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2月19日消息,记者近日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获悉,被誉为当代知识宝库、知识“海洋”的《辞海》(第七版)今年9月起在全国各大书店、网络平台等发行渠道亮相,上市后受到读者欢迎。
《辞海》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的功能于一体,是我国标志性的大型综合性辞书。“对不对,查《辞海》”,曾成为广大读者的口头禅。进入新时代,《辞海》(第七版)的编修团队精益求精抓质量,用心用情出好书,“接力”传承,再结硕果。
《辞海》(第七版)亮相全国各大书店 微博@光明日报 图
十年修典
《辞海》的编纂事业历史悠久。我国改革开放后,《辞海》每十年修订一次。2020年问世的《辞海》(第七版)收词更“海量”,释义更精准。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这是‘辞海人’的共同追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黄强介绍,新版《辞海》全书2350万字,图片1.8万余幅,75%以上的条目都有程度不同的修订或更新,新增条目(含义项)1.1万余条,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删减数千条,全书条目约13万条。
细心的读者发现,在《辞海》的中国地理学科中,新增“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词条;在天文学科中,增加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条目,也就是俗称的“中国天眼”;在空间科学领域,对“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词条进行补充,新增了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的内容;在建筑学科,增加了“港珠澳大桥”等词条;科技哲学学科新增“地外文明”等词条。
“展现中国实践、表达中国话语,《辞海》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秦志华说。
既重也“轻”
《辞海》(第六版)已频繁“触网”。与互联网相关的词条当时新增了网吧、网络电话、网络电视、网络经济、网络文学、网络游戏、黑客、闪存等。
从第六版到第七版,大约十年时间,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十年。新版《辞海》中,首次收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大数据、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4G、5G、物联网、第三方支付、支付宝、跨境电子商务、微博、微信、自媒体等,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辞海》与时俱进,坚持及时反映各方面新事物、新发展的修订目标。
《辞海》内容丰富,纸质版难免厚重。为了让《辞海》更适宜于移动互联时代的阅读,新版《辞海》努力变“轻”了。第六版曾推出的手持阅读器,如今已被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辞海》网络版替代,包括电脑版、手机客户端版、微信版等。
据介绍,2020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等,也将陆续在《辞海》网络版中实现及时更新。
上海辞书出版社总编辑张荣说,工具书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在新时代更努力地践行出版人改革创新的使命担当。
赤诚之作
每一版《辞海》的修订和出版,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欢迎。这一版也同样如此。
《辞海》的忠实读者龚先生已早早预订了一套。他说,几乎每一版都买,《辞海》定期修订,资料更新及时且内容丰富,这部辞书本身已经形成了一种“行业标准”。张女士为正在上小学的孙子购买了《辞海》(第七版)。她说,这是权威的工具书,孩子今后一定用得上。
有人说,“辞海人”变老了,每每召开会议,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满屋银发。上海辞书出版社有的老编辑参加了六次修订工作。《辞海》常务副主编巢峰已年过九旬,亲历了1979年以来的五版修订。令人欣慰的是,有更多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和编校人员正在“接棒”《辞海》编修工作,第七版最年轻的作者刚过而立之年,最年轻的编辑、校对人员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参与了《辞海》第四版至第七版的编修,为中国古代文学相关词条倾尽全力。“无数学者和编辑投入大量精力,追求全面、准确、前沿地反映世界的变化和人类科技文化的进步。”他说。
“几代‘辞海人’的赤诚之心,完全融入了《辞海》的字里行间。”《辞海》(第七版)责任编辑之一、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敏说,希望《辞海》能传播更广、传承更久。
(原题为:解密读者“种草”的新版《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