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人物

张信刚:我是一个丝绸之路的游历者参观者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生物工程学者张信刚从小学四年级时就从课本上读到了班超投笔从戎到西域建功的故事。

香港城市大学荣休校长、生物工程学者张信刚从小学四年级时就从课本上读到了班超投笔从戎到西域建功的故事。

他上中学时,父亲告诉他,不少欧洲和日本学者都实地考察过张骞所开辟的丝绸之路,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丝绸之路”一词,从那时起,他就对丝绸之路抱有一种浪漫的情怀,也一直憧憬要到丝绸之路体验一下。他到过除阿富汗和伊拉克之外所有的亚洲国家,一共探访、参观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200多个城市。

近日,张信刚新书《文明的地图:一部丝绸之路的风云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澎湃新闻专访了张信刚,请他分享个人对丝绸之路的探访和见解。

张信刚

张信刚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对生物学有研究的专家,你对丝绸之路的研究兴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信刚:其实我一直是学工程出身的,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硕士学的是结构工程,博士学的是生物医学工程,重点都是工程学。因此,我不能算是生物学的专家,而是长期接触生理学和医学的工程人员。我早期对丝绸之路有一些印象,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里,我读到过班超投笔从戎去了新疆,他还说,一天天的时间都过去了,我好像什么事都没做出来。这几句话,在我小学时候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在小学四年级以后,就一直对很多地方有兴趣,不仅仅是丝绸之路,也包括生活之外目光所及的一切事物。

我一直到今天,都不是那种丝绸之路的研究者,我没有做过原始的研究,也没有定过专门的研究项目,只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有兴趣、有机会就去看看,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去,这是我多年以来的情况。

在1963年到2019年,我到过除了阿富汗与伊拉克之外所有的亚洲国家,造访了除了立陶宛与摩尔多瓦之外的所有欧洲国家,以及除了阿尔及利亚以外的所有北非和东非国家,一共探访、参观过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200多个城市。

可以说我是一个丝绸之路的游历者、参观者,也是有兴趣的阅读者和比较者。但是我这本书不能完全说有关丝绸之路,它的副标题叫“丝绸之路风云史”,我觉得他们起得很好。当初我给的书名叫做“文明的地图”,因为欧亚大陆是当时人类文明集中的地方。

其实“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有清楚来源的,19世纪末期,一个德国的学者走过了这些路之后,将它起名为“丝绸之路”。在此之前,也就是19世纪末期之前,全世界没有任何人使用过“丝绸之路”这个名词。

澎湃新闻:对于“丝绸之路”的概念,其实现在的人更多会产生一些混淆,你能更准确地定义“丝绸之路”吗?

张信刚:李希霍芬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大致是指从长安经过新疆到波斯的传统贸易道路。当时他设计了一份铁路图,目的是从德国穿过东欧到西亚,再到东亚。关于广义的丝绸之路,共有四部分或者是“四条”,各自对交通工具、物资补充的要求都不同。不同时代的人,由于战争、气候、灾害以及补给等原因,在不同时间会使用不同的路线,所以总体来看是四条丝路的每一条都是一个交通网络。

第一条是纬度最高的,位于西伯利亚大森林地带以南的“草原之路”,它在一个宽度有几百公里的草原带,从最东边的大兴安岭,一直向西越过蒙古高原、哈萨克斯坦草原、南欧草原到多瑙河附近。草原之路的特点是它里面没有大树,而有很多灌木、草丛与河流;道路较平坦而气候较干燥。

第二条是往南一点、位于温带的贸易量较大的传统丝绸之路,又称“绿洲之路”,这就是一般人心目中的丝绸之路。因为这条丝路上的不少地方有沙漠,意味着商贩行人必须通过一串珍珠一般的人口集中的绿洲;此外,在非沙漠地带,也有许多座人口集中的城市在这条丝路上。

第三条是再往南一点,介于温带和热带之间的南方丝绸之路。三国时期诸葛亮之所以七擒孟获,目的就是为了要与云南地区通往来,所以这条路是从成都到昆明,沿着洼地南下一直到暹罗湾,最后到印度。它实际上已经存在相当久了,张骞出使西域抵达今天阿富汗的时候,发现了四川的物品,据说来自印度,所以他认为一定是另有一条贸易路线将四川和印度联系在一起。

第四条是我们现在所提的“一带一路”中的“路”,即“海上丝绸之路”。在古代,由于航海技术有限,这条海上丝路主要是沿海岸线的,临海地区的居民一般使用海上之路。

澎湃新闻:大家都知道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交往是通过西亚和中亚来间接进行的,在这方面,你在书中说得似乎并不是很详细。你觉得汉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存在怎样的交往和故事?

张信刚: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我之所以说得比较少,因为历史的证据根本就比较少,汉帝国和罗马帝国的交往肯定是存在的,但中间还有一个贵霜帝国,那是大月氏人建立的。

贵霜帝国再往西是波斯的安息帝国,再往西才是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直接的力量,向东曾经一度到过叙利亚和伊拉克这个地方,后来退到今天叙利亚的西部。而班超在汉朝管理西域时曾派部将甘英前往大秦(罗马帝国),但是甘英到了波斯湾后,找不到东渡的船只,又被当地的波斯人吓阻,于是折转回国。中亚和西亚,在人类历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对于东亚跟欧洲的来往,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罗马帝国有一个著名作家塞涅卡,曾在书里提到,罗马帝国花钱太奢侈,女人特别爱穿合乎身段的丝绸衣服,而当时一匹丝绸要一两黄金,也就是说要很有钱的人,才能有很多黄金换一件衣服回来。 这中间的钱绝对不是经由汉朝和罗马帝国直接贸易,而是经过多次转手之后,本身的价值就翻得很高。

澎湃新闻:现在已经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了,物理隔离也不再成为旧时国与国之间贸易交流的壁垒,传统的丝绸之路更多还是从地理空间的意义上形成的。在数字经济时代,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不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张信刚:这要分成几个层面去看,物资的交换,是不能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比如口罩该运到哪里还是要运到哪里,但是数字经济一定会增加物资来往的便利程度。

自从有传真、国际长途电话之后,已经是如此。如今有了微信、Facebook,那么来往就更方便了。这样的交往可以有金融层面的意义,也有具体物理上的,如果能够国际之间彼此存在互相信任的关系,我中有你,物质的往来一定会增加。对于建公路、桥梁、山洞、港口、机场等物质层面的往来,不会因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或者网络的发展而受到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促成更多往来,发现更多互补的地方。

澎湃新闻:未来还有关于丝绸之路的新的研究和写作计划吗?

张信刚:在我的《大中东行纪》第二版之后,我已经答应了要写一本《大丝路行纪》,目前只完成大约四分之一,因为对于其中每一条丝路、每个地方我都做过一些个人的考察,所以我写作的计划还是有的。

我从来不敢说我是丝绸之路的研究者,我的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等头衔才是真的。对于丝绸之路,我没有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只是出于个人的兴趣,参考了许多其他学者的著作。 和我的专业研究不同,我没有特别固定的研究计划。对丝绸之路,我不是一个专业的严肃的研究者,我只是一个广泛阅读者、实地观察者和综合者。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