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自救中的民营书店

近日,著名书店单向空间在其微信公众号“单读”中发布一篇名为《走出孤岛,保卫书店丨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相关新闻链接)。在文章中,单

疫情时期,闭店中的单向空间杭州店。??“单读”微信公众号 图

疫情时期,闭店中的单向空间杭州店。“单读”微信公众号 图

近日,著名书店单向空间在其微信公众号“单读”中发布一篇名为《走出孤岛,保卫书店丨坚持了15年的单向求众筹续命》(相关新闻链接)。在文章中,单向空间坦露自此次疫情以来,多家连锁店停业,且唯一正常营业的店面每日收入也出现巨大的亏损,以此下去必然出现资金流的短缺,而产生关门的风险。无独有偶,南京著名的先锋书店也在其公众号上发布名为《只要书店在,就有希望在》的文章,也坦露最近的运营困难,并由此希望广大书友能够通过购买或是会员的加入等一系列手段来对其进行援助……正因为单向空间与先锋书店在国内书店中的赫赫名声,使得他们的呼求在网上产生一定的效果,而使人们开始关注一直以来就处于弱势地位的书店的境况。尤其此次疫情更是雪上加霜,彻底令其难以招架(根据实体书店“书萌”于今年2月对全国1021家书店进行调查发现,截止2月5日,90.7%的书店选择停业,超过99%的书店没有正常收入)。

实体书店联盟“书萌”于今年2月对全国1021家书店的收入调查?

实体书店联盟“书萌”于今年2月对全国1021家书店的收入调查?

其实如果我们稍微关注这一方面的新闻就会发现,民营书店的呼救或是发布众筹续命的文章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如浙江乌托邦书店去年便发布了求救信号,广州1200bookshop的创始人最近也发布了他们的求救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书店此时遭遇的其实是它们一直以来就面对的困境的严重化,而也正是在此时,我们或许才会真正明白之前人们所讨论的关于民营书店的衰落中所带有的强烈悲哀之感。而在这背后其实也潜藏着更加复杂的状况,它不仅仅只是一家或多家书店能够改变的,而是往往它们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且受其影响——甚至是主宰。

首先是书店作为一个商业机构它本身的盈利能力,再者便是在当下中国的实体书店又似乎承担着强烈的文化与社会抱负/责任。这在许多讨论此类书店为何会面对或是如何造成了如今的惨淡状况的文章中反复被提及。

此次无论是单向的呼救还是先锋的一系列促销,说到底都是需要吸收一定的资金来保障书店自身的正常运作。就如单读那篇文章里所指出的,房租、电费以及各种设施和员工的工资等等因为停业或是营业额的锐减,而成为压在书店上的最沉重的稻草。因此,资金的短缺是这些实体书店遭遇的困境中最主要的,而导致这一点的除了此时疫情导致的特殊状况所致,其实更正确地说或许是它放大了本身就存在于这些书店日常运营中的问题。只是因为日常营业的收入能够保证资金流的运作,而把许多问题就此掩盖了过去。

但这却又并非仅仅是因为书店自身运营的问题,就如单向空间和先锋书店,它们因为名声在外而有着固定的客流量,虽然其中每日书的销售额有多少?因此,导致书店盈利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与关于书的销售、市场、人们的阅读以及相关的习惯和观念的变化有关。伴随着互联网销售的兴起,实体书店由此遭到的打击或许古之未有。为了维持“实体”的存在,这些书店从一开始就消耗了大笔资金,而其在书籍销售上的盈利或许往往很难补足其投入,所以这也就使得当下国内的众多书店开始发展一系列的副业和周边产品,如与咖啡屋结合,或是制作系列文创以供销售。而最终导致的往往是,周边销售所带来的盈利很多时候甚至超过书籍的销售额,从而成为支撑书店顺利运营的重要支柱。

南京先锋书店。 书店供图

南京先锋书店。 书店供图

就以笔者较为熟悉的先锋书店为例。伴随着它的名气日盛而渐渐成为南京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但对于前来打卡或是旅游的游客们而言,购书的比例往往低于购买相关周边的数量。我曾陪一位在法国留学归来的朋友前往先锋,临别时他购买了一本书,并对我说他每次来此都会买本书,以此表达对它的支持。而这样的客户毕竟是有限的。并且当我们谈及为何人们不愿在书店购书时,一个最简单直接的理由就是网上书店时常打折促销,更加便宜,甚至更为方便快捷。而实体书店的书籍一般并不打折,并且即使打折也大都在8-9折之间,难以和诸如京东、当当等书店动辄5-6折的力度相比。因此,在这一出于经济的考量中,人们或许更偏向在网络购书,而在这些书店购书中的一大部分读者也大都带着某种希望以此小小举动来“支持实体书店”的念头。

因此,很多实体书店便希望能利用起书友们的这些心理,发起众筹和呼救(必须说明的是,大多数书店的众筹其实都有相应的报酬,如换购会员卡或是书籍礼包等等)所运用的话语中也渗透着对于这些共同心理和记忆的调动。而之所以能够产生这些“共同的心理和记忆”其实也与书店在当代中国为自身所建构的形象和其期望有关。

