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新闻

《掬水月在手》:弱德之美

10月16日,《掬水月在手》登陆艺术院线首映。10月16日,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的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登陆艺术院线首映,影片同名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也同步发布。主创团队辗转十个地区、


10月16日,《掬水月在手》登陆艺术院线首映。

10月16日,《掬水月在手》登陆艺术院线首映。

10月16日,古典诗词研究大家叶嘉莹的传记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登陆艺术院线首映,影片同名图书《掬水月在手:镜中的叶嘉莹》也同步发布。

主创团队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采访稿近百万字、历时近两年拍摄制作。采访了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名家,众人关于叶先生的所有记忆,在佐藤聪明创作的雅乐配乐中、将这位诗词大家苦难而又精彩的一生娓娓道来。

书封

书封

弱德之美

我对古典诗词的了解仅仅是高中语文的水平,更对所谓“传统文化”一直疏离隔绝,也正因此,我一度怀疑自己无法进入这部纪录片。

没想到影片非常吸引人,我更是数度落泪,这都是因为叶嘉莹的魅力。

本文剧照来自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本文剧照来自纪录片《掬水月在手》

导演陈传兴说这部纪录片比较难进入,我倒发现不难,你甚至不用懂古典诗词,只要稍微有点人生阅历,就会感佩叶嘉莹那样的一种生存姿态,她的一生用来探讨“诗与存在”的主题再合适不过了。

尤其推荐女性观众去观看这部影片。一个女人一辈子可能会经历的所有忧患,叶嘉莹都一一经历并且坚韧地挺过来了。

17岁时母亲因为术后感染,在从天津回北京的火车上去世;婚后她南下到台湾,身为海军的丈夫遭遇白色恐怖被捕,她自己带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牢;之后在台大教书得到出国交流的机会,几经波折把家人都带出国,生活稍感完满时大女儿女婿又在车祸中双双丧生。

经历了失母之痛、丧女之痛的叶嘉莹是怎么走过来的呢?她靠诗词,诗词就是她的存在方式,已经与她的生命经历合二为一。她曾说:“我在忧患中走过来的,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叶嘉莹对于诗词的爱好,是她自己生命中的一种本能,幼时的她就着家里四合院里看到的景物作诗,看见花说花,看见草说草,感叹花草昆虫的生存与死亡。母亲突然去世后,诗也从她心里跑出来,那样沉重的悲痛让她一连写了八首《哭母诗》,这是其中的两首 :

噩耗传来心乍惊,泪枯无语暗吞声。早知一别成千古,悔不当初伴母行。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老年遭遇大女儿女婿车祸去世,也是诗词创作让她的悲痛得以抒发和缓解。她回忆说:“我把自己关在家中,避免接触一切友人,因为无论任何人的关怀慰问,都只会更加引发我自己的悲哀。我仍然以诗歌来治疗自己的伤痛”。

苦难在叶嘉莹生命中时时出现,幸而有诗词拯救她,幸好她足够坚韧。她的学生席慕蓉说,有人因为经过那样的苦难,脾气完全变了,随之对人生彻底绝望。叶嘉莹没有,她反而用生命践行了她在词学中的创见——弱德之美,是在外界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自我约束和收敛以委曲求全的一种品质。

“叶先生是以弱德之美,以风中芦苇,而不是一棵大树的态度去面对暴风雨,即使有再大的强风暴雨,风雨之后依然存在。”陈传兴说。今天很多人会去报基于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写作疗愈课,而叶嘉莹是早就把生命和诗词创作融为了一体。诗词与她相融,理解,感怀,帮助她淡化、溶解了生活中的悲苦。诗歌也是她的寄托,是她的远方,只要有诗歌的世界,她就不怕现实的残酷。

“我没有见她很兴奋过,也没有见她很悲伤过,我们普通的人往往高兴也表现出来,悲伤也表现出来,而她永远是那个样子。这是很难的,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她把悲痛和快乐都一样处理,能够感知,但不沉溺其中,做什么都是举重若轻的样子。我们中国古代的君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这是影片的点睛之笔,叶嘉莹的女友刘秉松对她的评价,是啊,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见了,看完《掬水月在手》,真是忍不住感叹一句,这个世界有叶嘉莹,真好。

她的诗歌和她的生命是融为一体的,她的哭母诗和哭女诗,我们不一定能看懂,但你听她吟诵,能感觉到生命在诗歌中流淌。

你会羡慕她有一种资源和工具能够去支撑她,去化解掉她生命中的那些悲苦。就像已故台大教授柯庆明评价的,叶嘉莹就像诗词的传教士,诗歌是她的信仰啊。

现代人好像很难找到那样一种方式,现代人的方式都是消费主义的,是要花掉金钱的,诗歌这种方式当然更美更纯粹。

叶嘉莹挑战了现代女性主义

叶嘉莹是古典诗词研究泰斗、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是捐出毕生积蓄传承中华文化的神一样的人物,这部影片让我们知道,她同时也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女人,她经历了那个年代大部分女性都会经历的夫权的压迫。

