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圆明园文物回归:“马首”是瞻,结束百年流离

结束百多年的流离,圆明园流失文物惟“马首是瞻”,马首铜像终于“回家”了,回到原属地圆明园。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今天说,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结束百多年的流离,圆明园流失文物惟“马首是瞻”,马首铜像终于“回家”了,回到原属地圆明园。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今天说,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2月1日上午9时,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同期开展。展览以马首回归为主线、分为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三个单元,展览面积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100组件,作为正觉寺基本陈列持续展出,即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

目前,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的下落尚未见公开报道。不过,此前一直有学者认为要防止利用公众对流失文物的关注炒高价格的行为。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生前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曾表示,“圆明园兽首的最大价值是见证了罪恶,其中承载着民族情感,但不宜过分炒高其价格。”

马首

马首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今天说,通过实施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工程,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与展览条件,国家文物局将马首铜像正式划拨圆明园管理处收藏。马首铜像结束百年流离,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刘玉珠也谈道,马首归园,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公约框架下,中国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机制日益成熟,对于在国际公约生效前,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中国政府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刘玉珠也指出,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文化遗产,要做好文物利用下半篇文章,发挥其独特作用,丰富公众文化生活。

在正觉寺的文殊亭可以看到被安放在正中间的马首

在正觉寺的文殊亭可以看到被安放在正中间的马首

马首百年回归路

十二兽首的失散始于咸丰十年(1860)九月,英法帝国主义军队因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入侵北京。10月6日下午,英法联军抵达北京,法军首入圆明园大掠。7日,英军洗劫清漪园。后英法联军对圆明园又进行了多次洗劫,直至10月18日英国使者额尔金,英军陆军司令格兰特下令焚毁圆明园。是日,米歇尔骑兵团开入圆明园。据正大光明殿为临时发令之所,派兵四处纵火,下午全园具焚。火势达三昼夜犹不绝。

这座从1707年就开始营建的占地350多公顷,建有成百处山拥水复意趣各异的园林风景群,并由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帝冠以佳名的主要建筑景观有800余座,共悬挂内外匾额近1200面的恢弘皇家园林在这场浩劫中残存的景致仅十余处,同时圆明园中所藏文物也损失殆尽,十二兽首也同样是在这场浩劫中不见踪影。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部件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部件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部件

圆明园西洋楼建筑部件

2007年8月,国家文物局在获悉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准备拍卖圆明园马首铜像后,即向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圆明园马首铜像是中国近代被劫掠的文物,国家文物局不赞成公开拍卖,希望能以适当方式回归。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对此表示理解,并开展了积极斡旋。9月,香港富商何鸿燊先生得知相关情况后,以高度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慨然出资6910万元港抢救流失文物,结束了马首铜像百余年的离散漂泊。此后,马首铜像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2019年11月,何鸿燊先生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

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流失海外一百余年、在2007年由澳门企业家何鸿燊购得,并在澳门公开展示多年的马首铜像被正式捐赠给国家文物局。经过双方协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后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圆明园管理处收藏。

今天,圆明园马首铜像归藏国家重回原属,为其百年回家之路画上完满句号。

十二兽首为何重要?

几百年后的今天,圆明园几成废墟,绝大多数的建筑早被夷为平地、荒草萋萋,即便是凭吊也无物可依,而海晏堂及其前面的大水法残存的建筑遗迹如白骨一样巨大又森然,十二生肖铜兽三百年间流离失所,来者对着残迹感喟神伤,让其成为被赋予最多历史怆怀的遗迹,行到此处的人都不免会有些“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黍离麦秀之悲。

展览现场复原海晏堂

展览现场复原海晏堂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有清朝一代最为鼎盛的时期——乾隆朝,圆明园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建成,它仿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风格。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位置不甚重要,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谐奇趣、万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占地约七公顷。大众现在提起圆明园最熟悉的残石柱景观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圆明园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观

圆明园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观

澎湃新闻在现场了解到,西洋楼景观中,万花阵得以复建,养雀笼被部分保护起来,其他的建筑大部分存留断壁残垣,在现场也展示了西洋楼景观的部分历史照片和建筑残部件。

现场展出的线法亭版画

现场展出的线法亭版画


现场展出的线法亭版画

现场展出的线法亭版画

西洋楼建筑群中的建筑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在《耶稣会士中国书信简集》中记载——乾隆十二年(1747)的某天,乾隆在观赏西洋图画时,适见图中绘制有西洋水法样式,于是命郎世宁说明,倍感兴趣,想要觅西洋能人修筑。于是蒋友仁被引见,告知皇上可以借助书本,带领工匠制造出喷泉。也有资料记载,乾隆十五年(1750)三月,曾传旨造办处铸造水法池内的铜鹅铜鸭,由此可以推断出,大水法的建造就始于乾隆十二年。

关于海晏堂和大水法的营建设计过程中有一段方案之争的小插曲。最初方案为郎世宁设计的十二个裸体女性雕塑。虽然乾隆对于西洋物品感兴趣,但是裸体的女性雕塑还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该方案随即被否定。最终的十二生肖方案,实际为蒋友仁所设计。蒋友仁精通天文地理,在知道中国人用十二种动物象征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便想利用动物造型建一座永不停歇的水钟,即让每个动物造型的雕塑在各自象征的两个小时里喷出水来。

