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图画书出版在国内兴起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却迅速成为童书出版的主力方向。在成千上万国外图画书引进国内的同时,大家都越来越殷切地希望,中国孩子的成长能够得到优秀原创图画书的滋养。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韩煦

如果你关注绘本的话,一定会注意到,在今年秋季的图书市场上,有两本原创作品格外亮眼:一本很“土”,用棉、麻、纱等布料,通过层次丰富的布染效果、虚实结合的拼贴技巧,营造出具有东方意蕴的山水之景,塑造了稚拙可爱的小动物形象,这本看起来很民族风的布艺拼贴图画书叫《乌龟一家去看海》;另一本则很“洋”,运用拓片剪纸的现代视觉艺术,全新演绎经典童话小红帽,简洁清新的画面充满想象力,讲述的故事却回味悠远,这本现代感十足的图画书名叫《走出森林的小红帽》。两本不约而同选择了冒险与成长之路的绘本都由作者包办故事与绘画,作者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新人:《乌龟一家去看海》出自全职妈妈张宁之手,《走出森林的小红帽》则是留学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韩煦的毕业设计。两人均是第一次出版自己的作品,且在书籍出版之前,都有海外版权输出。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事实上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会发现这两本风格独具的原创图画书均来自于接力出版社“娃娃龙原创图画书”品牌,这个品牌出品的原创图画书,数量不多,却每一本都在当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12年出品第一本《云朵一样的八哥》,因为独特的剪纸风格,获得了包括布拉迪斯拉法国际插画金苹果奖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大奖,版权输出到海外多个国家;2015年出版了《不要和青蛙跳绳》和《麻雀》,前者创下了销售6.5万册以上的佳绩,后者则因为阴郁奇诡、寓意深刻成为艺术性绘本的话题之作;今年年初出版的《外婆变成了老娃娃》因为关注老年痴呆症的情感力量而成为“催泪弹”——因为这样的成绩打底,年底两位新人的横空出世,便让人有理所当然之感。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图画书出版在国内兴起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却迅速成为童书出版的主力方向。在成千上万国外图画书引进国内的同时,无论是读者还是业界人士,都越来越殷切地希望,中国孩子的成长能够得到优秀原创图画书的滋养。诸多名家名社合力进入该领域出版的势头,使得2015年被称为原创图画书出版的元年。然而尽管有数据显示,近两年原创图画书出版的数字庞大,能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的书籍仍然不够多。显然,这项事业的成功,还有一段长征路要走。接力出版社婴幼事业部总监唐玲在接受青阅读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原创图画书尚在起步阶段,确实要做起来非常难,然而这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不能用短期的眼光来衡量。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难

尽管说起自家品牌出版的原创图画书如数家珍充满自豪,面对青阅读记者的时候,唐玲还是坦陈:“做原创图画书出版,真的很难。”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从“娃娃龙”品牌创立开始,一年之内出一两种或三四种原创图画书的数字,在接力出版社每年庞大的出版码洋里,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像《麻雀》打磨四年才成功,《乌龟一家去看海》打磨两年半才出版,这样的出版周期,所花的成本,也非做引进版可比。

唐玲说,做图画书难,首先在于艺术的创新和不可重复性:“图画书是综合的艺术,需要好的创意、故事和绘画。好的图画书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创意只能是一次,如果同一风格再做书,大家就会觉得你在重复。”她举经典图画书《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为例,那是一本只有黑色的讲述颜色的书籍,却可以让读者通过触摸、用手指的旅行了解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本书全世界只能有一本,不可重复。我们做原创图画书,希望做的就是这样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品出来。”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接力做原创图画书主要有两个方式,一是儿童文学名家们都在转型写图画书故事,他们便尝试让这些成名的作家们依照自身的特点去创作,故事成型之后,便找合适的插画家来画。目前出版的《云朵一样的八哥》、《麻雀》、《不要和青蛙跳绳》、《外婆变成了老娃娃》等作品,就是梅子涵、彭懿、殷健灵等儿童文学名家创作故事,邀请郁蓉、满涛、九儿等青年艺术家合作的成果。再有就是与写绘合一的新人合作,例如前面提到的张宁和韩煦。

