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们,请记住这一点,并没有坏的杂草或者生而即恶的人,只有糟糕的培育者”,拉吉·利(Ladj Ly)的《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2019)以雨果(Victor Hugo)原著中的这句话结尾,它亦完全可以被视作《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 下简称《巴赫曼》)一片的最佳注解。纪录片现身三大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本就算罕事,这部二百一十七分钟的电影尽管因为时长和不够“性感”的主题并没有在柏林电影节期间获得太大的关注,但毫无疑问它确是主竞赛甚至所有单元中最动人的作品之一,并最终在转为线上的第一阶段评审中获得银熊评审团奖(Silver Bear Jury Prize),成为疫情寒冬下、欧洲难民危机中的一股“暖流”。
玛利亚·施佩特
《巴赫曼》是德国导演玛利亚·施佩特(Maria Speth)的第五部长片和第二部纪录片作品,出生于1967年的她亦被看做是“柏林学派”(Berliner Schule)中的一员:德国电影在魏玛共和国(Weimarer Republik)时期曾经在美学上独步于世界电影,而后经过纳粹上台及至二战后长期沉寂不振,直到七八十年代因被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的导演而重获注目,而后潮起潮落,整个九十年代几乎再次淡出世界电影的版图。这群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导演在二十一世纪初再次孕育出的这波“新浪潮”,即被迅速且松散地冠以“柏林学派”之名(“学派”一词较“浪潮”而言似乎更让人觉得其中有一个统一且贯彻的美学,但就如同所有标签名词一样,极值得商榷)。玛利亚·施佩特的电影风格是肖像式的,承接于达内兄弟(Frères Dardenne)美学的急促迫近和细腻之感,同时也有几分德式冷峻,且对象多为女性:从《时日》(In den Tag hinein,2001)中的少女情事到《麦当娜》(Madonnen,2007)里的年轻人母及至《女儿们》(T?chter,2014)中寻找女儿尸体的阿涅斯(Agnes)“奇遇”;上一部颇为矫饰(所谓“风格”)的纪录片《九种生活》(9 Leben,2011)亦可被看做当下柏林“流浪/嬉皮”青年的群体肖像。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海报
而这部新作,又何尝不是老师巴赫曼和他诸位学生们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黑森州 (Hessen)下名为施塔特阿伦多夫(Stadtallendorf)的工业小城,一个普通的中学班级,不到二十名12至14岁却来自九个不同国家的学生—有几个甚至并不怎么会说德语;一个也许像武术爱好者、也许像铸造工人但就是不像老师的巴赫曼,曾经的辍学者、歌手和雕塑家。没有什么高谈阔论或者成功学之说,只有谆谆善诱和循循善诱,和日常,可以含括所有供人、供有心观看者“高谈阔论”且充斥欧洲各国报端的诸“议题”之“日常”:移民和难民危机、种族和社会融合、宗教和伊斯兰极端化,又或者身份认同和阶级认知。在这个人口刚过两万人的小城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并不拥有德国国籍,百分之七十的居民拥有移民背景,吊诡或者不吊诡的是,它曾经甚至也是纳粹时期欧洲最大的军火生产地。无须为巴赫曼先生歌颂,他只是一个成功与学生建立个人情感联系的优秀却并不出众且不该是个例的普通老师,或者说一个好的“培育者”;但在这个错序和混乱的时代中,他却又显得颇为珍贵,甚至有一些伟大:他帮助学生们越过社会的、文化的和语言的障碍。过度平庸化和日常化的“教育”一词,也重新让人油然心生敬意。将巴赫曼和他的班级学生作为“缩影”和“示例”自然是纪录片最聪明甚至过分聪明的选择,但电影确实也摆脱了不同类型但同样题材电影的一些窠臼,它甚至让人觉得《墙壁之间》(Entre les murs,2008)都颇有些过分算计。这似乎证明了,恰当捕捉到的“真实”,立刻就能比平庸甚至颇为优异的“虚构”更加有力。优秀的“选角”和恰当的处理,也使得电影超越了对德国教育体制“展现”这一框架。
这些来自土耳其、俄罗斯、保加利亚或者德国的学生自然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和“明星”,他们的家庭极为普通甚至颇为拮据,他们继续受高等教育的可能、社会发展程度也许都是有限的,但称职的“培育者”却成功地使他们成为一群“梦想者”,也是因此,巴赫曼老师才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主角,尤其当我们知道他的志向远不是成为一名老师,甚至也是迫于“生计”他才成为一名“培育者”的时候。电影极令人动容的一刻亦是巴赫曼向学生们解释自己“家姓”的来源:祖母一家作为第一代移民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波兰/普鲁士人,是在更名登记处被纳粹户籍官随口一“扔”变成了巴赫曼。最鲜活生动的一堂移民历史、民族融合课!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剧照
如果巴赫曼不断地向学生们讲述历史,那他自己和学生们又何尝不是一个当下德国的精神“肖像”和历史缩写,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它又是一部“默克尔式”(merkelien)的电影,或者说电影更大的背景板其实是默克尔时代的德国:2015年欧洲难民潮,默尔克受尽(包括本党内的)批评却力排众议决定打开边境收容百万难民,这直接导致了在两年后的地方选举中她领导的政党大失席位,反移民的极右派另类选择党也第一次进入议会,最终历经半年多纵横捭阖才重新艰难组阁成功。五六年之后发生了什么?叙利亚难民上缴的税早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安置费用、制造业的劳动力同时得到了补充,德国也得到了一张新名片:它不再是纳粹的“代名词”,而是人道主义的“近义词”…在这个政客多为鼠辈的当下全球政坛,政治“远见”在越来越趋近民粹的所谓民意压迫下只能不断退让,如同巴赫曼老师所昭示的那样,惯常甚至应当的素质成为一种美德。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是一部简单、真诚地充满着人性之光的电影,有效而精准的剪辑使得整个叙事的构建并不显得过分冗长,因而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种可浸入的“时间性”,抒情有度且不陷幼稚煽情,也许它稍有些过于齐整和“漂亮”(相对于“直接电影”或者“真实电影”语境下的纪录片),但又在客观和客观性上完成了一次有效的平衡。它尤以适合那些假以理想主义之期许,实则好知骛远的空谈者和轻浮“考问者”,巴赫曼先生为他们句句不离口的类似于“你能为这个时代做什么?/这个时代令你不适吗?”式样的问题提供了一个也许最基础但却最有效的回答:不要做这个时代的十三幺(十三不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