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溪
本周,商务印书馆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北京阅读季·书香企业”亲子读书会。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的亲子阅读,目的在于让孩子们从小爱读书、读好书。在少儿阅读领域,名著经典向来被视作不可或缺的重头戏。而近日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提出,“四大名著”其实并不太适合孩子阅读。
成人世界的经典是否同样适合孩子?家长到底要不要“出手”干预,怎么挑选?一边鼓励孩子阅读,一边担忧不良影响,这份焦虑如何化解?
“与其害怕孩子被名著‘荼毒’,不如担心他们根本没兴趣”
“女儿缠着我不停地讲故事……绞尽脑汁勉强搜刮了一个“蒋干中计”。等她睡着之后,妻子很认真地对我说:‘……骗来骗去的故事孩子听多了不好。’”不久前,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撰文表达了由为六岁女儿讲故事引发的思考。称妻子的话“一语惊醒梦中人”,让他意识到许多名著经典可能并不太适合孩子阅读。
“社会复杂,人心难测,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出温室独自面对这一切,难道不应该让孩子从书中对真实的社会有所认识吗?”秦春华的文章刊发后,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高泽林抒写了自己的心声。学生与学者的“对决”,迅速引发社会热议。不少民众纷纷“现身说法”,回忆起少时的阅读感悟。
“与其担心小朋友被名著‘荼毒’,不如担心他们根本没兴趣吧。”文化工作者小木笑言,自己从小就很爱看书,但除了“红楼”和“三国”外,另两本名著都是看了开头便没再往下看,长大后也不太喜欢。
在小木看来,父母做得比较好的是从未刻意禁止她看什么,唯一不太建议的是《聊斋志异》,小木认为这本包含很多“重口味”故事的名著确实不适合小孩。“但也只是建议,并没有从书柜上拿走,我想看还是能看到。”
自己也到了为人父母的年纪,小木认为,对待孩子的阅读,家长可以干预,但应该是推荐式的,而非“你只能看我们指定的这几种。”若不想看的话也别硬塞,“如果强迫孩子在不能接受的时候看,可能会让他对这本书有负面印象,长大之后也没兴趣再读了。”
至于名著的负面影响,小木吐槽,“父母亲戚和班级同学间的撕X才会对孩子有影响吧?如果一个小朋友能熟读理解《三国演义》,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那简直……前途无量好吗?”
当然,父母的“粗放管理”也不是全无改进空间。因为母亲从事心理学研究,有不少翻译过来的案例集。“逮啥看啥”的小木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性别倒错、异装癖等案例。她建议,大人的专业书或其他“特殊内容”的书,最好还是分开放置。“比如我那会儿看到‘露阴癖’之类的案例,因为年龄小,完全是猎奇地在看,再大一点儿可能就会害怕。”
“名著‘阴暗面’很隐晦,无需担心孩子承受力”
“电视、游戏之类,对孩子来说肯定比看书更吸引人。以前我们家没有电视,电子产品设了密码,他也打不开。”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安贞医院心内科医生乔岩可谓煞费苦心。如今儿子小乔就读于北京某重点中学初二,成绩优异,涉猎广泛,尤其对阅读兴趣浓厚。
儿子年纪小时,乔岩对于书籍的挑选主要参考其他家长、同事的推荐,以及搜寻在国际上获奖、有良好口碑的儿童文学。到了小学高年级,孩子会主动找书,或要求购买一些书籍来看,乔岩几乎有求必应。两年前的暑假,小乔津津有味读完了《西游记》。还给爸爸分析,因为明朝皇帝沉迷道教无心管理朝政,老百姓都觉得道教不好。而《西游记》宣扬佛教,有点贬低道教,所以在明朝特别盛行。
乔岩认为,名著的“阴暗面”相对来说已经很隐晦了,无需为孩子的“承受能力”过多担心。“《红楼梦》谈情爱,跟现在网络文学、电视剧比,那不是小巫见大巫嘛。至于暴力、计谋等等,孩子也不能跟社会现实绝缘吧。”
阅读为孩子带来了显著的成长与转变,令乔岩印象深刻的是几年前小乔跟着妈妈逛街,在路边买了本《儿童文学》,其中有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回忆夭折的妹妹,极为真挚感人。“孩子以前有点独生子女的那种‘自私’,跟他聊过再要个弟弟妹妹,他一直很排斥。看了那篇文章,他跟他妈妈说‘再生个小妹妹吧’,还说以后要多交朋友、做有意义的事,我们都没想到影响这么大。”
如今,伴随孩子知识面的拓展,很多问题抛出来,乔岩已经“招架无力”了。他认为自己能做的,就是帮忙提供解决的渠道。比如看了《星际穿越》,爷儿俩一起在网上选了《从一到无穷大》、《上帝掷骰子吗》等好几本经典科普读物。“遇到不太了解的书,可以看看读者评论。也会选些跟课程相关的,现在考试对阅读量都有要求。少读网络文学那些口水书就好,经典书籍还是开卷有益的。”
“负面内容在讨论中,就有了正面价值”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表示,非常能够理解文学教育工作者们对少儿读名著提出意见的苦心。但经典名著时代久远,其情节内容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是非。“比如李逵嗜杀的一面,表现了施耐庵的英雄观。可我们看这个并不会学坏,因为现代法律社会和施耐庵那个时代已经是两个文明体系了。看完了武松打虎,孩子们也不会认为鼓励大家去打老虎。”
连中国认为,包括名著在内,没有一本书是100%“好”得没有任何问题。但即便存在负面内容,也都是可以看的,更重要的环节是阅读中的讨论。“我们民族的伟大和局限都在里面,负面内容在讨论中,就有了正面价值。”
一两年前,连中国上小学的女儿读《西游记》。一会儿嘀咕“应该给神仙开会,让大家管好自己的宠物。”一会儿又感慨,“孙悟空只不过推倒了人参果树而已,凭什么油炸人家,镇元子真该杀!”连中国敏锐地抓住孩子随口之语,和女儿讨论了很久。“我说你想杀镇元子,他可以请辩护律师。女儿激烈反对,说这么坏的人怎么还要辩护?我就给她讲,法制社会每人都有请律师辩护的权利。”
家长们总是担心让孩子提前接触到“污浊”,连中国笑言,现实带给孩子的污浊更多。书本中的不完美和争议,恰恰可以帮助人们反复认知,在不断讨论中激浊扬清。于孩子内心深处设置一道屏障,使孩子对未来世界的侵蚀有一定的抵抗力。“我们现在觉得‘三国’里有阴谋,那是因为我们不爱阴谋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名著是我们脚下辉煌的台阶,站在更高处我们可以回头发现、审视问题,名著的作者也会高兴的。”
时刻关注孩子的感悟和问题,无疑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连中国看来,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读书的氛围,不是简单地要求“这个考试要考,你得读”,自己却在一边玩手机。“教育的意义在于跟孩子有效地、反复地说,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