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一度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40后”作家作为新生力量为上海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带来新的变化。
今年,《上海文学名家文库·40后卷》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这套丛书收录了11位极具代表性的上海“40后”作家——叶辛、宗福先、竹林、王纪人、张重光、王晓玉、谷白、罗达成、彭瑞高、王小鹰、殷慧芬的最新自选集。就作品体裁而言,这套书包括小说 、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影视剧本等,内容题材从石库门中的人情纠葛到体育赛场上的拼搏对峙,不一而足。
会议由一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视频“青春的回声”拉开序幕。视频素材来源:上海东方电视台(03:12)
11月25日,“青春的回声——40年代作家丛书研讨会”在上海作协举行,会议由上海作协副主席、创联室主任薛舒主持。待现场播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视频“青春的回声”后,在场年纪最大的王纪人笑言:“青春只有回声了吗?起码在座的各位还在写作,只是写多写少而已。我们还是乘风破浪的‘40后’作家们。”
11月25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青春的回声——40年代作家丛书研讨会”在上海作协举行。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图
“其实我们这套书还是有历史局限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还沉浸在时代当中。”叶辛表示,“但历史是会说话的。”而王晓玉希望上海高校可以就上海文学史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她相信这套书能给后人研究提供了一份作品基础。
原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也是“40后”。他感慨自己与这批作家一起经历了无数风雨,共同见证了很多快乐与痛苦的时刻。此番见面最好的感受是大家还活着,还保持着联系,还共享着回忆。
“他们的作品,保留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风云和呐喊。”毛时安说,今天人们既要看到“后浪”的汹涌澎湃,也要看到“前浪”的汹涌澎湃,而且这波“前浪”至今还在发表作品,还在唱着 “青春,青春”。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一直在想该如何概括这样一群“40后”作家?他们出生于1940年代,最早的如谷白、张重光等从197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他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和成长,他们的人生经历与现在的年轻人是完全不同的。
“这代人尤其关注现实。在他们的书写中,现实感、责任感从未缺席。”杨扬举例戏剧界的第一声“惊雷”——宗福先的《于无声处》,“这部作品把文学和社会承担结合在一起,形式是戏剧,但影响超越了戏剧。”
《上海文学名家文库·40后卷》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表示,翻开这一套丛书,其实也是回顾一代人曾经走过的路。“从新时期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说,上海这批作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说,像宗福先的《于无声处》,代表了民心和民情,让人们看到文学走到了政治前面,走到了社会生活的前面,“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因为中国大多数文学都是跟潮的。像这样顶着潮流走在前头的,只在上海发生。”
又比如,竹林的《生活的路》开风气之先,在文学的范畴里讨论了女性的问题、城乡文化差异的问题,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间的问题。陈思和直言这部作品写得非常好,到今天依然不过时。还有叶辛的《孽债》,把上海和边远地区结合起来,讲了上山下乡以后发生的祸及后代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被拍成电视剧,家喻户晓。
“整体而言,上海‘40后’作家的创作多次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有的得到了认可,得以发扬,也有一些反而被边缘化了。但不管怎么说,这批作家对当代文学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他想到这批上海作家也受到了上海都市风格、都市金融、都市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像谷白、宗福先、殷慧芬等人,形成了一个都市工业经济文化多元的创作群体。这个群体还没有被很好地挖掘。用现在比较时髦的说法,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学遗产,这个遗产可能是这之前没有的,以后也不会有了。”
他不说这批上海作家的作用是“承上启下”,“但他们在一个历史阶段身处生活一线、文学前沿,他们的精神财富值得一代代后人继承下去。”
在青年批评家李伟长看来,在回望文学史时,我们其实也在回望上海文脉的构成,回望一代代作家的时间、勇气和无限探索,“老一代作家的勇气、对现实生活的关切、相互温暖的情感,在今天依然无比珍贵。”
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说,这一批“40后”上海作家无论文字还是言语都保留着当年的激情,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而且许多人还新作不断。“这让我们对上海文学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期许,同时对自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