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德国历史哲学家、文化史学家及反民主政治作家,西方文明没落的著名预言者。1880年斯宾格勒出生于一个邮政官员的家庭,先后曾就读于哈雷、慕尼黑、柏林等大学,最后获得博士学位。著作有《西方的没落》、《决定时刻:德国与世界历史的演变》等等一系列享誉全球的巨著。
斯宾格勒的意志
斯宾格勒有意图把整个世界历史塞进新的思维形式中去的热情决心,他认为全人类的历史是不存在的,只有各个文化的历史。每一种文化各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情欲,自己的生活。愿望和感情,自己的死亡。而且,各个文化之间是互不了解的。“两种不同文化的人,各自存在与自己的精神的孤寂中,被一条不可逾越的深渊隔开了。”实质上否认世界历史的统一性,否认人类的统一发展。那么他自己又如何理解西方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呢?
斯宾格勒还把文化看作一个有机体,都要经历前文化时期、文化时期、和文明时期,有如认得童年、青年、壮年与老年,文化是一个被他看作正在成长的、创造的、上升的阶段。文明则是各个文化的结束阶段,含义是已成、僵化、结束、死亡等。
这个概念一旦树立就意味着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主体,文化和文明之间是有差异和对立的。文化的宿命是文明,而文明并将走向没落。在这里斯宾格勒埋下了一个伏笔,即世界上其他文化都已死亡,唯独西方文化尚有生命。‘宿命’在他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斯宾格勒强调西方文化有一种特殊的‘宿命’,那什么是西方文化的‘宿命’呢?
世界上8个文化,其中7个已经死亡,只是“作为一些死尸,一些无定形、无精神的人群,一种伟大历史的碎片而存在下去。”只有西方文化还处在文明的第一个时期——‘战国时期’。西方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在生命的最优越文化感油然而生。20世纪是西方人的世纪,“德意志民族负有完成西方历史最后一个阶段的伟大使命。”
《西方的没落》风行的原因
首先,《西方的没落》迎合了第一次大战周战败的德国重整旗鼓的政治需要。而且斯宾格勒剖析西方的没落的必然,但相对于已死的7个文化比较,西方文化尚未走到尽头,仍有生命,这使那些感到前途莫测的西方资产阶级及其知识界至少仍怀有希望。从这一角度在看,斯宾格勒预断文化的宿命,西方的没落,同时也是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
当下意义
当下,“西方的没落”这一话提时不时就会被人提起,1961年6月1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讲演中说:“在西方,有许多人采纳了斯宾格勒先生和其他一些人的长远观点,谈论着没落的问题,而且他们到处搜集材料用以证明他们的观点,我认为,近几年来的局势已经证明他们错了。我并不认为,西方在没落。我认为,西方在上升。”今天,美国统治者更是大讲特讲美国负有‘领导整个世界’的使命。但是,正如欧洲在20世纪丧失了世界霸权一样,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也不可能永久保持,‘美利坚帝国’的迷梦更绝对不可能实现。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真正的没落危机不在于文化,而在于我们失去了文化的方向,文化的眼睛。正如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提到的“生命体”的概念那样,一种文化一旦没落,如果不能以另一种形态再生,那么就只能苟延残喘,甚至消失殆尽。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他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他走。”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