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世界读书日,用阅读传递战“疫”力量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由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读书日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今年的4月23日,上海新华传媒的“市民文化客厅”第14期活动以“用阅读传递战‘疫’力量”为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由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读书日也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今年的4月23日,上海新华传媒的“市民文化客厅”第14期活动以“用阅读传递战‘疫’力量”为主题,聚焦医学与人文,在上海大悦城举行,并在哔哩哔哩弹幕网、澎湃新闻APP以及“市民文化客厅”APP上直播,让无法到场的市民在家中也能感受阅读的力量。本活动由何婕主持。

活动现场。 新华传媒供图

活动现场。 新华传媒供图

抗“疫”一线的故事:上海在此次疫情中做出的贡献

活动现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书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卢洪洲讲述了他在战“疫”一线的见闻,分享了上海在战“疫”中的坚持和感动。卢洪洲介绍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立于2003年“非典”后,是上海市政府斥巨资在金山区建立的以传染病为主的医院。“1月20日我们收治了第一例患者,而早在1月20日之前,我们的医疗、科研、教学等工作都已经围绕着新冠运转起来了。在科研方面,我们公卫中心也做出了贡献。我们的科学家第一时间分离和界定出了新冠病毒,并分享到国际,以供全球的科学家进行研发疫苗的工作。”卢洪洲如此总结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在此次疫情中的贡献。

据卢洪洲介绍,作为上海的定点治疗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自1月20日至今收治了619名患者,已有500多名患者健康出院。而整个抗疫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收治武汉到上海的感染病例为主,治疗了300多名患者,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因此也不乏重症患者。当时上海共有8名患者出现了重症,使用了人工肺、呼吸机进行救治。

在第一阶段期间,卢洪洲提到了几个特别的时间点。首先是2月10日,由于几名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严峻,公卫中心当即做出决定,请来了上海几个比较强的综合型医院的重症专家,与公卫中心的医生团队一起救治患者。“当天晚上12点左右才通知到这些专家,但第二天一早9点他们都带着自己的团队准时集合到了我们公卫中心的病房,使每个患者都得到了上海最优质的医疗资源。所以我们的救治水平也是最高的,这体现了我们整个上海医疗的综合优势。”卢洪洲说。

第二个时间点是3月30日晚上。当时一个重症患者连续一个月都病情危重,于是公卫中心决定请来九院的一名权威教授。“当时情况非常紧迫,我们非常担心这位教授是否在上海,是否当天就能来,如果不能来怎么办?”卢洪洲回忆道,“所幸这位教授来了,而且亲自开车,带着手术器械,并带来了另外两名教授和他的助手,晚上12点半到了病房。”手术持续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凌晨才顺利完成。卢洪洲总结道,这两个时间点的事例说明了,上海的医疗专家面对新冠肺炎这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表现了充分的责任感。

目前,公卫中心已进入了第二阶段的治疗。经过第一阶段的努力,现在的治疗方案已非常成熟,积累了成功的治疗经验。但卢洪洲强调说,现在看来,全球疫情还是非常严峻。作为上海的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只要全球任何地方还有疫情,就不能松懈。

“我有一个理想,也是目前公卫中心作为上海定点医院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希望上海的老百姓、全国的老百姓能够恢复疫情发生之前的生活。大家能够脱去口罩,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卢洪洲真诚地说,“相信随着全球疫情的控制,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此外,上海仁济医院的“90后”护士、上海第八批援鄂医疗队成员戴倩也在活动现场分享了她在战“疫”一线的故事。她在2月18日加入到援鄂的行列中,在新春佳节与家人团聚之际奔赴处于疫情重灾区的武汉。到达武汉时,戴倩被分到了雷神山医院,据她介绍,当时的医院空空荡荡,没有仪器也没有人,全靠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在两天之内白手起家,建起了一座抗“疫”堡垒。“我们不单单可以做救急扶伤的白衣天使,还成为了优秀的设计师、干练的搬运工。”戴倩说。

戴倩说,她和援鄂医疗队的同僚在此前并没有接触过穿脱防护服的学习,因此在紧张的援助工作之余,还要学习和习惯穿脱防护服。“静脉注射和气道护理这些都是我们在上海非常习以为常的操作,但在那个时候却是无比艰难的,因为一切工作都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行。而穿上那个衣服走路都喘得慌,”戴倩说,“我记得工作的第一天,我们小组的三位护士在进舱大概2个小时左右就已经体力不济,提前出舱了。而他们缓过劲来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对不起老师,我们给你们添麻烦了。”