做原创图画书为什么这么难

“原创图画书创作,作家和画家都在起步阶段,都不是成熟的创作,编辑、作家和画家,要进行长时间的、很好的沟通。”唐玲介绍,很多时候,他们工作流程的第一步,首先是和作家、画家普及图画书应该是怎样的。作家按照16或者24个对页写好故事,编辑在画之前要反复和画家定分镜,“图画书很像电影,每一页表现什么,翻页的节奏是什么,推动故事的节奏怎么表现,都要仔细沟通。我们国内的插画师,大部分都没画过图画书,很难一下子进入状况。”在定好分镜之后,画家先画线稿,再讨论,通过之后画色彩,再进入讨论,就这样一遍遍地过,直到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有时候,由于作家和画家都是有个性的艺术家,难免会有意见相持的时候,编辑就要在充分尊重双方创作的情况下,力求达到两者的统一。创作和打磨的过程就这样不可避免地拉长了。唐玲说,虽然做得辛苦,然而这个工作,就像电影的导演。

“幸运的是,和彭懿、梅子涵这样的老师合作,他们本身是作家、图画书研究者和阅读推广人,对图画书的研究非常深入,在编辑过程中他们对我们帮助也很大,既是作者,也是我们的老师。”

编辑扮演“导演”的辛苦大概是中国特色,唐玲说,在和美国同行交流的时候,听他们说,作家写完之后他们都是直接交给画家了事。这实在很令人羡慕,“当图画书的原创发展到一个阶段,等中国的画家成熟成长起来之后,ta自然会找到跟作者风格契合的绘画风格。这是将来的理想状态。”

明天的新人在哪里

与张宁和韩煦这样的新人合作,则是接力出版社做原创图画书的另一种状态,她们代表着富于创造力的年轻一代,充满个性,敢于表达,靠独特的作品敲开出版社的大门。虽然都是写绘合一的创作者,张宁是待雕琢的璞玉,靠细细的打磨出彩,韩煦则是才华出众加科班出身,在国外受过较好的绘本教育,意识与作品都较为成熟,因此也是打磨时间最短的一个。在唐玲看来,她们都是很优秀的创作者。

但是在原创图画书的人才培养中,显然科班出身的创作者更容易受到业界追捧。每年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工作室的学生毕业设计,都会吸引几乎整个华人出版圈里做图画书出版的人到场抢人。绘本工作室不仅是原创图画书创作的一个重要力量,一些引人瞩目的新人如于虹呈、董亚楠等人都出自这里。

人才少,新人难培养,是原创图画书出版人最大的感叹。像韩煦这样只需要几个月打磨就能出优秀作品的新人不多,大多数新人常常像张宁这样,需要一段时间的打磨培养,才结出好的果实。然而行业竞争激烈,有资深出版人就感慨,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新人,才磨出一本书,一出名就被别人高价抢走了,实在难做。

虽然一直在体验两三年三四年培养一个图画书画家的辛苦,唐玲对于“抢新人”这个现象却并不太忧虑:“在中国出版界所有领域都是这样吧,一旦成功之后,就会有很多人高价来挖。新人成功以后就走的现象很普遍,但我们不是特别担忧。因为在原创绘本出版过程中编辑很重要,书出来有编辑的智慧在里面,创作者和编辑的关系会比一般的书更密切。我自己觉得,我们用心做事,作家和画家都看得到你的付出,这么紧密的合作关系不是跟每个出版社的编辑都能适应的。当然,有的创作者换出版社,我想也是在找更适合他的工作方式。”

而回顾这两年的原创图画书出版,唐玲说:“前几年大家都在出中国元素、中国符号比较明显的东西,比如关于民俗、节气、神话传说等等,或者是把从前的连环画经典作品再重新创作。我觉得是一开始做大家没太大信心,另外也觉得中国特点容易和国外区分,容易输出版权。这两年创作的信心上来了,所以什么题材和艺术形式都敢试了。创作者们放开手脚,前景会挺好的。”她觉得不必对原创图画书精品不够多太过苛求:“图画书引进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原创图画书到去年才是出版元年,而且引进的都是世界上最经典的作品,拿来跟我们起步的作品比,差距当然是有,但慢慢我们会有好作品出来。”

唐玲说,这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不能用短期的眼光去衡量出的书赚不赚钱值不值得,因此,接力出版社做原创图画书并不要求达到什么规模和码洋,每年也没有必须出几种的规划,但慢慢做成效是明显的,他们出版的作品逐年在增加,明年又将有五六种即将出版。“我希望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我们原创图画书会有几十种精品可以向海外推荐。”

