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唐末坊州宜君县有一个人名叫王老,好道积德,便有神仙扮作老道来点化于他。
这一日,正值收麦时节,老道与王老一家饮酒,遂度脱王老全家。
举家大醉之后,老道问:“可以上天了吧?”王老说:“全听师尊安排。”
于是祥风忽起,绿云如蒸,屋舍草树,以及全家老少,连同鸡犬,一起飞升而去。附近几个村庄的人都看到了这番奇景,有人还听到空中有打麦子的声音。
但王老家的猫和老鼠被抛弃了,没能随之升天。原文说:“惟猫鼠弃而不去。”
事见沈汾《续仙传》(五代时期成书)。
这个故事的主体,便是我们熟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相关内容最早见于汉代,说的是西汉的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论衡·道虚》)”。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在汉代之后,有很多的版本。
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版本中,出现了老鼠,说:“仙人唐昉拔宅升天,鸡犬皆去,唯鼠坠下死,而肠出数寸,三年易之,俗呼为唐鼠。(《异苑》)”从这个版本中,我们可以轻易得读出人们对老鼠的排斥心理。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唐末这个版本中的“惟猫鼠弃而不去”一句,可能会感到疑惑:老鼠也就罢了,为什么猫也不得上天呢?
其实纵观整个中国养猫文化史,我们就会知道,唐代人对猫的感觉,其实还不怎么好。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反复论证过了。
然而我们也知道,唐末是个转折期:中国人对猫走向狂热的开端,正在唐末。
五代道教徒杜光庭在《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一文中记载:“前下紫微溪,至阳台观八里,中有仙猫洞、不老泉。观东有燕真人洗耳井仍存,在阳台观东北百馀步,俗呼燕家泉。”
其中“仙猫洞”,有名无实。但在约南宋时期成书的《山川纪异》中,有这样的记载:“河南永宁天坛山中岩有仙猫洞。世传燕真人丹成,鸡犬俱升,仙猫独不去。人尝见之,就洞呼‘仙哥’,则闻有应者。”
燕真人又号烟萝子,名不甚显。相传是后晋天福年间得道的神仙,与杜光庭时代相近。世传“洗耳井”又名“燕家井”,以及“仙猫洞”,皆其遗迹。
想当时燕真人可能是不喜欢猫,所以不带猫上天。但猫毕竟比老鼠可爱,所以留下“仙猫”之名,但老鼠仍被厌弃。
及至宋金时期,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金人元好问的《续夷坚志》等书中,也说了与《山川纪异》同样的话。并且还说,王屋县令临漳人薛鼎臣,就曾经到仙猫洞去喊过“仙哥”,洞中真的回应之声,还亲口对元好问说起过这件事。
己亥年(1239)夏四月,五十岁的元好问从阳台宫出发,经过仙猫洞,令其子元叔仪在洞口喊“仙哥”。只听喊声未尽,应声便起,其声颇为清远。(其事为回声,今尽人皆知,不论。)
然后元好问因此诗兴大发,其诗曰:
仙猫声在洞中闻,凭仗儿童一问君。
同向燕家舐丹灶,不随鸡犬上青云。
可以看到,元好问等人对未尝上天的仙猫,没有一丝的厌弃,反而隐约有着一种爱慕与同情。
而元好问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影响。被誉为“俯仰身世,悲痛最深,实足千载不朽(《瓯北诗话》)”的吴梅村(吴伟业)的名句“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过淮阴有感》)”,大概就是青出于蓝。
