴缸、汽车等。卢卡斯在后来的雕塑作品中也常使用马桶这一元素,如《软马桶》(Floppy Toilet, 2017)用黄如尿液的树脂制作马桶,人格化的特点与半透明的材质有种出人意料的优雅,与马桶本身污秽的暗示相矛盾。艺术家颠覆性地将马塞尔·杜尚的小便池(《泉/Fountain》, 1917)转变为女性对应物——马桶,此举既传达了向杜尚的致敬,同时也弥补了女性艺术家在二十世纪前卫艺术实践中的缺失。
莎拉·卢卡斯 ,《软马桶三》, 2017
拍摄于1990到1998年的“自我肖像”(Self-Portrait)系列,是莎拉·卢卡斯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既是创作者也是拍摄对象。卢卡斯将镜头对准自己,着装含糊而具有男性化特征,却保留了女性化的性挑逗意味,讽刺地扮演了“凝视”下的主体和客体角色。著名女性主义艺术史学者琳达·诺克林曾这样评论卢卡斯的作品,“性别认同的模棱两可及在现代流行表征中的低俗粗暴,正是卢卡斯所探讨的主题——作品以震惊公众的方式引起对性别权力关系架构的探讨,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层面的。”
莎拉·卢卡斯, 《自我肖像》,1993
“隐秘之地”(Penetralia)系列雕塑创作开始于2008年,它们类似古代图腾的神秘物件,艺术家用在英国萨福克郡家附近拾得的燧石倒模制作成石膏铸件,并添加未经处理的木材等。移居萨福克乡间后的卢卡斯,对英国风土及异教韵味做出了新的审视,该系列标志着一种神秘主义的特质开始在卢卡斯的作品中出现。“NUDs”系列雕塑首展于2009年,运用填满绒毛的裤袜塑造出形象难辨的形态,实现“强壮”和“孱弱”的矛盾结合。卢卡斯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 “NUDs”新作也随新展亮相。
莎拉-卢卡斯,”隐秘之地“系列
尤为值得一提的还有,此次展览文献区特别呈现莎拉·卢卡斯的挚友,被称为“YBA运动的编年史家”的摄影师约翰尼·山德·基德(Johnnie Shand Kydd)跨度25年,记录了从1996年至今的卢卡斯及其友人的35件摄影作品。“莎拉面对镜头时一点都不害羞,或完全拥抱镜头或完全忽略镜头,对一个摄影师而言,她是一个完美的拍摄对象。”山德·基德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实际上,很多照片都有着莎拉·卢卡斯本人的一种魔力,特别是她的幽默感,这种幽默感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基调。”文献区同时展出莎拉·卢卡斯大量画册、手稿及她生活中极具代表特质的物品等,包括卢卡斯的伴侣朱利安·西蒙斯拍摄的影片,让观众得以近距离走进这位激进、先锋的艺术家。
展览文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