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宫廷过年筵宴旧俗:从最具规模的“家宴”到茶宴联句

古人云:“年连双岁”。在告别过去的“年”,迎接将要来临的新年时,最能表达欢娱心情的无疑是各种吃、穿活动。

古人云:“年连双岁”。在告别过去的“年”,迎接将要来临的新年时,最能表达欢娱心情的无疑是各种吃、穿活动。

民间过年注重吃喝,封建皇家宫苑亦不例外。清代皇宫过年亦有丰富的辞旧迎新活动,如除夕皇帝家宴、守岁消夜果盒、子时开笔仪式、新年皇帝吃饺子等等,再到茶宴联句,都极有特色。 本文作者从多方面呈现清代宫廷过年的筵宴盛况。

元旦家宴

清代皇帝、皇后及妃嫔们平时吃饭各自有独立的膳房,只有除夕、元旦才能合家欢聚举行团圆宴。年三十儿(除夕)晚,皇帝与后妃们共同进膳;正月初一晚,皇子皇孙与皇帝进膳,皇帝择日侍皇太后进膳。皇宫将其称之为“家宴”。清代宫廷的元旦筵宴是最具规模的“家宴”。

乾清宫家宴金龙大宴桌

乾清宫家宴金龙大宴桌

正月初一的这天,紫禁城内乾清宫装饰一新,乾清宫外东西廊下,设摆中和韶乐乐器,乾清宫正中地坪台摆皇帝金龙大宴桌,桌边围以“黄缎绣金龙镶宝石桌刷一分”,也就是桌围子。大宴桌与皇帝的“宝座”之间设一“长几”,长几的角“至桌边八寸五分”。菜点都摆在大宴桌上,皇帝吃时再由人取到长几上。

皇帝大宴桌上餐具为铜镀金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由里向外摆八路膳食:有各式荤素甜咸点心,有冷膳,有热膳,还有两副雕漆果盒,四座苏糕、鲍螺等果品、面食。大菜之外还有果钟八品,及奶子,小点心、炉食、敖尔布哈、鸭子馅包子、米面点心等小吃分东西排列,其中头路正中摆四座松棚果罩(内放青苹果),两边各摆一只掐丝珐琅花瓶(内插鲜花)。二路摆掐丝珐琅万寿无疆高足碗九只,(盛蜜饯食品),三路摆折腰碗九只((盛满洲饽饽),四路摆红雕漆果盒两副(内有铜胎掐丝珐琅果盅十件),五路至八路摆冷膳、热膳、群膳共四十品,均为铜胎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皇帝大宴桌靠近座位处正中摆铜胎掐丝珐琅万寿无疆寸碟、金镶象牙筷子等进食餐具。餐具左边摆奶饼、奶皮及干湿点心;右边摆酱小菜、水蕹菜、芥菜缨、青酱等佐餐调料。

万寿无疆掐丝珐琅中碗

万寿无疆掐丝珐琅中碗


剔红飞龙宴盒及金胎珐琅碗

剔红飞龙宴盒及金胎珐琅碗

地坪下东西向摆妃嫔女眷宴桌,愉贵妃、舒贵妃、容妃、每人一桌,为东面头等桌,顺妃、惇妃两人一桌为东面二等桌,循嫔、慎嫔、仪嫔三人一桌,为东面三等桌,禄贵人、武贵人、白贵人三人一桌为东面三等桌,婉贵妃、十公主、循贵妃三人每人一桌,为西面头等桌,颖妃、惇妃两人一桌为西头二等桌,诚嫔、仪嫔、林贵人三人一桌为西面三等桌,明贵人、白贵人、福贵人三人一桌为西面三等桌。

家宴宴桌从中午开摆,至酉时(四点),冷膳、热膳全部摆好。中和韶乐奏起,太监总管请乾隆帝升座。乾隆帝入座后,妃嫔依次入座。乐声再起,侍膳太监给乾隆帝进汤膳。汤膳用对盒盛装,放在飞龙宴盒上呈进。“对盒”即两盒合一,取成双成对吉祥之意。皇上的对盒是两副,左一盒为燕窝红白鸭子腰烫膳一品,粳米乾膳一品。右一盒为燕窝鸭腰汤一品,鸭子豆腐汤一品。

