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学者容庚捐赠文物知多少:从青铜器到宋画、董其昌、名人信札

“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11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中国美术馆联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立中山图

“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11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中国美术馆联合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十二家博物馆、美术馆,聚集300余件容庚先生及其家属历年捐赠国家的文物。

展览既包括学者容庚先生各个时期所作书画、篆刻作品,又包括容庚先生及家属捐赠的青铜器、历代书画、丛帖、金石拓片、手稿、信札、文房印玺以及文献资料等,既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栾书缶》,南宋《云山图》小品、董其昌行草、恽南田《花卉册页》等。

“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散失,不如生前交给国家。况且放在国家处也是一种聚,只要能使更多人受益,我几十年心血就不算白费了。”容庚曾在1980年6月广州市文化局为他举办的座谈会上发言道。

容庚先生(1894-1983)

容庚先生(1894-1983)

此次展览分容庚资料展示和藏品展示两部分,后者分“莞邑文脉彰粤乡”“艺心有寄气自芳”“交契名贤称时誉”“纳藏悉尽报国邦”四大块。“莞邑文脉彰粤乡”主要展示的是广东省以及东莞历史名人作品,着重展示东莞莞城容氏家族容鹤龄、容祖椿及邓氏家族邓蓉镜、邓尔雅等人的书画印作品,以呈现东莞崇文重教、名士荟萃的文化氛围。“艺心有寄气自芳”主要展示容庚在诗文书画篆刻、文字学及书画理论、文物鉴藏等方面成就。“交契名贤称时誉”主要展示容庚与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等当时学术精英的书信交往、书画篆刻往来等作品,展现展品背后的文人佳话和历史细节。“纳藏悉尽报国邦”展示容庚收藏并捐赠国家的青铜器、金石书画作品等。

栾书缶 青铜 战国<BR/></p>通高40.8cm 口径16.5cm 足径17cm<BR/></p>国家博物馆藏

栾书缶 青铜 战国

通高40.8cm 口径16.5cm 足径17cm
国家博物馆藏

展出的近300件览展品中,既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栾书缶》,故宫博物院藏《兰亭八十一刻》,也包括中山大学藏《金文编》手稿,广州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仲惠父簋》《刺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一级文物南宋《云山图》小品、林良《秋树聚禽图轴》、沈周《吴门十二景》册页、文征明《醉翁亭记书画合卷》、董其昌行草《王维诗二首》卷、董其昌《江南山水图轴》、恽南田《花卉册页》、边寿民《杂画册选》、广东省博物馆藏《郭沫若致容庚信札》等。容庚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古物鉴定家,也是收藏家和书画篆刻家。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擅书画篆刻,精于金石考古与书画鉴藏。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兼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会委员、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岭南学报》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等。他不仅是一位鉴藏大家,也是一位学术泰斗,为国家培养了几代文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专门人才,其著作《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等,至今仍是从事古文字研究以及吉金收藏、书法研究者的经典必读书目。

容庚一生专精学问、著作等身、收藏宏富,晚年将毕生收藏捐献给国家。容庚辞世后,其子女后人遵循遗训“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陆续将其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捐献给国家。2019年,容庚子嗣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自刻、他人刻和收藏的177枚容庚藏印。今年,家属再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容庚书画作品5件,摄影图片文献78件以及容庚《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一函四册。

容璞在答谢辞中向中国美术馆表示感谢。她说,从1956年开始,其父陆续把大量的通过节衣缩食购得的文物有计划地、毫不吝啬地一批批送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让更多的人去研究、考证,做学术研究之用,大爱无疆,这种深藏在心中对祖国、对亲人的无限的爱,今天回忆起来仍令人感到如此温暖、浸入肺腑。

容庚 金文编手稿<BR/></p>四册 纸本墨笔<BR/></p>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藏