在影片中,叶嘉莹极克制地谈到了她的丈夫赵钟荪。她只提到在台湾生大女儿的时候羊水破了,羊水流尽了,她却被一个人留在医院。

更多的内容我是从她的自传《红蕖留梦》中窥见的。

“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我先生在产房门口等候消息,当我从产房里被推出来时问他几点钟——因为又是一个女儿,他连一句话都不肯回答,掉头就走了。”

“我在很多学校兼课十分繁忙。每天下课回来,胸部都隐隐作痛,好像肺部的气血精力都已经全部耗尽,每呼吸一下都有被掏空的感觉。同时我还有以没有时间做好家事的负疚心情,接受来自夫权的责怨。那时,对于一切加在我身上的咆哮欺凌,我全都默然承受……因为当时我实在再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可以做任何争论了。”

“那时过圣诞节,我不愿在我们艰苦的时候,让孩子们觉得人家过圣诞节都挺高兴的,我们家怎么不同。我的愁苦从来不跟孩子说,总是愿意她们都好好的。我就买了圣诞树,而且装饰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上去就把它毁了,把树上的装饰扔了一地。”

有人说,经历了这些,她为什么不抗争?她为什么不离婚?

用今天的眼光看,肯定应该离婚的,或者至少要愤怒要控诉,但她就是那样忍下来了,她那一代人的观念是“离婚的人是有问题的”,她就没有离婚。

如果让她和当代的知识女性比较,现代的知识女性当然也很聪明敏感,智识上很能提炼现在社会的问题,遇到性别上的不公能站出来去发声去打官司,你可能也会觉得她们有勇气,但你可能不会说一句这个人活得美活得漂亮。

现在很多女性身上会有矛盾,家庭和工作的矛盾,这种矛盾和张力,在叶嘉莹身上体现到极致。

她在公共生活领域是那么受人敬仰爱戴的一个人,但是回到家里,回到私人领域要受到她丈夫阴晴不定的对待,要么冷漠要么呵斥,临盆之际竟把她一个人丢在医院,甚至也遭受过暴力,这是多大的矛盾,她还是给化解掉了。

这对很多女性来说会是一个启发,还是弱德之美——你们可以欺负我,生活可以对我不公,我也不硬着跟你们去对抗,我就像风中的芦苇一样,我还是要做我自己,任凭生活怎么亏欠我,我还是要完成我这辈子要完成的事情。

弱德之美好像是跟现代的女性观念对立, 一种被动的美德,不就是逆来顺受?但叶嘉莹说“我有弱德,但我不是弱者,弱者知识趴在那里挨打,弱德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德才是弱德。”

叶嘉莹的存在让我的女性主义观念有一点松动。比如我之前很坚持,如果遭遇了性别上的不公,你就要说出来,然后震慑伤害了你的人。这个跟弱德之美完全是不同的策略。

当然女性主义可能会认为如果大家都不斗争,到最后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就会有更多人受到侵害,所以要激进要主动,但这种呼号会有一个问题,它会有一种取向,就是那些被动的人是不够勇敢的甚至是在审美上不够美的,这是为什么?但叶嘉莹太特别了,她打破了这个,她的存在在我的价值坐标里面是更美的。

除了叶嘉莹,很多讲诗词的人,我们看上去都会觉得他们很保守很落伍,但是叶嘉莹没有给人这种感觉,反而会觉得她超越了时代。一个激进的人也能欣赏她身上普世的人性的美:面对挫折能够扛过去,能够不怨天尤人,不变成另外一个人,不失掉生命的光彩。叶嘉莹太耀眼了,面对她会顿感自己的渺小。

戴锦华说叶嘉莹是她心目中的大女主,虽然她很认自己的传统的角色,包括在家里要做家务还要带孩子,但同时也去当家庭里的供养者和成功者,仅凭这一点,女权主义者是没有理由去批判她。

叶嘉莹这么特别的人生经历到底有什么普遍意义?弱德之美这样的观念能打动其他的年轻人吗?可能很难。不过最重要的启示是,无论你是强德还是弱德,都别忘了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叶嘉莹她就是不断在事业上去追求并取得了成就,没有把精力耗费在跟恶龙缠斗上。并不是说要学习她的忍,最关键的是要完成自己这一点,无论反抗还是不反抗,都不要忘了自己作为一个女性,这一生要完成什么事情?能不能把性别忘掉,不管不顾地去实现它。

戴锦华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她是现代又独立的女性,但身上传递的又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形式和美感。叶嘉莹的存在其实会让我们反思究竟要如何重新对待中国传统社会的那种遗产,前现代的遗产。是啊,也许“弱德之美”还是离不少年轻人很远,但可能“弱德之美”一直都写在这个民族的基因当中,我们是不是要抛掉,完完全全拥抱西方,拥抱来自西方的女权主义,叶嘉莹是提出了一个挑战的。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