上世纪九十年代,哈贝马斯关于西方社会公共领域的形成、变化和结构的研究专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进入中国,为当时国内热议的社会公共场域的讨论增添新的理论和实践视角。而就如在传统西方社会中,曾经贵妇人们的茶会、咖啡馆和书店等空间都成为舆论和思想碰撞与生产的最佳场域。并且也正是在这些场域中,产生了其后推动着西方现代化的众多智识分子,甚至由此形成一个“阶层”,成为社会中的中坚力量。这一来自西方的现代历史对于急切地探索中国现代化的知识分子产生巨大的借鉴和吸引力,而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们此刻讨论的人们对于书店所寄予的厚望与期待才能被更加完整的了解。

无论是在单向还是先锋书店所发布的文章中,它们在坦露自身资金短缺的同时,也往往更加着重强调这些书店(及其所创造的空间)在一座城市、社会(甚至是国家)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个体之间的交往、辩论和连接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南昌青苑书店。

南昌青苑书店

也正因此,我们会看到国内诸多书店时常举办主题与文艺活动,邀请学者、知识分子等对某些社会议题进行讨论或演讲;通过线上线下连接起出版业上中下各层的参与者,使得大家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传递出某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等等。如先锋书店对“开放、独立、自由和人文”的强调,以及“大地上的异乡者”这一意象甚至个体生存方式的塑造;单向空间创办的单向街书店文学奖,以及各种文艺活动等等。

也正是在这一双重期待中,书店被构造成某种“想象的共同体”、空间甚至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创造者。而这也正是当下许多书店在努力的一个方向。当然,在这里我们也不能遗忘了书店本身作为“书”的集合地所具有的更为文化以及精神上的意涵,这一意义不仅仅来源于传统,也与人们对于智识、知识和理性在启蒙思想观念中所带有的向善的特质所憧憬。在所有公共场域中,书店所充满的象征意义或许最为丰富且吸引人(而其中也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书店”这一空间在当下的塑造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甚至阶级性。)。

而书店的这一文化抱负一方面使其发挥着聚集个体以及提供相应的空间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束缚书店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指的发展主要便是在经济上的收益。因为对于“文化”的重视与书店的“独立”定位有着重要的联系,一旦这一联系遭到怀疑便会引起批评甚至反弹。

这似乎正是这些书店当下所面对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它们必须通过盈利来维持其运作和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其所(或被期望)承担的文化甚至是社会的责任又让它似乎不能彻底地投入商业怀抱。而在这两股力量的拉扯之间,伴随着当下人们对于阅读作为娱乐甚至是知识获取来源的工具也都产生疏离,而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书籍阅读的衰落,伴随着其他新的娱乐、消遣和学习方式的兴起,而其中最主要的便是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阅读其实已经不必在成为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甚至伴随着消遣方式的增加,阅读也已经开始居于边缘。而这一切观念的变化最终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实体书店的运营。除此之外,它们其实还遭遇着来自其他方面压力。

正是在这种种压力和无可奈何的社会转型与变迁中,实体书店也尝试着摸索一条能够发展下去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其名声的积累,来塑造相应的品牌效应,从而由此促成商业利益的增加。无论是单向还是先锋,在名声日隆中都开设了多家分店,利用品牌和旅游的商业运作模式进行包装。这一方法无可厚非,甚至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让人担心的也便是诚品之后的模式,即彻底进入商业大潮而成为其曾经所提倡的观念的对立者。

当下,在诸多城市中出现的许多民营书店不正是如此吗?在那寸土寸金的地段,装饰精美且咖啡蛋糕与各种周边十分昂贵的书店里,能够进入的个体也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各种筛选,从而成为城市里又一个“网红点”。

对于此次单向和先锋的求众筹和呼救的批评中,也有如下观点,认为“商业是商业,风险是商业计划中应该考虑到的一环。如果十几二十年老是倒闭求救,那可能要打磨自己的商业方案”(来自豆瓣用户晴耕雨读)。在一定程度上,这一批评也并非没有道理,书店作为商业或许是其最重要的本质,因此合理且能够应对风险的商业计划也必然是重中之重。而我们看到,许多独立书店的创始人本身大都是知识人,凭着一腔热血创造书店,但在商业运营等方面或许短板明显。

而如果每次出现危机便希望能够通过对书友的众筹而度过困难,其实也始终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而就如在上条豆瓣动态的一条评论所说的:“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时候打个钱也不说是情怀什么的了,往往是由于体验到一种及身的悲哀”(豆瓣用户Liew Enomis)。其实,众多书友愿意支持,其中情怀占据着重要部分,即上面所谈及的人们对于书店的期待和憧憬。而“及身的悲哀”所感慨的或许也正是在当下这个娱乐至死且消费大潮席卷一切的现代社会中,书店所遭遇的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作为个体生活在此时此地的感受产生了一定的共鸣。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