送过皇帝的汤膳,即送妃、嫔、贵人等人汤膳,头桌先送,再送二等桌。女眷汤膳亦用对盒,但数量减半,每人一副,内装粳米膳一品,羊肉卧蛋粉汤一品。紧接着,送奶茶,送果茶,此时停止奏乐,开始转宴。  “转宴”就是大宴桌上的八路膳点及后上的汤膳依次送到皇上面前的长几上,也就是皇上正式开吃。吃的顺序是“转宴先从怀里转起”,也就是哪个菜肴距离皇上近就先吃哪个。汤膳是最后进的,离皇上最近,于是“先转汤膳”,头对盒进过,二对盒进,同时开始给妃嫔们转宴,这意思是乾隆帝要吃头一口,皇上没吃,妃嫔们不能先吃。

妃嫔们的转宴也是“先从怀里往外转,唯有花瓶、筷子不转”。转宴完毕开始摆酒宴,这时乐声再起,侍膳太监随着乐声四人抬着“上万岁爷酒宴一桌四十品,摆五路,每路八品”。

清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姚文瀚 绘 故宫藏

清 《紫光阁赐宴图》局部 姚文瀚 绘 故宫藏

这四十品菜有荤菜二十品,果子二十品。也用对盒呈进。与前面一样,头对盒送完,随二对盒进的同时送妃嫔等位酒宴桌。每桌十五品,菜七品,果子八品”。

酒宴摆毕,乐止。然后再奏乐,此时总管太监“请酒一杯至乾隆帝前跪进”,女眷们离座跪,目视乾隆帝饮酒。乾隆帝饮酒毕,开始送妃嫔女眷们酒。然后送乾隆帝果茶,与喝酒的程序一样。喝过果茶,乾清宫总管太监报告皇上“宴毕”。中和韶乐起,皇帝离座,后妃们跪送皇帝还宫。皇家的家宴年夜饭结束。

清朝皇家兴起于满洲,饮食上带有浓重的关外特色。主持宫廷膳房的厨师大多是清初入关前的汉军旗人,做的是辽沈一带的汉族风味。因满族先祖崇尚打猎,家宴中野味较多,鹿筋拆肥鸡、鹿筋酒炖羊肉,鹿筋炖鹿肉、晾狍肉、烧狍子肉、野鸡爪;家畜肉类猪、羊肉菜肴有糊猪肉,炒木樨肉、五香肘子、大炒肉炖酸菜、肥鸡拆肘子、酒炖羊肉豆腐丸子、羊肉片、羊肉丝、羊肚丝;鸡肉、羊肉及杂脍热锅、酒炖羊肉豆腐丸子菜、羊肉及杂脍热锅。家禽中有鸭子和鸡的菜肴:红白鸭子炖白菜、糟鸭子糟肉、葱椒鸭子、挂炉鸭子、燕窝莲子鸭子、山药鸭羹,肥鸡烩大丸子、肥鸡鸡冠肉、炒鸡肉片炖菠菜豆腐。主食有老米干米饭、竹节卷小馒首馒头、象眼小馒首、螺蛳包子豆尔首小馒首、油糕、匙子饽饽红糕、豌豆包子枣尔糕老米糕白面丝糕、糜子米面糕、孙泥额芬白糕,包子有鸭子口蘑馅、鸡肉馅、羊肉馅、韭菜馅,还有烫面饺子,猪肉馅烧饼各种面食。另外,各种汤面的配料,都有燕窝、口蘑、冬笋等各色水发干货。

清代宫廷饮食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平时,皇帝、皇后,平时分别用膳,各有自己的膳房,用不同的宴桌,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餐具,不同品数的菜肴。年三十晚上的家宴是后妃们同皇帝的团圆宴,正月初一晚膳,是皇帝与皇子亲王们与皇帝进膳。这是因为皇帝的妃嫔年龄老少不等,二皇子们亦长幼不均,不能同堂一室。 在宫廷虽为家宴,但等级分明,尊卑有别 ,丝毫不能潜越。家宴所用餐具,皇帝用带有龙纹的盘、碗,皇后用里外全黄暗云龙盘碗,金勺箸;贵妃以下用“位份碗”(代表等级身份的餐具):贵妃、妃为黄地绿龙盘碗,嫔用蓝地黄龙盘碗,贵人用酱地蓝龙盘碗、常在、答应用白地五彩云龙碗。

