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书摘

韦力:书痴书游记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喜欢宏大的东西,对大多数事物的看待总是以大为美,绘画也是如此。几十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复制本的《清明上河图》时, 就有着莫名的激动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喜欢宏大的东西,对大多数事物的看待总是以大为美,绘画也是如此。几十年前当我第一次看到复制本的《清明上河图》时, 就有着莫名的激动,尽管那时的印刷技术呈现出的画面粗糙不堪,但眼界所限,我已经认为那是不得了的古画复制品。

大概是18岁那年,我灭了无数个朝食,攒下一笔“巨款”跑到新华书店,买下了那卷令我叹为观止的《清明上河图》原大复制品,把它装入书包的一瞬间,我的幸福感爆棚。此后的一段时间,几乎天天把玩,开始是细数上面的人物,后来是慢慢观察每个人物的举措,再后来才懂得查看人物跟环境的关系。那时还没有足疗店的概念,所以不明白图上的“十千脚店”究竟做什么的,可上面的公共澡堂却能看得明白,当然那座虹桥兹不必说,但也是多年后才明白虹桥的建筑手法是何等之高妙。

我在此图上的重大发现,当然是看到了“集贤堂书店”。爱书之好于我而言,恐怕终生不能免疫,而在我购得此画之前,早已感染上了这样的“病毒”,虽然18岁时个人的收藏仅仅是两个小箱子,但居然有着“纸鱼踞案傲遮山”的豪迈感。故而能从《清明上河图》上找到书店,顿有先得我心之感。

《清明上河图》中的集贤堂书店

《清明上河图》中的集贤堂书店

后来我的藏书之好渐渐趋古,凡古皆好之习气愈发浓郁,这个偏爱使自己在磕磕绊绊中懂得了一些古籍知识,渐渐开始好奇《清明上河图》上那家集贤堂书店的经营范围。此店门口所挂大招牌上明确写着“古今名人文人诗”,牌匾前站着一人,遮挡了“诗”下的那个字,我猜测那是一个“集”字, 可见该店专门经营集部书,这似乎与传统的藏书观有所违,那个时候四部分类法已然深入人心,而这家书店专营集部,似乎不合潮流。再之后我慢慢懂得,人们最推崇与标榜之物,不太可能是他们真心向往者,虽然集部的重要性最弱,可能人们也最喜闻乐见。

集贤堂的架上之书,从外观看均为瘦长本,每一函的高度远超寻常所见四六本,显然这是经折装的佛经。但《清明上河图》所表现出的场景,应该是北宋汴梁的繁华,那个时段流行的《大藏经》应该是《开宝藏》,而《开宝藏》却是卷轴装,那么此店的经折装会是什么书呢?

这样的思索显现出我的无聊,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出了我对古代书店的偏爱,这个偏爱一直延续到了今日。前些年我在国内访问一些旧书店和旧书街,以此怀念藏书界的黄金时代,而绿茶先生与我的爱好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者是他每到一地必转书店,不同者,则是他新旧通吃,我则对旧书店更加情有独钟。

与绿茶兄交往有年,对他了解得越多,越让我感慨,他是一位骨灰级的爱书人。我曾从他写的一篇文章中了解到,他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到北大南门外的风入松书店去打工,这家书店当年可是京城三大独立书店之一,在全国书店业都赫赫有名。该书店开业不久,我就跑到那里去买书,当时结账处会发给购书人一张小卡片,每次购书的金额都会填写在上面,达到一定额度就有优惠折扣。我记得折扣从98折开始,购书多次后,我的折扣到了95折,据说最优惠能够达到90折,这是我当年向往的目标。那时我并不知道,绿茶已经在风入松书店兼职,如果当时认识他,不知道折扣是否更优惠一些。后来有了当当网,再后来京东等大电商都经营书,很多书都能打到70折,遇到特殊节日再加上折上折、兑换券等,有些书连50折都不到,这让当下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我以往在风入松,为了能打到90折的优惠,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

我不清楚风入松的店员是否有更多的折扣,也没有问过绿茶,他那时是否沾到了不少便宜。后来我跟他几次出游逛书店时,他每到一店,至少要买一本书,他说这是对书店表达的敬意。相比较来说,我买书很功利:只买我认为有用的书,如果某店的书不合我的口味,即便它再便宜,我也只能表示遗憾。不知道绿茶这个好习惯是否保留到了今日,我时常听他抱怨说,书房被源源不断涌入的新书挤得无下脚之地。