戴倩说,他们每次上班都需要在舱内工作4个小时,但没有一次是能够准时下班的,所以差不多要连续在医院工作6-7小时。不停的轮班加上压力,使医护人员无法好好休息,睡觉要靠安眠药,上班时要喝咖啡提神。但为了减少穿脱隔离服的麻烦,他们在进舱前2个小时左右就得禁食水。工作非常紧张疲乏,白色的板房也缺少生机,为了互相鼓舞,医疗队的同僚在空白的墙壁上作画,传递点滴的温暖;还把想吃的东西和想说的话都记录在了防护服上。

医疗队员们的合影

医疗队员们的合影

在雷神山,生死决战常常发生在分秒之间,作为重症监护区的护士,戴倩常有非常震撼的体验。在活动现场,她讲起了一个阿婆的故事,那是她在武汉护理的第一名患者。“在我交接班的时候,阿婆的生命体征还算平稳。但就在短短的十来分钟的交接时间内,她的监护仪立即发出了报警声,我眼睁睁地看着她的氧饱和度从90几降到60几。我立即放平她的床头,拿起床边的呼吸头囊紧扣她的口部。我们的医生反应也非常迅速,1分钟内就进舱对她进行抢救。我们真的是用尽了全力,但还是没能挽救她的生命,”戴倩说到这里,心情非常沉重,“那天我一个人在病床上坐了好久都没缓过劲来。触摸着她尚有一丝余温皮肤的时候,我还在问自己,刚刚还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在我眼前渐渐地冷掉?我感到无力又胶着。这真的是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当时我在想,我们就不能再努力一点,拉住死神的脚步吗?”

当然也有救治成功的病例,让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戴倩说,有一位患者从开舱以来一直陪伴他们到4月5日,几经生死考验,最终用上了ECMO机器而挽回了生命。3月25日,在这位患者ECMO成功撤机的第五天,尚处于危险期,但他给予了戴倩一个非常震撼的感动瞬间。她说:“平时做护理的时候我其实挺唠叨的,想跟他多说说话,虽然也许他根本听不见我在说什么。给他做复健的时候我跟他说武汉的樱花开了,他突然醒了,眼睛睁开了,冲我眨眨眼,点头微笑。就是这样一个微小的动作,让我感觉到我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我们还可以继续坚持下去。”

4月5日,戴倩所在的ICU病区正式关舱,雷神山医院为他们举办了盛大的关舱仪式。那一天,戴倩也感触非常。她说:“我曾经说我不知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一群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但是经过此次的洗礼我明白了。我也很荣幸,自己作为护理行业的工作者,能够为疫情、为行业多做一点,多挽留一些人的声明。我相信,春天会将冬天夺去的一切都还给你。”

活动现场。 新华传媒供图

活动现场。 新华传媒供图

医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力量

在活动现场,除了战“疫”一线工作者鲜活生动的经历分享之外,也有两位嘉宾分享了与医学有关的阅读体验。《解放日报》首席记者、《读书周刊》主编顾学文在现场介绍了一本科普读物《生命之种》。这本书全本都在追问一个问题:人类的宝宝到底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今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在18-19世纪还是一个未解的难题。因为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生物体最基本的构成是什么,即不知道细胞的存在;并且也不知道生物体来源于一个单一的细胞,单一的细胞如何成为一个生物体的谜题也没有解开;第三个问题则是,男性和女性在创造一个人类宝宝这件事上各自的贡献是什么,人们也没有找到答案。

顾学文解释说,当时这个问题之所以是谜题,是因为当时显微镜还没有发明,科学家缺少这一重要的观测工具;而人体是由亿万个细胞组成的,这一观点也尚未有人提出;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科学家因为时代的局限,思维模式受到传统的束缚,使他们的思考无法顺利地推进。顾学文说,当时科学家主要受到两个传统观念的束缚,其一是宗教观。她说:“当时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两位夫妻在认识之前他们的宝宝就已经存在了,那到底是谁造出了他们的宝宝呢?答案是上帝。”其二则是性别观。“当时的科学家认为在创造人类宝宝这件事上,女性没有起到作用,她只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孕育的场所而已。这其实就是当时整个社会歧视女性的文化在这件事情上的一个映射。”

顾学文总结说,这本书能够告诉读者,在科学探索途中,想要突破成见、走出固化的思维是非常困难的;而在书中,读者也能看到一代一代科学家不断否定自己、挑战未知,克服观念上和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去不断地逼近真相,解开科学难题的过程,因此非常激励人心。