黄釉刻云龙小碗,皇后用

黄釉刻云龙小碗,皇后用


黄地绿云龙碗 ?皇贵妃、贵妃、妃用

黄地绿云龙碗  皇贵妃、贵妃、妃用


(左)蓝地黄云龙碗 嫔用,(右)白底五彩龙凤碗?常在答应用

(左)蓝地黄云龙碗 嫔用,(右)白底五彩龙凤碗 常在答应用

但是,乾隆四十四年的这次家宴,乾隆大宴桌上的盛器成了最大的亮点,盘、碗、碟、盅等全部是“万寿无疆”款的掐丝珐琅器,就连大宴桌上的插花花瓶也是相同纹饰、相同质地的掐丝珐琅瓶。以往的元旦家宴,皇帝大宴桌上多用象征皇帝身份的黄色暗云龙瓷餐具,期间亦有带金盖的掐丝珐琅大碗,但相比这一次的家宴是完全不同的。

乾隆四十五年是乾隆七十岁整寿年,按照宫中规定,全年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着乾隆寿辰来展开。乾隆四十四年的除夕的家宴开始,拉开了乾隆整寿年的序幕。

清代,皇帝的生日称作“万寿节”,万寿节和冬至节、元旦节一起并称为一年的三大节日,节日前后七天,紫禁城里要举办隆重的朝贺仪式,民间也张灯结彩,全民欢庆。皇帝的整旬寿诞,庆贺得就更为隆重了。旬寿从六十岁开始庆寿,六十是一个轮回,表示全新的开始,正所谓“六十一甲子”,所以六十大寿要大庆。但乾隆帝没有过六十岁生日,这是因为他的母亲孝圣皇太后健在。乾隆三十六年,已是六十一岁的乾隆帝为母亲庆祝八旬万寿。乾隆四十二年正月,皇太后无疾而终。乾隆四十五年,七十岁的乾隆帝对“七十古来稀”的旬寿重视,从除夕家宴的餐具中可见极不寻常。

“万寿无疆”款的掐丝珐琅

“万寿无疆”款的掐丝珐琅

据记载,乾隆为了他的荀寿宴,特下旨命宫廷造办处造一批铜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就近千件。以碗为例,铜胎,圆形,敞口,圈足。碗口边和下部分别錾刻一周夔龙纹和填釉莲瓣纹。碗外壁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缠枝莲纹,上饰篆书“万寿无疆”四字。碗里和碗的底部镀金,碗底圈足有“子孙永保”四字篆书。整个碗外观光彩夺目,极为精致。

自此以后,无论是宫廷大宴,还是逢年过节的家宴,乾隆皇帝的大宴桌上都是使用这套掐丝珐琅万寿无疆餐具。

除夕守岁的消夜果盒

宫中除夕夜有守岁的习俗。皇帝、皇后及妃嫔们除夕夜守岁时,要用蜜饯食品摆果桌、装消夜果盒点缀年景。“消夜果”是宫中后妃等常食的糖、蜂蜜等甜食,多为奶制品、干鲜果蜜饯等。盛装消夜果的盒子用漆、木制作成精致的宝盒,或两层、三层,或圆型、方形。盒表面用珍珠、宝石镶嵌出花草、山水、鸟兽等各种图案,故称消夜果盒。

红漆描金桃式食盒

红漆描金桃式食盒


画珐琅食盒

画珐琅食盒

乾隆对这一活动十分重视,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距过年还有七天,乾隆就过问摆果桌的事情,并通过贴身太监传旨:“茶房伺候摆消夜果盒”。御茶房的厨役们立刻行动起来,在后妃们居住的宫殿内摆糖果、蜜饯、果脯、鲜果等,合拼年节桌,摆消夜果盒。在皇帝居住的养心殿和皇帝侍奉皇太后用膳的重花宫内各用52样糖果、52样蜜饯摆出了26个不同造型的花、鸟图案,各冠以吉祥名称。乾隆帝看过后不满意,于二十七日又传谕旨:“养心殿摆的珠宝盒(消夜果)不如重华宫摆得好。尔等明日将养心殿珠宝盒撤去,亦照重华宫一样摆”。之后,御茶房又多次用蜜饯苹果、蜜饯杏脯、蜜饯金丝枣、桂花京糕、松仁瓤荔枝、蜜饯绣球梅、松仁瓤红果、蜜饯枇杷果、青梅瓤海棠、蜜饯白樱桃、寿字荸荠、蜜饯红樱桃等多种蜜饯食品,摆出五福捧寿、岁寒三友、戟庆有余等图案,分别装在木制的盒内,摆在养心殿,直到乾隆帝满意为止。 

