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文化

古陶瓷修复,如何恢复本来样貌

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的修复与复制技艺”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的修复与复制技艺”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饶鸿发是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的鼻祖,从他传到今天,已经有四代修复师,修复的陶瓷类文物数以千计。随着与国际的接轨,古陶瓷修复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修复师们不再强调完美无暇,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在最大化保存文物信息的同时,还能尽力恢复文物本来的样貌。本文是上博的古陶瓷修复师杨蕴的自述。

1958年,上海博物馆设立了文物修复工场,是国内首批建立起文物修复和复制团队的文博机构之一。从那时发展至今,上博有6个修复项目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古陶瓷的修复与复制技艺”在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古陶瓷修复技艺主要包括清洗、粘接、补缺、打磨、上色五大步骤,其中最高级的陈列美术修复,在补缺、打磨、上色后,能达到和原器浑然一体的效果。这也是几代古陶瓷修复师在工作中不断试炼、总结之后才掌握的技能。饶鸿发是上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的鼻祖,从他传到今天,已经有四代修复师,修复的陶瓷类文物数以千计。

随着与国际的接轨,古陶瓷修复的理念也在不断变化,修复师们不再强调完美无暇,他们关注的是如何在最大化保存文物信息的同时,还能尽力恢复文物本来的样貌。这一次,我们邀请到上博的古陶瓷修复师杨蕴老师,请她来聊聊一名古陶瓷修复师都会做些什么。

我是1989年参加工作的,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最早是做青铜器修复工作,1993年开始学习陶瓷修复技能,一干就是32年。

要做一个专业的修复师,首先要对文物有一定知识背景的了解,其次要有深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修养,然后你还要对材料、化学有一个应用的能力。上海博物馆的古陶瓷修复一直是全国领先的,我们有很好的一个师承制,一般人进来之后,会经过几年,甚至是十来年的师傅对徒弟手把手的教授。到今天,我已经修了大几百件的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陶瓷器,还有一些青铜器。

相较于青铜器,古陶瓷的修复对色彩要求更高,修复师要能够辨别微妙的颜色变化。我修的第一件文物,是一件碎了100多片的彩陶,后来修复过青龙镇出土的、长沙窑的瓷器。当时是送来了很多碎片,其中包含了三件腰鼓,在挑选之后,我们拼接复原出其中的一个。这件腰鼓,包括很多长沙窑的陶瓷器物,都是从别处运来上海,再从上海运往海外的。从这些修复的文物中,也可以看出当时上海青龙镇繁茂的商业景象。

古陶瓷修复的具体步骤

古陶瓷修复有几个大的步骤:拆分、清洗、粘接、补缺、打磨、着色。

拆分,把不当修复拆除;清洗,用物理的方法把文物上残留的土锈或者灰尘等清洗干净。我们会用到超声波清洗、蒸汽清洗,这些不会对文物造成伤害。清洗干净之后,我们会用慢干的材料做粘接,利用时间差做一些微调,让瓷器粘接得更为平整。

在这之后,我们会有一个“补缺”。比如会用树脂和矿物质色粉做填充材料,把缺损的部分补上。有时候也会用3D打印技术,直接打印一个缺损的残片或者是配件,最后是打磨,让瓷器达到质地光滑的效果。

比较高级的陈列美术修复,还有“着色”的步骤,用喷涂或者笔绘这两种方法给修补的部分上色,修复之后几乎看不出有色差或者修补的痕迹。

每件陶瓷文物都有不同的经历,有些是传世的,有些是出土的,还有少量是水下考古打捞出的。传世的文物一般都是比较干净的,我们只要简单清洗。考古发掘的瓷器,会有一些针对土锈的清洗。如果是水下考古打捞的文物,它还会因为海水的浸泡、侵蚀,需要进行脱盐,不过在上博,水下考古打捞的文物比较少。

古陶瓷修复的几大原则

陶瓷修复有几项原则:可逆的原则,最小干预的原则,信息最大化保留的原则。

可逆的原则,是指修复材料和技术的可逆性。当新的材料、新的技术能够把以前的修复再重新来一遍的时候,我们的瓷器永远要保持在可以重新修复的状态,为后人留有空间。

最小干预的原则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2016年元青花大展上的一件元青花套盒。在上博收藏之前,这件文物碎得非常厉害,之前收藏的人把它粘起来了,但粘得非常不平整,我们称之为不当修复。

元青花残片

元青花残片


元青花套盒修复后(最小干预)

元青花套盒修复后(最小干预)


元青花套盒修复后

元青花套盒修复后

所以先要把它做一个彻底的拆除,然后清洗还原到一个瓷器刚碎的状态。拼接之后,再利用慢干的时间点做很多细致的调节,粘接之后要非常平整,用矿物质色粉加树脂的调和进行补缺,平整到你手指划过去都没有痕迹,像划过玻璃一样。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这个效果。从拆洗、粘接、补缺、打磨,最后一个瓷器质地的模仿,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

“最小干预”也是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个文物修复的概念。秉着这些原则,我们才能把瓷器真实的釉面最大化地展示给观众,让它可以真实地再现当年的信息。

古陶瓷修复有哪些类别

对古陶瓷修复师来说,考古修复、可鉴别修复、美术陈列修复,在技术上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考古修复,就是用石膏补缺,然后完整展现这件器物的整体效果,这也是大部分考古所、考古队会选用的展陈方法。

宋代建窑黑釉茶盏(考古修复)

宋代建窑黑釉茶盏(考古修复)


宋代建窑黑釉茶盏(美术陈列修复)

宋代建窑黑釉茶盏(美术陈列修复)

可鉴别修复,它是一个远看是整体,近看还是保留了文物釉面的真实部分、不做覆盖,这样我们就能看见真实的面貌。

陈列美术修复是上博的传统,对修复师的色彩感要求很高。也是我们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因之一。

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古陶瓷的修复方法还会用到一些科技手段。比如利用科学仪器对它的成分、现状做检测,对陶瓷器的年代,会有一个热释光的检测。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大样品仓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大样品仓


X射线荧光技术测定青花瓷元素组成

X射线荧光技术测定青花瓷元素组成

而且人们的观念在变化,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是最小干预原则。比如十几年前,我修复了一件清代五彩罐,是按照陈列美术修复的方式完成的,拆除了锔钉,再把它补缺,着色。但现在我们不会这样做,应该会替换掉一些破损的锔钉,让它的信息有更好的保留,因为锔钉也是文物信息的一部分。

打着锔钉的康熙五彩罐

打着锔钉的康熙五彩罐


美术陈列修复后的康熙五彩罐

美术陈列修复后的康熙五彩罐

尾声

目前不少专业院校开办有文物修复的专业,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人才,但还是不够。因为从全国来说,还是有很多的文物需要修复,特别是在一些小型的博物馆里面,他们没有专业的修复人员,那些文物他们又很担心会散架,或者是遗失。那么我们给他们做一些考古修复,或者是可鉴别修复,甚至是美术陈列修复的培训,比如三峡博物馆,广西的博物馆,他们会组织一些周边的小型博物馆,一些保管或者是修复人员来参加。

现在虽然文物修复很热,但是作为一个修复师,我还是觉得不是所有的文物都得修复,有一些保持现状就好。

(本文转载自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