容庚 金文编手稿

四册 纸本墨笔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藏

“东莞容家是书香官宦之家,时人把我父亲、叔叔肇祖和两人的舅舅邓尔雅称作是‘一门三杰’。”容璞多年前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说,父亲之后收藏的雅好与儿时熏陶和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容璞回忆,父亲的收藏主要开始于就职燕京大学教授之后,而资金来源,则全部来自父亲每月的薪水。“父亲不是大资本家,身家也不丰厚,他的收藏全靠薪水。发薪后父亲总会拿出一半来收购藏品,另一半则交给我母亲当家。每次到了要交学费时,父亲都要变卖他的藏书换成金条支付。”容璞说。容璞讲述她幼时睡的床是父亲放置青铜器藏品的大木箱铺上床板改造而成,她的床价值连城。“每当有客来时,我们就要帮助搬走床褥床板,才能把青铜器拿出展示,这也是我接触古铜器的一种方式。”容璞表示。

中国美术馆“容庚捐赠展”海报

中国美术馆“容庚捐赠展”海报

容庚在燕京大学任教时还兼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这让他有机会频繁接触大量珍贵文物,也让资金并不充裕的他练就了一双鉴别藏品的“火眼金睛”。广东省博物馆书画研究室负责人、容璞女婿罗兵告诉记者,容庚的不少收藏在购入时被人视为冷僻之物,但他却一直坚持“人舍我取,人取我舍”,而事后往往证明了容庚眼光的独到。

“容庚先生之所以要收藏和研究古青铜器,就是要为中国人争气。”容庚弟子、中山大学教授曾宪通曾表示。在编著《商周彝器通考》时正值抗战时期,容庚日夜伏案研究写作,就是想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渐改变当时先秦铜器研究话语权由日本学者掌握的局面。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据各受捐机构不完全统计,容庚及其家属先后捐赠青铜器200余件,历代书画1200余件套,古籍善本1万余套册,金石拓片、丛帖、名人信札千余件,以及大量的著作手稿、刻本、抄本。其捐赠之精、数量之多,世所罕见,为国家文化集藏与积淀做出巨大贡献。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容庚的收藏恰逢乱世,在艰苦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他以一介学者之身,倾尽家财保全了大量国宝。“当国家遭受不幸之时,他毅然担起了保存、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在国家承平之际,他又以天下为公的宽博胸怀将私藏捐赠国家。他在跨世纪的风雨人生中,在沧桑历经的学术生涯里,抒写着一位中华民族赤子的文化篇章。”

展出现场

展出现场

展览特别借展国家博物馆所藏青铜器栾书缶,此外,中山大学所藏的最能代表容庚先生学术成就的《金文编》手稿也亮相。在广东省历史文化名人对其成长环境的影响方面,展出包括林良、居廉、康有为、梁启超、关山月、黄君壁、黎雄才等人作品,以及他与当时的学术精英们的书信交往和书画篆刻往来,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顾颉刚、罗复堪、马衡、启功等人的作品。

“他捐赠东西太多了,而且一切的收藏都建立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展览策展人吴国保表示,容庚先生捐赠物展现出其宽广的胸襟,他的爱国义举对帮助社会大众认识历史以及对大众的审美教育、爱国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国家文化遗产图书”《容庚藏帖》也在展出之列。该套丛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共182函,760册,此批藏帖保存了容庚先生自藏帖的原貌,完整呈现了中国碑帖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链接:

部分参展文物及书画

南宋佚名的《云山图》

南宋佚名的《云山图》


居廉 仕女图团扇 清

居廉 仕女图团扇 清


林良《秋树聚禽图轴》

林良《秋树聚禽图轴》


康有为 行书八言联 年代不详<BR/></p>148.3×39.4cm×2 纸本墨笔<BR/></p>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康有为 行书八言联 年代不详

148.3×39.4cm×2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容庚 篆书八言联 

容庚 篆书八言联 


王国维 赠容庚书 1927年

王国维 赠容庚书 1927年


郭沫若 致容庚书简 1930年

郭沫若 致容庚书简 1930年


陈垣 致容庚书简 年代不详

陈垣 致容庚书简 年代不详


 

黄牧甫 稺甫 清<BR/></p>昌化鸡血石 14×14×40mm<BR/></p>中国美术馆藏

黄牧甫 稺甫 清

昌化鸡血石 14×14×40mm
中国美术馆藏

此次展览将展出至12月5日,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3-17号展厅(周一闭馆)。

(本文据中国美术馆、主办方提供资料,部分引用参考光明日报等相关报道)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