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乱世真情:继《伪装者》后再现战争年代最真实的人性

世道虽然艰难,但有一席安身地,能平静度日,他们就很满足。

本文摘自《三七年夏至》,未再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

乱世真情:继《伪装者》后再现战争年代最真实的人性

图源于网络

原标题:何所依

 

 

1932年的上海早晨,似乎还在睡,又似乎已经醒了。

霞光渐渐从烟波浩渺的黄浦江与天相交之处露出来,模模糊糊一线,状如要击破笼罩着江天惘然迷雾的利箭,但因为后继无力,深深扎入散不开的浓雾里,湮没了下去。天空终究一寸寸亮了起来,从黄浦江一路亮到苏州河。南北两岸的人都醒了过来,霞光终于露出了头,止不住地均匀铺洒下来。

南边多是红瓦老虎天窗与霞光接头,齐整料峭,朝一个地方耸立。远看,就像暗堡似的鸽子笼。近看,原来是霞飞路上规整得一丝不苟的石库门。

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过着摩登都市里的敦实生活。男士们有体面的工作和社会身份,每天按时拿着公文包上下班;女士中有独立的摩登人儿,不甘于在男人身后,自给自足,也有安于一所小石库操持着一个家庭日常的老派人儿。

这里还有一些人,总在霞光初露之际带着不安醒来,焦躁彷徨地打开老虎天窗,发现原来安全地睡完了这一夜。但是明天呢?他们看得出那渐渐散开的霞光像支利箭,早晚会射过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新的一天开始了。弄堂里嘈杂起来,先动作起来的是给这里的体面人家做用人的苏北女人。她们必须努力勤恳,才能在如今看起来平安的每一天有一处容身的方寸间,有一碗安心的果腹食。

这些苏北人,都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后,蜂拥到这十里洋场的。

她们没有来到上海滩时,轻信了乡间流传的“上海遍地是金子”这句话。她们原本虽然是向往的,但也是犹豫的。谁愿意离乡背井呢?可是谁又知道猝不及防地,日本人的飞机大炮就开过来了,把她们逼来了这里。她们才知道,传闻终究只是传闻,这堂堂皇皇的上海滩,有宽宽的马路,什么南京路、爱多亚路、霞飞路,条条名字嘀溜响当,座座招牌霓彩璀璨,看久了都会头晕,晕了以后才发现,原来来到上海滩,自己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有金子捡呢?

她们初见上海滩的兴奋很快就被逃难的惶惶取代,走在宽宽的大马路上都心虚腿软。这里的马路终日有扫街夫清洁打扫,弄得比家里的客堂间还要干净,铺个席子就能在温暖的大太阳底下美美睡上一觉。可是逃难的人哪里敢呢?她们只要一抖席子,立刻就有穿制服的印度人来赶人。他们挥舞着警棍,敲在脊背上,就是一条深深的红印子。

于是,她们又被赶得七零八散。运气好一点的,被收容在南边的石库门里,运气差一点的被赶到苏州河的北边。

朝阳高起来,霞光铺洒到了北边——闸北大片空地上黑黝黝的蚕茧似的“滚地龙”——上海人一般会捏着鼻子叫这名儿。

这里终年潮湿并散发腐败气味的小窝棚,是把几根毛竹用火烘弯成弓形,插入泥地里当作架子,盖上芦席搭成的。这种窝棚没有窗,挂个草帘当门,只能弓着背进进出出,里面除了睡觉的铺盖便没有别的东西了。

但总算是个落脚的地方。

这里的人们大多是无暇学习新派的,生存才是他们最大的动力和压力。男人们大多去码头做扛包工,或是做人力车夫,都是卖力气的活儿。女人们也必须有活儿干,胆子大手又巧的编织草鞋,然后挂着满身草鞋,去南京路附近人多的地方售卖;只安于住家方圆内的便聚集在某一处石库门弄堂口,拿着针线给人缝缝补补,做“缝穷婆”。