而这本书又与“用阅读传递战‘疫’力量”有何关联?对此,顾学文解答了两个问题。首先,阅读为什么可以传递力量?在她看来,我们的生活总是会受到物理环境的限制,而阅读能够为人们打开一扇窗,让人们能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像《生命之种》这样的科普读物,就能让人们看到科学广阔的发展;当然,人们也能在阅读科普书籍时发现科学发展的种种局限。“医学是科学的一种,现代医学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步,总有它的局限性所在。所以学医的老师们经常会说到一句话: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句话说明了,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不是万能的,他们与我们共同奋战。所以我觉得,阅读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一点,因此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我们的医务工作者,理解他们的局限性。”顾学文说。

其次,我们要传递何种战“疫”力量?对此,顾学文表示,除了医护人员舍身忘我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有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这种精神能够保障我们拥有互相理解、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而阅读可以作为互相理解的桥梁而存在。她希望人们能更多地阅读与医学、医护人员有关的书籍,从而懂得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尊重生命。

主持人何婕也分享了一本与疫情相关的读物:由美国学者威廉·麦克尼尔写作的《瘟疫与人》,它从宏观的历史角度讲述了人类历史和传染病的共生关系。她介绍说,在人类历史上,传染病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大规模的迁徙,包括帝国的崩塌、军队的远征成败,都有传染病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本书能让读者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有待探索的世界依然很大。

关于医学与阅读,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副主任王彤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身为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王彤也担任了一半的媒体人角色,在战“疫”期间发表了多篇评论。王彤首先分享了三个数据:42000、1649、3600。其中,42000是武汉封城后,国家指派和自愿报名加入战“疫”行动的医护人员数量。“这42000代表了全国最好、最优秀的医务人员都抽调到了武汉。如果武汉这个主战场我们不能守住的话,全国防控防疫的战线可能都会失守。所以关键时刻,医护人员们舍小家、顾大家,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这体现了战‘疫’中的人文精神。”王彤说。

第二个数据则是1649,这是上海援鄂医疗队的人员数目。“上海从小年夜开始派出援鄂医疗队,从报名到出发都只有几个小时。国家有难,他们是白衣天使,慷慨出征,既要救助武汉人民,同时也非常注意自身的防护,最后他们也是全部平安而归,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说。

第三个数据是3600。这个数字代表的是,在湖北武汉的新冠肺炎患者当中,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一共救治成功了3600名80岁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说实话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的眼眶是湿润的,因为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王彤说,“80岁以上的老人通常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对他们的救治是非常难的。大家也知道,在西方一些比我们发达的国家,因为医疗资源的限制,也不得不把老年患者拔管保守治疗。但是我们经过全力救治,最终挽回了3600名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生命。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王彤还分享了他在这场战“疫”中得到的四个启示。第一是战“疫”中医学人文精神的迸发。王彤说:“说句心里话,医护工作者在战‘疫’的关键时候所迸发出来这样一种专业主义和大无畏的精神并非偶然,而是通过他们长期的专业的训练、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医学伦理的教育而产生的。所以我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关键时候,白衣战士出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载歌。”

第二个启示则是,人文是医学的底色。人们通常关注医学的技术层面,而忽略了它的人文色彩。而王彤认为,人文是医学的灵魂,人文决定了医学前进的方向。知识就是力量,良知决定方向。所以人文决定了医学的方向,人文使医学更加温暖,更有力量。

第三个启示即医学的初心是同情和帮助。医学的技术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哪怕如今的医学已如此发达,但很多病依然看不好,只能控制和缓解。所以医学可以挽救生命,但更多时候带来的只是安慰和帮助。“所以医学的初心是同情和帮助。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他说。

最后,王彤还提出,为了让医学的人文力量生生不息,我们的医务人员要守住内心,使医学精神成为照亮我们道路的明灯,使治病救人成为我们的本分、本职和本事;同时,病人和社会也要为医生提供更多的尊重、关爱和理解,要想让医生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救死扶伤,而不用担心医患关系纠纷,这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人文力量生生不息,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医务人员,更多的是社会、是病人,医患的信任比黄金还要宝贵,因为人的生命比黄金还要宝贵。”王彤说。

“市民文化客厅”第十四期“用阅读传递战疫力量”暨4·23世界读书日云直播特别活动,由新华传媒与哔哩哔哩弹幕网《但是还有书籍》联合主办。”市民文化客厅”是上海报业集团与旗下上市公司新华传媒的著名文化品牌。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