海晏堂大水法历史照片

海晏堂大水法历史照片

1873年,奥尔末( Ernst Ohlmer,德国人)进入圆明园,他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装潢……五彩缤纷, 不禁怀疑自己来到了‘一千零一夜’的世界里。”西洋楼建筑为中西结合‘最极致的样本’”。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还可以通过看到五彩缤纷的琉璃部件想象当初西洋楼建筑的恢弘景观。

历史照片中琉璃部件的镶嵌

历史照片中琉璃部件的镶嵌


琉璃部件的镶嵌

琉璃部件的镶嵌


琉璃部件的镶嵌

琉璃部件的镶嵌

东西文化的浪漫一击

海晏堂最终有了历史照片中有些奇异的景观——在巴洛克式的建筑的环抱中、十二尊衣袍宽松或手持拂尘或轻摇折扇或拱手作揖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生肖铜兽端坐着,这是中西文化的有趣衔接,也如学者所称,大水法及十二生肖雕塑的建成“促成了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中的浪漫一击”,而这也是百年间我们对这些流散在海外的兽首念念不忘的原因之一——它们当年就是在一派西洋建筑之中,延续并有些执意地延续着中国古代文明。

生肖这种始自西周的中国文化,在考古材料中以生肖墓志、生肖俑、生肖壁画和生肖镜等类型出现。其形象大致都分为三种:写实动物形象、兽首人身形象、人物带生肖形象。在造型特点上主要表现为:浑整一体、古朴自然、生动形象,比较靠后的生肖在造型上更为写实。十二生肖铜兽首在形制上也采用的中国文化中的生肖形象——兽首人身。

唐墓中的十二生肖形象

唐墓中的十二生肖形象

从下面的一组清朝的青玉雕十二生肖像中也可以发现,它们的姿态与圆明园历史照片中十二铜兽形态相仿,可见是当时很传统或者说很普遍的一种设计理念。

青玉雕十二生肖像

青玉雕十二生肖像

而不同的是,圆明园的十二生肖虽然在形象上沿袭了兽首人身的原型,在造型特点上远观很浑朴厚重,但是从现在存留的兽首可见细节却精致而纤毫毕现。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崔剑锋介绍,据X光照相结果显示,马首除了颈部前下方有数个锔钉外,其他各个部位都无明显的分铸焊接痕迹。由此可见,马首系用失蜡法浑铸而成,其颈部、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都应为一体铸造,形象逼真。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下部可见一明显的铜梗及几处铜块将一部分鬃毛撑起,造成悬空效果。同时,马首内壁附着了不少白色残留物,形态上看可能是水垢等沉淀物。这表明该器物内壁有可能和水长期接触,使用过程中在内表面沉积了一层水垢,水垢的形成很有可能和其作为十二生肖喷泉这一使用功能密切相关。

十二兽首中,牛首和马首的鼻子造型也很值得一提,它们的鼻子以隆起表现其体积,且有鼻腔厚度,有解剖学的意味。“而在中国传统的雕塑中,如敦煌莫高窟第五号窟中龛前廊左侧的踏牛天王中,牛的鼻子造型则是凹进去的,且没有鼻子厚度的表现。同样手法的还有湖南岳阳桃花山初唐瓷俑,均强调孔的意味,此表现差异大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紧密关联。”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的西方韵味、雕塑语言倾向》一文中写道。

马首(局部)

马首(局部)

学者们倾向于认为十二生肖铜兽首本身依旧涵盖着中国传统雕塑手法的痕迹。只是其气质被西化了,于此原因有三:第一,圆明园十二生肖用作于西式水法,审美性更多服从功能性;第二,西方传统雕塑追求写实之中包含迸发的力量,所以十二生肖铜兽首气质上展现的是一种带有力量的紧张感和激情;第三,西方理性思维的主导,雕塑强调肌肉结构,相比较中国传统雕塑显得趋近绘画的平面化或者说是具有表现性。

马首展出现场

马首展出现场

流散的十二生肖今何在?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开始了流离之路,经过多次转手、拍卖、捐赠、收藏,百余年间历经跌宕,迄今有七个回归,另有五个下落不明。

鼠首曾与兔首一起现身法国的博物馆做短暂的展览,2009年现身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2009年,鼠首以1400万欧元的价格被拍卖,买家为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收藏顾问蔡铭超,但是其事后表示不会付款,并导致鼠首流拍。最终这两个兽首被法国皮诺家族买下,皮诺家族2013将鼠首铜像捐赠给中国,目前兔首与鼠首均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牛首、虎首从1860年以后一直流失海外,曾现身美国的民宅作为花园的装饰。20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企业家在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得牛首、虎首铜像。2000年,中国保利集团以774.5万港元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购得牛首,以1544.475万港元在苏富比拍卖行购得虎首,现在它们都存放在保利艺术博物馆。

猴首被中国保利集团在佳士得拍卖行购得,现存放在保利艺术博物馆。猪首于1987年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走。2003年,企业家何鸿燊出资收购,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至于付出的资金数目,保利方面没有透露,据说低于700万港币,目前猪首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8年,法国巴黎的一家拍卖行上拍一件青铜龙首,有研究者认为那件拍品疑似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龙首,此事引发短暂争议后不了了之。

目前,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的下落尚未见公开报道。

关于圆明园兽首的艺术价值,原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重要的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相对一般,“这些兽首的最大价值是见证了罪恶,其中承载着民族情感,但不宜过分炒高其价格。”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