世道虽然艰难,但有一席安身地,能平静度日,他们就很满足。

上海滩也有无处安身的人。他们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卖不了力气,只能被无情弃留在大上海最阴湿的角落里讨生活。他们在繁华的角落里、石库门弄堂的转弯抹角处,那些避开人的地方,用捡来的竹竿和麻绳搭一个小小的担架,腾空搁在那些能避雨的檐廊下,乞来一些破棉袄旧棉絮,铺在上头,简陋地做一个避身地。

小云的“小天地”是这大上海中千千万万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中的一个。她的“小天地”搭在四马路会乐里一条弄堂的转弯处。这个地方人烟稀少,是小雁找了很久,认定是个很妥帖的地方才安置小云的。

睡在这“小天地”里的小云正在发烧,身上裹着旧的棉衣、破的棉被,满身黏满棉絮,却仍然处处漏风,在这水露似的清晨,冻得抖抖索索。她小小的脸颊烧得红彤彤,嘴唇干得白乎乎,几乎开裂。一阵穿堂风吹过来,小云又一阵本能地抽搐,紧紧皱着眉头,好像随着冷风恍然之间渡过几个噩梦,只能徒劳无力地喃喃呼唤着“小雁,小雁”。

小雁这时候正在会乐里一个石库门的天井里升煤炉,腾腾而起通天的烟,熏得她直打喷嚏。

她在给这石库门的唐倌人熬菜粥。把小铜锅放在火旺的煤球炉上,注了水,然后将青菜、塌菜、鸡毛菜的碎丁子与大米一起放在锅内煮。唐倌人喜欢在菜粥里加个蛋,才来四天的小雁就记得在粥将沸之时敲个鸡蛋进去,用筷子往粥里滑两下。她手上动作麻利,心里却盘算着怎么把这锅丰富的菜粥盘剥下来一点给小云带去。

幽蓝的火苗随着扇子上下蹿动。她小小的心里也上着火,担心着睡不实的人儿,不由得下了重手用蒲扇掀起一阵腾腾火焰。火焰逼迫着人,小雁赶紧用扇子挡着眼前的烟火。

她怕这烟火。

那天,长春的初秋已经萧瑟得像深秋了。她的家起了大火,远远的就像火龙的舌头,发出迫人的酷热,酷热一波一波烧尽整片整片的民宅。

她被爹紧紧抱在怀里,奔进断壁残垣又绫罗锦绣的“上海绸布店”。这里的料子是给女人们做旗袍的,如今被人从矮柜子里扯了出来。矮柜子用来躲人。

那些拿刺刀的,像进了村的黄鼠狼似的日本兵,在街上扫荡。每个人脸上都有兴奋到了极致,就像见到肉骨头的狗似的神情。

他们父女凝神屏息躲进了柜子。当一切终于平静下来,已经不知道过了几个日夜。小雁早已经麻木地忘记了饥饿和干渴。她跟着爹一起爬出了柜子,一具光洁又污秽的女尸被散乱的绫罗半裹着。饥饿干渴着的小雁,在柜子旁吐了一地。

作品简介

 

乱世真情:继《伪装者》后再现战争年代最真实的人性

《三七年夏至》,未再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

烽火乱世,家国飘零,归云和雁飞这对异姓姐妹花,相识又相离。当再次重逢时,一个寄身戏班,另一个则在欢场煎熬。她努力向她靠拢,终究无奈折戟。而她从未放弃,一直等她归来。

大上海在天堂与地狱之间随意切换。十里洋场,总有人想要粉饰太平,努力留住炮火中的繁华。她们都曾遇到爱,又险与爱擦肩而过。但面对国仇家恨,个人的爱恨情仇显得那么渺小,即便粉身碎骨,他们亦义无反顾!

此去经年,物是人非,浮生掠影,如惊魂一梦,终会醒来。

 

热门文章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