新年子时第一餐

饺子近似元宝,除夕夜合家团聚共同守岁时包饺子,子时一到,立刻将饺子子煮下锅,取“岁更交子”之意。热气腾腾的饺子为大年夜增添了浓浓的欢愉气氛。清代宫廷很注重这一辞旧迎新的岁更“饺子”。在这个时刻,清代皇帝不仅要吃饺子,还将吃饺子看作是不忘祖宗,不忘发祥地的礼仪活动。

清皇室入关前,生活在东北,冬季天气寒冷,除夕时要包出许多饺子,放在室外冷冻。然后贮存起来。自除夕交子时煮着吃,一连十几天,天天吃饺子,以示吃隔年饭,年年有余粮。清入关后,关内的气候不适应吃冻饺子,但正月初一的饺子是一定要吃的,而皇帝吃的饺子必须是素陷的。相传,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十三副衣甲起兵时,连年浴血奋战,为夺取统治权,杀伤过多,死者无数。为了表示对无辜者的忏悔,努尔哈赤在登上皇位的那年元旦,对天起誓,每年除夕包素陷饺子祭奠死者。从此,清代宫廷中就与留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除夕夜吃素陷饺子。清皇帝吃素陷饺子以干菜为主,有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铺以素三鲜,蘑菇、笋丝、面筋及豆腐干、鸡蛋等。

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几位皇帝都严格遵守祖宗遗训,在除夕晚上的辞旧迎新瞻拜礼仪之后,到乾清宫左侧的昭仁殿东小屋吃煮饺子。当皇帝一行人登上乾清宫如阶时,御膳房开始煮饺子,皇帝到昭仁殿东小屋坐稳后,饺子恰好出锅。(清宫规制,自腊月底至正月间,皇帝每过一座门槛,随侍太监就放要放一挂鞭炮。所以御膳厨役听到鞭炮声,掌握煮饺子的时间,可以做到准确无误。)

《乾隆岁朝行乐图》丁观鹏、郎世宁等合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岁朝行乐图》丁观鹏、郎世宁等合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帝吃饺子时,用的是木胎红漆的大吉宝案。宝案面四周绘有葫芦万代花纹,正中分别书有“一人有庆”、“万国咸宁”、“甲子重新”、“吉祥如意”等吉语。吃饺子时用的四个珐琅佐料盘,各装酱小菜、南小菜、姜汁、醋,分别压在四句吉祥语上。在靠近皇帝宝座的这面宝案边,分左、右摆放象牙三镶金筷、金叉、金勺、擦手布、渣斗(唾盂)。嘉庆四年元旦,嘉庆帝吃饺子时,用两只“三羊开泰”纹饰的珐琅大碗,一只盛装素馅饺子6个,另一碗盛放“乾隆通宝”、“嘉知通宝”各一件(嘉庆时为了子皇帝,其父乾隆帝退位仍训政,为太上皇)。首领太监将两只珐琅碗取出,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然后请“万岁爷进煮饺子”。这时,嘉庆帝才能独自一人进素馅饺子。

清代晚期,皇帝对祖宗遗训逐渐淡化,每年除夕元旦吃的饺子也有很大的变化。清光绪帝吃饺子改在养心殿,饺子馅心也由素馅变成各种肉馅的。据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清宫膳食档》载,正月初一子时开笔仪后,“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饺子。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十二只。第二次进猪肉菠菜馅十二只”。尤其是慈禧垂帘听政后,对过年吃饺子更是独出心裁。腊月末,慈禧邀各王府福晋、格格们到宫中度辞岁迎新。除夕夜,命众人聚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天蒙蒙亮,命寿膳房厨师煮饺子,召集大家坐在一起吃饺子。待膳房厨役将煮熟的饺子端上桌后,慈禧对大家说: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时的开始,我们不能忘记过去的岁月今天我们能吃一顿太平饭,是神的保佑,是列祖列宗的庇护。届时,众人依次向慈禧磕头谢恩,然后才能吃饺子。