元好问作此诗时,金国已亡,国土落入蒙古人之手,正类似于吴梅村面对明清异代。所以有人说两人“心事相同”,也有一定的道理。大概两首诗,都有一种未尝以身殉国的遗憾在里面。
回到我们关心的视角来看,宋元之后人们对猫的态度有了极大的改观。元好问笔下的仙猫,完全就是他自己的化身,甚至或者可以说是他的偶像。
清中期偏晚的陶炳文有一种《猫诗》,写仙猫的感情基础与此相似:
天生风采虎纹斑,洞里丹曾炼九还。
莫讶不随鸡犬去,要留仙骨住人间。
又有他者如:
频唤仙哥殊不应,主人早悸夜翻盆。(黄琛《忆猫》)
竺国元依佛,天坛已唤仙。(姚之骃《咏猫五言排律》)
仙姑暗指。问玉洞、仙哥有几?(吴焯《雪狮儿·咏猫》)
游仙梦断。傍药鼎、空增幽怨。谁解到、斋厨定后,三生如幻。(吴锡鳞《雪狮儿·咏猫词》
殷勤问取。念洞口仙哥,几时仙去?(端木埰《齐天乐五十首·其四十九》)
又据《猫苑》记载,当时嘉兴人蒋田有一块黄蜡石,外形酷似猫儿,蕉岭人黄钊为之取名“洞仙哥”。古有《洞仙歌》,大概本是歌咏岛洞神仙逍遥生活的宗教歌曲,后广泛用为词牌。仙猫居于洞中,人称“仙哥”。黄蜡石本出于山中,又形似猫,今化《洞仙歌》旧名,以“洞仙哥”命名黄蜡猫,确有巧思在其中,所以时人称赞此名文雅而贴切。
至于《猫苑》说猫被称为“仙哥”,是因为猫有“清修”,这就让人感觉有点言过其实了。
顺便一提,至今在我的家乡河北省南皮县,还流传着一个传说:因为当年玉皇成道,鸡犬升天,彼时唯独猫儿出去串门,所以留在人间。
爱串门的人,遂被讽刺“吃了猫肉不能成仙”或“属猫的”。
关于“仙猫”的话题,元明之际的小说《琅嬛记》中,倒是另外一个传说,可以在此一述。
故事说的是“猫睛”的起源。“猫睛”一作“猫精”,即“猫儿眼”,就是我们熟知的那种像猫儿眼睛的宝石。此物中国不产。
宋《诸蕃志》已经记载说猫睛:“出南毗国。国有江水曰淡水江,诸流迤汇。深山碎石,为暴雨淜流,悉萃于此。官以小舸漉取,其圆莹者即猫儿睛也。或曰有星照其地,秀气钟结而成。”可见早期记载中还是比较质实的,并无多少神异色彩。
但《琅嬛记》说,南方的白胡山上盛产猫睛。
还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白胡山山上住着遍体皆白的白胡人(实际应该就是当时远洋贸易中自南海而来的白人),白胡人并无其他生业,只是养着一只猫。
养一只猫,也不能带来收入。真不知这个白胡人是怎么活过来的。反正原文就是这么个意思,我们就姑且如此译述。
话说这白胡人的猫后来(饿?)死了,白胡人就把它埋在了山中。
久以后的一天,白胡人忽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猫对他说:“主人主人,我又活了。不信可以把我从土里再扒拉出来瞅瞅。”
白胡人就真的到先前埋猫的地方挖了一下,结果活猫没有挖出来,只挖出两只猫的眼珠。
只见这两只猫睛,坚硬光滑,如珠似玉,中间有一道白,任人横搭转侧,也是分明活现。用这对猫睛去验证十二时辰,也跟活猫眼睛一样精准无误。(用活猫的眼睛定时其实也不准,但古人都相信它准。)
白胡人对此感到非常奇怪。然而更神奇的事情还在后面。
这天,猫儿又出现在白胡人的梦里,对他说:“我这两颗眼睛能够繁衍。你把它埋在山北,它就能变出无穷多个来。其中有一颗泛着红光的,你把它吞下,就可以成仙了。”
白胡人果然如法得到这颗红光猫睛。之后邀集亲朋饮酒宴别,遂吞下宝物。
登时,便有一只如狮子般的猫儿,自天而降,驮着白胡人就上了天界。
因此,猫睛还得了一个别称叫“狮负”。传说仙女曾进献给(唐)玄宗两枚狮负,说的就是猫睛。玄宗还把这两枚狮负藏在牡丹纹装饰的钿盒中,用来定时。
这个故事编得并不是特别的高明。很多逻辑漏洞不合史实(狮负之说别无所见)之处,我们这里不一一拆解。
总归故事中猫儿实已成仙,并且引导主人登上仙界,与前面说的猫儿不得上天的故事,大不相同。从中我们明显能够读到,元明时人们对猫儿的喜爱,较之宋金,更甚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