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读书是抚慰灵魂的良药:我看2016年上海书展

2016年的上海书展已是第13届书展。2016年上半年,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经济也是瞬息万变。面对令人焦躁的经济形势,我们更需要读书来安抚我们不安的灵魂。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肇始于1981年的上海书市,2004年由面向出版社和书商拓展为面向大众,并更名演…

2016年的上海书展已是第13届书展。2016年上半年,国际风云变幻,国内经济也是瞬息万变。面对令人焦躁的经济形势,我们更需要读书来安抚我们不安的灵魂。

上海书展.jpg

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肇始于1981年的上海书市,2004年由面向出版社和书商拓展为面向大众,并更名演变为上海书展。至今,它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上海书展作为一项连续性的大型公共活动,已经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书展,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重大文化盛会。组委会在运作上也可谓驾轻就熟,书展的理念也日臻高远。

书展之前,我就关注了7月20日组委会发布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2016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筹备情况和主要特点”新闻,大家都能发现书展亮点除“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外,多了浓郁的人情味和人文气息(其实书展举办方近年来也是刻意地淡化商业味,突出对读者、对大众的人文关怀),还强调、突出了服务意识,要注重对外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另外,不可或缺的安全措施,也比往年有了强化。举办方的精心安排,无不蕴含着海派文化的韵味。

从大文化的背景来看,上海——这一曾经的文化重镇,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度举足轻重,它之所以盛于斯,有着颇深的渊源。自明清以来,中国的文化格局以“江南—京畿”为轴心发展。江南不仅仅是鱼米之乡,其不断增长的经济水平与随之催生的文化需求与文化生产能力,使得江南一带读书氛围日盛,从而逐渐成为了数百年中国文化的动力来源。(有所谓的“北将南相”之说,登天子堂入相即读书人仕途上的最高成就)。后因多方面的机缘巧合,北京与江南的文化气息此消彼长,如上海的开埠和晚清的废科举、兴洋务等,其他政治因素拖累了北京文化发展,及至后来,“江南—京畿”文化轴心已经演变为“京—海”轴心,并严重地向南倾斜。

单单从出版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五大书局“商中世大开”全集中在上海,与之相伴的是中国现代学术史、文化史、出版史中声名显赫的人物也云集沪上,并对当时和后来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的现代出版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期间自然也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其汇聚的成员和产生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高峰。

如今,江南的富庶依旧在延续,难得是的其传统文化保存得也很好(遍地的古镇,小桥流水和青瓦白墙),读书的氛围也得以传承。江浙沪的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在国内的占比与总额不容小觑,虽然所占比重不如民国时期,但绝对值还是持续增长的。不信的话,可以问一问各出版社的发行员,便知江浙沪图书的销售和回款情况。

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沉淀和品牌塑造,上海书展声名日盛,其繁荣景象走在了国内各城市书展的前列。近几年上海书展多年持续不变的观瞻是:摩肩接踵的场内人流、场外排队购票的长龙和书展入口处拥挤的人群,这些景象会让出版人暂时忘却图书零售市场的艰辛,给他们提气和安慰,增添他们坚持做出版的信心。

如2014年书展中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徐炯局长所言,上海书展要注重品质和质量的提升,淡化销售和人数,让引领阅读成为书展的主角,卖书变成配角。2016的书展还将举办“上海国际诗歌节”,国际文学周邀请到的嘉宾人数和举办的活动数量较往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显然,上海书展的视界没有停留在国内,跻身于国际性书展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