新年新时第一笔 

清代皇帝在除夕、元旦要举行一系列的辞旧迎新活动。一到子时,是新一年的开始,皇帝在这新月、新日、新时饮屠苏酒,举行开笔仪式。

开笔仪的地点在皇帝处理政务的养心殿东暖阁的明窗,所用器物有称为“玉烛长调”的白玉蜡扦、“万年青”毛笔和“金瓯永固”杯。子时将到,皇帝身穿冠服,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前坐,亲手点燃玉烛长调, 亲手把屠苏酒到入金瓯永固杯,手握万年青笔,书写新年的第一笔:“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等吉祥语。然后双手捧起金瓯永固杯饮屠苏酒。金瓯,象征国家政权;永固,取政权永远巩固之意。

(左)玉烛长调烛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右)玉烛长调烛台,故宫博物院藏

(左)玉烛长调烛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右)玉烛长调烛台,故宫博物院藏


金瓯永固杯

金瓯永固杯

清帝在新年到来时用“金瓯永固”杯,有皇权稳固的寓意。不仅是金瓯永固杯寓意吉祥,其用料、造型更突出了珍贵之处。这金瓯永固杯高12厘米,直径8厘米,杯身呈深斗形,下部三足为卷鼻象头鼎立状拱托杯身。两杯耳分别为两站立的夔龙,龙头上各嵌一粒大东珠。杯身通錾宝相花纹,并以珍珠、红、蓝宝石镶嵌。杯口錾回纹,正面有“金瓯永固“四篆字,背面是“乾隆年制”款识。据档案记载,当年清宫造办处制此杯时,用黄金20两(约合1.25市斤),红宝石9粒、蓝宝石12粒、大、小珍珠11粒、碧玺4粒。元旦饮屠苏酒是我国唐宋以来的习俗,据传,此酒用大黄、橘梗、白术、肉桂、乌头等多味草药、冰糖和木瓜酒为料制成,据有屠绝鬼气、苏醒人魂之功。清宫责令御茶房、御药房共同泡制屠苏酒,供皇帝饮用,以除瘟疫,强身健体。清帝所饮之酒,所用之具,名贵之极。

茶宴文臣

清代乾隆年间始设茶宴,于每年正月初二至初十日之间,多在重华宫举行。有时皇帝移居圆明园,茶宴也在圆明园的同乐园等处进行。清代宫廷的茶宴,并不品茗,而是饮梅花、松实、佛手配制的“三清茶”,佐以蜜饯果仃和满州饽饽。

清 白地矾红彩题诗 三清茶碗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白地矾红彩题诗 三清茶碗 故宫博物院藏

茶宴是清代皇帝在宫廷里以茶会友的一种方式。参加茶宴的人要必备良好的文学造诣,故多为翰林学士及内廷大臣,对其平素善诗咏赋的诸王亦可参加。整个茶宴以赋诗联句为主,与茶宴者要与皇帝联句作诗,既要富有韵律、更突出高雅,还要跟随皇帝的诗意而上下变化。乾隆初期入宴人数没有严格规定,联句体载上沿袭古诗并为今(清代)用。自乾隆三十六年,开始定为联句以七十二句诗。所以说,这是一种高规格的文化检验,用乾隆皇帝的话说,在重华宫举行茶宴是“重华茶宴会文仙”的盛会。

