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尼是谁?不仅现有的史料中查找不到只言片语,恐怕连学界都对这一人都感到陌生。
因为一本1942年9月再版的《金丝鸟》穆尼签名本的传世与《百年风华——民国名家签名版本及信札选》,让世人可以闻听着它的鸣叫声去寻找、发现穆尼。
穆尼著《金丝鸟》封面
《金丝鸟》中的穆尼签名
1940年9月上海朔风书屋出版了三幕喜剧《金丝鸟》,作者穆尼。
《金丝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穆尼又是谁?不仅现有的史料中查找不到只言片语,恐怕连学界都对这一人一书感到陌生。
好在这本1942年9月再版的《金丝鸟》穆尼签名本在手,第一个问题简单解答尚且容易。翻开书页慢慢看去,孤女蔡瑛在父母临终前被托付给郭维德的一个故事在书中娓娓道来。郭是个老顽固,他把蔡瑛当作独占的私有财产,不是跟在后面监视她,就是把她关在屋子里,不让她与社会和外面人接触,就像金丝笼里的鸟。后来,蔡瑛爱上了年轻的邻居江上云,凭借着聪明智慧,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情节描写得曲折多变,悲喜交加,但最终以喜剧收场。整个故事中透着熟悉感,这不正是根据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原著改编的么?
八十年前,那位穆尼定然是读过莫里哀的喜剧,那么他究竟是何身份呢?改编出这样一部著作的人为何会被文学史遗忘呢?越是被岁月藏起来的谜团,越能激起人的探究之心。可是,一无线索,二无片语,史海钩沉,谈何容易?
没成想,峰回路转,在考证这些签名版本的作者身份时,著名近现代文学研究学者宋遂良教授辗转探寻到了穆尼的线索。他先是联系到他复旦大学的同学——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郭玲春女士年轻时曾见过穆尼。在她的印象中,穆尼先生十分敬业,也很和善,在生活中少言寡语。穆尼先生是复旦剧团当年排演话剧“红岩”的首任导演,为这部曾经轰动上海剧坛的佳作有所贡献。为了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郭玲春女士又通过她的同学杨乡女士(上海人艺著名编导杨村彬的女儿)多方打听找到了穆尼先生的女儿汪一苹和儿媳范雪琴,通过她们提供的有关资料及讲述,我们终于对穆尼其人及其文学经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穆尼(1919-1994)
穆尼,原名汪国杕,大家都称呼他汪穆尼。1919年出生于广州,祖籍安徽黟县。1938年就读于上海中法剧艺学校,与乔奇、盛婕等人同班。1940年毕业后,在上海孤岛时期左翼文艺界创办的华光戏剧专科学校(由孔另境、鲁思、周贻白等人创办,是培养戏剧人才的一所专科学校)担任教师。他的学生中有些后来成为知名导演、演员,如谢晋、上官云珠等。毕业同年即出版《金丝鸟》,1942年出版作品《情焰》。新中国成立后,他于1950年任上海红旗实验歌舞团副团长及编导,排演过重要剧目《朝鲜人民的胜利》《中山狼》等。1953年调任上海少壮越剧团任导演,执导过《马寡妇开店》《碧玉簪》《孔雀东南飞》等剧目。1957年转任上海培进中学教师直至退休。穆尼还在1973年创办了上海第一家民办艺校——上海鲁迅艺校,聘请谭正璧、赵景深为校长和艺术顾问,聘张瑞芳、俞振飞、余秋雨等上海文艺界专家来校授课。在此期间还帮助上海滑稽剧编剧执笔《阿Q正传》,深受观众好评。1994年10月14日病逝于上海。终年75岁。
穆尼为上海滑稽剧编剧执笔的《阿Q正传》
穆尼为人正直,生性耿介,但一生坎坷。他崇尚鲁迅先生,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的座右铭。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曾遭遇不公正的对待,幸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免于一劫。
剧艺是穆尼的爱好,亦是他毕生从事的事业。他将一生的心血倾注于戏剧创作、编导和教育事业,和古代现代戏剧文学和喜剧理论方面的研究著述上。除此之外,他还写过不少有关孤岛时期的上海文艺逸事。遗憾的是,在历史时间的沧海中他的许多资料遗失无考,这本《金丝鸟》作品传世,让我们闻听着它的鸣叫声去寻找、发现穆尼。
《百年风华——民国名家签名版本及信札选》
《百年风华——民国名家签名版本及信札选》
发现穆尼,令我们激动且兴奋,因为这正是《百年风华——民国名家签名版本及信札选》编纂出版的意义所在。因时代造就,或别的历史原因、时间因素,当时的一些作家或名噪一时却终被湮没遗忘,或干脆自始至终不被关注,以致现在不仅身份及生平鲜为人知,有些甚至找不到除签名书之外的任何痕迹。然而他们及其作品却打着时代的烙印,自有其历史和艺术的价值。隔着时光的长河,在岁月的这头挖掘和研究他们的身份及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当是对近代文学的一种补充。
如果,将中国近百年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成就视作一座文学丰碑,那么对个体作者的文学经历的挖掘研究,可视作对这座丰碑的补白和添彩,为当下民国文学研究提供些许参考。这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
所以,在《百年风华——民国名家签名版本及信札选》的编辑过程中,我们将大量精力投注到对书籍版本的研究及著作者生平简历的考证上。查阅大量资料档案,寻找到哪怕一点蛛丝马迹,也要层层抽丝剥茧,以追溯他们的文学生活轨迹。
过程有点痛苦,好在结果尚算欣慰罢。
(作者系山东省中国文学艺术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