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保罗·比第《背叛》:一场有深度的高端脱口秀

2020年布克奖刚刚落下帷幕,来自苏格兰的作家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凭借首部作品《夏奇贝恩》拔得头筹。黑马得主的出现令人不禁联想到四年前,美国黑人作家保罗比第(Paul Beatty)也是凭借一部风格

2020年布克奖刚刚落下帷幕,来自苏格兰的作家道格拉斯·斯图尔特凭借首部作品《夏奇·贝恩》拔得头筹。黑马得主的出现令人不禁联想到四年前,美国黑人作家保罗·比第(Paul Beatty)也是凭借一部风格奇特的《背叛》出奇制胜,击败诺奖及两度布克奖得主库切,拿下2016年布克奖。

关于《背叛》的夺冠,当年的布克奖评委会主席如是说:“这部小说深深地扎进当代社会的心脏。自乔纳森·斯威夫特和马克·吐温以来,我第一次领略这样一种野蛮的机智。”《背叛》游走在历史与现实、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内外,漫步于危险议题、社会暗面和阶层枷锁的高悬钢丝上,在荒诞、幽默、讽刺与戏谑之间穿针引线,编织出一个风格强烈的当代美国黑色寓言。这是近年来美国最滑稽有趣的小说之一,被誉为“21世纪第一部堪称伟大的讽刺文学”。《背叛》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于今年9月出版。

11月21日下午,作家小白、诗人张定浩、批评家李伟长三位嘉宾来到上海图书馆四楼演讲厅,与读者分享《背叛》一书的文学技艺与讽刺技艺,讨论和解答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讽刺文学?

活动现场 译林出版社供图

活动现场 译林出版社供图

用幽默的叙事讲述了一个荒诞的反抗故事

活动现场,小白首先解释了《背叛》的书名由来。它的英文原名叫《The Sellout》,有“出卖”的意思,所以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成“背叛”。作家保罗·比第作为一名黑人作家,在小说中并未抱持激进的黑人民权立场,实际上他“背叛”了所有的立场。

作为一部喜剧文学,《背叛》有足够猛烈的笑料。它用极度幽默的、冯内古特式的叙事,讲述了一个荒诞的反抗故事。一个底层小人物决定改造荒谬的现实,一个黑人青年决定在21世纪的美国恢复种族隔离,一个大学生农民决定豢养一个黑奴,重新定义一座城市。因为这部小说的幽默高度和讽刺强度,保罗·比第被媒体评价可比肩乔纳森·斯威夫特和马克·吐温,《纽约时报》称其是喜剧文学的里程碑,《卫报》说它的笑料密度是一个喜剧作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谈及《背叛》的喜剧叙事,小白说,《背叛》更像一场高端脱口秀,从头到尾越讲越嗨,完全是语言的狂欢。“它有点像郭德纲讲相声,一开始有个故事,到后来就变成一场语言的狂欢。有个评论说它像冯内古特和戴夫·查佩尔的合体,我们知道戴夫·查佩尔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脱口秀演员,是一个很有深度的脱口秀超级明星。《背叛》作为一本喜剧小说,就像脱口秀一样,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小白还在现场带领读者细读了小说中的几段文字,逐字逐句分析了其中的梗、笑点和机关,令在场读者深刻领会到保罗·比第的讽刺艺术,领会到《背叛》的“笑果”。

在探讨《背叛》的喜剧技巧时,张定浩阐述了喜剧的特质。他认为,喜剧具有一种排外性,相比悲剧更为封闭。他说:“因为所有的喜剧,它都需要某一种共同体的认同作为支撑。认同是一个圈子,它有一个语言的背景、文化的背景,大家在一个相互认同的基础上,才有所谓喜剧的诞生。”所以一部作品的喜剧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语言文化背景,在翻译当中,喜剧容易被丧失的部分也是更多的。

谈到喜剧效果,李伟长表示,《背叛》的阅读过程给读者带来的快感,第一层在于汪洋恣肆的语言,第二层在于语言之外的态度和思想。他形容第二层快感是一种高明之物,并举了小说中的一个例子:汽车广告永远给观众展示行驶的畅快无阻,却从未展示真实的路况、拥堵的城市。“像这样的讽刺,在这本小说里非常多,这是一位小说家对生活的描述和观察,以及他的叙述呈现给读者的第二层的东西。”李伟长评价,《背叛》中布满了这样的闪光点,正是这些由经验、思维、敏锐的感受构成的闪光点,使大洋彼岸的中国读者在不够了解美国民间文化的情况下,依然能不打折扣地尽情享受这部伟大讽刺小说的阅读快感。“如果脱开语言,脱开文化背景,面对一个相对共同的生活,小说家如果依然能够建立他的城堡,那么他就是一位国际性的作家。”他说。

在喜剧的核心,《背叛》关注底层、弱势的无言悲剧;在笑声的背后,《背叛》隐藏着尖锐的批评和反思。“我希望我的作品让人们明白:世界上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有很多矛盾、很多虚伪。”保罗·比第这样表述自己的创作初衷。当一个国家的公共舆论场言必“政治正确”时,不公是否真的就消失了?在《背叛》这出讽刺喜剧中,这个问题潜行其中,映照出复杂社会中的众生相。

《背叛》

《背叛》

提供了一把理解美国的钥匙

活动现场,三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背叛》与现实的复杂联系。李伟长说,《背叛》帮助他理解了当前美国大选的一些状况,能够成为读者认识美国、阅读美国的一把钥匙,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小白进一步指出,如果把《背叛》当成一场脱口秀,读者除了欢笑,还会接收到大量的信息,“关于种族主义、反种族主义、后种族主义,或者社群主义、自由主义,或者美国法律体系。读了《背叛》,就知道为什么美国现在有‘黑人的命也是命’这样的运动,知道他们是怎么看这些问题。”

而张定浩则表示,《背叛》让我们看到美国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对峙。他解释说,我们现在所说的西方文化,遵循着自由主义的传统,它强调理性,强调个人。在自由主义的对面就是社群主义,所谓社群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依附于某个共同体的存在。自由主义走到最后就是原子化的个体,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虚无主义,因此张定浩认为,社群主义是对自由主义很好的纠偏和补充。而《背叛》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在两者之间做出了探讨,把“我”是谁,“我们”是谁的问题摆在读者面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反省。在《背叛》中,读者能够看到一个共同体中种种幻觉的虚假,而保罗·比第作为“优秀的喜剧作家,把这种幻觉打破了”。他认为《背叛》的成就在于,它勇于冒犯共同体,冒犯“自己人”,这种勇于承担后果的讽刺力度,正是其力量所在。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