红雕漆三清茶碗

红雕漆三清茶碗

重华宫联句备三清茶和果盒。“宫殿监豫请所司具茶果、承应宴戏。”“是宴也,例弗受觞, 饬尚茶以松实、梅英、佛手三种, 沃雪烹茶, 曰三清茶。布果订盒为席, 诗成颁赏。”联句时名为茶宴, 但并不用茶叶瀹茶, 也不用奶茶,而是用乾隆帝别出心裁配制的三清茶。乾隆十一年御制“三清茶诗”,在诗注写道:“以雪水沃梅花、松实、佛手啜之名曰三清。”诗中写道:“梅花色不妖, 佛手香且洁, 松实味芳腴, 三品殊清绝。烹以折足铛, 沃之承筐雪。…… " 。乾隆三十三年三清茶联句中御制句:“高节为邻德表贞, 喉齿香生嚼松实,心神春满泛梅英, 拈花总在兜罗手。(以松实、梅花、佛手三种烹茶,故谓之三清 )" 诗中谈到了配制三清茶的含义及茶的色香味。茶宴时用茶碗,碗上摹御制三清茶诗。宴毕, 诸臣可以将三清茶碗怀之以归。宴桌上摆果盒,乾隆三十九年正月初 八日总管桂元传旨“叫汉大人进重华宫作诗,茶膳房伺候果盒。”汉大人等用鼓盒果盒每付用白面1斤8两、青豆面、豌豆面、芝麻研、高粱米面各 4 两、白糖 8 两、香油 5 两。”《御茶膳房行文底档 395 册》记载着用这些原料做成的糖饽饽盛在漆果盒里。宴毕果盒亦颁赏。

茶宴联句由乾隆皇帝命题,历次联句命题都为“政治典章之大者为取题”。

开始乾隆帝召集能吟诗作赋, 舞文弄墨的大学士、内廷翰林等词臣, 如张廷玉、鄂尔泰、汪由敦、张照、刘统勋、梁诗正、钱陈群等人。乾隆八年“元宵联句”是十二人;乾隆十二年的“爆竹联句”十六人; 乾隆二十七年“玉盘联句”二十四人。自从乾隆三十一年“玉盂联句”定为七十二韵,一句一韵,二十八人分为七排,每人四句,每排冠以御制句,结束为御制句,需要二十八人参加。因此,茶宴联句规定为二十八人。乾隆皇帝说,每岁茶宴联句所用二十八人 “以符周天二十八星宿”数字。反映了天合一的思想。

清· 张照 《弘历读昌黎集诗轴》局部

清· 张照 《弘历读昌黎集诗轴》局部

沈初在《西清笔记》中道:“岁首,重华宫茶宴联句,先是上(乾隆皇帝)命题,御制句成,诸臣排次连续成章进呈。至期茶宴,上即席复得诗。臣工即于席次恭和呈览。”联句中的御制句(乾隆皇帝做的诗句)在宴前先成,诸臣和诗亦有准备。只是茶宴中还有御制诗时,诸臣在茶宴中即席恭和诗句。

乾隆四十二年(1777)紫光阁赐平定两金川有功绩的武臣。乾隆皇帝一时心血来潮,宴中也搞联句。筵后,又到举行重华宫茶宴。这年的联句诗中有“联句何妨有捉刀”一句,原来,在战场上拼杀是武臣的强项,作诗赋词是文臣的本事。茶宴联句中有武将参加,乾隆皇帝也同意武臣在联句中可以“捉刀代笔”(预先找人代替作诗,临时填上自己的名字)。从此,亦失去了“重华茶宴会文仙”的实际意义了。

《石渠宝笈》

《石渠宝笈》

茶宴联句后,皇帝钦定按名次颁赏赏赐物品。历次茶宴的赏赐物品不同,松花石砚、内府鉴藏名人画卷、赏《石渠宝笈》、赏《淳化阁法帖》等。有时也赏如意、荷包等件。受赏的大臣将被赏的八宝荷包,“谢时悬之衣襟,昭恩宠也。” (见《西清笔记》)。

茶宴因“三清茶”而得名,每次茶宴前,清宫要特制一批带有松、梅、佛手纹饰的三清茶碗,茶碗外壁镌刻乾隆十一年的三清茶诗。三清茶碗有瓷、漆、玉等多种质地。茶宴毕,三清茶碗“怀之以归”当作最荣幸的恩宠,在紫禁城内招摇过市,令人羡慕不已。

茶宴联句历年岁首频繁举行,乾隆在位六十三年,举行了四十四次茶宴。是皇帝以文人自喻联络诸臣情谊、加强团结的一种形式。

(本文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曾任故宫宫廷部副主任,现负责故宫乾隆花园的文物保护研究项目,原文标题《宫廷过年筵宴多》)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