白冰:我们为什么要做娃娃龙?(受访者白冰为接力出版社总编辑)

几年之前,接力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优秀的引进的经典图画书。但是,原创图画书出版得不多。欧美图画书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图画书从2000年左右才真正起步,到现在只有十几年的发展时间。要推进原创图画书的出版,我们要向国外优秀出版社学习,但更应该大力扶植原创图画书,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系列,所以接力出版社推出了这套娃娃龙原创图画书系列。

为什么叫娃娃龙原创图画书系列?因为娃娃龙是龙的宝宝、龙的娃娃,相信孩子会喜欢。我们在这套书系中,鼓励中国作家和画家文本上的创新合作,艺术上的大胆探索,同时也强调时代精神和儿童趣味,强调基于童心的创作,希望作品融入中国的文化元素和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描写当下中国孩子的现实生活或幻想世界。在娃娃龙原创图画书系列中,接力出版社已经出版多本,比如《不要和青蛙跳绳》、《乌龟一家去看海》、《走出森林的小红帽》、《没想到婴儿图画书系列》、《外婆变成了老娃娃》、《云朵一样的八哥》。这些图画书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国内外获得了很多奖项,也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输出到国外。这样有较高艺术、文化价值,又富有童趣,孩子喜欢,又因为基于童心的创作的作品,不但中国孩子理解,国外的孩子也能理解和喜爱。

接力出版社会把娃娃龙原创图画书系列当作一个工程来做,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打造,打造出一个中国品牌图画书的系列,既富有中国特色,又能走向世界的优秀的图画书系列。

张宁:缝着缝着就缝成了书

“其实剪布绣、贴布绣做得比我好的人多的是,只不过做成图画书的人,比较少。”《乌龟一家去看海》的作者张宁坐在青阅读记者面前,微微有些腼腆地说。

做这本独特的布艺图画书,她的灵感最初来源于用布贴画给儿子讲故事,“他很喜欢小乌龟,那就做成乌龟的布画吧。”张宁从小喜欢做手工,跟着妈妈学绣花,很快不用打纸样就能直接绣图案。上大学的时候迷上了自己做蜡染扎染布料,做起全职妈妈之后,喜欢用布贴做个画,送给朋友们,很获好评。当她起了意用自己的布艺画给儿子讲故事之后,这事儿就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了。

有了一幅画的故事,前一幅,后一幅也不满足地跟着要缝出来。“我讲的是一个乌龟看海的旅行,就觉得故事要有跨度。”张宁说小时候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挺巧的:小马听老牛说河水有多深小松鼠说河水有多深,其实是一个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乌龟看海的旅行就这样得到启发。张宁一星期缝一幅画,没有颜色合意的布料时,她就自己动手染。就这样做成了一本布艺画书。她把布画扫描打印成书送给朋友,大家都说好,应该出版。

书稿就这样递到了接力出版社,编辑们觉得,虽然故事稚嫩,但是这种艺术形式太独特了!于是开始了长时间的打磨:故事怎么更合理,讲故事的节奏怎么更棒……张宁说原本创作的时候是画面带动着故事走,这带来一些叙事上的问题,于是这一改一磨就是两年半。那过程必定很辛苦,虽然张宁说新加了不少画面,扔掉的画也不多,不过,做完这本书,她把布画一卷一收,“再也不想看到它了”。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做图画书经验的人,最终会完成这样一部让人惊艳的作品。张宁认真地告诉记者:“人这一辈子,对自己有启发的就是人和书,对我来说有启发的那个人,就是《汉声》杂志的黄永松老师。”

张宁曾在以报道搜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著称的《汉声》杂志做美编,她不仅跟着《汉声》主办者之一黄永松采访过众多民间艺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还从他那里了解到什么是好的绘本。只是那时的她并不知道,埋下的种子有一天会发芽长大,且结出果实。

布艺并非中国独有的艺术,张宁也从未拜师,全靠自己摸索成才。她的布艺画却有着浓浓的中国传统韵味,那大概是她骨子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她会把传统的习俗融入生活,作为给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孩子都知道,春节的时候家里贴着灶王爷,不贴银行送的对联,只贴妈妈自己写的。

“这些东西孩子现在觉得很平凡,等他慢慢长大了,会对世界万物有特别的感受。”张宁说。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