但我觉得,绿茶是爱书人中的另类,不能以惯常思维来理解他的所为。如果以经历来说,他跟书的交往比普通人更多,除了在风入松当店员的那段历史,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在《新京报》编书评周刊。印象中,我是在中央美院的一次展览上与他相识,那时他向我约稿,但我却未能报命。后来他又到中信出版社去工作,蒙其美意,还为我出了一套三本的《书楼觅踪》。而在此期间,他一直是多个“十大好书”的评委,时常看到他发一些点评某书之佳的文章,再后来他又跟邱小石、杨早两位先生在读易洞组织了读书会,这读书会办得有声有色,成为北京读书会中较有影响力的人文读书会之一。总之,他堪称是全职读书人。

绿茶爱逛书店,以我的观察,他更喜欢逛新书店,但喜新不厌旧,他偶尔也逛古旧书店。每次我约绿茶兄见面,都会找一家僻静的咖啡馆,但绿茶约我见面,大多会选在某家书店,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三里屯的老书虫书店。

北京老书虫的楼梯 绿茶/摄

北京老书虫的楼梯 绿茶/摄

以我有限的所知,老书虫书店是北京唯一一家由外国人开办的二手外文书店。此店有两个店堂,面积一大一小,中厅摆放的都是老旧木制桌椅,店内设有西式简餐,并且四壁皆书,一律是外文版的精装书。可惜我不懂这些书的版本价值,但从装帧看,大多是几十年前的旧书,想来珍本不会在此随意插架,因为凡来此吧的客人都可以随意地翻阅这些书。

正是在老书虫的这次见面,绿茶给我普及了微信知识。以他的话来说,微信与其他电媒不同之处,近似于几何数增长与自然数增长,在他的鼓动下,我开办了“芷兰斋”公号,而当时此号的开办全是由绿茶先生一手完成,由他代我注册,代我设计logo,甚至帮我将图文编辑在一起,而后发出,而他所做这一切全部都是义务的。原来我觉得这是他对我的厚意,后来才了解到,他用这种方式帮过不少的朋友,为此他把家人的身份证全部用来替朋友注册公号,以至于人送绰号“公号小王子”。

有时我在想,绿茶为什么能这样无私地帮助朋友,同时他的所帮又都与书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他本人也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比如那著名的“六根”,他就是六个人之一,想来“六根”这个公号的实际操作人也是他。从这个角度来说,绿茶在宣传普及书籍文化方面,比很多爱书人的贡献要大得多。

在这里,我还要说说绿茶的奇特之处:他有着天然的超脱感,爱书而不佞于书,读书又不为书所累,这正如他前些年出的那本文集名称《在书中小站片刻》。有书癖之人能做到这份疏离,太难太难。这些年来他每到一地都会去寻找和探看当地的独立书店,几年前他带我到青岛参加了一场活动,我在火车上看到了他提前做的书店攻略,他会将当地的独立书店列出一张路线图来,之后一一拜访,再以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记下每家书店的特色,回来之后撰写成文,成为一篇篇的“书游记”。

青岛良友书坊 绿茶/摄

青岛良友书坊 绿茶/摄

这些年来,绿茶写了很多篇“书游记”,我从他的所写中第一次听闻到一些书店的名称,当我到某地活动时,就会本能地回溯一下他的所写,以便在活动间隙能够去转一转他所写的书店,同时也体会一下绿茶眼中的该店与我的眼前所见,有着什么样的差异。看来,“各花入各眼”用在书店寻访上也很合适。

而今绿茶先生将他所写的“书游记”结集出版,相信这本书会提供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让阅读者从中不仅可以体味到这些书店的独特之处,更有一种爱书人之于书店的爱之体验。是为序!

本文为《如果没有书店:中国书迷打卡计划》一书的序言。

《如果没有书店:中国书迷打卡计划》,绿茶/著,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1年4月版

《如果没有书店:中国书迷打卡计划》,绿茶/著,上海三联书店·理想国,2021年4月版


热门文章排行